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重修天封寺绍熙三年三月1192年3月3日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三、《渭南文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淳熙丙午春,予以新定入奏行在所,馆于西湖上。
日与物外人游,多为予言净慈有慧明师者,历抵诸方,如汗血驹,所至蹴踏,万马皆空。
方是时,知其得法,而不知其能文。
后四年,予屏居镜湖上,来访予。
谈道之馀,纵言及文辞,卓然俊伟,非凡子所及。
方是时,知其能文,而不知其有才。
既从予游累日,乃曳杖负笠,入天台山,为天封主人。
是山也,岩嶂崭绝,为天台四万八千丈之冠;
林麓幽邃,擅智者十二道场之胜。
然地偏道远,游者既寡,施者益落。
明居之弥年,四方问道之士,以天封为归。
植福乐施者,踵门遝至,虽却不可。
于是自佛殿经藏,阿罗汉殿,钟经二楼,云堂库院,莫不毕葺。
敞为大门,缭为高垣,周为四庑,屹为二阁,来者以为天宫化成,非人力所能也。
又裒其馀,作二库,曰资道,曰博利,以供僧及童子纫浣之用。
彼庸道人日夜走衢路,丐乞聚畜,盖未必能办此。
方为其徒发明大事因缘,钱帛谷粟之问,不至丈室,而其所立,乃超卓绝人如此,岂非一世奇士哉!
予尝患今世局于观人,妄谓长于此者必短于彼,工于细者必略于大。
自天封观之,其说岂不浅陋可笑也哉!
会明以书来求予文,记其寺之废兴,因告以予说,使并刻之,庶几览者有所儆焉。
绍熙三年三月三日中奉大夫提举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山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陆某记。
法云寺观音殿庆元五年七月1199年7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三、《渭南文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浙东之郡,会稽为大。
会稽城西门,循漕渠行八里,有佛刹法云禅寺
寺居钱塘会稽之冲,凡东之士大夫仕于朝与调官者,试于礼部者,莫不由寺而西,饯往迎来,常相属也。
富商大贾,捩舵挂席,夹以大橹,明珠大贝翠羽瑟瑟之宝,重载而往者,无虚日也。
又其地在镜湖下,灌溉滀泄,最先一邦,富比封君者,家相望也。
故多施者,寺易以兴。
建炎庚戌胡虏之祸,亦以近官道,首废于火,一瓦不遗。
主僧曰道亨,为一方所信,度弟子三十二人,慨然自任以兴复之事,未成者十七而没。
其后有自修者,始为三门法堂经藏等,予适得《华严》、《般若》、《涅槃》、《宝积》数百卷以施之。
草创未毕,而修谢去。
自是寺以不得人又废,木剪竹伐,钟鼓不鸣,白衣攘居之,屠牛牧豕,莫敢孰何。
初,先楚公尚书左丞,请于朝,以證慈及法云为功德院,岁度僧一人,三年间證慈得其二,法云得其一。
太傅楚公祠堂肖像具存。
予自蜀归,始言于府,请逐白衣,而命契彝者主之。
彝与亨俱东阳人,人固已喜。
而彝又有器局才智,居之且二十年,创佛殿及像设,费甚厚,谈笑而成。
重建三门,翼以两庑,巍然大刹矣。
彝没,予以告府牧尚书叶公,以其弟子道泽继之。
泽少年,志节清苦,言议英发。
人皆畏其严而服其公。
于是予以大屋四楹,施以为观音大士殿。
虽然,尚未易成也。
泽即日走四方谋之。
三年,遂建殿。
殿之雄丽,冠于一刹。
予又施以禅月所画十六大阿罗汉像龛于两壁,观者起敬,施者踵至。
自火于庚戌,及今庚申,实七十载,殆若有数然。
成之者,繄彝与泽父子积勤不懈之力也。
予尝谓事物废兴,数固不可逃,而人谋常参焉。
予游四方,凡通都大邑,以至遐陬夷裔,十家之聚必有佛刹,往往历数百千岁,虽或盛或衰,要皆不废。
而当时朝市城郭,邑里官寺,多已化为飞埃,鞠为茂草,过者吊古兴怀于狐嗥鬼啸之区,而佛刹自若也。
岂独因果报应之说,足以动人而出其财力,亦其徒坚忍强毅,不以丰凶难易变其心,子又有孙,孙又有子。
必于成而后已。
彼之不废固宜。
予因彝与泽之事而有感焉,并载其说。
士大夫过而税驾者,读之其亦有感也夫!
