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五言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 北宋 · 沈遘
 押词韵第四部
吾闻天台久,尝读兴公赋。
兹为东南镇,神灵之所据。
奇挺究万状,嵩岱不足语。
颇疑说过夸,特为辞之嫭。
象微乃州民,能识山之故。
从容试为问,聊得一二疏。
赤城霞标,上与牛斗附。
万有八千丈,矗若天一柱。
瀑布发高源,飞流翻四注。
雪霜浮虚空,晦明乱朝莫。
岩足多丹石,光华灿宝璐
楢溪百馀仞,欲济毛骨怖。
九折凌峻梁,五界穷幽路。
芝兰散奇草,松桂罗嘉树。
祥风吹白云,飘然若可御。
幽閟足龏怪,纤悉难毕具。
凡迹古不到,神物阴自护。
传闻昔人说,中有洞天处。
是名不死墟,众真所游聚。
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瑶圃。
有能从而求,得之乃仙去。
斯言宁可信,良非吾所慕。
吾志本丘壑,久已失厥趣。
谁言石渠客,乃甚辙中鲋。
秋风日已高,归心浩欲骛。
兹山宿所爱,送(四库本作遂)尔缅东顾。
吾庐因尔卜,伻来审绘素。
五泄禅寺 宋 · 杨杰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祖师平昔拨云开,一榻灵秋一石台
青玉成围千嶂合,黑龙分势五溪来。
禅心不动澄潭月,俗耳常惊静夜雷。
却笑兴公游未到,祇将佳句赋天台清郦滋德诸暨诗存》卷一)
万年妙莲阁 北宋 · 蒋之奇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佛陇遗芳鲜俪踪,王张三观揭禅丛。
圆明珠系衣襦里,净妙莲生湿淤中。
再现石桥真法界,重兴银地旧家风。
未应赋述誇孙绰,序倡称扬复有公(原注:《天台续集》。)
万年妙莲阁 北宋 · 钱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应真飞锡霭灵踪,智者遗杉尚灌丛。
宝构迥临清鉴上,妙莲高擢污泥中。
甚深秘藏资谈席,最上真乘振祖风。
嗟我拘挛犹未历,坐驰神爽愧兴公宋李庚天台续集》卷中)
黄鹤生歌①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黄鹤楼集补
君不见眉山道士徐佐卿②,化为黄鹤朝太清。
还君金仆姑③,留得千载名。
又不闻穹窿小仙徐子真④,翩翩自称黄鹤生。
炼形蓬莱山凤臆紫燕膺⑤。
千有六百年,飞上白玉京⑥。
玉京锦贝阙,十二楼玉成⑦。
娟娟万青娥⑧,吹笙来相迎。
黄鹤生,骨相奇。
金衣玄霜裙⑨,纤指面红髀⑩。
不饮华池浆⑾,不啄青田⑿。
耻被(以下缺)
按:【校注】 (1)此诗《山谷诗集》未录。 (2)眉山道士徐佐卿唐薛用弱《集异记》载徐佐卿化鹤事,云为青城道士。 (3)金仆姑:箭名。《左传》庄公十一年载:“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南宫长万。”此指徐佐卿化鹤,为飞矢所中,还箭唐玄宗的传说。 (4)徐子真:不详。 (5)凤臆:凤胸。紫燕膺:燕胸。 (6)白玉京:指天宫。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7)十二楼:喻仙人所居。《史记·封禅书》云:“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 (8)青娥:韦应物《拟古》之二云:“娟娟双青娥,微微启玉齿。”本指女子眉毛,此指仙女。 (9)玄霜:此处指黑白相间的花纹。 (10)纤指句:此处疑有讹误。 (11)华池:传说为昆仑山上的仙池。《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挹以玄玉之膏,漱以华池之泉。” (12)青田:山名。在浙江青田县西北,以产青芝闻名,道家以为三十六洞天之一。 此诗《山谷诗集》不载,诗根据化鹤仙人的传说敷演成篇,风格不类山谷作,疑为伪托。诗篇不全,姑录之以存原貌。
