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乞检计修葺兴先殿奏治平四年十月 北宋 · 李柬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宋会要辑稿》礼一三之四(第一册第五七五页)
再相度应天禅院迁升太宗神御过太祖兴先殿,其后七间欲迁升真宗仁宗、奉安英宗神御。
兴先殿盖造年深,乞检计修葺。
英宗谥册治平四年七月十六日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宋大诏令集》卷九、《宋会要辑稿》礼二九之五二(第二册第一○八九页)
维治平四年岁次丁未七月丁丑朔十六日壬辰,哀子嗣皇帝臣某谨再拜稽首言曰:臣闻号者功之表,谥者行之迹
王者则天以为大,非号无以立隆;
法日以为明,非谥无以垂远
故要之于终,拟而后言,以诏乎无穷之间者,易名之谓也。
眇觌前圣,率循兹范,则我昭考之光烈,其不可阙也。
恭惟大行皇帝浚哲自天,绍熙有宋,得一而清明奋,用九而刚健至。
粤自毓德藩房,齿学庠序,不释卷以究先王之道,不窥牖而知天下之事,此高宗之宅河朔也。
仁宗皇帝雅知兴世之量,遂定主器之托。
谦巩弗嗣,控愬历年,终迫人神之望,勉徇社稷之计,此汉文之逊代邸也。
及夫绍天纂历,正位凝命,不遍览六合而视已明,不遍视八荒而聪已达。
综览万务,而指诸其掌;
役用众智,而断之以独。
岁未再闰,表里禔福,洋洋乎圣谟神化,不可度已。
若乃仁庙付畀之重,尽志乎三年之丧;
思慈寿鞠育之深,竭诚乎四海之养。
肇禋乎郊而万灵秩,始祼在庙而八室顾,孝格于人祇矣。
立严以救政宽,故道克无弊;
循名以核吏理,故下皆儆职。
发廪赡岁,而流冗悉沾;
除籍蠲负,而系缧一空。
泽深于黔细矣。
至于好问不倦,纳谏无壅,日临经幕,以御讲训,间开别殿,延访侍从
其用人也,拔于未显;
其求贤也,常若不及。
广宗子之学,亲同姓也;
策府之员,罗遗俊也。
籍兵于畎亩,复古教也;
取才于跅弛,明驭术也。
矧复敦朴以率俭,勤瑟以训恭,后宫无职御之授,外家无封爵之过。
舆马之迹,不涉于苑囿;
钟鼓之音,不流于俎席。
然犹克自抑畏,退托不逮,日昃而听理,夜分而程奏。
五上徽称,深抑而未俞;
再诏庶位,直言而箴阙。
于斯之时,宪度清旷,品式明备,文武各致其用,农工不夺其力。
北有悍敌,款附而请盟;
西有黠羌,文告而伏罪。
何其德之隆,治之盛欤!
夫惟创业之迹固劳,守成之功易怠。
今乘大治而虑益深,御丕平而精益勉。
虽商言武丁,周云,亦未有纯风之可拟也。
宜夫天锡永命,以闳阐我祖宗之统业。
而夏后勤德,忘于劳身;
文王忧民,讫至损寿。
遽弃天人之宝,上从飙歘之驾,三辰雾惨,兆姓血泣。
肆及凉菲,获奉宝训,哀穷荒感,惧弗克承。
因山戒期,同轨毕至,一二乡老,洎百工庶尹,相与节大惠,稽旧章,谒款于郊,得请于帝。
仰谋称谓,以对光铄。
谨遣摄太尉具官韩琦,奉宝册,上尊谥曰「宪文肃武孝皇帝」,庙曰「英宗」。
伏惟睿灵在天,昭鉴逮下,膺是典礼,永祚来叶。
呜呼哀哉!
叙述前后辞免恩命以辩谗谤奏熙宁元年十一月1068年12月 北宋 · 富弼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宋名臣奏议》卷七五、《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三七、《右编》卷八、《经世八编》卷一九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
臣有不合自陈而须至冒犯诛戮陈于冕旒之前者,盖事不获已也。
伏望圣慈宽其罪戾,使得毕其诚,不胜大幸。
臣近日方知有人闻于陛下,曰「富某本无病,乃托疾避事」。
又曰「所患已愈,必不复起,自谓仁宗旧相,不欲更在朝廷」。
其辞意痛害深切,大抵云云皆此类也。
事是臣传闻,未知虚的。
假使的然有之,臣仰认陛下知臣之深,终必不信。
然臣仓皇恐骇,自无容措之地。
或对案不食,或通夕不寐,不知身世之所在。
此谗者固亦无他,只因臣久患足膝,累辞陛下恩宠,不喜臣者缘而造作谤毁,必欲陷臣于不测之罪也。
臣之有病无病及所患愈与未愈,累曾披沥,更不叙述。
今直具臣历事三朝垂四十载,前后皆有避恩辞宠之迹,不只今日辄敢昧死陈露,上烦天听,此所谓合自陈而须至陈之,盖不获已者也。
臣于仁宗天圣末,初忝名第。
绛州通判回,召试馆职
臣以不善作赋,寻会免试,只求外任。
朝廷特令试以策论,自后登制科人遂以为例。
庆历二年契丹以嫚书遣使,欲复关南旧地,朝廷差臣报聘。
臣其时初知制诰,两次于北界往来,其契丹自要割地,朝廷自许和亲二事,皆行罢议,只添岁与之物。
还时,朝廷便议行赏,臣累曾面告仁宗:「臣昨奉使,只为边防久废武备,是致于敌帐前不敢以死力争,深恐激起干戈,朝廷全无枝梧,大成边患,遂且量增金帛,以为疑兵之计尔,即未是久长之策。
臣不足为功,乞不行赏。
臣若受赏,乃是臣安稳朝廷之心,他日契丹复有渝盟,必误国家大计,是因臣受赏而致也。
惟望朝廷急修武备,急选将帅,俟其有隙,因而吊伐,以雪今日邀盟之耻」。
仁宗不纳,须欲与臣推恩。
初授臣礼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累表辞之。
不数月,又授臣翰林学士,亦累表辞之。
其时已有数人近侍臣寮,妄指他事谗臣奉使不了,乞斩于都市。
次年三月中,又与贾昌朝并命。
昌朝以馆伴授参知政事,臣以奉使枢密副使,臣又力持前说,累章恳辞而罢。
至七月,再授臣枢密副使,臣更不曾上章,直携所降纶诰上殿,又叙前恳面辞,仁宗从之,遣中使送纶诰于中书而罢。
臣恐恩命未已,因累乞外任,不允。
八月中,复授臣枢密副使,臣亦欲携纶诰上殿面恳。
是日适会西人朝辞,已班于紫宸殿仁宗尚坐垂拱,急传宣云:只候卿入密院班。
即驾过紫宸,累遣都知御药院及诸中使督迫推拥。
臣为紫宸立班多时,及久滞圣驾,不得已且赴密院班。
方俟西人辞讫退班,再求上殿求免,传宣不许,遂径诣中书,复陈除授未便之理。
宰相章得象晏殊谓臣曰:「曾看纶诰否」?
臣对以既不敢受此恩命,即纶诰亦未敢观览。
得象等复曰:「前日进入敕诰,上次日临朝传宣,谕得象等曰,富某坚不肯以奉使为功,云恐久远误事。
今来诰词中尚说奉使,必又不受,不如更不叙此一节,但只作朝廷特命,必然难辞。
今诰中已落下奉使一事,但请观之」。
臣退而展读,诚如得象等所说,臣知必不可辞,遂勉而受之。
然自此谗言愈起,日甚一日,其所谗者,尽是窃弄威权,惑乱朝廷,谓臣欲谋废立。
以至使其党学臣等三两人所书字体,伪写作臣等往复简帖,商量废立之事,又别使人缴进,此所以取仁宗必信之谋也。
臣其时恐惧,如坐燃薪之上,自亦不敢安于其位。
若便求退,必亦不许,遂与参知政事范仲淹窃议云:「吾辈上为朝廷尽忠竭节,而为群谗陷害如此深切。
未顾一身性命,各且保取家族,但求得一事出去,避此谤陷,他辈得进,则自然稍息」。
仲淹深以为然。
臣即因保州军乱,乃坚乞得河北宣抚仲淹亦得宣抚河东陕西两路,遂各且出使。
约数月,果然仲淹就知邠州,臣就差知郓州兼西路安抚使
相次,会臣一相识秘阁校理石介病死于兖州,又有人谗臣怨望朝廷,石介诈死,却是富某密使入北敌,结连起兵,富某欲以安抚司一路兵应之,则朝廷危。
即日遂罢臣安抚使
郓州逾二年,移臣知青州,亦兼东路安抚使
谗者自知北兵无验,又别谗臣,云北敌结连不起,富某却遣石介往登、莱州,结连金坑无赖凶恶数万人,欲举兵为辞。
朝廷以至累遣本路监司相度,拟发石介墓以观其死之虚的。
兼当时所遣之官,至今犹有在者,所造终无成而罢。
久之,河北水灾,其流民尽来京东界内,臣青州安抚部下尤多。
朝廷以臣粗曾安恤,遂以为劳,寻授臣礼部侍郎
臣以此事是安抚使本职,累上章辞恳不拜。
不久,齐州两营禁兵谋叛,欲应贝州城下。
有隔路密来告臣,且云窃发有日。
其时适会一中使张从训青州干当,臣以事急,遂权牒本官及密牒齐州,寻皆捕获推究,斩配百人。
朝廷又以为劳,再授臣礼部侍郎
臣复用前恳,累上章不拜。
中书首相丁母忧西京持服,仁宗五遣中贵人及御药院使臣诏臣起复。
臣每次沥恳拜章,愿满三年之制,终免起复之行。
英宗朝,臣作枢密使,以足疾假满,求解枢职,凡二十馀章,始遂所请,乃除授右仆射使相、判河阳
臣以恩泽太厚,又上八章,方只减罢仆射,而使相依旧。
洎至河阳踰年,陛下已即位,臣又累表乞免相。
伏蒙圣慈,曲赐允许,又蒙两次授臣集禧观使,欲令且在左右。
陛下此意,于臣尤为优绝。
臣以久病及事体未便,沥恳辞免,皆蒙矜允,各许归藩。
此以上所陈辞避三朝恩宠,并是辞而得允者,方敢叙述。
其不得允者,即更不敢备载。
今朝廷诸司,尽有当时行遣照据,臣私家亦有当时所上章表粗存,不敢辄有一语,妄以增损,上惑天听也。
陛下试观臣上项所陈,乃见臣前后重叠辞免官职,自有本末,不独只于陛下今日,意外狂狷而屡有辞避,烦渎圣明也。
夫富贵者,人之所欲。
臣至为庸浅,本亦好富贵,喜功名,其如事有无可奈何而须当辞者遂辞之,即不是乐处贫贱而甘在人下也。
所以前后辞免恩命,不是无名,盖各有所谓,皆出于无可奈何。
或以己所不能而辞,或以夷夏事理不便、恐误国家大计而辞,或避谗解祸、以出使为名而辞,或以干本职公事不足为劳而辞,或以丁忧去官不当起复而辞,或以久病在告不能供职而辞,或以恩泽太厚而辞,或以病守闲郡、不敢坐享高官厚禄而辞,或以所患未能趋朝、及于事体未安而辞,皆出于无可奈何而必当辞之也。
在中外之人,则谓臣所辞皆以为允,其如不喜臣者,尽以为非。
又恐臣粗得虚名,异时复用,所以常自有心,及使其朋类依约影响,架造谗谤,大则欲臣陷于死祸,小则欲臣永废不用。
臣每静思生平,未尝有一事复人之雠,立朝唯务包容含忍,且欲共成国家之务。
而谗人所以不容臣者无他,只是忌前好胜,不欲臣有寸长片善在己之上。
又臣为相日,憸佞险恶小人多不得进,以此,臣所以常被陷害而侧目相视也。
臣每观书传,见从古以来君臣之间,无不患谗人之为患也。
尚书·舜典》曰:「谗说殄行,震惊朕师」。
注谓惊动我众人也。
《毛》诗《采葛》篇曰:「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谓臣下惧谗,一日不见君,如三年也。
又《采苓》篇曰:「舍旃舍旃,茍亦无然」。
注谓为善者,谤讪之人欲使舍而贬退也。
又《青蝇》篇曰:「营营青蝇,止于棘。
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注谓蝇之为蛊,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谗人变乱善恶也。
又《巷伯》篇曰:「取彼谮人,投畀豺虎。
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注谓曰北方冱寒而不毛,疏谓欲冻死之也。
又曰:「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注谓欲昊天制其罪也。
又《十月》篇曰:「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
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此外又有「浸润媒孽,翕訾交斗,铄金销骨,投杼掇蜂」。
如此等语极多,不可悉数。
以至大圣,荀、孟大贤,尚不能免,臣本何人,而望免夫谗舌谤口之毁,不亦难乎?
