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武林山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镡津文集》卷一四、《武林灵隐寺志》卷六、《杭州上天竺讲寺志》卷一○
其山弥杭西北。
其道南北,旁湖而入。
南出西关,转赤山,逾麦岭、燕脂。
北出钱唐门,跻秦王缆船石,过秦望、蜻蜓二山。
垂至驼岘岭趾,左趋入袁公松门,抵行春桥,桥西通南之支路。
行春桥垂二里,南北道会,稍有居民逆旅,行人可休。
益西趋二里,入二寺,门偪合涧桥。
过合涧、龙迹二桥,自丹崖紫微亭,缘石门涧,趋冷泉亭,至于灵隐寺
流水清泚,崖石环怪如刻削,乍睹爽然也。
自合涧桥南趋,更曲水亭,并新移涧,距天竺寺门。
西顾山嶂重沓相映,若无有穷。
灵隐,晋始寺之,禅丛也。
天竺,隋寺之,讲聚也。
其山起歙,出睦,凑于,西南跨富春,西北控馀杭,蜿蜒曼衍,联数百里。
武林,遂播豁如引左右臂,南垂于燕脂岭,北垂于驼岘岭。
其山峰之北起者曰高峰,冠飞塔而拥灵隐,岑然也。
高峰之东者曰屏风岭,又东者曰西峰(在郡之西。),又东者曰驼岘岭(俗谓驼宛,乃语讹也。)
其高峰之西者曰乌峰,又西者曰石笋,又西者曰杨梅石门,又西者曰西源。
亦谓西庵。
支出于西源之右者曰石人。
其峰南起,望之而蔼然者曰白猿,左出于白猿之前曰香炉,益前而垂涧者曰兴正,右出于白猿之前而云木森然者曰月桂。
白猿之东曰燕脂岭,白猿之西者曰师子,又西者曰五峰,又西曰白云,又西者曰印西南。
印西向前走,迤逦于武林之中者曰无碍,又前者曰善住,并善住而特起者曰稽留(俗谓鸡笼,乃语讹也。)
其稽留之西者曰莲华,有岩号玉女。
其莲华之东者曰飞来峰,乃西域异僧惠理所谓「此吾国灵鹫小岭之飞来者」也。
昔多灵仙隐焉,乃呼白猿而验之。
南屏天竺而北嶂灵隐,其巅有天然石梁西跨,其中有岩焉洞焉。
洞曰龙泓,曰香林,岩曰理公。
龙泓,前者北瞰,后者东出,谓其潜彻异境,绝浙江下,过武林
然南北根望而起者孱颜,大有百峰多无名,其名之者唯二十有四,与城闉相去十有二里,周亦如之。
秦汉始号虎林,以其栖白虎也。
晋曰灵隐,用飞来故事也。
唐曰武林,避讳也。
或曰青林岩、仙居洞,亦武林之别号耳。
然其岪郁巧秀,气象清淑,而他山不及。
若其雄拔高极,殆与衡、庐、罗浮异矣。
其山八九月,每夜霁月皎,则天雨桂实,其壮如梧桐子。
其水南流者谓之南涧,北流者谓之北涧。
自合涧桥至于白云峰之趾,凡八逾桥,其七石也,其一木也。
北涧自龙迹桥至于西源峰之趾,凡七逾桥,其四石也,其三土木也。
南涧源白云峰之麓,东注会他支涧,逾第八桥之西,复东注,会奚家涧,入新移涧,出闸口曲流,北之合涧桥。
北涧源,西源山之腹,东注过腾云坞口,稍偪枫树坞口,湍于第五桥下,浸飞来峰趾,汇于西坞,漾渟于洗耳潭,潴于涡渚东屿(亦谓之暖泉也。),潋滟于冷泉亭下,经呼猿、石门涧,灒激于伏龙泓,过龙迹桥下,东注与合涧。
又东注,越二里,过行春桥下,出灵隐浦,入钱唐湖,古所谓钱源泉出武林山,此其是也。
南北之涧虽多,多无名,然皆会二涧。
其并南涧而入者曰南坞(南人谓谷为坞,谷音浴也。),并北涧而入者曰北坞。
北益有支坞者六,曰灵隐,曰巢杨,曰白沙,曰大同,曰腾云,曰西源。
是六坞者皆有佛氏精舍,曰灵隐,曰碧泉,曰法安,曰资严,曰辩利,曰无著,曰无量寿,曰定慧,曰永安,曰弥陀,曰吉祥,曰西庵,其精舍凡十有三(缺一名。)
其十者在支坞,其三者废;
其三者宅正坞。
南亦有支坞,皆有精舍,曰天竺,曰兴圣,曰崇寿,讲聚也;
曰庆宁,曰永清,曰金佛,曰德澄,曰福光,曰天竺,禅丛也;
古观音氏垂象,与人乞灵,曰永宁。
其精舍凡十,其五在支坞,其五废;
其五宅正坞。
诸坞皆有居民错杂,其殷处几成村墅。
然无坂恳,不牧牛犊羊豕,水陆不甚污。
其人不事弋钓虞猎,以樵荈自业,然同其在古洁静清胜之风未尝混也。
其俗在南坞者穷于白云峰之巅,在北坞者至于西源则坡岮西趋西溪南通南荡。
其泉之南出者,曰月桂,曰伏犀,曰丹井,曰永清,曰偃松,曰聪明,曰倚锡,凡泉之源七。
其一月,在天竺寺
其一伏犀,在西来峰之巅,流液不常;
