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寄外舅郭大夫二首 其二 北宋 · 陈师道
押萧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丈人鲁诸生,明刑如皋陶。
幸宽右顾忧,未惜一身遥。
西南万里行,可以断(赵本、库本作绝)绳桥。
慎勿用(各本作冠)惠文,神母仁如尧。
光禄曾公神道碑 北宋 · 陈师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后山居士文集》卷一八
宝元、康定间,属羌叛乱,西边苦兵,天子恤劳吏民,制诏二府,谋于众庶,以协大同。士争论战守,计利害,以幸润泽。于是时,儒者曾公从江南来,上书曰:「先王详内略外,化成人和,谁能侮之?不然,忧在内不在外也。愿惠中国,以宁内忧」。其后朋党之论兴,变更大臣,公上书曰:「羌夷盗边,病在肤革,非国之忧。正邪乱听,心腹之疾,忧之大也。惟圣主明辨之,以幸天下」。明年,又上书曰:「今东宫未建置,宜选宗子入侍帷幄,以须嗣子之生,以代皇嗣。备师傅官,承天而行意,以定大分,为万世计」。是岁庆历几年,士大夫方冀幸未发也,故进议者皆出其后。又为时议数十篇,纵论天下事,学者向之。公学博而守约,思深而见远。观古治乱,明习当世之务,故其论伟然,协于法义而达时之变,可举而行。是时公以诬家居十馀年,人知其冤、哀其穷,而公不自讼,方以天下为忧。其言后多施用,言者亦自为功,蒙褒显,而公已卒,世亦莫知也。公讳易占,字不疑,建昌南丰人,故属抚州。以荫为太庙斋郎,历抚州宜黄、临川尉,轻侠少年戒其党与毋犯禁。公之皇考治寿州,其政如此,而人莫知其所出。夫人之所难为而公子父之所易,盖人以刑而公以德,能伏人之心而不知其然,所以善察能否。徙司法参军,迁镇东节度推官,举监真州仓,以课迁太子中允、太常博士,知泰州如皋、信州玉山二县。兴学校以进善,新官寺以临众,治梁道、缮置驿以奉行旅。岁凶,请籴于邻州以振饥。明年,公又请曰:「今幸岁一登,然居者未完,亡者未复,而赋役如平时,与凶年等,愿缓一岁」。如皋赖公保其生业,而近县不胜其弊。公事亲将顺其志。有女死,家贫不能归,逆丧以葬而赒其孤。为吏信厚敏惠,所居以廉称。信州钱仙芝使客过公,谕吏民以惠客,公谢罢之。仙芝埶愧,怒以危法中公,请御史出验治,仙芝坐诬公得罪,而公卒不免。公祖延铎,散骑常侍。祖仁旺,赠水部员外郎。考致尧,户部郎中、直史馆,赠谏议大夫。妣某氏。公夫人周氏、吴氏、朱氏。公子晔,不仕;巩,中书舍人;牟,安仁令;宰,湘潭簿;布,龙图阁直学士;肇,吏部郎中。女嫁承议郎关景晖、南康主簿王无咎、秘阁校理王安国、江宁府教授朱景略、秘书丞李中、承议郎王几、宣德郎周彭孺,一卒于家,一再适王无咎,凡女九人。庆历七年,公年六十九,道病,卒于南京。皇祐元年,葬龙池乡青风里源头。公以子恩累赠光禄卿,夫人分封京兆、父城、仁寿郡太君。公子舍人谓其门人陈师道曰:公之葬,既以铭载于墓中,今幸蒙恩追荣三品,复立碑于墓道,以显扬其劳烈,明示来今,是以命汝为之铭。师道幸以服役奉明命,虽愚不敢,其何敢辞!退考次其行治,慨然兴叹,其试何小,其效何大邪!及读其书,又有大者,而未试也;因书以逆志,而又知其怀之有言,言之有不尽。则其雄深伟奇,惊世而善俗者,犹其馀也。世徒见其仕而不遇,仁而不年,以为公恨,此固命之适而士之常,岂足道哉!顾常以为志不见于仕则发之于文,文不施于今则必传之于后,有能行其言则不穷矣,此公之志也,其可谓盛哉!故述而铭之,以励其子,亦以自励,又以励后人。其铭曰:
人之多言,言不由德。德必有言,惟公之贤。呜呼哀哉,得时无命。功名其馀,夫复何恨!何以观德,南阡之碑。其言不忘,后世之师。公则已矣,其言可试。其谁终之,在公孙子。
