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高卿从政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七、《橘洲文集》卷八
气高如华嵩,志趣如王公。
其重厚也如此,孰知其为屡空!
吾闻居士京华人也,处江南之俗,一味春融。
非能俛仰于一世,是亦敦厖有古风。
天将以畀其子,使诗出家世,如公心地,永昭晰于无穷。
赵君实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七、《橘洲文集》卷八
道士之服,若嵩华之隐者;
衣缝掖之衣,而反先人之故庐。
老子五千读,聚邺侯三万书
龙蛇变化只俄顷,夫岂斯人之徒欤!
道人朱氏法华净业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七、《橘洲文集》卷一○、《乐邦文类》卷三
始余东归,过所谓罗𬑟罗道场者。
至起信堂,有比丘语余曰:「寺有胜事,子知之不」?
余顾堂下四,曰:「得非岁寒面目无恙乎」?
比丘曰:「不然」。
引余登忏摩之堂,发一函视之,即刺绣《妙莲华》七轴也。
余方合十指爪,叹未曾有。
比丘曰:「此薛君之室,道人朱氏、法名如一之所作也。
朱即钦成皇后、渊圣中宫两世之侄也。
自归于薛,视世如尘泥。
年二十馀,即告其夫,清净自适,道装素服,洁斋如也。
尝以黄绢命经生书是经,手以碧茸绣其上。
线蹊针孔,去来绵密,无有间断,如笔既试,如墨新乾,阅十二年而后有成。
复绣弥陀、观音,无异绘画。
自经首题:『敬致八万四千拜,凡一句一字,率皆唱礼者三』。
《法华》之文几数万言,三月而能背诵。
阅《华岩》、《般若》、《楞严》、《圆觉》,亦复翻水千偈,馀经可知。
尝锓木为图,劝人诵阿弥陀,擘窠屡书,满十万声而止,所化之数仅十二万人。
道人则旦旦诵之,莫夜扣之,无一豪堕意。
尤喜禅寂,结庐于墓,一室事佛,一室晏坐,一室经书,一婢供斋蔬,与同甘苦,虽烈丈夫有所不能堪也。
今年春,尽易故奁,具为三日会,会道俗以万计,饭千苾刍
为宝幢贮《法华》,同念佛人姓名,迎归于寺。
城内外欢动,倾士夫之室,莫不耸观。
十二月,以微疾命医,医以丹砂进,道人竟不起。
临瞑目时,再起跏趺。
薛君曰:『吾家无是法也』。
请就寝,后事即如仪。
道人右胁而终,年三十有七,实绍熙四年十二月十日」。
余闻比丘语,为之慨然。
比丘属余识其事为来世劝,敬书以赞之。
赞曰:
道人之身,春容月影耳。
灵山最后之旨,回向净土,其铁心石肠耶!
吾知其于世间不复来矣。
老庞曰:「不是圣贤,了事凡夫」。
斯言有旨哉!
龛铭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七、《橘洲文集》卷一○
余幼学道,若涉大海而无津涯。
中遇司南之车,知所趋向。
晚触洄洑,逆折万变,然后一登休歇之场,吾大惠先师之力也。
幼始知学,从先生授五经,习为章句。
自少多病,父母许以出家,遂投本郡德山院僧某为师。
师贤而能教其徒,俾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听《楞严》、《圆觉》、《起信》。
越五岁,舍去,依成都昭觉彻庵白水六庵。
挈包南来,从先大惠于育王径山
晚见东林卐庵、蒋山应庵,辛苦艰难,始毕平生之愿。
世缘未尽,被人推出,以长老名。
初领四明锡山,晚为葬亲而归,住无为禅刹
忧患一世间,游戏翰墨海,人便谓其以文词鸣,是未知我者。
今年六十九矣,示疾而化。
呜呼!