其五皆在支坞。
其泉之北出者曰冷泉,曰韬光,曰白沙,曰石笋,曰白公茶井,曰无著偃松,曰永安北源,曰弥陀西源,曰腾云上源,西庵也,凡泉之源九。
其一冷泉,在涧壖;
其八在支坞。
南坞,其古人之遗迹若吴葛玄之葛坞者,若晋葛洪丹井者,若宋谢灵运之翻经台者,若隋真观所标之佛骨塔者,若唐道标、杜多之草堂者。
其北坞,若汉陆棣之九师堂者,若晋葛洪之伏龙石门者,若晋许迈之思真堂者,若晋惠理之燕寂岩者,若晋杜师明之谢客亭者,若宋智一之饭猿台者,若呼猿涧者,若梁简文所记之石像者,若梁朱世卿之朱墅者,若唐白居易之烹茶井者,若唐袁仁敬之袁君亭者。
二坞总十有六事,徒古今相传,虽名存而其事颇亡,不可按而备书。
其山无怪禽魗兽,唯巢构之树最为古木。
松筠、药物、果蓏与他山类,唯美荈与灵山之所生枇杷桂花发奇香异耳。
杭州武林天竺寺大法师慈云式公行业曲记嘉祐八年九月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镡津文集》卷一五
法师讳遵式字知白本姓叶氏临海郡宁海人也。
初,其母王媪乞灵于古观音氏求男。
一夕,梦其舍洒然有美女子,以明珠授,使咽之。
生法师,方七月,已能从母称乎观音。
稍长,不乐与其兄为贾,遂潜往东掖,义全出家。
先一夕,义全梦有童子处其寺佛像之左者。
翌日,法师至,其梦适验。
十八落发,二十纳戒于禅林寺
明年,习律于律师守初
当时台之郡校方盛,诸生法师俊爽,屡以诗要之业儒。
法师即赋而答之,其诗略曰:「真空是选场,大觉为官位」。
已而入国清普贤像前,烬其指,誓习乎天台教法。
徐鼓笈趋宝云义通大师讲席。
道中梦一老僧,自谓吾文殊和尚也。
及见,乃其所梦之僧也,即服膺北面受学。
未几,凡天台宗之所传者,其微言奥旨而法师皆得智解,崭然出其流辈。
会其祖师智者入灭之日,遂自燃顶终日,誓力行其四禅三昧,因说偈以效其诚(凡其诗偈并见于文集,此皆略不书。)
通师既逝,而法师即还天台
以苦学,尝感疾呕血,自谓必死,毅然入灵墟佛室,用消伏咒法而诅曰:「若四教兴行在我,则其病有疗;
不尔,愿毕命于此方」。
三七之夕,忽闻空中呼曰:「遵式,不及将死」。
法师益不懈。
至五七之日,遽见死尸盈室。
法师不惑,践之以行道,其尸即隐。
七七之日,忏讫,复闻空中声谓曰:「十方诸佛增汝福寿」。
其夕殊寐,恍惚见一钜人,持金刚杵拟其口,惊且觉,而其病遂愈。
俊辩益发,声貌形神美于平日。
法师大感,益欲从事于此,遂著书曰《观音礼文》。
方题笔,遽有奇僧遗之书名,自意趣与己著本略同。
淳化初法师年方二十有八,众命续居其师之宝云讲席,讲四大经积年(《法华》、《维摩》、《涅槃》、《金光明经》。)
一旦有施氏胎驴驰来伏其座下,若有听意。
其后以时而至者凡四十日,产而乃已。
驴果有人之意,不亦异乎?
至道丙申之岁,法师结乎黑白之众信者,按经习夫净土之业,著书曰《誓生西方记》,复拟普贤益为念佛三昧。
师处宝云更十有二载,未尝持谒与俗人往还。
自幸得观音幽赞,命匠氏以栴檀为大悲之像,刻己像而戴之,益撰十四大愿之文。
其后工有误折像所执之杨枝者,法师敬且恐,即自以接之,不资胶胶而吻合如故。
咸平三载四明郡大旱,郡人资以其雨。
师用请观音三昧,冥约若三日不雨,当自焚也。
期果雨,其郡苏。
太守以为异,乃即碑其事。
咸平五年法师复归于台,欲东入屏居,而徒属愈繁。
乃即其西阳益宏精舍,据经造无量寿佛大,相率修念佛三昧,著净土行法之说。
其邑先有淫祠者,皆为考古法正之,滥飨者彻去。
其所谓白鹤庙者,民尤神之,竞以牲作祀。
法师则谕其人,使变血食为之斋。
及其与众舟往白鹤,而风涛暴作,众意谓神所为。
法师即向其庙说佛戒杀之缘,而其浪即平。
寻命其神受佛之戒,此后以牲祀者遂绝。
即著《野庙志》,乃与神约,而民至于今依之也。
祥符四年,会章郇公适以郎官领郡,丁僧夏制,乃命僧延法师入其郡之景德精舍讲大止观。
其夏坐毕,有三沙门被衲无因而至,请与盂兰盆讲席。
方揖坐而忽不见。
法师尝以胜事他适,道出黄岩,有一豕奔来绕师所乘,已而伏前,意若有所求。
众嗟咨不测其然,徐推之,乃豕避屠而来也。
遂偿其直,教屠者释之,命豢于妙喜寺,名之曰遇善。
夫豕之果飨德邪,人其何哉?
