诗文库
答诚斋 南宋 · 程如
五言排律 押皓韵
衡门时反关,一室甘却扫。
文墨脱纷总,书林恣论讨。
闯然未足意,清矣濯怀抱。
挥洒乌丝新,浸淫黄卷好。
后来应手摹,前辈休腹稿。
君意不期知,予心以为宝(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四四引明弘治《开化县志》)。
舟中偶书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老子西游万里回,江行长夏亦佳哉。
昼眠初起报茶熟,宿酒半醒闻雨来。
汉口船开催叠鼓,淮南帆落亚高桅。
四方本是丈夫事,白首自怜心未灰。
寄题赵宽之主簿慈顺堂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人间得意尽危机,独有荣亲事未非。
魏阙恩光新绿绶,高堂娱侍旧斑衣。
牙签插架书无恙,兰膳循陔养莫违。
况有两公天下士,为君百斛泻珠玑(自注:谢昌国中丞,杨廷秀秘监皆尝有此作。)。
寄题太和陈诚之秀才远明楼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宦游再有江西役,南望庐陵每慨然。
未见高楼出云雨,但惊妙语杂风烟。
诸公何止元和盛,独我初非正始贤。
笔力深知太辽绝,此诗它日勿同编(自注:楼有榜,廷秀大蓬所作记及周丞相以下诸公题咏。)。
读韩致光诗集 南宋 · 陆游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渺莽江湖万里秋,玉峰老子弄孤舟。
犹胜宿直金銮夜,凛凛常怀泼酢忧。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 南宋 · 陆游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公去蓬山轻,公归蓬山重。
锦囊三千篇,字字律吕中。
文章实公器,当与天下共。
吾尝评其妙,如龙马受鞚。
燕许亦有名,此事恐未梦。
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
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
时时醉黄封,高咏追屈宋。
我如老苍鹘,寂寞愁独弄。
杖屦勤来游,雪霁梅欲动。
赠谢正之秀才 南宋 · 陆游
押词韵第十五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君家麻源第三谷,我在镜湖分一曲。
平生梦亦不相接,忽然怀中泻珠玉。
诚斋老子主诗盟,片言许可天下服。
长歌为君定声价,赏音但须一夔足。
蹋泥过我君岂误,拱璧何至求凡目。
只愁明日遽来索,北窗连夜挑灯读。
江东韩漕晞道寄杨廷秀所赠诗来求同赋作此寄之 南宋 · 陆游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三朝巍巍韩侍中,烂然彝鼎书元功。
西戎北狄问安否,九州万里涵春风。
子孙继踵皆将相,我犹及拜西枢公。
顾怜通家略贵贱,劳问教诲均儿童。
西枢有孙又奇伟,凛然太华摩苍穹。
小试玉节江西东,文书如海到手空。
政成蒲鞭亦不用,地上钱流仓粟红。
君持此手上廊庙,折冲御侮知从容。
桑乾不劳尺箠下,榆关正可丸泥封。
却归故里访遗老,应记山阴九十翁。
送子龙赴吉州掾 南宋 · 陆游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我老汝远行,知汝非得已。
驾言当送汝,挥涕不能止。
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
汝行犯胥涛,次第过彭蠡。
波横吞舟鱼,林啸独脚鬼。
野饭何店炊,孤棹何岸舣。
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箠。
庭参亦何辱,负职乃可耻。
