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父祖家传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九
司马讳寓,字适之,颋八代孙。
善属词赋,尤嗜《左氏春秋》、班固《汉书》,襟局宏放,不喜苛屑。
父为铜山,终于官。
贫不能归葬长安,负骨旅殡成都,筮仕于蜀。
时孟氏政狭小,公心陋之,乃上三书:上言威文任驭豪英,辅尊王室,噬强扶弱,隐令寄政之术;
中述执政大臣无远略,尸禄愒岁之弊;
下言关禁不严,兵革不利,将兵者非其才。
召见给事札,坐之殿庭,出策使对,自朝及夕,问答五返。
蜀主褒赏,翌日敕门下补谏官
执政忌其疏,诬奏,诏遂阁。
御史阿旨,劾以非诋朝廷,授剑州司马
公杖策之官。
剑州刺史贪黩,公数谏,刺史怒,公置手版于戚而去。
遍游名山,遇胜辄留。
至左绵,尤喜其地物爽润,遂葬亲青溪,占数盐泉居焉。
后公寝疾将终,谓协曰:「蜀历将谢,必归火运主,汝亦不大耀于此。
吾乐兹土,尤好青溪山林,况先茔在焉,我死当葬巨柏荫下。
亦尝占,且王乃后」。
遂以袝先兆。
侍郎讳协字表微
免乳失母,幼从司马公口授所诵书,数年皆通熟。
年十五丁父艰,既葬卒制,往成都,以文谒薛戣侍御
薛器异之,授馆门下,曰:「吾馆士多矣,无若苏卿者。
其操行明洁,所学博大,貌相丰下,当有应」。
它日以女归焉。
薛公女,即河东太夫人也。
广政十八年,公试春官,中首科,解褐掾彭州,迁合州幕职陵州判官
陵守范公趋成都,公领郡事。
王师伐蜀,寇盗抢攘,城陷于贼,吏卒解散,公独儒服坐寝以待。
贼入拜于庭,其渠曰:「公以善及我曹,我曹今能获公族于安处。
某官某吏苛且滥,已赤之矣」。
俄有骑至庭者,贼渠斩之,号曰:「敢有犯苏公者如之」。
自是家人安堵。
王师至,盗散,公出官寺俟命,诏复之。
逾年乞朝,既至,授怀州法曹
在任十年,又为理曹,改河南户曹
雍熙三年中令召入翰林学士,乞移中都以便养,诏授光禄寺丞开封兵曹,召见,赐五品服。
淳化元年卒,优诏赠秘书丞,非常制也。
后以中令贵,赠刑部侍郎
二子:中令易直
中令讳易简字太简侍郎长子,生于导江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太宗便坐临试,移时成文。
上览称善,诏升殿,问乡族,公丰采洒落,音对详典。
太宗曰:「古称秦蜀才子,可抗山东将,宜其败诸生也」。
翌日策名居第一,解褐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就加太子右赞善大夫
召还,授右拾遗知制诰,赐五品服。
雍熙三年,召入翰林学士
淳化三年,有事南郊,充礼仪使
先是圆丘合祭,惟宣祖配,公以为太祖受命造宋,乃弗侑神,上疏引永徽中高祖太宗同配事,诏嘉之,遂为定制。
四年,以翰林学士承旨给事中,遂参知政事
至道元年,罢为礼部侍郎,出典邓州,移陈州,薨。
以子贵,赠特进中书令
子耆,字国老
幼奇伟,王文正公见而奇之。
奏文召试,赐进士及第
累迁大理寺丞
奉使契丹还,迁兵部员外郎工部郎中、直集贤院,充京东河东陕西转运。
舜钦字子美
少以父荫补官,举进士中第,改光禄寺主簿,知蒙城县
丁父忧
服除,知长垣县,迁大理评事监在京楼店务
状貌奇伟,慷慨有大志,工为文章,以范文正公荐试召,得集贤校理监进奏院
祠神用市故纸钱会客,被劾为自盗,除名。
乃携妻子居苏州数年,复得湖州长史
子泌、液、激。
按:《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潼川志》引。
爱爱传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九
爱爱,姓杨氏,本钱唐娼家女,年十五尚垂鬟。
