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龙江泛舟杂兴 其二 明 · 申用溉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二乐亭集卷之六
堂下龙湾利津,贾船商舶竞昏晨。
秋风犹自清诗肺,海浪安能洗闹尘。
故泛轻舟归别浦,远随霜雁伴闲身。
从今兴在蚕头外,留待翻波月色新。
白石楼赋并序 明 · 王九思
 出处:渼陂集卷一
夫抚景畅言,登高斯赋,物之情也。曲沃李子紫金之山,搆白石之楼,书泾野吕子之记,走使鄠杜下,属予赋之。予老且馁,未能绝洪河、陟太行、涉名区、探幽奇,而乃俛仰一室,彷佛命笔,故辞或歉焉,聊述梗槩云耳。其辞曰:
紫金自西蜿蜒而来兮,吾不知其几千万里。
夫何既断而复连兮,停蓄于此。
眺岩峦之晴旭兮,白石齿齿。
维谪仙之苗裔兮,字曰仲南
抉鬼神之秘灵兮,发奇胜于幽潜。
乃因物而著形兮,锡嘉名于诗髯。
仲曰尘嚣坌以扰扰兮,余其何堪。
维兹山之洵美兮,庶永栖而穷探。
命公输兮余为,陟岑搆兮崔巍。
邻白云兮古洞,瞻幽岩兮翠微。
山之巅兮瀑布悬,双溪汇兮楼之壖。
巢父之遐躅兮,饮牛之滩。
钓台岿以屹兮,忆尚父之垂竿。
濯我缨兮有矶石,可坐而憩兮观澜。
灼灼兮如霞,谁避秦兮山之阿。
仙人降兮何年,山有石兮嵯峨。
峰崒嵂兮云卧,跨西溪石梁之作。
石梁之作兮,是曰利津
云冉冉而忽变兮,油然作霖。
维霖雨之寥寥兮,白石之阴。
望美人而不见兮,实劳我心。
吁嗟乎!
楼中人兮衣芰荷,沆瀣为浆兮饭胡麻,驾风霆兮虹霓为车。
王乔兮,右挟浮邱
弄秋月之团圞兮,春云与游。
予老且狂兮,狂不可瘳。
思远游而洋洋兮,酿黄河之洪流。
浇予怀之既醉兮,搥碎白石之楼。
壬午春。以注书罢还金沟。途上口占三首 其二 明 · 宋纯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俛仰集卷之一
天地中间立尺身,公明方识贵为人。
如何尽作归私计,百岁悠悠过利津
渡大利津(在狼川) 明 · 许𥛚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水色集卷之五
大利江边一业舟,秋风移棹泛中流。
青山两岸晓霞捲,绿树长洲朝日浮。
济胜宁须厌远涉,问津庶可穷冥搜。
从玆渐入玄真境,万瀑鸣渊路转幽。
利津(狼川县地) 明 · 郑士龙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湖阴杂稿卷之三关东日录
峡束晴波落半空,扁舟常策济人功。
苍崖政值萧森景,不见千层踯躅红。
五山感时韵 其二 明 · 崔岦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简易文集卷之七松都录
胡虏怛吾箭有神,几年南徼静无尘。
商忠不谓开夷道,汉浿从教作利津
抱奏西奔接冠盖,扬旌东救毙蹄轮。
此时如得匡时策,头角非麟也是麟。
题夏氏高氏双节 明 · 冯执中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天语传宣出北都东津双节可标图。
九泉甘殒酬夫婿,一子堪存恋老姑。
心比清河青史润,名高泰岱碧云孤。
建坊更□□风赉,莫说于今节义无(以上清康熙利津县新志》卷一○)
按:吕永光整理
乐安郑当时司训利津 明末清初 · 徐夜
 押庚韵 出处:隐君诗集卷三
平生结交契,契阔间平生。
往忆三十载,君家好弟兄。
皎如三珠树,拔出千人英。
我时弄文笔,亦有名场名。
吹和见友于,雅慕成嘤鸣。
先后配泉居,相过犹代更。
