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钱公辅”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钱君倚日本刀歌 北宋 · 司马光
昆吾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自注:贾人云真鍮似金,铜似银。)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攘祅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丱老。
百工五种与之俱,至今器用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嗟予乘桴欲往学,沧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叹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
晚归书室呈君倚 北宋 · 司马光
 押纸韵
簿领日沈迷,事役等胥靡。
得归无所为,未免阅书史
一种劳精神,胸中异忧喜。
人生无苦乐,适意即为美。
乃知抱关人,不必羡青紫。
君倚圣俞 北宋 · 司马光
 押词韵第十七部
王畿天下枢,薄领日填积。
自非奉朝请,九衢未尝识。
今兹到东城,胥靡暂逃役。
近指圣俞居,安能不往觌。
一室静萧然,昏碑帖古壁。
叩阶读新诗,迷闇得指擿。
笑言殊未足,黯然日将夕。
呼马涉归涂,灯火已历历。
又知几何时,更有重来迹。
君倚藤床十二韵 北宋 · 司马光
 押词韵第六部
嗟予仕京府,谋禄非谋身。
岂徒劳百骸,消铄侵天真。
所畏旷官诛,敢辞从事勤。
朝讯狱中囚,暮省案前文。
虽有八尺床,初无偃息痕。
比归暂解带,日没轩窗昏。
援枕未及就,扑面愁飞蚊。
未能习律令,何暇窥皇坟。
夫君天才秀,明颍排纠纷。
右曹况清简,剸裂奚足云。
未遇且坚卧,逢时将致君。
行当起经济,膏沐醒吾人。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 北宋 · 司马光
 押词韵第三部
贱生参府僚,勉强踰半岁。
终非性所好,出入意如醉。
讼庭敲扑喧,众草绝生意。
不知有青春,倏忽已改燧
周章连日忙,烂漫数宵睡。
轩窗岌飞举,风雨颇恣睢。
谓言芳菲物,狼藉应扫地。
今晨呼马出,历狱问囚系。
窈窕清宫深,仓琅朱门闭。
广殿肃层阴,虚庭蔼佳气。
长杨委嫩绿,老柏净新翠。
薜荔垂蜿(原作冤,据陈本改)延,奇石立赑屃。
豁然愁愤开,精神四面至。
事役难少留,马去尚回睇。
亦足慰无聊,年华不都弃。
配天议治平元年正月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五、《司马公文集》卷二七、《宋会要辑稿》礼二四之三六(第一册第九一七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国朝诸臣奏议》卷八六、《九朝编年备要》卷一七、《文献通考》卷七四、《宋史》卷一○一《礼志》四、《永乐大典》卷五四五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
右,臣等伏准中书劄子,翰林学士王圭知制诰钱公辅等奏,季秋大飨明堂,以仁宗皇帝配神作主事,奉圣旨,令台谏及经筵臣僚、与两制礼院,同共再详定闻奏者。
朝廷以祖宗事重,不敢自专,博访群臣,使各陈其意。
臣等愚懵,不达古今,但据所闻,正礼以对。
至于取舍,系自圣明。
窃以孝子之心,谁不欲尊其父者。
圣人制礼以为之极,不敢踰也。
祖己高宗曰:「祀无丰于昵」。
孔子孟懿子论孝,亦曰:「祭之以礼」。
然则事亲者不以数祭为孝,贵于得礼而已矣。
《祭法》:「有虞氏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
夏后氏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
商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
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先儒谓禘、郊、祖、宗,皆祭祀以配食也。
禘谓祭昊天于圆丘也,祭上帝于南郊曰郊,祭五帝五神于明堂曰祖、宗。
故《诗》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又《我将》:「祀文王于明堂」。
此其證也。
下此皆不见于经矣。
前汉高祖配天,后汉光武配明堂。
以是观之,古之帝王自非建邦启土及造有区夏者,皆无配天之文。
故虽周之,汉之文、景、明、章,其德业非不美也,然而子孙不敢推以配天者,避祖宗也。
《孝经》曰:「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
孔子周公有圣人之德,成太平之业,制礼作乐,而文王适其父也。
故引之以證圣人之德莫大于孝,答曾子之问而已,非谓凡有天下者,皆当尊其父以配天,然后为孝也。
近世祀明堂者,皆以其父配五帝。
此乃误识《孝经》之意,而违先王之礼,不可以为法也。
景祐二年仁宗礼官稽案典籍,辨崇配之序,定二祧之位。
乃以太祖为帝者之祖,比周之后稷
太宗、真宗为帝者之宗,比周之文、武。
然则祀真宗于明堂,以配五帝,亦未识古礼。
仁宗虽丰功美德,洽于四海,而不在二祧之位。
议者乃欲舍真宗,而以仁宗配食明堂,恐于《祭法》不合。
又以人情言之,是绌祖而进父也。
夏父弗忌僖公,先兄而后弟,孔子犹以为逆祀,书于《春秋》,况绌祖而进父乎!