所赖者,三朝圣人,察臣愚短,本无他肠,力赐主张而保全之也。
在陛下垂眷老臣,尤为深笃,臣所恨病患,未能便就死地,上报圣恩万分之一。
近日又蒙圣慈,专遣中使,押赐国医,诊视调理,恩宠转厚。
自此臣恐不喜者愈生憎嫉,而谗谮益至也。
虽陛下天纵明圣,洞见忠邪,老病孤危之臣,必保首领,其如臣心,自不安宁,恐以忧死。
与其惊忧而死,不若死于国事。
又缘未能舍杖,亦未免用人扶策,行步拜起,尚甚艰梗,所以未敢受京师差遣如观使者,以此故也。
若陛下且欲驱策,即乞一近下路分,扶病宣力,所贵在外任出处自便,管事之馀,不妨将养衰体也。
孙膑刖足,犹立战功;
葛亮舆尸,尚能走敌。
臣之才力,固不逮二子,然且当竭尽驽蹇,以免避事之谤尔。
俟臣疾体平复,路分中或无败事,即别听陛下任使,亦未为晚。
犬马之恳,惟圣情裁照。
论本朝兵政奏熙宁四年1071年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五、《文潞公文集》卷二○、《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二二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向因进对,蒙询及点民兵利害,臣与吴充即时略具大旨上对。
然而天威之下,顷刻之间,故未详悉。
臣退而复思,自陛下临御以来,焦劳庶政,以兵者大事,尤所垂意。
三四年前,枢密院检录得开宝初治平中内外兵马大数,颇甚详备,遂议酌中定为永额。
比至道前即差多,方庆历中颇减
内壮根本,外护边陲,去冗留精,适用损费,蒐补训练,皆有条理。
又以三路邻于羌胡,即有属户、蕃兵、弓箭手之类,以至次边州军,尽置义勇,缓急调发,以应征防。
守将处之得宜,经久必无阙事。
兼向时诸路郡县额外增置弓箭手,亦欲防虞盗贼。
如此纪纲,臣以谓深协方今之宜,颇得备预之理。
设有未至,或有废坠,即为弥缝振举之可也。
恭惟太祖太宗之定天下也,止用此兵;
真宗仁宗英宗之守天下也,亦用此兵。
累圣相承而无异道,历年弥久而无异法。
故臣以谓协当今之宜,得备预之理,有未至而废坠者,弥缝振举之可也。
今陛下以睿圣之德,承祖宗隆盛之业,中原之人,不识兵戈者几百年。
历观前古致治,未有如此之安且久也。
故生齿繁多,逾于二汉;
封疆广远,过于三代。
所谓民不改聚,地不改辟,施之仁政而不烦扰之,则太平之效,又何如焉!
陛下必欲舍此而别求治道,以致太平,更易兵制,以张威武,固非臣愚所及。
况臣备位枢府,所主唯兵,不能上副盛意,委曲经画,尸禄之责,所不敢逃。
伏望圣慈察臣前后累上章奏,听解枢机之重柄,并还将相之印绶,得以散秩,俾守外郡。
从愚臣知止之分,全朝廷退人之理,臣不胜大幸。
然臣久蒙天地之恩,敢忘犬马之报!
窃谓兵民犹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禁暴戢兵,之七德;
不戢自焚,自古所戒。
凡更制维御之方,深愿慎之重之。
区区之诚,庶补万一,冒犯宸听,臣不任陨越惶惧之至。
对圣问奏1080年闰9月23日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六、《文潞公文集》卷二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昨因登对圣问,为故王尧臣之子同老进状,陈述其父至和三年参知政事日,与仁宗前曾与臣等乞立英宗皇帝为嗣,谓臣必知其详。
臣即时略记忆当时大概上奏。
续圣旨,令臣作一文字述当时事实进呈者。
臣记至和三年正月六日,仁庙服药,罢朝两月馀。
是时以根本未立,中外人情未安。
四月初,仁宗圣体康宁,始复御殿,中书辅臣愿念正二月中,禁中侍药,忧虑百端,尧臣乃与臣及刘沆富弼切议曰:方今朝廷根本不可不早定,以安人心。
时亦不暇与枢密院同谋,亦不敢显言。
臣以尧臣久居禁近,多知朝廷事,因谓之曰:「必得贤嗣,以厌人心」。
尧臣曰:「岂不知养育于宫中者耶」?
臣应之曰:「久在外任,殊未悉宗室间事。
所谓育于宫中者,外亦传之,甚著而贤,得非以『萛』为名者」?
兼臣不敢显言,以指书于案。
尧臣复以指书案,作下贯字。
臣等各言:「无易此矣」。
至上前伏奏,得请。
此大事,不可如常例退殿庐,令堂吏书圣旨。
刘沆云:「欲袖纸笔于上前亲书」。
翌日,于垂拱殿呈进一两件常程文字,臣等四人共奏中仁服药时事,中外人情非常忧恐,盖为储副未立。
乃引西汉故事,人主初即位,建储,今当以时立嗣,以固根本。
臣等既叨辅相之重,当任社稷之大计也,乞赐开纳。
仁宗渊默寡言,而欣然嘉奖曰:「知卿等尽忠,然大事,朕更熟思之」。
臣等恐迁延不决,乃再三论奏曰:「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料此重事,陛下必素垂意。
兼常选贤者育于宫中,计无易此(臣等不敢斥名,欲仁宗自言之。)」。
仁宗虽默,而首肯之。
臣等拜贺且谢,乞明谕圣旨,尧臣之语尤激切。
仁宗曰:「既是大事,未可轻出,翌日当尽议」。
时五月,恐圣体热,仁宗初康复,旰食不便,内侍尽前,臣等且退。
是日晚,臣等再聚议,为翌日必得旨。
且谓尧臣久居禁林,敏于文诏,请尧臣密作诏意,欲进呈施行。
尧臣然之,云归第乃密草诏意。
然未及示臣等,曰:「此诏意尧臣不敢示人」。
既登对,复申前请,如昨日之语。
时臣在御榻之左,次之,在右,尧臣次之。
尧臣越之而奏曰:「愿陛下早定此议,付外施行」。
仁宗曰:「朕意既已定矣,卿等无忧」。
臣等既得此意旨。
谓无疑矣。
时亦旰矣,遂退。
是年八月,臣等因枢密院阙官,议于上前,乞召韩琦枢密使,盖以忠义,必能当重事
仁宗可之。
自后继有议论。
未几,臣得请判河南尧臣寻卒。
蝲绅间多知其忠于国计。
臣所记忆当日之事,大概如此。
今蒙圣问,令臣条列之,犹恐遗忘,谨具进呈。
英宗谥议治平四年四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宋大诏令集》卷八、《宋会要辑稿》礼二九之五○(第二册第一○八八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惟天为大,在形器而已分;
惟君为尊,抑德名而后显。
皇坟帝典,玉板金函,勒鸿垂休,略见方策。
我宋受命,以祚神主,乃武乃文,克明克类。
故七世之庙,可以观德;
三灵之心,怀于有仁。
保定之眷,永锡景祚;
淳耀之烈,爰集治平
恭惟大行皇帝浚哲应期,泰清抚运,体乾元之刚健,涵阳精之光铄。
粤初清明在躬,隐而未见,则惟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极渊微。
储思养正,而圣功内充;
处谦自牧,而物情已服。
仁宗皇帝深烛天意,知人神之依,曰惟汝贤,授之宗器。
乃怀抑畏,坚避历年,不易乎世,无然歆羡。
至诚达节,天下莫际其量。
《文言》曰:「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历数讴谣,谅非人事,遂膺图箓,正位凝命,景至而冬夏应,气动而风云从。
震声而离明,巽齐而兑说。
既已保富有之业,席嘉靖之治,敕天之命,严恭励翼。
率时昭考之道,祗奉慈仪之尊。
肇禋圜丘,诚志内尽;
登祼清庙,孝思惟则
君道王体,大本举矣。
若乃励精庶政,收采群策。
朝以听决,至于中昃;
夕而访览,迨于乙夜,稽考典刑,综核名实,谨宪度,振纲律。
《中庸》所谓审问慎思,笃行固守,其自致也悉矣。
惟其体貌丞弼,优遇耆老,辨章才品,慎重名器。
虚怀以待俊德,前席以尽嘉言。
纳用不专于亲近,眷接无间于疏逖。
推择髦秀,以充册府
增置学官,以训宗胄。
惟日孜孜,每怀靡及。
喜老氏之清净,则乐行其道;
贵大《易》之简易,而尝以为言。
故无有作好,用敦乎俭。
器服才具,玩好不设;
未尝致意于观于逸,于游于田;
宫室苑囿无所增饰,左右嫔御无一名号
爵罔及于私昵,恩无假于近习
夙戒戚里,微濯龙车马之盛;
裁省主第,无堂邑山林之侈。
身先处厚,以示四方。
此皆治古之盛事,哲主之懿铄。
得其一二,足以垂光载籍,宣昭义问,矧翕受敷施,广大悉备。
兹士民之所目见,天下之所共闻者矣。
至于宽仁温厚,煦然若春阳之布和;
庄毅明察,凛然若秋霜之肃物。
其稽古也,多识前言往行;
其御今也,有以极深研几。
而犹罢朝则敷经于外阁,退食则开帙于内殿。
惇序宗属,抚怀戎狄。
钦恤刑辟,蠲薄赋繇。
惠养鳏独,赈恤乏绝。
凡曰仁政,不忘寤寐。
傥若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更化而能久成,于万斯年,永绥寿恺,则雄才大略足以弥纶于高厚,丰功远烈足以辉掩于往初。
以此积德,则三代不必企也;
以此立威,则四夷不足攘也。
上仪壮观,遗风茂实,奇伟倜傥,竹帛不可殚纪。
爰厌世之已早,遽乘云而上宾。
植璧于坛,顾金縢之靡兆;
遗弓在地,怅龙驭之莫攀。
因山已穹,同轨斯会,爰饬旧典,申诏近臣,参考历代之法,崇荐对天之号。
谨按《谥法》,圣能法天曰宪,经天纬地曰文,刚德克就曰肃,保大定功曰武,重光奠丽曰宣,尊仁安义曰孝。
若夫惟天聪明,惟圣攸法,惟臣钦率,惟民从乂,兹所以为宪。
典常是师,俊民用,乂用明,以化成天下,兹所以为文。