柿阴坐晨夕,语笑乱溪声。
忽后十年往,回首流电惊。
我非徐中车,安能事诸生
君其郑广文,一官宁自荣。
所贵兴贤地,名教赖以成。
纵无座客毡,冷署饶馀清。
应多司业酒,好为故人倾。
洪承旨 清 · 吴光运
 押真韵 出处:药山漫稿卷之三
扰扰党论场,招招名利津
风波少登岸,末路畴完人。
人生贵晚节,退者超等伦。
开眼得洪公,姜桂老益辛。
立身事三朝,本末绝缁磷。
坦步沧桑界,夷色汉廷薪。
梦里银台漏,衣上燕蓟尘。
夙夜与原隰,分义臣少伸。
悠然遂高枕,倘来辄逡巡。
嫌官俗所怪,客到问公频。
公言老病甚,老病岂其真。
世人讳老病,死前无闲身。
公门扶伛偻,簿牒忍吟呻。
公病岂至此,年又未七旬。
灼灼玄都树,岂不媚阳春。
懿此老圃花,淡泊风霜辰。
公身日沈寂,人望日嶙峋。
倚之如栋梁,宝之如荆珍。
忮猜何夺速,造化诚不仁。
书挽无愧色,泣涕沾我巾。
命缓徵山东历年积欠钱粮诗以志事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
山左频年歉,昨逢薄穫
而仍冬雪短,难望宿麰收。
祇可正供纳,那能积欠酬。
缓徵分次第(据长麟山东济南等府属频岁歉收上年秋成虽稔复因冬雪未能一律均沾今各属雨泽亦欠深透际此青黄不接之时若新旧钱粮并徵民力不免拮据等语因即降旨将济南府属之历城等十县兖州府属之峄县六县东昌府属之聊城等十县青州府属之益都等八县泰安府属之东平等四县武定府属之滨州利津等二县曹州府属之荷泽等十一县并临清州共五十三州县及卫所地亩除本年新粮照例徽收外其上年缓徵粮米并前次未经分年带徵之项俱著加恩缓至本年秋收后分作二年带徵其应带徵节年欠项定限三年者展作四年俾得从容输纳以纾民力敕部即行),疾苦正盈眸。
降旨免山东利津沾化等二十一州县卫借欠银谷诗以志事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
前岁金(乡)(台)河决灾,恒年赈恤救污莱(前岁青龙冈决口自上年二月合龙后因山东之金乡鱼台等县黄水径行被灾较重特降恩旨不论月分常予赈恤至本年闰三月为止)
利津等处虽非甚,借欠向隅亦可哀金乡鱼台等县已加恩常赈兹入疆伊始畴咨民瘼知金乡鱼台及偏灾之利津沾化等二十一州县卫均尚有未完积年出借籽种牛具等银十一万八千六百馀两仓谷十万一千一百馀石乃复降旨概予豁免仍饬该抚率属实力奉行俾沾实惠以副行庆施惠之意)
概予蠲除苏民困,不孤老幼望吾来。
即今堀堁春风起,为盼时膏又切哉。
山东巡抚长麟山西巡抚明兴各报得雪诗以志慰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四
隔晨山左右章呈,胥报弥漫获瑞霙。
齐向东沾此西渥(前据长麟奏省东之登莱等府属于十月十五日均已得雪兹又据奏青州府属之益都临朐昌乐临淄乐安寿光武定府属之惠民阳信利津等县于十月廿一日各得雪二三寸不等济宁州及附近之济宁汶上金乡嘉祥鱼台等州县具报于十一月初二三四等日得雪六寸省城同日亦得雪四寸)晋称北被逮南并山西岢岚等处十五州县已据明兴奏报得有瑞雪惟省南一带不无望沾雪泽兹据奏十一月初三日省城地方自辰至戌得雪积厚四寸并太原府属之太谷祁县徐沟汾州府属之介休平遥平阳府属之洪洞临汾太平霍州直𨽻州属之赵城等九县同日得雪三四五寸不等大同朔平宁武等府属及归化城五厅具报亦先于十月二十三四等日各得雪一二三寸不等)
已欣秋播麦根护,更利春来禾种(上声)萌。
批摺晓当霏细霰(是日复微雪),又怜随霁尺无盈。
降旨加赈去岁山东被灾州县乾隆丙子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一
