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狱中上书自明 西汉 · 邹阳
出处:全汉文 卷十九、文选卷三十九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夫精诚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愿大王熟察之。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熟察,少加怜焉!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于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于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人恶之于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投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者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摺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身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路,穆公委之以政;宁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此二人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意,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昔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以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彊威宣。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辞哉?公听并观,垂明当世。故意合则胡越为昆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雠敌,朱象管蔡是矣。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霸不足侔,三王易为比也。是以圣王觉悟,捐子之之心,而不悦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何则?欲善无厌也。夫晋文公亲其雠而彊霸诸侯,齐桓公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则?慈仁殷勤,诚嘉于心,此不可以虚辞借也。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彊天下,而卒车裂之。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霸中国,遂诛其身。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今人主诚能去骄慠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隳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蹠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隋侯之珠,夜光之璧,秪足结怨而不见德;故有人先谈,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今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贱,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欲尽忠当世之君,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之说,而匕首窃发;周文猎泾渭,载吕尚而归,以王天下。秦信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拘挛之语,驰域外之义,独观于昭旷之道也。今人主沈谄谀之辞,牵于帷墙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皂,此鲍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砥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诱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子华子书录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七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雠中《子华》书,凡二十有四篇,以相校,复重十有四篇,定著十篇,皆以杀青,书可缮写。子华子程氏,名本,字子华,晋人也。晋自顷公失政,政在六卿,赵简子始得志,招徕贤俊之士,为其家臣。子华子生于是时,博学,能通坟典丘索,及故府传记之书。性闿爽,善持论,不肯苟容于诸侯。聚徒著书,自号《程子》,名称藉甚,闻于诸侯。孔子遇诸郯,叹曰:「天下之贤士也」。简子欲仕诸朝而不能致,乃遣使者奉纁币聘以为爵执圭。是时简子杀窦犊及舜华,孔子为作《临河之操》,子华子亦逡巡不肯起。简子大怒,将胁之以兵,子华子去而之齐,齐景公不能用也。子华子馆于晏氏,更题其书曰《子华子》。简子卒,襄子立,子华反于晋,时已老矣,遂不复仕以卒。今其书编离简断,以是门人弟子共相缀,随记其所闻,而无次叙,非子故所著之书也。大抵《子华子》以道德为指归,而纲纪以仁义,存诚养操,不苟于售。唯孔子然后知其贤。齐大夫晏平仲与之为久要之交,当时诸侯以势相辄争,结怨连祸,日以权谲为事。子华子言,如持水纳石,不相酬答。卒以不遇,可为酸鼻。谨目录,臣昧死上(此叙及《关尹子叙》,疑皆宋人依托,今始录之。《于陵子叙》,明人作,不录。)。
显志赋(又自论) 东汉 · 冯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
冯子以为大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退无主,屈伸无常。故曰:「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与物趣舍。」常务道德之实,而不求当世之名,阔略杪小之礼,荡佚人间之事。正身直行,恬然肆志。顾尝好俶傥之策,时莫能听用其谋,喟然长叹,自伤不遭。久栖迟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怀。抑心折节,意凄情悲。夫伐冰之家,不利鸡豚之息;委积之臣,不操市井之利。况历位食禄二十余年,而财产益狭,居处益贫。惟夫君子之仕,行其道也。虑时务者不能兴其德,为身求者不能成其功。去而归家,复羁旅于州郡,身愈据职,家弥穷困,卒离饥寒之灾,有丧元子之祸。先将军葬渭陵,哀帝之崩也,营之以园。于是以新丰之东,鸿门之上,寿安之中,地势高敞,四通广大,南望郦山,北属泾、渭,东瞰河华、龙门之阳,三晋之路,西顾酆、鄗周、秦之丘,宫观之,通视千里,览见旧都,遂定茔焉。退而幽居。盖忠臣过故墟而歔欷,孝子入旧室而哀叹。每念祖考著盛德于前,垂鸿烈于后,遭时之祸,坟墓芜秽,春秋烝尝,昭穆无列。年衰岁暮,悼无成功,将西田牧肥饶之野,殖生产,修孝道,营宗庙,广祭祀。然后阖门讲习道德,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松、乔之福。上陇阪,陟高冈,游精宇宙,流目八纮。历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悯道陵迟,伤德分崩。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疆里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其辞曰:
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甲子之朝兮,汨吾西征。发轫新丰兮,裴回镐京。陵飞廉而太息兮,登平阳而怀伤。悲时俗之险厄兮,哀好恶之无常。弃衡石而意量兮,随风波而飞扬。纷纶流于权利兮,亲雷同而妒异;独耿介而慕古兮,岂时人之所喜?沮先圣之成论兮,邈名贤之高风;忽道德之珍丽兮,务富贵之乐耽。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固众夫之所眩兮,孰能观于无形?行劲直以离尤兮,羌前人之所有;内自省而不惭兮,遂定志而弗改。欣吾党之唐、虞兮,悯吾生之愁勤;聊发愤而扬情兮,将以荡夫忧心。往者不可攀援兮,来者不可与期;病没世之不称兮,愿横逝而无由。陟雍畤而消摇兮,超略阳而不反。念生人之不再兮,悲六亲之日远。陟九嵏而临㟞薛兮,听泾、渭之波声。顾鸿门而歔欷兮,哀吾孤之早零。何天命之不纯兮,信吾罪之所生;伤诚善之无辜兮,赍此恨而入冥。嗟我思之不远兮,岂败事之可悔?虽九死而不瞑兮,恐余殃之有再。泪泛澜而雨集兮,气滂浡而云披;心怫郁而纡结兮,意沈抑而内悲。瞰太行之嵯峨兮,观壶口之峥嵘;悼丘墓之芜秽兮,恨昭穆之不荣。岁忽忽而日迈兮,寿冉冉其不与;耻功业之无成兮,赴原野而穷处。昔伊尹之干汤兮,七十说而乃信;皋陶钓于雷泽兮,赖虞舜而后亲。无二士之遭遇兮,抱忠贞而莫达;率妻子而耕耘兮,委厥美而不伐。韩卢抑而不纵兮,骐骥绊而不试;独慷慨而远览兮,非庸庸之所识。卑卫赐之阜货兮,高颜回之所慕;重祖考之洪烈兮,故收功于此路。循四时之代谢兮,分五土之刑德;相林麓之所产兮,尝水泉之所殖。修神农之本业兮,采轩辕之奇策;追周度之遗教兮,轶范蠡之绝迹。陟陇山以隃望兮,眇然览于八荒;风波飘其并兴兮,情惆怅而增伤。览河、华之泱漭兮,望秦、晋之故国。愤冯亭之不遂兮,愠知之遭惑。流山岳而周览兮,徇碣石与洞庭;浮江、河而入海兮,溯淮、济而上征。瞻燕、齐之旧居兮,历宋、楚之名都;哀群后之不祀兮,痛列国这为墟。驰中夏而升降兮,路纡轸而多艰;讲圣哲之通论兮,心愊忆而纷纭。惟天路之同轨兮,或帝王之异政;尧、舜焕其荡荡兮,禹承平而革命。并日夜而幽思兮,终悇憛而洞疑;高阳邈其超远兮,世孰可以论兹?讯夏启于甘泽兮,伤帝典之始倾;颂成、康之载德兮,咏《南风》之高声。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以为朋;昔裔纷其条畅兮,至汤、武而勃兴。昔三后之纯粹兮,每季世而穷祸;吊夏桀于南巢兮,哭殷纣于牧野。诏伊尹于亳郊兮,享吕望于酆州;功与日月齐光兮,名与三王争流。杨朱号乎衢路兮,墨子泣乎白丝;知渐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美《关雎》之识微兮,悯王道之将崩;拔周、唐之盛德兮,捃桓、文之谲功。忿战国之遘祸兮,憎权臣之擅强;黜楚子于南郢兮,执赵武于溴梁。善忠信之救时兮,恶诈谋之妄作;聘申叔于陈蔡兮,禽荀息于虞、虢。诛犁锄之介圣兮,讨臧仓之愬知;𡢀子反于彭城兮,爵管仲于夷仪。疾兵革之浸滋兮,苦攻伐之萌生;沈孙武于五湖兮,斩白起于长平。恶丛巧之乱世兮,毒纵横之败俗;流苏秦于洹水兮,幽张仪于鬼谷。澄德化之陵迟兮,烈列罚之峭峻;燔商鞅之法术兮,烧韩非之说论。诮始皇之跋扈兮,投李斯于四裔;灭先王之法则兮,祸浸淫而弘大。援前圣以制中兮,矫二主之骄奢;馌女齐于绛台兮,飨椒举于章华。摛道德之光耀兮,匡衰世之眇风;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摭仁智之英华兮,激乱国之末流;观郑侨于溱、洧兮,访晏婴于营丘。