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咸平亲郊八首(会要乐六之一注:咸平五年诸臣撰八曲,曲名同建隆元年。按:自皇帝升降至饮福五首,亦见杨亿武夷新集》卷五。) 其一 降神用《高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阳韵
圜丘何方,在国之阳。
礼神合祭,运启无疆。
祖考来格,笾豆成行。
其仪肃肃,降福穰穰。
咸平亲郊八首 其二 皇帝升降用《隆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庚韵
礼备乐成,乾健天行
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咸平亲郊八首 其三 奠玉币用《嘉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庚韵
定位毖祀,告于神明。
嘉玉量币,享于克诚。
咸平亲郊八首(会要乐六之一注:咸平五年诸臣撰八曲,曲名同建隆元年。按:自皇帝升降至饮福五首,亦见杨亿武夷新集》卷五。) 其四 奉俎用《丰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真韵
有牲斯纯,有俎斯陈。
进于上帝,昭报深仁杨亿诗作柔嘉登荐,昭事惟寅
咸平亲郊八首 其五 酌献用《禧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文韵
大报于帝,盛德升闻。
醴齐良洁,粢盛苾芬。
咸平亲郊八首 其六 饮福用《禧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七部
祀帝圜丘,九州献力。
礼行于郊,百神受职。
灵祗格思,享我明德。
天鉴孔章,玄祉昭锡。
咸平亲郊八首(会要乐六之一注:咸平五年诸臣撰八曲,曲名同建隆元年。按:自皇帝升降至饮福五首,亦见杨亿武夷新集》卷五。) 其七 亚献、终献用《正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阳韵
羽籥云罢,干戚载扬。
接神有恪,锡羡无疆。
咸平亲郊八首(会要乐六之一注:咸平五年诸臣撰八曲,曲名同建隆元年。按:自皇帝升降至饮福五首,亦见杨亿武夷新集》卷五。) 其八 送神用《高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微韵
神驾来思,风举云飞。
神驭归止,天空露晞。
元符亲郊五首(馀同咸平,凡阙首皆用旧词。(《宋史·乐志》一:(仁宗景祐元年)帝乃亲制乐曲,以夹钟之宫、黄钟之角、太簇之徵、姑洗之羽作《景安之曲》以祀昊天,更以《高安》祀五帝日月。皇帝出入作《乾安》,罢旧《隆安之曲》。)) 其一 降神用《景安》,六变辞同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微韵
无为靡远,深厚广圻。
祭神恭在,弁冕衮衣。
粢盛丰美,明德馨辉。
以祥以佑,非眇专祈。
元符亲郊五首(馀同咸平,凡阙首皆用旧词。(《宋史·乐志》一:(仁宗景祐元年)帝乃亲制乐曲,以夹钟之宫、黄钟之角、太簇之徵、姑洗之羽作《景安之曲》以祀昊天,更以《高安》祀五帝日月。皇帝出入作《乾安》,罢旧《隆安之曲》。)) 其二 升升用《乾安》,罍洗、饮福并奏(会要乐六之二注:景祐元年中书门下撰。)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支韵
神灵拥卫,景从云随。
玉色温粹,天步舒迟。
周旋陟降,皇心肃祗。
千灵是保,百福攸宜。
元符亲郊五首(馀同咸平,凡阙首皆用旧词。(《宋史·乐志》一:(仁宗景祐元年)帝乃亲制乐曲,以夹钟之宫、黄钟之角、太簇之徵、姑洗之羽作《景安之曲》以祀昊天,更以《高安》祀五帝日月。皇帝出入作《乾安》,罢旧《隆安之曲》。)) 其四 彻豆用《熙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陟彼郊丘,大祀是承。