人孰不死,死而不亡者,圣贤也。
学佛而至如来大寂灭海,学圣人而至梦奠两楹之秋,是真不负所学矣。
夫生死也,梦幻也,世人以为虚妄不实。
殊不知此吾大寂灭不动不变第一义谛心,祖师以为面目见在,余尝于《传灯七佛偈》下略发明之。
余即宝昙字少云,俗许氏,嘉定府龙游符文人。
没于庆元三年四月二十六日
临行不能饶舌,终之以言,曰放下便稳。
忠州评事墓志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七、《橘洲文集》卷七
忠南,春秋巴子之国。
国最小,介楚蜀之间,诸侯卑之。
两汉时为郡。
土地肥衍,水有黄金,山有麝香鹿茸之属,四方多徙归之。
吴氏自襄州来,吴姬太伯之后,不知其迁于襄复几世。
其先有摄酆都者。
高祖某,曾祖某,祖某,皆隐居不仕,行义闻于乡。
世居郡之折桂坊,考某始迁今垫江洞池之长乐山自号长乐山人
进士无成,去,学武,三预荐不第,卒老于家。
生三男,君其长。
君讳某,字某,七岁即吾伊诵,二十能受书射,三十能百金之产。
先君得与宾客觞豆燕笑无缺供,父子兄弟怡怡愉愉,实君之力。
晚属疾不去枕,藉君扶持在傍,药必尝以进,至溺器亦出其手。
先君抚之曰:「吾死矣,汝之子报汝当如是」。
不幸先君属续,君哀毁瘠。
其既丧,庐于墓者三月,一日三临,膝行负土,日以封者三,食不过数合,仅属息而已。
母丧亦如之。
君起家难,视毫发之义谓可贾而有。
凡人之疾病丧葬与贫不能嫁婚,虽药贵如丹砂,金贵如玉,饰贵如簪珥,悉与供具。
岁饥则畀之食,有暴骨于野则为大冢以藏之。
又多阅人,士有未遇,尝舍馆于君,后皆有名于蜀。
喜饮客,酒酣,自度曲,激越可听。
乾道戊辰卒,年六十三,以淳熙某年葬于安乐乡昌池之原。
君天资孝友,故能不悖于道。
尝读西方之书,从真如长老一公游,闻生死之说,至瞑不乱。
娶里中冉氏,生三子,次舍为比丘,长、季皆能克家。
如孙三人,方从学四方未艾。
冉后君一年而卒。
孙女季尚幼。
比丘某多历丛林,见知识而有闻者,今年载南以归,以乡士人袁炎庄从吾为方外友,请铭于予。
铭曰:
孝友近乎仁,取舍近乎义。
有子有孙,是为仁义之施。
更千百年,陵谷变迁,无易斯位。
雪林彦和尚塔铭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七、《橘洲文集》卷七
积翠之道,至晦堂益尊。
晦堂一传而为灵源、死心。
死心峻如雷霆,灵源盖端重简严者也。
以是而为法授受,四世而至雪林彦公
公见慈航,慈航见无示无示见长灵,长灵见灵源,是为黄龙六世孙也。
公未生之夕,其母梦有子跨白马而西,黎明生公
公少异于群儿,而质警敏,从乡先生诵六艺,终篇即乞身于父母,投郡开元泗洲为比丘
真歇领千七百衲子雪峰,公造其席。
未几出岭,首谒佛智四明山中。
闻慈航少年精神折冲于二老,径往从之。
自投机以还,二十年与之俱,尽慈航而后已。
繇五峰出世,阅十五暑寒,有力者屡挽之,公坐不动。
一旦为广惠而出,嗣秀王闻其风,以仁祠致之。
哀慈航为古人,归守其塔几年。
再住广惠,至雪窦终焉。
公磊落人,天资夙与道合。
余尝执其手与之登高临深,虽千仞之渊,无极之崖,婆娑其间,不见其颠隮悸慄之状。
识度深远,不妄与人交,交则示人以肺肝。
精通内外书,出语奇峭,亦不以介意。
衲子不堪其淡泊,望望然去之。
公谈笑自如,尝谓余曰:「我岂以佛祖为奇货而求售于今人也」!
示疾之日,其徒以医药进,辄举手麾去,颓然如坐深定中。
泉南人俗姓施名僧彦,寿七十有一,臈五十有七。
圆寂绍兴壬子八月二十日后七日全身葬于东塔
余,公友也,铭其塔,为其铭曰:
明觉之室,左雪林之藏,人天敬之其敢忘!
乳母戴氏墓志铭(代史待制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七、《橘洲文集》卷一○
乳母戴氏第九,鄞人
初归李氏,生一男。
既入吾家,乳弥大。
越三年,弟弥正生,又乳之。
已而归郑氏,生一女一男。
年七十有九,淳熙十三年正月辛卯卒。
明年十一月壬寅,葬阳堂乡下水阳山㠗之原,从后夫兆。
乳母始生,吾家家君太傅犹布衣,生计萧然,先夫人食粝衣敝,仰事俯育,备尝艰苦,有人所难堪者。
乳母侍左右,恪勤不懈。
夜乳二子,避乾就濡,啼声呱呱,终昔无宁寐。
晨兴,左手更挟二子,右手供洒扫百役,至暮弗得息。
及家君登进士第,得尉馀姚
秩满归乡,弥大兄弟行名犹未立,先夫人遽即世。
勤于施,不获其报,每一念之,痛沦骨髓。
而乳母遂登高寿,见家君位三事,弥大入侍从,弥正为郎。
时节来视,兄弟杯酒相劝,耳和目丽,辄颀然忘归,或至累月。
后竟卒于吾家,饬终尽礼。
呜呼,是庶几可以无憾矣!