庆元五年秋七月庚午记。
上天竺复庵开禧元年四月1205年3月3日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四、《渭南文集》卷二○、咸淳《临安志》卷八○、《名山胜概记》卷一三、《西湖志》卷一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嘉泰二年上天竺广慧法师筑退居于寺门桥南,名之曰复庵
后负白云峰,前直狮子、乳窦二峰,带以清溪,环以美箭嘉木,凡屋七十馀间。
寝有室,讲有堂,中则为殿,以奉西方像设。
殿前辟大池,两序列馆,以处四方学者,炊爨湢浴,皆有其所,床敷巾钵,云布鳞次。
又以为传授讲习梵呗之勤,宜有游息之地,以休其暇日,则又作园亭流泉,以与学者共之。
既成,命其弟子了怀走山阴镜湖上,从予求文,以记岁月。
予告之曰:进而忘退,行而忘居,知趋前而昧于顾后者,士大夫之通患也。
故朝廷于士之告归,每优礼之。
而又命有司察其尤不知止者,以励名节而厚风俗,士犹有不能决然退者。
又况物外道人,初不践是非毁誉之途,名山大众,以说法为职业,愈老而愈尊,愈久而人愈归之,虽一坐数十夏,何不可者?
如法师道遇三朝,名盖万衲,自绍熙至嘉泰十馀年间,诏书褒录,如日丽天,学者归仰,如泉赴壑,非有议其后者。
法师慨然为退居之举,倾竭橐装,无所顾惜
虽然,以予观之,师非独视天竺之众,不啻弊屣,加以岁年,功成行著,遂为西方之归,则复庵又一弊屣也。
死生去来无常,予老甚矣,安知不先在宝池中,俟师之归,语今日作记事,相与一笑乎?
开禧元年三月三日记。
青阳夫人墓志铭1183年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七、《渭南文集》卷三三、光绪《资州志》卷二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有宋蜀人天池先生谭公讳篆字拂云之夫人青阳氏,井研人
大父知归州事泰,实生五丈夫子,以幼子古继其弟,是为夫人之考。
夫人归谭氏,不及事舅,独事君姑太安人
太安人归州之女子,于夫人为姑,夫人夙夜妇道,不以亲故少懈。
天池与其考隆山先生讳望字勉翁,皆以文章名一代,取友皆天下士,亦继以进士起家,然得年皆不盈五十,志远年局,未尝问家人产业。
方天池殁时,一子曰季壬甫生十年,茕然独立。
而天池亦无兄弟,谭氏不绝如线。
太安人传家事已久,夫人幼读书,了大义,于是行其所知。
自处俭薄,而不以贫忧其姑;
躬履艰难,而不以事累其子。
外父母家,而一意立谭氏门户。
太安人膳服,非其手调芼缝纫,不以进。
亲客至,夫人视庖厨刀匕惟谨。
及即席,则立侍姑侧,终日不休。
酒肴洁丰,果蔬芳甘,奉盥授帨,肃祗无哗。
客归,皆太息,祝其女妇愿庶几夫人万一,而夫人歉然常愧力不足也。
斥卖簪襦,遣季壬就学,夜课以书,必漏下三十刻乃止。
间则为道隆山、天池言行以磨砺之。
季壬稍长,与人交,则诲之曰:「某可师,某可友,某当绝勿与通」。
季壬名其堂曰愿学,室曰胜己私,皆夫人所以训也。
夫人享家庙如养姑之孝,字孤嫠如爱子之恩,盖其节行法度,士君子莫能加焉。
季壬进士,拔解,太安人尚无恙,夫人不自喜,而为太安人喜。
及擢第拜庙,夫人犹涕泣曰:「先姑不及见矣」!
观者皆感动恻怆。
后以德寿宫庆寿恩得封,亦以是不敢乐也。
初,季壬解褐为崇庆府府学教授,凡四年,徙成都府吏部以侨寓格不下。
执政为奏,复还崇庆,以便养。
命至,而夫人弃其孤矣。
初,命教成都,今枢密使周公贰大政,知予与季壬友,以书来告曰:「石室得人矣」。
季壬有学行,为诸公大人所知盖如此,以故士皆慕与之交。
而夫人墓道之碣,乃万里来属予于山阴镜湖上,义不可辞。
夫人讳字及年,与其他在法当书者,皆已见内志,惧于再告,故独述其大节而已。
自周以降,礼教日衰,为女子者,不闻姆师之训、图史之戒,闾巷尼媪,交煽其间,非天资淑柔,则悖骜嚚昏,贪黩悍骄,不复知供养祭祀为妇职者,固其所也。
夫人奋乎千载之下,独不移于俗,矫矫自立如此。
呜呼贤哉!
