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石处士810年6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
有荐石先生者。公曰。
先生何如。曰。
先生嵩邙谷之閒。一裘。
一葛。食朝夕饭一盂。
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
请与出游。未尝以事辞。
劝之仕不应。坐一室。
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
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
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
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烛照数计龟卜也。大夫曰。
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
其肯为某来耶。从事曰。
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
不私于家。方今寇集于恒。
师环其疆。农不耕收。
财粟殚亡。吾所处地。
归输之涂。治法征谋。
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
若以义请而彊委重焉。其何说之辞。
于是撰书词。具马币
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
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
宵则沐浴戒行事。载书册。
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
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
酒三行。且起。
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
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
先生别。又酌而祝曰。
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
遂以为先生寿。又酌而祝曰。
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
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无味于谄言。
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
保天子之宠命。又祝曰。
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图。
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
于是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先生
果能相与以有成也。遂各为歌诗六韵。
退。愈为之序云。
温处士河阳军序810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偫遂空。
冀北马多天下。
伯乐虽善知马。
安能空其偫耶。
解之者曰。
吾所谓空。
非无马也。
无良马也。
伯乐知马。
遇其良辄取之。
偫无留良焉。
苟无良。
虽谓无马。
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
恃才能深藏而不韨者。
洛之北涯曰石生。
其南涯曰温生。
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三月
以石生为才。
以礼为罗。
罗而致之幕下
朱数月也。
以温生为才。
于是以石生为媒。
以礼为罗。
又罗而致之幕下
东都虽信多才士。
朝取一人焉拔其尤。
暮取一人焉拔其尤。
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
与吾辈二县之大夫
政有所不通。
事有所可疑。
奚所咨而处焉。
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
谁与嬉游。
小子后生。
于何考德而问业焉。
搢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
无所礼于其庐。
若是而称曰。
大夫乌公一镇河阳
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
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
其所托重而恃力者。
惟相与将耳。
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
将为天子得文武士幕下
求内外无治。
不可得也。
愈縻于兹。
不能自引去。
资二生以待老。
今皆为有力者夺之。
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
生既至。
拜公于军门。
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