奉议郎高君墓志铭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三、《鸡肋集》卷六五、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五○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君高氏,讳元常,字复明。其先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其出渤海、渔阳、辽东、河南、广陵者,为望姓,而君世家符离,符离盖广陵高也。曾祖讳士宗,尚书屯田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祖讳觌,给事中、集贤院学士、赠金紫光禄大夫。考讳秉,右朝议大夫。朝议前夫人晁氏,真宁县君,后夫人薛氏,仙居县君。而君真宁出也。给事公以进士通贵,而符离之高始大。君幼开敏,用给事恩为试将作监主簿。十岁能自力于学,尝病嬉戏废业,至维其带于座,食至乃起。方时,外家晁文庄公隆盛,笃爱无不至,然幼而不骄。君年十四,遭母夫人丧,哀戚有加。初调滑州司户,用举者,改京兆府司理、监沧州都作院。守李复圭豪举,役视其属,独以诗知君,遂见客,游乐必与俱。徙嘉兴丞。嘉兴剧县,令不任事,则求持檄出旁郡,讼牒如山。君暂领其事,一朝剖遣立尽。先是,佃户靳输主租,讼由此多。君揭而书之曰:「田人田,啬其入,杖且夺田」。民竞往偿,讼于是衰。华亭户欺诈,田已穫而拨其荄,引水没之,岁比诉菑,吏不能察,除租多,上又谴之。至君,行田为十等,号参相验,欺者辄得,民不能欺。守吴安世黩货,私诿令市竹。君语令毋受。令阿安世,饮其欲。安世后系狱,令欲告之,君曰:「前戒君毋受,而告之可愧,今狼狈卒自露」。迁忠武节度推官、知泰州录事。转运使陈倩与监如皋酒,侍禁方暧者仇也,入境,即以疑似逮务胥,属君讯鞫,必欲造暧事莫脱者。君明暧无他,倩怒,欲劾君不能也。改宣德郎、知郪县事,以亲老不行,求监吕梁镇酒,娱意文史。转运使侯利建见而叹曰:「君非居此者也」。转通直郎、知山阳县事。县当江淮道,吏窘将迎隳事,而君优游办治,过者亦皆满意。旦坐堂,民肩摩入,常前其座迫庭,呼民一二开喻,或戒敕,俄顷皆去,民各自以为得尽。邑子李南夫与其兄阋,兄告欲害己,然但犯之也。君曰:「南夫诚可论,使人曰弟缘尔诉得刑,尔亦辱矣」。其兄感悟,丐不问,因为薄罚,而南夫后亦自悔。人有以过笞其子妇,妇雉经死者,其兄诉杀之,验者三辈未白。守彊君往,君即呼画史自随,人殊不能知。至则语史图俯仰左右四人状,其伤无遗,皆非所以死者,讼乃已。支家渠可通以漕盐,转运使黄隐初献言浚之。隐爱公家费,欲姑调楚海及高邮九县夫,且促其期。君曰:「凡土工,人日竭力为,方且深丈,不可加也。顷龟山为渠六十里,调十七县夫而足。今以里计,支家如龟山,且涂泥甚起,夫少则为日长,是重费也」。众然其言。会隐去,吕温卿为使,因求民私出钱募夫事,欲害隐。屡语君,君不应。温卿怒,欲并中之。已而代去,不获竟。在山阳三年,狱为七空。转奉议郎,服五品,勋武骑尉,又差监泗州粮料院,复以亲疾不行。元符二年三月庚辰卒于家,享年五十八。夫人向氏,继掌氏,皆名族女,淑慎。男浑、洞、澈、湍、汭,皆举进士,彊学。女长适进士张知刚,次未行。君为人和厚洁廉,好书不倦,为文尚理,然所得多用以为诗。至其精于吏道,有人不能及者。性孝谨,侍朝议药,经时不解衣,既丧,过毁,因得疾不起,可哀也已!浑等即其年六月癸巳葬君于宿州之蕲县蕲城乡世墓之次,以二夫人祔。而湍状君之行事来,曰:「吾子,我君外党,知我君尽,敢乞铭」。铭曰:
童子而厉己,壮所就如此,使白首可知已!一官而尽已,居所施如此,使为大可知已!抑云者为雨,或族而不雨,风实引去。抑复明所遇,吾不知其故,岂非命耶!
