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代回郑赣州汝谐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启隽类函》卷九八
已试畴庸,维良作牧。
籍甚物望,谓宜寘甘泉之班;
邈是侯邦,岂其淹长者之辱。
维时邻境,首丐馀波。
自送旌麾之南,日困尘埃之迫,亦欲致鱼缄之敬,以践修燕贺之怀,竟为所先,敢谢不敏
某官长材纬世,雅望轶群。
粉省含香,早出应郎官之宿;
江城画诺,乃荐开刺史之天。
亶维责实之朝,欲示重外之意,复烦遐躅,加惠价藩。
恐行促于追锋,殆不容于煖席。
某偶冒分符之寄,寔连赐履之邦。
披云睹天,属已慰生平之愿;
扫地布席,政有赖辉映之馀。
拜嘉以还,占言莫究。
杜郎中墓志铭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二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
杜氏自唐入本朝,世有钜人。
宣献公为元和名宰,传五世至龙图阁学士镐,为淳化祥符醇儒
七世至天章阁待制杞,为庆历能臣
十一世至公,讳颖字清老,于朝奉郎、赠正奉大夫炤为曾大父,于右朝请大夫江西提举常平圯为大父,于右通直郎、知万载县、累赠中大夫铎为父,令人黄氏,母也。
以祖泽为尤溪主簿,革板籍欺隐,老吏骇伏。
民有腰金夜出不还者,巡尉访之无迹,公至其所,有叟诵经众中,公叱从吏收缚,叟具服实杀此人取金,弃尸某所,如言而获。
或问奚自知之,公曰:「叟尾吾出郭,营营往来,吾固得之矣」。
赣州观察推官太守施司谏元之绳吏急,一日缄片纸来云:「某吏方游饮,亟簿录其家」。
公袖还之曰:「罪由逻发,惧者众矣」。
施公矍然,为罢逻卒
去为弋阳丞,摄令永丰
前此负课为六邑殿,公约逋户自输。
吏请逮治违期者,公榜吏百,复为宽期,民争输恐后,更以最闻。
及去,民相率诣州,谢得贤令。
太守郑侍郎汝谐叹息,具剡牍。
公谢曰:「某未及格,愿逊同官」。
郑公曰:「某知荐贤,不计君用不用也」。
改秩宰建之瓯宁、吉之龙泉
公以瓯宁命脉在盐,徒督赋无益,悉力漕盐,民赖以宽。
龙泉参半溪洞,公拊以恩,皆相告曰:「官常欲薙狝我曹,今明府教我如子,谨勿负之」。
相劝以奉腰束,出赋租。
二邑皆号难治,公精敏绝人,午漏下即庭空无事。
主管淮西安抚司机宜文字,适佐武帅,帐下暴横,公随事规切。
逻将恃帅信任为奸利,公发其罪,黥远方。
有旨荐士,从官以公应诏,擢知通州
濒海多盗,官兵反与为地,公奏斥懦贪,奖拔勇廉,下令得盗赀十予七,皆争自奋。
始公未至,郡获剧盗,吏受贿轻其辞奏,奏下当黥,已论决,复群劫,公命皆断手以徇。
通岁发卒二百为虏使挽舟,盗乘其间,公僦夫代卒,盗不得发。
属邑民或窝盗,杀捕吏,阻击邮卒,公禽获斩之。
乃新学校,精课试,拔其俊秀,相与亢礼,士风一变。
祷旱普照,水涌起澡瓶中高数尺,雨三日,岁大熟。
召为太府寺丞
入对,乞于崇明料角之间造大艘五十,募卒千,分番更处,外备沧、景,内与黄鱼、许浦声势相接。
海道者以公言为然。
左藏吏始不敢以败恶物入府库,惠民吏始不敢以贵细药售权豪。
户部郎中
诸路负版曹钱巨万,郎官日押催符,其实操纵一出吏口。
公始以季为限,既期,所负十减六七。
时兴师北伐,公轮对言:「国家旰食自此始矣」。
又乞诏朝臣皆得荐士。
丐外,除江西提点刑狱
募兵方急,诸郡希赏,至驱掠市人,吉、南安士民皇骇避匿,公黥数吏然后定。
监司久不按吏,所下文书多寝不报,公厉风采,严条约,尤恶饕墨。