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
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
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郑尚书823年4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岭之南。
其州七十。
其二十二隶岭南节度府。
其四十馀分四府。
府各置帅。
然独岭南节度为大府。
大府始至。
四府必使其佐启问起居。
谢守地不得即贺以为礼。
岁时必遣贺问。
致水土物。
府帅或道过其府。
府帅必戎服。
左握刀。
右属弓矢。
帕首裤靴迎郊。
及既至。
府帅先入据馆。
帅守屏。
若将趋入拜庭之为者。
大府与之为让。
至一再。
乃敢改服以宾主见。
适位执爵皆兴拜。
不许乃止。
虔若小侯之事大国。
有大事。
咨而后行。
隶府之州。
离府远者至三千里。
悬隔山海。
使必数月而后能至。
蛮夷悍轻。
易怨以变。
南州皆岸大海。
多洲岛。
帆风一日踔数千里。
漫澜不见踪迹。
控御失所。
险阻
党仇
机毒矢。
以待将吏。
撞搪呼号。
以相和应。
蜂屯蚁杂
不可爬梳。
好则人。
怒则兽。
故常薄其征入
节而疏目。
时有所遗漏。
究切之。
长养以儿子。
至纷不可治。
乃草薙而禽狝之。
尽根株痛断乃止。
其海外杂国。
若耽浮罗流求毛人夷亶之州。
林邑扶南真腊于陀利之属。
东南际天地以万数。
或时候风潮。
朝贡蛮胡贾人。
舶交海中。
岭南帅得其人。
则一边尽治。
不相寇盗贼杀。
无风鱼之灾。
水旱疠毒之患。
外国之货日至。
珠香象犀玳瑁奇物。
溢于中国。
不可胜用。
故选帅常重于他镇。
非有文武威风知大体可畏信者。
则不幸往往有事。
长庆三年四月
工部尚书郑公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往践其任。
郑公尝以节镇襄阳
又帅沧景德棣。
河南尹华州刺史
皆有功德可称道。
入朝为金吾将军散骑常侍工部侍郎尚书
家属百人。
无数亩之宅。
僦屋以居。
可谓贵而能贫。
为仁者不富之效也。
及是命。
朝廷莫不悦。
将行。
公卿大夫士苟能诗者。
咸相率为诗。
以美朝政。
以慰公南行之思。
韵必以来字者
所以祝公成政而来归疾也。
郑十校理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秘书御府也。天子犹以为外且远。
不得朝夕视。始更聚书集贤殿
别置校雠官。曰学士
校理。常以宠丞相大学士
其他学士。皆达官也。
校理则用天下之名能文学者。苟在选。
不计其秩次。惟所用之。
由是集贤之书盛积。尽秘书所有。
不能处其半。书日益多。
日益重。四年。
郑生涵始以长安选为校理。人皆曰。
宰相子。能恭俭守教训。
好古义施于文辞者。如是而在选。
公卿大夫家之子弟。其劝耳矣。
博士也。始事相公祭酒
分教东都生也。事相公于东太学
今为郎于都官也。又事相公居守
三为属吏。经时五年。
观道德于前后。听教诲于左右。
可谓亲薰而炙之矣。其高大远密者。
不敢隐度论也。其勤已而务博施。
以已之有。欲人之能。
不知古君子何如耳。今生始进仕
获重语于天下。而慊慊若不足。
真能守其家法矣。其在门者。
可进贺也。求告来宁。
朝夕侍侧。东都士大夫不得见其面。
于其行日。分司吏留守从事
窃载酒殽。席定鼎门外。
盛宾客以饯之。既醉。
各为诗五韵。且属为序。
汴州监军俱文珍797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今之天下之镇。
陈留为大。
屯兵十万。
连地四州。
左准右河。
抱负齐楚。
浊流浩浩。
舟车所同。
故自天宝以来。
藩垣屏翰之任。
有弓矢鈇钺之权。
皆国之元臣
天子所左右。
监统中贵
材雄德茂
荣曜宠光。
能俯达人情。
仰喻天意者。
然后为之。
故我监军俱公。
侍从之荣。
受腹心之寄。
奋其武毅。
张我皇威。
遇变出奇。
先事独运
偃息谈笑。
危疑以平。
天子无东顾之忧。
方伯有同和之美。
十三年
将如京师
相国陇西公饮饯于青门之外。
谓功德皆可歌之也。
命其属咸作诗以铺绎之。
送浮屠令纵西游序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其行异。
其情同。
君子与其进可也。
令纵。
释氏之秀者。
又善为文。
浮游徜徉。
迹接天下。
藩维大臣。
文武豪士
令纵未始不褰衣而负业。
往造其门下。
其有尊行美德
建功树业。
令纵从而为之歌颂。
典而不谀。
丽而不淫。
其有中古之遗风与。
乘閒致密。
促席接膝。
讥评文章。
商较人士。
浩浩乎不穷。
愔愔乎深而有归。
于是乎吾忘令纵之为释氏之子也。
其来也云凝。
其去也风休。
方欢而已辞。
虽义而不求。
吾于令纵不知其不可也。
盍赋诗以道其行乎。
张中丞传后叙807年4月13日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
李翰所为张巡传。以文章自名。
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
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首尾
虽材若不及者。开门纳
位本在上。授之柄而处其下。
无所疑忌。竟与俱守死。
成功名。城陷而虏。
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
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死而就虏。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诚畏死。
