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游山1045年 北宋 · 苏舜钦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上春游南峰,出(《凤野续帖》作步)阊扉西。
崎岖缘田塍,时又涉狭溪。
午初至峰下,先读烂古碑。
僧庐颇新鲜,丹青见(《凤野续帖》作髹晃)朝曦。
云昔支公居,石迹有马蹄。
踰岭到天平,上观石屋危。
苍壁泻白泉,对之已忘疲。
西岩列窗户,玲珑漏斜晖。
(黄本、陈本作嵚)然似饾饤,人力安可施。
朝餐下木渎,市物俗所宜。
琴台昔尝游,回首忆旧题。
南向又渡岭,盘屈麋鹿蹊。
摺身趋宝华,未到闻(原作到文,据黄本、陈本、《凤墅续帖》改)法鼙。
松间见广路,平如隐金锤。
寺压两山脚,三面张屏帏。
夜阑宿虚堂,清甚无梦思
西南(原作向,据黄本、陈本、《凤墅续帖》改)尧峰,俗云尧所基。
洪川不能没,上有万众栖。
中道舍篮舆,从者亦汗衣。
关陆巧步趋,健马莫可追。
自伤干躯大,两股酸不随。
岩雨洒磴滑,惟赖枯筇支(钱校:《吴都文粹》作支)
四顾物象殊,虽困强自持。
竹木支撑,小阁架险梯。
凌晨过横山,蹴蹋云霞低。
身如插翅翼,下见(《凤墅续帖》作渐觉)鸿鹄卑。
却视众壑林,密若麦齐。
童童或行列(原作是皆樗栎材,据《凤墅续帖》改),春发绿(原作登,据李本、《凤墅续帖》、钱校改)翠姿。
(李本作左)方绀碧瓦,楼殿贴地飞。
右顾万顷湖,东与天相迷。
日炙白烟开,风驱银山移。
旁过折腰塔,铁轮尽颠堕(黄本、陈本、《凤墅续帖》作隳)
近为震霆拔,火烈瓦甓糜。
未知天之意,摧此将何为。
迤逦瞰(原作看,据《凤墅续帖》改)荐福,爱此路侧池。
清无一点尘,虾鱼潜琉璃。
宝积仰修竹,整如(《凤墅续帖》作整)翠羽旗。
棱伽屋老朽,旧闻(原作是亦,据《凤墅续帖》改)传者非。
北渡千丈桥,柱袅阑倾敧。
揽衣俯而趋,愁为溪风吹。
遇胜辄自留,仰啸巾屡遗。
永言喜谑浪,把酒先嘻嘻。
子履(原作杖履,据《凤墅续帖》改。黄本、陈本作杖履,亦误,此是人名)阅奇怪,瞪视(原作睨,据《凤墅续帖》改)惟嗟咨。
及还城中居,城人殊未知。
自疑身被留,暂此梦寐归。
纷然著鄙事,奔走争自私。
向者却是梦,反复又自疑。
神明日夜往,内顾行者尸。
何由摆尘坌(原作氛,据《凤墅续帖》改),荣辱两莫期。
清泉与白云,终老得自怡。
落星寺南康 北宋 · 祖无择
五言排律 押东韵
金碧共玲珑,楼台浩渺中。
雨花僧讲盛,星石寺基雄。
岩岫庐峰对,波澜蠡泽通。
微红看海日,远绿认江枫。
鸥鸟机心息,潮音梵唱同。
人间群玉府(自注:寺有太宗皇帝御制御书。),物外广寒宫
云衲烝(原校:库本作丞)多坏,尘襟到自空。
扁舟五湖客,长此伴支公
题招提院静照堂 北宋 · 王益柔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构堂幽僻断尘踪,静照为名我所通。
一室可知天下事,十方齐见定心(《舆地纪胜》卷三作光)中。
清朝云散层峰出,后夜潮回涨海空。
槜李禦儿多旧迹,几时烟舸访支公(《至元嘉禾志》卷二七)
双竹 北宋 · 司马光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双干标枯腹,青青凡几霜。