台有赤山寺,高爽而濒海。
法师尝谓人曰:「此宜建塔」。
其众乡人乐闻,皆曰:「是山之巅,每有异光照耀海上。
其光之间,益见七层浮图之影」。
然其所照之至处四十里,皆捕鱼者簄梁周之。
法师知其发光,欲有所警,益励众必塔之。
及其事址发土,果得石函之效。
塔成,亦以七级应其先兆,而斯民不复渔也。
法师方百日修忏于东掖山也,会其时大旱,水不给用,乃出舍相之,俄以其锡杖卓之,石泉从而发激,今东掖所谓石眼泉是也。
初,杭之人欲命法师西渡讲法,虽使者往还历七岁,而未尝相从。
昭庆齐一者率众更请,乃来,至是已十有二岁矣。
先此,法师尝梦在母之胎十二年,校其出台而入杭,乃其梦之效也。
至杭,始止乎昭庆寺讲说大扬义,学者向慕,沛然如水趋泽。
杭之风俗习以酒肴会葬,法师特以胜缘谕之,其俗皆化率,变荤为斋,因著文曰《诫酒肉慈慧法门》,以正其事,其人至今尚之。
明年,苏人以其州符迓法师就开元精蓝,昼夜专讲,法会盛集,黑白之听者谓日万夕千。
其人不饮酒啖肉者殆倾郭邑,酒官屠肆颇不得其售也。
遂谓其徒曰:「吾祖智者遗晋王之书,六恨,其一适以法集动众妨官为之患。
余今德薄,安可久当此会」?
去之,乃翻然复杭,方祥符乙卯之岁也。
刺史薛公颜即以灵山精庐命居。
法师昔乐其胜概,已有栖遁之意,及是,适其素愿也。
其地乃高僧真观所营之天竺寺也,历唐而道标承之。
然隋唐来逾四百载,而观公遗迹湮没,殆不可睹。
法师按旧志探于莽苍之间,果得其兆,即赋诗作碑纪之,此始谋复乎天竺也。
初,其寺之西有隋世所植之,枯蘖仅存,至此而复,盖其寺再造之證也,因名之曰重
益以其香林洞口之石上、其山之本腹内竹、石面者,与天竺四瑞,作四诗纪其胜异。
居无几,而来学益盛。
乃即其寺之东建日观庵,撰《天竺高僧传》,补智者三昧行法之说,以学者。
祥符之九年,天台慧思至都,以其名奏之,遂赐紫服。
寻复请讲于寿昌寺
罢讲,过旧东掖,谓其徒曰:「灵山乃吾卜终焉之所也,治行,吾当返彼」。
寻援笔题壁为长谣,以别东掖,还天竺
禁,则励其徒共行金光明忏法,岁以七昼夜为程。
宫保马公既老,益更奉佛,尤慕法师之言,遂为著《净土决疑论》,马公镂板传之。
王文穆公罢相抚,闻其高风,因李明州夷庚要见于府舍。
既见,王公奇之,不数日,率其僚属访法师于山中,即命之讲。
乃说《法华》三法妙义,其才辩清发,衣冠属目。
王公曰:「此未始闻也」。
即引天台教之本末,欲其揄扬。
王公唯然。
寻奏复其寺,得赐天竺之名,王公书其榜,尊君命也。
王公始以西湖奏为放生之池者,亦法师以智者护生之意讽而动耳。
其王公出尹应天,方微疾,梦与相见,而其疾即瘳。
乃遗之书,盛道其事,以谓相遇平生有胜缘。
江宁,更迓于府舍问法,留且三月
王公始欲为僧伽像,疑而未果,法师乃为其推观音应化、遍知无方者示之。
先此,法师尝梦与王公在佛塔中,有老僧者擘金铃而分之二人,益说此以验适论。
王公曰:「实金陵之谓也」。
既造像卒,持与法师,因撰《泗州大圣礼文》以尊其事。
王公益与其秦国夫人施钱六百馀万为其寺之大殿者。
法师以复寺,乃自皇家与王公也,特有所感,遂重集天台四时礼佛之文,勉其徒行之,欲以报德。
