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五 北宋 · 王圭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忆昔承君召,春风候禁门。
曾陪蕊珠殿,独赐紫花墩(自注:臣去年二月十五日,蒙召对蕊珠殿,特赐紫花墩令坐,逾数刻乃罢。)
辽水千年隔,钧天一梦存。
龙髯攀不得,无路可酬恩。
赐奉安仁宗英宗御容礼仪使宰臣曾公亮茶药诏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二七、《华阳集》卷二三
敕:卿即中洛之区,安两朝之像。
谷林朝望,既惊王气之长;
羽卫天回,更想宸游之在。
顾上仪之肆举,伫不日之来还。
适属烦歊,宜资辅啬。
宰臣礼仪使曾公亮已下往西京奉安仁宗英宗御容回茶药口宣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六、《华阳集》卷三二
有敕:卿等出拥使车,往安真像。
甫终盛礼,将戒近圻,宜有颁宣,用申眷待。
宰臣礼仪使曾公亮西京奉安仁宗英宗御容都城门外酒果口宣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六、《华阳集》卷三二
有敕:卿肃奉真仪,往安梵宇。
方属炎歊之候,靡胜护从之劳,宜有颁宣,用申眷待。
京东西一州劄子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华阳集》卷八
臣自尘文馆,以至历更二禁,凡二十五年,未尝一得出外。
虽在仁宗英宗朝,累乞补郡,及向会面陈悃愊,终未遂所请。
然臣年齿寖高,衰病日侵,不惟文思荒落,不能副词翰之职,且当阶下求治之辰,无铢发之补。
朝夕惟有妨别进儒贤,内不自安。
伏望宸慈,许令出守京东西一州。
臣不敢以远近为择,庶得稍亲民政,以塞素餐之责。
取进止。
神御殿名劄子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一
今月二十八日,入内供奉官学士院奉传圣旨,取英宗皇帝神御殿名。
今撰到殿名十,不与前代相犯。
取进止。
孝熙殿(《尚书》注:「熙,广也。」毛《诗》注:「缉熙,光明也。」孝熙者,言孝道广且光明。前汉《礼乐志》:「乃立祖庙,恭明尊亲。大哉孝熙,四极爰辏。」)孝宁殿扬子《孝志篇》:「孝莫大于宁亲,宁亲莫大于宁神,宁神莫大于四海之欢心。」)孝孚殿(孚,信也。《诗》云「成王之孚,下土是式」,言王道信则天下以为法。)孝徽殿(徽,美也。《尚书》:「慎徽五典,五典克从。」五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舜能慎美笃行之。)孝釐殿(釐音禧。《说文》:吉也,一曰福。汉孝文受釐,坐宣室。应劭云:「釐,祭馀肉。」《汉仪注》:「祭而致福也。」)继文殿(《诗》:「《下武》,继文也。武王有圣德,复受天命,能昭前人之功。」注:「继文者,继文王之王业而成之昭明也。」)英德殿(先帝庙号曰「英」。按,真宗神御殿曰「奉真」。)英徽殿(《尚书》:「文王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注:「以美道和民,故民怀之;以美政恭民,故民安之。」)骏烈殿(《诗》:「文王有声,遹骏有声。」注:「骏,大也,音峻。」)骏文殿。
按:言大有文德也。《诗》:「骏奔走在庙。」 《华阳集》卷八。
推诚保德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保致仕上柱国颍国公食邑八千四百户食实封二千一百户赠司空侍中庞公神道碑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五、《华阳集》卷四八、《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二二
嘉祐八年三月丙午太子太保致仕庞公薨于其家。
是时先帝方寝疾,乘舆不及归奠,而震嗟者久之。
于是其孤以公之功状上于太常,而博士李育谥公曰「庄敏」。
六月壬申,葬公于雍丘县之谷林山。
明年,会修《仁宗实录》,其孤又请于史官王圭曰:「我先公位丞相,于朝盖显矣。
其葬也,谏官司马光实为之铭。
今墓隧之碑未立,愿得史官所书以刻之,以信其后人」。
余遂考次公之族氏、官封,与夫行事之始终,复为之铭。
其序曰:惟庞氏之先,自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后,别食于庞,因以为氏。
近世或家车平,又徙成武,遂为成武人
公讳籍,字醇之
皇曾祖,赠太师中书令讳武
皇祖,追封秦国公讳文进
皇考,国子博士追封魏国公讳格
皆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曾祖妣,越国太夫人何氏。
祖妣,楚国太夫人陈氏。
妣,燕国太夫人邢氏。
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为黄州司理参军,再调江州军事判官
知开封府薛田举公为兵曹参军
薛奎代田,又举公为法曹
大理寺丞、知襄邑县
与修《天圣敕》,为刑部详覆官,历群牧判官
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出治秀州,入为殿中侍御史
初,章献太后临朝,命有司定其出入仪物,著《内东门仪制》三卷。
及章献上仙,而章惠太后欲踵垂帘故事,公亟奏请焚之,其后章惠卒不敢出与政事。
寻为开封府判官
尚美人方有宠,遣内侍从礼下教旨。
公上言:「陛下初颛听断,而美人僭恣挠法,不亦上累圣德邪」?
于是仁宗怒,杖从礼,并责美人。
祠部员外郎广南东路转运使
初,龙图阁学士范讽,放纵不拘礼法,御史时,已尝奏劾之,及之官,益疏过失。
请辩,乃诏置狱于南京,已而责授鄂州行军司马,亦左迁公为太常博士、知临江军
数月,徙福建转运使,复其官如故。
顷之,以侍御史入为三司户部判官
仁宗执政曰:「庞某其止是职邪」?
数日,改刑部员外郎、兼御史知杂事判大理寺纠察在京刑狱知审官院,为天章阁待制陕西体量安抚,历知汝、同二州。
赵元昊反,举兵围延州总管刘平遇战于北川口,监军黄德和望敌退走,遂为贼所害。
德和惧,使人绐言平实降贼,朝廷以兵围平之第,且收系其子弟,诏殿中侍御史文彦博驰往河中府案其狱,既又命公并讯之。
至,具得其状以闻。
于是朝廷要斩德和,而刘氏子弟咸拔用之。
陕西都转运使
庆历元年,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再迁吏部郎中
明年,改延州观察使,辞不拜。
左谏议大夫,为陕西四路缘边都总管,兼经略招讨等使,仍知延州
是时,元昊数寇边,公下令诸将毋得轻出兵。
其欲出兵,必召问其所以可胜之计,然后遣之,故其出未尝不有功。
凡筑十一城,以扼其要害。
又其下多美地荐草,募民耕之,岁得谷以省大费。
一日,元昊遣亲信李文贵者,以其酋领雅尔旺容书来,愿纳款塞下。
曰彼固多诈,未可以信也,因留不遣。
会朝廷欲贷元昊之罪,而诏公招徕之。
公以为元昊屡胜王师,今若遽驰介以往,恐其气益骄。
于是召文贵谓曰:「国家之抚四海,靡有不至也。
元昊放命不恭,以毒我边民,且自视其区区之地,乃敢与中国争衡邪?
若天子赫然大怒,举师西乡而加诛之,将安为计哉?
夫虑不至于久远而徼一时之利者,岂知也欤?
其归语王,熟计之」。
踰月,文贵复来,然其言,未肯去僭号。
天子既厌西兵,复诏曰:「元昊若称臣,馀一切勿拒之」。
曰:「假之僭号,则安肯复臣邪」?
执以为不可。
及是时修复泾原,恐敌益复入寇,久之乃复书曰:「所陈非边臣所闻」。
明年元昊伊州刺史贺从勖来,自称「男邦面令国乌珠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
公使谓曰:「天子臣妾四夷,今不称臣,不敢以闻朝廷」。
从勖曰:「大王愿以子事父,犹臣事君也。
使得至京师,天子不许,归而更议之」。
公乃上言:「西边用兵以来,敌人丧其和市,国中愁困。
今其辞稍屈,必有悔过自新之意,可遣使与之约也」。
于是诏著作郎邵民佐与其使并往,既而元昊果称臣,西边罢兵矣。
公遂入为枢密副使
八年,改参知政事
皇祐元年,以尚书工部侍郎枢密使
公始召还,以谓方用兵时,边壤烦苦,关中萧然,请减缘边之兵,还食内地。
议者以为不可,公卒减兵二十馀万。
至是,又以天下之力困于养兵,况兵众而不可用,方其无事,请以法加汰之。
议者又以为不可,公卒汰兵八万馀人。
二年,加户部侍郎
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为相,不敢以毫发私人。
端明殿学士程戡除知益州仁宗使公谕之曰:「善抚远人,还当以二府处之」。
曰:「二府惟天子许之,臣不敢以言」。
其后遂召参知政事,而程卒不知也。
广原州侬智高举兵陷邕州,又下沿江九郡,进围广州累月,还据于邕。
所过多被害,而张忠蒋偕等继以轻敌失军,仁宗问谁可将者,公言:「枢密副使狄青,昔在臣麾下,其沉勇有策虑,可属以南方事」。
明日,奏事殿中,遂以为宣徽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公事。
或言起行伍,难使自专其谋,当更择文臣以副之。
曰:「乡者偏师之出,号令之不一,进退之无法,以故数不利。
今命大将,若使文臣副之,则威令复不得行,岂不视前日之败也」?
复请下诏,岭南一皆受节制。
既至,斩别将一人之不用命者,于是军中皆恐畏。
未几,果破贼而还。
仁宗欲以枢密院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曰:「昔曹彬江南太祖谓曰:『西有汾晋之师,北有幽蓟之难,欲用卿为使相,则谁复为朕立功邪』?
今宠太过,后益有胜功者,陛下何以赏之哉」?
于是复以枢密副使,加检校太尉、河中尹。
入内内侍省都知守忠,以畏谨得幸,求为节度使
曰:「昔王继恩两川,宰相以其有大功,欲优拜之,太宗怒,以为宦者不可使与政事,乃召学士钱若水议立宣政使以授之。
守忠无功,以为节度使,后复有求为宣徽使者,奈何」?
帝乃为止。
在位久,而无他宰相,故谤言屡以及公。
道士赵清贶者,公之外亲,尝诈为人求官,有小吏告之。
公即捕系开封府,既而穷得其奸状。
初言者指公私于人,及流清贶海上,又言公纵法行事。
朝廷虽知公被诬,而言者不已,遂罢相,知郓州,寻加观文殿大学士
前此契丹尝遣使来求御容,仁宗顾左右,皆嘿然不敢对。
因曰:「能断大事,孰有如庞某者」!
