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秦王益州道行台制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蜀郡沃野。曰惟井络。控驭邛笮。临制巴渝。求瘼宣风。朝寄尤重。总司岳牧。是属懿亲。太尉尚书令陕东道行台雍州牧左武大将军使持节凉州总管上柱国秦王世民。器宇冲深。体识明允。专征阃外。茂绩克宣。敷政京畿。嘉声巳著。镇抚岷汉。佥论攸宜。可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秦王天策上将制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经邦盛则。哲王彝训。是以华衮龙章。允洽希世之勋。玉戚朱干。实表宗臣之贵。太尉尚书令雍州牧左武大将军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凉州总管上柱国秦王世民。缔搆之始。元功夙著。职兼内外。文教聿宣。薛举盗寇秦陇。武周扰乱河汾。受朕专征。屡平妖丑。然而世充僭擅。伊洛未清。建德凭陵。赵魏犹梗。总戎致讨。问罪三川。驭以长算。凶党窘蹙。既而漳滨蚁聚。来渡河津。同恶相求。志图抗拒。三军爰整。一举克定。戎威远畅。九围静谧。鸿勋盛绩。朝野具瞻。申锡宠章。实允佥议。宜崇徽命。位高群品。文物所加。特超恒数。建官命职。因事纪功。肇锡嘉名。用标茂实。可授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增邑一万户。通前三万户。馀官并如故。加赐金辂一。衮冕之服。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鼓吹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
封汪华越国公制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汪华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识机慕化。远送款诚。宜从褒宠。授以方牧。可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上柱国。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
秦王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制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禦侮折冲。朝寄尤切。任惟勋德。实伫亲贤。天策上将太尉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大将军上柱国秦王世民。宇量凝邈。志识明劭。爰始缔搆。功参鼎业。廓清秦陇。茂绩以彰。戡定周韩。戎威遐畅。河朔馀寇。取若拾遗。济代逋诛。克同振朽。宣风都辇。综务朝端。政术有闻。纲目斯举。宜加褒宠。式兼常秩。总摄戎机。望实惟允。可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馀并如故。
皇子元霸智云追封王制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饰终定谥。往代通规。追远增荣。前王令典。第三子元霸。幼挺岐嶷。早茂圭璋。第五子智云。结发仁明。胜衣敏惠。冀其成立。训以义方。未被趋庭。遽同过隙。兴言夭枉。震悼于怀。今王业初隆。庆赏伊始。既式遵于利建。宜稽古于哀荣。元霸可追封卫王。谥曰怀。智云可追封楚王。谥曰哀。
秦王等兼中书令侍中制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丝纶枢秘。寄任□□帷扆献纳。职惟显要。望实兼隆。亲贤斯属。天策上将太尉兼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十二卫大将军秦王世民。宇量冲深。风神爽悟。任兼文武。声绩著闻。司徒并州大都督稷州刺史左领军大将军右武大将军上柱国齐王元吉。器怀淹密。业绍英茂。□□内外。政务克举。用加蝉珥。朝典攸宜。世民可中书令。元吉可侍中。馀如故。
改元大赦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舜禹殊时。禅代存乎揖让。殷周异世。革命事乎干戈。至于据龙图。握凤纪。统御皇极。抚辑黎民。奄有四方。朝宗万国。垂法作训。其揆一焉。朕以寡薄。属彼浇季。大业末年。纲维废弛。三光改耀。九服移心。既戡定时难。辑和庶绩。一匡海内。再造黎元。隋氏以天禄永终。历数攸在。敬禅厥位。授于朕躬。顾惟惭德。属当景运。惧甚履冰。凛乎御朽。上答苍灵之眷。俯顺亿兆之心。宝历初基。普天同庆。所宜布兹宽惠。咸与惟新。可大赦天下。改隋义宁二年为武德元年。自五月二十日昧爽以前。罪无轻重。巳发露未发露。皆赦除之。子杀父奴杀主不在赦限。百官及庶人赐爵一级。义师所行之处给复三年。自馀给复一年。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旌表门闾。孝悌力田。鳏寡孤独。量加赈恤。
封隋帝为酅公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革命创制。礼乐变于三王。修废继绝。德泽隆于二代。是以鸣条尅伐。杞用夏郊。牧野降休。宋承殷祀。爰及魏晋。禅代相仍。山阳赐号于当涂。陈留受封于典午。上天回眷。授历朕躬。隋氏顺时。逊其宝位。敬奉休命。敢不对扬。永作我宾。宜开土宇。其以莒之酅邑奉隋帝为酅公。行隋正朔。车旗服色。一依旧章。仍立周后介公。共为二王后。