会乾元节,王公以其道上闻,遂锡号慈云
自是相与为方外之游益亲,形于诗书者多矣。
若其所著《圆顿十法界观心图》、《注南岳思师心要偈》之类,皆为王公之所为也。
天圣中,公终以天台教部奏预大藏,天台宗北传,盖法师文穆公有力焉。
始,章献太后法师熏修精志,乾兴中,特遣使赍金帛,而两命于山中为国修忏。
遂著《护国道场之仪》上之,请与其本教入藏。
天圣改元内臣杨怀吉东使,又赐之乳香。
临别,杨以法师善书,求其笔迹,即书诗一阕与之,杨遂奏之。
明年,又赐银一百两饭山中千僧。
然其时之卿大夫,闻其风而乐其胜缘者,若钱文僖、杨文公、章郇公,他公卿益多,恐斥名,不悉书。
法师闲雅,词笔篇章有诗人之风,其文有曰《金园集》者,《天竺别集》者,曰《灵苑集》。
然修洁精苦,数自烬其指,而存者一二耳。
逮其持笔,书翰精美,得之体。
灵山秋霁,尝天雨桂子,法师乃作《桂子》、《种桂》之诗。
尚书胡公见而盛赏之,乃与钱文僖公赓之。
胡公领郡钱唐,益施金而为其寺之三正门者。
法师领寺既久,尝欲罢去,史君李公咨即会郡人苦留之。
又二载,当天圣九祀之孟春,方讲《净名经》,未几,顾谓其徒曰:「我昔在东掖亦讲是经,尝梦荆溪尊者室中授其经卷。
及出视日,已殁矣。
今者吾殆终于此讲也」。
一日,果与众决曰:「我住台、杭二寺垂四十年,长十方意,时务私传。
今付讲席,宜从吾之志」。
即命其高第弟子祖韶曰:「汝当绍吾道。
我持此炉拂,勿为最后断佛种人,汝宜勉之」。
作《谢三缘》诗(谓谢绝徒属、宾友、笔砚也。),命学者刻石示之。
秋八月二十有八日,孑然入其寺之东岭草堂,自晦也。
明年十月之八日示微疾,不复医药,命取尝和晋人刘遗民《晦迹》诗,改其结句云:「翔空迹自绝,不在青青山」。
使磨崖刻之。
翌日之晚,复曰:「吾报缘必尽,敢忘遗训乎尔曹耶」?
益说法以勖其属。
及后日之晚,使请弥陀以正其终。
其徒尚欲有所祷,且以音像应命。
法师即炷香瞻而祝之曰:「我观世音前际不来,后际不去。
十方诸佛,同住实际
愿住此实际,受我一炷香(云云。)」。
或问其所归者,犹以寂光净土对之。
至其夕之三鼓,奄然坐终。
先此,法师自制其曰「遐榻」而铭之。
学者务奉其师之前志,必卧其灵体于遐榻。
七日,其形貌完洁如平昔。
其寿六十有九,腊五十。
当其化之夕,山中见大星陨乎鹫峰,赫然有红光发于其寺之前。
度弟子若虚辈垂百人,授讲禀法者如文昌诸上人者仅二十人,登门而学者其人不啻千数。
明年仲春之四日,奉遐榻归葬于其寺之东月桂峰下,与高僧真观之塔邻也。
蒙识韶公几三十年,晚,山中与其游益亲。
韶公耆年淳重,亦名德之法师也。
尝以大法师实录命余笔削,始以敝文不敢当。
及蒙奏书为法,以微效还,而韶公已物故。
方感慨,今辩师益以录见托,愿成就其师之意。
辩师端审善继,又明智之贤弟子也。
会余避言,适去山中,嘱之愈勤。
顾重违其先师之命,姑按韶公实录而论次之,命曰「曲记」,盖曲细而记其事也。
慈云聪哲,志识坚明,故其以佛法自植立,卓然始终不衰,虽古高名僧不过也。
世以方之真观,不其然乎!
