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韩世忠枢密使绍兴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癸巳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一二、《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四二(第五册第四一九六页)
进则颛密席之崇,允赖威名之重
退而处殊庭之秩,盖从偃息之休。
眷若勋贤,劳于事任。
兹力祈于閒佚,其宠涣于恩褒。
爰造治朝,诞敷明命。
具官韩世忠忠怀亢烈,风槩沉雄。
伟然一世之英,凛有万夫之望。
陈军谟而训旅,勇且知方;
持师律以临戎,多而益办。
自历艰虞之险,备殚攻守之勤。
勋在王家,烂若旂常之纪;
威行夷裔,烈如雷电之驰。
比繇外阃之严,入斡鸿枢之柄。
予深注意,日观前箸之筹;
敌亦耸闻,固已侧席而坐。
何忽陈于悃愊,愿即遂于燕申。
谓收身于百战之馀,难复縻以万微之务。
黄枢之得谢,赤松而与游。
载嘉止足之风,固宜从欲;
独念倚毗之久,弗忍遐遗。
是用斥帝傅之峻班,还将坛之叠组。
乃冠灵台之号,并增井食之封。
俾谐就第之荣,不废造朝之礼。
有蕃命数,式侈宠光。
于戏!
知臣下勤劳,朕尚迪宽洪之度;
以功名终始,尔克遵明哲之规。
虽出处之或殊,实安危之并倚。
勿云释位,不我告猷。
韩世忠进封咸安郡王制绍兴十三年二月八日丙寅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一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八
愿会赋租,并归官府。
重惟远识,实丽前贤。
盖度越于常人,宜显颁夫异数。
添建景灵宫殿诏绍兴二十一年九月二十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二五、《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四三页、《宋会要辑稿》方域二之一八(第八册第七三四○页)
转运司修内司同共检计,拆韩世忠宅,依图添建景灵宫天兴殿五间,中殿七间,后殿一十七间,斋殿五间,进食殿三间。
合用钱米令户部支给。
盖左藏库南省仓诏绍兴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二五、《宋会要辑稿》方域二之一九(第八册第七三四○页)
将故韩世忠宅东位地步见在门廊屋宇并景灵宫退村,令转运司修内司同共修盖,左藏库南省仓,听逐处指引造作。
韩世忠绍兴间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四九、《鹤林玉露》乙编卷二
世忠为朕爪牙之臣,出师必克,克且无扰,是宜有后于我。
比览有司奏闻,卿欲买新淦之田,为子孙计,盖亦善矣。
今举以赐卿,非惟示朕之私,亦聊以旌有功也,卿宜勉哉!
故敕。
六月十一日,付世忠
按:康熙临江府志》卷一五,康熙十九年增刻本。
胡松年故母钱氏赠鲁国夫人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七、《东窗集》卷七
敕:具官故母某氏,妇德令柔,闺风淑慎,克配君子,实生良臣
肆推流泽之长,宜厚悯章之渥。
载新汤沐,用荒东鲁之封;
式慰焄蒿,尚侈小君之宠。
扬武翊运功臣太傅横海武宁安化军节度使醴泉观使韩世忠曾祖则追封营国公制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四、《东窗集》卷一二
敕:朕亲仁善邻,成孝治之大;
行庆施惠,均海宇之欢。
眷予旧弼之良,宜厚一门之宠。
具官故曾祖某,潜德弗耀,至行无疵,誉蔼一时之芳,泽钟三世之远。
兹因沛渥,申锡悯章,列国疏封,用光窀穸。
韩世忠曾祖母郝氏赠兖国夫人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四、《东窗集》卷一二
敕:朕亲仁善邻,成孝治之大;
行庆施惠,均海宇之欢。
眷予旧弼之良,宜厚一门之宠。
具官故曾祖母某氏,礼容淑慎,德范静专,善独积于厥躬,福遂绵于三世。
兹因霈泽,申锡悯章。
载疏东兖之封,益侈幽扃之渥。
韩世忠祖广追封代国公制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四、《东窗集》卷一二
敕:漏泉之泽,方覃及于群工;
显亲之章,式上休于王父。
具官故祖某,行高乡党,惠洽宗姻,善既积而有馀,名益彰而不朽。
施于孙子,为时勋臣。
兹颁庆赉之恩,用极追荣之典。
易封代壤,式贲重泉。
韩世忠祖母高氏赠雍国夫人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四、《东窗集》卷一二
敕:漏泉之泽,方覃及于群臣;
显亲之章,式上休于王母
具官故祖母某氏,饬躬淑慎,睦族慈祥,早殚助内之勤,遂享方来之祉。
宜尔孙子,为时勋臣。
兹因庆赉之行,可后追荣之渥?