至和二年,除昭德军节度使、知并州
明年,以灾异,诏中外咸言得失。
公密疏曰:「太子天下本,今陛下春秋顾方盛,然太子不豫建,使四方无所系心。
愿择宗室之宜为嗣者,蚤决之。
群情既安,则天异可塞矣。
臣历位将相,恐先犬马,无以报,虽冒万死而不悔也」。
敌盗耕屈野河,朝廷恐益复侵边,遣使更定其地。
既而召敌人不至,公遂禁边,毋与为和市。
敌人怨之,日夜聚兵境上,公又戒毋得辄举师。
久之,敌且去,命通判并州司马光麟州,与知州武戡计事。
乃请筑城三堡于屈野之西,使敌不敢耕故地。
还,公虽许之,而堡实未筑也。
已而敌兵辄复聚,管勾麟府兵马郭恩走马承受公事黄道元,乃与擅率兵至忽里堆,欲出其不意以击之。
会伏发,、道元皆战没,而仅以身免。
未几,敌送道元归,诏御史鞫,乃言与等行视堡地,因为敌所掩。
公坐是罢节度使,复为观文殿大学士、知青州
于是司马光上书曰:「擅议筑堡,臣光实陈之。
等轻出亡师,伤国威重,罪在臣」。
公闻,亦上奏自咎,皆不报。
徙知定州
在并时,年甫七十矣,欲谢事于朝,而以得罪,乃不敢。
及过京师,遂上疏曰:「臣疲老不足以任边事,愿乞骸骨以归」。
诏不许。
尚书左丞,辞不拜。
至定一年,复请老。
召还,又数自陈悃愊,天子不得已,听以太子太保致仕。
后三年公薨,享年七十六。
今天子追赠公司空,兼侍中
为人明知有馀,果于临事。
少好学,及老而家居,终日穷揽诗书而不知倦也。
天性精于法令,常曰:「大臣当遵畏天子法,其敢自为重轻也」?
独严于治军,其下如有犯,必以便宜从事,或至于诛磔而无所容。
然善视其居处饮食,故士卒知所畏而乐以出死力。
其遇僚吏从容,使得尽所长。
其荐于朝,皆天下贤士大夫,与司马光尤相厚也。
所著文集五十卷。
公先娶边氏,枢密直学士肃之女,封嘉兴县君
继刘氏,供备库使永崇之女,累封彭国夫人
子男五人:元鲁,登进士第,为大理寺丞,蚤卒;
元英太常博士
元常大理寺丞
元中,太子右赞善大夫
元直大理寺丞
女七人:其封安康郡君,适冀州度支使陈琪;
封德安县君,适都官员外郎宋充国
封仁寿县君,适屯田员外郎程嗣隆;
封永康县君,继适宋充国
封安德县君,适大理寺丞馆阁校勘赵彦若
馀未行。
乃铭曰:
庞氏之先,实毕公裔。
成武人,自公三世。
成武之显,公所自发。
其发伊何?
文武维烈。
孰暴其武?
万兵以西。
顿甲来归,妥如婴儿。
孰施其文?
亦既入辅。
风雨节时,乐其众甫。
逮公去位,天异载仍。
天子曰咨,丐言予听。
曰大器,维承之艰。
豫建太子,万世其安。
公过京师曰臣老。
天子谓公,公力尚少。
其往为予,更抚予埸。
岂无威名,以奠疆域。
公休于家,大事数问。
公丧未行,忽出审训。
孰不相将,曾莫如公。
君臣始终,令问何穷!
隧有丰碑,行者下拜。
史臣作诗,以示千载。
推诚保德崇仁守正忠亮佐运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司空致仕上柱国郑国公食邑一万一千六百户赠太尉侍中宋元宪公神道碑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五、《华阳集》卷四八、《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七
治平三年四月辛丑司空致仕、郑国公薨于京师
时天子方以灾异避殿,有司误奏毋临丧,乃作挽辞二章以哀之,为废朝二日,赠公太尉、兼侍中谥曰「元宪」。
五月丙寅,天子成服于苑中,百官慰殿门下。
其年十月己酉,葬公许州阳翟县之三封原,是日又废朝。
既葬,御篆其碑曰《忠规德范之碑》,既又诏太史臣圭,以铭其碑。
臣圭方修《仁宗皇帝实录》,自契丹再盟,陕西亦罢兵,其后天子益乡文学,兴礼乐之事。
当是之时,观公一用经术,以相仁宗,而天下俗吏之务不至于朝廷,顾其功岂不茂哉!
夫创业之相名易彰,守成之相迹难见。
在汉,尝有声于孝宣之世,然推其术,不过能以故事而奉行之,亦未有踔绝见施在民者。
惟公始终之行事,实迈前人,而又得天子所褒如此,不刻之金石,则无以显大于后世。
臣幸得执史笔、奉明诏,其敢以孤学自辞?
谨案,公讳字公序开封雍丘人
自其高祖绅,尝为唐御史中丞
其后三世,仕不显。
曾祖骈,为兖州乾封县
祖耀,为寿州霍丘县
父玘,端拱三年明经及第,治狱有阴德,终荆南节度推官
自公显,曾祖而下,皆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齐、楚、秦三国公
曾祖妣王氏、继丁氏,祖妣贾氏,妣王氏、继高氏、钟氏、朱氏,封齐、魏、楚、梁、汉、晋、秦、燕八国太夫人
公寔钟夫人所生。
少笃学,遭父丧,寓其家安州
夏竦为州,一见公所为文,大器之。
仁宗在亮阴,诏礼部贡举,公与其弟祁,皆奏名廷中
已而擢公为第一,亦置祁甲科。
于是天下学者,以宋氏兄弟为师法。
天圣二年,释谒为大理评事同判襄州
召删定本朝令,遂试学士院,除太子中允直史馆、判登闻鼓院,为三司户部判官
丁母忧,服除,迁太常丞判户部勾院同修起居注,迁左正言
郭皇后废,以谏官伏阁争不可得,坐罚金。
寻同知礼部贡举,天下士至私庆,而材者皆自以为有得。
已而拔收髦隽,比异时为多,乃知制诰、判登闻检院,又考试贤良方正科
公言朝廷取异士,当令有司设幕,供以饮食,不可与武科同试,皆从其言。
知审刑院
会知蕲州王蒙正诬知蕲水县林宗言罪殊死,曰:「蒙正本富人子,且倚后家,所为多不法,可使其志得逞乎」?
更请御史讯其狱。
而道逢蒙正遣人赍宝赂入京师御史并收按之,返使坐法废去。
密州富民王澥者,私酿酒其家,邻父率其子发之。
澥绐奴以为盗,使尽杀其父子。
州以死论奴,曰:「其使杀人者,澥也,况奴为所绐乎」?
宰相亦欲出澥死,公力争之,澥乃死。
他日灾异数见,宰相惟能开观寺,谓为民祈福。
公以谓灾异之来,所以戒政事,今设乐于庭,又使民纵观优慢之戏,恐未足以致嘉应也,奏罢之。
权判吏部流内铨,历太常寺鸿胪寺国子监昭文馆,进尚书刑部员外郎
其在鸿胪,言四夷朝贡,请图其人物衣冠,问其道路远近,与夫风俗好恶之异,藏之有司。
明年,除同知枢密院事
宰相以故事,知制诰未有除二府者,即召入翰林学士
明年,遂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先是赵元昊反,刘平石元孙皆以轻敌失军,因诏中书管枢密院机事。
时缘边诸帅官重者,互领陕西四路,以故号令颇不一,又兵多分屯堡障。
公言: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廷,宜使大帅收重兵内地,他帅自当一道,缓急有警,则举兵四攻之。
其议久不决,后卒如公计。
朝廷多故,其下诏令及答蕃书,皆须公所裁。
公自以材术得进用,天下事有未便者,数论上前,于是为宰相所忌。
会同榜郑戬枢密副使叶清臣权三司使,或亦谓不可并据要职者,遂俱罢,公得知扬州
踰年,为资政殿学士、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进给事中
先是盗起京东,迹所连逮者,捕系满狱。
公使一切纵去,后往往得贼区处以告,于是募里诸生数十人,自疏赏格示之。
或曰:「诸生且安用也」?
公不听,卒慰遣之,凡捕诛百馀人,盗乃息,诸生皆以赏得官。
遂大兴郡学,礼师儒,又作诗以风厉之,郡人刻其诗学舍下。
庆历五年,复拜参知政事
后帝召二府天章阁观书,出诏目问天下利病事,宰相仓猝莫敢对。
公独进曰:「臣等皆待罪二府,固已总万事而共谋之,不当下同诸生对策。
必欲答清意所问,愿至中书同上对」。
公既退,草数千言立奏之,皆施用其言。
八年,以检校太傅尚书工部侍郎枢密使
皇祐元年,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明年,诏有司上明堂图,又博考声律,更定天地、五方、神州、日月、宗庙、百神祭享所用乐。
其秋,遂祠明堂,以公为礼仪使
礼成,加工部尚书
初,公言:「比有近幸之人,多缘内降得横恩,宜因大祀之后斥绝,以新圣政」。
于是帝别为手诏,与赦书同降。
又言:「顷诏文武三品以上官得立家庙,而有司不能明谕上意,久之未立,非所以美化也。
愿诏礼官,更议其制」。
常欲用三司使张尧佐使相,公执以为不可。
既而数上章愿罢,帝遂欲用公为使相
公固辞之,乃以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特定大学士杂俸,又诏进见皆如宰相仪。
户部尚书许州兵部尚书河阳
过朝京师,方帝病少间,臣下希闻德音。
及公来,延坐劳问者久之。
嘉祐三年,拜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复为枢密使、兼群牧制置使
祫飨太庙,为仪仗使,其年封莒国公
间言祖宗收方镇之权,尝欲畿甸蓄禁兵四十万,今所蓄不精,且多外补戍更,非彊本之势。
又武臣用恩幸者,多得任边要,而孤寒者常在东南,至老无恩泽。
公乃作科条,均其所入官,而恩幸者滋不说。
五年,公数求去位,不许,公固请之,除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判郑州
明年,徙相州
即言:「臣年及七十矣,不可以重禄处閒地,愿乞骸骨以归」。
召公还,以老蠲其拜舞,公请不已。
英宗即位,以为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加检校太师、徙封郑国公,既又以为景灵宫使
公尝有肺疾,及奉仁宗讳,一恸辄呕血不止。
昭陵祔庙后,愿上印绶。
英宗每见公不以名,且谕以初临天下,未可遽休大臣。
治平元年,出判亳州
居数月,公请终不已,听以司空致仕。
享年七十一,累阶开府仪同三司,勋上柱国功臣至更二十四号食邑一万一千六百户,食实封四千六百户。
其为人端厚清畏,进止有法度。
即上有所问,必据经以对,退而未尝与人言。
间或荐引士大夫,惟恐其闻之,不敢掠上恩。
其接宾客,亹亹论文章不自休,世皆尊名德,而小人亦自远门下。
尝曰:「残人矜才,逆诈恃明,吾终身不为也」。
初名郊,在翰林时有指公姓名傅以他说者,仁宗以语公,公因请更之。
所著书有《掖垣丛志》三卷、《尊号录》一卷、《国语补音》三卷、《纪年通谱》十二卷,又文集合四十卷。
夫人胡氏,赠殿中丞铣之之女,封陈国夫人
子男五人:充国尚书都官郎中
均国国子博士
其三人早卒。
女一人,封寿安县君,嫁太子右赞善大夫庞元中。
孙八人。
公与其弟祁尤相友爱。
公出入将相久,而祁亦终学士承旨
宋兴,弟兄以文学一时显者,未有如公家。
铭曰:
于皇仁宗,受天宜君
相孰有人,郑公之文。
曰汝来,予欲考古。
公则有承,不远尧禹。
其施维何,声容被民。
公有经术,毗予一人。
谁不出处,公位将相
不显郑公,士夫之望。
始其告休年未至。
卒莫我违,以听就第。
乃保宏父,一品之章。
闻有咨询,据经弗忘。
公奄不存,隐如皇席。
天章烂然,以昭公迹。
既又锡公,篆于碑首。
维碑峨峨,在许之右。
吏臣次之,矢诗不多。
以视后人,遂以永歌。
贾昌朝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华阳集》卷五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七
治平二年七月戊寅观文殿大学士尚书左仆射、魏公薨于京师
始公得疾甚,英宗命中贵人挟太医昼夜调护,所以念之甚厚。
及讣闻,是日休吏群司,乘舆趣临其丧,为之泣下。
乃诏辍视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其赙物加等。
将敛,又赐龙脑、水银以纳其柩中。
八月甲寅,上成服于苑中。
于是其家条具功状,上于太常谥曰「文元」。
熙宁元年八月庚申,葬于许州阳翟县大儒乡元老里之原。
公讳昌朝字子明姓贾氏
其先汉长沙王太傅谊之后,至唐仆射魏国公耽,复以儒学相德宗,而世为沧州南皮人,后徙真定获鹿
太祖纬晋,中书舍人追封鲁国公
皇祖琏,太子左赞善大夫,追封齐国公
皇考注,秘书省著作佐郎追封晋国公
皆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
曾祖妣崔氏,封吴国太夫人
氏,封韩国太夫人
祖妣胡氏,封周国太夫人
妣史氏,封燕国太夫人
自公之皇考,始去获鹿,而葬于开封,今为开封人
初,晋公一夕梦使者奉貂冠玉简于大箱中,拜而受之,以告燕国夫人
明日,公乃生。
公少孤,母日教诲之,自经史图纬训诂之书,无所不学。
天禧元年真宗祈谷于郊,献书车驾前,赐同进士出身,补常州晋陵主簿
引对便殿,以为国子监说书,即除江州德化县
宣公判监,命学官各讲一经,独称公所讲有师法。
一日往谒宣公宣公遣人示唐相路隋、韦处厚传。
公读已,宣公乃出见公,曰:「后当以经术进如二公,愿少勉之」。
天圣元年,兼颍州郡王院伴读,迁大理寺丞,以殿中丞常州宜兴县,徙知龚州
以母老辞,得监在京广济仓。
翰林学士徐奭权知开封府,举公知东明县,迁太常博士
是时宣公且老,数辞讲禁中,乃荐公为代。
召试中书,而参知政事陈文惠公与公有亲嫌,言公年少,未可入侍经筵
宣公复言:「先朝用晏殊宋绶知制诰,皆年未三十,朝廷用人,可悉限以年邪」?
