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唐 · 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客省萧条柿叶红,楼台如画倚霜空。
铜池数滴桂上雨,金铎一声松杪风。
鹤静时来珠像侧,鸽驯多在宝幡中。
如何(一作今)尘外虚为契,不得支公此会同。
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凡所植者多至自天台四明包山句曲丛翠纷糅各可指名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 其二 唐 · 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香蔓蒙茏覆昔邪,桂烟杉露湿袈裟。
石盆换水捞松叶,竹径穿床避笋芽。
藜杖移时挑细药,铜瓶尽日灌幽花。
支公谩道怜神骏,不及今朝种一麻。
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二首 其二 唐 · 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佳树盘珊枕草堂,此中随分亦闲忙。
平铺风簟寻琴谱,静扫烟窗著药方。
幽鸟见贫留好语,白莲知卧送清香。
从今有计消闲日,更为支公置一床。
宿报恩寺水阁 唐 · 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寺锁双峰寂不开,幽人中夜独裴回。
池文带月铺金簟,莲朵含风动玉杯。
往往竹梢摇翡翠,时时杉子掷莓苔。
可怜此际谁曾见,唯有支公尽看来。
访寂上人不遇 唐 · 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
桂寒自落翻经案,石冷空消洗钵泉。
炉里尚飘残玉篆,龛中仍锁小金仙。
须将二百签回去,得(一作待)得支公恐隔年。
茶中杂咏 其九 茶瓯 唐 · 皮日休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案《周礼》,酒正之职,辨四饮之物,其三曰浆。又浆人之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酒府。郑司农云:「以水和酒也,盖当时人率以酒醴为饮,谓乎六浆。酒之醨者也,何得姬公制?」《尔雅》云:「槚,苦茶,即不撷而饮之。」岂圣人纯于用乎?抑草木之济人,取舍有时也。自周已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季疵之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俾饮之者除痟而去疠,虽疾医之不若也。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余始得季疵书,以为备矣,后又获其〈顾渚山记〉二篇,其中多茶事。后又太原温从云、武威段磶之,各补茶事十数节,并存于方册。茶之事,由周至于今,竟无纤遗矣。昔晋杜育有《荈赋》,季疵有《茶歌》,余缺然于怀者,谓有其具而不形于诗,亦季疵之馀恨也,遂为十咏,寄天随子。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
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退栖 唐末 · 司空图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中条山
引用典故:千里骨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
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失(一作忆)良朋。
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寻鸟窠迹(唐道林禅师入秦望山,见长松蟠曲如盖,遂栖止其上,故称鸟窠禅师。) 唐末 · 魏朴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全唐诗补逸
为访名僧迹,言寻小曲阿。
松林春日静,石径晚云多。
道法传驯鹊(原注:有鹊巢侧,自然驯狎。),禅机显化螺(原注:尝入市,见食螺已截尾,乞放之池。至今螺蛳繁生,悉无尾如截。遗迹在芦院。)。
空潭山色印,谁与证谁摩?
永明禅师房 唐末 · 韩偓