以义制事,以礼制心,王道正直,罔失法度,兹所以为肃。
董正治官,威怀并设,六服八表,靡不承德,兹所以为武。
丕显哉皇祖之谟,丕承哉三宗之烈,缉熙景训,垂裕后昆,兹所以为宣。
持盈保成,夤恭戒惧,顾諟明命,克昌统业,兹所以为孝。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文、武,三代之英者,惟德有以当之,不在乎、文、武专其美也。
是故继《韶》《夏》,建鸿名,必本诸事业,质诸公论,考诸先圣而不谬,垂之万世而不疑,则可以昭告于郊,锡命于帝,宗庙享之,子孙保之,言而可为天下信,著而可为后王法。
盖《诗》、《书》所存,断自唐虞以下,所以发扬盛德,诏于无穷者用此。
大行皇帝尊谥,宜天锡之曰宪文肃武孝皇帝,庙曰英宗
请以英宗皇帝配飨明堂奏治平四年七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
准诏:以大行皇帝神主祔庙毕,所有时飨并南郊配座,下两制礼官同定。
臣等谨按《孝经》曰:「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又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
国朝典礼,循唐之旧,真宗仁宗,皆祀于明堂,以配上帝。
今季秋大飨于明堂,伏请以英宗皇帝配神作主,以合严父之议。
按:《宋会要辑稿》礼二四之四二(第一册第九二○页)。又见同书礼二五之九四(第二册第一○○一页)。
宋故推诚保德功臣宣徽南院使安武军节度使冀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使持节冀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御史大夫鄜延路马步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延州军州事管内劝农使上柱国广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二百户食实封一千六百户赠太尉谥曰康穆程公神道碑铭(并序 治平三年四月1066年4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〇、《乐全集》卷三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高阳氏命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其后为羲氏、和氏。
唐虞之际,实绍其业。
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程氏世系盖远矣。
公之曾王父讳守瑰,仕周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尝更颍川阳翟,乐其风土,自之封丘徙居焉,故今占籍阳翟
公讳戡,字胜之
先公以治《春秋》登仕,故公初亦传三家之学,既习通矣,而委之曰:「君子惟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奚事一经」?
遂博综艺文。
天禧中,杨文公亿典礼部贡举,时推文宗,尤以藻鉴自任,考试进士精甚。
见公程文,大器赏之,遂为举首。
及廷试,亦在第四。
于时公之名动天下。
释褐泾州观察推官,代还,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齐州长清绛州翼城县,以爱利为政,有声。
俄改秘书丞通判许州蕲州,迁太常博士,复通判虔州
赣人巧滑嚚讼,公治明审,数辨冤狱,发奸慝,吏民畏服,刑平政清,风绩推最。
尚书屯田员外郎徙知归州,转都官员外郎,数月代还,且甄用也。
涂次襄阳,闻父丧,徒步而归。
服除,召为侍御史
宝元元年,并、代地大震,坏城郭庐舍,民死伤者众。
公以选为并、忻等州安抚使,入境以便宜从事,宣布上之恩意。
诸失业不能自存者,所以救赒安集,施设周及,人情大安。
还白利害称旨,所建皆见嘉纳。
三司度支判官,迁兵部员外郎,寻兼起居舍人知谏院
钟内艰。
时西鄙有衅,朝廷多事,公纳忠开说,补益居多,时政赖之。
夺情俾领职,公确辞得终礼制。
既免丧,复还谏省,寻以本官兼侍御史知台杂事。
公之任言责,司宪度,切磨献替,以尊王体,正国论,未尝龊龊及诸细也,故时议者重公有远识。
惟帝心简在殊深,以例换三司户部副使
不阅岁,擢授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
刑部郎中、知渭州
自戎虏为不义,出车遣戍,平凉当其冲,骑寇三大入残夷,及是始通款。
公蒐补卒乘,缮完壁橹,绥抚新附,种落宁辑,军气以振,邑里始宁
枢府缺员,仁宗顾谓辅臣曰:「程某厚重,可大任也」。
有间公者,以为故事未有自待制二府者,遂不成命。
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贝州军乱,州将张得一失守抵罪,公以尝任得一,褫职移知凤翔府,易河中。
朝论皆谓坐累太重,踰月还旧。
顷之,徙永兴军
未几,迁左司郎中,领瀛州高阳关路马步都总管安抚使
甫至,迁左谏议大夫
祀明堂覃庆,迁给事中
契丹使过高阳关,称疾,请以纱巾见。
公曰:「疾可无见,见则以礼」。
北使惮公严正,乃具冠服如仪。
仁宗闻而嘉之,语曰:「程某有守,差强人意」。
还知审官院
他日,帝从容谕时相曰:「昔孟知祥后唐甲午岁得,至本朝咸平中岁在甲午,盗发益州,西土大扰,故蜀父老识之。
来岁复在甲午,人以为恐,其精择可镇静者」。
既而曰:「无易程某矣」。
召对便殿,亲谕此指。
且曰:「为朕再行,即召公执政」。
公顿首曰:「事君者有命无避,安敢以宠利居成功」?
帝属意良厚,优除端明殿学士、知益州
到部,彭州果有讹传兵起者,即捕斩之,人心以定。
孟昶归朝,守者务为安静,茍远嫌訾,至城堞毁圮,莫敢增葺。
曰:「城以保民者也,故萃以除戎器,戒不虞。
聚而莫保,民何依焉」?
遂议版筑,浚池隍。
蜀城脩完,公之力也。
明年,召除参知政事
屡表逊避,优诏敦促,中人抚问者数四。
政府,有告急变者,称得遗札于路,关搆甚密。
尹以白于执政,相顾未决。
曰:「独斩告者」。
或曰:「何遽尔」?
曰:「是情易得也」。
尹试尝讯之,果告者二人,旧出入此军,微闻其中豪黠辈妄言,颇连诸校,因相与谋:此官司莫敢宽者,必当按状,竟之,因以图赏利;
不竟,亦无以反坐,非有同谋,莫取證尔。
遂斩告者。
皆服公之发奸诈明且决。
至和二年宰相文潞公复辅政,公以通姻引避,除尚书礼部侍郎,改枢密副使
公才长于政事,既历二府,练达治要,处心积虑,期有以报特达之遇。
而时为枢密使者,与公情旨不相得。
邕州守将以贿闻,而奏请增补溪洞酋长,且十馀上,公持不从,以为后必生事,数争辩帝前,因坚求解。
五年,以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群牧制置使罢。
然帝察公议,每长有忧深思远之致,内直公。
寻亦罢枢密使者,拜公宣徽南院使检校太保鄜延路马步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判延州
,大雨水,五龙川溢,东西两城将坏,居民詾惧。
公登城肃祷,水波稍复回还,遂退。
众谓公诚心若有所感然。
英宗践祚,视秩帝傅
是岁,就锡命,以安武节旄再判延州
初,戎承袭尚幼,没、臧、讹、庬四族颛国,谅祚益习事,患其逼,用季父磨乜之谋,诱讹、庬等诛之。
初,朝廷岁赐谅祚金帛,四族常分其半,首领入贡,辄货易图利,故四族盛彊。
至是并其所部,没入财畜,谅祚始擅其国,气骄意得,作为僭慢,遂改元,置官号,数为干请。
公上言:「戎狄贪婪,乃其天性,十求九获,犹怀觖望。
饥则噬人,饱则飏去。
畜养之道,宜以威克。
请专遣使,责其僭妄」。
朝廷因降诏诘问,虏虽不悉禀命,因是知为裁折。
公念西疆四道戍守千里,士马留屯,坐空储积,持久之计,必兼耕战。
自古言边备者,必以其土人劲锐,便驰射战斗,习知山川险易,其气俗然也。
请籍边户,择取丁壮,籍以为义勇。
庙堂议协,自陕以西,无虑得十六万人,更戍番休,以农隙训阅,丰财足食,安民保大。
武有七德,公近之矣。
虏自继迁之叛,狃于狙诈之利,至元昊尤多狡数,故能猎服诸戎,敢为国患,谅祚实轻谲易与者。
而朝论惩宝元庆历之难,抑游说者多过其实。
虏每与契丹、洮人相攻击,辄大点集,声欲犯境。
公独策其情,不为之动。
而常励诸将曰:「夫兵事以严,终可无用,不可不戒也」。
克勤小物,备预益修,故时推公沈毅有方略,得将帅体。
虏比年侵掠内属蕃部,秦渭尤甚。
言帅臣蔽匿,不以实闻。
乃遣内珰专领诸路蕃部事。
公上言:「熟户利于附汉,甚惮役属于虏。
我不能庇,内臣督领无益也。
且族帐星散,而数犒飨,呼召期会,更为烦扰。
不若委帅臣察其材勇,捍边有劳,部众所服者,间召赴阙,天子亲临抚阅,迁擢用之,此羁縻之术也」。
上善其言,以新命已行,难遽改,后竟以不便悉罢。
或请置重兵长安,为四路根本,选大臣总节制,诏公以利害闻。
公对:「四路距雍,远或千里,禀白待报,岂及机会?