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
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
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
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
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
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
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
汝以通家故,或许望燕几。
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
又若杨诚斋,清介世莫比。
一闻俗人言,三日归洗耳。
汝但问起居,馀事勿挂齿。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乡里。
岂惟能文辞,实亦坚操履。
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
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
汝去三年归,我傥未即死。
江中有鲤鱼,频寄书一纸。
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王从杨廷秀甚久) 南宋 · 陆游
押东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
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王子江西秀,诗有诚斋风。
今年入修门,轩轩若飞鸿。
人言诚斋诗,浩然与俱东。
字字若长城,梯冲何由攻。
我望已畏之,谨避不欲逢。
一日来叩门,锦囊出几空。
我欲与驰逐,未交力已穷。
太息谓王子,诸人无此功。
骑驴上灞桥,买酒醉新丰。
知子定有人,讵必老钝翁。
与杜思恭书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七、《广西通志》卷二二四、《粤西金石略》卷一○、《金石续编》卷一八、《桂林石刻》卷上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正月廿四日,游顿首再拜复书敬叔法曹学士友兄执事。即日春寒,伏惟尊候神相万福。前岁冬初,闻从者西征,适卧病沉绵,无由追路,一道珍重语。既鹢首日远,而游僻居泽中,不与人接,例不能通四方书问,惟有念吾至交之心,朝暮不止耳。忽有远使到门,出诲帖,谆谆累纸。相与之意,加于在傍邑时。不以老病为可绝,不以疏怠为可罪,此古人事,今于左右见之,幸甚过望,幸甚过望。录示近诗,超胜妥帖,殆两得之。人之所难,敬叔何独得之易也。大抵此业在道途则愈工,虽前辈负大名者,往往如此。愿舟楫鞍马间,加意勿辍,他日绝尘迈往之作,必得之此时为多。益公今龙门,又喜接晚进,敬叔得所归矣。旦夕乘驲造朝,又当过庐陵,必复从容于天香堂上。游与益公四十年旧交,穷达虽殊,情好不替如一日,辄有一缄,告为转达。又有杨廷秀待制书,亦烦送之。不罪,千扣!谕及拙稿,见托一二友人编辑,未成次第。若可出,自当以一帙归之敬叔。今更当督之矣。手钞近诗,却如来教,写得数篇封纳,臂力弱不能多写,负见索之勤,积愧如山矣。相望天末,临书悢悢,惟几为台家倍加保辅,即膺严召,不宣。游顿首再拜。
□友杜敬叔自峤南寄书来,索余毕录□□。七十三翁,岂复能□□笔砚,欹斜跌宕,□读之自不能识,敬叔以意求之可也。庆元丁巳正月二十四日,笠泽陆游务观书。