文惠终抑之。
通判绵州,又以母老,得监在京永济仓,明道元年,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复为国子监说书
章献皇太后称制,诏避彭城郡名,公言:「在礼,母之讳不出宫中,今天下为太后讳其父名,非所以尊宗庙」。
初不报,及太后上仙,乃用公言罢。
景祐元年,擢崇政殿说书,俄加直集贤院判尚书礼部。
子方文学,每授经之际,多询质疑难。
公因请以圣问所及政教道义之言,令讲读官悉缀录之,以上史馆,于是作迩英延义二閤《注记》。
三年太平兴国寺灾,而议欲复修。
公言:「比年京师观寺屡灾,此天佐兴王者,故数下灾异以诫告之。
愿陛下侧身念愆,以思答天之实」。
于是遂止不修。
再迁司封员外郎天章阁侍读判太府寺、为史馆修撰
天子每祠南郊,必先谒景灵宫,乃斋太庙。
公言躬享景灵宫,初用唐朝太清宫故事,事出一时,不足以为法,请须郊祠还,然后行谒谢之礼。
下议有司,不合,乃寝。
赵元昊叛,延州总管刘平败于北川,或言平实降贼,朝廷以兵围平之第。
公言:「王继忠陷贼中,先帝遇其家反厚。
契丹约和,继忠与有力。
今计岂遽降,而先收戮其家,使平果存,亦不得还矣」。
即诏弛围兵。
既而果得战没之状,乃厚恤其孤。
礼部郎中
康定元年三月丙子,大风,昼冥,诏罢春燕。
公言:「今灾变屡见,初莫不恐惧,已则泰然谓无事。
切考灾异之所从,固不虚发,愿陛下修饬五事,以当天心。
虽罢春燕,恐未足以塞大异也」。
居数月,权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为馆伴契丹使。
河北旱蝗,为体量安抚使
既还,条所以制边之策甚备。
其言择守宰、习乡兵、治塘泊、纾繇役、缮甲垒之类,皆当时施用之。
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权知开封府
有禁卫卒告军中歛率缗钱,本属以其事移府,众皆伏府门,惴恐不自安。
公止诘其告者不实坐之,馀置不问,仁宗大然之。
为南郊顿递桥道使,时西疆未宁,诏公护行在,以察奸非。
知开封府不侍斋祠,自公始。
庆历元年,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侍讲如故。
自唐群臣见谢辞,皆过天子正衙,五代草创,过衙乃在其后,公始釐正之。
未几,判国子监
诏公与三司官吏减省浮费。
前此公上疏言:「国家用度素广,而民力不足。
日者屡诏有司省节浮费,未闻卓然施行。
陕西用兵,而无先事之备,窃为国计忧之。
愿较景德以来,讫于景祐,财用出入之数,约祖宗旧制,其不急者一切省之」。
至是,内自宫掖,外及权贵而下,岁省用凡数百万。
驸马都尉柴宗庆前在郑州,纵其下扰民,及遣使问状,而托疾不即应,更请出为郡。
公劾奏宗庆托国肺腑,而所为不法,乃复使为郡,恐益为民患,于是诏留宗庆京师
侍讲林瑀上《会元纪》,且言推帝王即位,必遇辟卦,而真宗乃得卿卦。
公奏瑀所学不经,不宜备顾问,遂绌之。
契丹遣使求关南之地,且议和亲,复为馆伴使。
公言和亲辱国,而尺地不可许。
议者又欲以金缯啖契丹,而使夏州
公言:「吐蕃尚结赞欲助唐复京师,而宣公数谏止之。
后得谍者,乃朱泚吐蕃,欲使阴为之援。
契丹元昊叛,有求于我,未必遽肯出兵。
就使兵出而小有胜,何以塞其进取之心」?
时方命公使契丹,于是力辞其行。
又言:「艺祖有天下,收方镇之权,当时以为万世之利。
太宗在位,将帅多姻旧之臣,而戮不逮恩。
然犹仗神灵,卒刬暴海内,自时用武之势乃衰。
近岁恩倖子弟,非有横草之功,而坐取武爵。
乘边隅无事,犹以自容,一旦西方用兵,以千万卒之命,为庸人驱之死地,岂不愤哉?
愿思所以修内治外之术,以销难未然」。
复陈备边六事,凡数千言,帝嘉纳之。
三年,遂参知政事
明年,以检校太傅尚书工部侍郎枢密使
明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
才两月,拜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提举编修《唐书》。
陕西既罢兵,公遂还枢密使
因言:「近岁国马耗而河西蕃部马不至,请枢密使群牧制置使,如先朝旧制」。
从之。
会诏有司议章献、章懿章惠三后升祔之礼,令中书门下考详其事,而礼官或援古不同,公乃酌群议而奏曰:「恭以章献皇后母仪天下,章懿皇后诞育圣躬,宜如祥符升祔元德皇后故事,配食真宗室,以称陛下追孝之意。
章惠皇后于陛下有慈保之恩,义须别祠,伏请享奉慈庙如故」。
于是命公摄太尉,奉二主行升祔之礼。
已而将下德音,内出密封,中外文武官皆迁官,诸军皆特支。
公独匿其事,即奏以为不可,虽同列莫与闻者。
明日,惟在京诸军与特支。
又诏二府特迁官,公又以为不可,乃已。
七年春大旱,公引汉灾异册免三公故事,愿上丞相印,意甚确,遂拜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事、河北安抚使
及帝谢雨西太一宫,而公独不从,诏下閤门吏开封府以其事即报公。
公既辞,赐燕国太夫人银饰肩舆,士大夫以为荣。
贝州妖卒王则叛,初则约连河北京东数州之兵,欲南断浮桥,以据大名
事未及发,会有白衣遮公马首,自言少游泉山,能言国家休咎之事。
公疑而诘之,乃得所挟书,实贝州叛逆也。
其党知事觉,于是婴城自守。
公命高阳关路总管王信大名府路钤辖郝质真定府路钤辖孟元将六部兵二万趣城下,并遣穴城匠作车洞,距闉以攻贼。
公亦屡请行,朝廷赖公威名在大名,不许。
及破贼,以功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师进封安国公
其年日官言太阴犯毕距星,又掩其大星。
公因言:「毕昴之间为天街,其阴,外国也,其阳,中国也。
顾其警必在季秋之分」。
因考历代所占凡十二事上之。
会岁饥,民大疫,为置病方给养之,全活九十馀万。
契丹募亡卒之勇伉者,得五百馀人,号「投来南军」,驱以战西羌。
边法虽归亦殊死,公乃檄边郡,凡投还者一切贷之。
后有还者,公更迁补之。
贼闻,遂除其军不用。
边民之贫者,多避赋繇,以其地质贼人,因而寖为贼所侵。
为设法,听旁近户之有力者赎之。
岁馀,悉复其地。
契丹使来,每道公境,必歛服自饬,且戒其徒御毋得有所犯。
公尝言:「河自横陇之决,分流德、棣、恩、沧数州,而岁为害滋甚。
按九河既湮,惟行漯川之道,历代虽徙决不常,然不越濮、郓之北,魏、博之东。
今其道历朝城蒲台入海者,此禹、汉遗功也,请复河故道」。
不报。
明年,河决商胡,水环大名,公乃绘漯川、横陇西、商胡为一图,复条其利害以闻。
诏遣三司副使郑骧行视其地,还言,功大不可就,乃止。
皇祐元年,以燕国太夫人春秋高,愿徙郑州
及入觐,乃以为祥源观使
公不敢以将相京师,屡请还节,除观文殿大学士尚书右仆射判都省,再提举编修《唐书》。
其冬,以右仆射复除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侍中、判郑州
凡六上章,乞罢仆射侍中,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诏公子四人皆迁官,固辞之。
使相初无中谢之赐,其赐自公始。
明年丁母忧,会大雨,奉丧徒行数百里。
诏屡起之,公恳蕲终丧。
给以宰相俸之半,辞之。
给以仆射俸,又辞之。
于是赐黄金三百两。
服除,判许州
仁宗召公迩英閤,问《易》之《乾》卦。
既讲陈之,翌日又为手奏曰:「夫《乾》者,天刚健之德。
当天下久盛之时,柔不可以济;
然亢而过刚,又不能久。
惟圣人外以刚健决事,内以谦恭应物,不敢自矜为天下首,乃获吉也」。
帝面出手诏以宠答之,仍以所陈卦义藏之史馆
又言:「汉唐都雍,置辅郡以内翼京师
国朝都汴,而近京诸郡皆属它道,制度不称王畿
请析京东曹州京西之陈、许、滑、郑州,并开封府,总四十二县,置为京畿」。
遂兴行之。
公将行,命侍读学士以下饯于资善堂。
五年,徙判大名府,复为河北安抚使
是时,博士李仲昌建议开六塔河,欲断大河东去,以杀金堤之患。
既而水怒溢,堤狭不能禁,败民庐舍,不可胜计。
复请疏河故道,且言故道土沃饶,多为权右占耕,使者妄言功大不可就。
于是又诏河北都转运使董沔行视之。
遂欲决濮阳埽,下郓之锢城,导河使东,而言其地皆趋下,亡壅塞之患,俟调丁夫,远不踰三月,可就。
然朝廷终不报。
嘉祐元年进封许国公
未几,加兼侍中,再任大名,寻拜枢密使,辞侍中
三年,以镇安军节度使右仆射、依前检校太师、兼侍中,为景灵宫使
其年,复出判许州
七年,以保平军节度使、陕州大都督府长史复徙大名,为本路安抚使
英宗即位,拜凤翔节度使左仆射、凤翔尹,进封魏国公
治平元年,自言「臣老矣,不任事,愿得徙閒郡,且还凤翔节度侍中」,诏不许。
明年春,复徙许州
及入觐,上以先帝大臣,益尊遇之。
公亦从容言天下事甚众,因固请还凤翔节度侍中,卒不许。
京西大疫,特诏公候乃行。
公既被病,召诸子谓曰:「势且革矣,尚欲尸重禄邪」?