兰亭叙后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八、《淮海集》卷三五、法帖通解、淮海题跋
兰亭》者,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逸少所书诗序也。
右军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石高平郤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及其子凝之、徽之、操之等四十有一人,修韨褉于山阴兰亭,酒酣赋诗制序。
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字有重者,皆构别体。
而「之」字最多,至二十许字。
他日更书数十本,终无及者。
右军亦自爱重,留付子孙。
至七代孙智永比丘,俗呼永禅师
卒,传其书于弟子辩才
俗姓袁氏司空昂之玄孙。
唐贞观中太宗锐意学二王书帖,摹拓殆尽,惟未得《兰亭》。
凡三召辩才诘之,固称荐经丧乱,亡失不知所在。
后遣监察御史萧翼微服为书生,以诡辩才,始得之。
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
贞观二十三年高宗奉遗诏,以《兰亭》入昭陵
赵模等所拓者传于世。
事见何延之兰亭记》。
送庞舅大夫 北宋 · 张舜民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外家门馆未应疏,舅氏多能作大夫
才命淹回犹半刺,舟船缭绕向三吴。
兴公自有游山赋,郑老宁无过海图。
去国长年宜自爱,不须频叩步兵(自注:庞嗜酒。)
按:宋林师蒧天台续集》卷下
罗正之年兄出使二浙 北宋 · 张舜民
 押词韵第三部
玉麈助清谈,金貂饰高位。
二物已杀身,无剥生民利。
君为使者官,犹作农夫事。
随轩载畚锸,一心唯度地。
惟梁及齐岱,潢污变滞穗。
玉食反无鱼,黄牛如象贵。
凡人畏辛苦,君处乃乐易。
富哉太伯墟,吴越之委积。
二年苦昏垫,灶臼成蛙肆。
一日死百人,官司但熟视。
不获乃命君,物议已为迟。
君其尚勉旃,副彼朝廷意。
若为浚泾洪,可得露城市。
诛其姑息人,戢彼因循吏。
死者不可招,存者如何置。
赴海与壑邻,实系君之智。
君家本天台,立身颇勤勚。
一生在州县,晚岁称宪使
南人重衣锦,今尔实自致。
弭节拜坟墓,椎牛设乡遂
翁媪上篱观,挥零复嗟喟。
咸曰罗家儿,今日乃如是。
伊予出西北,仕路每相值。
交代又同年,莫予论事契。
嗜好无不同,出处亦有类。
天台四明,一生游梦寐。
澹荡秋风中,都门把归袂。
行与兴公游,閒过贺老醉。
二客傥有言,因风幸相寄。
钱氏遂初亭记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丹阳集》卷八
吾邦之贤,有御史钱公安道,以劲节危言伏一世。
其仲弟曰持道,以冲操自晦于文籍诗酒之间。
尝作遂初亭于梁溪居第之东偏,日与宾客游居而乐之。
无几何,族人取均输子钱,而居第若亭并籍于有司。
会大姓有怙势者风县官骫法没入之,而以自售。
持道叹曰:「先人之庐,所以庇子孙者,不可自己而为势夺」。
因三走京师,上章自诉,而复归焉。
又二十有二年而火于金人,亭之不烬者十六。
其子绅掇取遗材,改筑于漆塘之墅。
既断手,则又叹曰:「是尝失而复得,尝偾而复兴,是又天相其初志而遂之也」。
乃复用故名榜之,而属予为记。
