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于婺州被囚诗 南北朝末隋初 · 虞绰
押纸韵
北史本传曰:绰被徙至长安而亡。潜度江。变姓名。游东阳。抵信安令辛大德。大德舍之岁馀。绰与人争田相讼。有识绰者而告。竟为吏所执。
穷达虽有命,逋逃诚负累。
背恩已偷生,临危未能死。
得(《初学记》作待。)罪既不测,中心怅无已(以上三字《初学记》缺。)。
厚颜羞朋友,囚心愧妻子。
圣日始东扶,徂年迫西汜。
方违盛明代,永向幽泉里。
况当此春节,物候惊田里。
桃蹊日影乱,柳径秋(《诗纪》云。疑作和。)风起。
动植皆顺性,嗟余独沦耻。
投笔不重陈,此情寄知己(○《初学记》二十。《诗纪》百二十四。)。
成连 隋 · 辛德源
押寒韵
《列子》曰:伯牙学琴于成连。
征夫从远役,归望绝云端。
蓑笠城逾坏,霜(乐府作桑。)落梅初寒。
雪夜愁(乐府作然。)烽湿,冰朝饮马难。
寂寂长安信,谁念客衣单(○《乐府诗集》六十。《诗纪》百二十三。)。
长安道 隋 · 何妥
押文韵
长安狭斜路,纵横四达分。
车轮鸣凤辖,箭服耀鱼文。
五陵多任侠,轻骑自连群。
少年皆重气,谁识故将军(《诗纪》云。凤辖用霍光事。○《乐府诗集》二十三。《诗纪》百二十一。)。
出塞二首(薛道衡、虞世基和诗别见。) 其一 隋 · 杨素
押东韵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文苑作横虎落阵气。抱龙绕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刁息夜斗,辛角罢鸣弓。
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文苑英华百九十七。《乐府诗集》二十一。《诗纪》百二十一。)。
驳张胄玄新历 隋 · 刘晖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六
《命历序》僖公五年天正壬子朔旦冬至,《左氏传》僖公五年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张宾历,天正壬子朔冬至,合《命历序》,差《传》一日。张胄玄历,天正壬子朔,合《命历序》,差《传》一日;〔三日〕甲寅冬至,差《命历序》二日,差《传》三日。成公十二年,《命历序》天正辛卯朔旦日至。张宾历,天正辛卯朔冬至,合《命历序》。张胄玄历,天正辛卯朔,合《命历序》;二日壬辰冬至,差《命历序》一日。昭公二十年,《春秋左氏传》,二月己丑朔日南至,准《命历序》庚寅朔旦日至。张宾历,天正庚寅朔冬至,并合《命历序》,差《传》一日。张胄玄历,天正庚寅朔,合《命历序》,差《传》一日;二日辛卯冬至,差《命历序》一日,差《传》二日。宜案《命历序》及《春秋左氏传》,并闰馀尽之岁,皆须朔旦冬至。若依《命历序》勘《春秋》三十七食,合处至多;若依《左传》,合者至少,是以知《传》为错。今张胄玄信情置闰,《命历序》及《传》气朔并差。又宋元嘉冬至影有七,张宾历合者五,差者二,亦在前一日。张胄玄历合者三,差者四,在后一日。元嘉十二年十一月甲寅朔,十五日戊辰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戊辰冬至,张胄玄历己巳冬至,差后一日。十三年十一月己酉朔,二十六日甲戌冬至,日影长。张宾历癸酉冬至,差前一日,张胄玄历合甲戌冬至。十五年十一月丁卯朔,十八日甲申冬至,日影长。二历并合甲申冬至。十六年十一月辛酉朔,二十九日己丑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己丑冬至,张胄玄历庚寅冬至,差后一日。十七年十一月乙酉朔,十日甲午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甲午冬至,张胄玄历乙未冬至,差后一日。