责成四路,雅合事权,寇所侵轶,相为救便」。
从焉。
既而引年谢事,章十数上。
仁宗晚年赐诏曰:「卿年耆而德益隆,朕所加遇者,未可以期颐自高也」。
公惶恐不敢辞。
及加旄钺,复申前请,表又十上。
英宗特驰近侍赐手诏曰:「卿虽年高,而精力克壮,在廷历年,处置举合机要。
顷边多事,正当为备,卿勿复更有请」。
厚赐手封茗剂,以将恩意。
公陈情恳至,使者曰:「且有后命,勿受辞」。
公不获已,下拜受赐,力疾视事。
宾佐共白:公其啬精神,近医药,厚自持,府事僚吏请尽力。
曰:「边帅岂深居养疾者耶」?
旦夕无少解,疾益侵。
帝闻悯之,诏还阙。
就舆上道,军民远送郊,莫不号恸。
治平三年正月乙亥,行次同州澄城县,索笔牍欲自具遗奏,草数字而薨,享年七十。
外见大星殒于寝堂,而闻发哭。
先帝轸悼,辍视朝,遣中使吊抚,厚赙其家,追襚太尉章绂。
常考功阀,合「康穆」二法以易名,礼也。
诸子奉𧚫帷以归阳翟四月,葬我康穆公于旧学乡先公之茔。
阳翟君后终濮州临濮
祖思议,隐居不仕。
考讳坦,国子博士
以公贵,追命三代,普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博士封成国公
曾祖妣田氏、祖妣刘氏、妣王氏,秦、魏、陈三国太夫人
公先娶谢氏,追封陈留郡夫人
再娶李氏,赠永昌县
继室以曹氏,枢密使司空侍中襄悼公利用之女也,封新平郡夫人
三子:曰庄、曰荀,尚书虞部员外郎
曰萃,内殿承制
七女,适供奉官郭承则,殿中丞崔良孺,大理寺丞宋彦国虞部员外郎恭祖侍禁閤门祗候王咸允,杭州节度掌书记孙贲濮州推官李恂
六孙:高,光禄寺丞
充、章、雍,太常寺太祝
奇,秘书省正字
公温而庄,宽而,尤乐易,喜谈笑,不为城府崖岸,善与人交,其度豁如也。
薄于自奉,食罕重味,器服仅给而已。
嗜读书,老而不倦,虽在戎旅,未尝释卷。
而首公勤职,盖天资然。
《易》著《乾》之四德曰:「贞者事之干」,「贞固足以干事」;
「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若贞与义,公实有焉。
用是出处显重且五十年,忠劳在朝,功利在民,为当时伟人,重德盛矣。
康定中与公并命处谏垣至和末,又代公为益部,以常同僚,而从公之游也旧,故知公之器蕴为详。
铭曰:
贞以干事,义以治民。
施于有政,康穆其人。
文学发身,贡名第一。
惟其德业,诚心为质。
升列谏垣,实陈昌言
法冠纠违,王体以尊。
遂服迩僚,式亮采。
帝察其衷,于心简在。
帝念戎难,内储蜀忧。
畴咨文武,属之怀柔。
公有常德,维邦之翰。
四方于宣,先登于岸。
西圉既平,西州既宁。
还跻二府,参斡机衡。
无有作好,无有比德。
刚亦不吐,王道正直。
高奴古塞,实扼氐羌。
镇守之重,咨公岩廓。
蠢尔戎,奸黩宪度。
公厉御策,奔踶入驭。
卒乘辑睦,壁橹缮完。
拊循蒐阅,军气桓桓。
议建民兵,法古农战。
保大经久,忧深思远。
关河晏然,以公在边。
两朝眷赖,弗遑引年。
公不敢康,将吏伤悯。
君恩见还,大星已殒。
元戎于征,麾纛启行。
及归里门,翩翩素旌。
一气同生,大期共尽。
惟此德名,流徽不泯。
大宋上都左街景德寺化禅师碑铭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〇、《乐全集》卷三六
我闻菩萨以方便智行于非道而作佛事,以平等慈不舍众生而共世业。
虽逆顺之殊,于解脱以同归。
此惟自證圣觉之可通,固非常情思议之所及。
若显化禅师者,盖其人也欤。
初,京城景德寺西塔七俱胝院有僧清璲,以诵经为业,诵《妙法莲华经》至五万部,《尊胜大悲陀罗尼》各三百藏。
祥符中,有布衣自云姓许寿春人,造璲作礼,请受经梵。
相奇古,目直视不瞬,逆顺之,为受具戒,名之曰志言
动止轩昂,时独语笑。
多行市里,褰裳疾趋,或举指画空,伫立良久。
间从屠酤游饮,啖无所择。
道俗共目为狂僧
璲谓其徒曰:「此圣人也,佛法有赖矣」。
众未之信。
久之,士民稍稍敛瞩。
有意欲为师具供,晓辄至门,云「来赴斋」。
有欲施诸供具,辄道名件索之。
温人林仲方自其家以摩衲来献,舟始及岸,已来就取。
仁宗皇帝每延入禁中,径登座结趺,饭毕遽出,未尝揖也。
王公士庶召即赴,然莫与交一言者。
或进纸笔,默致所请,挥翰如风,字体遒壮,初不可晓,后无不验。
仁宗临御久,春秋渐高,深念继承之重,遣近侍至师所,无他语,惟展纸于前,侍者授笔,须臾满幅,末云「十三郎」。
近侍以进,不测何谓。
英宗皇帝入纂大统,实濮安懿王第十三子也。
大宗正守节请书,师不顾,迫之,得润州字。
未几,守节薨,赠丹阳郡
曾在故相张文懿第见童妾,谓为王家比丘尼
他日以从女适故工部尚书王公素,竟为尼。
僧义怀未出家,师见之,抚其背曰:「德山临济」。
后住雪窦,为众说法,祖道益明,今南方宗旨盛传,多怀出也。
如是前记,不可悉数。
普净院施浴鸣钟,时方迎佛,闻浴室中有人声,叔严往视,乃师也。
语少时,振衣遽去,叔严追之,院门尚阖,故诣西塔,欲验其事。
丽景门启关而出,安寝于室,复前语无遗。
海舶遇风涛且没,共见一僧操絙引之,商人至都,见师于市,释然引舟者也。
曰:「非我,汝为鱼矣」。
有具斋馔而荐鲙,师并进之,过广济河,入菜市桥下,或蹑而窥之,见临流而吐,群小鲜泳去。
南海有逸人潘晃,众莫可亲近,独与士人赵棠善,语云:「我昔见言公于番禺,由是通宿命」。
师故未尝往番禺也。
亦与师偈颂,相从往还,万里间不浃日。
偈有「太平山上宝珠光」之句,又称棠为赤溪君
山人刘立常从得见其偈,问:「赤溪何也」?
曰:「太平、赤溪,皆兜率内院山名尔」。
者本曹人,举进士,从官岭外,因摄潮州海阳簿,见潘,弃官从之,后坐亡,盛夏身不坏。
立后亦为名行忠,住持传法云。
如是异迹,亦不可具载。
丞相吕许公问佛法大意。
曰:「本来无一物,一味总成真」。
问:「世有佛否」?
曰:「寺里文殊」。
或问师「凡耶圣耶」?
师举手指曰:「我不在此住」。
朝士长者、四方耆宿有所咨叩,应声率尔,直示心要。
如是句义,亦不可详录。
将示化,作遗颂,其旨不可晓也已,而曰:「我从无量劫来,成就逝多国土。
分身扬,今南归矣」。
语毕,右胁而寂,庆历戊子十一月二十三日也。
有香如莲华,久之不歇。
仁宗内珰安奉真身于院之西殿,金书「显化禅师」四字,揭于前楹,度侍者超觉,今真净上人也。
异日,进士姜厚攀帷瞻礼,额上有光如萤,得舍利一粒。
至是岁寖久,四众供事益严,光灵益显。
其《江东志》云,唐法云僧伽之俦侣欤。
尝试论之:盖一相净圆,人各具足。
自心见量,非增减于太虚;
妙用无方,故通融于万化。
但由根境隔阂,藏识分别,龟毛兔角,空华海浪,习气迷转,因物而迁。
至于本觉元明,未尝变失,如沤生灭,水性无亏,如云去来,日光不昧。
若知实无有法,则为诸佛现前;
證惟自心,即是众生度尽。
自然具清净眼,入无碍智。
弗离当念,超出祗劫之上;
不起于座,周遍尘刹之远。
则师前记之明,异迹之显,句义之妙,故非智之所可知,识之所能识也。
太原王巩少而乐闻道,自其先君,真净为善知识。
及是,巩编次其状,请以续诸隐圣之后。
予阅其所纪,皆众所共闻见者,非传疑也,故为略其烦细,而择其著明者实录之,而系以铭曰:
佛子云何?
号为显化
仁宗皇帝,至心净信。
以是名字,留于世间。
复次佛子,以正受力。
入于尘劳,而作佛事。
于一切法,得如实见。
转轮圣王,宰官士夫。
若善男子,诸来问我。
我为方便,示其本际。
如水中影,如鉴中像。
如摩尼珠,众色自见。
无能所取,非生住灭。
佛法流世,力愿广大。
不见声光,孰警盲聩?