王季嘉墓志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渭南文集》卷三七
予自尚书郎罢归,屏居镜湖上,郡牧部使者多不识面,至县大夫以耕钓所寄,尤避形迹,弗敢与通。惟两人,曰山阴张君橐、会稽王君时会,相从欢然如故交。张君端亮英达,不幸卒于官。王君尤渊粹有守,官满造朝,来别予,怅然语之曰:「赠行当以言,愿足下自爱,毋以用舍愧初心,败晚节」。君曰:「是我志也」。及见除书,从天官铨调湖南转运司主管文字以去。方是时,大臣多知君贤,近臣或奏疏荐君,而扬历久,且尝为邑以最闻,近比当得美官。君一不顾,方上书论进退人才当考实,不宜以近似斥善士。已而迂道来过予,喜津津见眉宇曰:「某于是粗能不负公所期矣」。予作而答曰:「仆不失言,足下不失己,皆可贺也」。及卒,予闻讣叹惊,为朝廷惜此一士,亦窃喜君仕虽踬而志达也。会其子前葬来求铭。因叙而铭之。君字季嘉,庆元府奉化县人。曾大父起,大父元发,皆布衣。考中立,以君有列于朝,再赠至宣教郎。君自少时事亲孝,事兄悌,处乡里学校,从师择友甚严,言语举动,忠敬有法,与兄时叙同登乾道五年进士第。仕自台州司户参军,历袁州州学教授,监行在左藏西库,知绍兴府会稽县,最后终于长沙。自迪功郎七迁至朝散郎,赐绯鱼袋。初,魏惠宪王判明州累年,君移书丞相史魏公,言国家早建储宫,以定天下之本,而魏王偃藩在外,天下皆以为当然者。父子异宫,天下为家,东藩之守,犹异宫也,然父子兄弟之情,终若有间。虽曲加恩礼,岂若用故事,使得日奉朝谒,外庭济济,示天下以公,内庭熙熙,从家人之乐哉!史公读之,太息称善。会魏王薨,言不果行。观君此事,使得居中任用,其补国家、化天下,必有大过人者矣。有识之士,恨君之不遇也。会稽岁霖潦,郡方督已蠲之赋甚急,君持不可。守不听,乃袖告身,易服,立庭中力争,守为之夺气,民赖以纾。遂修社仓之政,因立保伍,以察不孝不悌惰游不逞者,风俗一变。会营奉永阜陵,吏按旧比,抱文檄如山,环案立。君徐视,去十之七,馀不可已者,召民面给钱粟,与为期会。于是民不知役,而事悉集。君所至设施,多可称述,论事亦多识大体。予所书,特其章章可备史官之求者。若廉于货财,简于自奉,不纳妄馈,不受羡俸,此在君为不足言,故皆略之。君锐意经学,有《易》、《诗》、《书》《、论语》、《训传》、《乡饮酒辨疑》,凡数十百卷。文辞简古,尤喜为诗,与范文穆公及尤延之、杨廷秀倡酬,诸公皆推之,有《泰庵存稿》三十卷。病已亟,犹强起,拱手端坐,无惰容,顾家人曰:「吾学《易》,昼夜之理甚明」。遂卒,享年六十有四,庆元六年正月丙申也。娶杨氏,封安人,淑柔孝恭,晚益好静,安于死生,有学士大夫所难者,先君一岁卒。男女各五。男宗广,以君遗恩入官。宗大,太学生。宗朴,早卒。宗野、宗愚。女长嫁进士杨琪、迪功郎沈黯、进士杜思问、进士孙之颖,幼尚处。孙男五人:与点、与回、与赐、与文、与求。孙女七人,皆尚处。诸孤将以十二月甲午,奉君及安人之柩合葬于某地之原。铭曰:
君才隽伟天所授,早笃于学晚益富。年过六十是亦寿,道悠运促志弗究。子孙森然敏而秀,如芝在庭骥在厩。筑丘植槚日高茂,盛德表表宜有后。
朝奉大夫直秘阁张公墓志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一、《渭南文集》卷三八、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五○
公讳琯,字子律,宁州真宁县人。其先为邠宁望族,世以学行著,或居邠,或居宁。居邠之后,故吏部侍郎兼侍读舜民,为元祐名臣。居宁者,则公之大父太中大夫也,讳居,擢元祐六年进士第。元符三年,徽宗皇帝嗣位,下诏求言,太中时为黔州彭水令,上疏切直,出数百人上,而数百人者得其副,亦叹以为不可及。会蔡京入相,取奏疏次第之,置奸党上等,特降官冲替,永不许改官。数年,遂卒于沉废。后以子仕登朝,累赠至今官。实生朝请大夫通判永州事讳遹,则公之考也,亦累赠至中奉大夫。中奉遭乱南渡,从大将岳少保飞,为之属,身先将士,屡与金虏鏖战,走其名王大酋,策功进官。方慨然以功名自许,会朝廷与虏和,中奉去幕府,调知岳州巴陵县,有异政。