其豆孔庶,其香始升。
上帝时歆,以我齐明。
卒事而彻,福禄来咸。
元符亲郊五首(馀同咸平,凡阙首皆用旧词。(《宋史·乐志》一:(仁宗景祐元年)帝乃亲制乐曲,以夹钟之宫、黄钟之角、太簇之徵、姑洗之羽作《景安之曲》以祀昊天,更以《高安》祀五帝日月。皇帝出入作《乾安》,罢旧《隆安之曲》。)) 其五 送神用《景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纸韵
馨遗八尊,器空二簋
至祝至虔,穹祇贶祉。
乾德以后祀感生帝十首(《宋史·乐志》一:乾德元年翰林学士承旨陶谷等奉诏撰定祀感生帝之乐章、曲名,降神用《大安》,太尉行用《保安》,奠玉币用《庆安》,司徒奉俎用《咸安》,酌献用《崇安》,饮福用《广安》,亚献、终献用《文安》,送神用《普安》。) 饮福用《广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庚韵
三阳戒律,万汇腾精。
既苏昆虫,毕达勾萌。
具陈牺象,式荐诚明。
锡以蕃祉,永保咸平
咸平藉田回仗御楼二首 其一 《采茨》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庚韵
农皇既祀,礼毕躬耕。
商辂旋轸,周颂腾声。
观魏将陟,服御爰更。
舆人瞻仰,如日之明。
咸平藉田回仗御楼二首 其二 升坐用《隆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灰韵
应门斯御,雉扇爰开。
人瞻日月,泽动云雷。
同风三代,均禧九垓。
欢心允洽,时咏康哉
资政庄节王公家传 宋 · 王默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五九、《芦蒲笔记》卷八
公讳复,字景仁淄州淄川县人也。
曾祖昊,国子博士
祖珍尚书虞部员外郎
父愈,澶州濮阳县,赠光禄大夫
公少好读书,博通史传,慷慨有气节。
家有唐以来名臣画像,每指颜杲卿像谓人曰:「士当艰难时捐躯殉节如颜公,始无愧于天地间矣」!
以门荫补官,试大观中,选授大理评事,迁本寺丞
公家故饶财,不乐私蓄,尝率其里之贵豪,遇郊祀岁,各输银绢十万以助赏赉,郡国效之。
公亦未尝有希恩意。
久之,除京东辇运,迁京东路转运判官
按属部,道过淄川,父老迎候。
公下车慰谢。
先是,淄民多苦调外苛征。
公尝与父老言,他日或能奏蠲之。
至是以白公,公曰:「官卑不敢言,然重食吾言,以为父老羞。
敢以私田之入代输」。
三年,除两浙转运副使
时太平日久,民不知兵,方腊初叛,所过守将望风奔骇。
公下令所部严堡垒,修战备,竭力讨贼,屡战有功。
贼平,擢徽猷阁待制,迁都转运使
朱勔花石艮岳,多取漕舰以载,号直达纲
公曰:「今盗起仓卒,飞挽繁困,而佞幸之徒,犹实苑囿以惑上心」。
固执不与。
力谮于上。
公上疏奏,谓不可以不急之务疲民费财,请一切罢之。
岁馀,除知颍昌府,移陕府
陕右民号难理,公至,开布威信,不两月大治,民皆悦服。
龙图阁直学士,以公事忤宰相王黼,降充龙图阁待制,移知成都府
兴利去害,治与陕等,民绘像立祠,刻石纪异。
高宗皇帝即位,诏公知徐州
明年,胡人犯顺,粘罕以众数万寇徐,徐城孤势危。
公领兵合战,数不利,遂闭城拒守。
虏重围夹攻,昼夜不息,城中兵粮单竭,死者甚众,虏势益张,凡二十馀日,城陷。
公躬擐甲胄,巷战竟日,度不能禦,乃反州治,易朝服,南乡再拜曰:「臣受国厚恩,当以死报,今日得死所矣」。
且谓贼曰:「死守者我也,监郡而次亡与焉,可独杀我,而舍僚吏与百姓」。
虏虽悍狡,闻公言,亦凛然叹异曰:「若使南朝皆如公,我辈岂得至此。
汴京已陷,二帝已北去,公尚为谁守乎」?
公骂不绝口。
虏复说曰:「必欲全活生灵,请立降,当为易官封,命汝就知此州,以抚残民」。
公曰:「虏贼毋诱我,吾誓有死耳」!