天台之风教益盛于吴越者,盖亦资夫慈云之德也。
吾恨不及见其人。
是岁,嘉祐癸卯之八年,季秋己亥朔,适在京口龙游之东圃记之也。
灵山寺(明钱縠《吴都文粹续集》卷三二作赵鼎诗) 北宋 · 赵抃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我为灵山好,登留到日曛。
岩幽馀暑雪,钟冷入秋云。
篇咏惟僧助,尘烦与俗分。
明朝入东棹,因得识(陈本、杨本作织)吾文。
次韵前人郡斋秋暑 北宋 · 赵抃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老为乡郡止偷安,自愧仙踪未易攀。
八面松阴古寺,三秋桂子下灵山
良朋寄意诗篇里,高会追陪梦寐间。
却忆会稽清旷处,樵风朝暮若邪弯。
同信守赵诚司封会灵山亭 北宋 · 赵抃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寺亭高绝面灵山,迤逦群峰不可攀。
登赏谁知贤者乐,狱扉空冷讼筒閒。
其三 北宋 · 赵抃
 押东韵
灵山一片云边雨,每为熙朝作岁丰(题仁惠王
按:明林立翔天启《衢州府志》卷一四
内殿崇班以上为钦廉融州知州嘉祐五年十一月壬子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二
广南西路钦州廉州融州,自今令本路安抚、经略转运司内殿崇班以上为知州,仍带沿边溪峒都巡检使
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润州刘君墓碣嘉祐六年四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奕,字蒙伯
其先,汉唐以来,世有显人,至祖考皆仕国朝。
考讳若虚,尚书屯田员外郎,赠光禄卿
光禄之碑,襄尝铭之,系次详焉。
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授惠州推官,疾不果行。
次调南康军判官,移知洪州武宁县事,改大理寺丞
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历知荥阳凤翔府判官通判漳州润州事。
皇祐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润州,年五十三。
明年正月二十四日福州怀安县灵山乡越城里。
夫人陈氏,封宝应县君
子康夫、宁夫、岐夫。
女,长适韩昌国,次明州慈溪陈章,其季进士林回。
君于文章,要以道理为得,不茍声律。
其论性情,推明孔子之法,尤非浮屠所传。
力教于人,开晓其路,从之学者以吾道自处。
久之,贫无以生,就举进士,中乙科,喜曰:「吾不能为时之文章,恐不复得仕进。
今幸中第,吾志得矣」。
其在武宁,民喜讼而易刑,为令者多严法以止之,犹不能胜。
君虽细事,为之尽心。
有兄弟讼者,譬之亲爱之理以感动之,辄涕泣自咎引去。
刑省而民犕。
庆历中,元昊叛,陕西用兵,韩丞相经略使,辟君,凤翔一道兵民剧事,多倚君办集。
连年兵败民穷,乃上书朝廷,言其兵所以败,民所以穷之状,其略曰:「陕西之要,练兵运粮最为首务,其策皆未为得。
都部署者,上将军之任也,而无专制之权,其偏裨才否,不敢辄去留之。
军无行阵之法,见利轻进,畏敌遽退,所以每战必败。
偏裨不死上将之令,士卒不知什伍之制,其理岂有胜哉!
边戍益多,廪粟益广,转运使职其事也。
今之转运使皆以序进,不计其能。
未更年岁,屡迁易之,文书凡目,曾未能知,其暇以民为意乎?
一方之患,内靡度支,外辍两川之赋,调及天下。
关陕之民流离穷困,而边储日窘。
不幸天下之患有大于此,何以支乎?
盖由转运使不择其材,不久其任,无所归责也」。
又言:「被边宜募土人,给其閒田,使之自卫其境,可以省费」。
言数十条,率多此类。
事格不报。
漳州漳浦虔州民四百人,入县买官所卖盐,令捕之,民因斗拒,遂鞫其私贩而强捍,其法应死。
囚多系久,疫殍相属。
君为直其非私贩,而出其不斗拒者,坐法数十人而已。
君初仕,愿天下事若无所为而可办。
历官二十年,所至施为谋议,多不能如其意,然后知不可以力为也。
于是补吏南归,展省坟域,缅然有退耕之志,而未果也。
其终之岁,予适过润州,君病渍,以手书谓予曰:「吾止于此矣,惟稚子是托」。
既终,敛无新衣,囊无馀资,郡吏民集钱二百千以赙,夫人辞焉。
归葬于闽。
居无室庐,产无田园,勤劳其家,清节不渝,夫人之力焉。
呜呼!
十年之间,康夫以学行自立,又能请文永其先烈。
予既悲之,而又庆其有后也。
铭曰:
文弊于词,在天圣初
牵拘媲偶,华调剽肤。
君于斯文,本末扶疏。
世言性情,沦于浮屠。
君为中庸,圣哲之枢。
经营万务,于时有需