宋故广济军录事参军监真州军资库邹君墓志铭(绍圣三年九月) 北宋 · 方蒙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
晋陵邹君保之之丧,其孤以君位不称德,善不闻世,欲得分厚而交深者论撰之,走役夫以行谊之状求铭。熙宁中,余仕为婺州法曹掾,君录参军事,官守联属,得君为详。君听狱审而用心仁,每决重辟,哀矜见于颜色,其无求生之路,然后为之设饮食,具棺衾,囚见之感泣无憾。职主郡帑,掌库吏卒相因缺盗至百万,君至则知之,虑坐死者之众也,微露其端,众惧,补偿仅足,始按其馀罪,得减死论者四十二人。未几,刑部以君昔为真州司户时,劾军将王舜卿自盗,罪在大辟,未决,从坐者死狱中。舜卿骫法者也,知鞠狱之制,诈以亡者为首,遂不伏诛,乞改推,舜卿竟得不死。至是,坐君失入,免归。或曰:「死亡为首者,朝廷之好生也,狱官何罪?宜辨」。君曰:「命也,可遽辨耶」?乃欣然引去。此皆余见而知之者。虽浅陋,又何敢辞。为之叙曰:君讳戬,字保之,其先居于杭之钱塘。曾大父智,作坊使。大父元庆,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赠左屯卫大将军。子十人,宦游四方,父霖遂为晋陵人,仕至都官郎中,年五十始有子,即君也。母乐安县君孙氏。君以父荫补太庙斋郎,迁室长。十四岁而孤,事母恭顺,勤色难之养。既冠。调池州贵池县主簿,终更,改苏州吴县主簿,未行,丁乐安县君忧。服除,为真州司户参军,用荐者迁婺州录事参军。既罢去,寻以泰州如皋县令提举市易司勾当公事,会前官继后而逋负逾千户,窘急者往往忘生。君以身任其责,使之缓偿,皆得完故产,保妻子,而公家之利盖亦不废。改湖州安吉县丞,遇减罢,移广济军录事参军。秩满,监苏州盐务,使者才之,留久其任。元祐初,始诉王舜卿事于朝,虽有司沮抑,而理不可屈,然法当进秩,竟不与也。君于是浩然有归志。亲故劝勉,及郡太守以礼遣焉,不得已乃至京师。即被疾,少间,拟监真州军资库,饬其子泂、沼治行,曰:「二月七日吾决归矣」。至期疾革,执二子手语以无憾,凝然不乱而卒,实绍圣三年也。平居探玩释典,日造妙理,乃能前示归限,忘怛其心,岂非有得而然哉。享年五十有六。君性开达无畦畛,与人粹和,不多反更搆陷,君一不校,待之如初,人始服其长者。昔都官第进士,閤门为诗以训焉,欲使惠加民而泽垂后世。都官敬奉,不敢失坠。至辞使者节,惧按吏之或差也,以閤门推是心,故都官克光其世。都官积之益厚,则遗泽所流宜益宏远。君虽爵齿不隆,然有贤子浩,博学慎德,擢儒科,主教道。尝选为太学博士,诸生受业者为矜式焉,且尝显于时而大其门矣。遗泽之萃,其在是乎?君娶同郡张氏,光禄卿、礼部尚书铸之孙,职方员外郎天经之女。生六子,长即浩也,自太学出为襄州教授;洞、泂、沼,皆举进士;竺僧,早卒;况,尚幼。一女,适应天府虞城县尉宋靖。孙男四人:枢、柄、概、梓。孙女三人。将以其年九月十日丙申葬于晋陵县德泽乡林庄之原,都官茔之右。铭曰:
惟邹之先,受封于周。汉称邹阳,枚、马是俦。逮君曾高,占杭之籍。宦游靡常,毗陵始宅。世载令善,泽物庇民。允矣中都,家法既循。保之温温,粹范日懋。爵齿不称,垂裕厥后。嗣子承之,敏行其文。源深流长,猗欤庆门。归于故墟,礼至情备。纳铭幽宫,以昭千岁。
按:《思贤录》卷三,光绪本。
送别严希孟 宋 · 史声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岁暮送行舟,寒烟古渡头。
渚禽冲客起,野水带冰流。
经史探深趣,江山属壮游。
莫将和氏璧,轻向暗中投(以上明童蒙吉嘉靖《如皋县志》卷一○)。
题郭功甫诗卷 北宋 · 李廌
山人跨鱼天上来,识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举异童子,林宗独谓王佐材。
蚩蚩众目如瞽矇,白马羽雪皆皑皑。
古有仁贤不愚者,举足疐路心徘徊。
桐城明府住姑孰,襟裾萧洒天与才。
谗言屡改耻自雪,政事报成羞援媒。
临川先生久知己,十年执政居公台。
横飞后生尽豪俊,往往拔越自草莱。
洪炉造化岂一端,如何不与珽填坯。
盛朝能诗可屈指,少师仆射苏与梅。
少师新为地下客,苏梅骨化成尘灰。
金陵仆射今已老,班班丝雪侵颐腮。
当今儒生迂此道,如使杞柳为棬杯。
好古爱诗惟有君,独使笔力惊风雷。
清音绕齿嚼鸣玉,烂光满纸如琼瑰。
古原夜烧光夺月,立使万物有灰煤。
清泉漱石白凿凿,湍落急濑成渊洄。
才雄句险骇人胆,九月秋水滟滪堆。
有时清贞叩玄关,至诚直可歆郊禖。
公才颖栗公望异,牢落下位命何乖。
岂无白虹夜贯斗,犹使宝剑丰城埋。
几年令尉困下国,板简青衫趋郡阶。
犹将富贵委脱毂,苟不知命安为怀。
竹溪逸人杜陵翁,当年得意称壮哉。
直言时病傲宫禁,谓可立致青云阶。
公行孰避蹲草虎,由径不畏当路豺。
输忠献策恃才藻,宰辅切齿全班排。
遂离黼座谪千里,翻疑方直为祸胎。
杳如蹑云上幽顶,文石嵲屼悬虚崖。
下视黑潭鳄鱼窟,山雨润泽浮苍苔。
临危惴惴惧石陨,况更步滑粘青鞋。
上愬逢怒下见诮,愠望宁与群小偕。
秋江接天夜如练,桂宫隐见琼瑶台。
泛舟夜披紫绮裘,兴发鼓枻倾金罍。
岸人疑是王子猷,美女揶揄言谑谐。
沧浪水深波浪阔,醉谓止可探一柴。
徜徉濯缨傲巨浸,掬月不得翻委骸。
上皇虽悼屈平善,千载乃得为朋侪。
秋霜何草不玄黄,蜀山戌削青崔嵬。
马如蹇驴不惯远,陟险色变成豗隤。
阁道繁霜晓成澌,古壑暴雨飞阴霾。
散关野哭夜悲怨,倏见鬼燐明岩隈。
长蛇食象留齿骨,猛虎噬人馀钏钗。
故人招庇岂惮远,军谋宥密惟参陪。
春雨霢霂兴槁苗,膏润不及枯根荄。
正风寝熄雅颂废,吾言来自单于垓。
古今厩马讵为匹,骅骝骃骆驽与騋。
力良调俊惟骐骥,李杜故得其梧魁。
前辈攀辕让驰道,下石夹毂谦争推。
二公当年走声价,日月左运天旋回。
方今明时废声律,将使湮沦如烬煨。
非君鼓吹力主持,是道不世将倾颓。
关西鄙夫怀此愤,白石空炼如女娲。
命违时否口常钝,如挂风铎环堵斋。
安得献言彤庭下,出入金马如皋枚。
秉钧庙堂司惨舒,建旌立节如张裴(自注:九龄、说,休、度。)。
古云能诗多坎轲,苟或信矣良可哀。
傥使文章敌天下,再使神禹驱秦淮。