于是复请,乃复以为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
踰月公薨,享年六十八。
为人外端重而中裕,虽燕居,未始见愠喜。
然于临事,其色不可夺。
少好学,至显贵未尝一日废书不
其于古今治乱、天人灾祥之学,无不该贯,故指政言事,切而不迂。
其为政乐易而不苛,前后累镇许、魏,民皆见思,图其像学舍而生祠之。
为文粹衍有法度,字画尤婉奇。
在外,仁宗尝特遣使赐三朝御书凡百八十七轴。
其历崇政殿说书天章阁侍讲观文殿大学士,皆仁宗为公特异之。
初奉诏刊修《广韵》为《集韵》,因请修《礼部韵略》,其窄韵凡十有三,听学者附近用之。
又请修《唐书》及复《礼记》郑氏所注《月令》,以李林甫所解《唐月令》别行。
著《本朝时令》十二卷、《群经旨辨》十卷、《春秋要论》十卷、《通纪》八十卷,《奏议》三十卷、文集三十卷。
公初娶王氏,尚书兵部郎中集贤殿修撰轸之女,封莒国夫人
再娶陈氏,武信军节度使、康肃公尧咨之女,封魏国夫人,后公二十九月而薨。
六男子:章,终太常博士集贤校理
圭,尚书比部员外郎
田,终尚书驾部员外郎
青,尚书司门员外郎
太子右赞善大夫
炎,太常寺太祝
三女子:长适尚书比部员外郎程嗣弼封寿安县君
次适太子右赞善大夫惠国封崇德县君
次适尚书都官员外郎庞元英封寿光县君
孙男十八人:公祚、公路、公定、公弼,并光禄丞
公度大理评事
公裕、公盛、公述、公望,并太常寺太祝
孺,太常寺奉礼郎
靖,太庙斋郎
公秩、公密、公咏,并未仕;
公正、公亮、公迥、公向,早卒。
曾孙男一人。
始,公葬晋公开封,以其地下污,将改卜于许而公薨。
今迁晋公而偕葬之,以成公志云。
铭曰:
维贾氏先,出长沙
有唐公,又移厥家。
自公皇考,始去获鹿
公又食魏,不遐以续。
公昔尚少,其滀中闳。
献书路旁,乃发厥声。
始为学官,终日默如。
逮其授经,听者群趋。
卒用所学,入讲殿中。
帝曰汝来,有发予聪。
遂相仁宗,左右经术。
岂无众訾,其势不屈。
公于出处,以靖以夷。
魏、许之政,而民思之。
再管枢衡,越岁又迁。
维是嘉谋,有来上前。
天清日华,圣子有作。
魏公来朝,犹陈旧学。
间不见公,遽不能起。
乘舆即临,泫然出涕。
公位将相,不为不荣。
矧曰黄发,道德之英。
曾谁如公?
笃其终初。
以示万世,维实维孚。
宗室推诚保顺同德亮节守正佐运翊戴功臣凤翔雄武等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太保中书令凤翔尹使持节泰州诸军事泰州刺史上柱国东平郡食邑一万七千一百户食实封四千八百户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追封相王谥孝定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华阳集》卷五七
相孝定王,盖宣祖昭武睿圣皇帝之曾孙,太宗文睿烈皇帝之孙,韩恭懿王元偓之子,讳允弼字公辅,于今天子为从祖父也。
母楚国太夫人耿氏。
大中祥符元年生于大内东宫真宗亲书小字命之
八岁,为右千牛卫将军,迁右监门卫将军
真宗每召入禁中,令仁宗兄事之。
是时王年尚幼,能自踧踖不敢当,真宗颇爱奇之。
及御楼赐大酺,尝与仁宗并席以观,间又从至资善堂,以金笔格及金铸祥龟赐之。
仁宗为太子时,除英州刺史
及即位,除蔡州团练使,历单州齐州防禦使贝州观察使安化军节度观察留后
宝元二年同知大宗正事
自燕恭肃王薨后,吴、潭、潞、许、邢、润、苏、华诸王,无一在者。
天子念祖宗之后,封建稍不立,无以藩助王室。
庆历四年,始以濮安懿王汝南,以王为北海王,既而拜武康军节度使。
初祠明堂,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换节宁国军,更同判大宗正
嘉祐五年,除兼侍中,为徐州大都督府长史,换节武宁军,遂判大宗正
英宗初,兼中书令、行河中尹,换节护国军,仍徙封东平,诏五日一奉朝。
上登极,拜太保,行凤翔尹,领节凤翔、雄武军,听朝朔望。
王辞者再三,优诏不从。
其秋,从英宗灵驾至厚陵,闻楚国薨,王哀毁之不胜。
及出殡,徒跣舆柩而行。
起复冠军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
王方辞未许,会上来奠王子宗述之丧,就幸王馆,上命王坐,王以哀服不敢坐,上见王体甚臞,慰存者久之。
因请愿得终母丧,上曰:「克继以下,皆列章请王起治事,王毋得辞也」。
其后又累辞,乃许之。
王性至孝,其事几筵如事生。
楚国之葬有日矣,王忽得疾不能,乃召诸子谓曰:「我疾日益剧,恐不得襄大事,以尽人子之孝,柰何」?
遂泣下,不复言。
是夕昏雾下庭中,若南方有风雨声,久之乃散。
夜漏上二鼓,王薨,实熙宁三年七月癸酉也,享年六十二。
讣闻,上抚几震悼。
明日,趣驾临哭之恸,所以赙予之甚厚。
上以邸中不常告王疾,官吏以下,皆令有司劾奏之。
辍视朝三日,丁亥行服于苑中,宰相率百官慰崇政殿门下。
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相王。
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刑部郎中陈荐摄鸿胪卿皇城使昭州团练使入内内侍省押班蓝元震入内东头供奉官勾当御药院刘有方同护葬事。
又遣尚书内省掌簿夫人宋氏,以周恤其家。
于是宫僚李实状王之遗懿上于太常,而博士刘攽考《谥法》,「五宗安之曰孝,纯行不差曰定」,谥王曰「孝定」。
十月丁卯,启殡于西阶,上复临恸之,加面抚其孤婺,赐物又数千。
为制挽词三章,敕使者采石以锢其方中。
十一月癸酉,葬河南之永安,兆在恭懿王园之西,卤簿仪物皆从至原下。
王仪质英迈,行端而识远,自六经诸史百家之言,无所不读。
虽生富贵而临事且戒慎,未始妄笑言。
其奉朝廷,进止有法度,虽服带不易其常。
仁宗常解所服通犀带赐王,然而终不敢服。
初,朝廷以诸王邸第散在京师,非岁时不得相见,因大建睦亲宅,合其族以居之。
乃置大宗正司,王凡总领三十年,尤与濮安懿王共事久,而笃友爱之情。
其教导宗子,使各亲亲不失其谊,而自趋于为善,故上下无骨肉之怨。
庆历中,尝因冬至曲燕崇政殿日暮,帝欢甚,劝王饮,至于沾醉,赐以玉盘、龙脑山、白玉杯,仍诏王至殿门,乘银饰肩舆而归。
故事,大燕无宗室与坐者,皇祐至和间,王以名重而位尊,数命坐以宠之。
王善射,凡从游幸赐射,发必中,帝常解以御箭,累赐袭衣金带。
英宗皇子,王即日入贺禁中。
英宗深怀谦固,久不受命,王又请率属敦劝入内。
博平郡王允初薨,无嗣,为择族子仲速为之嗣。
王素好笔札,间以吟咏自娱,而无车马珍奇之玩。
王子宗绩,尝作清息庵以诵《庄》《老》,孺作明舍堂以探经史,王皆为作诗勉之,以各成其志。
治平初,增诸王宫大小学官,王犹日就习。
既又延伴读姜潜论《孟子》,令诸子北乡而立听之。
前后累赐褒诏,以为王有二献之风。
楚国盛夏遇疾,王昼夜不解带者一月,又以香灼臂而祈于庭。
楚国薨时,盖八十三岁矣。
善积庆流,内无缌麻之服一纪之馀。
自明道以来,行郊祀、籍田、明堂、恭谢、祫飨之事者十一,王为三献者五,为亚献者五,奉九推之礼者一。
功臣累十四字,积阶开府仪同三司,勋上柱国,邑一万七千一百户,四千八百户。
夫人李氏,封崇国夫人昭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中书令昭亮之女,淑明有贤誉,上承下接,以宜其族人。
子男七人:长宗述,赠奉国军节度使、祁国公;
次宗艺,赠武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彭城郡
次宗绩,左龙武军大将军宁州防禦使
次宗景,左龙武军大将军筠州防禦使
次宗乔,左龙武军大将军泽州防禦使
次宗孺,右龙武军大将军沂州团练使
皆孝谨承家。
女八人:长静安郡主,适皇城使端州团练使李绶
泰兴县,适西京左藏库副使世良
新乐县,适文思副使李馀庆
永安县,适供备库使郭若虚
南阳县,适内殿承制康炳;
宜春县,适内殿承制李宗说;
德安县,适内殿承制李宗迪;
次未适。
孙男二十人:长仲俶,右武卫大将军眉州刺史
次仲诱,右武卫大将军茂州刺史
次仲虺,右武卫大将军春州刺史
次仲罃,右监门卫大将军
次仲沃、芮、仲雪、仲敔、仲靡,并右千牛卫将军
次仲颀、仲霤、仲吟、仲酬、仲逢,并太子右监门率府率
次仲诰、仲諲、仲慥,并太子右内率府率
馀未命。
臣伏观自昔同姓诸侯王,多溺于骄奢之志,甚者又或至于祸败而不可救,岂其势使然耶?
孝定王为四朝近属,而温仁恭俭,行足以高一时,名足以动后世,顾虽河间沛国,恐未能以远过也。
使其去京师、就土宇,则利民泽物之迹岂少哉?
铭曰:
有宗神灵,系本天发。
太宗八王,恭懿维哲。
丛光合釐,其发有原。
有来轩轩,皇室是藩。
既王北海,又荒东平
衮衣淑旂,宠莫与京。
在贵靡流,在盈靡缺。
有贤维王,孰能之遏?
帝日万几,罔不在民。
治王族,麟题振振。
内亲外化,如尧之时。
天星皇祉,与王同娱。
王位四朝,岂不驾驭?
其处深宫,虽远亦虑。
仁曰仲兄,英曰叔父。
天子曰于,岂予敢侮?
名施彷徉,善则多积。
胡不万年?
丧我元戚。
磐石之亏,势将安援?
矧其族人,孰考孰宪?