去岁阖省丰,被水廿州县(去岁东省邹县等十九州县卫秋禾偏灾济宁兰山郯城日照利津五属较重各按分数给赈谷贵者每石增直一钱至是复命加赈以两月一月为差)
其中尚偏灾,况非所经见。
而我意恻恻,如睹沟壑转。
迎銮来老幼,载道众无万。
饱暖多欣欣,忍彼向隅叹。
亟重加两月,其馀概赐半。
复虑仓储少,许以银兼散。
银不足谷价,则为增其算。
勤民不厌详,廿年一诚贯。
有司善施行,其令吾恩遍。
降旨加赈山东江南处州县诗以志事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三
河决艰河复,已历两岁馀。
山东江南,多有被灾区。
哀哉民非鱼,奚啻视伤如。
去岁即降旨,弗以月计诸。
恒赈待河复,庶免庚癸呼(上年因山东之兖州曹州二府济宁州所属各县又江苏淮安徐州之沛丰等属漫水未消田禾淹浸业经先后降旨不论月分常予赈恤俟河复故道水退再行停止)
又思一县中,或有高下殊。
其弗被灾村,例仍纳赋租。
并令缓其征,闾阎通有无山东江南重州县既予常川赈恤不论月分但一州一邑之中其未经被水乡庄与灾地相近该处乡邻有无相通亦应加意休养因降旨将山东江南各属成灾五分以上者其成熟各乡庄概予缓徵以纾民力并令嗣后各直省俱照此例遇有灾赈事务一体缓征俾得通融接济分有馀以补不足)
凡此蒙恩处,无待加赈乎。
其或被灾轻,及风潮所于。
两省胥更有,加赈应均需。
山东二府,一州八县俱。
江南九州县,望恩民殷须。
视其灾轻重,月限加分疏两省除灾重常赈各州县外其成灾七八分之各州县卫正赈已毕民食不无拮据因冉加恩将山东之兖曹二府济宁一州属极次贫民概予加赈一个月其成灾五六分并上年新淹之钜野嘉祥与猝被风潮之利津寿光乐安昌邑潍县沾化等八县埸并著一体酌借籽种口粮又江南邳州铜山丰县不入常赈之上年猝淹地亩及宿迁海州九十分灾之极次贫民概行加赈两个月次重之桃源睢宁沭阳九十分灾极次贫民概行加赈一个月其徐州大同卫屯田一体分别加赈以资接济其馀无需加赈之处有应借给籽种口粮者一体酌办俾灾黎均沾渥泽用漙春祺
屯膏我不为,问惠我意祛(易益卦有孚惠心勿问元吉予常解以加惠于民而不问其感德与弗感德非谓加惠于民不问而可知元吉较为切于为君之道)
惟怀沟壑者,南望以嗟吁。
山东巡抚玉德续报得雨诗以志事嘉庆丙辰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四
省城暮春初得雨,飞报得知同此际三月玉德连次奏东省二月初八日各得雪雨以后至三月初十日济南省城及附近州县各得雨三寸其各府州属亦于二月初十至十四等日得雨二三寸及深透不等正与京畿三月上旬频沾优泽之时大略相同)
即今续奏各属沾,或致沾足或寸四(嗣据续奏督办赴官兵四月初四日曹县途次得有澍雨兹又奏称济南府属之历城长清德平泰安府属之泰安新泰武定府属之滨州利津兖州府属之滋阳峄县汶上沂州府属之蒙阴曹州府属之菏泽单县城武曹县定陶钜野濮州范县观城朝城东昌府属之聊城茌平冠县馆陶莱州府属之掖县平度胶州高密青州府属之临朐安邱济宁直隶州并所属之金乡等三十三州县均于四月初四初六等日各得雨二三四寸及深透不等现在农田正需雨泽得此甘澍应时牟可期丰稔秋禾益见发荣此外未经报到之处现在饬查另行具奏等语)
不惟二麦可期丰,禾黍发荣大田暨。
幸哉近郊农象同,月初却阙甘膏继。
驰询保定被泽否,称一二寸深透未京畿春雨优沾农兆甚佳乃自三月初十以后至今将及一月未得继泽而梁肯堂自前月中旬奏直𨽻各属得有透雨后至今未据续奏亦即驰旨询问兹据覆奏两旬以来省城间有微雨其保定顺天河间广平大名深州所属之高阳等十九州县于四月初四五六等日仅得雨一二寸不等然近日云气四布远近可冀共沾又称今春雨泽至优现在未经续霈之处地土甚为滋润并无乾燥之虑等语所奏固系实在情形但予缱念农功六十年来每切先忧此时虽距麦收尚早惟虑因循日久不能不盼甘霖速霈耳)