十八年十一月己卯朔,二十一日己亥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己亥冬至,张胄玄历庚子冬至,差后一日。十九年十一月癸卯朔,三日乙巳冬至,日影长。张宾历甲辰冬至,差前一日,张胄玄历合乙巳冬至。又周从天和元年丙戌至开皇十五年乙卯,合得冬夏至日影一十四。张宾历合得者十,差者四,三差前一日,一差后一日。张胄玄历合者五,差者九,八差后一日,一差前一日。天和二年十一月戊戌朔,三日庚子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庚子冬至,张胄玄历辛丑冬至,差后一日。三年十一月壬辰朔,十四日乙巳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乙巳冬至,张胄玄历丙午冬至,差后一日。建德元年十一月己亥朔,二十九日丁卯冬至,日影长。张宾历丙寅冬至,差前一日,张胄玄历合丁卯冬至。二年五月丙寅朔,三日戊辰夏至,日影短。张宾历己巳夏至,差后一日,张胄玄历庚午夏至,差后二日。三年十一月戊午朔,二十日丁丑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丁丑冬至,张胄玄历戊寅冬至,差后一日。六年十一月庚午朔,二十三日壬辰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壬辰冬至,张胄玄历癸已冬至,差后一日。宣政元年十一月甲午朔,五日戊戌冬至,日影长。两历并合戊戊冬至。开皇四年十一月己未朔,十一日己巳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己巳冬至,张胄玄历庚午冬至,差后一日。五年十一月甲寅朔,二十二日乙亥冬至,日影长。张宾历甲戌冬至,差前一日,张胄玄历合庚辰冬至。七年五月乙亥朔,九日癸未夏至,日影短。张宾历壬午夏至,差前一日,张胄玄历合癸未夏至。十一月壬申朔,十四日乙酉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乙酉冬至,张胄玄历丙戌冬至,差后一日。十一年十一月己卯朔,二十八日丙午冬至,日影长。张宾历合丙午冬至,张胄玄历丁未冬至,差后一日。十四年十一月辛酉朔旦冬至。张宾历合十一月辛酉朔旦冬至,张胄玄历十一月辛酉朔,二日壬戌冬至,差后一日。建德四年四月大、乙酉朔,三十日甲寅,月晨见东方。张宾历四月大、乙酉朔,三十日甲寅,月晨见东方,张胄玄历四月小、乙酉朔,五月大,甲寅朔,月晨见东方。宜案影极长为冬至,影极短为夏至,二至自古史分可勘者二十四,其二十一有影,三有至日无影。见行历合一十八,差者六,张胄玄历合者八,差者一十六,二差后二日,一十四差后一日。又开皇四年,在洛州测冬至影,与京师二处,进退丝毫不差。周天和已来案验在后。更检得建德四年,晦朔东见;张胄玄历,五月朔日,月晨见东方。今十七年,张宾历闰七月,张胄玄历闰五月。又审至以定闰,胄玄历至既不当,故知置闰必乖。见行历四月、五月频大,张胄玄历九月、十月频大,为胄玄朔弱,频大在后晨,故朔日残月晨见东方。宜又案开皇四年十二月十五日癸卯,依历月行在鬼三度,时加酉,月在卯上,食十五分之九,亏起西北。今伺候,一更一筹起食东北角,十五分之十,至四筹还生,至二更一筹复满。五年六月三十日,依历太阳亏,日在七星六度,加时在午少强上,食十五分之一半强,亏起西南角。今伺候,日乃在午后六刻上始食,亏起西北角,十五分之六,至未后一刻还生,至五刻复满。六年六月十五日,依历太阴亏,加时酉(月),在卯上,食十五分之九半弱,亏起西南。当其时阴云不见月。至辰巳,云里见月,已食三分之二,亏从东北,即还,云合。至巳午间稍生,至午后,云里暂见,已复满。十月二十日丁丑,依历太阳亏,日在斗九度,时加在辰少弱上,食十五分之九强,亏起东北角。