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吴淞江 其二 其二 长桥观鱼(一作苏舜钦诗) 北宋 · 蒋堂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曙光东向欲昽明,渔艇纵横映远汀。
涛面白烟昏落月,岭头残烧混疏星。
鸣榔莫触蛟龙睡,举网时闻鱼鳖腥。
我实宦游无况者,拟来随尔带笭箵。
再奏乞召试前所举馆职王益柔章岷苏舜钦1043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
臣昨在枢密院日,举文行有名之士十人,堪充馆阁职事,乞取声称著闻者,先次召试。
自臣过中书后,商量谓所举人多,不可一齐召试,欲候其中更有清望官举者,即先次施行。
今所举人内,殿中丞王益柔,已有杜衍先曾举奏;
太常丞章岷,又有王尧臣、蒋镗举奏;
大理评事苏舜钦,亦有王拱辰举奏。
此三人并有清望官举荐,又见已到京及待阙未赴任。
欲乞降圣旨,便与一试。
仍乞指挥学士院各试文论二首,足以观其才识。
不令更试诗赋,恐词艺小巧,无补大猷。
况朝廷擢才之际,宁使滞淹?
不同寻常陈乞之人,更延资考。
杜杞等充馆职1043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二
臣闻《书》曰:「先王坐以待旦,旁求俊乂」。
盖天下治乱,系之于人,得人则治,失人则乱,故先王尽心焉。
臣伏睹朝廷两府任人多擢于两制词臣必由于馆殿。
是馆殿为育材之要府,岂宜贤俊不充,至于衰索?
唐太宗文馆,延天下贤良文学之士,令更宿直,听朝之暇,引入内殿,讲论政事,至夜久方罢。
馆阁臣寮,率多清贫,侨居桂玉之地,皆求省府诸司职任。
或闻在馆供职者,惟三两人,甚未称陛下长养群材之意。
臣切见虞部员外郎杜杞太常丞章岷秘书丞尹源秘书丞张掞殿中丞王益柔殿中丞吕士昌、大理寺丞苏舜钦大理寺丞楚建中环州军事判官姚嗣宗国子监直讲孙复,或文词雅远,可润皇猷,或经术精通,能发圣蕴。
伏望圣慈委中书相度,其间声实已著者,乞不限资任,先次召试,各补馆职
或有未协公议者,乞加询采,更候悉其才行,即赐施行。
今后馆阁臣寮、供职经二年,不就诸司职任者,乞特与恩例差遣,庶令英俊之游,日玩典籍,不亲米盐之务,专修经纬之业。
长育人材,无尚由此。
臣窃闻太宗皇帝唐文皇之英风,特建秘阁,与三馆并崇,听朝之馀,时或游幸。
此祖宗盛事,不为不重。
馆阁供职员数至少,臣方敢上言。
所举虽多,皆搢绅有闻之士,更在朝廷取择
臣谓天下至大,圣人其难之。
纲纪或隳,虽治必乱;
俊哲所聚,虽危必安。
今边鄙尚虞,旰昃未暇,正宜广搜时彦,大修王度,以固其本之时也。
惟圣慈留意。
鄠郊友人王君墓1045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五行之秀见乎人,有清而贤,有蔽而愚。
五行之数著乎命,或修而寿,或速而夭。
颜子其犹病诸!
吾友人王君,贤而夭之,其不幸矣夫。
君讳镐,字周翰,其先澶渊人也。
曾祖鼎,邢台督邮
祖楷,尚书兵部员外郎
考衮,太子右赞善大夫
妣秦氏,封太原县君
赞善公慷慨有英气,善为唐律诗,历著作佐郎通判彭州
太守不法,愤而辱之,失官。
长安中,与豪士游,纵饮浩歌,有之风,人特骇之。
公不安其高,复起家就禄,得请监终南山上清太平宫,从吏隐也。
祥符之初载
某薄游至止,及公之门,因与君交执,复得二道士汝南周德宝、临海屈元应者,蚤暮过从。
周精于篆,屈深于《易》,且皆善琴。
君常戴小冠,衣白纻,跨白驴,相与啸傲于鄠、杜之间。
开樽鸣弦,或醉或歌,未尝有荣利之语。
一日,会君之别墅,当圭峰之下,山姿秀整,云意闲暇,紫翠万叠,横绝天表。
及月高露下,群动一息,有笛声自西南依山而起,上拂寥汉,下满林壑。
清风自发,长烟不生。
时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壶之中。
客大异之。
君曰:「此一书生,既老且贫,每风月之夕,则操长笛奏数曲而罢,凡四十年矣」。
嗟乎,隐君子之乐也,岂待乎外哉!
