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书报耿纯(建武六年)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侯前奉公行法,朱英久吏,晓知义理,何时当以公事相是非!然受尧、舜之罚者,不能爱己也,已更择国土,令侯无介然之忧(《后汉·耿纯传》注引《续汉书》)。
封更始为淮阳王诏(建武元年九月辛未)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更始破败,弃城逃走,妻子裸袒,流沉道路。朕甚悯之。今封更始为淮阳王。吏人敢有贼害者,罪同大逆(《后汉·光武纪》)。
以卓藏为太傅封褒德侯诏(元年九月甲申。案:《东观记》《续汉书》并作「宣德侯」。)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断断无他,其心休休焉。夫士诚能为人所不能为,则名冠天下,当受天下重赏故武王诛纣,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今以茂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赐几杖车马,衣一袭,絮五百斤复以茂长子戎为大中大夫,次子崇为中郎,给事黄门(《后汉·卓茂传》,《艺文类聚》四十六,《御览》二百十,又《书钞》五十二引《汉官仪》)。
差录功臣诏(二年正月庚辰)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惟诸将业远功大,诚欲传于无穷,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其显效未酬,名籍未立者,大鸿胪趣上,朕将差而录之(《后汉·光武纪》)。
赦诏(二年三月乙未。袁宏《纪》作三月乙酉。) 其一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其赦天下,惟残贼用刑戮深刻,狱多冤人,朕甚悯之。自今已后,有犯者,将正厥辜(《艺文类聚》五十二引《续汉书》)。
其二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惟酷吏残贼,用刑深刻,狱多冤人,朕甚悯之。孔子不云乎:「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其与诸中二千石、诸大夫议省刑罚(袁宏《后汉书》四)。
其三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顷狱之冤人,用刑深刻,狱多冤人,朕甚悯之。自今已后,有犯者,将正厥辜(《后汉·光武纪》)。
禁拘执诏(二年五月癸未)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后汉·光武纪》)。
复宗室列侯子孙诏(二年十二月戊午) 其一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惟宗室列侯为王莽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悯之。其并复故国。若侯身已殁,属所上其子孙见名尚书,封拜(《后汉·光武纪》)。
其二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惟列侯为王莽所废,先祖魂神无所依归,朕甚悯之。列侯身废者,国如故。身死,若子孙见在,令继其先焉(袁宏《后汉纪》四)。
得玺绶祠高诏(三年二月己酉)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群盗纵横,贼害元元,盆子窃尊号,乱惑天下。朕奋兵讨尖时崩解,十余万众,束手降服,先帝玺绶,归之王府。斯皆祖宗之灵,士人之力,朕曷足以享斯哉!其择吉日祠高庙,赐天下长子当为父后者爵,人一级(《后汉·光武纪》)。
宽吏罪诏(三年七月庚辰)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吏不满六百石,下至墨缓长、相,有罪先请。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人从坐者,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当验问者即就验。女徒雇山归家(《后汉。光武纪》)。
报朱浮诏(三年)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往年赤眉跋扈长安,吾策其无谷必东,果来归降。今度此反虏,势无久全,其中必有内相斩者。今军资未充,故须候麦耳(《后汉·朱浮传》)。
报耿弇诏(四年)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将军出身,举宗为国,所向陷敌,功效陷敌,功效尤著,何嫌何疑,而欲求征?且与王常共屯涿郡,勉思方略,以成功业(袁宏《后汉纪》四,《后汉·耿弇》)。
忧旱诏(五年五月丙子)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久旱伤麦,秋种未下,朕甚忧之。将残吏未胜,狱多冤结,元元愁恨,感伤天气乎?其令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见徒免为庶人。务进柔良,退贪酷,各正厥事焉(《后汉·光武纪》)。
使樊宏迎耿况诏(五年)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惟况功大,不宜监察从事。边郡寒苦,不足久居,其诣行在所(《后汉·耿弇》传注引袁崧《书》)。
庞萌反下诏(五年四月)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吾尝于众人中言,萌可为社稷臣,将军等得无笑吾言?老贼当族。其各励兵马,会睢阳(袁宏《后汉纪》五。又见《后汉·庞萌》传作「与诸将书」,与此小异。)。
诏书劳盖延(五年)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庞萌一夜反畔,相去不远,营壁不坚,始令人齿欲相则将军闻之,夜告临淮楚国,有不可动之节,吾甚美之(《后汉·盖延传》注引《东观记》及《续汉书》)。
劳耿弇(五年十月)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已降,将军独拔劲敌,其功乃难于信也。又田横烹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后汉·耿弇》传按:此似口语,以载入《两汉诏令》,故录之。)。
诏遗周党(五年)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许由不仕有唐,帝德不衰。夷齐不食周粟,王道不忍使党久逡巡于君之朝,其赐帛四十匹,遗归田里(袁宏《后汉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