今候所见,日出山一丈,辰二刻始食,亏起正西,食三分之二,辰后二刻始生,入巳时三刻上复满。十年三月十六日癸卯,依历月行在氐七度,时加戌,月在辰太半上,食十五分之七半强,亏起东北。今候,月初出卯南,带半食,出至辰初三分,可食二分许,渐生,辰未已复满。见行历九月十六日庚子,月行在胃四度,时加丑,月在未半强上,食十分之三半强,亏起正东。今伺候,月以午后二刻,食起正东,须臾如南,至未正上,食南畔五分之四,渐生,入申一刻半复满。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己未,依历月行在室七度,时加戌,月在辰太强上,食十五分之十二半弱,亏起西北。今伺候,一更三筹起西北上,食准三分之二强,与历注同。十三年七月十六日,依历月在申半强上,食十五分之半弱,亏起西南。十五日夜,从四更候月,五更一筹起东北上,食半强,入云不见。十四年七月一日,依历时加巳弱上食,食十五分之十二半强,至未后三刻,日乃食,亏起西北,食半许,入云不见,食顷暂见,犹未复生,因即云鄣。十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庚午,依历月行在井十七度,时加亥,月在巳半上,食十五分之九半强,亏西北。其夜一更四筹后,月在辰上起食,亏东南,至二更三筹,月在巳上,食三分之二许,渐生,至三更一筹,月在丙上,复满。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乙丑,依历月行在井十七度,时加丑,月在未太弱上,食十五分之十二半弱,亏起东南。十五日夜伺候,至三更一筹,月在丙上,云里见,巳食十五分之三许,亏起正东,至丁上,食既,后从东南生,至四更三筹,月在未末,复满。而胄玄不能尽中(《隋书·律历志》中,开皇十七年,张胄玄历成,奏之。上付杨素等校其短长。刘晖与国子助教王颇等执旧历术,迭相驳难,与司历刘宜,援据古史影等,驳胄玄云。)。
冬夜诗 隋 · 杨广
押寒韵
不觉岁将(文苑作时。)尽,已复入长安。
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
江海波涛壮,崤潼坂险难。
无因寄飞翼,徒欲动和銮(○《初学记》三。文苑英华百五十八。《诗纪》百二十。)。
与释智顗书 其十五 隋 · 杨广
出处:全隋文卷六
弟子总持和南:仰违移岁,驰诚载劳,兼事入朝,弥增延属。武关虽阻,荆近于吴。是以暂停陕州,遣使承接。行人返命,具奉覼缕。非唯年尊疾动,又已结夏安居。理事相推,固须停止。弟子还镇非久,便愿沿流,仰会江都,庶应旦夕。将圣德果,亦复差机。因缘多端,请不劳虑。谨和南。九月十日(同上,王于长安遣书。)。
四时白纻歌 长安秋(和炀帝。) 隋 · 虞世基
露寒台前晓露清,昆明池水秋色明。
摇环动佩出层城,鹍弦凤管奏新声。
上林蒲桃合缥缈,甘泉奇树上(《诗纪》云。一作尚。)葱(文苑作苍。)青。
玉人当歌理清曲,婕妤恩情断还(文苑作复。)续(同上)。
言反江阳寓目灞涘赠易州陆司马诗 隋 · 王胄
押寒韵
游人卖药罢,徐步反江干。
行吟(文苑云。一作凝眸。)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晨华照城阙,参差复郁盘。
千门含日丽,万雉映霞丹。
云开承露掌,吹动相风竿。
游童轻薄少,鲜服鵔鸃冠。
花开傅粉晏,尘起副车韩。
屡投双飞剑,曾操两色丸。
挂(文苑作桂。)玉要游女,弹珠落矫翰。
信美非吾乐,何事久盘桓。
欲动(文苑作勒。注云。一作动。)南登(文苑作征。注云。一作登。)咏,还谣北上难。
眷言思旧(文苑作故。)友,徂(文苑作德。注云。疑。)远路漫漫。
燕陲望楚服,天际与云端。
棹发吴涛上,荆歌易水寒。
十年阻风月,万里别金兰。
心期竟何许,怀抱日摧残。
容华冉冉谢,衣带朝朝宽。
盛宪宁延寿,刘琨自少欢。
宿昔均取舍,同波岂异澜。
赠言不尽意,掷笔起长叹(○文苑英华二百四十八。《诗纪》百二十五。)。