丁传墓志铭 宋 · 王觌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六
君姓丁氏,讳传,字传道,泰州如皋县人。君幼有成人之度,其父始教之读书,警悟异他儿。出入闾巷,举止进退如蹈绳墨,以孝谨称。弱冠失所怙,居丧哀毁久之,叹曰:「先君教我以儒而不能卒业,非孝也」。于是丧既除而学益进,仰事其母,友爱其弟,间言不能入。举进士,有司第其文为一郡进士之首。好善笃风义,急人之急,惟恐后之,恂恂似不能言者,由是乡人无亲疏贵贱皆敬仰之。择士人之贤者,延至门下,使与子弟游,故子弟亦多好学,以礼法自律。邑官有谕诸生入乡校者,诸生言欲得君为之师,邑官精请,君恳避不获。既处师席,以道义经术为己任,故一邑之后学善日益劝,而学日益讲,君实倡之。享年四十有八。平居撰述不辍,多可观,采其家,类为二十卷。曾大父讳暀,大父讳忠顺,考讳锡,俱以善人名其乡。娶王氏,有妇德,先卒。四子:曰孚、曰采、曰豸、曰舜。其弟傅将以绍圣二年九月二十有八日庚申葬君于如皋县赤岸乡先茔之侧,以状来求铭。呜呼!君之夫人,我亡伯父之女也,知君盖详矣。铭曰:
惟君力学幼已奇,穷经白首志不移。钩深赜远研精微,文采焕发名声驰。闺门雍睦孝且慈,见义勇决知必为。里人爱敬莫忍欺,后学相率尊为师。乡老贡士首见推,春官旅进莫我知。隙驹逝川不可追,天道悠远人难期。降年不永道则肥,孰丧孰得今何疑!宅兆既吉神安之,呜呼伤哉铭以诗。
按:嘉庆《如皋县志》卷二○,嘉庆十三年刊本。
请行马政劄子 北宋 · 徐处仁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一、《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六
臣闻唐初得突厥马二千匹,又得隋马三千于赤岸泽,纵之陇右。监牧之制,始领以太仆,又以尚乘掌天子之御,左右各六闲,为祥麟、凤苑二厩以系饲之。后又增置飞龙厩于禁中,初用太仆少卿张万岁领群牧。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七十万六千,置八坊于邠、岐、泾、宁间。八坊之田,千二百三十顷,募民耕之,以给刍秣。八坊之马,为四十八监,而马多地狭,又析八监于河西丰旷之野。方其时,天下以一缣易一马。自万岁失职,马政颇废,至开元中,王毛仲领闲厩,初监马二十四万匹,后乃至四十三万,牛羊皆培,莳茼菱、苜蓿千九百顷以御冬,市他畜售绢八万。用是观之,马政得人,其利如此。今川陕马纲道路,刍秣不时,比至京师,仅存皮骨,给与诸监,往往不堪养饲,毙于牢枥,所费虽多,无补军政。今欲乞令外路军合请马兵级,给券差官管押,亲诣陕西见今有马监,据合用数请领。其不切养饲,致有死损外,严行科罪。虽有往返劳费,然自此军人各得善马,可备出战,为利甚大。所有起纲马至京,选大小使臣管押,添差人兵,严立殿最,赏罚必行,庶几稍革日前弛慢之弊。左右骐骥院每月令本曹郎官、本院监察御史、太仆少卿分诣点检,骐骥院官吏及教骏兵级,据所管马死损多少以为赏罚。冀马政渐修,御戎有备。如蒙圣慈允许,乞送详议司检具各项条制及画一措置事,行下合属去处,疾速施行。