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
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
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
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
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
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
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
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
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说者又谓分城而守。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
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
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
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
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
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将其创残饿羸之馀。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守一城。捍天下。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蔽遮江淮沮遏其势。
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
不可一二数。擅彊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
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閒。
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时事云。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已上。
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
不听其语。彊留之。
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
睢阳之人不食月馀日矣。云虽欲独食。
义不忍。虽食。
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
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
皆感激为云泣下。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
即驰去。将出城。
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曰。吾归破贼。
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贞元中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城陷。贼以刃胁降
不屈。即牵去。
将斩之。又降霁云
云未应。曰。
南八。男儿死耳。
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
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
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者。
少依于。及起事
嵩常在围中。大历中和州乌江县见嵩。
嵩时年六十馀矣。以初尝得临涣县
好学无所不读。时尚小。
粗问事。不能细也。
云巡长七尺馀。须髯若神。
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
何为久读此。嵩曰。
未熟也。曰。
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嵩惊。以为偶熟此卷。
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
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
应口诵无疑。嵩从久。
亦不见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
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
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
户亦且数万。因一见问姓名。
其后无不识者。怒。
须髯辄张。及城陷。
贼縳等数十人坐。且将戮。
起旋。其众见起。
或起或泣。曰。
汝勿怖。死。
命也。众泣不能仰视。