白马篇 隋 · 王胄
押词韵第七部
白马黄金鞍(文苑作鞭。《诗纪》云。一作鞭。),蹀躞柳城前。
问此何乡客,长安恶少年。
结发从戎事,驰名振朔边。
良弓控繁弱,利剑挥龙泉(文苑作渊。注云。一作泉。《诗纪》云。一作渊。)。
披林扼凋虎,仰手接飞鸢。
前年破(文苑云。一作绝。)沙漠,昔岁取祁连。
折冲摧右校,搴旗殪左贤。
昆弥还谢力,庆忌本推儇。
海外平(文苑云。一作凭。)遐险,来庭识负褰(文苑云。一作职贡愆。)。
三韩劳薄伐,六事指幽燕。
良家选河右,猛将征(文苑作徵。)西山。
浮云屯羽骑,蔽日引长旃。
自矜有馀勇,应募忽争先。
王师已得隽(乐府作俊。),夷首失求(文苑作谅失。注云。一作失求全。《诗纪》云。一作谅失。)全。
鼓行徇(乐府作徇。)玉检(文苑云。一作王俭。),乘胜荡朝鲜。
志勇期(文苑云。一作所期大。)功立,宁惮微躯捐。
不羡山河赏,谁(乐府作唯。)希竹素传(○文苑英华二百九。《乐府诗集》六十五。《诗纪》百二十五。)。
登终南山拟古诗(《诗纪》云。拾遗作李德林者非。) 隋 · 胡师耽
押词韵第十一部
结庐终南山,西北望帝京。
烟霞乱鸟道,劣见长安城。
宫雉互相映,双阙云间生。
钟鼓沸阊阖,笳管咽承明。
朱阁临槐路,紫盖飞纵横。
望望未极已,瓮牖秋风惊。
岩岫草木黄,飞雁遗寒声。
坠叶积幽径,繁露垂荒庭。
瓮中酒新熟,涧谷寒虫鸣。
且对一壶酒,安知世间名。
寄言朝市客,同君乐太平(○《初学记》五。文苑英华百五十九。文苑英华二百五作同终南山拟古。《诗纪》百二十七。)。
陈思王庙碑 隋 · 阙名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九
君讳植,字子建,沛国谯人也。洪源□九泉竞深崇□□□□比峻。自权舆□□□□兴焉,其后建国启基,□□周室。显霸业于东邾,彰茅封于谯邑。琼根宝叶,莳芳兰如莫朽;轩冕相传,袭缙绅而不绝。此乃备颁典册,聊可梗概而言矣。逮承相参,乃成王室。道勋隆重,位登上宰。受国平阳,克昌厥后。鸣鸾佩玉,飞盖交映。祖嵩,汉司隶、太尉公,职掌三事,从容论道,美著阿衡之任,不亦宜乎?父操,魏太祖武皇帝,资神龙虎,剖判郁以开基,名颁谶牒,谣敞真人,火运告终,土德承历,爰据图箓,享有天下,骤改质文,驰迁正朔,英雄之气,盖有馀矣。昆丕,魏高祖文皇帝,绍即四海,光泽五都,负扆明堂,朝宗万国,允文允武,庶绩咸熙,正践升平,时称宁晏。致黄龙表瑞,验兆漳滨;玉虎金鸡,恒纶宇穴县。王乃黄内通理,愠淑唅英。睿哲禀于自然,博悯由于天纵。佩金华以迈四气,抱玉操如忽风霜。缀赡藻于孩年,摄酋什于孺岁。寻声制赋,膺诏题诗。词采照灼,子云遥惭于吐凤;文华理富,仲舒远愧于怀龙。又能诵万卷于三冬,观千言于壹见。才比山薮,思并江湖。清辞菀菀,若丛葩之蔚邓林;绿藻妍妍,如河英之照巨海。武库太官之誉,握促之器者也。但禄由德赏,频享王爵。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改封临淄侯。都不以贵任为怀,直置清雅自得。常闲步文籍,偃仰琴书,朝览百篇,夕存吐握。使高据擅名之士,侍宴于西园;振藻独步之才,陪游于东阁。黄初二年,奸臣谤奏,遂贬爵为安乡侯。三年,进立为王。□京师,面陈滥谤之罪,诏令复国。自以怀正信如见疑,抱利器而无用。每怀怨慨,频启频奏。四年,改封东阿王。五年,以陈前四县封,复封为陈王。以谗言数构,奸臣内兴,十一年里,频三徙都,汲汲无欢,遂发愤而薨。时年选有壹。即营墓鱼山傍羊茂台,平生游陟,有终焉之所。既如年代夐远,兆茔崩沦,茂响英声,远而不绝。至十一世孙曹永洛等,去齐朝皇建二年,蒙前尊孝照皇帝恢弘古典,敬立二王,崇奉三恪。永洛等于时膺符表贡,面奉照皇,亲酬圣诏。比经穷讨,皆存实录。蒙敕报允,兴复灵庙。馈嗣烝尝,四时受谒。使恭恭嗣子,得展衷诚之愿;茕茕孝孙,长毕昊天之慕。遂雕镂真容,镌金写状,庶使□□□相,度永劫而不泯,七步文宗,传芳猷于万叶者也。其词曰:
惟王磐石斯固,缔绪攸长。波连溟渤,枝带扶桑。分圭作瑞,建国开疆。蕙楼菌阁,远迈灵光(其一)。
器调高奇,风革梳朗。谈人刮舌,灵蛇曜掌。东合晨开,西园夜赏。桐华桂茂,玉润金响(其二)。
声驰天下,道冠生民。才惊旷古,德重千钧。混之不浊,磨而不磷。如何一旦,萎我哲人(其三)。
山舟易失,日车难驻。壹谢人间,长遵埏路。风哀松柏,坟穿狐兔。何世何生,还成七步(其四)。
乃考惟昆,廓定洪基。受图应历,运合紫微。一辞皇阙,永肯象□。□□日转,响逐云飞(其五)。
大隋开皇十三年岁次星纪(碑拓本)。
金紫光禄大夫赵芬碑 隋 · 阙名
出处:全隋文卷三十
(上阙)翼苞岛而纳百川者,必有出日之波澜。斯乃(上阙)庶绩,亦何代无其人哉?淮安定公继之矣。公讳芬,字士茂(上阙)。英灵不绝。十一世祖融,字稚长,所谓荀令君(上阙)床。曾祖琰,祖宾育,或频赞藩维,或□腰银艾(上阙)。出龙宿感周勃生。公炳灵特挺,气禀纯粹(上阙)。理无喜愠之色。先圣微言,味之而不倦(上阙)。书舍人尚书、兵部郎职,乃应星人同披(上阙)二国并兴。伊洛崤函,百楼相对;金星火宿,芒(上阙)而不进。加仪同三司,仍长史。徵入朝,历御伯纳言(上阙)。治夏官府司马,封淮安县开国子。前后任熊、浙二州刺史。□□□□□干□优(上阙)滞如(上阙)平□□□天官(上阙)圣主得贤。开皇五年,除蒲州刺史,加金紫光禄大夫。以公年时方迈,故优以(上阙)乞骸,听以大将军、淮安公归第,仍隆玺书,□赐几杖。□□□□□□□皇(上阙)二月十二日寝疾,薨于京师之太平里第。王人□□□□□□□□粤十(上阙)府内融虚舟玄运,有礼有法,可大可久。从□□□□□□□□□□□卅馀(上阙)然风尘不染,清白自守,脂膏莫润。故(上阙)公业不亡,析薪有寄。府佐杜宽等,仰惟盛(上阙)谁知夏屋之所,乃勒此高碑,树之(下阙)。
(上阙)历代□□□仁不常,厥土所在称珍。□美(上阙)动无近对斫寻百氏上上千古(上阙)命归火讴歌去木古(上阙)身淑慎,名教斯在(上阙)。城黄肠□墓石(碑拓本)。
长安为崔弘度屈突盖语 隋 · 无名氏
《隋书》曰:弘度素贵。御下严急。动行抚罚。吏人詟气。闻其声莫不战栗。时有屈突盖。为武侯骠骑。亦严刻。长安为之语曰:
宁饮三升(北史作斗。)醋(隋书作酢。古通。),不见崔弘(《御览》作恒。)度。
宁炙(北史作茹。《御览》同。)三斗艾,不逢屈突盖(○隋书崔弘度传。北史崔弘度传。《御览》四百九十二。《诗纪》百二十九作长安谣。)。
时人为库狄士文语 隋 · 无名氏
押真韵
《隋书》曰:库狄士文。代人也。拜贝州刺史。至州。发擿奸隐。长吏尺布升粟之赃无所宽贷。得千馀人而表之。上悉配防岭南。亲戚相送。哭泣之声遍于州境。有京兆韦焜为贝州司马。河东赵达为清河令。二人并苛刻。唯长史有惠政。时人为之语曰:
刺史罗刹政,司马蝮蛇瞋。
长史含笑判,清河生吃人(○隋书库狄士文传。)。
享庙乐辞十八首 其十七 高明乐(送神奏。) 隋 · 无名氏
仰榱桷,慕衣冠。
礼云罄,祀将阑。
神之驾,纷奕奕。
乘白云,无不适。
穷昭域,极幽涂。
归帝祉,眷皇都(同上)。
鸟妖诗 隋 · 无名氏
押灰韵
南史曰:陈之将亡。有鸟一足。集其殿庭。以觜画地成文曰云云。解者以为独足盖指后主独行无众。茂草言荒秽也。隋承火运。草得火而后灰。及后主至长安。馆于都水台。所谓上高台当水开者。其言皆验。
独足上高台,茂草变为灰。
欲知我家处,朱门当水开(○南史陈后主纪。诗话总龟四十七。《诗纪外集》四。)。
齐宋以来民间语 隋 · 无名氏
南《齐书》曰:齐、宋以来民间语云云。明帝初。诛害蕃戚。京师危骇。
扰攘建武上(○南《齐书》五行志。)。
时人为崔儦李若语 隋 · 无名氏
《隋书》曰:武城崔儦与顿丘李若俱见称重。时人为之语曰:
京师灼灼。崔儦李若(○隋书崔儦传。《诗纪》百二十九作崔李歌。)。
琅琊王歌辞(八曲) 其五 隋 · 无名氏
押马韵
长安十二门,光门最妍雅。
渭水从垄来,浮游渭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