日曀曀其将暮兮,独于邑而烦惑;夫何九州之博大兮,迷不知路之南北。驷素虬而驰骋兮,乘翠云上佯;就伯夷而折中兮,得务光而愈明。款子高于中野兮,遇伯成而定虑;钦真人之德美兮,淹踌躇而弗去。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风而容与;求善卷之所存兮,遇许由于负黍。轫吾车于箕阳兮,秣吾马于颍浒;闻至言而晓领兮,还吾反乎故宇。览天地之幽奥兮,统万物之维纲;究阴阳之变化兮,昭五德之精光。跃青龙于沧海兮,豢白虎于金山;凿岩石而为室兮,托高阳以养仙。神雀翔于鸿崖兮,玄武潜于婴冥;伏朱楼而四望兮,采三秀之华英(《文选·登楼赋》注,谢朓《鼓吹曲》注)。纂前修之夸节兮,曜往昔之光勋;披绮季之丽服兮,扬屈原之灵芬。高吾冠之,岌岌兮,长吾佩之洋洋;饮六醴之清液兮,食五芝之茂英。揵六枳而为篱兮(《文选·天台赋》注、《闲居赋》注),筑蕙若而为室;播兰芷于中庭兮,列杜衡于外术。攒射干杂蘼芜兮,构木兰与新夷;光扈扈而断耀兮,纷郁郁而畅美;华芳晔其发越兮,时恍惚而莫贵;莫惜身之坎轲兮,怜众美之憔悴。游精神于长兮,抗玄妙之常操;处清静以养志兮,实吾心之所乐。山峨峨而造天兮,林冥冥而畅茂;鸾回翔索其群兮,鹿哀鸣而求其友。诵古今以散思兮,览圣贤以自镇;嘉孔丘之知命兮,大老聃之贵玄;德与道其孰宝兮?名与身其孰亲?陂山谷而闲处兮,守寂寞而存神夫庄周之钓鱼兮,辞卿相之显位;于陵子之灌园兮,似至人之仿佛。盖除约而得道兮,羌穷悟而入术;离尘垢之窈冥兮,配乔、松之妙节。惟吾志之所庶兮,固与俗之不同;既俶傥而高引兮,愿观其从容(《后汉·冯衍传》,又略见《艺文类聚》二十六)。
风俗通义佚文卷:氏姓下 其一百十九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
于陵氏。陈仲子,齐世家,辞爵灌园于于陵,因氏焉(《通志·氏族略》)。
答司马懿等再陈符命令(延康元年十一月癸丑)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
世之所不足者道义也,所有余者苟妄也。常人之性,贱所不足,贵所有余,故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孤虽寡德,庶自免于常人之贵。夫「石可破而不可夺坚,丹可磨而不可夺赤」。丹石微物,尚保斯质,况吾托士人之末列,曾受教于君子哉?且于陵仲子以仁为富,伯城子高以义为贵。鲍焦感子贡之言,弃其蔬而槁死;薪者讥季札失辞,皆委重而弗视。吾独何人?昔周武,大圣也,使叔旦盟胶鬲于四内,使召公约微子于共头,故伯夷、叔齐相与笑之曰:「昔神农氏之有天下,不以人之坏自成,不以人之卑自高」。以为周之伐殷以恭也。吾德非周武而义惭夷、齐,庶欲远苟妄之失道,立丹石之不夺,迈于陵之所富,蹈柏成之所贵,执鲍焦之贞至,遵薪者之清节。故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吾之斯志,岂可夺哉(《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杂诗十首 其十 西晋 · 张协
押词韵第十一部
墨蜧跃重渊,商羊舞野庭。
飞廉应南箕,丰隆迎号屏。
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
霖沥过二旬,散漫亚九龄。
阶下伏拉涌,堂上水衣生。
洪潦浩方割,人怀昏垫情。
沈液漱陈根,绿叶腐秋茎。
里无曲突烟,路无行轮声。
环堵自颓毁,垣闾不隐形。
尺烬重寻桂,红粒贵瑶琼。
君子守固穷,在约不爽贞。
虽荣田方赠,惭为沟壑名。
取志于陵子,比足黔娄生(○《文选》二十九。《诗纪》二十九。又《类聚》二作苦雨诗。引庭、屏、溟、龄、生、琼六韵。草堂诗笺三十三题忠诗注引一句。《白帖》二引一句。《御览》十一署张孟阳。引溟、龄、生、琼四韵。事类赋雨赋注署张孟阳。引溟、生二韵。万花谷后一引冥一韵。)。
扇上画赞 其三 于陵仲子 东晋 · 陶潜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全晋文
至矣于陵,养气浩然。