封大国,增贲幽窀。
韩世忠父庆追封唐国公制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四、《东窗集》卷一二
敕:配天其泽,式恢至治之休;
自仁率亲,莫重严君之报。
具官故父某,诚明遇物,节义起家。
宜大门闾,验于公之阴德;
有光祭祀,彰狐突之教忠。
属兹庆赉之行,宜涣追荣之宠。
封唐国,增贲幽扃。
韩世忠母贺氏赠扬国夫人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四、《东窗集》卷一二
敕:旷荡之泽,式昭漏泉之恩;
鞠养之慈,宜隆报本之礼。
具官故母某氏,早由令族,来嫔高门,是钟男子之祥,实我筹帷之旧。
爰因大赉,申锡悯章,用更维扬之封,以厚幽窀之宠。
韩世忠故妻白氏赠潭国夫人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四、《东窗集》卷一二
敕:朕天之休,丕隆孝治,爰敷厚泽,以惠多方。
恩及闺门之私,礼无存殁之间。
具官故妻某氏,温恭禀质。
勤俭宜家,义虽重于齐眉,寿卒乖于偕老。
属兹大赉,申锡悯章,易封长沙,永贲幽壤。
韩世忠故妻梁氏赠邠国夫人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四、《东窗集》卷一二
敕:朕天之休,丕隆孝治,爰敷厚泽,以惠多方。
恩及闺门之私,礼无存殁之间。
具官故妻某氏,柔嘉有则,恭顺而慈,警戒虽笃于相成,富贵莫终于偕老。
属兹大赉,申锡悯章,易封于邠,永作尔宠。
韩世忠茅氏苏国夫人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四、《东窗集》卷一二
敕:夫妇有相成之道,兹本人伦;
室家申燕喜之私,莫踰国宠。
具官妻某氏,动容有礼,箴诲是遵,慈惠宜其家人,柔嘉克配君子。
属兹大赉,申锡徽章,用疏汤沐之封,载易姑苏之壤。
是为异数,毋怠钦承。
安荣赠三官恩泽三资张世忠承信郎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五、《东窗集》卷一二
敕具官某等:顷在川陕,奋身兵间,义重于生,卒以战陨,久而未录,朕岂汝忘?
庸增尔官,并恤其后。
忠魂如在,尚克歆承。
朝请大夫秘阁汪公若海行状 南宋 · 汪若容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二七、《新安文献志》卷八一
公讳若海字东叟新安歙人。
生而岐嶷,美姿挺特。
年十八,游京师,入太学,连送礼部。
靖康元年,北兵至,所过无坚城,朝廷下诏求知兵者,公锐然应诏
及赴有司,日未三刻,纸笔告穷,榜揭,遂居优等。
时朝廷已遣耿、聂割河北地畀敌。
其年冬,再至京师
公以为河北国家重地,当用河北以揽天下之权,不可怯懦,以自守闭关养敌,坐受其敝。
高宗皇帝以康邸聚兵相台,公于是上书枢密曹辅,乞立康王大元帅,拥兵镇抚河北,以掎金人之后,则京城之围自解。
大喜,即以其书奏渊圣,制可,俾公为参谋,如高宗所。
宰相何㮚执异议,以道梗为解,不果遣。
王城失守,公述麟为书以献,谓两宫蒙尘,义不茍生,袖书抗尼雅满,乞存赵氏。
及异姓僭拟,缒城而出,触干戈,趋山东,芒鞋裋褐,谒高宗济州,首劝进,以神器久虚,异姓僭窃,宜早登大宝,以图中兴。
一日间三被访问,锡以衣服巾履甚宠。
修职郎,充帐前差使,留居帐下。
偶误出中军帐门,再入,则阍者以无号止之,因而腹痛,大病滨死,遂不复再进。
扈从至南京
高宗皇帝登宝位,大元帅府结局推恩,改承奉郎,除江南经制使
属覃恩,转承事郎,除监登闻鼓院
五府交辟,改属右府
朝廷以张和公宣抚陕西,议未决,公曰:「天下者,常山蛇势也。
秦蜀为首,东南为尾,中原为脊,以东南之尾,安能起天下之脊哉!