五陵之旁,表封墓门。
冠剑下从,虽没犹存。
推忠佐理功臣正奉大夫给事中参知政事上护军鲁国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质肃唐公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一
熙宁元年正月,制以权三司使给事中唐公参知政事
明年三月,遽寝疾不朝,上遣太医日夜视公疾。
四月乙未,幸其第临问,公寝剧不能言。
上泫然出涕曰:「能复为朕起乎」?
明曰公薨,乘舆复临奠,哭之恸,废朝二日,赠礼部尚书
其家上状于太常,而博士安焘议,以公正而不阿,刚而能断,请谥曰「质肃」。
既而判尚书都省司马光,与其属一百五十有七人,皆请如其议。
四年二月辛酉,葬江陵龙山之东原。
前此,其孤以余职在太史,使人来京师,求铭以纳其墓中。
且余观公之所以进、所以黜,其节皆有足以动后人,故为序而铭之。
公讳字子方,其先晋昌人
唐末避乱于馀杭,自其祖始徙家江陵,今为江陵人
年甫十三,父卒官漳州,家贫,州人有欲赙助之,公皆辞不受。
及归江陵,闭户读书者七年。
其为学务穷圣贤大原,不以辞律自羁束也。
天圣八年进士及第,为鼎州武陵,又为岳州沅江
州民李氏钜有赀,吏数以事动之,既不厌所求,乃言其家岁杀人祠鬼。
知州事孟合喜刻深,悉捕系李氏,家无少长,榜笞久莫伏。
以公治县有能名,命更讯之。
公按劾无他状,合怒,以其事闻朝廷,诏遣殿中侍御史方偕徙其狱于澧州,已而不异公所劾。
其后州吏皆坐罪去,以活死者得官,公终不自言也。
武康军节度推官、知夔州奉节县
陕西用兵,诏举三路知县,公用荐者得迁著作佐郎,徙莫州任丘县
契丹约和,遣使往来岁不绝,凡诛索百出,驿吏比多破产而去。
公尝坐驿门上,戒曰:「自今非当所馈物,一切毋得供。
有辄坏什器者,执之必以法」。
繇是过公境者,无敢有所扰。
缘边塘水夏秋害民田,中人杨怀敏用事,欲取县西十一村之地以潴涨水,吏畏埶不敢言。
为募丁夫,自高阳筑堤以障之,至今以为利。
丁光国太夫人忧,服除,以秘书丞相州安阳县,徙通判德州
河决商湖,大为河北患,前宰相贾魏公大名,上《漯川图》,请复河故道,朝廷适遣使行视其地,众莫敢辄议。
公独抗言曰:「故道之堙久矣,尚可复邪」?
听者皆蹴然。
转运使崔峄以库帛配民,而过估之。
公即移书安抚司曰:「河北仍年被水灾,民困不聊,转运使不为之恤。
然则为上存民者,不在安抚使乎」?
闻,怒,按其留牒不即下,公终不从,亦不能果行。
太常博士,又徙通判广信军,召为监察御史里行,改尚书主客员外郎殿中侍御史里行,赐五品服。
内侍卢昭序造龙凤车于启圣院,内出珠玉为之饰。
言太宗神御在启圣院,不可慢,况为后宫绮靡之器哉?
帝趣令毁去。
三司使张尧佐一日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公与谏官包拯等七人力争上前,既又请御史中丞留百官班,卒夺尧佐宣徽、景灵二使。
顷之,复除宣徽使,公独争之不可得,求全台上殿不许,自求贬亦不报,于是劾奏宰相,并言谏官附会事,其言无所避。
帝怒,急召二府,以其章示之,公犹立殿上不去。
枢密副使梁适叱公下殿,即贬春州别驾
明日,改英州
又明日,罢宰相,逐谏官
当是之时,公卿大夫莫不相顾惊动,而天下之人识与不识,皆咨嗟称咏而不能自已。
公虽斥,其名遂重于一时。
踰年,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全州团练副使、监郴州酒税。
秘书丞主客员外郎通判潭州
又复殿中侍御史里行、知复州,道改殿中侍御史,充言事御史,帝特遣内侍赍告敕赐之。
至,不以一语自明。
帝曰:「卿被谪以来,未尝以私书至京师,可谓不易所守矣」。
公第顿首谢。
他日因对,曰:「臣言不行,将固争,争之,重以累陛下德」。
以言职辞,乃以为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权开封府判官
出知扬州,赐三品服,徙江东转运使
御史里行吴中复上言,公方正有守,不宜久在外。
文潞公复为宰相,因奏曰:「唐某之疏臣事固多中,初以贬太重,而未得蒙显擢,宜复召用之」。
止改户部员外郎河东转运使
西人盗耕河西田,而知麟州武戡谋筑堡以限其侵地。
会西人兵猝至,官兵皆战殁,既罢太原帅,以公权领帅事。
于是大发兵境上,以张军势,且戒边吏毋得与互市。
西人数窘,果遣人来,愿得更定封土,实出公策。
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三司度支副使,遂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同提举万寿观、同详定礼仪。
奉使契丹还,进礼部郎中权发遣开封府事。
尝援天禧故事,请增置台谏员以广言路。
又言:比诏诸路监司举人,而多得文法小吏,无以裨盛化。
请令中书门下慎择端良敦朴之士,毋令与憸薄者并进,乃称明诏。
凡内降恩泽,事不关中书,此皆妇人女子甘言悲辞之托,以乱圣听,宜早抑绝之。
宫禁嫔御赐予之费,多先朝时十数倍,且日加无穷,亦当有所损减。
兖国公主夜开皇城门,昔汉光武帝出猎还,从中东门入,明日贬中东门候,盖宫门之禁,以备非常,今公主所过内外宫殿门主吏,宜重劾罪以闻。
夫赏罚不可私于人,孙沔吕溱,前坐纵侈不法,而皆过贷之。
若尔,在下者恐未易惩也。
天下刺配人日益蕃,至死不得赦,在例则不然,可量所犯轻而数更赦者,听自便,庶几广上恩。
仍令有司,更议刺配法。
帝多开纳之。
御史中丞言宰相宰相方就第待罪,御史中丞辄自去官号,召不出。
公乃与台谏官连章请辨是非,既黜御史中丞,公亦自请外,乃以知荆南,知门下封駮事何郯封还所下敕。
未几,又论新除枢密副使不当进,其事久不决。
公论列不已,卒罢新枢密副使,出公知洪州
翰林学士胡宿等七人皆上书,愿留公,不可得。
明年,拜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英宗即位,迁吏部郎中,以枢密直学士高阳关路安抚使、知瀛州,召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理检使
英宗面谕曰:「卿在先朝有直声,今出自朕选,非繇左右言也」。
曰:「臣无状,蒙陛下过听。
臣窃思自昔欲治之主,亦非求绝世惊俗之术,要在顺人情而已。
祖宗之遗德馀烈,在人耳目固未远,愿陛下览已成之业以为鉴,收群虑之策以为知,则天下不胜蒙福」。
居数月,又以为龙图阁学士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太原府
代州岢岚军敌骑时入钞边,公则大合诸将兵尽驱之,使远去,毁敌所置堡寨。
西人寇大顺城,环庆路檄出兵以牵制贼势。
曰:「敌小入,一方顾自可支,若此道遽出兵,又生一边患不息也」。
太原三年,尝戒边吏务从容持重,毋得轻出兵,故终公之去,塞下无少事。
今天子嗣位,迁给事中权三司使
京师增官屋僦钱,复汴河漕舟,以转江湖之
其与言政事议论,益有所感发。
上或以某事为是,辄曰非。
进退天下士大夫,皆直言其可否,不避怨,不立恩。
其年上欲亲祀南郊,议者或以居丧为不可,上未知其所从,以问大臣。
公对曰:「古者天子谅闇之礼,与下不同,况郊有岁,其可以卑而废尊」?
及下议两制,莫不如其言。
公天资刚直,其在言路久,名敢言,自非有益于朝廷,亦未尝言,其为政则宽静而有体。
位显矣,奉养犹若平素时。
始公薨,上至其家,见画象不类公,即命中使取禁中旧传本赐其家,素见重如此。
享年六十。
曾祖讳仁恭,赠太子太保
妣盛氏,追封英国太夫人
祖讳渭,赠太子太傅
妣夏侯氏,追封崇国太夫人
父讳拱,赠太子太师
妣二崔氏,追封嘉、国太夫人
娶杨氏,封京兆郡夫人,正家有贤德。
五男子:淑问,殿中丞监察御史里行
义问大理评事
待问,早卒;
嘉问、之,并太常寺太祝
二女子,以归淮南转运使屯田郎中谢景温卫尉寺丞王泰
六孙男子:懋,太常寺奉礼郎
愿、恕、意、愚,并秘书省校书郎
冯,未仕。
铭曰:
唐初晋昌,晚徙于荆。
代虽继食,未侈厥声。
有声辉皇,实公自发。
其蓄有来,发莫遏。
凡位在下,难见节义。
公独崭崭,言骇众视。
谁荐诸朝?
御史中。
以卑犯颜,万死不容。
繇天子明,卒起荒陋。
历凌阻夷,岂不一守?
乃贰政事,其心益丹。
天子曰可,曰未安。
进退贤否,不问党雠。
人莫我私,我德不求。
谁其中止?
犹未大施。
帝心念公,趣驾再之。
既见公象,曾莫公及。
出图殿中,嶷若廷立。
其孰如公?
誉荣初终。
葬岂云远,祖考是从。
南望章华,左云土梦。
名不亡,万世之重(《华阳集》卷五七。又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九。)
者:原无,据殿本补。
梁庄肃公适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一、《华阳集》卷五八、《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二八
公讳字仲贤,世郓人
父为翰林学士,卒时公为最少,未及仕。
它日因类其父所为制诏、奏议并自所为文上之,真宗览而叹曰:「梁某有子矣」!
即除秘书省正字
天圣初知开封府功曹参军
宰相吕夷简知府事,时器公材,以荐诸朝,知苏州昆山县、知梧州
五岭自伪命时,折民税已重,其后转运使以调用不足,又复折之。
公言用殆不能输,遂诏勿复折,至今以便民。
勾当在京诸司粮料院
累迁大理寺丞通判秦州,废港口、待贤二埭。
先是,漕渠患水高,故置埭以节水,然岁渡舟多坏,而公私不以为便,公因大发夫浚渠而废之。
明道二年,天下饥,淮南尤甚,公募大姓输米,作淖糜以济民,蒙活者数万人。
太子中舍监在京广衍仓。
景祐中进士及第,换中允、知淮阳军
京东岁常预支钱市帛七十万,后三司益至二百万。
公谓其法本以惠下贫而抑兼并,今取多则伤农,况取之未能止?
朝廷为减其数如初。
其年南郊,赦书录朱全忠之后。
公曰:「全忠叛臣也,何足以为劝」?
仁宗是其言,记姓名禁中。
召为审刑院详议官
梓州妖人白彦欢,能依鬼神作法以诅人,至有死者。
狱上请谳,皆以不见伤为疑。
公曰:「杀人以刃或可拒,杀人以诅则其可免乎」?
卒以重辟论。
会有异禽翔端门上,既又下庭中,于是左右大臣莫不以为瑞。
公曰:「野鸟来处宫庭,此何瑞也」?