五言律诗 押肴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沙县
引用典故:支公
景色方妍媚,寻真出近郊。
宝香炉上爇,金磬佛前敲。
蔓草棱山径,晴云拂树梢。
支公禅寂处,时有鹤(一作鹊)来巢。
奉和袭美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次韵 唐 · 陆龟蒙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柿阴成列药花空,却忆桐江下钓筒。
亦以鱼虾供熟鹭,近缘樱笋识邻翁。
闲分酒剂多还少,自记书签白间红。
更爱夜来风月好,转思玄度对支公。
报恩寺南池联句(第四句缺一字,第八句缺三字。) 唐 · 陆龟蒙
五言排律 押歌韵
古岸涵碧落(龟蒙),虚轩明素波。
坐来鱼阵变(日休),吟久菊□多。
秋草分杉露(嵩起),危桥下竹坡。
远峰青髻并(龟蒙),□□□髯和。
赵论寒仍讲,支硎僻亦过。
斋心曾养鹤,挥翰好邀鹅(南峰院即故相国裴公书额)。
倚石收奇药(龟蒙),临溪藉浅莎。
桂花晴似拭(日休),荷镜晓如磨。
翠出牛头耸(嵩起),苔深马迹讹(一作跛。石上有支公马迹。)。
伞欹从野醉(龟蒙),巾侧任田歌。
跁跒松形矮(日休),般跚桧樾矬。
香飞僧印火(嵩起),泉急使镳珂。
菱钿真堪帖(龟蒙),莼丝亦好拖。
几时无一事(日休),相伴著烟萝(嵩起)。
奉和袭美二游诗 任诗 唐 · 陆龟蒙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引用典故:谢公屐
吴之辟疆园,在昔胜概敌。
前闻富脩竹,后说纷怪石(竟陵子陆羽《玩月诗》云:“辟疆旧林园,怪石纷相向。”)。
风烟惨无主,载祀将六百。
草色与行人,谁能问遗迹。
不知清景在,尽付任君宅。
却是五湖光,偷来傍檐隙。
出门向城路,车马声躏跞(一作轥轹)。
入门望亭隈,水木气岑寂。
犨墙绕曲岸,势似行无极。
十步一危梁,乍疑当绝壁。
池容澹而古,树意苍然僻。
鱼惊尾半红,鸟下衣全碧。
斜来岛屿隐,恍若潇湘隔。
雨静挂残丝,烟消有馀脉。
朅来任公子,摆落名利役。
虽将禄代耕,颇爱巾随策。
秋笼支遁鹤,夜榻戴颙客。
说史足为师,谭禅差作伯。
君多鹿门思,到此情便适。
偶荫桂堪帷,纵吟苔可席。
顾余真任诞,雅遂中心获。
但知醉还醒,岂知玄尚白。
甘闲在鸡口,不贵封龙额。
即此自怡神,何劳谢公屐。
中山临上人院观牡丹寄诸从事(一作弟) 唐末 · 杜荀鹤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引用典故:支公
闲来吟绕牡丹丛,花艳人生事略同。
半雨半风三月内,多愁多病百年中。
开当韶景何妨(一作多)好,落向僧家即是空。
一境别(一作别竟)无唯此有,忍教醒坐对支公。
魏州故禅大德奖公塔碑 唐 · 公乘亿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三
盖闻妙谛惟元。不可以一理测。真筌至奥。不可以诸相求。随万物而泯色空。而不生不灭。超三界而越尘垢。故无去无来。此乃不思议者。其惟西方释迦牟尼佛之谓乎。伏自教传西域。化被中原。汉明推入梦之祥。梁武显施身之愿。语其大也。外不见须弥之广。言其小也。内不知芥子之微。斯乃梵玺裒然。代代相付。肇自摩诃迦叶。迄于帅子尊者。统为二十三代。而后达摩多罗降于汉土。至能秀分之为七。而后苞披叶附。派别脉分。其真宗不泯不灭者。则我大觉大师固有系焉。和尚姓孔。字存奖。家本邹鲁。即阙里之裔孙也。乃祖乃父。因官隶于蓟门。历祀既深。籍同编人。和尚以无量劫中。修菩萨行。及兹降世。岂同凡伦。当衣采之妙龄。蓄披缁之大志。未踰七岁。即悟三乘。启白所亲。恳求剃落。遂于蓟三河县盘山甘泉院依止禅大德晓方。乃亲承杖履。就侍瓶盂。启顾全身。惟思半偈。大中五年。伏遇卢龙军节度使张公奏置坛场。和尚是时戒相方具。而后大中九年。再遇侍中张公重起戒坛于涿郡。众请和尚以六踰星纪。三统讲筵。宣金石之微言。示玉毫之真相。三千大千之世界。靡不瞻依。十一十二之因缘。竟无凝滞。禅大德元公者。即临济之大师也。和尚一申礼谒。得奉指归。传黄檗之真筌。授白云之秘诀。所为醍醐味爽。乍灌顶以皆醒。薝卜花香。才经手而分馥。一旦旋辞旧刹。愿历诸方。西自京华。南经水国。至于攀萝冒险。蹈石眠云。经吴会兴废之都。尽梁武庄严之地。无不追穷圣迹。探讨朝宗。后过钟陵。伏遇仰山大师方开法宇。大启禅扃。赴地主之邀迎。会天人之供施。面陈奥义。众莫能分。和尚立以剖之。如刀解物。仰山目眙击指。称叹再三。遽闻临济大师巳受满相蒋公之请。才凝省侍。飞锡而遽及中条。寻获参随。置杯而将渡白马。当道先太尉中令何公。专发使人。迎请临济大师。和尚翼从一行。不信宿而至于府下。而乃止于观音寺江西禅院。而得簪裾继踵。道俗连肩。曾未期年。