选用前隋蔡王智积等子孙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近世以来。时运迁革。前代亲族。莫不诛绝。历数有归。实维天命。兴亡之效。岂伊人力。前隋蔡王智积等子孙。并付所司。量才选用。
颁示孙伏伽谏书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秦以不闻其过而亡。典籍岂无先诫。臣仆谄谀。故弗之觉也。汉高祖反正。从谏如流。洎乎文景继业。宣元承绪。不由斯道。孰隆景祚。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良足深诫。永言于此。常深叹息。朕每惟寡薄。恭膺宝命。虽不能性与天道。庶思勉力。常冀弼谐。以匡不逮。而偫公卿士。罕进直言。将申虚受之怀。物所未谕。万年县法曹孙伏伽。至诚慷慨。词义恳切。指陈得失。无所回避。非有不次之举。曷贻利行之益。伏伽既怀谅直。宜处宪司。可治书侍御史。仍颁示远近。知朕意焉。
令陈直言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前政多僻。人不聊生。怨讟如雠。尝无控告。黎民易子而食。郡县犹有馀粮。遂使聚敛无厌。穷兵不巳。忠良屏迹。邪伪当涂。庆妖怪为祯祥。称希旨为奉法。至于亡灭。上莫之知。静言其事。可为太息者也。朕恭膺宝历。救斯兆庶。思革前弊。念兹在兹。起军以来。于今期月。军书羽檄。日有百数。一言一事。皆亲览焉。未明求衣。中夜不寐。恐一物之失所。虑一理之有屈。但四方州镇。习俗未惩。表疏因循。尚多迂诞。申请盗贼。不肯至言。论民疾苦。每亏实录。妄引哲王。深相佞媚。假托符瑞。极笔阿谀。乱语细书。动盈数纸。非直乖于体用。固亦失于事情。千里伫于一言。万机凑于一日。表奏如是。稽疑处断。不知此者。谓我何哉。宜颁告远近。知朕至意。
加恩隋公卿民庶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隋政不纲。行止无度。东西奔骋。靡岁获宁。遂使父子乖离。室家分析。亲老绝晨昏之养。婴孩无抚育之恩。人怀恋本之心。家有望乡之叹。朕上膺灵命。下字黔黎。一物失宜。情深轸悼。思俾惠泽。逮于鳏寡。其隋代公卿巳下。爰及民庶。身往江都。家口在此。不预义军者。所有田宅。并勿追收。若有穷困。粮食交绝。具录名簿。速加赈赡。
赠高颎等谥爵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隋太常卿高颎。上柱国贺若弼。并抗节不阿。矫枉无挠。司隶大夫薛道衡。刑部尚书宇文㢸。左翊卫将军董纯。并怀忠抱义。以陷极刑。宜从褒饰。以慰泉壤。颎可赠上柱国郯国公。弼赠上柱国杞国公。各令有司加谥。道衡赠上开府临河县公。㢸赠上开府平昌县公。纯赠柱国狄道县公。
赠李金才李敏官爵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隋右骁卫大将军李金才。左光禄大夫李敏。并鼎族高门。元功世冑。横受屠杀。朝野称冤。然李氏将兴。天祚有应。冥契深隐。妄肆诛夷。朕受命君临。志存刷荡。申冤旌善。无忘寤寐。金才可赠上柱国申国公。敏可赠柱国观国公。
褒勋臣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朕起义晋阳。遂登皇极。经纶天下。实仗偫材。尚书令秦王世民尚书右仆射裴寂等。或合契元谋。或同心运始。并蹈义轻生。捐家殉节。艰辛备履。金石不移。论此忠勤。特宜优异。官爵之荣。抑惟旧典。勋贤之议。宜有别恩。其罪非叛逆。可听恕一死。其太原元谋勋效者。宜以名闻。
阅武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安人静俗。文教为先。禁暴惩凶。武略斯重。比以丧乱日久。黎庶凋残。是用务本劝耕。冀在丰赡。而人蠹未尽。寇盗尚繁。欲畅兵威。须加练习。今农收巳毕。杀气方严。宜顺天时。申曜威武。可依别敕。大集诸军。朕将躬自循抚。亲临较阅。
减用牲牢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国初草创。日不暇给。凡厥礼仪。鲜能尽备。且生人未乂。彫弊日多。至于畜产。思致蕃息。祭祀之本。皆以为身。穷极事神。有乖正直。杀牛不如礿祭。明德即是馨香。望古推今。祭神一揆。其祭圜丘方泽宗庙以外。并可止用少牢。先用少牢者宜用特牲。待时和年丰。然后克循常礼。
许李袭誉合谱宗正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安康郡公袭誉。我之同姓。派别枝分。惟厥祖考。世敦恭睦。袭誉部率宗人。协同义举。立功巴蜀。诚节频闻。宜有褒荣。用超阶序。特听合谱宗正。恩礼之差。同诸服属。
置社仓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朕祗膺灵命。抚字氓黎。方缉隆平。跻之仁寿。田亩之赋。一切蠲除。锱铢之律。悉皆停断。是以特建农圃。本督耕耘。思俾齐民。既庶且富。钟庾之量。冀同水火。宜置常平监官。以均天下之货。市肆腾踊。则减价而出。田穑丰羡。则增籴而收。触类长之。去其泰甚。庶使公私俱济。家给人足。抑止兼并。宣通壅滞。
遣淮安王神通安抚山东诏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隋德下衰。政荒民散。九州幅裂。四海瓜分。元元无辜。困豺狼之吻。惵惵黔首。罹兵革之灾。朕祗膺宝图。救其危坠。一物失所。情深纳隍。今赵魏之人。俱承大化。海岱之境。思禀朝章。然而尚迫寇戎。受拘凶暴。经途遐阻。末繇自达。宣风布教。必伫循良。柔服招携。事资明恕。右翊卫大将军上柱国淮安王神通。地惟近属。功参运始。杖节建旟。允当重寄。可山东道安抚大使。其山东诸军事。并受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