性善歌舞,幼学胡琴数曲,遂能缘其声以通其调。
七月七日,泛舟西湖采荷香,为金陵少年张逞所调,遂相携潜遁,旅于京师
逞家雄于财,雅亦晓音律,岁时嬉游,以犊车同载,故銮辂之幸,琳馆之辟,虽远必先,虽喧必前,京都伟丽之观,无不偕游。
逾二年,逞为父捕去,不及与爱爱别,留深巷中,舍与予家相邻。
吾母少寡居,性高严,怜爱爱艳丽失于人,弃置不收,而所为不妄,时往与语。
一日,人传逞已死,吾母往慰,问其所归,爱爱怆然泣下曰:「是必虚语。
若果然,亦不愿他从。
故乡远道,出非以礼,必不能自还。
当死此舍下」。
自尔素服蔬膳,日呱呱而泣,后不复亲近乐器。
里之他妇欲往见之,即反关不纳。
好事有力者百计图之,终不可及。
明年清明,饮楚子之舍,偶过居舍后壁隙,见杂花数树盛开,二妇女作鞦韆之戏,询于楚,即其妻与爱爱也。
爱姿体纤素艳发,不类人间人。
予登第后,再至都下,遂往楚舍,问其良苦,楚云:「爱爱念逞之勤,感疾而死。
我家为藁葬国门之东郊。
其节介高绝,至死无能侵乱之者」。
小婢子锦儿今尚在,出其绣手籍、香囊、缬履数物,香皆郁然而新宋张邦几侍儿小名录拾遗》引苏子美《爱爱集》,稗海本。又见《绿窗新话》卷下《杨爱爱不嫁后夫》引。)
按:按苏舜钦有《爱爱歌》,已佚(见徐积《节孝集》卷一三《爱爱歌并序》,宋人间引其佚句)。此篇叙爱爱事迹,或疑即《爱爱歌》之序,今仍拟题为《爱爱传》。
亡妻郑氏墓志铭1039年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
苏舜钦之妻荥阳郑氏,其父屯田郎中讳希甫,母天水县赵氏。
生十四年而天水夫人殁,又三年父丧,又三年归于我。
甲戌岁,予登第,授光禄主簿,知亳州蒙城,归宁长安是年冬十月,堂帖促之官。
一日,泣相语曰:「子其携三子以往,愿留以待姑嫜」。
言寖布,家人皆谕之,曰:「凡仕无留孥,所以典闑中」。
遂偕至官下。
才两月,皇天降祸,得先君之凶讣,即日衰绖与之西走,昼夜奔号,登顿失食寝节。
方妊,以马骇坠地者三,伤左股焉。
起即强自支,不肯少休,曰:「早得一恸于舅之柩前,遂死无恨;
若或殒灭,重为姑忧,大甚为不孝也」。
三月十三日至于家,是暮产一子,疾起所伤,七日而逝。
时景祐二年三月十六日
哀哉!
堂有寿母,室有乳稚,藉以奉育,遽失其助。
余时待尽于苫次,退而又哭于室中,亦血气者,非勉徇于礼,乌能胜而至是耶?
间月,火其于万年栖凤原,缄骨归京师,以年月日从于先域。
子曰泌,一女幼。
铭曰:
奄然不起,怛然此止(《苏学士文集》卷一四。又见光绪《潼川府志》卷三○,民国中江县志》卷一九。)
三月十六日:传本作「年二十六矣」。
沈校本案:「据上文推算,十六当作二十。」
内园使连州刺史代州刘公墓志1039年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苏学士文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
公讳文质,字士彬,世占数于保州保塞县。
曾祖延,不仕。
祖昌,后唐平州刺史,幽蓟垦田使者
保塞,皇家之故乡也。
翼祖皇帝之在民间,昌阴知其非常,归以息女,今庙号简穆皇后
父审奇,太祖创业之始,倚以机事,辟署汜水关令,未几卒,今赠左千牛卫大将军
母张氏,封清河郡太夫人
夫人出入中闱,太宗尝以乡党之旧,赐予颇众。
一日,问其为后者,因以公名上之,即特召为供奉官寄班祗候,入备宿卫
雅以清慎自持,上颇信向焉。
每外廷拜免,必閒访之,公悉心谋论,辄中旨。
中人窦神福侍,上顾谓曰:「文质,朕之亲旧,言论有足嘉者」。
因以白金百斤赐之。
至道初,将命二浙按察民事,进黜县吏数十人,立得报可,议者惬之。
归,授左藏库副使
后以久任省闱,上书愿效死边漠,以报国宠。
上从容谓曰:「陪图议于中,所报亦大,庸非其人哉」!