予与季壬,实兄弟如也,故述孝子之意以作铭。
其辞曰:
淳熙十祀,冬十月丙申,孤季壬奉先夫人之柩,祔于天池先生之藏。
平生相倚为命兮,未尝轻去吾亲之傍。
日将夕而未返,则倚门其皇皇。
今也山空无人,凛乎欲霜。
鸟兽纷其号鸣,木叶霣兮草黄。
吾亲不见其孤兮,悲生死之茫茫。
儿不能奉养于泉涂兮,肝心裂而涕滂。
茹哀忍死兮,庶其显扬。
维友予铭兮,后百世而弥芳。
夫人陈氏墓志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九、《渭南文集》卷三六
绍熙庆元之间,予以故史官屏居镜湖上,有东阳进士吕友德自太学来与予游,问学,论议文辞,皆有源流,而衣冠进趋甚伟。
予固异之,访于东阳人,则曰:「是清潭吕君绍义之子。
吕君盖贤有德,而其配陈夫人又贤,生三子,孟则友德,仲定夫季友之。
孟固奇士,仲、季亦有声学校场屋间,能称其兄者也」。
自是友德不阅岁必一过予,过必见其进。
予老病谢客,无贵贱,多不能接。
独友德来,欣然倒屣,不知疾痛之在体也。
岁戊午十月壬午,忽墨其衰绖,叩予门哭。
且言母夫人不幸,以八月戊子殁矣,得年六十有五,卜用十二月壬申,葬于孝顺乡蟠谷之原。
以其家君之命,徵铭于予。
予方病,亦不胜悲,不敢以病为解,乃按从事郎陈君黼状,序次为铭。
夫人与吕君同邑人,曾大父懿,大父严,父子渊,皆乡长者。
夫人幼孤,女功不待教而能。
稍长,佐其母经纪家事如成人。
大父犹无恙,奇之,为择所归,得吕君。
既嫁,事舅姑以孝闻。
女妹适人,倾其嫁时橐装无少靳。
积勤俭以裕财,隆祭享以尽孝,厚振施以立义,吕氏之兴,夫人之助为多。
处事明果,虽吕君有不能回者。
诸子献疑,亦坚守初意不为变,曰:「后当如是」。
及事定,一如夫人言,人人叹服。
其后吕氏家益康,大第千础,堂寝尤宏丽。
而夫人顾自挹损,齐居玩道,即东偏汛扫一室,萧然如老释之庐,或终日不出阈。
如是历十馀年,吕君与诸子屡劝其归堂中,皆不可。
然丝枲针缕之事,至老犹自力,暇日勉诸子以学,授诸妇以家事,谆谆不惰。
虽古贤妇,殆无以加。
不幸一日不疾而卧,医药至,皆却之,曰:「吾固无疾也」。
已而遂不复语。
诸子方就试,驰归省疾,颔之而已,神宇泰定,超然就蜕。
及有司以友德名上礼部,报至,夫人不及见矣。
可哀也已!
夫人三女,嫁吴一夔徐侨、徐鼐,皆良士。
孙男四人。
铭曰:
盘水纡,龟食筮从,吉日壬申,宅是幽宫。
表表三子,奋由诗书。
维夫人之贤,有以基之。
王季嘉墓志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渭南文集》卷三七
予自尚书郎罢归,屏居镜湖上,郡牧部使者多不识面,至县大夫以耕钓所寄,尤避形迹,弗敢与通。
惟两人,曰山阴张君橐、会稽王时会,相从欢然如故交。
张君端亮英达,不幸卒于官。
王君尤渊粹有守,官满造朝,来别予,怅然语之曰:「赠行当以言,愿足下自爱,毋以用舍愧初心,败晚节」。
君曰:「是我志也」。
及见除书,从天官铨调湖南转运司主管文字以去。
方是时,大臣多知君贤,近臣或奏疏荐君,而扬历久,且尝为邑以最闻,近比当得美官。
君一不顾,方上书论进退人才当考实,不宜以近似斥善士。
已而迂道来过予,喜津津见眉宇曰:「某于是粗能不负公所期矣」。
予作而答曰:「仆不失言,足下不失己,皆可贺也」。
及卒,予闻讣叹惊,为朝廷惜此一士,亦窃喜君仕虽踬而志达也。
会其子前葬来求铭。
因叙而铭之。
君字季嘉庆元府奉化县人
曾大父起,大父元发,皆布衣。
考中立,以君有列于朝,再赠至宣教郎
君自少时事亲孝,事兄悌,处乡里学校,从师择友甚严,言语举动,忠敬有法,与兄时叙同登乾道五年进士第
仕自台州司户参军,历袁州州学教授,监行在左藏西库,知绍兴府会稽县,最后终于长沙
迪功郎七迁至朝散郎,赐绯鱼袋。
初,魏惠宪王明州累年,君移书丞相史魏公,言国家早建储宫,以定天下之本,而魏王偃藩在外,天下皆以为当然者。
父子异宫,天下为家,东藩之守,犹异宫也,然父子兄弟之情,终若有间。
虽曲加恩礼,岂若用故事,使得日奉朝谒,外庭济济,示天下以公,内庭熙熙,从家人之乐哉!