乞修治钱塘江奏 北宋 · 张阁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六四、《宋史》卷九六《河渠志》六
臣昨守杭州,闻钱塘江自元丰六年泛溢之后,潮汛往来,率无宁岁。而比年水势稍改,自海门过赭山,即回薄岩门、白石一带北岸,坏民田及盐亭、监地,东西三十馀里,南北二十馀里。江东距仁和监止及三里,北趣赤岸𤭁口二十里。运河正出临平下塘,西入苏、秀,若失障御,恐他日数十里膏腴平陆,皆溃于江,下塘田庐,莫能自保,运河中绝,有害漕运。
子庄猎于近郊志康闻之盛赞如皋之举且督分鲜之饷再以诗往而子庄不报夫践霜雪跨陵谷以从禽荒之游乐则乐矣然未必贤伉俪之所喜也不然鲜胡为而不至哉故余再次来韵以索其情 北宋 · 赵鼎臣
爱君谈兵如赵涉,往与西人锋刃接。
尊前或诋次公狂,市上颇疑韩信怯。
忽然结束变轩昂,驽马自驱千骑猎。
狐狸博硕正吾须,鸟雀细微谁女慑。
风驰白羽欻惊飞,火点红旗时一晔。
将叔无狃戒其伤,君足正应防妇蹑。
千金之子不垂堂,坐使颦眉羞美靥。
径当去剑释皮冠,腥血淋漓休使喋。
贤如孟光不与谋,搏兽于原毋乃辄。
闻君三日静思愆,谢过莫如吾计捷。
熊膰兔首速分张,好客庶几闾里侠。
归家一笑定卿卿,止猎之书犹满箧。
次韵游衡岳 北宋 · 释德洪
押词韵第三部
结发功名场,吾岂厌朝市。
风埃涴袍裤,乐事嗟无几。
那知望耆阇,举手弄云水。
山空答清啸,一洗风埃耻。
赤岸横落日,孤烟起墟里。
阴晴故多态,风物自闲美。
归来说佳处,尚复喜见齿。
为作鹤脑侧,失床忘而趾。
平生嘉遁心,衍挽车轮起。
拭涕师懒瓒,多事笑昙始。
梦徐生序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四、《石门文字禅》卷二三
余窜朱崖三年,既蒙恩泽释放,政和三年十一月十九日,自琼州澄迈北渡。将登舟,有两男子来附载,佐舟者识之,曰:「此泉州徐五叔兄弟也,往来廉、广,归宿于琼,以贩槟榔为业,且见之二十年矣」。遂与俱载,晓渡三合流,无恐。未及雷州岸,次日北风不可进,乃定石留赤岸半月,日以一掬米转手送徐生为营炊。余时时弄笔砚,又卧看《左传》,徐生默坐久之则去。十二月五日,风自南至,天海在中,日出莹碧间,舟行如镜面。未及晡,抵廉州对岸,馆于蜑叟之舍。徐生尽以其贩具付偕载者,使自至廉收米,曰:「此吾女兄之子也。道人脱死地,万里独行,庸讵知无意外忧乎?愿护送归筠」。即为买马顾力,步随余走七十驿,而至南岳方广寺。余曰:「子可还,此山吾家也。衲子皆故人,虽至筠,无以异此」。徐生固请一到高安,累日不去。已而曰:「道人乐居此则可」。乃拜辞,问所欲,曰:「止求舟中卧读之书」。余曰:「此《春秋左传》,处处有之」。曰:「第与我耳」。因授与之。五年秋八月十二日,昼卧,梦徐生如平日,怀其人,乃书以示超然,曰:「蜀先主嗜结眊,魏明帝好斧凿之声。夫结眊与斧凿之声有何好,而人君嗜之,未易诘其所以然。吾意人之相合以气,亦以是哉?然徐生特商贾者,何从知觉范,而所为如此,可不怪也」?