龙腾双角直,鲸喷两须长。
但欲寻支遁,安能问辟疆
屡来非别意,未与此君忘。
和刁节推郊居寄说晤二诗僧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倦赋从军咏式微山斋重此理松扉。
春来园圃朱樱遍,霜后盘飧绿芋肥。
瓶锡时邀高士驾,台缁多学野人衣。
白莲诗社方求友,喜得支公与共归。
东山长老语录序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三八、《苏魏公文集》卷六七
宣城太守史馆刁公景纯,始辟东山宝惠佛寺为禅居,疏召海惠师居实以主之,徇众欲也。
东阳右姓,双林净徒。
少游诸方,遍参知识,最后得法于琅琊惠觉禅师
世所谓临济宗门而南院后裔者,师其流也。
自涖丛林,宜扬佛道,一音既演,四众毕臻。
谷洪钟,有来斯应。
量根器之浅深,随机缘而引导。
晨咨夕叩,虚往实归。
如是累年,大振宗旨。
虽道本无体,非文字谈说之可明;
而人亦有言,故应对酬酢之不一。
于是有《升堂答问》洎《入郡》、《揭榜》等语录三卷传焉。
其说曰:庶品万形,同出一姓,无古今远近之别,无高下细大之殊。
达其指归,则六合内外不离乎方寸;
局于形器,则一念起灭已隔于多生。
至人冥观,动与理会,以为独善不若利人,以心传心,其来有自。
后之学者,返本循元,一悟真空,无复馀事。
如深夜出晓,迷途得归,非敢默默不传。
此无量善知识,所以祖述于玄纲,而大资政南阳公所以不吝于言语也。
公以文章器业翊亮三朝,入辅出藩。
自蜀移越,每经纶制置之暇,教条宣布之馀,游心定慧之门,得意言象之表。
于是禅流辐辏,争望门庭,迅机电激,动形篇什。
其在剑南,则有与峨眉中白洎郡僚府佐往复抑扬及拈提古语,别为两集。
其在镇东,则有与法云重喜唱和,杂述幕府记录,镵于丰碑,秀句英辞,播在人口。
丛林驾说之盛,不愧于昔贤;
宰官倡导之风,复见于今日。
某忝邻对境,稔熟传闻,限有带水之遥,末由丈席之侍。
蒙寄墨本,实会初心。
未几,令侄先辈东来见过,因语及此,且曰向之两集,有蜀州吴醇史君、秘阁文与可作序印行;
今兹唱和,石刻之外,复盈缃帙,亦将镂版,见属冠篇。
某游公之藩,盖有年矣;
聆师之誉,固无间然。
不见异人,既得书而启发;
以为作者,宜序事以著明。
大凡偈、颂、赓载总若干首,其馀觌面高谈,随机纵辩不立于文字者,则不在焉。
庄生之得惠施,喜有忘言之对;
谢安之支遁,将期尘外之狎。
贤德相值,今古同风。
况公夙殖德基,明见佛性,入游戏三昧,超圆顿一乘。
稽山之道场,付慧照之适裔。
彼上人者难为酬对,得大檀越共为證明。
异时挥麈之间,皆契投针之妙,人境不夺,照用同时。
宾主历然,言语道断。
非涉界境,自是己家。
消摇以游,造次于是。
其于道也,不亦广矣;
其于言也,岂可已乎!
门人某等以予于景纯有心照世交之契,于实师为道存目击之知,远诣京师,见求序述。
予以谓宣城山水之郡,古今故实之传,贤守高人,往往相值。
昔唐相裴休廉察,尝致黄檗、运公于开元道场以谈性理,故有《传心法要》,自序之。
景纯作镇,又为实师崇建法席,以唱宗风,复有兹录,见属鄙文。
予师心有年,辟道来达。
披文游目,兹见辩才之不穷;
贤今怀昔,良嘉名德之相遇。
姑用赞叹,思有激扬。
夫至理玄微,见于言者已为粗迹;
一时对问,序其事者岂尽端倪?
两皆虚谈,斯亦奚用!