久之,佐永州以殁。识者谓用不究其才,后当有兴者。公始以郊祀恩入官,调赣州会昌县主簿。未几,以材选摄事兴国丞、信丰令,皆阅岁。会昌与梅州比境,梅移文捕逃卒,卒已亡去,巡检司乃发卒围其所亲李杞舍。杞雄其乡,以为耻诟,聚谋乱。令托辞委县去,以印属公。公不为动,械巡检卒系狱,亲为檄,谕杞以祸福。杞皇恐听命,县赖以无事。兴国有婚讼,久不决,公察其妇人不类良家,一问引服。信丰俗悍,输赋率不以时,吏亦以此扰之,至相率抱险自固。吏计穷,即以民拒官为言。公曰:「岂有是哉」!驰至近村,憩僧庐中,以善言招其乡之为士者及父老,与之酒食,从容曰:「税赋岂可终负。然已失时,姑使吾得十二藉手若何」?皆踊跃而去。更相告,即日皆集如约。公去而之他乡,悉如之,旬日归报。太守洪公迈异其能,方荐于朝,而忌者间之于部使者,遂止。调潭州右司理参军。有老卒夫妇居牙城中,白昼为何人所屠,而掠其赀。卒有义子,兵官疑之,执送州,且以同处之卒及牧羊儿为證。既系狱,公亲诘之,皆词服。公察其冤,他日,取牧羊儿置壁间,引义子者与他重囚杂立庭中,出儿问孰为杀老卒者,懵无以对。乃入白州,请揭厚赏,募告真盗,不阅日获之,则卒王青也。捕至具伏,且得其赀于市库,无遗。即日释义子去。湘乡县械铺卒张德上州,以为手刃其叔祖。公引至前,语之曰:「兹罪十恶,赦宥所不及。汝兄与叔祖同居,汝暂自外来,有何憾而戕之」?德泣曰:「囚来省叔祖,不得见,兄以疾告,就视则死,而非疾也。方愕视,兄与里正及邻人共谋执诬之,且以言胁诱,谓决不死,今乃知死矣」。因称冤不已。公亟呼其兄与对,兄情得语塞,遂伏辜。他死囚类此得不死者,十有七人,终不言赏。府帅林公栗以直得名,临事刚果,小人揣知之,有榜于州治门,言提辖官者为帅谋,将称兵。林公怒,阖门遍呼吏卒,验其书,一兵典者,与榜出一手,亲诘不服,乃以付佥厅,苛惨虽至,终不服。乃属公即佥厅鞫问,公宽之,而谕使以情言,且许以不死。始具言提辖官横甚,为所患苦之状,度不可诉,故出下策,为此榜,以为不及帅,则无以激其怒,不知乃陷重辟。公问于六局兵,人人言同。公乃白帅,且求宽其罪。林公大怒嘻笑,必诛之。公一日凡十馀进,力争曰:「帅所以属某者,欲得其情也。今得其情而失信,则有司自是不复可鞫狱矣」。争至暮,林公亦悟,黥隶岭外而已。民有诉一冤死而十年不见理者,诉于提点刑狱马公大同。马公以属公,公阅其狱,皆谓震死,公独得其死状,实以斗殴,非震也。公曰:「罪固有所归。然岁月久,屡更赦令,当从末减」。马公强果自信,下吏莫敢与争,公独不为屈。又有讼者,马公直判委公勘某罪,公力陈其不可。马公皆霁威严,如公请。识者两善之。公每白事,姓名岁月,及事之名数曲折,皆成诵在口,无一遗者。马公始亦疑,因强记一条验之牍皆合,乃大叹服,自谓不逮。又调常德府武陵县丞,政事益明习,摄县及府从事者,凡再阅岁。绍熙中,武陵大水,犯县城,不没者三版,门不得阖,水且入城。公时方摄县,亟命实土于布囊以窒门。俄而水定,乃设方略,募舟救民,且亲载粟,户给之,泥行露宿无所惮。蠲阁赋输,一切必以实,吏不得一摇手,民亡其灾。县三里港。灌溉甚广,久弗治,数遇枯旱,公为筑之,不愆期讫事。因治他陂塘,无遗利,迨今赖焉。以荐者及格,改宣教郎,知隆兴府奉新县。县有营田,征赋比他为最薄,民竞耕之。久而营田罢,以鬻于民,履亩取税,比旧已增,俄而复命折粟帛以缗钱,其低昂或至十百,民皆破家不能输。令屡以病告,不见听。公力请,又不听,则欲弃官去。会帅张公杓来,是公言,始奏蠲之。户千有九十,皆若更生,杨公万里记其事。他兴除利害,劝农桑,筑陂防,兴学校,不可胜载。所部及府,俱以其事论荐于朝。而王公大人,亦自知公,乃命主管官告院,进将作监主簿,太府寺丞。方公在朝,子右史舍人翱翔三馆,俄擢从班,父子相望于班列中。客至门见公,便坐从容,闻国朝故事,前辈履行,后生所未闻者,人人餍足。退而见舍人,硕大隽杰之资,同时进用,为国光华,史册所载,殆无以进焉。而公了不以自满,方勤其官,如仕州县时。文思院火,告身绫无在者,士大夫不以时得告身。公时在告院,建言援故例,便宜以杂华绫纾目前,从之。