就戮时。颜色不乱。
阳阳如平常。宽厚长者。
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
月日后于。呼为兄。
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閒。
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閒。武人夺而有之
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嵩无子。张籍云。
上巳日太学听弹琴诗序802年3月3日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与众乐之之谓乐。乐而不失其正。
又乐之尤也。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
京师之人。既庶且丰。
天子念致理之艰难。乐居安之閒暇。
肇置三令节。诏公卿偫有司。
至于其日。率厥官属
饮酒以乐。所以同其休。
宣其和。感其心。
成其文者也。三月初吉
实惟其时。司业武公
于是总太学儒官三十有六人。列燕于祭酒之堂。
樽俎既陈。肴羞惟时。
盏斝序行。献酬有容。
歌风雅之古辞。斥夷狄之新声。
褒衣危冠。与与如也。
有一儒生。魁然其形。
抱琴而来。历阶以升。
坐于樽俎之南。鼓有虞氏之南风。
赓之以文王宣父之操。优游夷愉
广厚高明。追三代之遗音。
舞雩之咏叹。及暮而退。
充然若有得也。武公于是作歌诗以美之。
命属官咸作之。命四门博士昌黎韩愈序之。
荆潭唱和诗序806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
从事有示愈以荆潭唱和诗者。愈既受以卒业
因仰而言曰。夫和平之音淡薄。
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
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
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
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
则不暇以为。今仆射裴公开镇蛮荆。
统郡惟九。常侍杨公领湖之南。
壤地二千里。德刑之政并勤。
爵禄之报两崇。乃能存志乎诗书。
寓辞乎咏歌。往复循环。
有唱斯和。搜奇抉怪。
雕镂文字。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
较其毫釐分寸。铿锵发金石。
幽感鬼神。信所谓材全而能钜者也。
两府从事部属之吏。属而和之。
苟在编者。咸可观也。
宜乎施之乐章。纪诸册书。
从事曰。子之言是也。
告于公。书以为荆潭唱和诗序。
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822年5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韦侯昔以考功副郎盛山
人谓韦侯美士
考功显曹。
盛山僻郡
夺所宜处。
纳之恶地。
以枉其材。
韦侯将怨且不释矣。
或曰不然。
夫得利则跃跃以喜。
不利则戚戚以泣。
若不可生者。
岂韦侯谓哉。
韦侯读六艺之文。
以探周公孔子之意。
又妙能为辞章。
可谓儒者。
夫儒者之于患难。
苟非其自取之。
其拒而不受于怀也。
若筑河堤以障屋霤。
其容而消之也。
若水之于海。
冰之于夏日
其玩而忘之以文辞也。
若奏金石以破蟋蟀之鸣。
虫飞之声。
况一不快于考功盛山一出入息之閒哉。
未几。
果有以韦侯所为十二诗遗余者。
其意方且以入溪谷。
上岩石。
追逐云月。
不足日为事。
读而歌咏之。
令人欲弃百事往而与之游。
不知其出于巴东以属朐䏰也。
于时应而和者凡十人。
及此年。
韦侯为中书舍人
侍讲六经禁中处厚
和者通州元司马宰相
洋州许使君康佐京兆
忠州白使君居易中书舍人
李使君景俭谏议大夫
黔府严中丞秘书监
温司马(造)起居舍人
皆集阙下。
于是盛山十二诗与其和者。
大行于时。
联为大卷。
有之焉。
慕而为者将日益多。
则分为别卷。
韦侯俾余题其首。
石鼎联句诗序812年12月4日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轩辕弥明自衡下来。
旧与刘师服进士衡湘中相识。将过太白
师服在京。夜抵其居宿。
校书郎侯喜。新有能诗声。
夜与刘说诗。弥明在其侧。
貌极丑。白须黑面。
长颈而高结。喉中又作楚语。
视之若无人。弥明忽轩衣张眉
指炉中石鼎谓曰。子云能诗。
能与我赋此乎。刘往见衡湘閒人说。
云年九十馀矣。解捕逐鬼物。
拘囚蛟螭虎豹。不知其实能否也。
见其老。颇
不知其有文也。闻此说大喜。
即援笔题其首两句。次传于
踊跃即缀其下云云道士哑然笑曰。
子诗如是而已乎。即袖手竦肩。
倚北墙坐。谓刘曰。
吾不解世俗书。子为我书。
因高吟曰。龙头缩菌蠢。
豕腹涨彭亨。初不似经意。
诗旨有似讥。二子相顾惭骇。
欲以多穷之。即又为而传之
思益苦。务欲压道士
营度欲出口吻。声鸣益悲。
操笔欲书。将下复止。
竟亦不能奇也。毕即传道士
道士高踞大唱曰。刘把笔。
吾诗云云。其不用意而功益奇。
不可附说。语皆侵刘侯。
益忌之。刘与侯皆已赋十馀韵。
弥明应之如响。皆㯋脱含讥讽
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
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
某伏矣。愿为弟子。
不敢更论诗。道士奋曰。
不然。章不可以不成也。
又谓刘曰。把笔来。
吾与汝就之。即又唱出四十字为八句。
