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陈康伯再辞免尚书左仆射不允仍断来章批答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九、《盘洲文集》卷一五
辛巳之役,中外骚然,卿坐于庙朝,智略辐凑,雍容谈笑,能解非常之纷。
今边陲受敌,丞相位虚,思我旧人,式遏乱略。
扬廷之后,诏札屡颁,衮衣来归,国人胥庆。
宜摅远业,遂寝撝词。
赐文武百寮宰臣陈康伯等上表奏请御正殿复常膳不允第一批答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九、《盘洲文集》卷一五
朕念戍边之暴露,躬避殿之焦劳。
雨雪载涂,有感《出车》之咏;
钩星在汉,未皇交戟之朝。
上天储悔祸之休,邻壤结寝兵之好。
虽擐甲枕戈之士,将遂归期;
顾垂衣列鼎之仪,敢寻盛典?
传宣抚问宣押陈康伯赴行在口宣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盘洲文集》卷一六
朕焦劳宵旰,注想仪刑,申遣使珰,往迎召驲。
所期倍道,以副虚怀。
抚问陈康伯到阙并赐银合茶药口宣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盘洲文集》卷一六
卿不惮三冬,载驰千里,副吾论相之意,知汝致君之忠。
宜有恩朌,用申眷遇。
陈康伯告口宣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盘洲文集》卷一六
朕眷求元老,复位上台,舆望逌归,妖氛自却。
宜膺书赞,以展经纶。
宣押陈康伯都堂治事口宣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盘洲文集》卷一六
朕延想柱石,有如渴饥。
行旆非遥,我心则喜。
申戒貂珰之使,趣临政事之堂,勿复趑趄,用酬眷倚。
陈康伯批答口宣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盘洲文集》卷一六
卿跋履川谷,肯为朕来,整顿乾坤,谁出卿右?
其展经纶之蕴,勿脩撝避之文。
左仆射陈康伯祖居越国公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四、《盘洲文集》卷二二
朕霖雨之思贤佐,复正台衡;
舟楫济巨川,遂彊国势。
虏帐变发蒙之语,边垊谐咽哺之欢。
式衍庆源,用覃先庙。
具官某仁义根于心术,孝友得之天姿,怀利器而不施,彯华缨而漫仕。
惟邦之桀,实尔之孙。
禭以维垣,厥封康叔之国
贲之新册,大开勾践之疆。
音徽不遐,尚克嘉此。
罗尚书墓志铭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六、《盘洲文集》卷七七
公罗氏,讳汝楫字彦济
其先自豫章辟五季之乱,徙家于歙,遂为歙人。
曾祖讳仁升,祖讳承吉
考讳举,以公故累封至右朝请大夫
罗本春秋时小国,在襄之宜城,又徙荆之枝江偃姓皋陶之后。
国近楚,后为楚所并,苗裔遂氏其国。
涉晋讫唐,间见史策,其名未彰彻,至公而罗氏始大。
公强记妙言语,年十六贡辟雍,角出侪类。
乡先生胡伸司业,每对客诵其文。
博士毛友龙雅好古,能于稠众中辨所作。
政和二年进士教授郴州
眉山唐庚见其诗,击节赏之。
兴国军永兴丞,遭母胡宜人丧。
后为池州仪曹,历江东转运司干办公事通判江州,擢枢密院计议官,又通判镇江府监登闻鼓院,除大理丞,迁刑部员外郎
以次面对,谓养子之禁不宽,则杀子之风不革,请因贫困而以襁葆之子与人者,毋拘以异姓。
占奏详尽,即拜监察御史
不阅月,迁殿中侍御史
抚州两陈四系狱,误论轻罪者死,公上疏冤伤之。
始诏天下断死刑,守以下引囚问姓名乡里,然后决。
廷议防守江淮,异同乖戾,公言:「大驾幸临安,以江为墙壁,淮为篱落,二者备等耳。
武昌当涂,营垒相望,淮濆独山阳一军,非策也」。
刘锜以孤军却敌于顺昌,它师亦踊跃争奋,请更戍以休其众。
间谍各私其畺封,言人人殊,请西府择一谨信者总其事。
江西群盗窟穴潮漳之间,踪捕者不越境,请三路宪臣通治之。
户部符□郡折民户䌷绢,一缣八千,请从其便输本色,或以田业多寡率财供军。
公言州县有被灾害什四以上及盗贼未衰息者,若雷同箕歛,则民不堪命。
官吏以趣办受赏者,请删其科。
又乞调武人作两淮守,置都统制以护湖北诸屯,革窜名赏籍人以劝立功者。
起居郎权中书舍人,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讲
上问:「或谓《春秋》无褒,然乎」?
