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吊侯霸诏(十三年正月) 其一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惟霸积善之德,久而益彰,清洁之操,白首弥厉。汉之旧制,丞相拜日,封为列侯,顷以军旅暴露,功臣未受国邑,缘忠臣之心,不欲先飨其宠,故未爵命,其追爵谥霸,使袭其后(袁宏《后汉纪》七:「侯霸薨,上伤惜之,亲自临吊,诏于是封霸为则乡侯,谥曰哀侯。」)。
其二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惟霸积善清洁。视事九年。汉家旧制,丞相拜日,封为列侯。朕以军师暴露,功臣未封,缘忠臣之义,不欲相逾,未及爵命,奄然而终。呜呼哀哉(《后汉·侯霸传》)!
改长沙王等为侯诏(十三年二月丙辰)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长沙王兴、真定王得、河间王邵、中山王茂,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其以兴为临湘侯,得为真定侯,邵为乐成侯,茂为单父侯(《后汉·光武纪》)。
免益州民为奴婢者诏(十三年十二月)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民;或依托为人下妻,欲得,恣听之;敢拘留者,比青、徐二州以略人法从事(《后汉·光武纪》)。
检核州郡垦田及户口诏(十五年)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刺史太守多为诈巧,不务实核,苟以度田为名,聚人田中,并度庐屋里落,聚人遮道啼呼(官辑本《东观汉纪》,又见《后汉·光武纪》注)。
废郭后立阴后诏(十七年十月辛巳) 其一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遗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后汉·光烈阴皇后纪》)。
其二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不可以奉供养(《续汉·五行志六》)。
蠲边郡盗谷罪诏(十八年四月癸酉)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今边郡盗谷五十斛,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除此法,同之内郡(《后汉·光武纪》)。
庙祭诏(十九年)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以宗庙处所未定,且祫祭高庙。其成、哀、平且祠祭长安故高庙。其南阳舂陵岁时各且因故园庙祭祀。园庙主守治所远者,在所令长行太守事侍祠。惟孝宣帝有功德,其上尊号曰中宗(《续汉·祭祀志下》)。
立皇太子诏(十九年六月)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阳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后汉·光武纪》)。
迎诏窦融勿得让职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日者知公欲让职还土,故命公暑热且自便。今相见,且宜论他事,勿得复言(《后汉·窦融传》,又见《艺文类聚》五十一引《东观汉记》,又袁宏《后汉纪》六系此诏于十二年后。)。
制诏贳侍御史(建武二十二年十二月) 东汉 · 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
以陈留督邮虞延故,贳御史罪(《后汉·虞延传》)。
地震诏(二十年九月戊辰) 东汉 · 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
制诏曰:「日者地震,南阳尤甚夫地者,任物至重,静而不动者也。而今震裂,咎在君上。鬼神不顺无德,灾殃将及吏人,朕甚惧焉。其令南阳勿输今年田租刍藁。遗谒者案行,其死罪系办在戊辰以前,减死罪一等;徒皆弛解钳,衣丝絮。赐郡中居人压死者棺钱,人三千。其口赋逋税而庐宅尤破坏者,勿收责。吏人死亡,或在坯垣毁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者,以见钱谷取佣,为寻求之(《后汉·光武纪》)」。
除杜乔为丹水长诏(二十三年) 东汉 · 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
公侯子孙,必复其始,贤者之后,宜宰城邑。其以乔为丹水长(《后汉·杜林传》)。
诏增百官俸(二十六年正月) 东汉 · 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
前以用度不足,吏禄薄少。今益其俸,自三公下至佐使各有差(官辑本《东观汉记》)。
营寿陵诏(四月) 其一 东汉 · 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
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迭兴之后,亦无丘垄,使合古法。今日已逝,当豫自作。臣子奉承,不得有加(官辑本《东观汉记》「四月始营陵地于临平亭南,诏」。)。
其二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
临平望平阴,河水洋洋,舟船泛泛,善矣夫!周公、孔子犹不得存,安得松、乔与之同共游乎?文帝晓终始之义,景帝所谓孝子也,故遭反覆,霸陵独完,非成法耶(同上。「乃令陶人作瓦器,又曰」云云。)?
其三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
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太宗识终始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覆,而霸陵独完,受其福,岂不美哉!今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后汉·光武纪下》「初作寿陵。将作大匠宝融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帝曰」云云。案:此与《东观记》互有删节,故并录之。)。
行禘祫祭诏(二十六年) 东汉 · 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
禘祫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宜据经典,详为其制(《后汉·张纯传》)。
二府在诏(二十七年五月丁丑) 东汉 · 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
昔契作司徒,禹作司空,皆无「大」名,其令二府去「大(《后汉·光武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