遂掩其奏不下。
踰年,出为岢岚军使,俄改麟府兵马钤辖
戎人犯顺,兵宿塞下,前后俘馘甚众,获马畜铠甲之类,虑一万七千三百馀。
凡赐金者三,诏奖者五。
咸平中,移知庆州,权董泾、原、仪、渭四郡之兵。
时西虏窃入我境,公蒐精甲兵百,以乘其锋。
寮有碍诏缩忸,不时给军须者,公乃竭私缗二十万以均分之,士感慨增气,大破寇兵而还。
是岁,充灵州清远军监兵,复与虏骑战于枝子平,逐之绝漠而去。
玺书褒谕,有锦袍上金带之赐。
移典泾州,为帅臣杨琼之贰。
寇陷清远,以逗衄谪南海
遇恩放还,起为率府副率,总两浙诸州兵甲,移齐州
封禅岱宗,命引兵逻护岳下。
礼宾副使、石隰沿边都巡检使
又换秦州兵马钤辖
公自负筑版,率枭锐士建小落门寨,开边远甚,诏书嘉之。
移知代州
境与胡近,我军之刍牧者,多为诱掠,返称亡命东还以徼赏。
公原其情,为之上论,报得贳殊死者数百辈。
内园使、知代州,佐节度曹玮环州界,筑保障十馀处,聚劲卒以压虏冲,迄今不敢犯。
使持节连州刺史,再知代郡
天圣六年正月十六日寝疾,终于位,享年六十四。
赐赙甚厚。
权厝于并之佛庙。
公作牧训戎,更任者二十有四,乘传操命者又十二焉。
出处必尽风力,著绩较他将为多。
能以义断物,以惠役众,所赏赉不可胜计,辄施散,未尝理赀产,性忠鲠嫉邪,评刺,无所避诎当涂忌之,故官不大进。
章圣帝尝询及保塞之旧,因以简穆事上闻,又用宣祖太祖赐书五函为献,有诏编在属籍。
天禧中章圣初不豫,公恳求赐对,进议数刻,大率以慎任帷幄之臣为意,帝深嗟赏之。
今上在东宫,凡五以书赐,今藏于家。
文裕,终容州观察使
夫人李氏,保顺军节度使溥之女,封陇西县君
生于公族,慎淑有仪,抚育诸子,嫡孽无异心,禀年不遐,没先于公。
子十五人:长曰涓,早世;
曰湛,侍禁閤门祗候
曰涣,屯田员外郎、知辽州
曰渭,苏州吴江县;
曰沪、淳、渊、浚,俱殿直
曰汎、沿、漌,未仕;
曰沐、泳、泌、源,皆早卒。
女八人:长适伊世昌,次适高日宣,次适田守德,次适李智宝,次适王宥,次适王丰;
二皆夭。
屯田君高远有识度,尝上疏乞庄献后归政,由奉礼郎擢拜右正言,庆之所丛,为时闻人。
今自辽阳拜章赐告之太原,扶护公之灵舆归京师
景祐五年八月某日,葬于雍丘县百家村之先域,举李夫人合袝焉。
枉道出长垣,求志于舜钦,谨用笔以铭云:
予尝观前史,见王者之兴,其乡党故人,有起耕贩而取将相,世十数不绝者,盖其遇之之异耳。
今公才且逢勋旧,较然不殊,而位弗大擢以殁。
何哉?
此古人所以委之于数也。
处士崔君墓志1036年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苏学士文集》卷一四、《永乐大典》卷二七四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博陵崔籍,初命理狱于平凉,将改葬其先君,以闻得报,遂来求志于舜钦
先祖中令之夫人,则驾部宪之女,视籍之先君则异母弟,故能详焉。
屯田郎荥阳公墓志1033年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苏学士文集》卷一四
公讳希甫字源明
其先帝乙元子微子启之后,武王封之睢阳,其本出焉。
厉王之子友,宣王封之郑,子孙因土命氏,故又为荥阳人
于唐皆显大照耀,末世丧乱,逃患往之巴蜀。
曾祖仪,导江令
祖遵勖,剑州刺史
父先寿,奉礼郎、知蓬州伏虞县,以公累赠尚书郎
母李氏,封陇西县君
初,国兵西伐,孟氏去国,诏例遣来中都,下迁汤阴主簿,遂占数焉。
公六岁就学,十二失父,鞠于伯氏。
年甫十七,业文有成,郡吏荐之春官,文入册。
李夫人之凶讣,徒跣号呼,越宿至于家。
既葬,庐于墓侧,渔于羑西伯里,易馔具以为祭,如是者三十年。
咸平诏士,为乡族敦迫,出中进士甲第,调尉建阳
七月,获山寇四十有二人,郡将高惠连奏,署为司理参军
长乐郡二妇争产,连年不决,外台移公鞫之,一讯两服,奸伪大破,废免前官数人。
诏授大理丞,知吉州龙泉县。
二年,移知康州,转殿中丞
将代,郡人上书留借,特授太常博士,复领郡事。
归,出知安利军
三年,转运使李士衡寇瑊第其治状上之,就换屯田员外郎,再任。
大中祥符八年夏四月,暴雨十日不绝,山谼客水钟于河,河弗胜兼任,湓曀横逆,大决于凝阳。
公闻,不俟驾自往谋,露坐风雨中三日夜,课塞物输积如阜陵,役卒夫献力者数万。
长茭巨犍,剋期乃下,湍泛不定,若将垫溺。
公奔其上立,大呼曰:「皇天降灾,吏之无状也。
民何咎焉?
愿以身障之」!