暨予东归长白山,以亲之故,就禄养者仅十五,君犹隐而未出。
殿中丞致仕毋君随居鄠郊,善谈名理,见君之贤而语之曰:「子美田百顷,枕琴藉书,酿醇酒,养灵药,优游云泉,踰二十年。
人生此世中,安得独善自乐如此之久耶?
不若俯就乡老书,少劳于人间」。
长安秀造皆推引之。
君不得已,天圣四年秋起冠京兆之荐。
明年,春官氏较天下之士,第君于甲等。
忽焉搆疾,以三月九日,不起于京师之建隆观。
时周道士在焉,亲视药食,而至于终。
乃赍其柩,行哭道中,归于鄠郊。
又数年,予倅河中府,因王事至长安传舍中,会周道士,夜话平昔,及君之始末。
道士涕泗交下,终夕不止。
君善与人交也如此。
又十年,予经略西事,遇君之长子以葬期来告。
呜呼!
君幼而奇敏,能歌诗笔札,有声于关中,长安人惟呼小秀才
长而有文,著书乐道,不愿荣禄,有肥遁之节。
后感毋君之言,僶俛一进,遽以不寿。
妻谯氏,生子五人:长曰规,谨厚克家,奉父母之丧,藏于鄠县某山某原,礼也;
次曰慨,景祐元年明经第,除临晋主簿而亡;
次曰览,曰觐,曰观,尚幼,俱嗣其业。
一女,适孙周道,早卒。
噫!
予与君别三十七载,风波南北,区区百状。
今兹方面,宾客满坐,钟鼓在廷,白发忧边,对酒鲜乐。
岂如圭峰月下,倚高松,听长笛,忘天下万物之际乎!
追念故人,乃揭石而表之。
书曰:
有君子焉,生兮云山,葬兮云山,始终不垢兮,其清而贤(《范文正公集》卷一四。又见《文章辨体汇选》卷六八七,《八代文钞》第二七册。)
慨:宋本作「溉」。
郡斋招子美 北宋 · 胡宿
五言排律 押灰韵
月色初藏,年芳渐有
人情欣腊破,天意许春回。
阴雪迎风解,寒澌向日开。
午枰宜试著,卯瓮好尝醅。
寓兴题红叶,乘閒步紫苔。
长吟溪上曲,偏忆洛中才。
绝墨淩崖石,高文拂斗魁。
诗锋无敢犯,酒户少能陪。
绿发裁方鬒,丹心未肯灰。
琴书聊偃仰,鱼鸟暂徘徊。
蔚豹虽藏雾,蟠螭已得雷。
只愁腾踏去,相望隔蓬莱。
谢学士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一、《文恭集》卷三○
某闻昔士拥荐贤之毂,有味其言;
至圣开隆道之门,不与其退。
布在方策,贻厥后昆。
是以青云弥高,犹垂可附之气;
洪钟善应,不闻待叩之音。
若夫骏望逸群,高材拔萃。
惠训不倦,增激于懦夫;
教思无穷,有惊于浅俗。
领先觉之事业,挺诸生之表仪。
偃伏下风,讲闻高谊。
惟日滋久,乃心不忘。
逖瞻京兆之门,恭贽许都之刺。
伏惟某官,丰规冠世,高藻凌云,蕴前识之道华,履中庸之德范。
神检清出,降乎崧极之灵;