书讫使读。读毕谓二子曰。
章不已就乎。二子齐应曰。
就矣。道士曰。
此皆不足与语。此宁为文耶。
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学于师而能者也。
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闻也。
独文乎哉。吾语亦不当闻也。
吾闭口矣。二子大惧。
皆起立。床下拜曰。
不敢他有问也。愿闻一言而已。
先生称吾不解人閒书。敢问解何书。
请闻此而已。道士寂然若无闻也。
累问不应。二子不自得。
即退就座。道士倚墙睡。
鼻息如雷鸣。二子怛然失色。
不敢喘。斯须。
曙鼓动鼕鼕。二子亦困。
遂坐睡。及觉。
日已上。惊顾。
道士不见。即问童奴。
奴曰。天且明。
道士起出门。若将便旋然。
奴怪久不返。即出到门觅。
无有也。二子惊惋自责。
若有失者。閒遂诣余言。
余不能识其何道士也。尝闻有隐君子弥明
岂其人耶。韩愈序。
郓州溪堂诗序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宪宗之十四年。始定东平
三分其地。以华州刺史礼部尚书御史大夫扶风马公为郓曹濮节度观察等使。
镇其地。既一年。
褒其军号曰天平军。上即位之二年。
召公入。且将用之。
以其人之安公也。复归之镇。
上之三年。为政于郓曹濮也。
适四年矣。治成制定。
众志大固。恶绝于心。
仁形于色。竱心一力。
以供国家之职。于时沂密始分而残其帅。
其后幽镇魏不悦于政。相扇继变。
复归于旧。徐亦乘势逐帅自置。
同于三方。惟郓也截然中居。
四邻望之。若防之制水。
恃以无恐。然而皆曰。
郓为虏巢且六十年。将彊卒武。
曹濮于郓。州大而近。
军所根柢。皆骄以易怨。
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馀。
剥肤椎髓。公私埽地赤立。
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
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其功为大。
若幽镇魏徐之乱。不扇而变。
此功反小。何也。
公之始至。众未孰化
以武则忿以憾。以恩则横而肆。
一以为赤子。一以为龙蛇
惫心罢精。磨以岁月。
然后致之。难也。
及教之行。众皆戴公为亲父母。
夫叛父母。从仇雠。
非人之情。故曰易。
于是天子以公为尚书右仆射封扶风县开国伯
以褒嘉之。公亦乐众之和。
知人之悦。而侈上之赐也。
于是为堂于其居之西北隅号曰溪堂
以飨士大夫。通上下之志。
既飨。其从事陈曾谓其众。
言公之畜此邦。其勤不亦至乎。
此邦之人。累公之化。
惟所令之。不亦顺乎。
上勤下顺。遂济登兹。
不亦休乎。昔者人谓斯何。
今者人谓斯何。虽然。
斯堂之作。意其有谓。
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于道也。
乃使来请。其诗曰。
汴州东西水门记798年3月1日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贞元十四年正月戊子陇西公命作东西水门。越三月辛巳朔。水门成。三日癸未。大合乐。设水嬉。会监军军司马宾佐僚属将校熊罴之士。肃四方之宾客以落之。士女和会。阗郭溢郛。既卒事。其从事昌黎韩愈纪成绩。其辞曰。
汴州河。
水自中注。
厥初距河为城。
其不合者。
诞寘联锁于河。
宵浮昼湛。
舟不潜通。
然其襟抱亏疏。
风气宣泄。
邑居勿宁。
讹言屡腾。
历载已来。
孰究孰思。
皇帝御天下十有八载
此邦之人。
遭逢疾威
嚚童噭嘑
劫众阻兵。
懔懔栗栗。
若坠若覆。
时维陇西公受命作藩。
爰自洛京
单车来临。
遂拯其危。
遂去其疵。
弗肃弗厉。
薰为太和。
神应祥福。
五谷穰熟。
既庶而丰。
人力有馀。
监军是咨。
司马是谋。
乃作水门。
为邦之郛。
以固风气。
以闬寇偷
黄流浑浑。
飞阁渠渠。
因而饰之。
匪为观游。
天子之武。
陇西公是布。
天子之文。
陇西公是宣。
河之沄沄。
源于昆崙。
天子万祀。
公多受祉。
乃伐山石。
刻之日月。
尚俾来者。
知作之所始。
燕喜亭记804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
太原宏中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
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
邱荒之閒。上高而望。
得异处焉。斩而嘉树列。
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
燔椔翳。却立而视之。
出者突然成邱。陷者呀然成谷。
洼者为池。而阙者为洞。
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
自是宏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
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既成。
愈请名之。其邱曰俟德之邱。
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
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之瀑。
谷言德。瀑言容也。
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之瀑。
谷言容。瀑言德也。
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