激流及骭不动,役民争负薪石镇遏,翼公登于陆,遂成坚防,水怒亦杀,仆跌而死者百馀人。
六月,再决于鱼池,塞如之。
以功迁都官
时宋亳间积潦,潴民田数百千顷。
寇丞相准上公名,诏以便宜行。
相土凿渠,尾授于淮,疏渫尽涸,翌年得垦田号上上。
由是改职方,知泽州
天禧末,河溃东郡,今相国张公士逊知政事鲁公宗道荐公知滑州
一日行堤至台山,水齧南岸,岸道崩,磓而当之,百馀尺不已,公祭以一盛,即时浪折沙涌,郡人颂公诚
前官表城之东北隅,以谋脩障,公曰:「二道翼引,猛不可中挫,当弥其端,柔其性,就深故川使自习,则庶可矣。
茍截奔冲以抑之,沛然孰能禦也」?
乃徙表西北山下。
未几,郡寮以私相讼黜官,徙公知忻州
公拜奏曰:「忻亦良郡,耻乎力役未施,而又以罪去,重贻上忧。
愿竟其效而后之官」。
朝廷业已除降玺书,褒而遣之。
后卒如公画而河平
忻之邑民武钟者,尝遇恶少五辈乞食焉,弗与,告以日而誓杀之。
及期,夜有他盗过门,钟出诟,且挥以刃;
不胜,盗戕杀钟及妻于室。
子踰垣以逸,白于官,官往擒恶少,则亡矣。
得之别邑,劾而具狱上。
公下之,反覆七旬不断,官吏牢以让公,公曰:「吾往以五听审一囚,且无滥,况于五者乎」?
数日,代郡得真盗。
官居三年,入改屯田郎,请老还漳州
天圣五年夏五月十日,终于西伯里之私第,享年七十二。
明年二月九日,葬于汤阴县伯乐原,从先兆也。
夫人赵氏,封天水县君,没先于公。
文甫,中进士第,终卫州判官
三子:曰昂、昆、昊。
一女归于舜钦
铭曰:
郑为姓之著,郎为官之美。
少见称于孝,仕登最于治。
终老故乡,出处之分毕矣。
穆先生1035年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呜呼!
穆伯长明道元年夏客死于淮西道中,友人苏叔才子美作诗悼之,遣人驰吊之。
痛夫道不光,予又次其一二行以鉴于世,为文哀之。
先生字伯长名脩,幼嗜书,不事章句,必求道之本原,皆记生徒无意处,熟习评论之。
性刚峭,喜于背俗,不肯下与庸人小合,愿交者多固拒之。
议事坚明,上下合古,皆可录。
然好诋卿弼,斥言时病,谨细后生畏闻之。
又独为古文,其语深峭宏大,羞为礼部格诗赋。
咸平中,举进士,得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牧守称其才,贰郡者恶之。
又尝以言忤贰郡者,守病告,贰郡者私黠吏使诬告先生赂,具狱聚左證,后召先生,使众参考之,由是贬池州
中道窜诣阙下,叩登闻鼓称冤,会贰郡者死,复受谴于朝。
后累恩得为蔡州参军
先生自废来,读书益勤,为文章益根柢于道,然耻以文干有位,以故困甚。
张文节守亳,亳之士豪者作佛庙,文节使以骑召先生作记。
记成,竟不窜士名,士以白金五斤遗之曰:「枉先生之文,愿以此为寿」。
又使周旋者曰:「士所以遗者,乞载名于石,图不朽耳」。
既而亟召士让之,投金庭下,遂俶装去郡,士谢之,终不受。
常语人曰:「宁区区糊口为旅人,终不为匪人辱吾文也」。
天圣末丞相有欲置为学官者,耻诣谒之,竟不得。
尝客京师南河邸中,往往醉,暮归过之,如不省持者。
夜半,邸人犹闻其诵吟喟叹声,因隙窥之,则张灯危坐,苦矉执卷以至曙,用是贷其资。
母丧,徒跣自负成葬,日诵《孝经》、《丧记》,未尝观佛书、饭浮屠氏也。
识者怜哀之,或厚遗,则必为盗取去,不然且病,或妻子卒。
后得柳子厚文,刻货之,售者甚少。
踰年,积得百缗,一子辄死。
将还淮西,道遇病,气结塞胸中不下,遂卒。
嘻吁!
天之厌文久矣,先生竟以黜废穷苦终其身,顾其道宜不容于今世。
然由赋数踦只,常罹兵贼恶少辈所辱困,其节行至死不变。
有孤,懦且幼,遗文散坠不收,伯长之道,竟已矣乎!