虏察其无降意,命左右挝其口,流血盈襟。
公犹含血噀之。
子倚在傍,不胜愤怒,突出见粘罕,顾手无挺刃,得布囊盛砖掷之,力少差,中其旁千户长,毙。
粘罕怒,即执倚刳其心以祭千户长,欲惧公以速降。
公不顾,为虏敲死,阖门百口俱遇害。
时建炎三年正月二十九日也。
帐下赵立求得公尸,拜伏恸哭,裹以裀褥,稿瘗于黄楼侧,累甓成冢,以识之。
复拥兵守禦,抚定其众。
虏退,朝廷就命徐州
具奏其事,天子震悼,诏特赠资政殿学士谥庄节,给恩泽五资,赙赠绢布各二百匹。
初公之未遇害也,筮而遇《乾》,六体不变,术者曰:「灭门之象也。
国家运数方屯,待制宜早为计,不然,将及于难」。
公曰:「死生定数也。
等死,苟获死所,敢逃乎」!
卒时年五十二。
虏初薄城下,民不得逃,公阴令间道潜行,得脱者数千人。
徐人,祀公及倚,亦呼为双庙,有祷辄应。
复奏其异于朝,敕赐名曰忠烈
出师必祷曰:「公为朝廷尽节以殁,必能阴佑遗民也」。
积官至正议大夫,累赠光禄大夫,娶赵氏,濮邸肃恭僖王宗博之女,封安平县主,赠永康郡夫人
再娶刘氏,章献明肃皇后之侄。
徐州陷,为虏将所获,不食五日而卒,赠咸平郡夫人
先是,公长子佾,以太仆丞高宗维扬,及赵立已亡,徐州有武卫军,旧隶于公,义不肯他属,散归在所,愿以从佾。
高宗闻之,诏于枢密院计议官,特命佾为之,仍领武卫。
绍兴八年,和好成,奏乞访先臣遗骸,优诏许之。
行至泗州,马上得疾,抵徐城驿,暴卒。
明年奉使公佐迎护徽宗梓宫,交割地界,遣书属当路漕使访公瘗所,漕委幕属王之翰往焉。
赵立稿葬公于黄楼之侧,及虏据京东,水久弗治,彭城皆㳽漫,没故迹,莫得其所。
忽有老媪指而谓之翰曰:「子非求王待制瘗所乎?
其在是间」。
即所指求焉。
有冢岿然,盖以兽瓦,启视,见大鼋覆其上,回顾老媪,化为虎而去。
彻甓取骸,联络不断、类琐子骨然,独一手指阙。
之翰复炷香泣祷,须臾,有指一节浮水上。
行路闻之,莫不叹骇。
之翰易棺敛菆于京师资圣院
后闻乡中子孙徙葬于兖州莱芜县先茔云。
绍兴十年承宣使白谔扈从显仁太后回銮。
佾子逵留淄州,南北隔绝,以诗送谔曰:「两地音尘隔死生,十年常效执圭吟。
羡君已作辽东鹤,顾我空存魏阙心
日下既蒙新眷遇,海边休忘旧知音。
倘怜万里亲庭在,为向云山处处寻」。
诗至而佾卒已一岁矣,闻者哀之。
蓝公佐使还,侍高宗语次论中兴以来忠臣子孙,因奏及之。
上曰:「王佾有儿女否」?