间因得对,仁宗数以所上言称之。
御史中丞荐公材堪御史中书以法未应除。
明日欲用为谏官中书又以为言,帝不怿。
再迁太常博士提点京东路刑狱,为开封府推官,遂改右正言谏院供职,管勾国子监奉使契丹
新除枢密副使任中师与公有亲嫌,公辞为谏官,乃以直史馆判太府寺同修起居注经制陕西粮草。
与知庆州范仲淹同议边机十馀事上之,其言攻守之计甚长。
知谏院,前后尝言:知枢密院夏守赟经略陕西无功而还,不可复典机密
龙图阁直学士张存辞知延州不行,更求它善郡,畏避不任事,宜即见斥;
入内都知岑守中坐贿贬光州,求削籍留京师,挠法不可许;
鄜延路钤辖黄德和望贼退走,陷二大将,宜即诛塞下;
河东欲却降羌藏材族千馀人,夫势穷归我,却之足甘寇心,脱纳而抚之,后或得为用;
比来边储不充,欲施告缗令于天下,百姓纷然不自安,宜早停其议;
北京大建宫阙,徒费无益,当有所裁节;
祖宗时皆殿试进士,得人不为少,今特殿试从南省奏名,则恩不在陛下而在有司,且如旧制便。
皆从公言。
又尝与御史中丞贾昌朝,较景德以来迄于康定财用出入之数,内自宫掖,外及权贵而下,岁省浮费数百万。
庆历二年,擢知制诰判昭文馆知审刑院
契丹刘六符来报元昊欲纳款,朝廷命公复聘契丹
已而元昊果令贺从勉赍表至境上,又命公使延州,遂定元昊复臣之礼。
入为起居舍人、权判吏部流内铨、权发遣开封府事、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顷之,愿治郡,得知兖州
弛本州所产盐禁,岁省钳釱者不可胜计。
莱芜盐铁,旧尝十八冶,今所存唯三冶,户犹破产而逃。
公募有力者使主冶,十年予一官,于是冶无破户,而岁有羡铁百馀万。
龙图阁直学士、知河阳,又为枢密直学士鄜延路经略使、知延州
元昊既称臣,公遂徙重兵内地,复安定、黑水、园林三堡,置榷场于保安、镇戎军,招还金明属户三千馀帐。
元昊曰:「前所掠蕃汉生口,有誓诏两不复还矣」。
遣人屡索之,然而公卒不遣。
告归至郓治葬事,过都,除翰林学士,寻改翰林侍读学士、知澶州,又为秦凤路经略使、知秦州
斥近边土田,募弓箭手自占,减戍兵东还,其非要害处堡障悉并废之,又省西事以来益置官百馀员。
更以一当十大铜铁钱以当三,民间不复敢盗铸,而物价以平。
尚书礼部、吏部郎中,复知审刑院、为同群牧使
翰林侍读学士宋祁,共定法寺所用断例,务在重轻平,法例不得以高下。
皇祐元年,拜枢密副使左谏议大夫
明堂覃恩,进给事中
张尧佐三司使宣徽河阳节度、景灵、群牧四使,台谏官连上封不报,又力争上前,纷纭不能已。
上谕令中书戒厉,大臣不敢言。
公独进曰:「台谏官盖自有言责,其言虽过,在陛下所容。
然宠尧佐太厚,亦非所以全后妃之家」。
遂夺尧佐宣徽、景灵二使,取戒厉乃不行。
广源州蛮侬智高举兵犯邕州,又犯沿江九州,进围广州,官军数战不利。
上欲遣使招安
广州得贼将黄师宓伪榜,且言智高愿得邕、七州节度使
初欲予之,公曰:「若尔,二广恐非朝廷所有,臣不敢与闻」。
因命枢密副使狄青宣抚使,以经制南事。
及贼平,上顾辅臣曰:「乡非用梁适言,南方安危未可知也」。
御史里行唐介,既弹宰相,更欲援致旧臣。
上怒,急召二府,付所留章。
犹立殿上不去,公曰:「宰相御史当荐耶」?
下殿,殿中莫不愕顾。
明年参知政事
契丹又遣使来,国书中所称「大宋、大契丹,似非兄弟之国,今辄易曰南朝、北朝矣」。
中书枢密院共议之。
公曰:「此易屈尔,当答之『宋盖本朝受命之土,契丹亦彼国号,今无故曷为自去也」』?
其年,贺正使来,复称大契丹如故。
五年,拜尚书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入内都知守忠,以老疾方求为真节度使,公谓它宰相曰:「内臣无除真刺史者,况真节度乎」?
仁宗东宫旧臣独守忠在,已尝许之,公执以为不可。
帝意未决,公复曰:「臣今日备位宰相,明日除一内臣节度使,臣虽死有馀责矣」。
乃得不除。
张贵妃薨,小殓于皇仪殿,公曰:「皇仪不可治妃丧」。
宰相陈执中不能正其事,又欲以公为园陵使,公曰:「嫔御无园陵之制」。
始定葬于奉先寺
公既与执中内不合,言者得以乘间伤公,公亦数自请罢,乃以本官知郑州
才数日,以观文殿大学士复为秦州
时初建古渭寨,距州独远,间为蕃户所寇钞。
及益兵拒守,而他蕃多惊疑。
公至,则具牛酒,召其大族辖裕、格陇等抚定之,罢所益兵,而蕃、汉终公之去,安然自居。
公两在秦,民为立生祠。
岁满求内徙,迁尚书左丞、知永兴
西人盗耕屈野河西田数十顷,朝廷欲更定封界,乃拜公定国军节度使、检校太傅河东路经略使、知并州,尽复西人所侵地,仁宗遣使嘉劳之。
未几,暴得风眩,求罢边,易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知河阳
英宗初,易昭德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师
公被疾不已,请曹州,又徙兖。
数上节有司,复以为观文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既又乞骸骨,遂以太子太保致仕。
今上即位,迁太子太傅
熙宁元年,天子亲祠南郊,诏公入祠。
公以疾不能至,上怀之不胜,赐袭衣金带。
明年十二月十八日,薨于郓州遵化坊之里第,享年七十。
讣闻,辍视朝二日,上发哀苑中,百寮慰崇政殿门下。
司空侍中谥「庄肃」。
四年九月三日,葬须城县登庸乡执政里。
公少英拔,自初立朝,凛然已有大臣之风。
及历二府、位宰相,凡大议论,辞气愉愉,待计而已决,盖决而不可夺。
所至下条教,严而不苛,犯者亦不少容,威行施之以恩,故其去多见思。
在边尤有威名,羌戎为之远去。
尝为仁宗杜贵妃之宠,正内治之事。
晚数劝立皇太子,以定天下大计,其言世多闻。
所著文集三十卷。
曾祖讳惟忠,祖讳文度,考讳颢,皆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追封夏、魏、周三国公
曾祖妣卫氏、祖妣邹氏、妣阎氏,封商、韩、三国太夫人。
兄固,祥符进士第一人及第,最有名。
娶任氏,封越国夫人
七男:彦昌职方员外郎
彦明都官郎中
彦回屯田郎中
彦通、彦国子博士
彦升殿中丞
彦深光禄寺丞
三女,以嫁都官员外郎张伫试秘书省校书郎王佑光禄寺丞程伯孙
孙男二十二:子骏子玉光禄寺丞
子美子厚子野大理评事
子雄、子谅、子建子直、子诲、子宪、子恕,太常寺太祝
子显,西头供奉官
子晋将作监主簿
子挺,太庙斋郎
子问、子铎、子空、子约、子履、子博、子敏
曾孙男三:希祖、恭祖、光祖。
铭曰:
世有文,自周实发。
匪文发之,而子又杰。
巘巘维公,敢前不疑。
一心险夷,卒成无隳。
公之秉钧,风雨和豫。
行道之人,式歌且舞。
事有未安,予何敢泰?
以规以制,维义所在。
临方垂,神旗豹尾。
风挥电旋,万旅一指。
维公劳勤,匪内则外。
亦有宠名,文武之对。
于皇仁宗,始终知公。
出入将相,一时之隆。
方其告休,公则未老。
邈然去归,高风是蹈。
崇崇圜丘,孰陪在祀?
有怀公来,公卒不至。
葬公何阡?
执政故里。
公名之长,以遗万世。
王懿敏公素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一、《华阳集》卷五八、《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二七
公讳字仲仪,故宰相王文正公之子,其先大名莘人也。
皇曾祖鲁国公讳彻,皇祖晋国公讳祜,皇考魏国公讳旦,皆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
曾祖妣秦国夫人田氏,祖妣徐国夫人任氏、秦国夫人边氏,妣荣国夫人赵氏。
维公皇考,实相真宗于景德、祥符之间。
当是之时,天下衣食滋殖,百官各任其职,而兵革不加于四方,可谓贤相矣。
方其薨,公犹未官,朝廷录孤,以为太常寺太祝,迁大理评事、同勾当太府寺斗秤务
天圣五年,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
又召试,得通判颍州,更怀州许州,累迁太常博士
又召试,得五品服。
宰相子比皆用试,得帖馆职,公独以大臣亲嫌,故抑之。
尚书屯田员外郎濮州运使欲加赋濒河之田,公言:「日者河决本道,而民困于失职,今大河新还,流者犹未尽复,可益以重歛乎」?
于是诏自濮七州,毋得令民过出租。
都官员外郎宣州御史中丞孔道辅荐以为侍御史
道辅出,亦出公知鄂州
罢配民计口售盐,鄂人德之。
职方员外郎宿州
庆历二年,改兵部员外郎知谏院、同判国子监
仁宗方留精政事,思闻朝廷得失,御笔亲除谏官,而欧阳修蔡襄余靖,与公相次进用。
公起少年,蒙上所知,辄遇事感发。
尝言:凡朝廷欲有所更,其初不出于士大夫之论,则中书不敢以自行。
愿陛下收威福之权,明利害之分,事如无可疑,毋须下议两制,徒为纷纷也。
礼部取士,不询采行实,顾文辞漫漶,不足以应务。
请郡国置学,择明师使通知经术,稍近三代里选之法。
自景德以来,较今内外无名之费,数倍于前,请置官三司,量一岁所入,其用非急者,皆省去之。
皇子生,议欲因赦,百官进官,大赏赉诸军。
公又言:「方元昊叛,契丹数有所求,县官财用不足,宜留金缯以佐边费,谨官爵以赏战劳」。
其议为公止。
仁宗间天章阁,出手诏问两府大臣所以兴治革弊之方,公又大疏时政姑息十馀事,皆人所难言者,末以「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为戒。
它日曲召谏官欧阳修与公等四人面谕曰:「卿等皆朕所自择,数论事无所避,特皆赐服章,非繇宰相言也」。
于是赐公三品服,除天章阁待制淮南都转运按察使
时初置按察,诸路皆以苛为,独公为不苛人,然贪吏盖有自投去者。
罢覆折二税羡缗数十万,朝廷因以戒诸路。
刑部郎中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知渭州
未几,坐尝属河东转运使刘京市材木,制下御史台自以己坐得罪而公所市无私,犹降公知华州
既而言者又以谓公监察御史里行阎询为连姻,方置劾时,不以其事闻。
既夺里行,亦落公职,知江州
未行,改汝州,更潞州
丁太夫人袁氏忧,服除,知兖州,复以天章阁待制渭州
即除龙图阁直学士兵部郎中,还判三班院,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至和二年秋,大雨坏蔡河,水入都城中,密诏马军都指挥使范恪障朱雀门。
公违诏止之,曰:「方上不豫,军民庐舍多覆压,奈何障门,更以动众耶」?