必若此行之,不独乖违典礼,恐亦非仁宗之意也。
议者又欲以太祖及三宗,迭配郊丘及明堂,臣等亦以为不可。
何则?
国家受天永命,传祚万世,若继体守文之君皆得配天,则子孙将有无穷之数,与祖宗无别也。
凡为国家者,制礼立法,必思万世之规,不可专徇目前而已。
臣等窃谓宜遵旧礼,以真宗配五帝于明堂,行之为便。
谨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求降黜第五状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司马公文集》卷三二
右,臣近曾四次进状,以言事不当,乞赐降黜,未蒙朝廷施行。
今伏见知制诰钱公辅,因缴纳王畴枢密副使词头,责授滁州团练副使
臣窃以公辅所坐,止于柅枢密副使恩命。
臣向来所言,乃是宰相大议。
公辅密启于诏令未出之前,臣露章争执于诏令已行之后。
公辅奏章止于一上,臣凡六次进劄子,五次进状。
以此校量,公辅罪轻,微臣罪重。
轻罪犹蒙严谴,重罪安可不行?
伏望圣慈详臣前后所奏,比钱公辅更于远小处责降。
所贵圣朝刑典,行之均壹。
谨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孙察长官之翰待制之侄也。)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一二、《司马公文集》卷六二、《司马温公年谱》卷六
十一月二十七日涑水司马光再拜复书崇信贤令孙君足下。
蒙贶书,兼示以尊伯父行状、墓志及所著《唐史记》,令光为之碑,以纪述遗烈。
以尊伯父之清节令望,加之自幼稚至于成人,得接侍周旋,今日获寓名丰碑之末,附以不朽,何荣如之?
虽文字鄙拙,亦不敢辞。
顾有必不敢承命者,惟足下察之。
向日亦不自揆,妄为人作碑铭,既而自咎,曰:「凡刊瑑金石,自非声名足以服天下,文章足以传后世,虽强颜为之,后人必随而弃之,乌能流永久乎」?
彼孝子孝孙,欲论撰其祖考之美,垂之无穷。
而愚陋如者,亦敢膺受以为己任,是羞污人之祖考,而没其德善功烈也,罪孰大焉?
遂止不为。
自是至今六七年,所辞拒者且数十家,如张龙图文裕、张侍郎子思钱舍人君倚乐卿损之、宋监子才。
或师,或友,或僚寀,或故旧,不可悉数,京洛之间尽知之。
傥独为尊伯父为之,彼数十家者曰:是人也,盖择贤不肖而为之也。
为人子孙者,有人薄其祖考,宜如何雠疾之哉!
么么,使当此数十家之雠疾,将何以堪之?
所以不可承命者,此也。
虽然,窃有愚意,敢试陈之,唯下采择焉。
今世之人,既使人为铭,纳诸圹中,又使它人为铭,植之隧外。
圹中者,谓之志;
隧外者,谓之碑。
其志盖以为陵谷有变,而祖考之名犹庶几其不泯也。
然彼一人之身尔,其辞虽殊,其爵里勋德无以异也,而使二人为之,何哉?
愚窃以为惑矣。
今尊伯父既有欧阳公为之墓志,如欧阳公可谓声名足以服天下,文章足以传后世矣,它人谁能加之?
愚意区区,欲愿足下止刻欧阳公之铭,植于隧外以为碑。
则尊伯父之名,自可光辉于无穷,又足以正世俗之惑,为后来之法,不亦美乎?