天性少成,钟乃奎躔之粹。
文兼三变之体,学富九家之流。
遘天会之寖昌,标卿材之独秀。
平阳充赋,联大对以飞英;
法坐试言,射甲科而得隽。
茂恩加等,贡士有开。
爰当精汰之朝,式隆出宰之寄。
弦歌在御,宽小过而字民;
刃有馀,批大郤而从政
聊为渐陆,式示牵丝。
丕变一同之风,洽闻三异之化。
属以尧云修觐,汉阙拜书。
东朔之千篇,名闻乙牍;
子美之三赋,观若堵墙。
更生之言,有补于当世;
子云之论,不诡于圣人。
食时之赋立成,洛下之纸翔贵。
群公无出其右,天子喜同其时。
故得度越众贤,对扬景命。
校文延阁,动太一之威神;
掌故曲台,顾后苍之典礼。
练达质文之统,周知沿革之纲。
矧复奕世贤多,家公望重,处霜台之鼎贵,奉云陛之旦朝。
周公拜前,更追故事之美;
疏傅在后,未羡曩时之荣。
会稽之绶既怀,承明之庐亦厌。
亟分半刺,聿贰方州
习贯政经,用儒术而饰事;
沈研吏道,宗法令以为师。
洁素丝以在公,缓柔辔以驭下。
道素自处,刑端益空。
然而宣室怀贤,方伫贾生之对;
淮南答诏,当用长卿之文。
属两宫求治之辰,非一郡淹才之日。
行闻三节之召,入联四户之荣。
延企之诚,中外攸若。
如某者,实同康瓠,贱比多賨。
管仲之器小哉,安能任大?
汲黯之戆甚矣,胡可适时?
徒以西学隆文,南鱼发咏,思乐烝髦之选,勉怀洁己之风。
引童刻以自持,壮夫窃笑;
学鼠能而虽众,一技不成。
顾轮翮以莫堪,饬边幅而奚用?
爰披鸟迹之策,几换凤鸣之筒。
仍且屡遘家艰,坐更岁举。
叔夜之不堪滋甚,原生之将落可忧。
己未伸,无林宗之三辟;
治生不善,荒杨季之一廛。
追时好而岂能,谋藏身而不暇。
姑欲脱名声之锁,弃富贵之鞭,远同鱼鸟之群,退避英髦之域。
直以舜华,周命维新。
三代同风,克用直心之道;
四方有志,未惭横目之民。
庶几尺蠖之伸,更砺铅刀之割。
伏遇大丞学士,辍从周卫,关掌使符,庆惟桑梓之邦,蒙被润河之福。
加以冲襟玉裕,泰宇渊渟。
乐育人材,克尽吹枯之力;
奖拔士类,重嘉溢美之辞。
咸预属于徽猷,皆想见于风采。
是用掣铃下馆,曳裾高门,不由左右之容,径伸盘躄之礼。
茍或履锥可用,沟木未捐,回珠吐以见私,枉鳞毫而垂饰。
圯桥跪履,无成孺子之名;
南郡横经,请志先生之论。
誓将谫薄,辱在品题。
徐监丞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一、《文恭集》卷三○
中阿著咏,本推美于育材;
下体垂言,实戒遗于采菲。
茍非躬茂育之至,持博古之心,则何以擢标干以上升,庆根荄而致用?
