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石楼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五
「一炷清香满石楼」,大觉焚龙香、应量器后,乞还山林,进颂诗于庆历天子末后句。
几二百年,潼川普明比丘摘「石楼」二字以见志。
石楼得非岑楼之谓欤?
仙好楼居,抑有慕焉,则莞尔而作曰:「挡谷成阴,去作金銮上客」。
黄太史忠国师也。
不知风叶拥趺,同参先谶,岂岩间半,付深夜读书,十年宰相,可同日语。
圆通却万乘诏,遣弟子行。
或以为尊法有体,未若一举万里,勿以累大觉之为愈也。
当宁虚心方外,将蒐岩剔野,可无蕴经济、甘隐约者出,其治岂四十二年而已哉。
石楼自名,盖惜圆通不知出此,而大觉归山林之晚。
书其言,使后世知石楼之自。
杜祁公病婢帖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六
奢膏肓,俭瞑眩,瘳之。
祁公瘳其子之奢,天下化之。
功成名遂,既寿且康。
穷居盛行,俭德金石,反覆丁宁,发于婢子。
防其子之骎骎习侈,靡堕家法,欲策勋于瞑眩也。
祁公子美帖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六
妇翁钩画遒劲,于冰过清。
甥馆行草掀举,比玉尤润。
晋东土以东床坦腹萧洒为名谈,恐不足语于吾庆历之盛。
顶山珂兄刺血写莲经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六
能生不能教,亲也,教必从师。
师以德,亲以恩,知报则知道,舍是吾何观。
刺十指,写三周七喻以为报,匪报也。
盍思瞿昙未说,毛颖未血,文采未发,经在何处?
若三七日思而得之,无丝毫别。
夫如是,则七世父母师长,同见灵山未散,非汝欺也。
书经后二十三日,慧日北涧书。
杨补之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六
寓素于玄,质成乌有;
责芳于影,梦酣黑甜。
展卷临窗,色香俱在。
柄此能事,属诸逃禅。
咏姑射真,须春风手
先驱醉颖,珠玉在侧;
后振采毫,觉我形秽。
杨慈湖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六
奏院崔公为定海之政,慈湖杨公之弟、之甥、之婿在邑学。
其致书定海,以夫三子也,而曰「之所以不得已,上浼记曹」者,胡不得已哉?
或曰:「公不轻下语,盍遗夫言,参其意可也」。
嘉定君相一德,舜禹皋陶所不逮,公犹有荐相疏。
方是时也,莫不谓其得已而不已,是岂知公哉?
或者之言,余有所未达。
书于公《贻定海帖》左,俟达者。
陆永仲江贯道寒林图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七
陆永仲江贯道《寒林》一幅,梵蓬居藏护惟谨。
贫约奉母,贸易斗升,终母之生,百纸殆尽。
年八十八,始以此轴遗圆方外。
自题曰:「方外佳友也,非暗投矣」。
余读至此,叹其办菽水,纾䫲颔,白眼奇迹,凿方枘圆,但知爱亲,不知爱画。
颜平原粥尽乞米,后世有《乞米帖》。
梵蓬居以画市米,当时谓之《市米画》。
颜贫于忠,梵匮于孝,法当配颜,传诸无穷。
永仲云:「结囊勿浪出,寒具染凡指」。
方外其从事斯言。
跋颖德秀书文赋后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七
异时观老坡参寥一帖云:「见颖上人数纸,不觉惊喜。
雏猊奋鬣,已过老彪」。
及观颖书《鬼传》,遒婉而劲,《文赋》尤老成。
颖书此赋,毋虑十数本,笃于文也,第未见其文。
余不解书,喜蓄前辈逸迹,每得一帖,则必曰:奇技也,岂彼能,我独不能?
奇玩也,岂彼有,我独不有?
夜以继日,思竭吾力,兼而有之,然终不能有。
或曰:「我安用是为?
治人者劳心,治于人者劳力。
人将劳吾力矣。
外物则德全,玩物则德丧;
物将丧吾德矣,所有不既多乎」?
余敬受教。
颖大师韩愈师说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七
柳柳州韩退之抗俗作《师说》,而自避师名,有取孟子「子归而求之有馀」。
德秀书《师说》,其亟于就有道而求正,亦若为老坡书《文赋》,志于文也。
智广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七
负《唯识》百法之学者曰智广字大用,广大矣,用宜称是。
少长而名,长而字,礼也。
又从而为之说,何蔓焉?
带为夔所怜,无足也,画者足之,反使之不成带。
寝其说,忘其字与名而反诸其身,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夫如是,然后可与论用大。
跋五公帖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七
或谓前辈米南宫字如仲由未见孔子时,吾未见其贬也。
秦淮海飘飘凌云之气,见于觚牍。
参寥谨严而疏荡,称其为人。
无为子辩才师字虽不工,率意信手,拔俗千丈。
西菩僧舍故纸中,得此五公,豁然眼明。
小米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七
毫素传衣,萧然名家。
彷佛树杪,溟濛水涯。
吾不知云藏山耶,山藏云耶?