史公读之,太息称善。
魏王薨,言不果行。
观君此事,使得居中任用,其补国家、化天下,必有大过人者矣。
有识之士,恨君之不遇也。
会稽岁霖潦,郡方督已蠲之赋甚急,君持不可。
守不听,乃袖告身,易服,立庭中力争,守为之夺气,民赖以纾。
遂修社仓之政,因立保伍,以察不孝不悌惰游不逞者,风俗一变。
会营奉永阜陵,吏按旧比,抱文檄如山,环案立。
君徐视,去十之七,馀不可已者,召民面给钱粟,与为期会。
于是民不知役,而事悉集。
君所至设施,多可称述,论事亦多识大体。
予所书,特其章章可备史官之求者。
若廉于货财,简于自奉,不纳妄馈,不受羡俸,此在君为不足言,故皆略之。
君锐意经学,有《易》、《诗》、《书》《、论语》、《训传》、《乡饮酒辨疑》,凡数十百卷。
文辞简古,尤喜为诗,与范文穆公尤延之杨廷秀倡酬,诸公皆推之,有《泰庵存稿》三十卷。
病已亟,犹强起,拱手端坐,无惰容,顾家人曰:「吾学《易》,昼夜之理甚明」。
遂卒,享年六十有四,庆元六年正月丙申也。
娶杨氏,封安人,淑柔孝恭,晚益好静,安于死生,有学士大夫所难者,先君一岁卒。
男女各五。
男宗广,以君遗恩入官。
宗大,太学生
宗朴,早卒。
宗野、宗愚。
女长嫁进士杨琪、迪功郎沈黯、进士杜思问、进士孙之颖,幼尚处。
孙男五人:与点、与回、与赐、与文、与求。
孙女七人,皆尚处。
诸孤将以十二月甲午,奉君及安人之柩合葬于某地之原。
铭曰:
君才隽伟天所授,早笃于学晚益富。
年过六十是亦寿,道悠运促志弗究。
子孙森然敏而秀,如在庭骥在厩。
筑丘植槚日高茂,盛德表表宜有后。
何君墓表1206年4月27日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二、《渭南文集》卷三九、《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二二二、《四续古文奇赏》卷五○、《八代文钞》第三五册、《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九一、《南宋文录录》卷二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诗岂易言哉?
一书之不见,一物之不识,一理之不穷,皆有憾焉。
同此世也,而盛衰异;
同此人也,而壮老殊。
一卷之诗有淳漓,一篇之诗有善病,至于一联一句,而有可玩者,有可疵者,有一读再读至十百读,乃见其妙者,有初悦可人意,熟味之使人不满者。
大抵诗欲工,而工亦非诗之极也。
锻炼之久,乃失本指,斲削之甚,反伤正气。
虽曰名不可幸得,以名求诗,又非知诗者。
纤丽足以移人,誇大足以盖众,故论久而后公,名久而后定。
呜呼艰哉!
予固不足为知此道者,亦致其意久矣,顾每不敢易于品藻。
盖彼皆广求约取,极数十年之力,仅得其所谓自喜者以示人,而我乃欲一览而尽,其可乎?