对曰:「《春秋》上法天道,春生秋杀,若贬而不褒,是有也」。
上曰:「自王安石废《春秋》学,圣人之旨寖不明,近日得其要者,胡安国与卿尔」。
中官邦彦蓝圭例免减借月廪,外戚钱恺用潘长卿例落阶官,公皆论其不可。
又请奖用五岭进士,以风厉远学。
御史中丞,条陈治狱理财宣诏握兵之弊,皆中时病。
或请下州郡分掾属比辑续降条法施行之,公言:「祖宗画一之法,悉出仁恕,艰难以来,奇请它比,有罔密文峻之失,其便于后者宜疏为令,否则削之」。
马院官占富阳沙田为牧地,马不至而民代输如故,公请还其地予民。
吏部尚书,兼侍讲东朝
归自朔方,天子以孝治天下,廷中持橐而奉亲者,公及魏公良臣林公待聘凡三人。
公在经幄,上屡问:「卿父安否」?
尝以当迁一官易绯鱼为亲宠。
居顷之,以父母春秋益高,恳求便郡奉甘旨,除龙图阁学士严州
三衙卒入州境捕民为兵,公执其人归之。
钤辖始至,遗鞍马缣帛之物甚腆,公却之。
已而果有私请。
白乌集黄堂,其僚欲奏瑞,不许。
居三岁,丐闲,提点江州太平兴国宫。
四其任,筑室乌聊山之阳,疏岩斸壑,亭榭爽旷,父子白首,乡䣊荣之。
岁在戊寅大夫公即世,公执丧茹哀。
后二年五月丁亥薨,年七十,盖绍兴二十八年也。
积官左朝请大夫,既谢事,进一秩。
讣闻,赠四秩。
长子遇明堂恩,赠左通奉大夫,爵新安郡,邑户一千五百,实封三百。
淑人,吕氏、王氏、俞氏。
后二年三月乙酉,葬于县宁仁乡汪龙原,以俞淑人祔,六男子,今皆除丧矣。
长某,右通直郎湖北安抚主管机宜文字
吁,右宣教郎主管崇道观
颉,右承奉郎、监泉州市舶务
颂,右承务郎、监镇江府排岸;
愿,右承务郎、监饶州景德镇
颒,右承务郎、监临安府新城税。
二女子,右从政郎荆南节度推官胡昌、右奉议郎佥书常德军节度判官俞穑,其婿也。
孙男十三人:表臣右承务郎、监宣州水阳镇
厖臣,右修职郎婺州兰溪簿;
元臣、介臣、克臣、信臣、世臣、力臣、似臣、𭚖臣、缙臣、正臣、扈臣。
女三人。
曾孙男二人。
公形貌颀硕,音如鸿钟,上尝谓其南人似北。
平生寡嗜好,于物无所玩,自以布衣起闾巷,服饰皆事朴素,与人交不强相取下,对人言若恐伤之。
或有片善,称之不容口,可以推毂则举手不以为难。
其学问醇正,笔力雄健,言必关于教化,不出奇以哗众取宠,前后论谏数十百篇,反复详尽,粹然皆忠厚之说。
入朝八年,以令名始终,不一遭诋訾。
有《东山猥藁》二十卷,《奏议》八卷,《外制》二卷,藏于家。
始某举博学宏词,公实持文衡
假守新安,公殡在堂,入哭之恸。
诸孤楹然来谒铭,谊不得不诺。
去郡之明年,乃克为之。
铭曰:
罗以国氏,鼻祖咎繇
晋唐有人,未都大僚。
朅朅尚书,超轶系谱。
搴翔帝城,自结当宁。
台评谏纸,霜凝笔端。
语妙鶠阁,弊革天官
论思十载,名声寡双。
河图峻职,钓濑辅邦。
七十执丧,华发素韠。
终始宦歧,莹无一失。
汪龙之阳,布布。
四山如厉,永閟冠屦。
太祖皇帝玉牒等修讫奏绍兴二十七年三月 宋 · 沈该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五、《中兴礼书》卷二一○、《宋史》卷一一四《礼志》一七
玉牒所陈康伯等劄子:恭依已降圣旨,先次编修太祖皇帝玉牒,自诞圣至即宝位后,自建隆元年开宝九年,通修一十七年开基玉牒。
旧制以梅红罗面签金字,今欲题曰《皇宋太祖皇帝玉牒》。