初,先生死,梁坚自解以书走上党遗予,欲访其文,俾予集序之。
去年赴举京师,历问人,终不复得一篇,惟有《任中正尚书家庙碑》、《静胜亭记》、《徐生墓志》、《蔡州塔记》,皆平昔所为,又不足成卷。
今舅氏守蔡,近以书使存其家,且求其所著文字,未至间,作文哀之。
道不胜于命,命不会于时,吁嗟先生竟胡为(《苏学士文集》卷一五。又见《皇朝文鉴》卷一三二,《河南穆公集》附录《穆参军遗事》,《三续古文奇赏》卷二六,《宋元学案补遗》卷九。)
「售」上原有「值」字,据《皇朝文鉴》、《穆参军遗事》删。
谢宫师杜公寄惠草书1055年 北宋 · 韩琦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公之德业天下重,四海万物思坏垆。
太平之策未全发,先朝请老叩帝居。
天子只欲励薄俗,不惜一夔从二疏。
公持俭节出天性,下建万世清风孤。
归卜睢阳旋营第,栋宇仅足容妻孥。
自此閒燕何所乐,非丝非竹非歌壶。
经史日与圣贤遇,参以吟咏为自娱。
兴来弄翰尤得意,真楷之外精草书。
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
字体真浑远到古,神马初见八卦图。
精神熠熠欲飞动,鸾凤鼓舞龙蛇摅。
天姿瘦硬斥俗软,狂藤束缠岩松枯。
中含婉媚更可爱,十葩万萼争春敷。
开合向背一皆好,造化欲衒天工夫。
张旭虽颠怀素逸,较以年力非公徒。
公今眉寿俯八十,老笔劲健自古无。
固知大贤不世出,百福来萃相所扶。
公之佳婿苏子美,得公一二名已沽。
矜奇恃俊颇自放,质之公法惭豪粗。
乘欢捧以示僚属,一坐耸骇叹且呼。
便欲刻石传不朽,荒边匠拙无人模。
归来一一戒儿侄,秘重世与家谍俱。
重巾密橐置吾室,宝护直比骊颔珠
神物孰敢容易探,电雹霹雳来须臾。
宋谏议敏求墓志铭元丰二年七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三、《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元丰二年四月甲辰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修国史宗正寺修玉牒官判秘阁权判尚书都省提举醴泉观公事宋公终于位。
初,公以疾在告,上御集英殿进士,顾左右,怪公不在,因遣使抚视之。
间日,又遣使挟医疗治之,仍诏其子官于外者归省。
及讣闻,衋然痛伤,赠尚书礼部侍郎,敕府县应接其葬事,皆特恩,非故常也。
于是乎见公之得君之深,而知天子念公之为隆且厚也。
公讳敏求字次道赵州平棘人
世事王氏,曾祖龟符犹为王氏平棘,赠太师中书令
祖皋,太宗、真宗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赠太师中书令谯国公
父绶,兵部尚书参知政事,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燕国公,谥曰宣献
常山郡太夫人毕氏。
天圣二年,以宣献公荫,为秘书省正字,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馆阁校勘
坐赴同舍苏舜钦进奏院会,签书集庆军判官
以祖母郑国太夫人年耆且病,因请解职,留京师就养,许之。
踰年,王文安公宋景文公刊修《唐书》,以公尝为《续唐录》,习唐故事,奏充编修官,复校勘
以嫡孙丁郑国忧,仍诏在家修书。
后为集贤校理通判西京留守司,知太平州,五迁太常博士
《唐书》成,进尚书工部员外郎。
未几,迁刑部
英宗践祚,进兵部
堕马伤足,得请亳州
召还,充仁宗实录院检讨官,足未平,特蠲朝谒。
治平元年,以工部郎中修起居注
明年知制诰同修撰仁宗实录》、同判太常寺
今上即位,迁兵部
英宗在殡,有言宗室可嫁娶者,下太常
公以为大行未发引,不可。
既踰年,又有言者,曰:「宗室义服,服变而练,可以嫁娶矣」。
议上,朝廷以与前议不同,降刑部
知制诰绛州,修河山,稍赋于绛之役民岁八十万,三分之,以一岁均于晋、泽,以纾绛人。
是冬召还,兵部
修实录成,迁右谏议大夫
枢密吕公御史中丞,以言事罢知颍州,公当制,执政改其词以进,寻乞解职,不报。
后数日,以封还词头,连怫执政意,遂得解职,以本官奉朝请
明年,加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