何君名逮,字思顺,能诗,终身不自足而卒。
卒后,予友人曾乐道巩仲至,始介思顺之子羡,以遗稿属予表墓,且言思顺平生欲见予而不果,故有斯请。
予年近九十,病卧镜湖上,凡以文章来者,积架上,不能省。
一日,取思顺诗读之,不觉起坐太息曰:「今世岂无从事于此者,如思顺盖未易得也。
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超然于世俗毁誉之外,予之恨不一见其人,甚于其人之愿见予也」。
思顺曾大父讳粹中,大父讳汝能,父讳东阳东阳人
嘉泰三年九月十一日卒,年五十有一。
两娶郭氏,皆先卒。
开禧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合葬于仁寿乡陂头山之原。
子一人。
女长适进士郭概,次尚幼。
开禧二年四月戊寅太中大夫宝谟阁待制致仕、山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陆某表。
定法师塔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二、《渭南文集》卷四○
淳熙四年,予自梁益还吴,盖西游九年矣。
耆老凋落,朋旧散徙,无与晤语。
而少年学问日新,议论锋出,亦莫与顾,为之惝恍不乐。
一日,有叩户者,摄衣迎之,则所谓惠定法师也。
风骨巉巉,如太华之立云表;
议论衮衮,如黄河之行地中。
为予谈诸经,辞指精诣,往辄破的,穷日夜不休。
予作而曰:「公生肇一辈人,予惧不足以辱公友也」。
会予复出仕,又三年,乃还,屏居镜湖之西,略无十日不过予,霰雪风雨,往往留不去。
予方以谴斥退,亦安于不遇,意者相从湖山间以老,而师不幸死矣。
其徒来乞铭。
师字宁道姓王氏,世为绍兴山阴人
幼岁,从钱清保安院子尧道人得度,出游四方,从道隆、师会、景崇三师,授《华严》义,尽得其说。
至超然自得,出入古今、不妄随,不苟异,三师盖莫能屈也。
众请住戒珠省院,未几弃去。
大慧禅师宗杲说法阿育王山,师慨然往造其居,所闻益广,学者宗之。
起住妙相,徙观音,复还省院,皆萧然小刹,羹藜饭豆,人不堪其枯槁,然著书不少辍。
若《金刚般若经解》、《法界观图会》、《三归一章》、《庄岳论》,已盛行于世,馀在稿者犹数十百篇。
淳熙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焚香说偈示灭,年六十八,僧夏四十八。
九年十二月十八日,葬于钱清。
得法弟子妙定、了洪、了悦,得度弟子了知、了端、了达。
初,师著《金刚解》成,持以示予。
语之曰:「昔德山见龙潭,言下悟,尽焚《金刚疏钞》,公见大慧而归,更著此解,与德山孰优」?
师笑不答,岂鲁之善柳下惠者欤?
铭曰:
木叶旁行,九译而东,维此杂华,众经之宗。
肇自有唐,世以名家,师如巨舟,极其津涯。
著书至死,此亦奚求?
承其师传,以绝为羞。
我徂吊之,遗书满室,喟然作铭,用愧逢掖。
峰禅师塔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二、《渭南文集》卷四○、《咸淳临安志》卷八三、《蜀中广记》卷八五、嘉庆《峨眉县志》卷九
南山长安秦中西南驰,为嶓为𡹋。
𡹋东行,纡馀起伏,历蛮夷中,跨轶且千里,然后秀伟特起,为三峰,摩星辰,蓄云雨,龙蟠凤翥,是名峨嵋山
通义犍为二郡,实在其下,人钟其气,为秀民杰士。
出而仕者,固多以功业文章,擅名古今。
至于厌薄纷华,弃捐衣冠,木食涧饮,自放于尘垢声利之外,而不幸为人知,不能遂其隐操,亦卒至于光显荣耀者,如别峰禅师是也。
师名宝印字坦叔,生为龙游李氏子,世居峨嵋之麓。
少而奇警,日诵千言,然不喜在家,乃从德山院清远道人得度。
自成童时,已博通六经及百家之说,至是复从华严起信诸名师,穷源探赜,不高出同学不止,论说云兴泉涌。
众请主讲席,谢不可。
圜悟克勤禅师有嗣法上首安民,号密印禅师,说法于中峰道场,乃挈一笠往从之。
一日,密印举僧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
岩头叱曰:「是谁起灭」!
师豁然大悟。
自是室中锋不可触,密印恨相得之晚。
圜悟自南归成都昭觉,乃遣师往省,因随众入室。
圜悟举从上诸圣,以何法接人。
师举起拳,圜悟曰:「此是老僧用者。
孰为从上诸圣用者」?
师即挥拳。
圜悟亦举拳相交,大笑而罢。
圜悟叹异之曰:「是子他日必类我师」。
留昭觉三年,密印犹在中峰,以堂中第一座致师。
师辞,密印大怒曰:「我以法得人,人不我传,尚何以说法为」!
欲弃众去。
众皇恐,亟趋昭觉,罗拜恳请,圜悟亦助之请,始行。
道望日隆,学者争归之,虽圜悟、密印不能掩也。
久之,南游,见沩山佛性泰、福严月庵果、疏山草堂清,皆目击而契。
或以第一座留之,师潜遁以免。
最后至径山,见大慧杲
大慧问曰:「上座从何处来」?