然而空有互见,语嘿对持。
非因事而显发,孰见道之著明。
厕足致泉,无用所以为用;
蹄得兔,忘言而后可言。
强为标题,已惭声缀,默识之士,愿姑妄听焉。
经故明静师支离堂 北宋 · 强至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支公昔讲支离学,堂上无容坐客毡。
往日衣冠今尚否,经春几席自萧然。
谈间精义门人记,身后清风嗣子传。
一纪宦游寻旧社,空将感涕洒尘编。
任道及顺久二师赋小阁见月 北宋 · 强至
 押词韵第七部
醉领玉川子,夜入支公院。
危阁邀共登,身在霜空半。
缺月穿云来,尘区未应见。
长飙荡寸霭,天宇痕无线。
坐久吹青灯,寒光可对面。
飘飖释苑秀,洒落儒林彦。
相爱忧清景,险语写幽玩。
野令才素悭,斗为吟毫健。
诗成万象索,孤影转楼殿。
游屦绝出门,高僧应作伴。
费万亲属乞与推恩奏元丰六年六月 北宋 · 熊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七
秀容县君史氏状,「夫、如京副使费万昨任路分都监,为支公使文历不明勒停,诣阙披雪。
经略司帖,追赴州救应斗敌,被贼杀害,只得男一名借职
乞奏与女夫、助教欧阳适换班行,更乞推恩二女」。
窃谓万之得罪,固不足矜,而奋不顾身,力图自赎,捐命边徼,实可伤闵。
虽缘停替减等,尚未尽朝廷厚死恤孤之意。
伏望圣慈详察,更赐指挥
同器之过金山奉寄兼呈潜道 北宋 · 王安国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忆同支遁宿嵚崟,不负平生壮观心。
北固山三楚尽,中泠水入九江深。
纷纷落月摇窗影,杳杳归舟送梵音。
东去何时来蜡屐,天边爽气梦相寻
慧山寺 宋 · 杨杰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说支公最好贤,瀛洲可买不论钱。
楼台蔽日都无地,草木藏春别有天。
石上雪飞千峡雨,洞山泉落几家田。
高闲谁似幽居乐,一坐青山不问年。
重建云溪寺 北宋 · 杨适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光绪《慈溪县志》卷四一、《四明山志》卷二
吾观前史,推迹废兴外,好穷山水之所自出。
谢山,实四明东足尔。
晋中兴,拓土修业,冀新其化,必在乎收接豪杰机策之士,以敦其本。
故朴茂醇正辈,往往而归焉。
其后王逸少内史会稽
谢安石,王之友也,而未以爵禄处。
慕王之旧,因携高阳许询沙门支遁,潜息于其间。
故山之擅名,由谢太傅始也。
今耆老虽籍籍称于口,然未喻名之所传也。
云溪者,谢山之别峰耳。
咸平四年,予与表兄饶州幕宾傅君经营其寺,岩壑重复,翠气周延,诚可爱矣。
乾宁而上,院址未立。
光化初年,邑民杨鲁出己之地以为院。
是时,郡牧黄公晟尚释氏,因命僧文怀以主之。
怀既终,清俊续之。
俊去世,端拱二年台州从事洪君昭烈率其宗暨乐从者百馀人,列状请俊之孙奉恩以嗣焉。
恩乃召乡老明信者得五人洪仁宠等,营备众屋,恩之力也。
恩死,弟子愿宗复新之。
宗为人直厚而慈孝,母王氏近百岁而亡。
每语其母,则泣下不能止。
余谓宗浮屠氏,不习诗书者,其存心反如此,盖其性也。
院成已,凡丐予文,躬至吾门者几百数,遂记其事。
虽不足以勉诸人,庶其思以自勖。
嘉祐四年七月十五日记。
按:雍正慈溪县志》卷一四,雍正九年刻本。
天台冲寂道人 北宋 · 沈括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说能文山阁老,比年幽兴著林泉。
自开鹿苑知何日,不向虎溪今十年。
寥寥清言坐中士,皎皎寒月山间天。
不堪世俗看支遁,曾有篇章惠连(《天台续集》别编卷一)
与公诩游西禅新阁 北宋 · 沈辽
 押药韵
清溪水浮青油幕,漾漾轻舟上西郭。
高林参天转山脚,山上黄叶山前落。
西禅道人屹重阁,松风泠泠半天作。
左江右湖若可酌,青山四围走巘崿。
道逢支遁蹑禅屩,方水幽寻同一噱。
世事区区为名缚,生死去来一丘貉
不如(原作知,据四库本改)林间寄冲漠,笑傲高明秋气索。
日斜回舟兴不薄,有意重来何用约。
吾归南冈若孤鹤,新月纤纤下帘箔。
坐想行台夜更乐,桥下水声鸣凿凿。
辩才白云堂壁(补编)1091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白云堂
不辞清晓扣松扉,却值支公久不归。