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
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
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
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也。于是州民之老。
闻而相与观焉。曰。
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
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
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
宏中吏部郎贬秩而来。次其道途所经。
蓝田商洛。涉淅湍。
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
荆门。下岷江
洞庭。上湘水
衡山之下。繇郴踰岭。
猿狖所家。鱼龙所宫。
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
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宏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
智以谋之。仁以居之。
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799年11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书记之任亦难矣。
元戎整齐三军之士。
统理所部之氓。
以镇守邦国。
赞天子施教化。
而又外与宾客四邻交。
其朝觐聘问慰荐祭祀祈祝之文。
与所部之政。
三军之号令升黜。
凡文辞之事。
皆出书记
非闳辨通敏兼人之才。
莫宜居之。
然皆元戎自辟。
然后命于天子。
苟其帅之不文。
则其所辟或不当。
亦其理宜也。
南阳公御史大夫豪寿庐三州观察使授节移镇徐州
历十一年。
掌书记者凡三人。
其一人曰高阳许孟容
入仕于王朝。
今为尚书礼部郎中
其一人曰京兆杜兼
今为尚书礼部员外郎观察判官
其一人陇西李博。
自前乡贡进士秘书省校书郎
方为之。
南阳公文章称天下。
其所辟。
实所谓闳辨通敏兼人之才者也。
后之人苟未知南阳公之文章。
吾请观于三君子。
苟未知三君子之文章。
吾请观于南阳公
可知矣。
蔚乎其相章。
炳乎其相辉。
志同而气合。
川泳而鸟云飞也。
愈乐是宾主之相得也。
故请刻石以记之。
而陷置于壁閒。
俾来者得以览观焉。
蓝田县丞厅壁记815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丞之职。
所以贰令
于一邑无所不当问。
其下主簿尉
簿尉乃有分职。
丞位高而偪。
例以嫌不可否事。
文书行。
吏抱成案诣丞。
卷其前。
钳以左手。
右手摘纸尾。
雁鹜行以进。
平立睨丞曰。
当署。
丞涉笔占位署惟谨。
目吏。
问可不可。
吏曰得。
则退。
不敢略省。
漫不知何事。
官虽尊。
力势反出主簿尉下。
谚数慢必曰丞。
至以相訾謷
丞之设。
岂端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
以蓄其有。
浤涵演迤
日大以肆。
贞元初
挟其能战艺于京师
再进再屈□人。
元和初
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
再转而为丞兹邑。
始至。
喟曰。
官无卑。
顾材不足塞职。
既噤不得施用。
又喟曰。
丞哉丞哉。
余不负丞。
而丞负余。
则尽蘖去牙角
一蹑故迹。
破崖岸而为之。
丞厅故有记。
坏漏污不可读。
斯立易桷与瓦墁。
治壁。
悉书前任人名氏。
庭有老槐四行。
南墙钜千梃。
俨立若相持。
水㶁㶁循除鸣。
斯立痛埽溉。
对树二松。
日哦其閒。
有问者。
辄对曰。
余方有公事。
子姑去。
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新修滕王阁820年10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
愈少时。
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
滕王阁独为第一。
有瑰伟绝特之称。
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
壮其文辞。
益欲往一观而读之。
以忘吾忧。
系官于朝。
愿莫之遂。
十四年。
以言事斥守揭阳
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其冬
以天子进大号。
加恩区内。
移刺袁州
袁于南昌为属邑。
私喜幸自语。
以为当得躬诣大府。
受约束于下执事
及其无事且还。
倘得一至其处。
窃寄目偿所愿焉。
至州之七月
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御史中丞
观察江南西道
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
八州之人。
前所不便。
及所愿欲而不得者。
公至之日。
皆罢行之。
大者驿闻。
小者立变。
春生秋杀。
阳开阴闭。
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閒。
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