编修今上皇帝玉牒,自诞圣之后圣德祥瑞、建大元帅府事迹至即皇帝位二十馀年,又自即位后编修绍兴二年,通修二十六年中兴玉牒。
旧制以梅红罗面签金字,今欲题曰《皇宋今上皇帝玉牒》。
编修太祖皇帝皇后命氏之源、今上皇帝皇后命氏之源、宣祖皇帝下《仙源类谱》、太祖皇帝下《仙源类谱》、太宗皇帝下《仙源类谱》、魏王下《仙源类谱》、五世昭穆,今已修写进本,欲乞敷奏。
如蒙圣慈允许,即乞择日进呈。
所有合行礼仪体例,乞特降指挥下有司同本所参酌讨论施行,务从简省。
陈左相枢密使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三、《文定集》卷一八
伏审对扬休命,兼领鸿枢,主意方隆,具瞻胥庆。
恭惟某官高明而硕大,笃实而疏通。
格于皇天,式是百辟。
身任安危之寄,心忘物我之私。
密启建储,首开万世之福;
决策禦侮,坐判众人之疑。
丙吉之不言,如谢安之无竞。
志虽切于远引,上益坚于仰成。
惟万几当出于中书,迨五季始分于右府
虽圣明之有作,亦沿革之不常。
议非佥谐,动辄牴牾。
或宿师而攻守之计不决,或奏功而赏罚之令各行。
人无适从,事鲜能济。
欲救斯敝,必惟其人。
爰咨上公,尽总二枋。
既示君臣之无间,亦由左右之具宜。
方且宣宥密缉熙之劳,专发纵指示之略。
按边郡策,益赞汉宣之明;
披舆地图,终归邓禹之画。
有识所望,不谋而同。
应辰分符海滨,引领门下,其为欣忭,实倍等夷。
故赠太师丞相文恭陈公挽词三首 其一 1165年 南宋 · 韩元吉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拱揖消狂寇,从容奉两宫。
临危几谢傅,忍事实娄公。
陶冶无偏党,经纶尽朴忠。
再来金鼎地,高卧亦成功。
故赠太师丞相文恭陈公挽词三首 其二 1165年 南宋 · 韩元吉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扶疾祗严诏,邦基整屡危。
紫宸朝奏事,黄阁暮兴悲。
德望仪千载,恩荣冠一时。
石龟山下路,谁为记丰碑。
故赠太师丞相文恭陈公挽词三首 其三 1165年 南宋 · 韩元吉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凛凛循良吏,休休一介臣。
投艰推宇量,禦侮赖精神。
给侍恩虽渥,怀归志莫伸。
平泉开甲第,花木未经春。
左大中大夫龙图阁待制致仕赠左正奉大夫吕公墓志铭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南涧甲乙稿》卷二○
隆兴改元次年,前礼部侍郎吕公徽州入对内殿,言致治之要,当以内为先,收人心为急,而朝廷当守一定之论,不可屡变。
时天子新即位,切于求治,闻公言大称善,欲任以事。
公谢曰:「臣蚤衰且病矣,理一郡犹不能,其敢任事」?
有诏除敷文阁待制提举神佑观,兼侍讲
公在讲席,凡可进谏,必因经陈谊,反覆论辨,尽其说而后已。
会敌使再通,礼有未定,上问公和议成否。
公曰:「彼利吾币,何患不和?
但既和之后,勿以为无事,宜思患豫防之」。
未几以病乞外祠,章五上而不受。
既不能朝矣,上犹问大臣:公果病耶?
是老成有学问者。
龙图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六年十一月七日,终于家。
呜呼!
