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绍兴府王尚书希吕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省斋文稿》卷二六
朝辞北阙,夕镇东藩。
条教一新,士民胥庆。
恭惟某官学该百氏,气盖诸公。
文昌喉舌之司,久隆誉处;
于越股肱之郡,宠寄蕃宣。
适一方罹水旱之灾,正万乘轸旰宵之念。
谅小施于政术,即丕著于事功。
旋奉玺褒,平跻鼎路。
某俶违风度,骤辱音邮。
在欣感以良深,非叙陈之可究。
王尚书希吕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二、《省斋文稿》卷二七
冠班邃阁,均逸游帷。
宸眷弥加,舆情交忭。
恭惟某官气刚而裕,学博而醇。
抱文武之全材,励功名之壮志。
垂升廊肆,复拥藩麾。
三至淮壖,民爱之如慈父;
独当一面,上倚之为长城。
力寻香火之盟,暂适江湖之兴。
观礼遇之隆若此,则延登之近可知。
某特枉缄书,备钦情谊。
其为感悚,未易敷陈。
王希吕郭钧雷世贤淳熙十一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二、《奉诏录》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淮西屏蔽江表,密迩中原,在今日最为重地。
虏酋既迁都,将来或为传授之计,内则兄弟纷争,外则豪杰竞起。
在我既不可不思禦备,又不可不图进取。
惟能自定规模,乃可临机应变。
将来守禦攻讨之策,皆当精思熟讲(元奏作「虑」。)
韩信一登将坛,便谓三秦易并;
赵充国请先至金城,图上方略,其后无言不酬者。
苟非先有区处,安得成此隽功?
得旨以此宣谕,请一面仔细回奏合措置事件。
王希吕咨目淳熙十一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二、《奉诏录》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所奏合肥不可不守五说甚详。
昨来郭钧亦欲移所部兵专任此责,非忠诚慷慨,不择险易,安能体国如此?
圣上极深嘉叹,但有曲折,尚当详议。
合肥地当四冲,别无险阻可恃,须宿重兵,乃能坚壁。
倘虏以一军缀我城守,而纵轻骑深入,则和州孤城,何以自立?
雷世贤定山独受大敌,亦岂万全之策?
前书所以询及民兵、万弩手、山水寨等,正欲帅师纠合诸头项人兵独当一面,为两淮藩篱,却令郭钧和州,雷世雄定山,互为声援,乃无疏虞。
今所乞正军二万人,两司必难尽辍。
若共遣若干人马为根本,而帅司参以民兵、弩手、本州效用军兵及沿淮忠义人等,分地而守,似为上策。
但不知今年所教民兵已置籍否?
其决可用者几人?
一路弩手千七百人,缓急便可点集否?
预行收集,又恐张皇。
其他效用并所招军兵共有几人?
沿淮忠义临时约可得几何?
宜速疾详具以闻,续当奏禀行下。
王仲行尚书劄子(一 淳熙八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某递中辱诲帖,至感。
放税一分,仁言之利溥矣,上已欣然开纳。
辟差盖右,丞相得君侯亲书甚挂意,只是未肯将上,且下部指定,更当赞成,某与其父子自相熟也。
朱提举到彼,凡百必可商量。
似闻遣人止流民西渡,此意固善,但恐无以赡给之耳。
黄倬知军曾瞻识否?
赵丞相以其丁母忧,专为奏知,禄乃父以宫祠,闻张帅帮俸下县,遂成画饼。
顷虽来哀鸣,然念使府匮乏如此,只可减员,岂可增添?
不复与书,或因入府,望慰藉之,使略知此意,幸甚!
与之本不相熟,念其有平贼之功耳,皇恐皇恐!
王仲行尚书劄子(二 淳熙九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某窃以岁事更新,恭惟知府安抚端明尚书镇临有裕,台候动止万福。
室迩人遥,每切驰仰,音邮往复,赖以自慰。
仓司赈恤,须先有一定之论,然后酌度事力为之。
今顾不然,自应费力也。
来谕发廪之说,若止是所见偏犹且无害,往往有为而发,实难调停。
寻常只知直情径行,遇事须辨是否。
近颇觉众论不相容,若复含糊为患失计,心又有愧,此未易以笔舌既也。
小民苗米既已尽纳,寄居与上户自当奉三尺以从事
前所谓残欠指去年无疑,盖今年省限犹未满,何名欠耶?