垂于风雅,盖先民激劝之言;
行自朝廷,实君子生成之德。
其有久盘东鄙,偃伏大名,曳裾曾展于严趋,改席猥隆于渥眄。
一介之善,俾延奖以居多;
六尺之躯,誓报偿而不忘。
敢再稽于前典,将少述于丹衷。
伏惟某官,西园上才,东序秘宝。
朱弦疏越,含清庙之遗音;
竹箭有筠,挺会稽之秀质。
式遘亨嘉之运,诞扬休令之名,而自玉帛贲贤,弓旌伫俊。
紫宸试可,擢构厦之宏材;
鸿笔飞英,奉扬廷之大对。
黄香器,处汉室之无双
卫玠风流,居晋廷之第一。
式膺宠渥,出贰藩防。
当三载之陟明,奉十行之细札。
弥茂思皇之举,益隆乃眷之知。
宣室问神,重贾生之应对;
中堂落笔,惊子美之文华。
旋通籍于兰台,复联荣于仙殿。
陈三山之图籍,定四部之签题。
郑默之《中经》,洞分朱紫;
䌷马迁之实录,妙际天人。
故当自西掖之升华,由内廷之将命。
紫泥封诏,远追长庆之风;
青锁承宣,密视淮南之草。
矧佥谋之所属,顾严诏以非稽。
如某也,本乏声猷,素无轮翮。
绳枢少贱,非三川声利之家;
韦带安贫,七叶貂蝉之族。
徒以真人抚运,王道兴谭,奉铅椠以自强,顾鲁鱼而不辨。
七日隐雾,未遑下食之心;
六月抟风,安有排虚之翼!
既服勤而无状,徒钻仰以为劳。
适值国家妙选时英,精抡乡秀。
诏书宽大,容庇迹于神皋;
文雅纵横,竟沽名于朝右。
内惭狂斐,旁叹羁孤。
蟠木轮囷,既绝先容之助;
字漫灭,徒兴逆旅之嗟。
因力缀于编联,偶上尘于听视。
秪期倡优方朔,诚有类于枚皋
刻画无盐,亦深惭于西子
岂谓某官,志敦善诱,道尚谦鸣,悯颜回之不愚,谓子房之可教,至以名公接席,多士登门。
月旦之评,曲加题品;
传春秋之字,遽辱褒称。
寒灰复燃,令困兽而思斗。
矧预最灵之列,岂忘佩服之诚。
敢不淬励缣缃,服从名检,上以全公卿之奇遇,次则成父母之荣欢。
如泥在钧,更假良工之手;
漆身为癞,永怀国士之知。
水调歌头苏子美 北宋 · 尹洙
 押阳韵
万顷太湖上,朝暮浸寒光。
吴王去后,台榭千古锁悲凉。
谁信蓬山仙子,天与经纶才器,等闲厌名缰。
敛翼下霄汉,雅意在沧浪

晚秋里,烟寂静,雨微凉。
危亭好景,佳树修竹绕回塘。
不用移舟酌酒,自有青山渌水,掩映似潇湘。
莫问平生意,别有好思量。
浮图秘演诗集序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六、《河南先生文集》卷五
浮图号文惠师秘演者过我,道欧阳永叔为其作诗序,苏子美贻之诗。
永叔老且衰,子美有「惜哉不栉被佛缚,不尔烜赫为名卿」之句。
予识二十年,当初见时,多与穆伯长游。
伯长明峻,人罕能与之合,独喜
善诗,复辨博,好论天下事,自谓浮图其服而儒其心。
若当世有势力者冠衣而振起之,必荦荦取奇节。
今老且穷,其为佛缚,讵得已邪?
伯长小州参军,已死;
老浮图,固其分。
之再来京师,不饮酒,不与人剧谈,颇自持谨,与世名浮图者不甚异。
之心岂与年俱衰乎?
永叔石曼卿始以知,见其衰而闻其壮所为,是以为之悲。
始健于诗,老而愈壮,不知年之衰。
予闻诗发于中,宁相戾邪?
老益更事,且不预世故,遂汩汩顺流俗,其外若衰,其中挺然,独于诗乃发之邪?