师曰:「西川来」。
大慧曰:「未出剑门关,与汝三十棒了也」。
师曰:「不合起动和尚」。
径山众千七百,虽耆宿名衲,以得栖笠地为幸,顾为师独扫一室,堂中皆惊。
大慧南迁,师亦西归。
始住临邛凤皇山,举香嗣密印。
历住广汉崇庆武信东禅、成都龙华眉山中岩,复还成都,住正法。
道既盛行,士大夫亦喜从之游。
筑都不会庵,竹幽邃。
暇日,名胜毕集,闻师一言,皆自谓意消,稍或间阔,辄相语曰:「吾辈鄙吝萌矣」。
其道德服人如此。
俄复下硖,抵金陵
应庵华方住蒋山馆师于上方,白留守张公焘,举以代己。
师闻,即日发去。
陈丞相俊卿来为金陵,以保宁延师,俄徙京口金山,学者倾诸方。
金山自兵乱后,虽屡葺,莫能成,至是始复大兴,如承平时而有加焉。
异时,居此山鲜逾三年者,师独安坐十五夏。
潭帅张公孝祥,尝延以大沩山
师与张公雅故,念未有以却,而京口之人,自郡守以降,力争之,卒返潭使。
魏惠宪王牧四明,虚雪窦来请,师度不可辞,乃入东。
凡住四年,乐其山林,有终老之意,而名益重。
被敕住径山淳熙七年五月也。
七月,至行在所,至尊寿皇圣帝降中使,召入禁中。
以老病足蹇,赐肩舆于东华门内,赐食于观堂,引对于选德殿,特赐坐,劳问良渥。
师因举古宿云:「透得见闻觉知,受用见闻觉知,不堕见闻觉知」。
上悦曰:「此谁语」?
师曰:「祖师皆如此提倡,亦非别人语」。
上为微笑。
时秋暑方炽,师再欲起,上再留,使毕其说,乃退。
后十馀日,又命开堂于灵隐山,中使赍赐御香,恩礼备至。
十年二月,上制《圆觉经注》遣使驰赐,且命作序。
师乃筑大阁秘奉,以侈上恩。
师老,益厌住持事,门人惧其远游不返,相与筑庵于山北,俟其归。
今上在东宫,书「别峰」二大字榜之
十五年冬,奏乞养疾于别峰,得请。
明年,上受内禅,取向所赐宸翰,识以御宝,复赐焉。
绍熙元年冬十一月,忽往见今住山智策告别。
策问行日,师曰:「水到渠成」。
归取幅纸,大书曰:「十二月七日夜鸡鸣时」。
如期而化。
奉蜕质返寺之法堂,留七日,颜色精明,须发皆长,顶温如沃汤。
是月十四日,葬于别峰之西冈。
寿八十有二,腊六十有四。
得法弟子梵牟、宗性、道奇、智周慧海、宗璨等,得度弟子智穆、慧崇等百四十有七人。
慧绰者,山阴氏子,当以荫得官,辞之,从师祝发,又得记莂,遁迹岩岫,终身不出。
师既示寂,上为敕有司,定谥曰慈辩,且名其塔曰智光,庵曰别峰,极方外之宠。
师说法数十年,所至,门人集为语录。
晚际遇寿皇,被宸翰,咨询法要,皆对使者具奏。
将化,说偈尤奇伟,已别行于世,此不悉著。
三年三月,法孙宗愿走山阴镜湖,属某铭师之塔。
某与师交最久,尝相约还,结茅青衣唤鱼潭上。
今虽老病,义不可辞。
铭曰:
圜悟再传,是为别峰。
坐十道场,心法之宗。
渊识雄辩,震惊一世,矫乎人中龙也。
海口电目,旄期称道,卓乎涧壑也。
叩而能应,应已能默,浑乎金钟大镛也。
师之出世,如日在空。
升于旸谷不为生,隐于崦嵫其可以为终乎?
净大师塔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二、《渭南文集》卷四○
乾道中史魏公以故相牧会稽,严重简贵,士大夫非素负才望,莫得登其门。
顾每召灵秘院僧智性与语,有大兴造,辄以付之。
性公时年且七十,亦辄受命不辞。
已而事皆井井有条理,邦之人,始服公之知人,虽方外道人,任之亦能举其事如此,又叹性公之不负所知也。
淳熙末,予还朝,典南宫笺奏,兼领祠部
会稽守言灵秘院本蘧篨袤丈地,智性以孤身力成之,今为名刹,请以其徒世守之。
报可。
予虽会稽人,然自魏公去,不复见性公,乃惊叹曰:「是道人尚在耶」!