吾虽欲出意见。
论利害。
听命于幕下
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又安得舍己所事。
以勤馆人。
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
人吏浃和。
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
文武宾士。
皆与在席。
酒半
合辞言曰。
此屋不修且坏。
前公为从事此邦。
适理新之。
公所为文。
实书在壁。
今三十年。
而公来为邦伯。
适及期月。
公又来燕于此。
公乌得无情哉。
公应曰诺。
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
盖瓦级砖之破缺者。
赤白之漫漶不鲜者。
治之则已。
无侈前人。
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
公以众饮。
而以书命愈曰。
子其为我记之。
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
窃喜载名其上。
词列三王之次。
有荣耀焉。
乃不辞而承公命。
其江山之好。
登望之乐。
虽老矣。
如获从公游。
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
袁州刺史韩愈记。
记宜城驿819年2月2日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宜城驿
驿置在古宜城内。
驿东北有井。
传是昭王井。
有灵异。
至今人莫汲。
驿前水。
传是白起西山下涧。
灌此城坏。
楚人多死。
流城东陂。
臭闻远近。
因号其陂臭陂
有蛟害人。
渔者避之。
井东北数十步。
楚昭王
有旧时高木万株。
多不得其名。
历代莫敢剪伐。
尤多古松大竹
太傅襄阳
宜城县
并改造南境数驿。
材木取足此林。
旧庙屋极宏盛。
今惟草屋一区。
然问左侧人。
尚云每岁十月
民相率聚。
祭其前庙。
后小城。
盖王居也。
其内处偏高。
广员八九十亩。
号殿城
当是王朝内之所也。
多砖。
可为书砚。
自小城内地。
今皆属甄氏。
甄氏于小城北立墅以居。
甄氏有节行。
其子逢。
以学行为助教
元和十四年二月二日题。
画记795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
骑而立者五人。
骑而披甲载兵立者十人。
一人骑。
执大旗前立。
骑而披甲载兵行且下牵者十人。
骑且负者二人。
骑执器者二人。
骑拥田犬者一人。
骑而牵者二人。
骑而驱者三人。
羁靮立者二人。
骑而下倚马臂隼而立者一人。
骑而驱涉者二人。
徒而驱牧者二人。
坐而指使者一人。
甲冑手弓矢鈇钺植者七人。
甲冑执帜植者十人。
负者七人。
偃寝休者二人。
甲冑坐睡者一人。
方涉者一人。
坐而脱足者一人。
寒附火者一人。
杂执器物役者八人。
奉壶矢者一人。
舍而具食者十有一人。
挹且注者四人。
牛牵者二人。
驴驱者四人。
一人杖而负者。
妇人以孺子载而可见者六人
载而上下者三人。
孺子戏者九人。
凡人之事。
三十有二。
为人大小百二十有三。
而莫有同者焉。
马大者九匹。
于马之中。
又有上者。
下者。
行者。
牵者。
涉者。
陆者。
翘者。
顾者。
鸣者。
寝者。
讹者。
立者。
人立者。
龁者。
饮者。
溲者。
陟者。
降者。
痒磨树者。
嘘者。
嗅者。
喜相戏者。
怒相踶齧者。
秣者。
骑者。
骤者。
走者。
载服物者。
载狐兔者。
凡马之事二十有七。
为马大小八十有三。
而莫有同者焉。
牛大小十一头。
橐驼三头。
驴如橐驼之数而加其一焉。
隼一。
犬羊狐兔麋鹿共三十。
旃车三两。
杂兵器弓矢旌旗刀剑予楯弓服矢房甲冑之属。
瓶盂簦笠筐筥锜釜饮食服用之器。
壶矢博奕之具。
二百五十有一。
皆曲极其妙。
贞元甲戌年
余在京师
甚无事。
同居有独孤生申叔者。
始得此画。
而与余弹棋。
余幸胜而获焉。
意甚惜之。
以为非一工人之所能运思。
盖丛集众工人之所长耳。
虽百金不愿易也。
明年京师
河阳
与二三客论画品格
因出而观之。
座有赵侍御者。
君子人也。
见之。
戚然若有感然。
少而进曰。
噫。
余之手摸也。
亡之且二十年矣。
余少时。
常有志乎兹事。
国本
绝人事而摸得之。
闽中而丧焉。
居闲处独。
时往来余怀也。
以其始为之劳而夙好之笃也。
今虽遇之。
力不能为已。
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
余既甚爱之。
又感赵君之事。
因以赠之。
而记其人物之形状与数。
而时观之。
以自释焉。
科斗书后记816年6月4日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愈叔父当大历世。
文辞独行中朝。
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行
取信来世者。
咸归韩氏。
于时李监阳冰独能篆书。
而同姓叔父择木善八分。
不问可知其人。
不如是者不称三服。
故三家传子弟往来。
贞元中
愈事董丞相幕府汴州
开封服之者。
阳冰子。
授余以其家科斗孝经。
汉卫宏官书。
两部合一卷。
余宝蓄之。
而不暇学。
后来京师
四门博士
识归公。
归公好古书。
能通之。
愈曰。
古书得其据依。
盖可讲。
因进其所有书属归氏。
元和来愈亟不获让。
嗣为铭文。
荐道功德。
思凡为文辞。
宜略识字。
因从归公乞观二部书。
得之。
留月馀。
张籍进士贺拔恕写以留愈。
盖得其十四五。
而归其书归氏。
十一年六月四日
右庶子韩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