蔑彼结驷,甘此灌园(本集)。
聊作百一体诗 南梁 · 何逊
押豪韵
灵辄困桑下,于陵拾李螬。
历齿方嗟贱,灸背岂知豪。
佣耕乏旅力,倚市惮劬劳。
旷日无豆饭,方冬缺缊袍。
清旦开蓬荜,举目想煎熬。
枢机慎仆隶,媒蘖畏朋曹。
万途皆自僻,一事岂他褒。
匆匆昨不定,负杖出蓬蒿。
逢施同沟壑,值设乃糠糟。
生途稍冉冉,逝水日滔滔。
咸言等木石,谁当出羽毛(○本集一。《诗纪》八十三。)。
古泉驿(于陵仲子宅也。) 唐 · 张说
押东韵
昔闻陈仲子,守义辞三公。
身赁妻织屦,乐亦在其中。
岂无穷贱苦,羞与倾巧同。
长白临河上,于陵入济东。
我行吊遗迹,感叹古泉空。
九月九日登龙山 唐 · 张九龄
押漾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引用典故:下里 灌园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
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
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
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
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
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
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
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
为邦复多幸,去国殊迁放。
且汎篱下菊,还聆郢中唱。
灌园亦何为,于陵乃逃相。
荅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盛唐 · 李颀
引用典故:韩康 于陵子 五株柳 蓬蒿 王霸思隐
累荐贤良皆不就,家近陈留访耆旧。
韩康虽复在人间,王霸终思隐岩窦。
清冷池水灌园蔬,万物沧江心澹如。
妻子欢同五株柳,云山老(一作元)对一床书。
昨日公车见三事,明君赐衣遣为吏。
怀章不使郡邸惊,待诏初从阙庭至。
散诞由来自不羁,低头授职尔何为。
故园壁挂乌纱帽,官舍尘生白接䍦。
寄书寂寂于陵子,蓬蒿没身胡不仕。
藜羹被褐环堵中,岁晚将贻故人耻。
郑果州相过 盛唐 · 王维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引用典故:磨镜客 灌园 阮家贫
丽(一作斜)日照残春,初晴草木新。
床前(一作头)磨镜客,树下(一作林里)灌园人。
五马惊穷巷,双童逐老身。
中厨办粗饭,当恕(一作常恐)阮家贫。
辋川闲居 盛唐 · 王维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引用典故:灌园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
寂寞于陵子,桔槔方灌园。
答杨贲处士书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六
上德无为。其次为而不扰。及为邦岁期。而人疲如初。终日以贡赋不入。获谴于上官。遂以州比不调之琴。思解弦更张之义。算口徵赋。以代他征。意欲因有为以成无为。为未著而人已告怨。迹其所以然。无德故也。夫导政齐刑。民犹免而无耻。况权道以反经为用。去德逾远。使无速谤。末由也已。所喜幸苟有过。吾子知之。贻书见让。以直谅相益。商也起予。孟孙爱我。吾子兼之矣。愧辱嘉贶。顾无以当之。三复白圭。欲罢而不能。然来书所陈。富人出万。今易以千。贫人出百。今亦数倍。富倍优。贫倍苦。窃详雅旨。事或未然。昨者据保簿数。百姓并浮寄户。共有三万三千。比来应差科者。唯有三千五百。其馀二万九千五百户。蚕而衣。耕而食。不持一钱。以助王赋。诗不云乎。