又五年,予卧疾镜湖上,性公法孙德恭来告曰:「公以绍熙三年六月五日示化,将奉遗骨塔于小夹山」。
且来请铭。
性公本会稽山阴蔡氏子,七岁从广院崇教大师慧超祝发,九岁赐紫方袍,号海净大师,坐八十三,住灵秘五十一载,年九十。
度弟子七人:覃永、宗庆、宗亮宗振、宗懋、宗宝、宗一
孙四人:德和、德恭、德兴、德椿
曾孙二人:行昭、行闻。
铭曰:
龟食筮从,宅此山阿,陵谷有迁,吾铭不磨。
松源禅师塔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三、《渭南文集》卷四○、《吴都法乘》卷五上之下、《增修云林寺志》卷五
松源禅师名崇岳,生于处州龙泉松源吴氏,故因以自号。
自幼时,已卓荦不群,处群儿中,未尝嬉宕
稍长,闻出世法,慕向之。
年二十三,弃家,衣扫塔服,受五戒于天明寺首造灵石妙禅师
继见大慧杲禅师径山,久之,大慧升堂,称蒋山应庵华公为人径捷。
师闻之,不待旦而行。
既至,入室未契,退愈自奋励。
中夜,自举狗子无佛性话,豁然有得,即以扣应庵,举庵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云钝置和尚应庵厉声一喝。
自是朝夕咨请,应庵大喜,以为法器,说偈劝使祝发,栋梁吾道。
隆兴二年,师始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
自是遍历江浙诸大老之门,罕当其意,乃浮海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
一日辞木庵,欲往黄檗
木庵举有句无句,如倚树,云:「裂破」。
木庵云:「琅琊道好一堆烂柴聻」。
云:「矢上加尖」。
如是应酬数反,木庵云:「老兄下语,老僧不过如此,只是未在。
他日拂柄在手,为人不得,验人不得」。
云:「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圣域,固难矣。
验人者,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已知渠骨髓,何难之有」。
木庵举手云:「明明向汝道,开口不在舌头上,后当自知」。
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随问即答。
密庵微笑曰:「黄杨禅尔」。
师切于明道,至忘寝食。
密庵移住蒋山、华藏、径山、皆从之。
一日,密庵入室次,问傍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师侍侧,豁然大悟,乃云:「今日方会木庵道,开口不在舌头上」。
自是机辩纵横,锋不可触。
木庵又迁灵隐,遂命师为堂中第一座。
旋出世于平江澄照,为密庵嗣,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饶之荐福,明之香山平江之虎丘,皆天下名山。
惟冶父最寂寞,又以火废,一临之,四方名衲踵至,栋宇亦大兴,人谓师能使所居山大。
庆元丁巳年,适灵隐虚席,佥曰:「安得岳公来乎」?
果被旨以畀师,欢声如潮。
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法席为一时冠。
而师有栖隐之志,即上章乞罢住持事。
上察其诚,许之。
退居东庵
俄属微疾,犹不少废倡道,忽垂一则语以验学者曰:「有力量人,为甚么抬脚不起,开口不在舌头上」?
又贻书嗣法香山光睦、云居善开,传以大法。
因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
瞥转玄关,佛祖罔措」。
跏趺而寂,实嘉泰二年八月四日也。
得年七十有一,坐夏四十,奉全身塔于北高峰之原。
成之四年,香山遣其侍者道孚以铭属某。
某方谢事居镜湖上,年过八十,病卧一榻,得书,不觉起立曰:「亡友临川李德远浩实闻道于应庵,盖与密庵同参。
李德远每与某谈参问悟入时机缘言句,率常达旦。
读师语,峻峭崷崒,下临云雨,如立千仞之华山
蹴天驾空,骇心眩目,如钱塘海门之涛;
虎豹股栗,屋瓦震动,如汉军昆阳之战。
追思德远所言,然后知师真临济正宗,应庵密庵之真子孙也。
铭曰:
临济一宗,先佛正传。
应庵父子,以一口吞。
金圈栗蓬,晚授松源
松源初心,论劫参禅。
于一笑中,疾雷破山,坐八道场,众如涛澜。
金镞脱手,碎首裂肝。
彼昏何智,万里铁关。
后十大劫,摧山湮川。
法力所持,此塔岿然。
鲁季钦敷文挽词二首丁酉 其二 1177年2月下旬 南宋 · 周必大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自掺江南袂,思公岁月徂。