末由会晤,切几为国保重,以需严召。
王仲行尚书劄子(三 淳熙十一年1184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辱七月中浣诲答,不胜感慰。
讯后恭惟台候万福。
上寘尚书于边藩,岂独如他人森戟凝香而已,固欲缓急独当一面,为国长城也。
今固未可先发,正望广间探,测事机,若彼传授之后或有动作,自应别为措置。
惟是庐舍、器具、刍粮、兵甲,理应先备,州府虽从撙节,恐亦难办,此当在所虑也。
幕中有精识远虑可共事者乎?
刘干如何?
黄漕云已发职司文字,改官当无疑
潘弼亦可供使令否?
有叶成功者,是陈敏客,屡来献利害,缘待新任阙,无可安排,丐支积俸亦不敢遣去。
偶见使府月补旧欠千缗,意或从容,谩往一状,不可则置之,可则方取其券历送去,今时当识好恶也。
馀乞保重。
王仲行尚书劄子(四 淳熙十一年九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某辱书翰,具审镇抚成功,台候动止万福。
合淝何可不守?
议者欺诳,诚如来谕,方共图之。
但前奏直欲气吞胡虏,今乃静待,可见精审。
所谓失措置于十年之前,已无可言。
今既徐图,恐须具合行次第以渐为之,如农之有畔,乃不费岁月。
更望见教,旦夕亦当奏禀也。
叶承节券历并官会同往,望与次第施行,然后支给,庶得稳当。
想谕防微之意。
馀乞保重,以需大用。
王仲行尚书劄子(五 淳熙十一年1182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辱九月既望所惠教,喜承镇抚馀閒,台候动止万福。
某碌碌腐儒,凡百皆不逮人,平生所得惟在「守道不如守官」一句。
道者人人可行,我不能守,他人固能之矣,今不能守,后世固有人矣;
惟居是官而失其职,则其害有不可言者,心实惧焉。
故方其从容翰墨间,未尝敢一语及军旅之事。
自蒙上恩躐寘枢筦,愧恐无以自容。
盖负国不过诛殛,利害止于一身,若误国则将奈何?
所以夙夜皇皇,咨询求益,未尝须臾置,然竟亦何裨也?
逃卒事已悉。
石湖关等比有旨令张都统过江就行相视,更移书与画长久之策,甚善。
武真等劄子录呈,其说可从否?
民兵文字缘合两路申请子细参酌,致行下颇迟。
今当呈彻,凡有未当,毋惜疏示。
濠、梁前知其无状,公文已见之。
倪震能如此,大幸。
推而广之,杜预羊祜何难之有?
张干乃礼掾也,修城前后文具,竭民膏血不可胜计。
顷固有旨三处分认修葺,不知可与二君先议定共为申请否?
不然,恐彼有词。
正缘自来人惮守庐,专主历阳为自营计,所以众听未孚。
郭振后,惟尚书能继之耳。
前奏副本未见,岂笔吏不曾封来乎?
叶承节拜赐,甚感。
馀乞保重,以俟召节。
王仲行尚书劄子(六 淳熙十一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某特辱惠教,喜承新阳将复,台候动止万福。
论合淝重地,两淮喉襟,而议者平居每以为难守,况缓急乎?
录示旧稿,不胜钦叹。
今诸将既未有当此地分者,而聚粮之计亦复悠悠。
比虽有旨许增兵三百,亦何足恃?
展城恐亦非目前可办者。
所谓兵民亦有可付之人否?
王宣已差黄州将领,若作西水寨总辖之类,与倪震辈临时粗可倚否?
刘倬既是光祖之子,想只名目而已。
偶目疾,作字草率。
馀几为时自厚,以俟大用也。
王仲行尚书劄子(七 淳熙十一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某蒙十月诲及此月三日书翰,不胜感慰。
止岁币无之,只辞贺正及生辰使耳。
来春彼传位似无可疑,毋恃其不来,古今之常理。
但合淝控扼淮西,众议谓决难守而专守江淮,朝夕以为言,而寡不敌众,未能定也。
尚书自当一面,利害非轻,合本路兵民之数亦可支吾否?
有合陈请亟图之,当奏禀,竭力应副。
惟多得好将官乃为上策。
封事不曾降下,王宣者一面取旨差充西水寨统辖。
今岁诸郡皆教民兵,太守中颇有可仗者否?