公之论思,大略可睹矣。
盖国朝吕姓自丞相文靖公始大,世有显人。
公曾祖讳宗简,于文靖为兄弟,仕至尚书刑部员外郎,赠金紫光禄大夫
其配鲁氏,赠普宁郡太夫人
祖讳公雅,仕至徽猷阁待制,赠少师
其配氏,赠邓国太夫人
考讳希朴,仕至承议郎,赠右正议大夫
其配张氏,赠硕人
公讳广问,字仁甫
自少隽拔能文,年二十即贡太学,登宣和七年进士第,授宣州士曹掾
司理参军,治狱以情,未始徇上官意,调徽州婺源主簿
权邦彦安抚江东,辟为干办公事
权公拜枢密李光继至,又辟公书写机宜文字
召试馆职,辞不就,得宣州学教授,用荐者改宣教郎
李公帅江西,再辟主管机宜文字
会其入参大政,诏荐西北人材,乃首以公应诏
给事中刘一止辈交荐之,宰相专且愎,指以为党,公与荐者皆罢去。
李公自是南迁,且兴大狱,得其私书,有所善姓名,悉中以事。
公屏居黄山之隅,怡然若无意于世者。
以流寓恩,监西京中岳庙
从吏部选,知江州德安县
招辑流亡,建学舍以教其子弟,狱讼几息,邑人相与祠公于学。
添差通判筠州,又通判虔州
及用事者死,旧人稍稍复用,公始召为礼部员外郎
而言者尝有旧怨,又诋公礼部侍郎周葵党也,复俱罢。
明年,除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移浙西路。
入对,言「常平钱谷,自军兴多用之,以法严,故不上闻。
今虚数未除,恐缓急误指挥」。
上为遣使覈其实。
迁本路提点刑狱,兼权湖州,除直秘阁两浙路转运副使
异时漕臣多媚悦上下媒进取,公独屹屹无依倚,而人亦不敢干以私。
因奏事,太上皇帝问所部人材,悉以实对。
右司员外郎,假某官充接伴金国贺生辰使。
时金人且畔盟,使者入见,无恭顺礼。
公曰是求衅端,不足计,愿增边备待之。
既至盱眙,敌有宣徽使衔命越境来见者,公曰此非常礼也,见之而不拜其命,时以为得体。
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拜起居郎
一日上曰:「吕某练达,不沽激也」。
大臣皆未谕,既至中书,则御批除公侍御史矣。
宰相陈康伯有姻联,避不就,遂除权礼部侍郎
凡内禅典礼,前未有者,多所订正。
且密议先建储宫,以示四方之信。
上践阼,疏十有二事以献,其言深切,皆留中不出。
同修国史,请外,除集英殿修撰知池州,以病移徽州
岁饥,损常平米价以赈民,而任其所损之数。
时州郡多献羡馀,公不肯,曰无以使上知民之贫也。
为人和易长者,与物无忤,而内实刚重不可犯。
每读书,见昔人行事有所感,或为出涕。
遇憸佞狡险之徒,至不忍视其面。
其受知李泰发,尝劝其明公道而察附己者。
周敦义与公平生交,自贫贱至贵达,未始一语相诡随,而世皆目以为党,屡踬不伸。
非明圣在上,则朋党之祸将复起矣。
然公之任宰掾,当军书旁午,与同列阴赞庙堂为多。
其为池州,论沿江备守甚至,然后知公之用有不尽者也。
少时家贫,兄弟奉亲至孝,聚族数百指,无间言。
宾客过之,疏食菜羹,讲论道义,终日不厌。
或见其市鱼肉而客馔无有,戏问之,公蹙然曰:「吾亲所以为养,吾徒可享哉」?
及贵,有远族乞附公服属以就国子试,公曰:「是岂特欺君?
非幼子毋诳之义也,不可教后生」。
盖诚信不欺类如此。
临终,处其家事如平时。
手疏边防利害为遗奏,有曰:「远斥导谀之言,力行责实之政,结人心以固本,养民力以待时」。
公雅志也。
享年七十有三,官至左大中大夫,爵太平县开国伯,食其邑七百户,赠左正奉大夫
娶王氏,太府寺丞有之女,封令人,先十二年卒。
男三人。
得中,修职郎、监行在草料场,庶中,皆早世。
自中,承务郎
女适从事郎胡琏。
孙男女三,尚幼。
公家自河东迁符离,而世葬郑州管城县。
因公之南,始家宁国府太平县,葬其夫人与其兄弟长寿乡之古城山,且自为穴,今遂窆焉。
是宜铭,俾其后有考。
铭曰:
世之诬贤,以党斥兮。
空而去之,易为力兮。
其不可去,圣不惑兮。
既去复还,奸则熄兮。
不有君子,其能国兮?