书来怀棣萼,老去重葭莩。
东粤仍闽粤,当湖镜湖
堂成随一相,浮世竟何须。
曾原伯运使会稽用送徐叔智1182年 南宋 · 范成大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秧田水满栖亩,劝农使者翩然去。
去年愁苦救荒时,岂敢梦为今日归。
天津桥西官柳陌,文书灯火长相觅。
江山信美不留人,寂寞回潮工送客。
镜湖一曲浙河东,万顷太湖蓑笠翁。
愿赓四愁作五咏,我所思兮思剡中。
吴母叶氏太孺人挽词1173年春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发以留宾短,家从教子贫。
斑衣奉常署,象服镜湖
许穆诗还废,班姑史尚新。
不堪萱草露,也解泣慈亲。
陆务观张季长吏部韵寄季长兼简老夫补外之行二首 其二 1190年12月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别去公怀我,诗来我梦公。
半轮笠泽月,一信镜湖风。
岂有诗名世,而无鬼作穷。
管城言晓事,犹欲策元功。
偶送西归朝天二集与尤延之蒙惠七言和韵以谢之1188年2月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梁溪归自镜湖天,笔捲湖光入大篇。
倾出锦囊和雨湿,炯如柘弹走盘圆。
许分句法何曾付,自笑辞敢浪传。
两集不须求序引,祇将妙语冠陈编。
寄题李与贤似剡庵1179年8月 南宋 · 杨万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四明狂客一茅屋,敕赐剡川才一曲。
安福诗人李与贤,大书似剡山扉前。
我曾著脚勾践国,奉诏昭陵省松柏。
是时八月欲半头,镜湖不是人间
稽山影落水精阙,荷花露滴波中月。
季真茅屋荒苍苔,古木哀猿啼
今君结屋阿那边,疋似剡川若个言。
我到剡川君未到,似和不似然不然。
君不见兴公旧草天台赋,元不曾识天台路。
一俛仰间已再升,何用瘦藤与芒屦。
丘宗卿绍兴府前景1190年5月 南宋 · 杨万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镜湖泮宫转街曲,才隔清溪便无俗。
竹桥斜度透竹门,墙根一竿半竿
恰思是间宜看,忽然一枝横出来。
霜馀皴裂臂来大,只著寒花三两个。
延陵怀古三首 其三 东坡先生 南宋 · 杨万里
 押词韵第二部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六
吹赤壁之月笛兮,瞻黄州雪堂
弹湘妃之玉瑟兮,织天孙之锦裳。
招先生其来归兮,何必怀眉山之故乡。
历九州而犹隘兮,诞寘之祝融之汪。
酌乳泉以当醴兮,餐荔子以为粮。
葺榕叶以作屋兮,托桄榔之荫以为堂。
驱海涛以入砚滴兮,挽南斗文星于笔铓。
昌黎兮欧阳,视先生兮雁行。
韫不泄兮忠愤,炯不掩兮文章。
镜湖兮九关,营菟裘兮是邦。
予之来兮云暮,与先生兮相望。
视履迹兮焉在,问故宫兮就荒。
俯仰兮永怀,渺山川兮苍苍。
余丞相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一一、《诚斋集》卷一○六
某伏以即辰风生桂枝露下金茎
恭惟观使大观文左丞相珍台皋伊,平地侨,圳亩爱君,江海存阙,三神显相,隤祉发祥,钧候动止万福。
恩闳相婘,尊尊幼幼纯嘏山则。
东閤郎君仲直阁,叔出季处,皆足慰意。
某馀生奄奄,本之以支离疏之形骸,申之以遗积瘕之沉痼。
岁在丙辰,幸及未先犬马填沟壑之须臾,自列上闻,丐归田里。
一奉不可之诏,一蒙诸公间寝其事,答以宦簿之年未至,三表乃圣恩放牛听笛,纵鹤出笼。
此已徼福不赀矣。
而又增秩四品,进职四等,以荣其归而华其老。
镜湖老监而初岂梦到甘泉法从之缀乎?
深惟圣主所以幸老臣者,而谁实白发其端乎?
揆厥所元,不在门下而奚在?
远未克谢,而济翁弟于七月二十三日转致答教,乃四月某日笔也。
披读有卫武公郑子真之褒,有垂安车策鸠杖之贺。
某何人,敢窃仲尼一字之衮乎?
感恩在心,言之浅矣。
窃审泰阶之光,尚寓躔次于赞公之房,人以为陋,我以为华。
所谓无地起楼台相公者何处觅庾冰庾冰正在此。
一笑。
亲戚吴推璪遂蒙「若肯少徯,敢不他时备数」之诺,某敬代吴下拜以谢恩言矣。
来年既尽,则辛酉上半年文字,正渠书考第三之日,何晚之有?
小儿幼舆入京换授,此又我公之恩也,令诣翘材以谢焉。
此外不胜大愿,爱金玉之身,即看衮绣之归。
济翁掌故,举族洋溢乎恩波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