余谓斧木于山,费不能一金,而必取废材为之者,盖孝子日视榱栋之旧,而雨露悽怆之感生焉,示不敢忘其先也。
然不废其遗栋者其孝小,不坠其道德者其孝大。
伸仲始任,轩然以名节自命,所至有直声。
及赐对,所论有人不敢及者,谈者谓挺挺有先御史风烈。
已而勇自退缩,结屋数十楹于岩壑佳处,取旧所聚书数万卷伏读之,茂林修竹、奇葩异草,可以舒忧隘而快窥临者靡不备。
引泉而潴之,为高下之池三;
度地而荒之,为大小之亭四;
宫祠之禄以自怡者至六满秩,是殆又欲以先君子之隐德自励。
虽然,君子之出处视时与道,亦何常之有。
安山林而不知出,狃荣利而不知返,皆一曲之士也。
晋孙兴公隐居会稽,游访山泽累年,作《遂初赋》以寄意,《天台山赋》亦云「世事都捐」,若无经世意矣。
大司马温欲徙都洛阳,众恟惧不敢为异,独兴公上疏极论之。
今虽欲逃名,而名归之;
虽欲避世,而世即之,仕政恐不免。
然则不寻《遂初赋》而起为时用,行有日矣。
今为朝请郎伸仲其字也。
并系以诗:
肮脏睎儒先,夸毗畏家戒。
九万鹏程赊,三四狙公卖。
无宁归却埽,初服遂冲概。
功名付哙等,登临从湛辈
此亭袭嘉名,永矢佩先诲。
绿筠寒脱箨,苍松老敧盖。
储内阁书,办与圣贤对。
投帻谢家国,预事那可再。
不学孙兴公,婆娑陈利害。
十八罗汉赞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丹阳集》卷九
予顷官黟川,以绢命水西老人陈庆榻禅月画《大阿罗汉十八躯》,其题识每轴三十馀字,亦效禅月笔迹。
庆束发工画,至是画罗汉已六十馀年,能于闇中用笔,盖佳本也。
每岁考妣忌与生予之日,与初得建茶与僧,自忌日辄设供。
至建炎戊申值兵乱,并与家藏书画散失于毗陵东门第中,自是借本以供。
绍兴丁巳宝溪,有鬻罗汉像一堂者,笔法奇古,疑蜀孙知微笔,虽绢素已碎,而装幖尚新,意忻然欲之,以钱七万售焉,因续岁供不辍。
己未游天台山,辛未次石桥,前七日斋宿,以四明及海南香作供,且饭寺众,虔祈灵应
俄顷,于西南峰现白黑衣尊者合三躯,经行林间,乍行乍驻,乍俯乍仰,道俗若从行兵隶皆瞻睹惊异。
既夕,施俸钱命僧讽经歌呗于昙花亭,俄相续现圣灯数十,辉烁袤丈,不类凡火,亦众共见。
壬申复设茶供五百盏,皆结异花。
退,伏念此山神秀,上应台宿,号不死之福庭,灵仙之窟宅。
孙绰赋云:「应真飞锡以蹑虚」。
则四双八只所栖旧矣。
然化身示现,亦旷数年而一遇,盖有名僧贤士捐躯毁体哀求而不获者,予以流落困厄之馀,乃获亲睹光相,岂于五百贤圣夙有缘契也欤?
六月己未,取家所藏像十八轴,各为之赞,且识石桥所睹以警世云。
尊者手擎巨石,通长臂;
一鬼舒掌,一鬼护头,各怖走。
定力既坚,肌骨如绵。
引而伸之,可以擎山。
舒掌护头,二鬼咸怖。
汝堕幽处,以七情故。
尊者面山石而立,手执磬并桴,下施斛食,众鬼争取。
音向双绝,闻性不空。
汝迷此觉,堕饿鬼中。
佛子食已,一念归正。
若昏不知,再聆我磬。
尊者乘六牙象,沙弥一人执手炉其前。
大道甚夷,奚往而碍?
此香一铢,遍熏沙界。
盲人摸象,臆说据此。
堂堂应仪,示汝全体。
尊者坐石缝云衲,小童穿针供之。
逍遥泉石,补纫衲衣。
洞视大千,如掌诃犁。
云何贯针,乃属僮仆?
耆年大悲,施汝微福。
尊者坐石岩中,眉长数尺,自以二手持之,旁有石盆铜炉。
立根六结,如猴六窗。
眉独非结,倍长何伤。
盆水澄白,炉烟敛青。
蒲团宴坐,有人之形。
尊者在山中,绿竹云间桃花飘洒,云中现楼阁旌幡,尊者执锡杖立水中。
飞楼自高,飘花自下。
翠竹娇云,无非幻者。
托足碧涧,逝水驰奔。
无古无今,不幻者存。
尊者坐石上,龙王遣鬼使持疏请斋,尊者以手接之。
象所招,沙抟花落。
云何海宫,以苦为乐。
供养我者,非汝福田。
无来往相,是甘露门。
尊者坐磐石,鬼使襆经于匣,立其旁。
宰官锦衣玉带,合掌而立。
谓法为无,持示众目。
谓法为有,秘之于椟。
玉带锦衣,合掌何为?