猗嗟吕公,蕴厥德兮。
不玷不缺,如圭璧兮。
致柔与和,中则直兮。
人皆曰贤,识不识兮。
谁其举之,抑又踣兮。
出入事君,尽其职兮。
有言必信,义不嘿兮。
以筮以决,如龟筴兮。
俾以重任,宜柱石兮。
视彼憸壬,孰失得兮?
黄山之隅,聚族百兮。
孝友中庸,善斯积兮。
兄从弟从,永此域兮。
朝散郎直秘阁致仕君墓志铭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四、《南涧甲乙稿》卷二一
丞相太师鲁国陈文恭公之仲子名安节字行之,为朝散郎、新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公事。
淳熙八年,请于朝曰,体弱多病,愿致为臣。
时年四十六矣,朝之士相与惊叹,是盖克家而文者也,恬于势利若此。
上恩允从,宠加直秘阁
然行之已属疾,其辞禄勇退,谓所瘳也,其年三月二十一日,竟以疾终。
里中士夫来吊,皆失声恸哭,以谓文恭公之勋德固宜有后,而行之之贤实可后者,乃不幸短折。
及观其临终所作韵语,则超然脱去世累,且区处其家事纤悉备尽,无凝滞惑乱之意,然后知士大夫徒为之哀,而行之终有所自得也。
其孤将以明年三月某甲子,葬行之于弋阳县玉亭乡之横原,而来请铭,因叙之曰:行之家信之弋阳,其祖而上,名德世系与其劳烈官爵,有文恭公之志与传在,不问可知。
惟行之幼警敏,日诵千言,涉笔成文,丰腴典丽。
既冠,文恭将仕以恩,行之谢曰:姑欲自致也。
及试国子监,果名第一。
既而不获上于礼部,始受监潭州南岳庙
及金主亮败,文恭不处其功,天子内禅,公恳辞相位,上欲加异之,特旨改行之右宣议郎,继主管官告院
隆兴二年,敌复犯淮,诏中使驰驿起文恭于乡。
文恭辞以病,使者迫趣就道。
既入对,用司马康故事,命行之扶掖至殿廷,复用庞颍公例,赐行之同进士出身
文恭五上章不肯受,至以敕牒纳尚书省
文恭薨于位,行之居丧,始不敢辞。
监尚书六部门,除将作监主簿,迁军器监丞,改司农寺丞
请外,除权发遣南剑州
始至,帑廥空乏,行之不事科扰,凡所经画,久而有馀。
民俗类不举子,行之劝其举者,官赋之者三年,土风寖革。
而负贩私鹾率千百为群,急则为盗,行之榜谕之曰:若群聚而来,是为盗矣,吾不敢贷。
苟善去即平人,不汝追也。
群贾道郡境,相视溃去。
郡据双溪,积雨暴涨,行之祷于神,愿以身当其危,且为排筏以援溺,发仓庾以膳饥,一郡以安。
明日诣学舍,指杨龟山、陈谏议二祠像以劝学者,曰:「二公延平之望也,诸生可外求哉?
慕是得所师矣」。
于是郡民皆服其恺悌,而悦其能化。
行之骤得末疾,郡之老稚扶携日候于门,至相与敛钱,即州第为禳醮之礼。
行之遂请主管武夷山冲佑观以归,疾亦少间。
朝廷倚以为部使者,欲稍试其才,呜呼,不谓其止此也!
行之忠厚儒雅,出于天性。
居家孝而笃,敬而和,与物无忤,语恂恂惟恐伤人,从之游益久而益爱。
平居声色未尝加于仆妾,其亲与旧至号为小鲁公
上尝面谓之曰:「卿敦庞福艾,甚似先相公也,未为州耶,善为朕牧民尔」。
所以期用甚远。
辛巳之冬文恭外理边务,内裁庶事,延见宾客,入则密与行之商确议论,其助甚多。
父子之间,自为知友。
行之既笃于学问,复喜浮屠氏书,深诣其理,故居官不表暴,泊然若无意于世。
异时部门之选,或遂为郎,至行之为监主簿,议者迂之,行之则笑曰:「任宁有迂直哉,皆可以承上命也」。
既论对,力陈治道,精择监司而已。
得郡陛辞,上虽称文恭之功,行之一不复自叙,愿效力民事,以劝农桑。
而施于一州,大略可见,若天假之年,其所立顾可量哉?