公佐奏曰:「佾五子流落中原,后居江南,所生儿女,尚俱幼弱。
今佾既卒,穷困可怜」。
上心恻然,诏令诸女入禁中,命宫嫔保养之,凡十馀年。
一日内庭曝书,见囊封有「忠烈」二字,亟命取阅,乃公佐奉旨令王氏女入内事。
上览之,惊问左右,即日召见,赐金帛,敕命嫁遣之。
公姿貌丰硕,动容中礼,孤忠直气,自其天资,父子一门,忠孝兼全。
殁而庙食,英烈如存。
平生乐于荐贤,有知人之明,如秦桧洪皓皆公所荐,起赵立行伍,至秉节钺,实因公激励而然,事在立传中。
兰亭三本 宋 · 荣芑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九八、《兰亭考》卷七、《兰亭续考》卷一、《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五
《定武兰亭叙》凡三本:其一李学究本,传为陈僧法极智永所模。
薛道祖别刻本,易以归长安宣和间御府,前本是也。
其二字肥有锋锷,道祖别刻留定武,与前本方驾,人多误为旧本,非也。
其三「崇山」字中断,字差瘦劲,得于修城役夫,后藏康惟章伯可家。
伯可云:旧刻与岐阳石鼓俱载以北。
宋元功云:尝从使金,闻在中京
杨伯时云:与薛氏为姻家,定武本以玉石刻,舒元舆牡丹赋》并记之,聊广异闻。
右北平荣芑题。
按:淳熙十三年五月十三日
卓潭山无尽亭记 宋 · 余安行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七八
卓潭山,弋阳余安行二亲合葬处也。
循宅溪而下,望之森森然。
先妣宜人程氏,不幸于元祐庚午八月二十四日
越二年壬申,葬于正月二十九日
先考不幸于崇宁乙酉九月二日也。
安行大观三年春,蒙恩释褐,拟东莱掾。
政和辛卯夏赴官。
自兹历泰兴丞、咸平征局,往来居京师十有七年。
丁未冬,始还弊庐。
游宦既久,躬谒谛视,而水道失中,路峻弗治,咨嗟涕洟。
明年春夏,命工采石治之。
广八尺,修二十丈有奇,下抵行路,建小亭于潭东隅。
告成,名曰「无尽亭」,以寓予思慕之心与是水俱无尽也。
建炎天子登极,二亲膺荣赠,戊申十月十七日戊辰以告。
凡朔望与无事日,朝往而夕归,予之心无日而不在也。
己酉六月二十一日,与仲子应求、表侄王称偕来,徘徊周览,深溪远朝,艮流左抱,聚于巽宫,钟而为潭,汇而为湾,渊澄而深,可烛眉发,回环逶迤而流。
潭曰卓湾,以曩居民姓氏并形名之也。
侯堂寨起其北,是为来山。
其麓蜿蜒而南,起伏断续,如蜂腰鹤膝。
曰寨者,唐末乡民暂居以避逆巢之乱也。
远嶂前列,形如横幕。
水口山卓立而修尾,势类展旗。
大青山于巽江,材山位于巳,斧山突出二山后,位巳之间。
龙图张公之常因形命之也。
正位青峰名曰拜山,茅峰位丁。
群山丛麓,黄冈巨岭,亘起于东南、东北,远近重绕而内抱,虽不尽知其名,然山无杂形,形无恶名,亦胜地也。
吾亲其必安乎!
是日庚伏届期,炎景光炽,松桧,繁阴四合,虽甚暑中,亦足以豁清怀而洁尘襟。
未刻,油然郁兴,弥漫太虚,甘泽骤沛,而山川增气,林木翠滴,四围光润,清彻肝胆。
俄而潭水涨集,群鳞出游,一泳一跃,如在深渊五湖中。
因诵往年庐墓月夜及秋日登垄诗。
安行每念二亲存日甚贫,其尝艰苦多矣,一形追慕,痛泪潸然,肠断之语,岂特于登垄时然耶。
是垄之木千百株,皆予手植,今其大者合抱,次者径尺,高十丈馀。
仰视苍然,目力殆尽。
每来勿厌,必穷日而后返。
虽未云报德,亦可以少慰予之心也已。
归而夕寐,蘧然遂成斯文。
晨泣而书,刻石以示子孙。
他日无忘吾志,并有所考焉。
悲夫!