明年,使河北祭塞河口,还,奏河北旱,蠲其夏租。
熙宁七年,为龙图阁直学士
十年,修仁宗、英宗正史,掌均公建公府笺记。
鸿胪,护燕国公主、兖王、卫王葬。
未克葬,以疾终于春明坊之第,享年六十一。
终之岁七月癸酉,葬于管城县马亭乡东城原之先茔。
其践扬,若进奏院登闻鼓院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纠察在京刑狱判秘阁秘书省尚书都省吏部流内铨、礼部、刑部工部知通银台司审官东院勾当三班院管勾编修院、编集历代君臣事迹所,宗正寺修玉牒官太皇太后宝册官,开封府发解官,锡庆院试官,南郊礼仪使,永厚陵礼仪使契丹生辰国信使,馆伴使,使河北祭塞河口,编修阁门仪制、蕃国朝贡条例,详定元正朝贺仪注,定夺郊赦命官使臣罪犯,而太常礼院太常寺官告院编修录用勋臣子孙,皆再领焉。
娶毕氏,丞相文简公之曾孙、光禄少卿从善之子、常山太夫人从子也,有贤德,封京兆郡君,先公四岁而亡。
子男九人:庆曾殿中丞
匪躬,著作佐郎
弄孙及其次早亡;
尚贤将作监主簿
正功,大理评事
表微,将作监主簿
揆方、处仁未官。
女二人,适赞善大夫王佑大理寺丞吕希纯,皆亡。
孙七人:焞,将作监主簿
燔、煜、烨、爚、󱼢、煇皆未官。
孙女六人,长适太常寺太祝曾说,次白马县范祖德,馀在室。
曾孙女一人。
公约清惇纯,而敏于记学。
其为文章,训辞诰命皆有程范。
朝廷典故,士大夫疑议,必就取正而后决。
宋元宪公河南,每咨以故实。
欧阳文忠公致手简通问,则自处浅陋,而以鸿博名公。
家藏书三万卷,日集子孙讨论翻绎,以为娱乐。
平居湛如,与人交,乐易,无不可者。
至于守职据正,毅然不少回。
掖垣徐国公主以驸马都尉王师约兄公约为侄,奏官,公以为乱天伦,遂执正之。
太常议祧庙,公请递迁僖祖,后复诏详定,公奏前议不可改,遂免详定。
御史中丞李公自秀州军事推官太子中允御史里行,公奏:「旧制,太常博士两任通判,须奏举乃得入台。
去年骤用京官,议者以为非;
今又用幕职官,恐官制遂隳」。
即封还词头,有诏转对。
是时郡守县令数更易,吏民疲劳,公请慎于进改,而不数变易,所贵上获考绩之实,下有恪位之美,而治道可建也。
河北陕西河东举人性朴茂,而词藻不工,每诏下,登第者才数人。
公请令转运使择有行艺,或谋略材武为众所推者,每路荐五七人,时与推恩,所贵人材参用,而士有可进之路。
嘉祐中,尝宽恤民力,州县公人例多减放,而役事不减,则是去者逸而是留者重劳矣。
公请省事,或增其人,使劳逸得均,而民力可宽也。
三馆秘閤书类多讹舛,所藏虽博,而往往无稽考。
公请先以前汉《艺文志》,据所有用校七史例,下诸路购求善本,重复校正
然后自后汉以来至于唐,依逐书志目以次雠对,取其堪者,馀悉置之,使秘府文集得以完善也。
其议贡举,则曰:州郡有学舍而无学官,四方之士轻去乡里者,以求师也,今请州置学官一人。
又三岁一下诏,得士三百人,今请二百人试诗赋论策,糊名通考之如旧,其一百人请如赦文,令州郡论荐,转运使审覈之。
太学生则委国子监官,至御试,随其所学而试之,则文辞、经艺、行实之人皆无遗也。
其后官不数变易,太学建三舍,命举人以官,置学官,三路取百人,皆公发之也。
凡三临州,率不满岁召去,去而民爱思之。
喜道人善,荐士累数百,讫不坐累。
郑国太夫人杨文庄公之女。
文庄无嗣,岁时奉祀展墓无阙者。
疾亟,犹戒其子立碑;
子孙未官者众多,犹推遗泽奏其从孙。
盖其孝友又如此。
宣献公尝辑《唐大诏令》,未次甲乙,公釐十三类,绪正之,总百三十二卷。
所著书:《闱前集》二卷,《后集》六卷,《西垣制词》四卷,文集若干卷,《东京记》三卷,《河南志》二十卷,《长安志》二十卷,《三川官下录》二卷,《春明退朝录》二卷,以韵类次《宗室名》五卷,自唐武、宣、懿、僖、昭、哀以来六朝宝录百四十八卷,辑《颜鲁公集》十五卷,《孟东野集》十卷,《李卫公别集》五卷,《刘梦得外集》十卷,汉唐人诗刻于石者为《宝刻丛章》三十卷,又以刘伯庄《史记音义》、司马贞《索隐》、陈伯宣《注义》分注入太史公正史
及被诏本朝《会要》、删定《九域志》、《百官公卿表》,皆未就。
其先以小官事乱离间,宋兴天下益平,至公三世皆以文翰显于时。
宣献公雅善书,一日对延和,上问遗书,退而奉七轴以献。
公得其法,尝题濮安懿王襄国韩夫人仙游夫人神主,至于四方碑志,多出公手。
公以力学,被遇朝廷,论撰未尝不在选中。
呜呼,公之平生可谓无憾矣!