宋故左中大夫充敷文阁待制致仕毗陵张公墓志铭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二、《苕溪集》卷五一
绍兴二十一年二月十七日,左中大夫、充敷文阁待制致仕毗陵张公以疾终于私第之正寝。既克葬,公之弟和阁自状公行实,问铭于某,谓公之雅故也,某何敢辞。按张氏之先,出自广陵,唐末有名升仕清流令者,卒葬于滁,遂为滁人。清流之孙训,仕杨行密,官至太傅、清河郡公。生司农卿爰卿,爰卿生大理司直廷杰,皆仕于江南,因家建业。司直第四子先轸仕卫尉守丞,徙居于吴,实始为毗陵人,盖公之高祖也。公讳宧,字养正。公曾大父讳处仁,故为太常博士,赠太子太保。祖讳果,故为郊社斋郎,赠少傅。父讳彦直,赠太傅。公自少嗜学,贫无书,假以写读,强记绝人。凡诸经及子,往往成诵,或暗疏之,无一字脱遗。自以先世为名进士登殊科,不应无继,公每用是率励诸弟。崇宁间与乡荐,继又以三舍法贡于太学,试补内舍生。明年以上舍成名。于时兄弟同榜登科者三人,郡守以为先此未有,因表其里曰「椿桂」。自是各以文学行义见知于时,奕奕相踵,东南士流咸曰人门之胜,莫先张氏。建炎初,天子规图中兴,寤寐以思,冀得魁累博洽之士,翊赞庙谟。公之弟讳守,实参大政,德望赫然,进退为时重轻,其议论志节,特与公契合。公时安于小官,未尝干进。参政去位,朝廷始录公,次第选擢,至登禁从,士论贤之。公自登科调越之剡县簿,任满授滁州司工曹事,未赴,丁太傅忧。免丧,授蕲州某学教授。公不鄙夷后举,训导甚笃。会省罢,士类惜其去。积考迁从政郎,授信州司刑曹事。到官二年,丁母越国太夫人王氏丧。服除造朝,改宣教郎、知杭州于潜县。未几,除两浙提刑司干办公事。建康帅雅知公,欲罗致幕府,公意不欲,贻书谢焉,其略曰:「非敢以拂袖为高,盖亦知难而退」。其自信不苟类如此。诏除国子监丞。久之,请祠,主管亳州明道宫,召为太常博士。会有旨,侍从官依故事荐十科,时荐公者二人,曰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一曰学问该博可备顾问。疏奏,召试三馆,公不就。明年召对便殿,公条奏三事,大要言朝士轮对当验之行事,无徒取空言;用人之道,在于至诚,勿贰勿疑,使正直日进,邪佞日消;与信赏必罚,归于忠厚。论极鲠切,上善之,擢秘书郎。引病请外,知漳州,未赴,即召为尚书郎。初至驾部,后迁司勋。时兵革初定,功赏覈实,号为最难,吏胥夤缘,舞文为市,类多阻格。公为亲阅功伐,无复留难。因陛对力陈其弊,以为图籍散逸,止凭省记,月异而岁不同,无所总括。至乃舍法则,用例引,例则破法,奸弊日滋,甚非画一之政也。请自今以例为据者,悉合上之,朝廷稽其合于三尺者,著为定制。翌日,除公秘书少监。公以少监为儒士老成之选,顷尝为郎秘书,今乃再主,其荣多矣;顾齿发凋残而被擢,危坐读未见书,其自视何愧萧德言耶。寻迁起居郎。未几,权尚书吏部侍郎,铨总平允,伪牒诡功,一绳以法。期年再闲,以文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还归乡邦,筑室数十楹,为终焉之计。名其寄傲之所曰「足轩」。参政公建堂曰「四老」,东西相望,朝暮往来,举酒笑达。公有诗叙其事,流传搢绅。久之,除敷文阁待制,寻知湖州。湖为股肱郡,倚公为重。俄又以疾请祠,比还里第,则疾且革矣,享年七十有四。诸孤以是年八月甲申合葬公与公之室令人王氏于武进县延政乡薛村之原。男二人:德成,右承务郎、监潭州南岳庙;用成,将仕郎。女二人,适右迪功郎、新监泰州如皋县买纳盐场施广寿,女先公卒。孙三人未名。公自改秩,积官至左朝奉大夫,爵文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讣闻,恤典赠左中大夫云。公端亮刚介,喜善疾恶,出于天性。平居不妄笑言,处内及外,待人若一。或以为隘不容物,而公终始未尝变也。与士大夫游,有愆于理者,必面折之。参政虽贵,公与之议论,亦未尝少借,故参政亦以庄见惮。为文近雅,配古作者,然不自以为能。虽尝居论思之地,不为不用,而议者惜其用之晚,且不久于其位也。某为布衣时,则从昆弟游有年数矣。参政在朝,过相推挽,将置之周行,某老且惫,分欲引去,参政滋不悦。间见公,复道参政相与之情,且以见勉。其后某寝叨除用,每念昆仲知遇之深,今皆云亡,不自知其陨涕也。铭曰:
张自留侯,源分流长,赫奕四驰,史牒腾芳。有派惟锡,实始可考,令于清流,盖唐末造。显显清河,兴于其躬,屈迹淮南,太傅显荣。司晨弟昆,家于建业,南唐是依,不耀其烈。爰及卫尉,始居于吴,奉常起家,蔚为名儒。奕奕流风,以溢后人,椿桂三杰,一时响振。大参岳岳,为国蓍龟,公独退然,不羞位卑。亭涵蓄养,自其素志,正恐不免,功名富贵。亲擢宪府,俄贰中秘,读未见书,适与心起。记史柱下,遂长天官,非道不陈,所言必端。既跻论思,夫岂不遇,有蕴未摅,亟以老去。天不憖遗,何恙弗瘳,崇终隐卒,宠数加优。薛村之原,归于其丘,德音不忘,铭纳诸幽。
有客生致两雉不忍杀开笼纵之二首 其一 宋 · 孙觌
押支韵
平地安知祸有机,一跌永负青云期。
举群惊雊堕罝网,衮背焕烂光陆离。
山梁三嗅不忍嘬,如皋一笑吁可悲。
开笼放汝须远去,莫遣韩公赋病鸱。
金山大殿上梁文(绍兴甲戌)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八、《鸿庆居士文集》卷二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三、《舆地纪胜》卷七、《金山志》卷一○、《金山龙游禅寺志略》卷二、光绪《丹徒县志》卷五四
万川东注,一岛中分。长江介吴、楚之冲,故刹踵梁、陈之旧。肇新兰若,寅奉金仙。都统太尉得正法眼藏而现宰官,了一大因缘而作佛事。眷兹胜地,独有颓基。钟鼓不鸣,龙象皆泣。毗耶城大居士已属当仁,妙高台老比丘而为说法。指囷分粟,除地布金。嗣开祗树给孤之园,首建释迦文佛之殿。六鳌负出,三神山仙圣之宫;一鹫飞来,四大海神龙之会。迥起诸天之上,中严两足之尊。仰止仁祠,俯伸报地。大安国步,如北海若之难穷;永锡帝龄,等西方佛之无量。爰属修梁之举,共赓击壤之音。
抛梁东,赤岸银河一水通。万叠彤云竟天起,六龙推出半轮红。
抛梁南,一勺中泠乳水甘。殿阁风来铃自语,曼陀花雨落毵毵。
抛梁西,草舍芜城望眼迷。日脚未收蜺饮海,涛头初上雪平堤。
抛梁北,北户星光珠的皪。夜鹤休惊蕙帐空,古佛同龛有弥勒。
抛梁上,堂堂丈六真金相。光明五色烂摩尼,八部龙天尽回向。
抛梁下,二士三生本同社。庭前古柏自长春,袖里灵珠光不夜。
伏望上梁之后,四恩拥佑,十方护持,万德从众香之钵而来,群魔分一炬之灯而去。三登岁美,百顺人康。六合混同,城池有金汤之固;千龄际会,山河书带砺之盟。凡在见闻,共兹快乐。
与叔易弈不胜赋著色山水诗一首 宋 · 李纲
押词韵第二部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 山水类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将军思训久为土,龙眠道人亦已亡。
谁将丹青(道光本作画)写山水,入我宴坐虚明窗。
峰峦回复吐云气,林木窈窕笼烟光。
丹枫半落天雨霜,渔舟招招静鸣榔。
野桥岩寺递隐见,浦花汀草何微茫。
江边落日尚返照,山头正作金色黄。
萦青缭白有馀态,却笑水墨无文章。
画工画意不画物,咫尺应须千里长。
具区约略贯苕霅,赤岸(道光本作壁)髣髴通潇湘。
安得仙翁一叶艇,使我超忽穷江乡。
如皋道中 宋 · 吕本中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客路三日雨,颇知袍裤单。
长河贯沃野,薄酒动新寒。
晚日鱼虾市,秋风藜藿盘。
衰颜定可笑,不必镜中看(以上《东莱先生诗集》卷四)。
次韵尧明如皋道中五首 其一 宋 · 吕本中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万顷曾经一苇航,旧缨如可濯沧浪。
簿书窘束尘埃里,犹见当时玉树郎。
次韵尧明如皋道中五首 其二 宋 · 吕本中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王李风华旧得名,颇容偏左去求盟。
从来量比江河大,不取人间盆盎清。
次韵尧明如皋道中五首 其三 宋 · 吕本中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不嫌众里衣冠古,自觉人前礼法疏。
已似羲之弃官后,近逢安石赴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