未审足下以为何如。
再拜。
钱舍人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一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三
比日前闻君倚滁州之命,某自时已入四章求自黜。
若讼君倚以言获罪,不当如此之重,乃是自为道地也,以此不敢与君倚同谪也而已。
至今尚未得请,欲留则不得,晓夕皇皇,栖身无所。
仰视君倚,如迁者轻举,计君倚亦不用此戚戚也。
以著令,不得躬往致饯。
钱君倚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三○、《司马公文集》卷八○、《宋元学案补遗》卷一
维熙宁六年七月己未陕郡司马光致祭君倚舍人之灵。
呜呼君倚
好贤如亲,就义若渴。
非圣不学,唯善是为。
纳忠于君,耻后
竭力于友,志追
推诚而行,不疑不畏。
屡蹈颠沛,终殄悔心。
甲科荣名,西掖清贯。
君倚之美,兹不足言。
始谓吉人,膺遐福。
如何彫谢,曾未二毛。
我与君倚,南北殊乡,哲愚异品。
中年相值,情厚故交。
饰貌无华,发言尽。
风迹犹在,精爽何之?
江山阻长,醪羞微薄。
唯期惋怛,可以潜通。
呜呼哀哉,尚飨!
职方员外郎泰州蔡君墓志铭熙宁七年十一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七、《苏魏公文集》卷五七
钱塘蔡君子难,以庆历六年进士第
起家为应天府谷熟县,再调房州司法参军、监亳州酒税。
宿州蕲县令,改泰州观察推官,以铨课转大理寺丞、监建州都茶场
再迁殿中丞太常博士,监在京杂买务,知开封府襄邑县
召充编修枢密院例策,历尚书员外郎,以职方知泰州
服父丧去位。
既外除矣,以熙宁六年四月甲子寝疾终于家。
明年十一月丁酉,遂葬富阳县仙山乡瑞相原。
君年五十二,讳某,子难其字也。
少从安定先生胡翼之学经术,尤长于《春秋》。
同门生丹阳姚辟尝以三《传》异议数十事探索其有无,终日应答,亹亹不穷。
曰:「安定之学,尽于此矣」。
及从仕,则专意文法簿书之务,纤悉弥密。
辨论上官前,一无避惮,至于不可屈而后已。
初在谷熟,予适为南京从事,每见其邑文移精详、有理致,屡持以白府,府中滞讼疑狱数以委之。
于朋僚中特亲厚。
予尝察其所趣舍操守甚悉,且曰:「士之所以贵于学者,盖在适于时而有用也。
然古之人不患无时,而患无知己者,盖欲其道有所信,而不愧茍得耳」。
予以是知其有志于事业,而不为碌碌者也。
是时,故相杜祁公退居睢阳,君以文章谒之,一见嗟赏,待以异礼。
留守观文王安简公尝谓君曰:「祁公时所钦属,数道吾子之美,子其勉之」!
君既遇知己,益自慎重,由是当位者多称荐之。
酒官编修,凡七命皆从辟举,非由有司选拟也。
参知政事王公、北都留守文潞公太师张丞相、故相侍中翰林沈文通枢直何公南皆所荐者,而襄邑实用予言领命。
梁公、张公又以秦庭尝僚,连荐儒馆之职,朝廷再籍其名矣。
密府爵赏威刑之出,动循故事。
国朝百年已行案草,所谓例者以万数,或一事数例,或徒具文而无定论,异时引用去取,往往先出吏手,故前后继择才能士付之编辑有年数矣。
君至则区别类例,日料十数事,质于诸公,著其可行者为令,其重复无用者一切删置,甫四年而就绪,凡得四百馀帙,其别有《开宝兵目》暨《驿马令》。
又被旨兼检阅英宗一朝枢府故事,送编修实录院
书成再奏,御诏赐金币,仍改五品服章以宠前劳,特升秩一等,留俾再任。
御史言省冗官者,编修其一也。
而君前此以便亲请外官,以得海陵矣。
因谓同寮曰:「此局必不应废」。
未几,二府置属官并兼编修条例如其言。
治平四年秋夏国主秉常遣使朝贡京师,官称不与常年类,既锡宴,则欲叙官就席。
君时为押伴,毅然责以「属国陪臣之礼,当偃蹇若是耶」?
其使𢥠息,遂坐。
上、丞相闻之,皆曰:「善」!
治郡政尚严整,事无剧易,一出于己。
每虑重囚,则燕居审讯,尽悃愊求其所以生之。
或谂曰:「彼罪当辟,欲生之其可得乎?