跋六代传衣图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七
自老胡,至老卢,一金襕,一瓦盂。
蔓不可滋,蔓滋难图。
遂使芽蘖,千差万殊。
曰法曰心,自相牴牾。
矧乃绘事,唐捐工夫,加以语言,毁誉太虚。
系影载驰,捕风载驱,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阳坡昌朝志铭刘淳叟舅氏严太伯铭)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七
六经之尊如天,自得之妙如日。
以自得之妙,发明六经,则日丽天而纤毫无隐。
以六经含融自得之妙,则天行日而周流无迹。
阳坡居士用力于此,收日损之益
及其登卐庵之门,如沤灭全潮而同乎渺㳽。
苍颜皓髯,语高领寡,不得与民由之。
有子为不死也,可以慰夫九原之思。
虞仲房隶字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七
丹丘林咏道虞兵部杜工部《李潮八分小篆》、《王宰山水图》两篇。
隶法坏自公始,然亦自成一家。
抟搦骞腾,鲸鹏撮摩,天矫容与,烟云卷舒。
数十年间,丰功厚德之所载识,借公为重,不专在翰墨也。
不知公者,独以隶古称,岂知公哉?
昔欧公以墨君称文湖州,而其篆、真、草、隶皆入神,道德文采,光明照人。
荆公诵其咏鹭,欧云:「与可拾得耳」。
好贤莫如欧公,而以墨君失之文湖州,后世慎无以隶古称公,而蹈墨君称湖州之辙也。
跋雪窦老融牛轴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七
画牛至戴嵩,能事毕矣。
雪窦老融,则又出于规矩准绳之外。
晴春自牧,如超方之士,得友得师,心平气定,有日新之功。
露地而眠,则饱道足学,片石深云,燕晦自若,不动声气,物来斯应,新生之特,不受控勒。
方其解衣盘礴,想像乎寻牛访迹;
其既成也,庶几乎人牛两忘。
已而不复自惜,与好事者共之,不见笔墨畦畛,则又何以异夫转位回机,圣凡所不能测。
或者以秀关西让龙眠之说绳之,不直老子一笑。
横浦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七
横浦不喜东坡,晚自岭外归,始诚服焉。
手书其《韩愈碑》、《读孟郊诗》、《送琴聪序》,无虑十数。
旧在闽中,见于韶石诸孙,纸尾有大慧题字云:「横浦喜书此,使韶藏护惟谨」。
今复见此叙,字差小于乡所见。
横浦小字不易得,尺牍之类亦且大。
把玩不忍置,虽无玉蕤蔷薇冷泉,可熏可濯耳。
沈大卿德和净觉塔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七
某年月日,大卿沈公德和重修净觉岳公塔,纪岁月,诏后世。
四明礼公,而辄难,反复数千万言,弗务胜,务归于是而已。
四明倘未死,未知鹿死谁手。
东坡谓《庄子·盗蹠》等篇,真若诋孔子,实阳挤而阴为之助,适与楚公子之仆相类,以为弗爱公子则不可,以为事公子之法亦不可。
吾于净觉四明,亦若是说。
绵绵新学,亹亹讥议,覃及孤山,曰山外宗,独未见如两公者出。
忽观沈记,油然起余,属学四明者刻诸石。
噫!
安得净觉孤山九原可作,与之商评山家、山外之所同异云。
橘洲跋育王僧图后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七
雪窦弗作,晦堂灰冷,遗质而耆文,滔滔者皆是。
盖常笑橘洲《跋育王僧图》云:「佛世比丘,皆龙虎变化,后世皆黄茆白苇」。
抑有所激而云尔。
始圆上人欲走江西,学佛照乡语。
时盍语之曰:「少林尝走竺西乎」?
必曰:「未也」。
则又语之曰:「子过少林远矣,使后世谓吾不解禅,顾不伟欤」?
跋贝多叶二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七
尝观此叶于焦山行,行老而西归,死于绵之云盖寺,以遗汉嘉邓秀烈。
邓墓木拱矣,复见于升上座,因作而言曰:译场不作,竺锡不至,鹤峙蛇惊,愕听眩视。
一叶之书,与无数叶,叶叶之义,字字融摄。
盍观其义,而遗其言。
所观既亡,其亡亦然。
古之至文,鸟迹科斗。
今不复古,竟亦何有。
惟道人升,好古痴绝
焉从得此,于邓秀烈。
华竺二文,一之者人。
孰为此言,北涧隐沦(右为升维那赞。)
像存乎氎,教存乎叶。
籋云载驰,止于建邺
奘蒐遗文,以十象驮,龙伯取将,半沦殑伽。
今之所存,皆其零落,残圭断璧,此经自若。
经无攸全,义有攸往,维义与经,非一非两。
吾不了义,又不识书,乃于字外,洞明心初。
按:右为舟老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