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在于是矣。每岁三十一万贯之税。悉钟于三千五百人之家。谓之高户者。岁出千贯。其次九百八百。其次七百六百贯。以是为差。九等最下。兼本丁租庸。犹输四五十贯。以此人焉得不日困。事焉得不日蹙。其中尤不胜其任者。焉得不襁负而逃。若以已困之人。已竭之力。杼轴不已。恐州将不存。苟以是为念。安敢不夙兴夕惕。思有以拯之。方今为口赋。诚非彝典。意欲以五万一千人之力。分三千五百家之税。愚谓之可复。使多者用此以为裒。少者用此以为益。损有馀补不足之道。实存乎其中。富人贫人。悉令均减。倍优倍苦。何从而生。窃料动摇不安。以遁逃相扇者。不过以规避之户与寄客耳。此辈浮食偷安。久漏差科。恶同均赋税之名。祗思苟免。若编户地著者。虽驱之使逃。亦固不从。今已择吏分官。以辨其等差。量分入赋。其数悬榜。以示之信。若信之不明。分之或过。等差之不均。官吏之不仁。困而后去。谁曰不可。乃未及知敛之薄厚。辩之济否。望风聆声。遽告劳而逃。斯岂为政者之过乎。顾礼义之不愆。孰能恤叛者之言耶。天下无不食王土之臣。宁有不输王赋之民。此辈饮国之泽。食地之利。将薄敛以助逋赋。则曰挈妻子而去之。是与鸟兽蛮貊。无以异矣。其来既不可以奉征税。其去亦何足以病州县。违之一邦。亦犹是也。等不为用。又焉能资邻。然计斯人之徒。亦未必悉然。固或有不去者焉。庶几其所济犹大。但不防之于微。拙诚有之。奉教三省。敢不知罪。子产铸刑书作邱赋以救郑国。而获讥于叔向。及才不如子产。口算不如邱赋。吾子之言。过于叔向之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簿领拘限。莫由诣展。未见君子。驰诚无极。不宣。舒州刺史独孤及顿首。
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唐 · 顾况
押东韵
引用典故:首阳 葛洪 于陵一穷通 徐孺
大贤旧丞相,作镇江山(一作上)雄。
自镇江山(一作上)来,何人得如公。
处士待徐孺,仙人期葛洪。
一身控上游,八郡趋下风。
比屋除畏溺,林塘曳烟虹。
生人罢虔刘,井税均且(一作以)充。
大府肃无事,欢然(一作言)接悲翁。
心清百丈泉,目送孤飞鸿。
数年鄱阳掾,抱责栖微躬。
首阳及汨罗,无乃褊其衷。
杨朱并阮籍,未免哀途穷。
四贤虽得仁,此怨何匆匆。
老氏齐宠辱,于陵一穷通。
本师留度门,平等冤亲同。
能依二谛法,了达三轮空。
真境靡方所,出离内外中。
无边尽未来,定惠(一作慧)双修功。
蹇步惭寸进,饰装随转蓬。
朝行楚水阴,夕宿吴洲东。
吴洲复(一作覆)白云,楚水飘丹枫。
晚霞烧回潮,千里光曈曈。
蓂开海上影,桂吐淮南丛。
何当翼明庭,草木生春(一作昭)融。
高士咏 其二十二 于陵夫妻 中唐 · 吴筠
押庚韵
皎皎于陵子,己贤妻亦明。
安兹道德重,顾彼浮华轻。
琴书不为务,禄位不可荣。
逃迹终灌园,谁能达世情。
逸人赋 中唐 · 吴筠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五
粤真隐先生者。体旷容寂。神清气冲。迥出尘表。深观化宗。偃太和之室。咏元古之风。收人之所不宝。弃人之所必崇。以道德为林圃。永逍遥于其中。有玩世公子。思发其蒙。乃诣先生之所舍。询出处之异同。于是稽首跪而称曰。仆闻士之生也。备百行。荣九德。静为物轨。动为人则。可见故不隐。可言故无默。使上叶唐虞之化。下安仁寿之域。既两仪交泰。九有不携。然后分人之土。执人之圭。故伊尹负鼎而去有莘。太公释钓而出磻溪。朝沦洿泥。夕升丹梯。若乔木之集鹓凤。清流之跃凫鹥。何必矫抗斯慕。中和见暌。蹑迹巢许。追踪夷齐。膏屯于骨月。和剿于氓黎。捐坦荡之修衢。履幽废之荒蹊。漱寒泉之泠泠。藉青草之萋萋。悲林风之夕振。厌山鸟之晨啼。始支离而馁息。终挛卷而寒栖。信行藏之足验。唯名实之可稽。愿一闻其至言。俾向方而不迷也。先生宇合寥天。心凝帝先。泯祸福之境。杜枢机之权。将有言而中止。不得已而应焉。曰夫洪荒之际。物靡艰阻。上如崇邱。下若平楚。高卑定位。各畅其所。贤愚同条。智诈罔举。孰为出。孰为处。孰为默。孰为语。迨乎时迁朴散。质变淳讹。升沈异躅。明暗殊科。刚柔相轧。曲直相摩。或贪饵以吞钩。或横飞以触罗。