既不能生之,徒引日月何益也」?
君曰:「狱情至隐难见,一成不可复。
今使之辞穷,且知无枉,则死者与吾两无憾矣」。
民有坐教令驱人而过误致死者,情得覆谳于朝,刑寺疑非实。
然再移旁郡,又移别路,皆不能易初劾一辞,卒从末减。
议者乃知其下无冤民也。
于时农田使者督察郡县,求民疾苦而兴置之。
君预条其利害、可行不可行者,待其至,使之财择。
上不违新书期会,下无扰民趣办之弊,人便其政。
至举州邀宪台,愿再留君三年以终其赐。
监司第课为淮南诸郡最。
君既明于世务,而慷慨敢言。
编修时,枢府诸公尝询以兵要,辄随问启画,深见听纳。
故留在职最久。
当时台阁文雅之士,亦多与之游接而善听其论议,若毗陵钱君倚临川裴如晦陈留圣涂,并称其才适时用。
然方一施之州郡,其效已见;
使之年且久,则其风力必复有过人者耶?
父讳某,以君登朝洎郊霈恩,三迁太子中允赐绯衣鱼袋,其卒也,集贤校理刘君赣甫为之铭矣。
中允君在吴称善士,能殖生产、教子弟,至君而弃其家事,笃志于学问,家之馀资,常推以赈亲戚之不能婚葬者。
平居不妄出入,与过从者亦寡。
或问其故,答曰:「省事远怨,于己足矣」。
所为文章,论议尤多,自集为四十卷藏于家。
其配曰仁和县,同郡孙氏女也。
生男子二:长曰彦辅,举进士
次曰彦弼,齿始稚矣。
女子二:一适永康县丘沆,一幼未从人。
去年春,予罢东阳守,过钱塘,见君之病,止谓予曰:「某起白屋,遭时得科第,仕宦几三十年,以朝郎典近州,不为不遇也。
今日之疾革矣!
念今相知,莫如公厚,如不朽之事,敢以为托」。
予色然。
顾其笑谈如平生,无他苦,但勉以自力而去。
后二月果有讣至,乃知其神宇数定,不怛生死。
岂力学信道之有素者欤!
后又得其孤洎婿之状,请铭以成逝者之志,义不得谢,因为之铭。
铭曰:
君生钱塘,气温质良。
佩服儒雅,周旋吏方。
君葬富阳仙山故乡。
神藏既固,泽施弥长。
名在士林,惠留海旁。
载辞遗后,刻此阴堂。
遥题钱公辅众乐亭 宋 · 张伯玉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句章太守钱君倚,湖上新为众乐亭
花木岂徒游子爱,笙歌长与郡人听。
坐来高韵天风起,饮罢馀香夕雨零。
安得凭阑纵吟笔,玉觞遥对数峰青宋张津《乾道四明图经》卷八)
明州钱君倚众乐亭 北宋 · 王安石
使君幕府开东部,名高海曲人知慕。
舣船谈笑政即成,洗涤山川作嘉(张本作佳)趣。
平泉浩荡银河注,想见明星弄机杼。
载沙筑成天上路,投虹为桥取孤屿
扫除荆棘水中央,碧瓦朱甍随指顾。
春风满城金版舫,来看置酒新亭上
百女吹笙䌽凤悲,一夫伐鼓灵鼍壮。
安期羡门相与游,方丈蓬莱不更求。
酒酣忽跨鲸鱼去,陈迹空令此地留。
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判三司度支勾院钱公辅祠部员外郎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七、《临川先生文集》卷五○
敕某:序功黜陟,邦法有常。
尔文章博美,行义纯洁,施于政事,又以材称。
会课进迁,盖维常法。
往祗厥位,其亦懋哉!
可。
职方员外郎致仕徐仲容公辅将作监主簿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九、《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二、《永乐大典》卷一四六○八
敕某:尔父辞禄,而为尔请命于朝。
《传》曰:「君子之善善也长,故善善及子孙」。
此吾命尔以一官之意也。
经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尔其念此,以自勉哉!