所在险隘处,分大兵则决无力,使诸郡自守以挠敌,度亦无难,然须预行约束。
池州张都统巢县是其地分,乞筑南边城及通月城而别开濠,似是自为谋,盖巢非冲要也。
其他有可垂教,毋惜谆谆。
目疾正作,写字极难,不尽鄙怀,续当上状。
王仲行尚书劄子(八 淳熙十二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某窃以东风解冻,恭惟知府安抚端明尚书班春有裕,神物森相,台候动止万福。
更冀顺时致养,益绥戬谷,以对严召。
某久违犀匿,日切驰仰。
虽相望稍远,然治誉传闻,固无异聆謦欬于左右。
若乃趣还班缀,延登政涂,朝夕得以亲炙,则又欣幸矣。
某载维三阳交泰,内君子之时也。
矧君侯德望扬历,实右汉廷,履此端月,入觐无可疑者。
士民纵欲借留河内,上岂先一州而后天下邪?
敢以为贺。
某特枉缄启,礼厚而词亲,自非谦德绝人,岂能若是?
区区感悚,殆不容言。
修报率略,恃契爱以不恐耳。
王仲行尚书劄子(九 淳熙十二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某窃以华年有俶,恭惟某官千骑班春,神明欣相,台候万福。
合淝委重君侯,已具公牍。
自此合区处事不一,敢望精思熟虑之,仍须得三两人好兵官准备缓急。
吉肇可用否?
前蒙谕及,故敢咨问。
倪震间探必精,虏主传位恐有论定,不然安肯深入旧巢也?
诸州箭凿宜与立一规模,盖守倅未必皆能办事,或扰而无益。
铁甲必遣舟楫般取,数亦不少矣。
山水寨等人全在纠合用之,高明固已洞照,何待谆谆也。
安节姑以旧物处之。
馀乞保重,以需枋任。
王仲行尚书劄子(一○ 淳熙十二年1184年9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比附记,度无浮沉。
联获教况,喜承台候动止万福。
虏主四月十五日曲赦上京即过香草淀,秋末回燕未可知。
去年已得边报说西夏事,是可怪也。
民兵教阅未见公文,俟诸处齐足,择其善者而行之,岂容扰也?
招信事不曾申来,近亦闻濠民缘阙食往北界收籴,为彼迫逐,有被杀及溺淮者,未审果否?
大抵州郡有美听之事则络绎申来,稍碍手必避罪掩蔽,此大害也。
舒倅曲折,极感台念。
五月八日五更,江浙闽广同时地震,不胜忧惧,淮上如何?
恐在寝不曾觉,试为询问一报。
馀乞保重。
某有少事请教。
沿边归正人自得马立、倪震为之统率,闻大段整肃,可备他日之用。
震既再任,立复升路钤,上之委用至矣。
然亦兼人而举其偏,防患未然,最为政之要务。
近数有士大夫陈此利害,惟今者一纸,心平而理通,不欲自朝廷行文字,恐成疑沮意。
尚书斟酌具申,然后取旨施行,不审可否?
耑此布禀,更俟来命。
厚载不摇,幸甚。
招信逃移人已知主名,方作措置也。
王仲行尚书劄子(一一 淳熙十二年1185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辱诲翰,知前缄无遗坠,不胜欣感。
秋凉,恭惟台候动止万福。
刘倅所苦如何?
谢映同黄漕所申已到,一一从之。
所谕却恐诸人疑其有意,正不必尔,谨为留下
帅司自应节制,记得曾降指挥,旦夕更申严行下。
安丰光州既无他,只是濠州钟离须作区处,不知新守可丁宁之否?
或从使司觅一文字,专论科扰项目,当取旨禁戢,若泛言则恐视为文具耳。
马立做事或稍过,即如前日来教,径择人易置如何?
并在裁处。
教阅民兵事件,缘两路申明不一,又事系久远,容子细筹度行下,并冀台照。
王仲行尚书劄子(一二 淳熙十二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某比于赦递拜书,想得速达。
兹蒙诲帖,至感。
北峡事起于林倅要奉漕司漕司要媚朝廷,谓可省费。
初不知国家为长久计,岂惜此数千缗铁钱也!