抚吏据民妻,使入州宅教歌舞,公逮捕流之海岛,以妻还民。
郡守以兄居台宪,赃垢狼藉,公方劾治,俄与守俱得祠。
再期,起知漳州
未上得疾,以嘉定二年十二月某日卒,年六十八。
三年六月甲申,祔于中大公墓次,治命也。
娶陈氏,封宜人
子男五人:东,故某官;
次采,故迪功郎新建县主簿
次杲,见通议大夫尚书刑部侍郎淮西制置使、知庐州
次耒,故某官;
次棐。
女适任应南、张标、黄大韶。
孙男若干人,孙女若干人。
内行孝谨,中大公卜葬香林,距家二十里,公徒步晨出治冢,暮归省黄夫人,以为常。
岁时飨祭肃洁,虽老犹躬馈奠。
居官方介自守。
在赣,辛提刑弃疾以私意劾赣守,郡僚皆恐。
公盖俱受其荐,慨然曰:「施公深知我」。
事之益谨。
施公扁舟先发,公徐护送其孥,而归举牒于辛公,辛有愧色,因屈入宪幕。
户部淮西有鱼池亘三百里,赡千家,为权要所擅且十年,公奋笔夺还。
郎岁得举改官二员,台官屡托某人,不许。
其笔史自造举词来趣,公以状白,台外斥史以谢而内衔之,江西之归盖基于此。
性沉审,有谋虑,将出按刑,力为上言一路军政宜汰冗怯、选精锐,若忧在旦夕者。
后二年而有峒寇之变。
自少至老,言动容止皆有常度,初若严毅难犯,即之和气盎然。
于声色货利常推而远之,室无吹弹,囊无蓄积。
惟酷嗜书,手钞《通鉴》,首末如一。
属文典实,诗师工部,深自晦匿,故少知者。
训子尤严,东字晦之,耒字子野,皆擢第,与侍郎各以词翰擅天下,不幸晦之、子野早卒。
公于余先君开禧同朝,侍郎于余金陵同幕。
嘉熙初元,余罢宜春郡山中侍郎方守安丰,解重围,贻书请铭公墓。
余叹曰:「孝哉子昕」!
敬拜使者曰诺。
其冬复被围,虏竭攻械不得骋,又解去。
天子擢子昕列卿制置淮右。
明年秋,复围合肥,城中出兵奋击,斩级三万,虏又解去。
天子擢子昕侍从,于是复来速铭。
恭惟昭陵为人物极盛之时,然先贤已有中外惟一杜杞之叹,迨今时事益艰,人才益少,而侍郎出焉。
于乎,杜氏之世德远矣!
公之义方善矣!
公官至二品,宜立碑,侍郎功高位尊,宜属笔显人,乃眷眷于余,岂非以其相从久,有交谊,宦情薄,无谀笔,可以托不朽乎?
乃叙而铭之。
铭曰:
杜氏本出,京兆万年
广明避地,始居淮壖。
后徙吹台,今家樵川。
待制以材,学士以贤。
尚书郎,是溯是沿。
少以刚闻,至耄不迁。
其修于家,如处子然。
忽勇而往,万夫莫前。
勤民孳孳,忧国惓惓。
镜情廋隐,烛事渺绵。
挟持孤直,抵触贵权。
岂不显融,志业未宣。
既诎于人,宜伸于天。
是生贰卿,仗钺护边。
彼皆瓦裂,此独璧全。
宗泽陈规,相望后先。
贰卿,忠塞天渊。
贰卿谦谦,翁之教焉。
香林之原,府君之阡。
我撰斯铭,以永厥传。
延和殿奏劄(一 淳祐七年八月二十六日 南宋 · 蔡杭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一三、久轩公集
臣一介疏庸,滥尘班缀,抚时感事,屡罄愚衷,圣度天涵,每加容纳。
兹当陛对,再侍清光,适阴阳消长之机,人心危疑之际,事关宗社,冒死一言,惟陛下垂听。
臣闻人主之用人,当因人心之所信,不当犯人心之所疑。
舜举皋陶而不仁者远,伊尹而不仁者远,无他,因人心之所信也。
汉用公孙而有发蒙之讥,唐用延龄而有裂麻之愤,无他,犯人心之所疑也。
故刚方劲直如特立,则人信之;
攀缘牵连如藤萝倚附,则人疑之。
公平正大,为君子宗主,则人信之;
表里脉络,为小人引导,则人疑之。
故人可欺也,而天下之人心不可欺。
天下之心皆疑其为主奸党邪之人,则未有不误人国家者。
疑谋勿成,蓄疑败谋,人主用人,亦何苦于犯人心之所疑哉!