铭曰:
前虽艰,后则荣。
藏于斯,永妥宁。
史魏公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橘洲文集》卷七
惟公以道德忠孝之资,受社稷安危之寄,致父子于,委成功于天地。
寿考百年,是为报施。
房玄龄有征辽之恤,魏郑公启贞观之治,世虽后先,心则不异。
德顺班师之诏,神予其衷;
符离必败之师,吾宁去位。
汲汲将母,皇皇治第。
烟雨层檐,六见苍翠。
孤云无心,与世轩轾。
三命偃藩,挥手复至。
上方图回,人所嫉忌。
再相司马,一定国是。
君臣赓歌,金石声气。
古今维垣,一人而已。
决志投老,以全其天。
艺圃舍后,种松槛前。
坐待伏苓,身轻鹤便。
未病三日,有人梦焉。
星冠绣衣,竟从此仙。
邦国殄瘁,泰山其颠。
云谁之思,有泪及泉。
昔与仲弟,辱公爱怜。
在门下士,识公最先。
早以道合,心斯石坚。
世益凋落,情随日迁。
公今古人,我亦白颠。
一恸永诀,公无弃捐。
护圣史魏公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橘洲文集》卷七
惟公结三朝之主知,正一代之师席。
建万八千岁之基,钟二十四考之实。
堂堂乎公,稽古之力。
眷我灵山,益见畴昔。
黄檗以论心,笑平原之缚律。
草木何幸,均蒙斯泽
受恩之地,终始全璧。
夫人不言,言必有获。
公今云亡,论报无日。
一香以奠,涕泪横臆。
祭交友文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橘洲文集》卷七
我昔与公,有大缘契。
富贵寂寥,宜不并世。
七年定交,孰控其制!
我非梦人,公梦相继。
情固有异,无心则同。
是故古人,托于梦中。
公之精诚,如聆鼓钟。
公之器识,如瞻华嵩。
半生倦游,保障闾里。
青春故园,锦绣肝肺。
我老岩壑,念公如醉。
断鸿经年,尺书不至。
人传讣音,忽堕我前。
寐不交睫,食不下咽。
谓是梦邪,声在耳边。
谓非梦邪,道远数千。
浮云散殊,人莫不死。
死而独存,黄壤无几。
云胡苍天,夺我君子!
遂令世间,金璧泥滓。
白首挥涕,其谁与归?
病孰我药,寒谁我衣?
冤苦无极,死生别离
兰玉庭户,植自公手。
蕙帐猿鹤,出自公友。
八极旷荡,魂无不知。
一香以奠,公无我违。
潘经略字德鄜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橘洲文集》卷七
斯文故家,金玉一节。
至先君子,伯仲奇杰。
譬诸火传,公益发越。
是故灵物,诚哉不欺。
如室中剑,其光陆离。
彼不求售,而人自知。
有探其源,我自问学。
吾不释梵,亦不伊雒。
顾行何如,期至先觉。
衣绣持斧,飙驰电旋。
镌凿大吏,如烹小鲜。
五羊洞庭,白波黏天。
公至之日,民物安堵。
海蛮洞蜑,亦为吾护。
视地险夷,不私喜怒。
尺一之诏,待公有为。
大君贤相,新旧一时。
势不可挽,去如鹢飞。
归来镜中,白发无几。
春风故园,花鸟惊喜。
亲朋更酌,草草罍洗。
亦有鼓吹,弦歌舞雩
亦有俎豆,左琴右书。
钟三,颇废枝梧。
声高华嵩,身属梦寐。
云胡正人,天不慭遗?
遂使贪夫,饕餮一世。
下士,弟兄受知。
取我故书,日林细窥。
拊手谓我,光明可期。
姜山几年,着脚户外。
无何渺㳽,竟坠苦海。
报慈之招,公意有在。
使者三却,略无色辞。
白金缄封,惠我茅茨。
岁晚一饱,心知所私。
岂无它人,翻覆云雨。
我恨不能,代公死所。
青灯繐帏,何日晤语?
涕泗横臆,终身别离。
八极旷荡,魂无不知。
矢词以奠,公乎一归。
祭雪林彦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橘洲文集》卷一○
呜呼雪林,魁岸奇杰。
他山之云,肤寸吴越
心期大方,追配前哲。
昔闻黄龙,怒噀其血。
寂寥云仍,几致角折。
吾能起家,目电光掣。
回视诸方,跂跂挈挈。
山林城市,如剑一吷。
握手谓予,非子奚说?