无事不为备,有事即惶扰,古今通患,而彼为甚。
与钱乃不受,无钱则云扰,操切其上,使不得施设,天下宁有是理哉?
更望丁宁刘倅,节次具修筑次第垂报,旦夕亦当行下,毋使或者滋以云云也。
民兵赏罚专指事艺之人,非谓官吏。
若缓急要令此曹作正兵前驱,是送之死地,前后龟鉴甚明。
区区之意只欲人自为计,保其城邑,恐临时无由分兵相助。
孔子所谓「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或误指准耳。
若夫可用与否,全系守令奉行如何,朝廷区处不过如此也。
濠倅续有指挥,倪震已承盗马,甚非所望,更告严戒之。
嗣有所闻,切幸谆谆,不敢以此期他人也。
王仲行尚书劄子(一三 淳熙十三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某辱近诲,喜承镇抚功成,台候万福。
北虏虑固当切切,以为图我,似未可知。
恐缘去岁两淮教民兵集海舟,彼必谍知,疑有掩袭,遂尔为
若欲南侵,则修汴宫,筑城垒,先张皇以蹈覆辙,老更事,岂应如此?
设遇缓急,自应遣正兵为助,使府刍粮扉屦可也。
水寨课子望趣两处具数来,即取旨行下。
廖守对扬称惬,旦夕复与州郡。
新将想因三省令措置禁戢花靥漏泄铜钱,遂以劝农为名,躬亲相度。
殊不知太守一动,系人观听,可谓不思矣。
有闻毋惜垂教,他人悠悠爱憎之言安敢凭耶?
某自去腊一病至今,三好两恶,殊未清快。
元命多灾屯,深欲引去也。
王仲行尚书劄子(一四)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书稿》卷八
某前日附递谢来况,兹以病倦未暇再作书。
蕲州两县科扰,若循其本,罪固有归,近时方以爱憎为贤否,岂复计国事与民情?
是可叹也。
北方曲折,惟边头可以探诇,然备豫不虞,常若寇至,则彼虽强,亦何能为?
正病未能尽其在我者耳。
诸将中才气勇略,毋拘官序,因风望示及。
近有旨许帅守不限人数荐归正忠勇者,莫已见否?
尚书为之唱也。
御批丐祠不允奏并诏书跋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二、《省斋文稿》卷一四、《益公题跋》卷七
淳熙五年五月请对丐外,上恩不允。
闰六月继请,又不允。
谏议大夫谢廓然乞令朝士久次者听更迭补外,于是吏部尚书韩元吉、侍郎李椿相继得请。
或谓臣污朝最久,廓然未必不相及,既袖札子面奏,即蒙宣谕云:「无人谮卿。
元吉以老,李椿以病,乃许其去,卿何预此?
况谏疏亦非谓侍从也。
卿奏便批降诏不允,毋得再请」。
其馀奖劳之语不复具载。
敬以御笔及中书舍人王希吕所草诏书轴藏于家。
九月三日,臣某谨记。
选人王希吕召试馆职策题乾道六年九月二十七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九、《玉堂类稿》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问:古今通患有三:人材不足,邦用不赡,甲兵不众也。
及观春秋战国之际,齐、晋、秦、楚迭为长雄,姑置而勿论。
至如鲁、卫、曹、郑之属,地广者才数百里,小或百里,无岁不侵伐,无岁不盟会,资粮扉屦、牺牲玉帛亦有限矣,顾未闻以钱谷甲兵为病,而其有官君子大者固已杰然出乎其类,小者犹足以名一艺而占一善。
当是时,学校之政、井地蒐狩之法固已大坏,然所以致此者,必有道矣。
两汉之兴,其佐命功臣非刀笔屠贩,则盗贼败降之馀也。
其民疲于转饟,残于锋镝,能服田力穑者有几?
其兵皆履百战,肉厌于原野,血流于川谷,能被坚执锐者有几?
然亦不闻以是三者为病,又何术也?
三国鼎峙,五岳之气益分,壤地益褊,而人材愈众,邦用亦充,甲兵亦加多,非如后世孜孜于科举,屑屑于理财,皇皇于募兵也。
子大夫留心史学,驰骋千载,试考彼之所优游应变者何道,后之所以力劳效寡者何尤?
尚论古人而有补于今日,是所望于洽闻也。
毋迂毋略,庶备圣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