惟皇王之悯俗。爰拯溺于洪波。乃自揖。让。迄今于干戈。虽政教之异宜。诚法令之滋多。欲遏乱以求理。譬招风而静柯。遂饰礼以邀敬。修乐以导和。虽圣哲之区区。卒倾颓而奈何。于是上有淫君。下彰忠臣。龙逢之列。苌宏之伦。苟徇义以成名。竟违天而杀身。祗足以增恶声于暗主。竭惠泽于生民。故全德之士。韬精保真。悟历数之在运。知存亡之匪人。将扶危而翼颠。犹一发之擢千钧。块壤之壅长津。所以守嘉遁之元吉。从少微之隐沦。于是洪崖广成肇其端。子州善卷绪其后。汾水见傲帝之宾。颍阳闻洗耳之叟。以鸿名为糟粕。以大宝为尘垢。情蠲于取舍。意适于林薮。不刳心而无欲。非吐纳以永寿。眄江河为畎浍。谓嵩岱为培塿。故天子不可得而臣。诸侯安可得而友。岂作者之维艰。诚历世之可久。莫不道贯通于古今。迹无系于奇偶。镇末代之伪薄。使向风而归厚。若乃子高之规夏禹。臧叟之诲周文。仲连之却秦师。干木之藩魏君。弦高俛仰以成绩。四皓从容以立勋。初混世以表用。竟超然而绝偫。既抗志于青霞。聿栖身于白云。兹乃无封滞于万物。时抚俗以解纷者矣。若乃顾推让有泰山之重。视富贵若鸿毛之轻。则孤竹之子。王季之兄。甘食薇于首阳之下。悦采药于勾吴之坰。柱史归周而道阐。关尹去职而真成。晨门藏名于抱关。沮溺避世而耦耕。汉阴抱瓮以忘机。渔父乘流而濯缨。于陵灌园以逃相。莱氏负戴以辞卿。南华漆园以寓迹。列子郑圃以消声。楚狂隐晦。蜀严湛冥。丞相推堂于盖公。廷尉结袜于王生。故文景尊黄老之术。国既富而刑清。季主卜筮以训俗。文通讼田以污名。颜阖凿坏以避聘。伯休潜遁以脱荣。庞公课妻以耘锄。严光拂衣于帝庭。启期三乐以达意。梁鸿五噫以抒情。尚子平之持操。毕婚娶以长往。许叔元之守节。遗伉俪以遐征。听苏门之咏啸。若鸾凤之和鸣。见夏统之长歌。欻云飞而雪零。至于焦先瞿硎。郭文董京。天机符于太素。渊默会于真精。寂尔无闷。则子真仲蔚。确乎不拔。有台佟管宁。或琴书以自娱。或澹漠以无营。此则同人者体貌。异人者神明。抱不易之纯粹。含自然之孤贞。道取怡于閒放。业故无于屯平。晓物理之尚简。知天道之恶盈。彼鸿飞寥廓。奚弋者之能萦。故宠章焉得而见累。悔吝何由而相倾哉。尔其阴德密庸。元功潜著。不戚其所毁。不欣其所誉。为无为以成性。事无事以澹虑。洞希夷之可察。涉恍惚而斯据。托松涓以结友。忽驾景而飞去。兹乃隐道。其谁能测无何乡之处乎。是以朝廷之士。一入而不出。山林之客。宜往而勿还。若沽名于白贲。衒迹于青山。觊蒲轮于谷口。希束帛于云关。非岩泉之养正。实丘壑之藏奸。繄末世之鄙薄。曷清流之可攀。或因兹以幸达。讵不蕴终身之厚颜矣。夫徼福之萌祸胎。祈昌之结衰根。故不韦之识奇货。献孕妻以密言。吕公之辨龙颜。谋纳女以永尊。计克从而事捷。排天路以腾翻。遽变生而殃搆。招衅罚以钟门。霍氏之翼三后。谓伊周之复存。何赫奕于当时。亟殄歼其子孙。鉴兴亡之体势。实异代而同源。已覆败于前车。又倾摧于后辕。秦肆坑儒之毒。汉流党锢之冤。众君子欲修名显著。乃贻戚于茔魂。仰在居之悠迥。谁克叩于帝阍。固知祥风依于蓬荜。沴气袭于华轩。吾方将反汗漫。师元元。黜生死。同乾坤。当愈幽忧之疾。所以秉斯道而弥敦也。先生之言既毕。公子拜首而谢曰。小子久耽浅近之常议。幸沐精微之奥论。可谓涤除遗滓。披拂重昏。愿澡雪其形神。以游夫子之末藩而已矣。
洪州建昌县丞崔公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
君讳遴。字某。博陵安平人也。六代祖北齐右仆射昂。以文学正直。周历诸曹。礼乐刑政。所损益者十七八。生隋水部司门二郎中洽。有风仪器尚。以世其家。司门生皇掖县令昙首。掖县生武邑令绍。武邑生白水尉顼。顼生汾西令赠定州刺史升之。自掖县四世。含德不耀。君即定州府君之长子。故相国右庶子安平公。其介弟也。恬淡愿悫。不迁于时。仁于乡党。友于兄弟。大历中。御史大夫赞皇李公之宣风于吴也。闻其贤。起家表荐为常州武进县尉。迹徇知已。心不近名。俛视官曹。非其好也。建中初。嗣曹王分阃案部于九江之西。又以名闻。转洪州建昌县丞。君喟然曰。庄生于陵子。吾之师也。恶用是哉。终不屑就。先是筑室于毗陵。疏清流。荫碧藓。树艺偃仰。有终焉之志。贞元十年正月日。寝疾终于其家。享年六十三。夫人范阳卢氏。华宗淑行。动循礼法。其孤景伯等。年未及冠。皆专经趣善。藐然衔恤。护奉輤车。以明年十月某日。归祔于河南东原之旧茔。先远故缓也。季弟著作郎述。贞谅逊悌。称于士林。抱终鲜之痛。主归全之礼。以德舆详其素履。俾为墓铭。铭曰。