师为法来,故云有赖。
生民有欲,著于好恶。
非激而劝,弗沮而惧。
我于世教,不其有助。
閒名已谢,幻身犹全。
法施无尽,金题烂然。
太平山上,宝月还圆。
宋故龙图阁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工部侍郎提举南京鸿庆宫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八百户食实封八百户赐紫金鱼袋傅公神道碑铭(并序 熙宁八年五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〇、《乐全集》卷三六
《商书》高宗得说,爰立作相,作《说命》三篇,以为说筑傅岩之野,故为傅氏
黄帝之子其得姓者十四人,有受国于傅邑者,自为氏,说其别也。
历汉至唐,常有达者。
公讳某,字命之,世济阴人,今徙畿内考城
曾祖、祖值五代乱离,不仕。
考累赠开府仪同三司司空
公幼孤,事母孝,早有见于乡里。
外祖枢密直学士燕公肃爱赏之,守会稽,挈以行,欲任以仕。
辞曰:「仕当以学,请姑就学」。
励精服勤,遂成高业。
甫冠,一上登进士第甲科,释褐以大理评事兖州仙源县
邑有嫠讼,久不决,又讼于州,旧相李文定公属吏穷讯,反坐嫠矫诬。
公至,复自辨。
公使对者原书其契,不类,情得,遂伏辜。
文定闻而叹曰:「吾不能使枉者直,而又为寡妇人罪,吾甚愧之」。
谢以粟帛,盛荐公之才于朝。
代还,知抚州临川县。
江西剧邑名难治,盖南楚之俗纤僄巧,法吏舞文相侠为欺诋,以多所證,逮积岁不竟,困细弱。
公察其敝,曰:「契之不明,讼所由生」。
乃立条教告民:凡田讼,傅别约剂不具者,一切不受其辞。
以故豪猾不得逞,吏束手,囹圄屡空,善良者安。
由是时辈推其能政。
通判泗州
淮渎大溢,垫城壁,朝廷闻水害,驰近珰临役事,程畚筑,虑庸六十万,渡淮徙土南山下,道回远劳甚。
公循汴堤,旁得高阜,数里崎岖,不便于挽綷,请夷之,载以回舟委城下,省工大半。
诏书嘉奖。
泰州并海,岁苦风涛坏田庐。
又徙公海陵,图其患,至则相地形势,规筑堤鄣,遂止漂淫之害,民至于今赖之。
以选通判大名府,佐吕文靖公
文靖夙闻其才,委以府政。
俄而吕公复相,擢知宿州
未几,提点江西刑狱,徙益州路,赐五品服。
公自大理寺丞殿中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司封员外郎,至是就迁工部郎中梓州路转运使
到部,值淯井夷人方扰,郡请益甲。
曰:「夷实兽心,兽穷则搏。
不有犯者,奚自而来」?
乘传躬往廉问,果县豪吏使扰诸夷,众怨以叛。
按其罪,流之岭外,告谕酋领,即解散。
先是,夷人每秋成鬻于市,市人相约率贱居之,伺其乏,辄倍蓰以出,常以是畜憾,而生边患。
公以官钱委官以时敛发,若常平之法,夷人大悦,自是境上少事。
庆历初,始制课民植柳,以为县官殿最。
两川地狭生齿繁,无尺寸旷土,而吏恐负,督民种蓺,不堪其扰。
公以闻,罢之,安业
转运使圭田在广安,旧事,择军校之高赀者四辈掌其纳输,贸迁取赢,岁送镪三千。
公命以市估鬻之,送镪三千。
后使何知至,清吏也,善而循之,遂习为常。
其在两川,为民兴利除害事良多。
召还,改刑部陕西转运使,陛辞,赐三品服。
初,戎阻命,犯延安,蹂平凉,暴师鄙上,兴费不赡。
夏文庄竦始建更币以振边,置炉商税,铸重钱一准十。
既又就河东山泽,遂及江南诸监,并烻铁为钱,转以资关右。
民怵于利,则冶镕盗铸殽杂为巧,死罪积多,法不能胜,四民失业。
朝廷患之,议所云救,公请大泉一当三,货物始平,民称便。
建榷铁法,奸铸遂衷止。
关中饥,春麦苗被野,豪贾益闭匿,谷腾跃而钱不出,操赀者赊贷邀重息。
曰:「弛敛,时也;
轻重,权也」。
发库钱三百万缗以济农民之交乏,约输于县,军储以给,公私共利。
后间用其法,以实边谷。
西戍久严,馈道难梗,州县租赋自陕潼推移,以输塞上,公按籍而叹曰:「此民之所以困也」。
为之经画,就所平籴,自此田税得输本部。
先是,募商人入粟于边,而受钱于都内,凡三路,岁或数十钜万。
河朔告乏,而朝廷艰于移用,公闻之,上言:「本道藏廪足给,请罢都内所受钱,以资河朔」。
仁宗曰:「共国虑者,当如是矣」。
玺札褒饰。
召还,纠察在京刑狱,俄迁兵部三司户部副使
寻使契丹,方还,即命计事陇右。
时秦阙帅,转运使范祥摄职,请城古渭州,以拓彊埸。
初,蕃部讷支蔺毡有此地,蔺毡与夏人有仇,力不能支,因献其地,谋以自保。
不探其情,遽陈利害以请。
朝廷易听之,遂兴大役,勒兵护筑,侵耗诸羌,相率为叛。
戎亦集兵境上,来理经界。
后帅张昪劾祥生事邀功,请弃其地。
命公驰赴审事宜,至,则以朝命宣告,诸羌稍稍引散。
视古渭形势,深在戎落,然业已营筑,请止为一寨,立五堡以通行路,朝议然之,迄如所筑。
复命除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
岁馀,迁谏议大夫,入判三班院、流内铨,龙图阁直学士,充环庆路都总管、知庆州
到部,番官皆见,环州首领苏恩宿有疵负,恐因见质执,独不至。
州将敦迫,使就道,愈恐,恃其众,偃蹇不奉命。
恩豪种,有力量,邻道闻之,严戍境上。
公乘其未动,告诸边吏:「恩始非恶意,过疑惧尔」。
乃遣裨校单骑抵恩所,谕以此意。
恩号感听命,即自归。
岁馀,徙泾原渭州
旧事,岁遣将佐领甲兵历按诸戍,谓之巡犒,所至侵扰,民患苦之。
公止不遣,公私便安,民为立祠,今刻石存焉。
代还,判太常、兼知审官院,迁给事中,承乏开封府
丁内艰
服除,知审官院、兼群牧使,复领开封府
中山谋帅,咽呃巨屏,守边已试之效,无右公者,迁枢密直学士定州路都总管、知定州
未几,保州守将操下严,卒伍狃于姑息,藉藉有怨言,民惩庆历之变,或以族行违难。
朝廷闻以为忧,方议易守,而公奏至,具条所以戒遏状,且言士骄而辄得所欲,后毋以制,请勿易守,保无他虞。
时议推其持重有大体,英皇由是器之,有大用意。
大农计边储内帑,资以金帛,则下本道贸易缗钱,平籴度支,准其直率倍,号曰省估,民输重困。
公按实以闻,遂罢省估,止从在所时价,河朔同被国惠。
龙图阁学士,召入知开封府
今上践祚,迁工部侍郎
莅事审给,府政大清。
间以疾倦于劳冗,请得外补,乃知兖州
复召还,领三班判集贤院权判都省提举司天监
寖有休息意,请便乡一藩,乃除应天府
又请閒曹,以遂颐养,就领鸿庆宫,遂归曹南。
熙宁六年六月十三日考终于私第,享年七十一。
公性夷粹,无城府,而临事有守,操执坚正。
天资长于政事,而本之以明恕,不为皦察行,吏下畏信,简而易从。
敏以有功,故所践历,必有可称纪。
英宗简在甚深,讫不究其用,然亦可谓厚行君子,循良吏矣。
尝买妾,察其态度有异,问之,衣冠家女也,又常嫁为士人妻,公乃尝识其父,为之咨恻,访其家,母已改适,因为备行具,以礼嫁之,又为保荐其夫。
其笃于义多类此。
先娶王女,早卒。
再娶柳氏,华原郡,亦先公殁。
子六人:裼,国子博士
扆,太子中舍
裳,秘书省校书郎,早卒;
衷、裔,并秘书省正字
女六人,适太庙斋郎陈邈,秀州推官张行先左藏库副使李昭用,太子中舍李备,太常寺太祝吕希俊,邓州内乡县向纮
孙男十一人:详,陈州商水
谪,齐州历城主簿
评,进士及第
诵,奉礼郎
谏、谠,将作监主簿
诜、该、询、诚,并幼。
八年五月二十三日,葬于考城县西原,陪先茔,二夫人祔。
铭曰:
《商书·说命》,中兴武丁
东维箕尾,爰垂列星。
世有俊德,秉有光灵。
前载相望,文武是经。
于赫大宋,朝多髦彦。
能哲而惠,举此黎献。
于灌奉璋,于宣作翰。
太平之基,惟士之选。
有若傅公,政事著名。
初试为邑,即闻治声。
凡所谋为,迄观厥成。
虽在周行,已期公卿。
贤人德业,本于简易。
易主乎仁,近于义。
险阻异端,乌可适治?
公知由斯,故多爱利。
两蜀远方,三秦剧部。
连驾督输,民庸实著。
渭扼西疆,定雄北路。
事鄙近功,体存远驭。
持重不挠,虑微亦精。
卒乘以,狱市以清。
简在英主,乃还尹京
素蕴未施,济河于行。
我初起家,才名有炜。
归杖于乡,以违世累。
风迹三朝,隙光四纪。
履道坦坦,吉祥止止。
既具五福,又馀积善。
宜尔子孙,保兹蕃衍。
必有令人,克续以显。
九泉可作,尚袭黻冕。
宋故密州管内观察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使持节密州诸军事密州刺史御史大夫汝州兼管内营田堤堰桥道劝农使汝州兵马总管上柱国河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五百户食实封六百户昭德军节度使惠节向公神道碑铭(并序 熙宁七年十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乐全集》卷三七
周封微子于宋,春秋时,公族诸桓有向氏,贤卿大夫不绝书。
中稍微。
皇宋诞兴,向氏从盛。
真宗皇帝考慎厥相,有若魏国文简公讳某,谟明弼谐,缉熙百度,翊隆盛业,治致升平,勤劳王家,书伐国策,以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位居元宰
公其幼子也,讳某字仲模
初以任令起家卫尉寺丞,娶冀康孝王惟吉女万年郡主,改内殿崇班
王,太祖皇帝之宠孙,恩礼绝等,历太宗朝未就外邸,故主长于禁中。
真宗有旨,为择嘉耦,以公才地兼美,选配焉。
既席世家,又联戚里,涖官典职,常处亲近。
祥符皇祐三年,未尝违京阙。
累官至四方馆使荣州刺史,始出知相州
司官僚佐意公未尝习为吏,易之,而观其所发。
及视事,知体要,奉法循理,举措时当,人情莫不厌服。
治有声,遂著材望,日益显重,迁果州潍州团练使解州登州博州汝州防禦使密州管内观察使,历守恩、邢、陕、沧、保、澶、郓、潞、汝,凡十州。
正身戢下,凡家所资,率致自京师以行,至官所,约阃以内不得与外通贸易,馀禄辄以均诸幕府掾属。
凡官什器不入于家,所至以为常。
日孜孜思所以为惠利者,勤而行之,惟恐一有失所者。
知州县之事,赋役为本,监司或以权便违令,歛发不以时,伤财害民,必守常法,酌下情,俾公私各得其宜,体安而理和。
故操事者乐于听改,而吏民实蒙其惠政。
平讼审狱,市无扰民,得职上课,数为一路最,重宿望或更出其下。
异日贵侯近戚之为郡者,饰苞苴,事厨传,己则弗率而求容于刺察之官,救过之不暇,于庇民乎何有?