初,史纪草成,帅其属奏御,上御袍靴读之终篇,歛容谕之曰:「两朝丰功盛德,赖卿等考而发明之」。
公踰年服勤,欲其书之成,此其有所憾乎。
予与公游,知公者也。
铭曰:
维宣献公,昔天圣中,实为史官,十代宗工。
典常物则,备于厥躬。
纪录记述,太平之风。
世其业,遭时又同。
仁宗英宗,明昌盛隆。
有显其德,有崇其功。
方此发挥,形容昊穹。
不幸奄忽,美志弗终。
凡士大夫,惜嗟哀恫。
上彻九重,隐于帝衷。
赠典弗常,非众所蒙。
呜呼公兮,学富行充。
如渊之深,如之融。
金之刚明,玉之玲珑。
云乎不淑,命不究穷。
南瞻具茨,西望神嵩。
东城之原,从先公宫。
被地,郁郁葱葱。
子孙众多,福禄来丛。
乞叙用吕溱1061年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蔡忠惠集》卷二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伏见南京司中降官责废已来,闻诸道路,皆谓坐费公使钱,罪当夺官。
臣尝见吕溱历典苏、楚、杭、徐数州,所至皆有风称,绝无贪名。
况其壮年已在近侍,岂肯自弃如此?
然其为人,资性疏阔,脱略细务,诚恐检防不至,致陷深法。
臣窃见顷年苏舜钦监进奏院日,卖官故纸为伶人之费,坐监主自盗,除名为民,遂卒贬所。
事出仇人,情轻法重,至今天下冤之。
臣恐吕溱所犯,多或类此。
素贫,夺禄閒居,便至失所。
伏望朝廷矜悯,特赐牵复。
使少加检防,不忽鄙碎,尽心临事,其于补报陛下,未可量也。
干浼圣慈,臣无任战惧之至。
谨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游径山记景祐三年十二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径山
径山之游。
馀杭县之北鄙,直四十里,有径山在焉。
山有佛祠,号曰承天祠
有碑籀述载,本初唐崔元翰之文,归登,书之石,今传于时云。
始至山之阳,东西之径二。
自其西,壁绝襟绕,轿行百休。
交错,盘折蒙翳,寻丈之间,独闻语声。
跻棱层,披翠茜,尽十里许。
下视来径,青虬蜿蜒。
抟岩腾霄,且及其巅,峡束洞隐,几不容并行。
已而内括一区,平盈坦壑。
四面五峰,如掌竖指,一峰南绝,卓为巨擘。
屋盖高下,在掌中矣。
庭间小井,或云故龙湫也。
龙亡湫在,岁率尝一来,雷雨暝曀,而乡人祠焉者憧憧然。
环山多杰木,丝杉翠柽,殆千千万万,若神官苍士,联幢植葆,骈邻倚徙,沈毅而有待者。
导流周舍,锵然璆然,若銮行佩趋而中节者。
西峰之北数百步,矻然钜石,屏张笏立,上下左右可再十尺,划而三之,若「川」字,隶文曰「碣石岩」。
其传甚神。
并岩被谷,修竹茂密,尝以契刀刻两节间,成「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字云尔。
由东径而往,坎窞为池,游鱼旷空。
其西径东折,蹴南峰。
领脰之间,平地砥然,盈亩而半。
偃松一本,其高丈,其荫四之。
横柯上竦,如孤生。
松下石泓,激泉成沸,甘白可爱,即之煮茶。
出北苑,第品之无上者最难其水,而此宜之。
偃松之南,一目千里,吴江之涛可挹,越岫之可攀。
云驳霭褰,状类互出,若古图画,虫蠹断裂,无有边幅,而隐显之物,尚可名指。
群山属联,呈露冈脊,矫矫剪剪,咸自意气。
若小说百端,欲圣智之亢,而不知其下也。
临观久之,魁博通幽之思生焉。
古人有言曰:「登高能赋,可为大夫」。
旨乎哉!
予于斯见之矣。
曷止大夫之为也?