诗既多,为人所重,亦不自爱之,数客外方,颇逸去,录之凡三百馀篇云。
河南尹某序。
过山阳水陆院洪上人(有苏子美墨迹)1056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
十载七来此,每嗟多异今。
池灰休辨劫,川月解明心。
遗墨悲苏倩,高情想遁(冒校作道)林。
能闲常似旧,翘立水边禽。
度支苏才翁挽词三首子美同葬) 其一 1056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二十识君貌,交游非一朝。
魄光沉碧海,志业陨青霄。
洛客旧为社,楚人今作招。
素车京岘路,应不似嶕峣。
度支苏才翁挽词三首子美同葬) 其二 1056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盛世虽多士,唯公与众殊。
高才飞健鹘,逸句吐明珠。
未入周官采,争持楚璞模。
莫悲泉骨朽,青史见贤愚。
度支苏才翁挽词三首子美同葬) 其三 1056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自昔,樽深眼底红。
日斜花在落,身醉客西东。
殁叹千年隔,生悲百事空。
君尝知此理,不误学陶公。
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1044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生与众草生,不与众草荣。
彼皆春争葩,兹独吐英。
千叶共一萼,百蒂共一茎。
幽亭耸扶疏,独本非支撑。
吾友苏子美,有酒对自倾。
香随青陵蝶,色映黄金莺。
昨日偶来过,颇兴陶令情。
岂敢复言诗,君家有子卿
苏子美竹轩王胜之1044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词韵第九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庭无十步广,有竹才百个。
子时哦其间,宾友或来和。
琴壶置于傍,图籍亦在左。
谁怜脩脩影,只畏寒日过。
谁怜青青枝,下有暗叶堕。
我期霰雪时,来听幽声卧。
应当为设榻,勿使赏心剉。
持以报主人,此兴不可破。
偶书寄苏子美1044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啸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诗壮且奇,君笔工复妙。
二者世共宝,一得亦难料。
我今或盈轴,体逸思益峭。
有如秋空鹰,气压城雀鹞
又如饮巨钟,一举不能釂。
既釂心已醉,颠倒视两曜。
吾交有永叔,劲正语多要。
尝评吾二人,放检不同调。
其于文字间,苦硬与恶少。
虽然趣尚殊,握手幸相笑。
苏子美1044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勇为江海行,风波曾不惧。
但欲寻名山,扁舟无定处
南有鹏(疑当作鵩)若鸮,崄有石若锯。
毒草见人摇,短狐逢影怒。
不遐尚苦乖,更远饶瘴雾。
东土乃滨海,蜃鼍仍可怖。
壳物琐屑,蠃蚬固无数。
咸腥损齿牙,日月复易饫。
二方既若此,往矣无久驻。
竟当西北来,醇酎炙肥羜。
不厌浆酪,不厌雉兔。
勿言专口腹,口腹人所务。
天台信奇伟,石桥非坦步。
庐岳趣最幽,饥肠看瀑布。
此致虽为高,实亦难久慕。
君行听我言,不听到应悟。
子美次道师厚天清寺1044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二三君少壮,走上浮图巅。
何为苦思我,平步犹不前。
苟得从而登,两股应已挛。
复想下时险,喘汗头目旋。
不如且安坐,休用窥云烟。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1047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闻买沧浪水,遂作沧浪人。
置亭沧浪上,日与沧浪亲。
宜曰沧浪叟,老向沧浪滨。
沧浪何处是,洞庭相与邻。
竹树种已合,鱼蟹时可缗。
春羹芼白菘,夏鼎烹紫莼
黄柑摘霜晚,香稻炊玉新。
行吟招隐诗,懒戴醉中巾。
忧患两都忘,还往谁与频。
昨得滁阳书,语彼事颇真。
曩子初去国,我勉勿迷津
四方不可之,中土百物淳。
今子居所乐,岂不远埃尘。
被发异泰伯,结客非春申
莫与吴俗尚,吴俗多文身。
蛟龙刺两股,未变此遗民
读书本为道,不计贱与贫。
当须化闾里,庶使礼义臻。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又一轴苏子美书杜君(据残宋本,诸本无君字))1055年 北宋 · 梅尧臣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冰胶楚舸岁将穷,广陵别乘怜老翁。
殷勤来邀强一往,虚堂肴酒罗甘丰
我病胃寒不下咽,匕箸谩举叨席中。
主人欲客心意欢,出以飞帛腾龙鸾。
刑政二字布楷法,古今书帖未足观。
坐间杜子好弄笔,诋讥前辈无全完。
一见宝踪天下妙,稽首赞仰舌吻乾。
如此别识已太险,我不颂咏还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