公于时昼夜检访奸攘,都下为之肃然。
尝建请置使判官主熟事,置八厢官决轻罪,置发放司朱官以检稽违,后多见施行。
龙图阁学士定州路安抚使、知定州,以翰林侍读学士成都府
先是牙校岁输酒坊钱,以供厨传之费,前后日加丰而不知约,故输者亦加困而不能胜。
公为一切裁约之,省其费过半。
铁钱唯行于两川,岁加铸无止,故钱轻而货重,商旅不能通行。
公为罢铸十年,而物价差以平。
利州路饥,公遣发廪赈救,民得无流徙,诏适下而公奏至,上数称嘉之。
公为政在便人情,人录公所行为《王公异断》。
知开封府,为群牧使,知许州,历谏议大夫给事中尚书工部侍郎
英宗初,再迁兵部侍郎
治平元年秋,敌寇静边寨,权泾原陈述古副总管刘几议进兵,不合,敌寖围童家堡。
天子西忧,以端明殿学士又知渭州
既入见,英宗谕曰:「朕知学士久,今边陲有警,顾朝廷谁可属者?
其勉为朕行」。
于是番酋故老,皆欢呼越境,望公之来。
比公驰至,则敌解围去矣。
公屡帅泾原,驭将卒有恩,无不得其欢心。
又善料敌情,故塞下戍常少,而积粟至十馀年。
尝广渭之西南城,浚隍三周。
属羌间以土地来献,公悉募置弓箭手,其行阵出入之法,身自督教之。
其居旧皆穿土为室,寇至,老幼多焚死。
公为筑八堡,使其居足以自保,而父子皆感泣曰:「誓不敢忘我公之德」。
所部东西两路巡检,皆分领弓箭手,不得以自便。
公曰:「此岂前日募民兵意耶」?
悉使散耕田里,遇有警则发之,故其涵养士气,名为勇悍,它路莫能及。
原州蒋偕宣抚使范仲淹筑堡大虫巉,堡未完而敏珠尔密臧伺间要击之。
辄从间道遁归,伏庭下,当以军法论。
公贳,令复往。
总管狄青曰:「彼方据险设伏,以待官军,轻而无谋,往必更败」。
公曰:「死则俱往」。
计不得行,卒能以死致其首,完所筑堡而还。
番官密斯噶,本天水羌也,尝与敌为用。
始州欲羁縻之,因请以为十族巡检
及下公议,公即声其罪,械还本族。
既而叛去,诸将曰:「不重购之,后必为边患」。
公曰:「吾在边,敌未尝敢轻入,密斯噶何为也」?
公一日燕堂隍,边民悉惊走入城,诸将曰:「使奸人亦从而入,必将举而内应,不若拒之弗内」。
公曰:「若拒之,东去,势必摇关中
当且纳之,固知敌不敢犯我,此必有奸言动之者」。
乃下令曰:「敢复有言敌至者斩」!
有顷,候骑从西来,其传果妄也。
诸将皆服,莫如公所料。
澶州观察使,为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
今天子即位,移青州观察使,复以为端明殿学士,迁尚书左丞,为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太原府
会汾河大溢,公曰:「若坏平晋,遂将灌州城」。
乃命先具舟筏,筑堤以捍城。
一夕水果至,人得无恐,至今人每遇公所作堤而留叹之。
荐饥,公劝大姓出,活殍者十馀万人。
及公去,州人迣马首环泣,终日不得前。
又改徐州观察使,辞不拜,知通银台司,兼门下封駮事
以疾求补外,留兼提举醴泉观,又知汝州
岁馀,乃言:「臣被病久,顾不能任君事,愿还政于朝」。
遂加工部尚书致仕,职如故。
故事,致仕虽三公无带职者,朝廷方施用新法,公首以学士就第,时人荣之。
公少慷慨有大志,人不敢以贵游子弟遇之。
及显在朝,敢言天下事,数击奸佞上前,其言不屈于势权。
然廑于荐士,虽武夫处士,常急于引拔。
与人交,周旋无不至,不藏怨于人。
凡所与游,皆一时豪贤,稍稍去至公卿者,多出公后。
庆历中,朝廷患政事因循日久,二三大臣因与共谋,尽更前之所为,而间至于不次用人,于是论者皆指以为朋党。
及大臣去者,人莫敢以为言。
公尝独言富弼韩琦范仲淹皆有重望,宜复召用,处之以不疑。
仁宗尝命公悉上为御史谏官时所言事,留观殿中。
公晚之泾原英宗许以大用。
公还在道,大臣入问上疾,数问王某日当至,间又趣令入见。
公至,会英宗大渐,又俛而去国也。
公在渭与蜀,尤有爱于民,皆图公像而生祠之。
公历抚三路,岁且久,未尝一朝用兵。
夫厌难于机先,与收功于后,其孰为愈哉?
公亦不自有也。
熙宁六年三月甲寅,告公薨,辍视朝一日,有司谥公曰「懿敏」。
其年五月庚申,葬公开封县新里大边村文正公原下。
娶李氏,礼部尚书维之女,同安郡夫人
又滕氏,给事中涉之女,安康郡夫人
又张氏,太傅士逊之女。
永嘉郡夫人
子男五人:厚,进士及第,早卒;
固,大理评事
凝,秘书省正字
常、粤,将作监主簿
女二人,适将作监丞李谨、居中。
所著文集二十卷。
余与今参知政事冯公当世少从公游,及公薨,余自次公平生所为作之铭,而当世为公书,既又枢密文潞公为篆公之铭盖,皆不待公子之所求。
然则观公之于人,亦其至哉!
余虽不能文,得附见于后世以信其人,庶几公为不忘焉。
铭曰:
允文真宗,魏公经之。
列公配食,后人是诒。
分发匪冯,遇也尚少。
进击奸回,其孰不挠。
三迁逶长,往御貔虎。
一旅不惊,终公之去。
公去几何,寇猖在野。
折谋,皆出公下。
治平之初,必进谓公
仪仪来还,孰不逢?
公犹有施,公则思止,尚书端明,顾岂不炜?
公言犹新,刻诗在珉。
作之谁,惟时三人。
推诚保德功臣资政殿学士朝请大夫尚书礼部侍郎护军丹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吏部尚书安简邵公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二、《华阳集》卷五九
公讳字兴宗丹阳人
幼聪发过人,方十岁时,已能日诵书五千言
其为赋诗纵豪,自乡里先生见皆惊伟之。
两试进士开封府,皆误用韵弗中,然而有司考其文,皆第一也。
范文正公举应贤良方正科,时布衣被召者十四人,既试秘阁,独得公一人。
及试崇政殿,除建康军节度推官
会有欲中伤宰相者,乃密言公与之连姻,命遂中格,人莫知其所以然。
宰相张士逊娶冯氏,子娶邵氏,邵偶与公同姓尔。
宰相既不能自辨,公亦无言而去。
赵元昊反,兵出数不利,于是诏求方略之士。
公以为:「用兵在于择将,今天下久不知战,而所择多儒臣,未必能应变。
武人又老而得至长一军,讵能身先矢石间哉?
起故家恩倖子弟,彼安识攻守之计?
况将与卒业不相附,又亡坚甲利兵之禦,此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之机固已形矣」。
进《康定兵说》十篇上之。
又召试秘阁,授颍州团练推官
元宪公出守,事一以属公。
民税旧移输于陈、蔡,转运使欲覆折缗钱而加取之。
公言民之移输,劳费已甚,今仍岁水旱而加取于民,不亦重困乎?
事乃止。
入为国子监直讲,历光禄大理寺丞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
张贵妃薨,下有司议立陵庙,禁乐京师一月
公累疏论之,遂弛乐禁,亦不立陵庙。
同判吏部南曹,改太子中允
仁宗皇帝继嗣未立,公以为国之外患在边敌,然禦之之术,不过羁縻勿绝而已。
内患则系社稷之安危,不可不蚤定。
汉文帝入继之年,未立后,先立子,盖所以定大本、消祸源也。
于是集汉以来帝系承袭之迹,上《兴亡谱论》十卷。
丁母忧,愿还一官以追封其母,朝廷许之,封其母孝感县太君
服除,再以为太子中允,公固辞。
集贤校理、判登闻鼓院,为群牧判官,赐五品服,权开封府推官,徙提点府界诸县镇公事。
比有放火者,一不获则主吏皆坐罪,民自𤑒其所居,欲以中吏。
公请自今非延及旁家者,虽失捕得勿坐,已而火亦息。
又为开封府判官
府吏马迁、马清者,素狡狯,人惮其能动事,号「二马」,公遽迹其奸状而远窜之。
三司度支判官,接伴契丹贺乾元节使
既至德清军,会仁宗上仙,有欲却之者,又欲其至国门而去,议未决。
公言不若令奉国书置柩前,因使得见上,以安远人心,诏从公言。
其年遂使契丹
治平二年,为颍王府翊善直史馆同判司农寺
英宗召对群玉殿,访以当世治务之要,谓公曰:「学士真国器也」。
明日见宰相,其言亦如此。
累迁祠部员外郎同修起居注、兼判尚书礼部。
尝言:「陛下初政,欲治天下,必自正家始。
皇子授室,愿于古婚礼不可废。
公主下嫁,不可杀舅姑之尊,以屈人伦之序」。
帝深纳之。
今上在潜邸,一日自禁中还,道帝语曰:「以翊善端直朴厚,已辄为谏官矣」。
即为公顿首谢。
公欲辞不获,授知制诰知谏院,赐三品服。
曰:「夫进谏之匪难,而言从事施之难。
今言者阔于事情,未必欲其言之行,徒自要名誉而去,顾于上何补哉?
决不敢为此也」。
繇是公数言无不从。
今上为皇太子,兼太子右庶子
及即位,以为龙图阁直学士兵部员外郎、同知礼部贡举
又尝言:殿前都虞候窦舜卿,亲连枢臣,不可使典禁卫;
签书枢密院事郭逵材望轻,不可使宣抚陕西
御史中丞王陶宰相外朝不立班,参知政事吴奎反劾日者阴阳不和,实由所致。
上令翰林学士司马光两易之,而辄指手诏为内批,留三日不下。
公疏曰:「御史中丞,职在弹劾。
阴阳不和,咎由执政
所言颠倒,失大臣体。
且陛下新听政,命出辄废,何以令天下」?