大凡言之,天邻地绝,山回物静,在处神巧,举可人意。
穷冬阒寂,未睹夫春葩之荣、薰风之清、秋气之明,然取于予者犹在也。
既归无几何,而曩所历者重钩复结,无一见焉。
追而言之,若觉而言梦,使人悄怆,而不知其自也。
同游者,建安黄瑊君度岳阳师德宗哲,又君度之侄曰子常、子美、甥杜沂皆从游。
其前与谋而后以事已之者,朱宗哲之兄师道希圣杜沂之父叔元君懿、揭阳卢几举之三人。
莆阳蔡襄一与之善,惜乎不及俱也。
书所经见往贻之,人一通。
尝刻两节间之十字,其游之年月日也(《蔡忠惠集》卷二五。又见《咸淳临安志》卷二五,万历《杭州府志》卷二四,《径山志》卷七,《名山胜概记》卷一六,《八代文钞》第三六册,《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九五三、山川典卷一○八,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嘉庆《馀杭县志》卷八,《两浙金石志》卷五。)
「并」下原衍「傍」字,据宋本、《两浙金石志》删。
苏子美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蔡忠惠集》卷三二、《永乐大典》卷三四○一
谨以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子美之灵。
世之推天者谓仁贤宜寿,而暴贼宜夭;
苟反于是,祸福之应,则为无有。
子美之亡,悼惜者多,而或归天咎。
大造钧施,授受小大兮孰为薄厚。
谓仁而贤,行己适中兮自期不朽。
岂校岁年,龟蛇木石兮如是远久。
嗟嗟子美,其中则丰兮其外则屯。
文词涵浩,海涌天旋兮莫见涯垠。
动作流行,麒麟凤凰兮指目于人。
下视世俗,可呕而嗜兮可悦而嚬。
众力一举,哗言一发兮罗致以文。
用是以困,垂尾不掉兮尺泽之濆。
世之所嗟,年不克永兮志不克伸。
行信于友、言行于后兮斯其不泯。
平昔子居吴,余守于闽兮相去无几。
音问之来,放意自虞兮穷通一指。
庆历之末,余罹大祸兮退伏田里。
子以书词慰唁谆谆兮无或丧死。
曾不隔日,闻子信音兮痛彻肝髓。
礼法之制,不行吊问兮哀伤而已。
今也吉服,道出吴门兮子殡于比。
有觞列前,曾不食饮兮非平生比。
眉面笑言,或髣髴兮子其降止。
子年四十,发白生颠兮朋友雕离。
人岂不多,知我则少兮子独何之。
殁者已矣,者浮游兮谁乐谁悲。
神乎来哉,荐以达哀兮侑之以词。
尚飨。
苏子美三首 其一 1048年12月 北宋 · 韩维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未起蛟龙卧,俄缠鵩鸟悲。
寝门号故友,繐帐哭孤儿。
业履归舆议,铭文愧绝辞。
沧浪亭下路,长负故人期(自注:予与子美沧浪之约,今则已矣。)
苏子美三首 其二 1048年12月 北宋 · 韩维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魄动书流怆(自注:子美去冬与余书云:藐无相见之期。),诚通梦告悲(自注:余梦若有告子美亡者,旦而得讣音。)
人生要有尽,君没竟何施。
白日空尘几,春风自酒卮。
旅魂归未得,藁葬要离
苏子美三首 其三 1048年12月 北宋 · 韩维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才大终为累,冤深岂复论。
几年流落恨,千里寂寥魂。
功业初怀负,风流秀句存。
英灵邈无所,洒泪望阊门
元日袁州仲文 北宋 · 韩维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前日都门尽(疑当作画)鹢飞,秋风执别泪交颐。
清朝远谪庸非命,直道终申自有时。
佳句应因子卿(自注:道出苏台苏子美。),胜游仍共鹡鸰期(自注:六弟在钱塘。)
宜春台上春归早,谁伴花前酒一卮。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北宋 · 韩维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闻君买宅洞庭傍,白水千畦插稻秧
生事已能支伏腊,岁华全得属文章。
骞飞灵凤知何暮,蟠蛰蛟龙未可量。
莫以江山足清尚,便收才业傲虞唐。
苏子美见寄 北宋 · 韩维
 押宥韵
暮春京洛,适与夫子遘。
衣焦未及展,挈酒且相就。
佳林延凉飙,广厦荫清昼。
浩然尘虑醒,坐看天骨秀。
殷勤述平昔,感叹道艰疚。
谈辞足端倪,怀抱去蒙覆。
志愿始云获,睽携遽然又。
君舟既南驰,我马亦东走。
还谯寡俦侣,孤学日以陋。
高风邈难亲,离抱曷其救。
得君别后诗,满纸字腾骤。
汪洋莫知极,精密不可耨。
峻严山岳停,奔放江海漏。
伏读昼夜并,文义仅通透。
有如享太牢,继以金石侑。
惟君抱雄才,文字乃兼副。
要当被金甲,独立诸将右。
指挥神武师,为国缚狂寇。
献俘天子廷,功以钟鼎镂。
勉哉俊其时,此论讲已旧。
苏子美 北宋 · 韩维
 押皓韵
暮登谯城上,延首望东道
春风千里至,远思生怀抱。
故人客南楚,素节方自保。
黄鹄垂其翼,赤骥伏栈皂。
诗准李杜为,字压褚薛倒。
壮哉南行作,遗我资远讨。
若窥巨海涯,波澜方汹浩。
龙螭郁骞腾,错落效众宝。
往往仙人槎,突然忘枯槁。
尝闻会稽旁,山水天下好。
览君所咏叹,滞想兹一扫。
安得追王乔,乘云逮霓葆。
茹芝灵峰阳,徜徉以终老。
种柏苏子美 北宋 · 韩维
 押词韵第十七部
人皆种花我种柏,为此劲性寒不易。
三春虽怜少姿媚,岁暮方看霭颜色。
南堂之南可数到,列树六本翠磔磔。
安得驿使姑苏,持以赠君比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