以此冲冲切盼霖,每惜云生突风忌。
嘉苗实可冀稔收,恐孤初望方寸惴。
或云今岁愁过早,愁早六十年余志。
杂书 其二十四 庚辰十二月 清 · 申纬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八碧芦坊别藁
未成苧楮已成茧,并奏燕商榷利津
纸贵如金衣贵锦,几何斗觉国中贫。
慰高次封太守(贡龄,山东利津人乙巳进士,由户部郎出守绍兴,时与予俱被谗。)乙丑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白华绛柎阁诗辛
廿年郎署系华缨,出守清风振八城。
我似张温太分别,君如成瑨少逢迎。
由来道义多招谤,岂有循良易近名。
仲宝莫嗟乡谊恶,浮云何碍镜湖清。
请算轺书贾人缗钱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郡国颇被灾害,贫民无产业者,募徙广饶之地。
陛下损膳省用,出禁钱以振元元宽贷赋,而民不齐出于南亩。
商贾滋众,贫者蓄积无有,皆仰县官
异时算轺车贾人,缗钱皆有差,请算如故。
诸贾人末作贳贷,买居邑,稽诸物(《汉书》作「卖买居邑贮积诸物」)
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
率缗钱二千而一算。
诸作有租及铸,率缗钱四千一算。
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轺车以一算,商贾人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
匿不自占,占不悉,戍边一岁,没入缗钱。
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
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便农。
敢犯令者,没入田僮(《史记·平准书》:其明年,公卿言。又见《汉书·食货志》下。)
百里奚 南北朝 · 高允生
 押词韵第八部
羁旅入秦庭,始得收显曜。
释褐出辎车,卓为千乘道
艳色进华容,繁弦发徵调。
居贵易素心,翻然忘久要。
装金五羊皮,写情陈所告。
岂徒望自伤,念君无定操(○《乐府诗集》八十三。《诗纪》九十三。)
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五
唐朝以元凯并进,十有六人,周室以昭穆先封,十有五国
发源纂胄,叶派枝分,开国承家,珠联璧合,是用克明俊德,思皇多士,盛德有后,公其裕哉。
公讳常,字子元豫州荥阳人也。
周宣中兴,然后树贤建戚;
郑武有国,然后保姓受氏。
荆衡之赋千乘,莫敢加兵;
虢会之封十城,翻为献邑。
况复郊门致骑,先迎内史之宾;
南宫旦朝,独识尚书之履。
祖思庆,建威将军、山太守
建威取曹仁之号,可以定名;
山阳王畅之贤,足观风俗。
考顼,银青、金紫,方于温羡傅祗
镇南、征东、比于刘弘荀顗
报功之册,则槐路是仪,赠行之典,则荆河惟牧。
公弱龄早慧,幼志夙成,立必正方,言无剿说
青衿知勇,即埋云梦之蛇;
童子仁心,已爱中牟之雉。
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
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出忠入孝,事尽于心,修身立名,理穷于性。