将图恢复,必在川陕」。
袖所见见和公,其书云云,极谈终日。
和公悚然,欲言于上,辟公自随,以亲老辞。
继论军食,忤执政意,求补外,通判沅州,谗者乘间入言,夺籍谪英州
道出临川,时节制江夏军马李允文拥众数十万,跋扈不用朝命,朝廷命招讨使张俊江西,其参谋官汤东野与公有旧,得公于路,喜甚,谓曰:「李允文怀反侧,非君莫能开其自新」。
公即驰往,谕以成败逆顺,示以朝廷威德,复设三策以动之,辞旨明畅,允文大感悟,即举军东下。
公复为书招其徒张用、曹成李宏、马友同归朝廷。
张用一见,以其众二十万解甲效顺。
曹成疑贰有他志,公移书责之,怒,将杀公,公夜宿王林军帐,以计得军印,遂夺其众五千人,翌日曹成遂遁。
公遗李宏书,使刺曹成以自归。
得书,图而力不胜,复走长沙,刺马友,群盗解散。
公遂以王林五千人归招讨使张俊乃班师凯旋,军容愈盛。
是时朝廷方分遣偏师出殄馀寇,公以为为天下者,当化盗贼为我用,不可失英雄为国患,因著《平寇策》以献。
朝廷悉用公策。
其后李宏为刘忠所并,死长沙
刘忠为韩世忠所破,走刘豫
曹成走广而后降,湖湘遂安
公寻复承务郎,监潭州南岳庙,除通判辰州
绍兴九年复三京,预祗谒陵寝事,还以前功旬月四迁至承议郎通判顺昌府
江淮失守,兵集城下,结垒满野。
太尉刘公锜甫至,众不满三万,遣人丐援于朝,无敢往者。
公毅然首途,竟达在所,具述刘公明方略、善用兵,以偏师济之,必有成功。
朝廷从之,敌果大败去。
淮北宣抚司机幕
柘皋之役,复以劳两转至朝散郎,除通判洪州
未上,丁内艰,服阕,添差通判信州
秩满,参湖北司议
是年阅五转至朝请大夫,除知道州
陛辞得对,上曰:「卿许久不见,一向安在」?
除直秘阁,改知江州
到官岁馀,丁司农公忧。
方经略中原,朝廷议起公护上流,而公不幸死矣,时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五日也,享年六十有一,以其月二十八日葬于渔梁山
硕人赵氏,皇叔、故循王士袅之女。
子一人择善朝散郎通判常州
孙男五人,女四人。
公豁达高亮,深沉有度,自幼不群,耻为世俗章句学。
字书行草,自为一家。
于文无所不能,探纸笔立就,初若不经意者,比成章,蹈厉风发,脍炙万口。
论兵几,策时事,决河汉,灼蓍龟,不足以当其豪且审也。
其《麟书》引兽合事,罗百兽而尊麟,使卖国叛君者读之色愧。
其《移群盗书》及《平寇策》,纵横明辨,听者悦从,比及攘定,皆如素画。
平时自许好奇伟倜傥慕鲁仲连,慷慨多大志慕马文渊
高宗尝以片纸书公名,谕张和公曰:「似此人材,卿宜收拾」。
会和公去国,不克召。
故相秦桧忌其才,且潜邸旧,屏远不使得用,用亦百不试一。
死,乃获再望清光。
立谈间亟分训宠,且曰:「是朕起兵时主簿」。
盖以光武冯异之意待公也。
迹其际会,使久在列近,所植立宜如何!
九江之政清而惠,比其去,举城相与泣,呱呱不忍舍。
公与人交,襟怀豁如,无贵贱悉得其欢心。
赒急济乏,倾囷倒廪,不惮也。
郊恩延赏,首官其弟。
其轻施笃义,行于家而施于人者类如此。
谨撮其大概,以俟立言之君子云。
相度兵马屯泊去处奏绍兴三年五月二十五日 南宋 · 孟庾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宋会要辑稿》兵五之一七(第七册第六八四八页)
得旨:「大金国已约和议,相度将已差往泗州解元、杜琳人马且在盱眙下寨,量差官兵泗州屯戍,不得侵犯伪齐地分,其馀人马仰孟庾韩世忠同相度屯泊去处闻奏」。
今欲差路分都监刘纲带领本头项并宣抚司贻差共五百人于泗州屯泊外,将解元、杜琳两军人马移于扬州驻劄。
宣抚司并自馀人马,并于镇江府安泊,庶得夹江对岸,易为照应。
高宗论遣使书 宋 · 贾廷佐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二、《敬乡录》卷五、《金华文徵》卷一三、《金华徵献略》卷二
十二月十四日左迪功郎严州桐庐县主簿贾廷佐,昧死百拜,献书皇帝陛下。
臣闻之,《诗》有曰「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言人君之不可不自强也。
《书》曰「其克诘尔戎兵,陟禹之迹」,言武备之不可废也。
平居犹然,而况处变乱之际乎!