既官于陕,昼思夕图。
条兵转饷,实究民痡。
上书于朝,事愿之殊。
漳有冤狱,十百其徒。
办处平治,脱释不辜。
最后丹阳,声闻益敷。
斋终克明,归宅海隅
父子兄弟,次序不踰。
既顺以安,斯其已乎。
嘉祐六年岁次辛丑四月十九日枢密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莆阳蔡襄撰并书。
陶翼模刻。
按:《蔡忠惠集》卷三三。又见乾隆《福建通志》卷七三,《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闽中金石志》卷七,民国福建通志·金石志》石六,国家图书馆藏拓片·专二五五。
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刑部尚书谥曰襄余公墓志铭治平二年七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治平元年六月癸亥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前知广州军州事余公薨于江宁府之行舍。
以闻,天子为之不视垂拱朝一日,赗赙有加,赠刑部尚书谥曰襄
其孤奉公,明年七月二十七日葬,以讣来,且求志其圹。
某为次,哭之已,谨序之曰:余氏自闽徙于韶之曲江
曾大父从,大父营。
父庆,累赠太常少卿
母黄氏,追封吴郡太夫人
公讳靖,字安道
天圣二年进士第,尉虔州赣县
中书拔萃科,改将作监丞、知洪州新建县
再迁秘书丞,入崇文馆,校三史谬误。
景祐三年,充集贤校理
范文正公知开封府,屡言丞相过失,贬饶州,言事者畏缩不敢论列,公即上疏,曰:「古之帝王逐谏臣,终为盛德之累。
仲淹宜在朝,不宜远谪」。
坐是落职监筠州税。
尹公师鲁、欧阳公永叔继之,皆以朋党斥去。
某官微,不得自达,作诗四篇以直之,一日传于京师,故天下目为「四贤」。
移监泰州税,又徙知英州
丁太夫人忧,还朝,复集贤校理同判太常礼院
庆历三年,上念西夏乱边,官军屡败,四方困于供亿,因增置谏官四员以补聪明,向之触丞相而得罪者颇引用,除公右正言
于是朝廷之大议,政事之得失,权臣材德之是否,士大夫之贤不肖,莫不尽心而举正也。
元昊为患日久,时议有金缯之赐,辄首罪称藩,将从其请。
契丹聚兵燕朔,曰我为南朝皇帝讨夏人,勿宥其罪。
朝廷谓借契丹之兵以讨贼,则彼自矜功,拒元昊之请,绝其向顺之路,必也却契丹而纳元昊。
当得使者以成其事。
公亦屡言二鄙利害,乃遣公使契丹
既至,辨其曲直,以理夺之,比还,契丹收兵,元昊称臣。
四年,知制诰史馆修撰
其年再使,坐习虏语,出知吉州
数十年间,天下风俗以谨默自守、掩覆瑕垢为长者,一日刺举弹绳,多或罢免,又尝所言者进持国柄,仇人乘势中以事,授将作少监分司南京
久之,改光禄少卿
天子且欲复用,权臣以诸卫将军寿州钤辖处州
服父丧。
侬智高邕州,循流东下,破九郡,次广州
秘书监起公丧庐,知潭州金革之事,义不得辞。
改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事。
广城坚,不下,贼大掠西归,所向无前。
邕州,欲倚峒穴为久居计。
公先移檄交趾及诸峒,使之捍贼。
智高至,外无助援。
会朝廷命狄宣徽青将兵至,公与孙公元规实共其事。
智高败走,复邕州
乞解官,追终丧制,诏不允,除给事中,仍治旧府。
御史梁茜言赏不当功,又迁工部侍郎
选死士入特磨道,生擒智高母与弟送阙下戮之。
集贤院学士,寻迁户部
自言久官岭外,瘴毒所侵,惟陛下哀怜,又移潭州青州,迁吏部
嘉祐五年交趾入邕界,杀巡检五人,驿召公青州
上谕之曰:「卿熟南方事,已授卿广西体量安抚使,其勿辞」。
至邕,召交趾用事者费嘉祐诘之曰:「汝主世为藩臣,何敢尔耶」!
边民私忿相酬,不知官军,误犯之,幸得自新,当送首恶者归命。
既而械致五人,莅刑于钦州
归奏所以治蛮之状,授尚书左丞、知广州
今天子即位,迁工部尚书
广多奇货,南官者蓄以为利,公戒其北归勿得持南物。
其俗轻扬,教之礼法,简而不苛。
去之日,百姓怀之
公薨,年六十五。
娶林氏,赠尚书工部侍郎从周之女,封鲁郡夫人
男三人:伯庄,殿中丞,早亡;
仲荀,太常博士
叔英太常寺太祝
女六人:长适尚书屯田员外郎郭师愈,次秘书丞孙邵,次建州司法参军周熊,次秘书省校书郎章惇裕;
二尚幼。
男孙四人:嗣恭、嗣昌,皆太常寺奉礼郎,嗣隆、嗣徽未仕。
女孙五人。
文集二十卷,奏议五卷,《三史刊误》四十卷。
公之在馆阁、居谏院,某尝同职事。
其斥筠州、使北虏、经制二广贼盗、平定交趾、知广州,皆见其行也。
故其学术文章、忠义谋画,知之最深。
居常谦畏寡言,不敢少忤于人,及论事上前,分解落落,诋刺大臣,易于褐夫。
出入兵戎危难之地,若在宴处,何其壮哉!