以是百姓重伤
景德之后,邻敌请和,河朔不用兵且六七十年,边无兴调,耕桑安业,宜乎乐事劝工,家给人足,而比屋屡空,鲜有盖藏,非由官吏侵渔不恤而然耶?
如公者牧之,则老稚鳏寡庶乎有以养矣。
其在沧州,蜚蝗蔽野,官督焚捕,而无所施其力。
有鸟群啄之,委之塍垄,故境内不告灾,乃以有秋。
见者咨异,于公,谓其仁心有以召之者。
其解、郓父老请留于朝以千数,止之莫可,非慈惠有以怀之众心,虽令孰从焉?
自天子至于公卿大夫,皆以其才为可任,不以恩泽遇之。
出守陕郊,仁宗御赐诗宠其行,又尝暇日援神笔书其姓名,因以赐之,盖有以简于清衷者矣。
文简馀庆寖以蕃衍,公于宗为长。
若亲属吉凶艰乏之事,抚存周急,恩意均至。
诸仕宦于四方,死丧在远,久未克葬者,日月益多。
公积俸累岁,并万年主脂沐之赐,赀千馀万,计足以集大事。
一日,请于朝,诸族人之在外官者会于京师,凡举六十四丧,合葬于魏公大茔之次。
中外莫不高其义。
兹固有以厚风俗,美教化,岂但施乎家人之道也哉!
治平中英宗皇帝为今上纳妃于向氏,面命公主嘉礼,褕翟羽仪,率由先典。
上登宸极,爰正中宫,乃今定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经之女,经,公之侄也。
公纠励宗门,尤自抑畏,盖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位不期骄,禄不期侈,非守之以礼,行之以义,克令名,夫亦鲜哉!
历官内殿承制五迁至西京左藏库使、东西上閤门四方馆使,多由课升,间因才举,罕以年劳叙进也。
历职事奉舆辇,典军器带御器械翰林引见、皇城司三班院,会灵、醴泉观,三使戎廷,十主蕃客,国有大礼若大故,必预焉。
潞州以使归阙便医,久之良愈,复知汝州,遂薨于官下,享年六十有五。
熙宁七年七月十八日,优赠昭德军节度使
圣上怆悼,命护其丧还京师,三宫遣内宗临奠,礼殊渥。
即以十月某日就窀穸丰台之原。
奉常按状上议,以为公典十郡,有惠政,人安乐其治,所至以最闻,不以富贵骄人,斥己之馀以赒宗族,临民不挠,行洁清,故举《谥法》「爱民好与曰惠」,「好廉自克曰节」,合二法以易名焉。
公资恺易谨密,和而有守,出入禁省,金珰绮襦,群居并游,挺然中立,亡亲疏之迹。
善与人交,笃于风义,长于治民,知简易之体,不忮不求,亦何用而不臧矣。
曾祖某、祖某、烈考相国,并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进封许、曹、魏三国
四男:缜,内园使
绘,赞善大夫,早卒;
绎,西头供奉官
总,右侍禁
四女,适比部郎中刘宫皇城使曹谌,国子监修撰、经义检讨练亨甫,次在室。
孙十一人。
铭曰:
穆穆厥声,汤孙多仁。
王子出迪,为周室宾。
支别自桓,有邑于向
邈及皇朝,始出将相
显允魏公,文武惟宪。
弼亮昭辟,笃循大卞。
德厚流光,乃终有庆。
公承其休,世家以盛。
始繇任仕,亦缘戚
爰及莅官,则以才伸。
行既信厚,资复安重。
职近地亲,益彰诸用。
汝器,才誉允穆。
曾是好德,爰锡之福。
试之治民,所至称治。
民罔常怀,怀于爱利。
不矜而严,不苛以简。
古之惠人,道岂云远?
义敦于族,存亡以笃。
行成乎身,有美风俗。
驾言徂汝,宗姻出祖。
素盖遄归,号迎于路
作善降祥,所享奚啬?
吁嗟旌旄,乃以追锡。
常考功,表之「节惠」。
没而不忘,流徽永世
国门可望,丰原故林。
勒铭乐石,式昭德音。
宋故端明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工部尚书致仕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三千八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谥懿敏王公神道碑铭(并序 熙宁六年五月1073年5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乐全集》卷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公讳素,字某
其先大名莘人,曾祖五代唐庄宗时左拾遗,祖国初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始家京下,著籍开封
考以太尉真宗,并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封鲁、晋、魏国公
景德、祥符间,天下无事,生民安乐,功成垂统,号称太平,太尉位居朝首,执其政柄,故生极隆名,殁而从享于庙,为一代之宗臣,盛矣!
其薨也,章圣问诸孤,公犹未官,更以嗟恻,始授太常寺太祝
服阕,特迁大理评事
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
复召试,擢通判颍州,更怀州许州,三迁太常博士
近臣荐其材高,复召试,赐五品服。
凡三试禁林,当登馆阁之选,每以大臣亲嫌见抑。
出知濮州,年尚少,下观望。
有大姓倚要人横猾,公弹治竟法,吏民耸慑,政有能名。
河决,始复故道,转运使按濒河之田,檄郡县增赋。
公上言:流散方归,正宜保息。
特诏无得增赋,自濮七州之民皆被惠。
秩满,领宣州,未行,御史中丞孔道辅举充侍御史
未几,道辅外补,公亦出知鄂州
荆湖一道,配民率口鬻盐,公持利害不从,鄂人独免。
宿州
庆历初戎阻命,契丹来渝平,仁宗格以至诚,邻敌自怀。
益修政事,首增谏员,召公自宿知谏院、同判国子监,悉情献替,多见向纳。
皇子生,将大庆赉,曰:「西师尚严,劳臣在边,士苦战戍之勤,民疲赍送之役,而金帛散于不急,爵禄加于无功,庆赉非宜」。
朝议为止。
论天下贡士不得才行之实,请罢糊名,以取诚士。
论郡国置学校,择师官,以渐复里选之法。
中书凡中外奏事不即裁定,辄下近臣集议,盖执政者莫肯任咎,为此纷纷,由是集议稀阔。
论请置官三司,会校国计,省诸冗费以不訾。
仁宗间天章阁,召二府,出手诏访时务,公因列疏阙政十馀条,皆人所难言者。
他日帝坐延和殿,特召赐三品服,寻迁天章阁待制,领淮南都转运、按察使
时初加按察之名,以假司官之重,奉使者率以苛峻为称职,公独处之以平易,惟贪暴吏莫容焉。
故常更易贰税,致羡钱上供,以自为劳,公彻其敝。
朝廷闻而善之,举以戒诸路。
就迁泾原路经略使、知渭州
有操权者不悦公,伺衅危之。
河东转运使因事被劾,辞有及公者,坐徙华州
按推者与公薄亲,而不以闻,又坐是夺职徙江州
未至,改汝州,徙潞州
丁太夫人袁氏忧,服除,知兖州
待制,复知渭州
就拜龙图阁直学士,还领三班院,遂除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
至和二年仁宗不豫,内外忧恐。
,大雨水,蔡河堤坏,垫安上门,漂没军民庐舍,中旨遣马军帅范恪塞朱雀门。
公密启止之,众心以安。
白:今兹惟宜镇静,精察奸盗尔。
故狱市无扰,京下肃然。
于时识者谓公处动危时得体。
阅岁,迁龙图阁学士定州路马步都总管安抚使、知定州
寻除翰林侍读学士、知益州
益部会府,宴设岁费为钱数千万,取给牙校,习以为常,为裁节,所损几半。
川峡用铁钱,诸炉岁课,嘉、邛苦之,公请停铸,而货币以平,关市无乏。
汉中饥,遣赈廪而后以闻,朝廷适议救恤而奏至,见谓适便宜。
临下以恕,简而易从,条教明审,人情安便,故西川之政,人纪之。
代还,复知开封府
尝建请置使判官,主赋役之政令,置八厢官以决小罪,置发放司朱官以检稽违,后皆施行,称便。
久之请解,领群牧使
请补外,知许州
英宗初,羌入平凉塞,连犯堡塞,朝议择帅,谓无易公者。
端明殿学士,复知渭州
边人闻公至,曰:「无事矣」。
羌积服公威信,即解散。
既下车,境上恬然。
三帅平凉,御将卒有恩,阔略不苛急,人皆乐为用。
临事毅然,不可犯也。
时谓三边统率,公称最。
初在平凉部将蒋偕筑堡境外,为羌要击,间道窜归,公贳,令复往讫役。
总管狄青曰:「往必复败」。
曰:「死,君行矣」。
知不可徒还,故以死就功,而堡竟立。
有番官密悉,天水羌也,粗有计略,群羌所信。
前帅欲羁縻之,请以为诸族巡检
事下公议,公数其罪,械送本道,中路亡去。
诸将请重购之,以绝后患,曰:「是乌足以为者」?
不购,亦竟无能为。
一日方燕飨,边民惊哗,奔入城,将佐请阖门,防奸变。
曰:「妄相恐尔。
寇至,吾不知耶」?