恭惟太祖太宗以圣神武略,平定四海,创业垂统,为子孙万世之规模。
陛下嗣守基绪,适丁艰难,正宜不负所托,锐意拨乱,信威四夷,功光祖宗,为中兴之圣帝。
傥或委靡偷安,专主和议,信王伦之说,奉夷狄之诏,则隳祖宗之大烈,所谓蒙耻辱者,虽倾三江之水,不足以涤其秽,后将议陛下为何如主哉?
陛下以天下之大,有兵可战,有将可使,有赋税以为财用,有民人以为依附,有人材以为任使。
若以久远治安为念,断然诛王伦以惩其卖国,拘夷使以诮其悖礼,然后上信天命,下符人心,大赫斯怒,决意行师,则汉高迎太公之策也。
奈何欲舍此数者,听信王伦诡诈之言,轻以万乘之尊,臣事夷狄!
此天下汹汹,所未喻也。
臣不知陛下将讲好称臣以中兴邪?
将奋发讲武以中兴邪?
将听虏人之命以偷安偏方,无复中兴之意耶?
臣为桐庐一簿,官至微也,敢越职犯分,议论朝廷大事,死有馀责。
然臣闻道路之言,谓王伦卖国,要致虏使,名江南诏谕,是指吾中国谓之江南
既有诏谕,必有虏诏以诏陛下,如陛下近遣台臣李寀江西,事体一同。
其轻辱我宋,自古以来所未常有。
富弼争「献纳」二字,至以死拒;
王伦为使,要虏以诏来,不以为怪,而谓之功焉。
是以昼不安食,夜不安寝,义当号天取死,不忍见陛下天日之表、龙凤之姿,为戎人诸侯,取笑万世,又不忍见臣将为犬豕之陪属。
嗟乎!
此天也,祖宗之天也,一朝尽化为夷狄之天,可乎?
此地也,祖宗之地也,一朝尽化为夷狄之地,可乎?
无天可戴,无地可履,虽生不如无生之为愈。
臣所以痛悼于心,越职犯分,号天以取死耳
臣闻端拱二年太宗以幅𢄙未一,下诏求言曰:「虽朕计之于心,固有成算,又念合以众虑,则无失谋。
应有才抱经济,识洞今古,明当世控制之宜,通前代备禦之术,朕当虚心以待,前席与谈,不以疏远见遗,狂直加罪」。
于乎!
祖宗之念虑,其详审不妄发也如此。
况当彼时疆埸特小警耳,犹不敢自任。
以今日虏人不逊,名以诏来,其可不与天下共图之!
岂陛下自有一定之论,畏天下之异议哉?
大臣台谏心知其非,保守禄位,不肯正言,但曰:「此前人之议耳,此圣意所主耳」。
是国有大辱,势将倾矣,莫之能救,犹谓国有人乎?
臣窃料虏使之说,必以归中国之所当归、还河南之故地啖陛下以拜彼之诏。
此虽三尺之童,必以为绐我耳。
天下之气势两敌,则谓和之易成;
我弱彼彊,则彼以吞我为心,何和之有?
项羽之气,百战百胜,约和于汉,割界鸿沟,已而项羽解兵,谓可高枕有沟东之地。
无何,口血未乾,张良、陈平议以今汉有天下大半,此天亡楚之时,不因其几而取之,是养虎自遗患也,于是追项羽以并天下。
此能保其和好久远乎?
又若六国之君,割地奉秦以求和,秦阳和而阴倾之,追亡逐北,因利乘便,尽有六国之地。
此能保其和好久远乎?
于乎!
恃彊吞弱,自古而然,狼子野心,尤不可测。
十有二年之间,以和之说戏我,尽皆空言,无一语信,迁延至今,遂有诏谕之使。
万一拜彼之诏,则异日号令必从金出,必将渐令我罢我某师,退某舍,稍忤其意,兵有辞而来。
是陛下歛手以天下与虏,将无置锥之地矣。
不然,则天下耻于屈辱,将有不胜愤懑,如胜、广辈,争出以竞鹿,天下亦非陛下有也。
陛下当彼之时,虽悔无及。
为陛下万全之计,宜如臣策,上信天命,下符人心,大赫斯怒,决意行师,则取陵寝以迎父兄,复境土以雪大耻,何难之有?
语曰:「时哉,不可失」!
今虏使名以诏来,三军愤愤,诸将愤愤,士大夫愤愤,民心愤愤,莫不愿为陛下死矣。
其或者以此激我,不可知也。
陛下若不恤众心之不平,但欲委靡从虏,则天下圜视而起,将不怨虏而怨陛下矣,可不为之寒心哉!