已之无闷,用之有为,斯其蹈夫道者也。
铭曰:
进于朝,卓尔辞艺。
任之谏诤,直言警世。
西夏乱常,寇攘荐岁。
翻然向内,愿输信誓。
契丹横议,兵幽蓟。
单车出使,安危是系。
胡骑引归,羌酋受制。
风云指麾,天日清霁。
峒獠猖狂,自西而东。
起于丧庐,经制顽凶。
贼窜穷荒,生致其母。
戮之马市,腰领殊处。
交趾来扰,再往南土。
呼其种豪,屈之一语。
二广十年,恩威是宣。
公薨民啼,其何使然。
返于故□,□终斯全。
我铭公墓,唯信之传(《蔡忠惠集》卷三六。又见《莆阳文辑》卷四。)
「权臣」句:按据《宋史》卷三二○《余靖传》:「授左神武军大将军雅州刺史寿州兵马钤辖,辞不就。
再迁卫尉卿、知虔州」。
此处文字有脱误。
□□济州任城县晋阳柏山村三教堂庆历七年十一月 宋 · 句尧夫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三
□□大教,鼎峙分焉,贯统纲常,一天下之至化,草偃群类,何莫由斯。
在昔两仪肇分,生物蕃夥;
三皇世及,风政朴略,用能治致清净而民俗醇醲。
中古以降,其流散殊,情伪萌生,嗜欲波荡,渐滋彰□,□□□□,□于品物,繇是有帝出混元之符会焉。
属衰周浇季之时,振上世冲和之典,抗一圣之高躅,著二篇之灵诰,还淳反素,执一应万。
人到于今崇之,则无为之化溥洽。
盖道教之开先,有如此者。
大断自□□,以仁率下;
迄于三代,惟德服民。
用能地际华戎而域跻富寿
叔世而下,王纲不竞,君臣、父子,人伦之序乖;
礼乐、刑政,邦治之辙乱。
于是有天生夫子之期运焉。
当列国纷扰之间,拯横□沦□之弊,祖还,典章文武,□作六经,发挥五常。
人到于今赉之,而有生之理咸遂。
盖儒教之立极,有如此者。
至乃化百亿之身,宁殊凡圣;
王三千之界,岂限人天。
用能大庇阎浮,光昭震旦。
洎常星匿彩,苦□扬法,五□干戈,历戟甲于秦末;
四生舟楫,乘利涉于汉兴
由是有神交大觉之应感焉。
丁金仙协梦之辰,展白马腾精之会,寔不思议功德,为一大事因缘。
始译其《四十二章》,终演其五千馀轴。
人到于今来之,□生善之勋□集。
盖佛教之扶世,有如此者。
斯实三圣兼济万有,殊涂同归之极致焉。
徒以蚩蚩庶民,□好相反;
扰扰百姓,日用何知。
辩是与非,譬盲者之扪象;
皆真向伪,犹叶公好龙
□□深研,□昆□□,舒之则导化源于四海,卷之则殖德本于一身。
是谓达人,雅称尽善。
今国家庆绵真系,冠四大于域中,所以恢太上之宝基也;
道盛人文,敷五典于寓内,所以建□中之鸿业也;
化流沙界,阐至乘于世间,所以辟能仁之妙门也。
巍巍焉,荡荡焉,□充所谓确乎不拔、垂之无穷者矣。
夫善道有统,洪化惟神。
金在镕而泥在钩,圣作物睹;
君为心而民为体,上行□□。
□而□学,遂风移而俗易。
彭城刘如璧,此乡之吉人。
数亩先畴,勤劳于稼穑;
经素业抱,耿洁于丘园。
与人父语近于慈,与人子言依于孝。
昆弟无间,乡曲□□。
自谓耕食凿饮,歌时乐□,其为多得,独兼三乐。
褒衣博带,研经味道,列《诗》、《书》而弦诵,聚童冠而舞雩,此儒者之乐一也。
少思寡欲,和光同尘,养冲气而保身,韫虚心而□□,此道家之乐二也。
有相非相,在家出家,悟梦□之人生,归真如之佛性,此释氏之乐三也。
何须荣启,始号先生
岂止孟轲,独为君子?
抑又谓庙貌之设,神灵所存,茍缔构之未崇,在□何仰。
乃吁里社,同备缗资,命工度材,卜地筑室。
审曲面势,在山之阳;
上栋下宇,从古之制。
代□以耳,取其坚久,不施乎缥碧;
环堵为墙,务其严肃,不被以朱紫。
凡起堂三间,前有轩,后有□,致奠献行绕之所;
塑像二尊,左有侍,右有从,体燕居演说之会。
其像皆南向以坐,盖取相见乎离也;
其位无高下之次,盖本咸至乎圣也。
东则混元睟众帝之威容,西则文宣穆先王之体貌。
释迦示大雄之相好,月面与河目交映,白毫将紫气相运。
运化所均,协一气之生物;
推变而会,等三仪之同科。
睹之者洁如在之诚,闻之者企与□之愿。
仍于屋壁,加之绘事。
三清□之,□□□然可观,附之以二十四化,此殊庭之列仙也。
四科□□,十哲有仪可象,次之以七十二贤,此阙里之群英也。
十大弟子,八部龙神,寂如□听,俨若护持,此灵山之法从也。
亦异也!