公绰之道,澹无欲兮。
结身用晦,言可复兮。
视履考祥,宜戬谷兮。
乃如之人,胡不淑兮。
周原旧封,森拱木兮。
于以宁神,识陵谷兮。
春怀故园 中唐 · 柳宗元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引用典故:灌园
九扈鸣已晚,楚乡农事春。
悠悠故池水,空待灌园人。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中唐 · 柳宗元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引用典故:观濠 嗤桔槔 绛灌谗陷 击壤情 恋绨袍 覆焘 干旄 雁羔 槐棘 怀褚中 及骭 蒯菅 临牢说彘 哺糟 鹿鸣 木禾 牛衅钟 蟠桃 三咽李螬 食浮 素履 西旅獒 越裳雉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
中为吏役牵,十祀空悁劳。
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
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
天命斯不易,鬼责将安逃。
屯难果见凌,剥丧宜所遭。
神明(一作期)固浩浩,众口徒嗷嗷。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再怀曩岁期,容与驰轻舠。
虚馆背山郭,前轩面江皋。
重叠间浦溆,逦迤驱岩㟼(牛刀切)。
积翠浮澹滟,始疑负灵鳌。
丛林留冲飙,石砾迎飞涛。
旷朗天景霁,樵苏远相号。
澄潭涌沈鸥,半壁跳悬猱。
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
孤赏诚所悼,暂欣良足褒。
留连俯棂槛,注我壶中醪。
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
炊稻视爨鼎,脍鲜闻(一作闵)操刀。
野蔬盈倾筐,颇杂池沼芼。
缅慕鼓枻翁,啸咏哺其糟。
退想于陵子,三咽资李螬。
斯道难为偕,沈忧安所韬。
曲渚怨鸿鹄,环洲彫兰𦺆(音皋)。
暮景回西岑,北流逝滔滔。
徘徊遂昏黑,远火明连艘。
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
敛袂戒还徒,善游矜所操。
趣浅戢长枻,乘深屏轻篙。
旷望援深竿,哀歌叩鸣艚。
中川恣超忽,漫若翔且翱。
淹泊遂所止,野风自颾颾。
涧急惊鳞奔,蹊荒饥兽嗥。
入门守拘絷,悽戚增郁陶。
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
内顾乃无有,德輶甚鸿毛。
名窃久自欺,食浮固云叨。
问牛悲衅钟,说(音税)彘惊临牢。
永遁刀笔吏,宁期簿书曹。
中兴遂群物,裂壤分鞬(居言切)櫜(音皋)。
岷凶既云捕(谓刘辟伏诛),吴虏亦已鏖(李锜伏诛)。
捍禦盛方虎,谟明富伊咎。
披山穷木禾,驾海逾蟠桃。
重来越裳雉,再返西旅獒。
左右抗槐棘,纵横罗雁羔。
三(一作五)辟咸肆宥,众生均覆焘。
安得奉皇灵,在宥解天韬(音叨)。
归诚慰松梓,陈力开蓬蒿。
卜室有鄠杜,名田占沣涝。
磻溪近馀基,阿城连故濠。
螟蛑愿亲燎,荼堇甘自薅(音蒿)。
饥食期农耕,寒衣俟蚕缲。
及骭(下患切)足为温,满腹宁复饕。
安将蒯及菅(音奸),谁慕粱与膏。
弋林驱雀鴳,渔泽从䲡鱽。
观象嘉素履,陈诗谢干旄。
方托麋鹿群,敢同骐骥槽。
处贱无溷浊,固穷匪淫慆。
踉跄辞束缚,悦怿换煎熬。
登年徒(一作从)负版,兴役趋代鼛(音皋)。
目眩绝浑浑,耳喧息嘈嘈。
兹焉毕馀命,富贵非吾曹。
长沙哀糺纆,汉阴嗤桔槔。
苟伸击壤情,机事息秋豪。
海雾多蓊郁,越风饶腥臊。
宁唯迫魑魅,所惧齐焄藨(音蒿)。
知罃怀褚中,范叔恋绨袍。
伊人不可期,慷慨徒忉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