不即不离,为汝之师。
尊者手执剑立大海波中,成黄沙地,旁有鬼使。
我有慧剑,破烦恼魔。
能使海若,不复扬波。
注视鬼王,若以意告。
勿谓二乘,是沟港道。
尊者立海波中,左擎一珠,右执锡杖。
有二怪鱼昂首。
溟渤异生,大小相食。
方一瞬顷,海波为赤。
珠示正性,杖指迷津。
足蹈天吴,拯此介鳞。
尊者白衣,戴佛一躯;
一宰官端笏立;
飞鸟衔花。
三十二相,难见如来。
端板衔花,孰为来哉?
素衣预流,如是如是。
习气未除,聊复尔耳
尊者乘一角兽,有红云数层,手执如意。
彼上人者,乘兽一角。
佛日再明,悠哉独觉。
寂不说法,示尔神通。
养和一指,红云塞空。
尊者坐磐石,手执经策。
空中有鸟衔花。
契经在手,不以口诵。
六用俱泯,寂然不动。
飞鸟衔花,徒劳致勤。
结习已空,花不著身。
尊者燕坐,上有白云;
蛮奴持经襆之;
僧及居士膝跪。
大士游世,浮云无心。
渊默端坐,已如雷音。
此无所谈,彼将何听?
灵刹学人,一拨便正。
尊者坐石上,白毫光中现小红塔,鬼使擎拳礼拜。
白毫光中,支提涌出。
有起有灭,则非真实。
二鬼胡为,膜拜擎拳。
我塔无缝,一念万年。
尊者衣带有刀尺、拂子等,手持衣带而不系,旁有执锡杖人以刀解取诸物而不可得。
六结已解,岂复重系?
执智杖人,疑领此意。
宝志饶舌,说齐梁陈。
胡为三物,亦带我绅?
尊者坐石上黄云中,有毒龙头爪涌出,尊者舒肘托钵,以手指龙,若使入钵中。
出渊腾拿,奋爪扬腮。
罪性本空,毒从何来?
在昔迦文,石室示异。
戢尔蜿蜒,入我五缀。
尊者倚杖濯足于莲花池中。
八功德水,妙花敷披。
云何圣者,濯足渺㳽。
空王法中,无染静相。
刹那现前,西方安养
保塞教授同年丁仲勤广寄示和少逸十诗某辄寄之更不理彭意无复次第 其二 宋 · 王安中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僧中赏隽道林支,傥有斯人见莫迟。
远致高情归,更知孙绰最能诗。
跋唐人书兰亭诗后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七
魏正始中,务谈玄胜;
及晋度江,尤宗佛理。
郭景纯始合道家之言而韵之,孙兴公许玄度转相祖尚,又加以三世之辞,而《诗》《骚》之体尽矣。
山阴修禊诸贤诗体正尔,然皆寄尚萧远,轶迹尘外,使人怀想深。
顷见晋人一帖云:「三日临水,诗文既佳,兴趣高,览之增诸怀,年少作各有心,正谓此诗也。
是时与集者四十有一人,今存者二十有六而已」。
此卷虽唐人书,故自不凡,亦可珍录。
政和元年十一月戊寅,观于右军樾堂(《东观馀论》卷下。又见《江村消夏录》卷二,《石渠宝笈》卷一三。)
「深」上,《江村销夏录》引黄伯思此跋墨迹有「殊」字。
与台守曾郎中 其四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六八、《内简尺牍》卷六
公居官,未尝废书,新著犹未辱枉教也。
向守黄冈,栖霞、雪堂遗址自公起废。
千载风流,遂与东坡共为不朽。
司马子微名书绛阙,身居赤城,高风绝尘,尚可想见否乎?
孙兴公之赋,韩公送惠师,东坡杜介诗,高词妙语,至今与此山争雄。
宏父官閒无事,援笔一挥,追配前作,幸勿多让。
李主管 其二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七一、《内简尺牍》卷九
蒙录赐诸公唱酬之什,而使君亦以玉霄和篇见遗,幸甚!