岁寒之交,无翕翕热。
我虽心语,公以意决。
云胡一灯,舍我而灭?
霜馀木枯,乳豆巉绝。
抚公不应,涕泪呜噎。
一香荐诚,永以为诀。
峰和尚住雪豆疏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橘洲文集》卷八、《丛林盛事》卷下
住雪豆好,住翠峰好,老子当断自胸中;
为法来耶,为床坐耶,此行殆出人意表。
无愧于东山直下四世,望之如西湖雪后诸峰。
但得心同道同生处同,不论佛界魔界众生界。
某人声飞吴越,价重岷峨,住海门国逾一十有二年,肆翻澜口说八万四千偈
如山岌岌,有陈堂堂。
与其踞沧波而扰蛟龙,孰若依蕙帐而友猿鹤
众念猗兰之世,冀一现于优昙。
计非师子之家,当尽搂其种类。
归来及早,慰我同门。
请别峰和尚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橘洲文集》卷八
山中有乔木万本,飞雪千丈,真故老之家;
朅来为沽酒三升,无金二两,肆秦人之祸。
借东风之快便,荐北苑之新杯。
唤起瞪瞢,为伊澡雪。
恭惟其人口香楚水,眼老吴云,瀹尽杨子江心之波,不作天下大沩之梦。
痛扫除于诸病,虽噫欠亦生风。
蟹眼一翻,笑捧炉之安用;
羊肠百绕,戒覆车之在前。
眷此输诚,幸临毋却。
台州光孝远和尚开堂疏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
少室九年,示辛苦艰难之状;
黄梅半夜,有光明盛大之传。
寔张本于斯文,用服膺于前哲。
三拜不移于旧位,一香愿供于先师。
吾其敢欺,法固如是。
某人笑花眼孔,掣电机轮。
行天下,见前辈,庶几无愧古人;
道树,转法轮,胡为久默斯要?
登须弥高广之座,侈师子嚬呻之音。
人天俨临,霜垂熟起!
积翠曾大父顾不伟欤,彼德云老比丘正好歇去。
仰祝南山之寿,少纾北面之诚(《橘洲文集》卷八。)
「积翠」上疑脱一字,与下句失对。
和尚明州天宁疏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橘洲文集》卷八
佛法无人,吾固为之堕泪;
王臣有意,公亦自可扪心。
如鸾胶而续断弦,无鼠穴而衔窭籔。
某人寒岩之子,佛智之孙。
人皆想见风流,谁不责备家世?
门当户对,远亲不如近邻;
坎止流行,三步只作一跳。
愿垂高谊,以副舆情。
请尼长老住圣因疏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橘洲文集》卷八
双林灭后,大爱道尚无它;
少室归时,尼总持其已彻。
堪受灌溪之拜,不负沩山之机。
古称所难,吾得亲见。
某人具旃檀种性,有师子爪牙。
黑竹篦下,不疑老和尚舌头;
金色光中,是真善知识住处。
󱖊云林之胜践,屈象驾之垂临。
委羽山前,振起堂堂之陈;
散花天外,更收将将人。
凭此一灯,用严万寿。
延庆讲师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橘洲文集》卷八
春风啼鸟,许伊消息真传;
夜雨寒螀,只此工夫谁到?
属岁华之婉晚,副江国之平章。
某人绝代风流,弥天声价。
扫除文字五千卷,亲见祖师;
抱负月团三百规,淘汰学者。
起信堂中宴坐,雨花筵上舂容。
四明宗旨,乃先师得之;
俟一庵归来,而此恨方雪。
延庆讲师汤榜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橘洲文集》卷八
舌本澜翻,搅百川为酥酪;
耳门空洞,吹万籁作笙簧。
是诚三折肱之医,聊伸九顿首之敬。
其人如黑石蜜中边皆甜,与赤旃檀臭味相似。
历数旧游人物,质诸故垒山川,师今一人,我无异说。
老生塞口,别试囊中之方;
新学填门,更须度外之置。
妙智讲师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八、《橘洲文集》卷八
因佛语而得佛心,故无异说;
自吾师而至吾友,皆以斯传。
当木槁灰寒之秋,望海涵地负之寄。
某人具草木臭味,据龙蛇所居。
自学海波澜中来,知义天星象无极。
大兴钟梵,用震盲聋。
唤起月堂二老,本一家之旨;
亲从普照四明,见百代之宗。
看取花飞,副兹物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