是至迁化。斯盖和尚服勤道至。展敬情深。无乖灵堵之仪。克尽荼毗之礼云。乾符二年。有幽州节度押两蕃副使检校秘书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董廓及幽州临坛律大德沙门僧惟信并涿州石经寺监寺律大德宏屿等。咸欲指陈盘岭。祈请北归。和尚欲徇偫情。将之蓟部。晨诣衙庭。启述行迈。先时中丞韩公之叔曰赞中。遽闻告云。抚掌大敬。乃曰。南北两地。有何异也。魏人何薄。燕人何厚。如来之敬。岂如是耶。和尚辞不获巳。许立精舍。韩公之叔常侍及诸檀信。鸠集财货。卜得胜槩。在于南砖门外。通衢之左。成是院也。有如化成。松楠将梓俱来。文石与珷玞荐至。重廊复道。竹翠松青。四户八窗。风轻月朗。和尚乐兹幽致。用化偫迷。开解脱门。演无量法。能使天花散地。水月澄空。常与四众天人。皆臻法要。六州士庶。尽结胜因。岂谓一念俱尸。奄从物化。斯乃文德元年七月十二日也。享龄五十九。僧腊四十一。有亲信弟子藏晖行简。一以主丧。一以传法。大德奉先师之遗命。于龙纪元年八月二十二日。于本院焚我真身。用观法相。阖城禅律。继踵争来。四达簪裾。连肩悉至。于是幡花蔽日。螺呗喧天。火才发而云自愁。薪不加而风助势。三日三夜。号礼如斯。于香烬之中。得舍利一千馀粒。诸寺大德。各各作礼。请分供养焉。于戏。雪氎如故。其仪宛然。捧一履以徒悲。仰双林而莫见。遂建塔于府南贵乡县薰风里。附于先师之塔志也。亿到职之初。曾获瞻礼。法主大德藏晖。不以亿才业庸浅。具闻于我公。相请撰斯文。亿秉笔惕然。得尽芜鄙。铭曰。
传如来教。厥惟大雄。百千劫外。方丈室中。慈悲是念。色相皆空。端然不动。岂染尘蒙。矫迹三界。安心四禅。身虽是假。道本无边。璞内有玉。火中生莲。传法何处。随其有缘。越绝支遁。匡庐远公。高情远致。迹异心同。既离邪缚。肯处凡笼。松轩竹径。空悲夜风。我性不动。我心就然。果得舍利。粒粒珠圆。幡花艳闪。螺呗交连。唱偈作礼。声彻梵天。宝刹新建。招提旧踪。莲芳不见。葱岭谁逢。响亮朝磬。清泠夜钟。历千万祀。传我禅宗。
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 晚唐 · 唐彦谦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引用典故:支公
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
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
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
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怀齐己 唐末至五代 · 昙域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支遁
鬓髯秋景两苍苍,静对茅斋一炷香。
病后身心俱澹泊,老来朋友半凋伤。
峨眉山色侵云直,巫峡滩声入夜长。
犹喜深交有支遁,时时音信到松房。
题中上人院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放雪翎 惠休
高房占境幽,讲退即冥搜。
欠鹤同支遁,多诗似惠休。
瓶澄孤井浪,案白小窗秋。
莫道归山字,朝贤日献酬。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其四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引用典故:不用道林钱
莫问孱愚格,天应只与闲。
合居长树下,那称众人间。
迹绝为真隐,机忘是大还。
终当学支遁,买取个青山。
爱吟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引用典故:支遁
正堪凝思掩禅扃,又被诗魔恼竺卿。
偶凭窗扉从落照,不眠风雪到残更。
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
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闲情。
江上望远山寄郑谷郎中(公时退居仰山)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引用典故:不用道林钱 巢由
危碧层层映水天,半垂冈陇下民田。
王维爱甚难抛画,支遁高多不惜钱。
巨石尽含金玉气,乱峰闲锁栋梁烟。
秦争汉夺空劳力,却是巢由得稳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