大统三年,起义华阳,先登广武,浮潜逾沔,入渭乱河。
蒙授永安县开国男辅国将军
自尔长从太祖,入为帐内都督
河桥接战,秋水则三月不流;
洛城挥锋,金墉则一月路断。
西京不宾,羌戎侵轶,城如飞鸟,地有伏龙。
公以金仆裁抽,灵鉟暂举,蜂目已奔,狼心遂革。
平东将军都督
十五年,袭父封魏昌县开国伯,转大都督
魏后三年,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黄权受诏,嘉其入魏之功;
窦宪当官,赏其平戎之策。
公之此授,勋庸著矣。
进爵广饶县开国公,邑五百户。
保定三年,授都督罗州诸军事罗州刺史,仍领金州兵马,应接上庸公于文谷路。
溪涧峥嵘,岩崖豁崄,山穷水断,马束桥飞,中垺既开,双城即款。
往者申息尽掩,江、黄无援,涔阳极浦,亟犯风尘,夏首西浮,频遭锋镝。
公以伏波受脤,楼船誓众,入横江之阵,进下濑之兵。
越客文身,湛卢终去;
吴人长鬣,艅艎遂还。
建德四年,授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
公孙敖光禄之塞,诸葛诞勒丸都之山,公之处焉,差无惭德。
四方杂俗,天下殊风,以君廉能,使乎观察
驰传拥节,扬旌持斧。
乘骢马,仍被绣衣,群盗累足,贵戚敛手。
乡亭留宿,幸无归忌之疑;
公车奏事,宁有反支之日。
是使阳球司隶,无所申威,鲍恢都官因人成事
高祖武皇帝仲春誓众,甲子济河。
公仗剑六军,披图八阵
譬彼张辽,前锋而报魏主;
方之耿弇,先战而待萧王
及乎九州逌同,四隩既宅,遂得功参勇爵,名入崭,授上开府,增邑五百户。
加以举功行赏,推恩分邑,兼乘而反光乎谯郡之城,载宝而归照于临漳之水。
即日赐姓宇文,与国同族。
娄敬上书于鹿辂,项伯舞剑于鸿门,公之此荣,足为连类。
公绩著屯险,诚贯风霜,其年授使持节、督东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宣政元年,授都督南兖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作牧济河,风行于雷泽
建旟海岱,化被于淮、沂。
襜帷入境,贪残者解印;
冕旒从政,仁义者郊迎。
岂直白石开渠,青盐换,祥云入境,行雨随轩而已哉。
在任遘疾,薨于方镇,皇甫嵩监御斯牧,贤能刺史
中郎连率此则,中兴方伯
英声茂实,公之有焉。
诏赠某官,谥某公,礼也。
大象二年十一月十日归葬于荥阳之某山旧墓。
九原凄怆,赵文子其何言;
驷马悲鸣,滕成公其已远。
若夫勒鼎刊碑,铭功颂德,陈其令范,必在生前。
嗟乎!
此之树碑,异乎洙、泗之水;
此之勒石,异乎燕然之山。
呜呼哀哉!
乃为铭曰:
高阳之子,少典之孙。
苍林远遘,若水遥源
公侯复始,钟鼎逾繁。
承基纂胄,建国开藩。
我壮我,既公既侯。
缁衣出卿士归周。
鱼陵北上,荥泽东流。
河移酸枣,雨陈留
祖守南邦,考镇东部。
两龟回印,双蛇结绶。
日察阴阳,星占长柳。
是曰世载,其名不朽。
事亲之道,孝以立身。
事君之道,忠以立仁。
今君嗣德,一此君亲。
之茂,如之筠。
功参荆棘,职主兵戈。
北临青岭,南通白波。
直云横塞,长星渡河。
陈开沙断,师移灶多。
举功行赏,封疆受位。
宫室镂圭,山河分地。
决胜千里,谋深计秘。
建武功成,名连星次。
建旟济漯,拥节龟蒙
既蚕桑土,实抚梧桐。
野无异气,河无别风。
吴亭楚壁,莫敢弯弓。
倏忽身世,俄然松槚。
路转铜鱼,山回石马。
武侯之庙,栾公之社。
望此高碑,凄然泪下(《文苑英华》九百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