传令敢妄有言者斩。
俄而自定,众服其明决。
西陲诸路内属番部因事质留者,有至老死不得出,阅其籍,情非甚恶而系久者,戒谕散遣之,莫不感悦。
弓箭手,边劲兵也,先有千馀家在境上,无城栅,寇至莫自保,公筑八堡分处之,老幼感泣曰:「自此有生计矣」。
旧事,弓箭手人骑分领于东西路巡检曰:「是属官但给田,使自衣食;
聚而役之,是废其业」。
趣使就耕,有警则发之,故战士竞劝,怀于自效。
拓州之西南城,浚隍三周,无虑二十万工,而民不知役,渭人刻功于石,画像于祠。
澶州廉察知成德军真定府路安抚使
太原帅缺,上顾谓辅臣:「河东节制四路,其议宿望以行」。
柄臣以公应诏,复端明殿学士,迁尚书左丞河东路经略安抚监牧使、知太原府
汾河暴溢,命筑诸堤防之缺,曰:「汇平晋,势必及郛」。
既而水果至,不为害。
年大杀,发公私,蠲诸赋,救荒之政甚设,民皆获济。
还朝,知通银台司、门下封驳事,以疾请外补,留提举醴泉观
复请知汝州
岁馀,疾稍侵,遂请老,以工部尚书致仕。
博士及此,凡历尚书省员外郎、郎中、侍郎,并三迁,中间除谏议大夫给事中澶州青州观察使尚书左丞,而以冬官老焉。
故事,致仕虽三公,无兼职者。
朝廷初立亲制,公首以学士就第。
宰相子,自励学问,洁操行,与游皆时俊,故朝论不敢以世家子弟等比。
台省清要官缺,物望必及之。
资尤劲,善谈论,及为御史谏官,论事上前,不挠权势,不顾嫌忌,称为敢言。
侍读经阁,至于前言往行,必精切开说,因以讽劝。
仁宗常命公悉上御史谏官时所论事,间省阅之,盖有简于上心者深矣。
晚之泾原英宗面谕曰:「朕知学士久矣。
边有警,其勉以行」。
且及进用意。
公还在道,英宗疾大渐,犹问辅臣:「王某至何所」?
至,会英宗上仙,遂赴真定
上亦旧闻公名,其往汝州,谓之曰:「汝,非卿所宜处,从所便尔」。
性恺易,无城府,善与人交,久而弥笃。
早从公游,及所尝奖荐,至于幕府文武,间登公卿,或至将相,而公处之自如也。
熙宁六年三月甲寅,薨于京师,享年六十有七。
上闻,为辍视朝。
奉常易名曰「懿敏」。
公生长富贵,及解绂私第,葺虚斋,悉屏平日玩好,陶器野服,放怀方外。
至于启手足,神志不乱,泊然怛化。
五月庚申,归葬文正公先茔。
文集二十卷,藏于家。
娶李氏,同安郡夫人礼部尚书维之女;
滕氏,安康郡夫人给事中涉之女;
张氏,永嘉郡夫人太傅士逊之女。
九男:厚,将作监主簿,早世;
固,大理评事
坚,光禄寺丞
巩、本、硕,大理评事
凝,秘书省正字
常、奥,将作监主簿
二女,适将作监丞李祥、文居中。
仆与公义兼姻友,故得详为纪述,后之载笔者有以传信于斯文。
铭曰:
宋有贤相太尉魏公。
昭事乃辟,于变时雍。
公其才子,祗服是似。
泱泱大风,德音载韪。
惟国之良,于朝有光。
令问令望,金玉其相。
史谏官,世家鲜处。
帝曰惟才,独蒙察举。
不将不迎,直躬以行。
思我王度,尚有典刑。
国之重防,守在三边。
公秉帅节,于蕃于宣。
卒乘辑睦,农狎于野。
赤囊弗驰,壶歌以雅。
英皇有言,公余旧知。
图任共政,既面命之。
召自平凉缀衣已没。
攀胡靡及,朔门复軷。
岩廊吁谟,匪咎匪诛。
时莫我与,将谁不如!
汝海之行,依依怀止。
驾言于归,遂致君事。
幅巾虚斋,萧然遗照。
回阅平生,恍如梦觉。
人生而静,泊湛诸情。
公将北首,静如厥生。
圣人贵真,真谓性命。
公乎庶几,知终以正。
秦国大长公主墓志铭(并序 治平四年八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乐全集》卷三八、《宋会要辑稿》帝系八之一四(第一册第一六九页)
秦国大长公主仁宗皇帝第九女也,母曰淑妃董氏,嘉祐四年四月二十五日诞生。
嘉祐初仁宗违豫,淑妃奉侍勤瘁,帝心察而怜之,眷遇甚渥,故主爱亦隆。
五年,封福安公主
八年,英宗纂御,进封康国长公主
治平四年,今上践阼,加号郑国大长公主
闰三月二十三日薨,年八岁。
主虽妙龄,地居尊属,在仁宗有兑女之宠,于英宗处天妹之重,今上当太主之贵,而太皇太后尽鞠育之慈,皇太后敦诸姑之好,可谓生而极盛荣之至也。
主既终三年之制,复值大行之恤,性资纯孝,情深攀慕,日课佛经,间或蔬馔,积毁癯瘠,感疾遂侵。
三宫轸怀,日就临问,亲省医剂,奄然无瘳,美玉韬华,明珠晦色。
琅函金简,应图牒以暂来;
矞云景星,见光灵而遽返。
中闱伤恸,掖庭哀送。
四月二日,菆涂于奉先资福精舍,上为辍视朝五日,追襚秦国大长公主
秋八月,从英宗皇帝龙輴归穸昭陵外域,别用卤簿仪物以从,盖旧礼也。
有诏近臣刊辞乐石。
铭曰:
月渚仙娥,星潢帝女。
周美天妹,汉尊太主。
初解文褓,承嬉紫房。
秾华凤彩,秀色龙章。
素瑟未工,玉箫方习。
黼幄爱隆,云軿回急。
三宫慈渥,五陵神隩。
逝不可留,吁嗟太早。
皇叔祖推诚保顺同德亮节崇仁守正佐运翊戴功臣宁海平江等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太保中书令杭州大都督府长史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上柱国襄阳郡食邑一万五千四百户食实封五千户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追封定王墓志铭(并序 治平四年八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乐全集》卷三八
王讳允良,字公彦
太宗皇帝八子,而燕恭肃王最幼,尤宠焉。
章圣缘先帝意,友爱加厚,久不就外邸,故以大中祥符六年生王于东宫
康国太夫人刘氏。
天禧四年,先王为言能胜衣趋拜,一命右千牛卫将军,方八岁。
越二年,仁宗践祚,迁大将军舒州刺史
天圣中,始预朝参,解将军,正授泰州刺史
俄除颍州团练使,徙单州
明道二年,天下乂安,朝廷讲稀阔之典,劭农务本,帝躬籍于千亩,预九推之位。
礼成覃庆,迁郑州防禦,易蔡州
陪祠南郊,进安州观察使
久之,改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
庆历元年景至,大祀圜丘,王备终献,陟降惟恪。
四年,恭肃王捐宫寝。
仁宗深惟祖宗基统之重,盖吴、潭,太祖之昭也,潞、许、邢、润、苏、华、燕,太宗之穆也,至是薨谢无存者,思盘维之重,虑深长之本,始议崇建戚藩,以屏王室。
于是以华原郡肇启王封,既而拜安国军节度使
皇祐二年冬,祀明堂,帝奉玉币。
既交于上下神祇,慨然嘉与天下均受灵贶,推恩中外,加中书门下平章事,换镇江节旄
至和二年检校司空、领泰宁军节度
嘉祐元年,行恭谢之礼,王陪祠登献。
七年,祫享太庙,除开府仪同三司、兼侍中彰信军节度
八年夏,英宗纂御,王以叔父之尊,检校太保、兼中书令泰宁军节度改封襄阳郡王
治平四年春宫车晏出,今上践阼,王久苦末弱,犹能力疾趋入,尽号慕之哀,真拜太保杭州大都督府长史宁海平江等军节度
哭而出,疾遂笃。
寻有中诏,俾朝朔望,以优尊属。
甫逾月而薨。
王姿表粹美,气质温厚,服宠四朝,惟一心。
仁宗之仁周于万物,而仁之所施,常自亲始,肆其眷待宗室,恩礼隆密,朝政之暇,佳辰令节,合族缀亲宴于内朝,如家人礼。
王于天属至近,行纯而节和,故被遇为渥。
赐以御笔飞白书,王既刻石以进,则遍锡公卿近臣嘉显之
王好修威仪,矜庄自喜,燕居裕如也,趋朝肃如也,侍祠恪如也。
性宽易,左右侍御小过失未尝谴责,甚者诘之,亦怡而弗厉,久于其侧者,莫见愠色。
永嘉郡,王之仲弟也,其子宗粹,早孤,王抚育如所生。
王既薨,粹请服三年,议者因以嘉王之仁心长者。
颇好篇咏,感物吟讽,时有风味佳句。
俸赐厚矣,未尝有畜也,府藏出入,未尝披其籍,亦不问其在亡。
国朝之制,不属宗室以吏事,优其禄秩,异其宠章,列邸京师,以奉朝请,为选儒学士,切磋讲习,广之道义而已。
所以笃亲亲之恩,不使任责,惇叙纠合,别于庶姓者也。
然间有蕴才业、抱器虑者,不偕于用,赍志以殁,故执册者无得而书;
不然,属籍之功名,岂直汉唐之比盛欤!
治平四年三月二十六日甲辰薨,享年五十有五。
讣闻,天子趣驾,欲往临哭。
司言大行梓宫在殡而止,辍视朝五日。
成服于苑中,文武班慰于崇政殿门。
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追封定王
闰三月甲午,菆涂于正寝之西楹。
八月癸酉英宗龙輴西引,从葬于河南永安先王之茔,英国夫人张氏祔焉。
夫人,横海军节度使、赠太师尚书令美之曾孙女,果州团练使士宣之女。
子八人:宗绛,右龙武军大将军郴州团练使
宗蔺,右武卫大将军台州刺史
宗劼、易,右监门卫将军
馀早世。
女八人:曰金堂县普宁嘉兴延安、安定同安普宁郡,皆已有适,其一幼。
孙七人:仲竣,右监门率府率,早世;
仲荟,右监门率府率
馀皆幼。
远日有期,奉诏纪实。
铭曰:
太宗之穆,燕为宠王。
恭肃之爱,亦钟襄阳
体自天人,虎蔚龙章。
肆得灵禀,敦和以庄。
胜衣奉朝,雅有嘉问。
宠章丽泽,康侯以晋。
乃启华原,荐更四镇。
淑旂绥章,兼绾相印。
迨事四朝,属尊位崇。
历长三省,汔登上公
并帅全吴,两藩之雄。
别建赤社,江汉是封。
有宋开基,百年光大。
极盛积隆,德周无外。
重仁累慈,恩光治内。
王生得辰,与国同泰。
帝坐路朝,一日万几。
昧爽丕显,居安思危。
王居深宫,以燕以嬉。
五十五年,始终盛时。
王享多福,四朝盛德。
亦惟淑慎,锡汝保极
嵩洛佳原,五陵接域。
往从先王,返此幽穸。
左武卫大将军沂州防禦使崇信军节度观察留后汉东郡公墓志铭(并序 治平四年八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乐全集》卷三八
平阳懿恭王子十七人,汉东伯仲为第六,母曰崇国夫人王氏,而汉东会稽县太君黄氏所出。
公讳宗回字晞圣
生九岁赐名,授官右侍禁
景祐中,会朝廷以环卫宗子,于是以东头供奉官左千牛卫将军
累迁至左武卫大将军沂州防禦使
年五十以疾终,时治平三年二月戊申也。
讣闻,辍朝一日,告赠崇信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汉东郡公
四月乙酉,权厝于奉先资福佛舍。
四年八月癸酉,从英宗龙驾往祔先王之茔。
累阶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官御史大夫,勋上柱国,爵开国公食邑三千七百户,真食七百户。
汉东仪度峻整,好学隶书,晓音律,善骑射
平居寡言庄色,俨如也。
有至性,年十一丧平阳号踊不自胜,若成人者。
会稽殁,毁慕癯瘠,宗族称其孝。
晚年笃信释法,不以世累萦其心。
宾祭内外之事,属于其配,忘怀委顺,以游乎方之外。
夫音伎之乐,玩巧之好,乃富贵之地,耳目之所常湛没者;
是之弗由,而独远离苦集之途,庶几真常之境。
推其所尚,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于为善而已。
夫人陇西郡李氏,克勤内则,恭顺宜家,公之所以得不为尘事所婴,以夫人干家之蛊,有馀裕也。
子二人:仲革、仲洽,并以将军雅州昌州刺史,皆端固修立。
女三人:长适右侍禁彦明,次适左侍禁倪良嗣,次尚幼。
孙三人:士纵,右千牛卫将军
士凭、士钲,并皆右监门率府率
孙女八人,俱幼。
铭曰:
孝哉汉东,至性天得。
永怀二人,哀哀罔极。
薄诸可欲,忘怀世累。
将超于彼,自归觉地。
知此如幻,孰为延促?