天台孙兴公一赋之后,寂寥无闻。
诗人已来,独有杜子美苏东坡数章妙绝今古。
子美崎岖兵乱,辙迹半天下,独未尝至其处;
东坡亦述梦中语耳。
建炎南渡,遂为名城。
寓公羁客、骚人胜士登高远望,援笔临赋,殆尽一山之胜。
而吾举之超然独出于其閒,遂与此山俱为不朽也。
芗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四、《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八、隆庆《临江府志》卷一四、道光《清江县志》卷二二、同治《新淦县志》卷一、康熙《西江志》卷一九八、《江西通志》卷三九
两浙转运使右朝请大夫秘阁修撰向子諲,博极群书,尚友千载,治一室,植众香草环之,而读《离骚经》其中,自号芗林居士
建炎末,崎岖兵乱,转徙江汉间。
年四十馀,上书谢事。
裴回玉笥之下,淦水之滨,登高择胜,筑室居焉。
九畹,采芝三秀,千葩万卉,罗生堂户,盖真得所谓芗林者,则欣然笑曰:「孙兴公赋遂初,韩吏部赋复志,皆谓此耶」!
绍兴五年,诏起为江东转运使
明年两浙,召见奏事,劳赐甚宠。
因从容自言终老芗林之意,上嘉叹良久,亲书「芗林」二大字赐之。
龙文龟画,妙绝一时。
群公在廷,惊顾动色。
于虖盛哉!
未曾有也。
子諲侈上之赐,移书属孙某为之铭。
铭曰:
肝胆一如,薰莸殊臭。
鼻识妄闻,六凿交斗。
蝍蛆甘带,蜣螂转圜。
嗜痂腊鼠,逐臭则然。
一国之香,人所服媚
君子好修,纫之为佩。
手援紫藟,掉芙蓉旂。
蕙肴兰籍,饮食芳菲。
芳菲满堂,荐馨在德。
葵倾草靡,偃风就日。
帝闉九重,孰播厥芬?
神交梦兰,甘馀献芹
扁榜峨峨,来从天上。
璧月珠星,窥临蕙帐。
天命不謟,惟德之符。
车过必式,于公之闾。
陈国佐左司寄示天台山图以绝句两章报之 其一 1135年 宋 · 李纲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往年曾读兴公赋,颇爱天台擅美名。
数幅生绡传貌得,恍如陆地到蓬瀛。
遭风祷豫章本作涛)神林浦 北宋 · 李彭
伐鼓放船落星渚,争曙凫鸿集俦侣。
乾旋坤转风掀掀,阳侯就戮波臣怒。
庐山孤巘政排空,复阁重楼欲无路。
水虫琐细何足云,窃发凭陵敢予侮。
长年吞声三老悲,老妻惊呼稚子啼。
病躯不能自料理,袖手悬知齑粉期。
谢公吟啸吾岂敢,兴公悲号差胜之。
寒菹百瓮未渠尽,犹得馀生见昏觐。
归帆行将拂五老,要及霜风快雁豫章本作鹰)隼。
径须作笺寄鲂鱮,行路艰难公莫遽。
宜川县西城外岩下题名政和二年八月 北宋 · 孙惂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
皇城使、知丹州孙广朝请郎通判朱定,奉朝旨劝农回,率如京使鄜延路第八将□寀,内殿承制、前兵马都监李㝑,内殿承制都巡检使孙惂内殿崇班、前兵马都监赵叔纰,左侍禁、□□巡检王进宜川县孙金主簿张察县尉觉民,会饭岩下。
时政和二年八月三十日孙惂奉命书。
按:嘉庆延安府志》卷六七,嘉庆七年刻本。
曾宏甫天台 宋 · 曾几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莫作阳关堕泪声,丹丘胜事要君听。
兴公赋里云霞赤,子美诗中岛屿青。
天近岂无宣室召,地偏犹有草堂灵。
銮坡飞上勤回首,记取来游旧客星。
登玉霄亭 宋 · 曾几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老荷君恩付赤城,瘦筇扶上玉霄亭。
悬知地接溟溟海,坐见天横两两星。
作赋兴公虚想像,谪官司户实飘零。
衰翁何幸分符竹,一览东吴未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