陛下毋谓我弱不能与角。
若天已弃,虽强终弱;
若天未弃,虽弱终强。
陛下至此,当照戎虏诡我以和,遂大奋发以决于天。
汉高帝楚王七十战,败北者屡矣,灵壁之役,室家尽亡,荥阳之役,赖纪信免,彷徨无聊,一失职之人耳,然卒能致垓下之捷,以王天下。
惟至弱者能攻坚彊。
陛下若不自怯,决意用兵,欲至中兴则席卷胡虏,为汉高,直易事耳。
陛下无谓我将我兵非虏之敌。
师直为壮,曲为老。
王莽以百万之众攻汉,有甲士四十二万人,有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旌旗辎重,千里蔽空,又有长人巨无霸者以为垒尉,又有猛兽虎豹之属以助威武,史谓自奏汉出师之盛,所未尝有。
光武于谈笑间,以兵三千败之于昆阳,岂以多寡强弱论哉?
陛下二三将如岳飞韩世忠皆忠义可使,师之曲直又不待言而喻。
若决意于战,则陛下以少破众,成光武之烈,直易事耳,所谓初若磊磊落落,有志者事终成也。
臣不胜大愿。
陛下念祖宗创业之不易,思后世清议之可畏,断然有意于拨乱,振不测之怒,行不测之威,诛王伦,拘虏使,以快天下之心,以振士民之气,然后下令决意用兵,以雪大耻,以复境土。
遂选任大臣为大夫种以治于内,召还王庶监督诸将,为范蠡以治于外,则中兴之业,指日可成。
与效尤石晋之计,万万不侔也。
臣闻王庶忠勇有谋,将士无不服其威名,此亦陛下中兴二十八人之一也,其可舍诸?
韩愈曰:「凡此蔡功,惟断乃成」。
今日欲为光武,欲为石晋,全在陛下断不断之间耳。
臣忠义所激,号天取死,愿陛下试与大臣共图之。
万一因臣微言,反祸为福,非臣之幸,乃宗社无疆之休。
不然则甘心受戮,诉于太祖太宗耳。
干冒天威,臣无任陨越戴罪之至。
廷佐昧死百拜。
奏边备利害状 南宋 · 李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六
臣窃见朝士大夫每岁虏使欲来未至之际,则皆忧其变故。
及至虏使既还,则以谓一岁无事,便作安享逸乐,国家久远之计不复关心,直待明年秋冬之交,方知忧虑。
日复一日,岁复一岁,更无一定之论,天下之势益就委靡不振,臣实痛之。
且如淮甸守备之计,臣尝具奏,乞坚守之地四处。
臣今至江上询访利害,无过于前奏者。
虏或渝盟,四处固守,决不敢至江上。
虽至江上,亦不敢住。
兵行以粮草为重,虏骑虽多而知巢湖东关等处据险,粮草必不敢行。
兵马阙食,不待战而必走无疑矣。
李陵之言曰:步马之势,固自悬绝。
今诸军马少,全仰步兵,虏则尽马,势固不同。
加以众寡不等,平原浅草,胜负难量。
若图全胜之计,惟守而已。
守备已坚,自生勇志,见利然后可以图战。
若轻用侥倖万一之胜,是弃其兵也,如叶义问之用刘汜是也,足以为戒矣。
且吾之所长,以水为固,必在于舟楫。
兵乘船舰,利则登岸,否则据水,无令敌人有船,则是万全之计,此守四处之大概。
虏所恃者众与骑耳,我若必以骑图胜,万无是理,当思有以制其骑斯可矣。
臣尝见诸所以禦虏骑者多用拒马,二人共举,其一手不能别执兵器,所以拒敌比车之为用不相侔矣。
臣又见兵官陈敏造车数样,皆不适用,韩世忠造虾䲈车以冲,郭振止用商旅羊头车,许赟造车亦相类而稍华,归正人徐清三等车样向来必曾进呈。
而宋武用车四千乘,以布为幕,下山东,灭慕容超,又用大槌发短矛于车上,以数千人破元魏数万骑于河北
马隆用偏箱车,以数千人救西州,虏不能近。
以是言之,车之为用可以禦马明矣。
臣谓宜委晓事兵将官讨论战车之制,试阅以为制马之具,则军势必
然则车战之图尚俟守备坚固之后,坚固之图必用我之所长,水战为上。
水战利害,臣谨别具劄子奏陈。
臣愿陛下于閒暇之时,责宰执大臣与侍从之官朝夕讲究图治之道,上下一心,共执定论,措宗社于磐石,不致事至而忧,天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