山鸟不鸣天欲雪,卷帘惟见白云飞。
云师无著自金陵来,见余广陵,且遗余《支遁马图》。将归,以诗送之,且还其画1085年4月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道人自嫌三世将,弃家十年今始壮。
玉骨犹寒富贵馀,漆瞳已照人天上。
去年相见古长干,众中矫矫如翔鸾。
今年过我江西寺,病瘦已作霜松寒。
朱颜不办供岁月,风中蒿火汤中雪。
好问君家黄面翁,乞得摩尼照生灭。
莫学王郎与支遁,臂鹰走马神骏
还君画图君自收,不如木人骑土牛
乞赐度牒修廨宇状1089年9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九、《黄氏日钞》卷六二、万历《杭州府志》卷六二、康熙《钱塘县志》卷三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元祐四年九月□日,龙图阁学士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右,臣伏见杭州地气蒸润,当钱氏有国日,皆为连楼复阁,以藏衣甲物帛。
及其馀官屋,皆珍材巨木,号称雄丽。
自后百馀年间,官司既无力修换,又不忍拆为小屋,风雨腐坏,日就颓毁。
中间虽有心长吏,果于营造,如孙沔中和堂梅挚有美堂蔡襄作清暑堂之类,皆务创新,不肯修旧。
其馀率皆因循支撑,以茍岁月。
而近年监司急于财用,尤讳修造,自十千以上,不许擅支。
以故官舍日坏,使前人遗构,鞠为朽壤,深可叹惜。
臣自熙宁中通判本州,已见在州屋宇,例皆倾邪,日有覆压之惧。
今又十五六年,其坏可知。
到任之日,见使宅楼庑,欹仄罅缝,但用小木横斜撑住,每过其下,慄然寒心,未尝敢安步徐行。
及问得通判职官等,皆云每遇大风雨,不敢安寝正堂之上。
至于军资甲仗库,尤为损坏。
今年六月内使院屋倒,压伤手分书手二人;
八月内鼓角楼摧,压死鼓角匠一家四口,内有孕妇一人。
因此之后,不惟官吏家属,日负忧恐,至于吏卒往来,无不狼顾。
臣以此不敢坐观,寻差官检计到官舍城门楼橹仓库二十七处,皆系大段隳坏,须至修完,共计使钱四万馀贯,已具状闻奏,乞支赐度牒二百道,及且权依旧数支公使钱五百,以了明年一年监修官吏供给,及下诸州刬刷兵匠应副去讫。
臣非不知破用钱数浩大,朝廷未必信从,深欲减节,以就约省
而上件屋宇,皆钱氏所构,规摹高大,无由裁撙使为小屋。
若顿行毁拆,改造低小,则目前萧然,便成衰陋,非惟军民不悦,亦非太平美事。
窃谓仁圣在上,忧爱臣子,存恤远方,必不忍使官吏胥徒,日以躯命侥倖茍安于腐栋颓墙之下。
兼恐弊陋之极,不即修完,三五年间,必遂大坏,至时改作,又非二百道度牒所能办集。
伏望圣慈,特出宸断,尽赐允从。
如蒙朝廷体访得不合如此修完,臣伏欺罔之罪。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崇宁寺(并引)1105年 北宋 · 苏辙
 押词韵第八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崇宁寺
南归闭门万事了,病卧常多起常少。
未用田间下泽车,何须枥上追风骠
乡人记我少年日,滇马为致风前鸟。
三年伏枥人共怪,马不能言心可晓。
坐驰千里气蟠结,日食生刍空自笑。
主人自是箕颍人,谁复为送洮岷道
支公惠眼神骏,山下泉甘足芳草。
法流一洗百病消,翘足长鸣且忘老。
谨次君倚舍人寄题惠山翠麓亭 北宋 · 焦千之
 押尤韵
余爱兹山昔屡游,回环气象冷清幽。
茂林滃郁叠苍翠,宴坐潇洒风飕飗。
密甃积藓迸泉眼,飞翚比翼参云头。
径边谁开青步障,客来共泛紫玉瓯。
思乘兴可独往,尘缨未濯莫我留。
胜处尽至心未厌,健步历览势挟辀。
平生趣向与时背,泉石夙志略已酬。
兹山独以泉品贵,乃得嘉名传九州。
譬人其中贵有物,源深混混难穷搜。
支公此去久愈爱,自我佳句忘百忧。
忽蒙远寄煮岩壑,而我方欲千里求。
愿公早见疑蛇解(自注:公久服蘖。),急诏当应易剡舟。
秋日西园 其三 北宋 · 释道潜
 押尤韵
尝闻晋支遁,矫志归沃洲
千载激清风,邈哉谁与俦。
余今虽不敏,万事非身谋。
朅来卧穷谷,未觉惭(原作暂,据四库本改)先脩。
一法尚无遣,何劳问三休。
卷舒在至理,赏咏归优游。
采薇陟曾阿,濯足依涧流。
但惊桂花拆,讵识江汉秋。
沧溟空汗漫,无意狎群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