考之我朝庆历初仁祖登用范仲淹韩琦政府,一时士大夫莫不酌酒相庆。
其后擢文彦博富弼为相,廷臣亦往往相贺。
元祐初宣仁司马光,虽儿童走卒亦欢呼于市。
绍兴初宗相赵鼎朝士动色庆。
其后张浚再召,卫士以手加额。
如陛下端平更化,登用臣德秀、臣了翁,淳祐更化,登用臣范、臣似,制下之日,朝野欢然。
盖人心信之,知其必忠我国家也。
王安石参知政事,则吕诲诸人疑之;
蔡京右仆射,则命出而中外骇之;
童贯王黼相继执政,则天下疑其必偕僭乱;
秦桧自虏归再,则天下疑其必为奸细。
惟曩者权臣自外入相,则举朝之臣以为不可;
及经营起复,则若士若民莫不痛哭以谏。
盖人心疑之,知其必误我国家也。
近者陛下起新参于家食,命下之始,举朝失色,以为一阴生矣。
未几而中书舍人言之,给事中言之,起居郎移书责之。
及其至也,都堂之聚,宰执不敢与之言,批答之诏,词掖不敢与之草,群情惶惑,众论沸腾。
陛下试观祖宗用人,其有拂公议、拂人心、犯天下之疑若是者乎!
设有拂公议人心,犯天下之疑而用之,如安石等辈,未有不误国者也。
陛下之意,不过以其依违中立,能任责调停而已;
不过以其柔行巽入,能奉承风旨而已。
不知天下之理有开必先,阳将消弭,一阴先兆。
是以胡寅秦桧将用之际,言于高宗曰:「一君子进,众小人未必退;
一小人进,众君子必不留」。
臣请以《大易》阴阳之道明之。
《剥》者阳之消,《剥》极则为《复》,而一阳生焉。
《夬》者阴之消,《剥》极则为《姤》,而一阴生焉。
一阳之生,圣人未敢为君子喜,必曰「朋来,无咎」,言一阳未易以胜五阴也。
当一阴之生,圣人以为君子忧,遽曰「女壮」,言一阴已有敌五阳之志也。
既言「女壮」,又言「勿用取女」,申戒五阳以不可忽夫一阴之微也。
《姤》之初六,圣人系之曰:「羸豕,孚,蹢躅」。
且《易》何为而取之豕,豕何为而谓之羸?
豕之既羸,何以能蹢躅?
盖豕者小人之象,小人制于君子,困伏已久,则羸豕之义也。
彼方脱于众阳沮抑之馀,羸焉若不足畏;
然其宿忿蓄怒,久而不泄,一旦得志,则磨牙奋毒,呼俦引类,君子必受其害。
夫一阴为《姤》,祸已若此;
二阴为《遁》,君子尽去;
三阴为《否》,则上下不交,天下无邦,而人主之身亦危矣。
抑臣闻之先师朱熹曰,天下之势,有消长宾主之不同。
方其《复》而长也,一阳为主而五阴莫之能遏;
及其《姤》而消也,五龙夭矫而不足以当羸豕蹢躅之孚,岂不甚可畏哉!
愿陛下深入睿思,亟赐英断,毋使一阴之《姤》,漫成三阴之《否》,误宗庙社稷,误天下生灵,臣不胜忠愤。
臣旧识新参于江淮间,固尝期之为善类,今者所陈,实国家安危治乱之所系,非有一毫仇怨之私,惟陛下裁赦!
郑沙村 明 · 张元秩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二
不见平生郑东谷越南春色动遐思。
堂斋衾枕当深夜,霄汉经纶看此时。
九野云浮淹远梦,四明花发满寒枝。
多君爱我真成癖,到处逢人说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