居乡惟杜门诵书,颇务周人之急,施之衣食,与之药饵,赠以槥椟者,不可胜数。
至馀力则甓街衢,航津涉,惠于往来。
故其丧不特士大夫为陈氏惜,而田夫野叟,咨嗟涕洟,亦为其乡之惜也。
所为诗文,有集二十卷,藏于家。
鲁国夫人何氏,端明殿学士志同之女。
娶郑氏,先二十五年卒;
继室韩氏,左司郎膺胄之女。
二子,景参景惠,皆承奉郎
铭曰:
三代之懿,象贤以世。
尹躬姬旦,亦绍亦继。
惟木惟乔,莫盛我朝。
吕范韩,勋名昭昭。
文恭公,相于艰难。
笑谈麾兵,宗庙再安。
文公之子,仲则是似。
帝曰嘉哉,其锡以第。
才惟后良,器实端厚。
温至春风,美若醇酎。
曷以试之,外付一州。
玉节煌煌,嶷然好修。
式伫其归,光于前人。
何恙之亟,何命之屯!
死生斯常,君所自识。
临绝琅琅,不怛不惑。
岂无显庸,世为君惜。
往追文恭,后其在德。
陈康伯参知政事 南宋 · 周麟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一○、《海陵集》卷一四
朕延登弼谐,协赞治道。
谓天下本无事,莫如有德之能安;
惟国人皆曰贤,斯见真材之可用。
槩其佥论,得于在廷。
具官某负博达之材,蕴深湛之量。
心平不竞,每休焉如有容;
宇定而光,盖渊乎其似道。
早陪鹓鹭之武,已识栋梁之姿。
去国十年,以复来而望重;
效官六列,以素宦而识明。
荐升喉舌之司,益懋经纶之业。
览条纲之备举,嘉品覈之咸精。
施设有方,靡不合中和之度;
剸裁多事,未尝见喜愠之容。
矧惟大官,实冠卿位。
周总以建邦之典,唐兼于议政之臣。
宜副邦瞻,遂跻政路。
噫!
朕欲以更化善治,正犹琴瑟之张;
尔尚其协恭和衷,毋替股肱之喜。
往祗誉命,共即康功。
陈康伯侍读 南宋 · 周麟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一○、《海陵集》卷一四
朕顺考古道,率由旧章。
深惟政化之原,具载祖宗之训。
迄今二百载,更列圣以遵承;
凡此三十篇,赖纯儒而阐绎。
具官某才兼数器,识洞群书。
允矣典铨之公,聿为持橐之旧。
力行所学,岂惟世务之博通;
德裕乃身,盖亦前言之多识。
方与修于宝牒,宜入侍于金华
念唐宗读《政要》之书,朕靡忘于慨慕;
贾谊达国家之体,尔实副于畴咨。
尚告谋猷,庶扬光烈。
范石湖 南宋 · 吴儆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七、《竹洲集》卷一二
吴郡范至能户曹新安三年,州三易将。
始安抚李公,刚毅有大度,为郡以严称,人视之肃然者也。
李公既迁,继以检详潘公,仁厚乐易号长者,然谨绳墨,不可挠以非法。
最后秘书洪公,有文章,名最高,又方以政事称一时。
三公所趣不同,而至能事之,辄见引重。
同时幕府属邑之吏,皆推其能,莫与抗,老奸吏视新进士如儿女子,侮慢且持之者,皆缚手屏迹,不敢弄以事。
至能之才,用之天下不患不及,仕不患不达。
然仆闻之,才者德之病也,名者身之灾也。
庄生有言曰:「虎豹之文来畋,执斄之狗来籍」。
近世功名福禄如韩魏公亦鲜俪矣,其言有曰:「用则可以成功,不用则可以免祸者,其惟晦乎」?
至能文正公之族孙,将世其家者,可无重乎!
燕堂春夜1187年1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南楼紞紞下疏更,一点纱笼满院明。
映月疏梅入帘影,读书稚子隔窗声。
呻吟药裹身宁久,汛扫边尘意未平。
草檄北征今二纪,山城仍是老书生(自注:游尝为丞相陈鲁公史魏公枢相张魏公草中原及西夏书檄于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