可。
钱公辅自代状1067年9月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二、《临川先生文集》卷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伏睹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钱公辅,忠信笃实,富于文学,职事所及,不为茍且。
以臣鄙薄,实为不如。
寘之禁林,必有补助。
今举自代。
钱公辅学士1055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四、《文编》卷四八、《容斋续笔》卷一二、《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七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比蒙以铭文见属,足下于世为闻人,力足以得显者铭父母,以属于不腆之文,似其意非茍然,故辄为之而不辞。
不图乃犹未副所欲,欲有所增损。
鄙文自有意义,不可改也。
宜以见还,而求能如足下意者为之耳。
家庙以今法准之,恐足下未得立也。
足下虽多闻,要与识者讲之。
如得甲科为通判通判之署,有池台竹林之胜,此何足以为太夫人之荣,而必欲书之乎?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茍不能行道,适足以为父母之羞。
况一甲科通判,茍粗知为辞赋,虽市井小人,皆可以得之,何足道哉!
何足道哉!
故铭以谓闾巷之士,以为太夫人荣,明天下有识者不以置悲欢荣辱于其心也。
太夫人能异于闾巷之士,而与天下有识同,此其所以为贤而宜铭者也。
至于诸孙,亦不足列。
孰有五子而无七孙者乎?
七孙业之有可道,固不宜略;
若皆儿童,贤不肖未可知,列之于义何当也?
诸不具道,计足下当与有识者讲之。
南去愈远,君子惟顺爱自重。
祈雨文1051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三、《临川先生文集》卷八六 创作地点: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
惟神美名正气,索之前史详矣。
噫!
昔人也,挺王臣之节,忠信我任,德谊我负,故时君倚焉。
今其神也,享庙食之贵,阴阳吾职,祸福吾柄,故州民赖焉。
今千里旱暵,及时不雨,农夫悼心,郡将失色。
某遂躬率僚属,来请于大庑下。
惟神全死生之大名,开聪明于一方,霈甘霪以足民食,则前谓人神之灵,于古今无愧焉。
尚飨!
王向 北宋 · 钱公辅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五、《宋人法书》第一册、《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九
公辅启:别久,问稀日迟。
还辕之来,得元珍书,乃知忧祸,归于故里。
荣养未几,不遂雅志,痛当奈何!
痛当奈何!
冬序已晚,不审孝履何若。
未由面慰,惟冀节哀,以力大事。
远情所祝,不宣。
公辅手启公默秘校
大孝服舍,张微之同此哀苦,料日得相依,足以自宽。
季冬初七日
游小隐山皇祐三年二月 北宋 · 钱公辅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五、《会稽掇英总集》卷二○、《会稽志》卷一○、《名山胜概记》卷一七、《两浙金石志》卷五
城之西南,有所谓王氏山园者,众以为一境胜绝。
太守杨公曰:「彼可游焉」。
一日,携宾佐,浮轻舟,走平湖四五里而至。
望其门,如楼阁之在烟云中。
入其堂,登其亭,廓然如形骸之出尘世外。
山苍溪碧,缭绕四注,皆可襟迎而袖揖。
奇葩珍树,映雪满前。
公奋曰:「吾来越旧矣,未有如今日胜且快者」。
使呼其主而诘之,曰:「山名谓何」?
对曰:「有而非美名也」。
「亭有名乎」?
则曰:「朴愚敢以名为」?
公使图以来,因名其山曰小隐山,堂亦因山之名。
堂之东荣,俯槛而窥者,曰瑟瑟池。
出堂而登,数级乃止,曰胜奕亭。
自亭而北,登降乎竹间五六十步而后至者,曰忘归亭
过而至于最上者,曰湖光亭
顺山而西,达于山足,曰翠麓亭。
由忘归至翠麓,曰探幽径,曰撷芳径,曰扪萝磴,曰百花顶,皆因其所遇而得之心焉。
已而至于山外,有池,池心有宇,曰鉴中亭
转而通于始至之门,门隅亦有池有宇,曰倒影亭。
凡一景一趣,无不为之。
称者且曰:「今而后,吾当数至此也」。
因命通判军州钱公辅书以镵诸石。
噫!
人生百岁,尘鞅荣利,淫惑病忧,纷纷而汨之,几日而如此乐,几何而如此胜耶?
予弗书不祥。
预是游者,都官员外郎江钺、节度推官袁嗣隆、观察推官王仲衍前进士王霁、朱方,凡六人。
皇祐三年春二月二十八日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