按:康熙广信府志》卷三四,康熙五十二年刻本。
梅花(影印《诗渊》册四页二五三七作孤山 宋 · 徐逸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咸平处士风流远,招得梅花枝上魂。
疏影暗香如昨日,不知人世几黄昏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卷一)
上天竺讲寺碑1194年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西湖志》卷一三、《洪文敏公集》卷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华藏世界,毗卢觉海,万亿河沙,诸佛菩萨,均以大慈能仁阐豁悲愿为出世导师,而随念融摄,从闻思修,使末劫有生,持戴瞻仰,如在其上者,惟观音大士为然。
自给孤灵山,胜身赡部,兜率、毗卢之宫,补怛、洛伽之谷,无量无垠,魔区鬼窟,未有不灵赫示化,畅宣正机,而放大光明,觉有缘众,接物利人,因病施药,直若家至户到者,惟钱塘天竺为然。
故其肇始于道翊师,示梦于钱忠懿,显祠于咸平,浮像于天圣,易十方于妙臻,还旧贯于元净,尘尘刹刹,久而愈昭。
于是有灵感美名之锡,当时宝光示现,浚发兆祥,绚烂隮升,上澈霄汉,湛然虚明,普照四天。
知制诰吕夏卿龙图阁学士沈文通宝文阁待制陈轩纪载于前,可覆视也。
遭靖康孽火,鞠为灰烬。
蒿目浅智,意其复初为难。
人天护承,否极必泰。
大驾南巡,狩临是邦,绍开中兴,宁济方夏。
虽英谟雄烈,士业得以凭藉;
然窈冥沕穆,非菩萨焉依?
凡请雨谒晴,不嫌于屡,故六七十载,昭事愈饬。
传序三圣,年增岁加,锡銮和铃,荐往法驾。
内帑金币,俾建经、钟二楼,会法安僧之堂、罗汉之阁、水陆之宇,视所应为,次第崇立。
孝宗创于西北隅,启十六观,赐之玉缶觚彝,珠宫金相,宝冠缨络,价值数十万缗,亲制赞文,特书两扁,终之以法输宝藏。
圣安太上亦揭贲云章。
今皇帝又申永作天台教寺之旨,凡禅律贤首,慈恩异宗,毋得窥觎更易,然后学者知所蒙赖。
是教也,本于智者建化,以妙为宗,以如为体,以法华三昧为极致,以安养国土为依归,以止观为修證之要。
荡一切尘,以空为观;
立一切法,以假而观;
究一切法性,以中而观。
以五时八教判释如来,一代训典,讫于无生真谛,超最上乘。
教海渊深,义天高远,业空缘废,理胜惑亡,等于太虚,无恶不断。
厥令水精之域,圆满清净。
其门庭烨如,其堂殿穹如,其观阁迥如,其厢庑邃如,群居以智导迷,人知选佛之场矣。
先后住持者,曰惟日、曰若讷、曰师觉、曰妙圭,皆擢录教门,实称僧中龙象。
圭遣信求记不置,既书之,而又系偈言。
其词曰:
北山镇钱塘,三竺分鼎峙。
西峰居上头,气与下中异。
南无观世音,的以何年至?
至今无作相,在此犹在彼。
虽自西徂东,而实未尝动。
法门不二,一一成菩提。
应生无住心,了不滞空有。
以我清净眼,普鉴阿耨尘。
白日当空虚,岂复留纤翳?
皇居尺有咫,天近圣泽弥。
多罗莲花台,不与昔时似。
高皇屈万乘,孝祖亲制文。
玉觚宝瓶彝,冠珞粲珠琲。
价值百千万,庄严不遗力。
谁言佛土遥,小叩则小应。
炎天六七月,要雨雨随注。
乃至请晴霁,应念便护感。
左右十六观,摄彼散乱心。
天台妙教宗,永永传真谛。
荡荡水精域,化乐侔天宫。
太上及今皇,瞻敬更无极。
咨汝白足士,思报君佛恩。
善修成法身,一證一切證。
譬如航巨海,龙骧驾高樯。
无风送吹嘘,难拟彻彼岸。
珍宝秘幽谷,虎豹严卫守。
无人为我先,可到不可致。
菩萨具方便,总持观十方。
为巍大道场,誓愿遍应物。
紫金光结聚,若非烟非云。
阐宏慈悲心,为汝众生父。
念今圣天子,与佛俱有缘。
拈花世尊前,咸透第一义。
求阐无尽藏,护国井福民。
刹那弹指间,闻见悉成佛。
惟日暨觉,于今妙圭师。
稽首大士前,洗我绮语业。
按:《杭州上天竺讲寺志》卷九,武林掌故丛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