自卫返鲁,缝掖章甫者盈于数仞之门;
白日升天,星冠霞帔者集于众妙之境;
超凡入圣,驯龙扰象者会于五印之国。
睹相生善,则焕乎其威仪;
有益于人,则昭□□□□。
刘氏之子举一事于乡里,会三教之宗元,无党无偏,尽善尽美。
与尧夫好丹丱素,论甘忌辛,予楯糺纷,凿枘锄铻,较其好古,未可同年。
时庆历七年岁次丁亥十一月一日辛未朔、十四日甲申,修塑三教都维那首刘如璧。
副维那刘明建。
青石匠人邵吉。
侄韩晟。
西天中印土摩褐陀国那陀寺内殿赐紫二梵僧护吉祥、戒吉祥。
当州众等寺观音院主修塔功德主僧法真
当县卧佛院僧□
中邢山修塔讲经传戒沙门绍昱。
按:乡贡进士句尧夫撰、兖州龙兴寺讲经沙门重□书。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一一五三。
桂州瘗宜贼首级记庆历五年三月 北宋 · 孔延之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三、《粤西文载》卷四五、《桂故》卷八、《粤西金石略》卷二、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一六、《桂林石刻》第二八页
广西去国既远,自有边事,主兵之臣怀诈事上,专用姑息,以取官赏。
民益受弊,贼盗得计,以至于不可救疗。
庆历四年正月十三日,宜之环州□□□希范挟怨聚党,攻其州,下之。
明日,破带溪曾义;
明日,破镇宁,逐其□□□□□□□定国令公,内倚世贼蒙赶,深沟高壁,乘宜州无备,将以□□□□龙江而摇二广也。
于是主者出兵捍禦,虽颇攘定,而贼方缮完器甲,张□□势,要抚纳故事。
四月,以刑部员外郎、集贤杜公杞转运按察使,得便宜进讨。
八月十二日至自京师,涉蹈宜,驻旄于环,经沉谋,揆远□,谓安化种类,频年深入,使吾数千里之氓,夫耕妇织,不能供命,而滨于死者,赶实为之也。
今不并诛赶,虽得希范,犹不得也。
亦既禽赶。
明年正月七日,缚希范荔波之古绾寨。
十三日,械至环州
二十九日,诛希范、蒙赶及其伪置官属二百四十有三人于宜州之城下,配隶之外,并前斩首总一千四百九十四级。
公命分送□郡□之以示众,而临桂居四分之一。
于是之官吏相与谋曰:「古之诛大恶者,必为京观,所以示戒惧于其后也。
今此小丑,敢行称乱,恶已钜矣,宜歛而封之,以应古谊」。
然后尽以所命,即北郊而瘗之,章大戮焉。
公之成功,藏在册府,异时死者得葬,生者得息,含哺鼓腹,无征输之患,传诸故老之口,而不见公之颜色,又无纪述以形盛德之美,何以慰南人之思哉?
因略取其粗而著之石云。
时乙酉三月六日钦州军事推官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权节度推官孔延之记。
按:光绪《临桂县志》卷一○,光绪六年补刊本。
三海岩 北宋 · 陶弼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灵邑西南古洞天,我来方信海为田
无名不入州图载,有路空闻野老传。
此日登山人采蚌,当时饮马客留钱。
颜公昔记麻姑说,三变柔桑事果然(以上明林希元《嘉靖钦州志》卷一)
南湖 北宋 · 陶弼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城春昼橘花开,祓禊相将上古台。
一片晚云含落照,数分残酒伴新梅
谈高绮席终无况,诗落金笺谩有才。
多谢南亭湖与月,醉中相送画船回。
钦州洪迩侍禁 北宋 · 陶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僧怜海石为棋子,客惧蛮螺作酒杯。
自笑平生喜韬略,此时何计上金台。
钦州书事 北宋 · 陶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海供地宝华中国,日助天恩暖外夷。
三石禊桥春会永,五湖吟舫夜归迟(以上同上书一一九《广南西路·钦州》)
君俞春暮书事 北宋 · 韩维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举俗从多事,惟君独闭关。
废觞岂为戒,开卷不妨闲。
小雨清湖面,飞花乱席间。
应怜狂太守,心不到灵山
晏相公西湖 北宋 · 韩维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荷香时傍清樽落,菱蔓遥迎画舸开。
行到南亭莫回首,绿杨阴外即风埃。
再赋颂二首 其二 北宋 · 韩维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阳景朝来释冻凘,水边林下好追随。
灵山一会何曾散,莫学时人语别离。
治圃 北宋 · 韩维
 押支韵
久雨地气泄,百草日以滋。
勃然翳我圃,积茀不可治。
遂令萧艾质,唐突兰蕙姿。
鸿鹄不肯下,跳蛙恃而嘻。
长林困缠绕,萝蔓郁四垂。
青云避蒙密,白日为蔽亏。
久与人迹绝,阴有物怪窥。
涉秋月既仲,薙人事芟夷。
援斧一挥拂,榛芜为之披。
俯怜蚁穴乱,坐听虫响移。
濯濯行树色,涓涓佳菊枝
凉风自西来,众叶光参差。
墙堵豁已去,南亭见华榱。
却下走直道,无复蛇虺疑。
维此峙嘉堋,饮射之所施。
循玩失前秽,放怀得新怡。
如昔汉初定,礼法坏不支。
叔孙刬秦弊,树茅绝其仪。
皇皇天子庭,一旦罗尊卑。
表位肃以整,衣冠纷陆离。
圃也不足道,拔邪亦由斯。
作诗试永歌,愤涕下交颐。
邕钦州沿边溪洞都巡检内殿崇班姚明可内殿承制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南阳集》卷一七
敕某:邕管地接蛮徼,且有瘴疠之虞。
尔以服金革、督盗贼为任,可谓远且勤矣,故朕悯然增秩而遣之。
往宜厥官,当复而赏。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