上怒,遂罢参知政事,益眷公深。
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
遇事敏密,吏操辞牍至前,皆亲阅之,至于反覆。
人或以为劳,曰:「决是非于须臾尔,初虽劳,后乃省也」。
籍里闾恶少年与吏之废停者,一有所犯,皆迁处畿下,斗讼为之衰止。
府号难治而易以毁上,公多得民所誉而称之。
未几,为英宗山陵顿递使。
甫还,拜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
种谔以兵取绥州,又横山部落思内附,遽欲招来之。
西人怨汉深,乃诱杀知保安军杨定,拒诏使境上。
朝廷命大臣欲行西讨,曰:「方天下财力殚屈,未可以用兵,宜且谕以边臣无过生事,因抚存其人民,若不从命,然后兵出益有名」。
既而谅祚死,其子絷送杀杨定、李文贵来,请复和。
或欲乘此更取塞门之地,复曰:「茍得之则可,不然徒沮伤威命,非策之得也」。
果如公所料。
公虽蒙上知,然论事与时多不合,又言者间以伤公,乃引疾辞位,累诏不许。
迨祠南郊既竣事,又辞。
资政殿学士给事中罢知越州
上即遣使就第,所以劳存之良厚。
郑州,奏除山陵所假都水监腐烂材木,免民破产之患。
增筑湖河堤,为石󷵵节水以溉城中,岁省科民楗薪数百万。
又徙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
郓,衣冠之聚也,自倅车、幕府、丞、掾,皆其子弟,待岁月以相承,事至不敢发,民不胜其患。
会有累息钱以折取民产者,公亟以法外绳之,诸族遂戢。
熙宁五年春,上过东宫,邈然思旧臣,特迁礼部侍郎,又徙亳州
上尝遣内侍宗道谕公,将复用。
而公疾作,才五日而终,享年六十一。
初奏公疾,敕太医驰视,既发而讣至,上闵伤之不胜,辍视朝一日,特将币牢以致祭
吏部尚书谥「安简」,录遗之恩加于典外。
公始以羁孤自拔,及历事三朝,位二府,显矣。
其为人忠硕方靖,庄外而敏中,与人不茍合。
为治恕以明,故其去常见思。
其议论文章堂皇温雅,一时台阁闻人,盖有所不及。
少历艰瘽,及贵盛,始终无少易。
禄入多以赒宗族,其终,家亡以归,上为治大第里中。
所著文集一百卷,藏于家。
熙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终,明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葬润州丹阳县上德乡耿岗原。
曾祖讳勋,赠太子太保
妣诸葛氏,追封安定郡太夫人
祖讳遇,赠太子太傅
妣汤氏,追封太宁郡夫人
继汤氏,追封咸宁郡太夫人
考讳馀,赠太师
妣刘氏,追封建安郡太夫人
晋陵彊氏,封丹阳郡夫人,前公卒。
子男二人:埙,秘书省校书郎
篪,太常寺太祝
女二人:琬,适大理寺检法官太常寺奉礼郎奉世
琰,适楚州淮阴县安石
孙男一人,缙,将作监主簿
予少遇公于江湖之上,其后入朝与公游,盖尝闻平生之言。
今公子以公治命属予铭,予虽久不为文,尚能为公铭。
铭曰:
起江湖,磥砢瑰奇。
朅来京师,声发骙骙。
乃敢论兵,其辞大放。
孰不公闻?
国器之望。
东朝,左右道德。
大明朝升,万物下饰。
公于此时,进止雍雍。
有谋有猷,天子是从。
曰汝来,其辅予政。
管于枢兵,敌莫阻命。
公虽在外,曷止予慕?
尚冀公还,公卒不顾。
公丧东归,洒以御觞。
其赠伊何?
尚书之章。
山之险,水之滔滔。
公归何之?
思是劳。
太子少师致仕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五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赠太子太师康靖赵公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二、《华阳集》卷六○
公讳槩,字叔平姓赵氏虞城人
其先自造父受封,历春秋以来,盖不绝世。
其自河北徙而为虞城之赵,七世乃弗显。
至公,始大显于时。
公少而孤,力学有文行,为交游所器重。
戚纶黄宗旦皆一时闻人,谓公他日必决殊科。
天圣五年,遂第三人及第,授将作监丞通判海州
初,黄宗旦尝作序,名公「禋」。
其后梦神人持名簿,视其上有金书「赵槩」字,遂更今名。
后又梦通判汝州,既释褐,乃得海州,盖篆文「汝」与「海」相近。
及代还,召试学士院,除著作郎集贤校理
公昔游学淮楚间,尝依知涟水军邓馀庆馆下
馀庆受赇狼籍,公度其必败,亟谢去。
未几,馀庆遂坐法流远方。
至是,公得知涟水军,故人葺公旧馆,为豹隐堂,朝贤自两禁而下凡三十馀人,皆赋诗刻于石。
通州,入为开封府推官,赐五品服。
尝奏事殿中,上令中贵人传宣中书,改直集贤院宰相格不下。
洪州,事久不举,而节度推官郑陶常持郡短长。
公至,则收陶下吏,穷治其不法,坐免去。
著作佐郎监州饶奭喜生事,挟郡人胡顺之密告归化卒得廪米陈恶,将为乱。
公曰:「诸营未尝得新米,归化卒皆配隶人,可独得乎」?
二人者愀然曰:「事至,将奈何」?
公卒不听。
会有归化卒自戍所逃归,夜入里人家为盗,公遽命斩于市,一郡为之股栗。
城西南隅当大江之冲,水岁为民患,公断石作堤,长二百丈。
夏水暴至,几与城平,会堤就,水乃却,至今以为利。
转运使朝廷禦水状,公力止之。
累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同知宗正寺、知青州,遂改直集贤院,坐失举张诰夺官停。
宰相念公贫不能自给,起监密州酒税,徙楚州粮料院
上祠南郊,还其官职如故,徙知滁州
山东群盗骚淮南,以公在青州有民爱,饬其徒毋得犯公境。
公方发兵要击之,贼已远去。
修起居注、知宗正寺同修玉牒。
久之,除欧阳修同修注,朝廷遂欲骤用,而议未决。
公闻,乃请郡自便,以为天章阁待制,赐三品服,纠察在京刑狱,迁兵部员外郎,遂知制诰勾当三班院
上又祠郊,公得任子为京官。
又当加阶封,公请移封母为郡太君
宰相谓公次迁学士,则母得拟封矣。
公曰:「母春秋高,惧宠荣之不逮也」。
既遂其请。
后予、蔡襄同在省,扳公例而亦许之。
知审官院、判秘阁,与高若讷判流内铨
若讷往尝知贡举,闻母病而不得出,几不能自容。
公自以明年知举,义不可辞,乃复求外便亲,得知苏州,迁刑部郎中
踰年,丁母忧
服除,召入翰林学士知贡举
皇祐三年,馆伴契丹泛使,遂报聘契丹,席上请赋《信誓如山河》诗,公诗成,契丹主亲酌玉杯劝公饮,以素摺叠扇授其近臣刘六符,写公诗自置袖中。
使还,加侍读学士
右司郎中中书舍人提举在京诸司库务,以龙图阁学士礼部侍郎郓州,徙南京留守,拜御史中丞
乃上言:「天下承平日久,中外狃于媮薄,宜有以惩艾之」。
上为降戒敕百官。
诏为枢密副使,又以为参知政事
方是时,皇嗣未立,天下以为忧。
仁宗始命英宗宗正,公言宗正非所以为重,愿立为皇子仁宗听其而立之。
英宗即位,迁户部侍郎,既又迁吏部侍郎
今上初,迁左丞
公年七十矣,即以老求去位,数上不许。
间复请,乃以为观文殿学士吏部尚书、知徐州
其请不已,以太子少师致仕,居睢阳
后十五年,元丰六年正月十五日,薨于永安坊里第,年八十六。
辍视朝一日,赠太子太师谥「康靖」。
前作《遗范》戒子孙。
其年四月二十二日,葬虞城县天巡乡。
公为人闳厚端静,约己而爱人,平居喜愠未尝形于色。
闻人善若自得,其有所未至,亦将勉使及之。
虽在事寡于,然阴以济物不为少。
初,张诰赃败窜海上,公亦坐累久亡聊,然怜诰终不易,岁时遣人间关往返而轸济之。
族人之单贫者,不问戚疏,皆月赒以奉钱。
其久而未葬者,皆歛而葬之。
欧阳修躐公为知制诰,人皆为歉然。
坐事起诏狱,其势顾可惮,公独立营上前。
后修亦以老归颍州,公自睢阳尝往见之。
端明殿学士吕公著颍州,三人者屡置酒高会,有献酬之曲流于乐府。
晚爱钱塘湖山之秀,往游之终岁而归。
公受两朝之遗,自谢事去,上四行大礼,每召公陪祠,皆以疾不能至。
他日疾间,一尝至京师,亦不能入见。
上命中贵人传宣抚问,公顿首谢命,二府亦至馆所存劳之。
尝集古今谏争事,上《谏林》百二十卷。
诏答曰:「士大夫得谢而去者,率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朕忽得所奏书,因知有志爱君之士,虽退休山林,未尝一日忘也。
其置诸坐隅,閒用究观,盖有取焉」。
公所著有《应制集》三十卷、《别集》五十卷,及《集注老子》、《续注维摩经》。
曾祖著,后唐国子监博士,赠太师中书令
妣刘氏,楚国太夫人
祖惠,宋州楚丘县令,赠太师中书令韩国公
妣李氏,燕国太夫人
父干,尚书驾部员外郎,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鲁国公
妣张氏,鲁国太夫人
继高氏,唐国太夫人
娶李氏,汝阴郡夫人
子男四人:荣绪,殿中丞
敦绪,将作监主簿,皆蚤卒;
元绪,宣德郎
公绪校书郎
女二人,以嫁光禄寺丞王力臣、朝散大夫程嗣恭
孙男四人:嗣徽,通直郎
嗣真宣义郎
嗣贤,试校书郎
嗣光,犹未命名。
曾孙男六人:韡,太庙斋郎
馀未名。
予从公游旧矣,迹公终身之所行,岂《诗》所谓岂弟君子者欤?
前七年,公尝以书遗予求铭志墓中。
是时,公健尚如少时。
予报曰:「生死安可期?
未必不及以为托也」。
公薨,其子元绪念公言而属予铭,可不铭?
铭曰:
造父受封,厥世盖远。
虞城之赵,实始公显
其显维何?
神告金符。
名发汤汤,显孰公如?
乃历高华,君子岂弟。
作德不絿,神所劳矣。
公建大事,笑言怡怡。
繄公所受,两朝之遗。
既茂尔功,公则弗居。
七十之年,礼安敢踰?
公之乞身,屡却复至,终蕲以归,天下鲜俪。
大祠郊宫,帝曰汝来。
公卒不能,夫岂不怀!
公既寿考,宠禄亦隆。
维始维终,德音无穷。
谁谓人遐?
尚有遗戒。
子孙保之,百世是赖。
英宗永厚陵表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三、《华阳集》卷一○
伏以岁华易晚,冬律又中,驰爱景于曾城,结重冰于太液。
恭惟尊谥皇帝早膺灵命,欻厌神机。
汉寝朝寒,疑玉衣自举
骊宫夜永,想金雁之空飞。
载感流阴,益深遥慕。
正月旦起居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表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三、《华阳集》卷一○
伏以穷阴谢节,端月应辰,破新萼于上林,动轻澌于太液。
恭惟尊谥皇帝睿谟经世,灵德对天。
万国贡珍,不见涵元之会;
六龙奉驾,莫攀阆苑之游。
感嘉岁之载新,望仙园而增慕。
六月旦起居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表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三、《华阳集》卷一○
伏以律中大林,日临东井
被温风于群物,徂畏暑于层空。
恭惟尊谥皇帝皇躬俭勤,圣德广密。
露团金掌,终成汉武之仙;
云满苍梧,莫返帝虞之道。
威容如昔,慨慕何穷!
七月旦起居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表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三、《华阳集》卷一○
伏以蓐收御令,夷则旋宫。
感凉风之动辰,望流火之歛夕。
恭惟尊谥皇帝积隆丕烈,慎固成基。
万务劳精,终损文王之寿;
九清栖景,莫追轩后之游。
摇落经年,怆悽盈抱。
八月旦起居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表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三、《华阳集》卷一○
伏以流阴易迁,素律俄半,凉风飒以荐至,白露团而下零。
恭惟尊谥皇帝至德几神,休功泽世。
人心永慕,终疑苍野之游;
天令空回,那及总章之御!
载惊摇落,中积怆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