药局旧隶太府,积奸弊至众,公日夜穷极弊原,发栉而缕析之,都人无贵贱,皆得善药。方擢置要官,而近比厄于未为郡,公亦小疾,思彷徉外藩,力请去。乃知嘉兴府。中贵人蓝氏,殖产于崇德县,名田过制而役不及,有钟淳者纠之。蓝迫期去产以规免,官吏欲许之。公判曰:「两家物力,相去远甚。而蓝又白脚,必如法乃可」。一郡称快。故人子乘舟方醉,纵从者与将官朱樗年忿争,交诉于府。公察故人子不直,治其从者不少贷。民张瑨得临安营妓,与之归,遂欲弃妻出子。其兄止之,复悖兄。兄以告官,公为逐妓归临安,且以大义开谕之,于是瑨为兄弟夫妇父子如初。其为政有古循吏风,类如此。且摘发隐伏,照瞭如神。良民虽相与化服,而奸豪之谗作矣。改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公怡然命驾去。郡人钱公孜,乡之老成人,尝以书抵其舅娄公机曰:「张公廉直有守,近时鲜及,今乃遽去。此无他,吾乡士民福薄耳」。归过国门,右史方请外,乃舣舟北关,需同载而归。会右史被命使金国,右史将恳奏辞行,公不许曰:「使事不可辞。我留此待汝自蓟门回,乃偕去,未晚也」。遂寓钱塘门外张氏园。甫再旬,右史既渡淮而北,公女孙丑老生十岁,暴得疾。丑老慧而孝,公甚爱之,朝暮亲抚视,因亦感疾。比其夭,家人不敢告,而公揣知之曰:「吾与此孙偕逝矣」。遂卒,享年六十有四。上始闻公疾革,以子方远使,加直秘阁,盖异恩也。公自宣教郎七迁至朝奉大夫,赐绯鱼袋。娶韩氏,魏忠献王元孙通直懿胄之女,封恭人。三子:嗣真,从事郎,新新州新兴县尉,先公七年卒。嗣祖,苦学得心疾,未能仕。其季,则朝散大夫侍立修注官兼实录院检讨官、国史院编修官、资善堂小学教授嗣古也。一女,适宣教郎新知太平州芜湖县赵汝锷。三孙:烜、煜举进士,幼未名。公资磊落恢疏,与人交,洞然无城府,而默察其贤否邪正,无能遁者。善则称之不遗馀力,不善则苦言规之,虽愠不恤也。初,中奉公遭乱去秦,生公于襄阳,遂卜居宜春。公仕宦五十年,先畴之外,不增一垄。比右史奉公丧归,至无屋可庐,其清约如此。右史卜以开禧元年八月丙申,葬公于袁州宜春县归化乡宜化里大富岭赵家冲之原。以王君克勤之状,来属某为铭。某与舍人同为史官,因得从公游,义不可以耄疾辞。铭曰:
彭原之张,与邠相望。邠迁杜城,元祐之英。彭原绵绵,独处不迁。至太中公,得谴以忠。中奉履艰,有功兵间。传家禾兴,益以才称。刚不容世,方用而踬。是生记注,麟仪凤翥。父子在廷,国有典刑。子聘于幽,公逝不留。上闻叹息,加锡秘职。生谁不终,贲耀无穷。刻铭隧道,百世是告。
夫人樊氏墓志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一
庐陵隐君子宣溪王英臣之夫人樊氏,同郡永新人。曾大父佐,大父仲文,学行皆见推于其里中。父才,字子明,尤以贤著闻,敬其里之长老,而教其子弟,环数县从之决曲直。虽所不与,亦皆厌服,往往内省而徙义为善士矣。二男五女,独奇夫人,以为吾门亦将赖焉。及少长,女工妇仪,未习而能,事亲左右无违。及笄,归英臣君。舅南鹏,交友倾一世,食客塞门。君姑不幸早没,二长子亦不得年,冢妇嫠居,悲伤斋居,不能与宾祭事。亚妇又父母夺志。独夫人佐英臣,仰事俯育,凡祭祀燕享将迎庆吊婚姻之事,一皆身任之。英臣隐操达识,见于杨公廷秀志铭,先夫人十五年捐馆舍。夫人不以家事累诸子,使皆得用其力于学,暇则勉以道义名节,不独责其仕进起家也。及琳以进士策名,又尝有列于朝,出为大县,文章得盛名,然后荐绅间愈知英臣及夫人之贤。夫人母寿百岁,夫人无一日不遣人问起居,珍膳良剂,必出其手,终身不少怠。又请于朝,得封,卒如子明之言。夫人以宣和五年五月某日生,以开禧二年十一月甲辰卒,享年八十有四。卒之明年三月甲申,葬于庐陵县膏泽乡山寺冈之原。子男四人:长即琳也,宣教郎,新知潭州衡山县。次扬某、扬烈、扬晖,皆进士。女二人:迪功郎辰州叙浦县主簿张履、免解进士曾需。二女及履皆已卒。孙男八人:霁之、彬之、胜之、濛之、得之、冲之、隆之、丰之,尝试吏部。孙女九人:婿则迪功郎新道州江华县主簿张渊、进士左利见、戴元崇、曾克宽、易应龙、彭舜牧、刘侃、刘治元、曾克愿。利见、克宽亦皆尝贡礼部。曾孙女各七人,尚幼。琳,予友也,遣一介行千七百里,持书抵予于山阴泽中,以临安府府学教授危君稹之状来求铭。予年八十三,不敢以老疾辞。铭曰:
女也而行则士,耄也而志不惰。敏而好修,静以寡过。持身如畏,趋义则果。我铭之悲,维以代些(《渭南文集》卷三八。)。
某:明本同,四库本作「杲」。
求志居士彭君墓志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一、《渭南文集》卷三九
庐陵太和有士曰彭君惟孝,字孝求。曾大父述,大父琮,父汝弼,三世皆笃于为善。乡人过其门,乘车者式,放骜者肃,忿争者解去。盖古所谓一乡之善士,殁而可祭于社者。至君不幸,甫冠而孤,服丧致毁。族姻忧其不胜丧,共以大义宽譬之,乃少自抑。而事母尽子道,乡人皆喜曰:「是称其家子也」。稍长,力于学,聚书万馀卷,号彭氏山房,延老师宿士主讲说,命子侄执弟子礼惟谨。君亦造其席,旦暮不懈,每自励曰:「学而不施于事,犹不学也」。于是赒乡闾之急,赴公上之难,必行其志乃已。乡士当试礼部,而以道远食贫未能驾者,君不待其求,亟馈之,盖非一人。其他馆寓客,药疾疠,藏死字孤,多至不可数。造梁以济涉,甃甓以夷途,周其乡百里,无不以身任之。退无誇辞矜色,以人不知为喜。识者谓且享天报,然举进士,辄厄于命。乃浮江东游,遂诣行在所,上书言天下事,自丞相以下,多称其言议英发,将推挽之,而卒报闻。公即日南归,自誓老于故乡,筑第闳壮,园林台沼为一邦之盛。自号求志居士,或曰玉峰老人,日置酒觞客,笑谈不倦,间则赋诗,多警迈之思。以开禧三年五月癸未,考终于新第,享年七十有三。明年嘉定改元,正月甲申,葬于石陂㮚冈之原。初,君从艮斋、平园、诚斋三先生游。君之卜筑也,三先生赋诗属文以表之,一日而传天下,由是无远近皆知彭孝求国士也。及君之葬,将求铭,而三先生皆已殁。于是诸孤与君之友曾君之谨谋曰:「然则舍陆渭南将安归」?乃以曾君之状来请铭。君之配倪氏,婉嫕有法度,先君九年卒。丈夫子五:一飞,前卒。一鸣、一德,太学生。一愚,礼部进士。一遵。皆有学行。女子子二,周瑰、曾炜,其婿也。孙模、果、楶、矩、寀、棐、㮚、、棻、概、荣,模、概皆继君卒。女孙七,已嫁者二,其婿曰吴克勤、李宪周。铭曰:
有蕴不逢,以布衣终,世叹其穷。孝以事亲,惠以及人,世与其仁。冠弁峨峨,后从前诃,忧愧则多。椟书充宇,行必稽古,孰予敢侮。呜呼孝求,学讲行修,言归于丘。我作铭诗,百世是贻,匪君之私。
句 其一 南宋 · 方翥
秋明河汉外,月近南斗旁(宋杨万里《诚斋诗话》)。
谢杨诚斋惠长句 南宋 · 姜特立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平生久矣服时名,况复亲闻玉唾声。
便拟近师黄太史,不须远慕白先生。
巨编固已汗牛积,长句尤能倚马成。
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
和杨诚斋题梅山诗卷 其一 南宋 · 姜特立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洋洋海内服诗声,手决云章万象明。
千仞览辉丹穴凤,三春刷羽上林莺。
蒉桴土鼓有遗韵,牛鬼蛇神无遁情。
才大渺㳽如碧海,蹄涔那敢斗澄泓。
和杨诚斋题梅山诗卷 其二 南宋 · 姜特立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接武东朝集凤鸾,相如亦预赋梁园。
仆旗我合坚诗壁,授钺君当坐将坛。
妙似春风薰草木,深于元气入脾肝。
宫墙数仞难窥测,一点曾容豹管看(以上《梅山续稿》卷八)。
杨诚斋作日屋名小旸谷次其韵 南宋 · 姜特立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旋规旸谷敌霜天,掩映金乌上紫烟。
困睡不愁挥瓮肘,坐吟无复耸诗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