往从先王,维嵩之麓。
宗室赠右屯卫大将军仲考墓志铭(并序 治平四年八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乐全集》卷三八
仲考字晞尹,魏恭宪王之曾孙,平阳恭王之孙,右龙武军大将军丹州防禦使宗产之子。
皇祐三年四月生,至和二年始赐名,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嘉祐八年英宗皇帝践阼,改右监门率府率
治平四年今上即位,迁右千牛卫将军
五月甲申,以疾终,享年一十有七。
讣闻,辍视朝一日。
右屯卫大将军,权厝普济佛舍。
八月癸酉,从大行灵驾,葬河南永安,以祔先王之茔。
累阶金紫光禄大夫,勋上护军,爵开国子食邑六百户
娶王氏,一女。
屯卫幼而岐嶷,长而向善,方朝廷设官立学,以导宗子于德义,而不得逊志进修,以成其之才之性,为可伤矣。
观其临终之辞,与父兄相反复,而爱顺之心,尤足悲者矣。
铭曰:
幼女稚妻,常情在兹。
逝将去汝,云胡不悲?
此爱能轻,是有刚节。
独于父兄,咽不忍绝。
乃其性资,知义所存。
虽不享年,斯明不昏。
宗室右武卫大将军黄州刺史令稼夫人寿昌县李氏墓志铭(并序 治平四年八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乐全集》卷三八
寿昌县李氏,故右监门卫将军言之孙,故右侍禁祺之女,于今皇太后为外族。
治平三年八月,归于右武卫大将军黄州刺史令稼。
武卫乃冀康孝王惟吉之曾孙,庐州观察使庐江侯守度之孙,舒州刺史世括之子。
寿昌既归,事舅姑如父母,事其夫甚恭愿,和顺之性,出于自然。
黄州之讲学也,承奉尤祗勤,辄躬馔以待,盖喜其良之逊志自修也。
且曰:「富贵而能为善,吾心乐哉」!
盖知内助之益者欤!
四年五月辛丑,以疾终,享年十有九。
六月己酉,殡于普济佛舍。
八月,从英宗皇帝灵驾葬河南永安。
女一人,始育。
黄州,宗室之秀;
寿昌才德婉淑,宜与之偕老。
而遽然以逝,亦可悲矣!
铭曰:
生也犹幻,性也本真。
幻何延促,真不可沦。
嗟嗟夫人,所禀之纯。
惜哉奄忽,以还氤氲。
右监门卫大将军仲炎夫人秀容县李氏墓志铭(并序 治平四年八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乐全集》卷三八
秀容县李氏,章懿皇后之侄女也。
曾祖延嗣尚书令吴国公
仁德尚书令、秦国公
用和中书令安定郡
章懿皇后诞生仁宗皇帝,以外家之重,阀裔光大。
秀容幼聪惠,今慈寿太皇太后养于閤中,仁宗选皇族之秀,以归于右监门卫大将军仲炎。
有子五人:士良、士屏,皆终于内率府副率
次亦亡;
二人幼,未名。
女一人,早夭。
秀容以贵戚之后为宗室妇,盥栉事舅姑,谨恪严翼,如出寒素,无怠弛之意。
治平四年三月甲戌,以疾终,年二十有四,权厝于奉先佛舍。
八月癸酉,从英宗灵驾往葬于河南永安。
铭曰:
善事舅姑,从夫以顺。
贵出后家,惟循箴训。
云何先春,凋此芳舜?
二子肯堂,尚承淑问。
左骁卫大将军世谧夫人仁寿县安氏墓志铭(并序 治平四年八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乐全集》卷三八
仁寿县安氏,赠左骁卫大将军世谧之配。
祖习,解州防禦
考惟演,东头供奉官
十有四岁而归骁卫
骁卫才冠,捐馆。
仁寿奉姑清河郡夫人张氏,妇道甚备,供养谨恪,未尝不适其意。
治平二年六月辛卯卒,年三十有七。
四年八月英宗灵驾西引,从窆于永安,以祔其夫之茔。
子一人:令业,右监门率府率,早世。
仁寿既伤其夫而哀其姑,又悼其子,于是口不茹荤,手不释佛书,痛自勉约,如是积年,竟先其姑而亡,可悲也矣!
铭曰:
无夫何仪?
无子何依?
苦志靡它,之死不违。
勤劳瘁劬,奉承其姑。
二纪一心,之死不渝。
春露易晞,秋华易萎。
从夫违姑,姑情独悲。
朝散大夫尚书户部侍郎致仕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九百户食实封五百户赐紫金鱼袋王公墓志铭1069年闰11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乐全集》卷三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英宗治平二年龙图阁学士给事中、知陈州王公年七十,请致君事,以尚书礼部侍郎得谢归乡里。
今上即位,改户部
熙宁二年岁次己酉闰十一月八日,无疾燕坐,终于正寝,享年七十有六。
公讳贽,字至之庐陵太和人
王氏自太傅导,为江左盛族。
唐末,公之从伯祖绾从杨行密江淮有功,其子崇文终吉州刺史,因家焉。
天禧三年进士擢第,释褐邵州防禦推官,历衡、连、郴三州军事判官,初仕即以风干著称。
本部任材,监兴国军大冶县茶场、兼知县事
大冶江西剧县,吏猾民豪,久不治,讼有至数年不决,敝事尤多。
公到未几,政以清简闻。
著作佐郎、监益州军资库
枢密直学士王公鬷领益部,辟公幕府
流内铨已注官在路,公闻,诣府白曰:「选人远官勤矣,如之何使之中途而返也」?
坚请,复奏寝前章。
王公善其意,从之。
就改秘书丞
京尹知开封府尉氏县
时承献后垂箔之后,中人擅势,衔命出邑,下者邀索挠民。
公密疏其事以闻,朝廷因以正法,中人威暴由是始沮。
后尹杜祁公知之,深所嗟赏,以为由一邑而正天下之法,可谓之能才矣。
叙迁太常博士,用三司使荐,提举江淮广东榷盐,陛辞,赐五品服章。
规画功利,务便公私,不专为聚歛上课。
召还,将有以擢用,操事者有不悦,故但除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信州
公常谓,吏道以精勤为本。
阅诸帐籍,至获隐没官物数百万。
上言:「州县之治,簿书为要,一郡之敝,推而知其积矣」。
因条上钩考之法,周防详密,遂为著令,至今奉行。
庆历初湖南溪峒骚动,择用并边牧守,公以选知道州
朝廷专遣使安抚,至州,分布兵屯,多非要害。
公执不可,使者方责拒命,俄而蛮寇来袭,公击走之,遂不敢犯境。
监司列上功状,玺书褒谕。
宪台荐公文中御史,召除殿中侍御史,乘传赴阙。
真宗天禧中,诏置谏院,定除谏官六员,而难用人,员常不足,乃命于三院选二员充言事御史
中间久废,及是公犹未至,道除此职。
既对见,仁宗问公:「近臣称卿才,今将何以称职」?
公对曰:「臣远方寒士,过属言责之地,若事系朝廷大体,或奸邪罔惑聪明,有犯无隐,死且不避。
至于人臣闺门暧昧之私,交构爱憎之迹,险危之说,实伤美化,臣窃耻之」。
仁宗曰:「卿言是也。
近日言事官章疏大率如卿言,朕深不取」。
入台供职,迁侍御史
未几,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谏院判国子监
逾年,改起居舍人直史馆、判司农寺
未期,除天章阁待制,仍知谏院
仁宗尝御迎阳门,召两禁台谏官,亲策问时政得失。
公既上对,复赐手诏,令尽所未言。
益条当世所急十馀事,多见纳用。
庆历皇祐间,政尚宽易,公有以开发者焉。
间因进对,书思对命于笏󲦤而读奏。
上指之问曰:「此记何等事也」?
公因得一一条陈,时对甚久。
既退,上顾谓入内都知张永和曰:「五方异禀,风俗不同。
或南士而有燕赵之气,是人资必忠厚,仕亦贵显,王某之谓也」。
殿上闻者莫不属目。
公论事能揣知人主深旨,情辞婉顺,不为矫激,切摩归之正而后已。
中贵人王守忠以储邸旧恩眷遇任事,尝缘薄劳而迁重职,台谏官章疏继上,不纳。
公请对,上迎谓之曰:「卿岂非论王守忠耶」?
曰:「臣所论非一事」。
既而徐及守忠,所言精切,信而有稽,仁宗亟命内臣宣谕中书,收寝诰命。
久在言路,终守初对之意,以大体自任不渝也。
别受命知贡举、领三班院、判吏部流内铨,犹兼谏省
天章阁直学士,选名臣充员,首以命公,即拜河北都转运使
时具庆,父牧以赞善大夫致政,后赠工部尚书,母安定郡太君潘氏,年偕八十馀,恳辞河北
仁宗曰:「欲卿谙历边事,行且召矣」。
即遣内珰就私第赐尚书绯衣、银鱼,太夫人冠帔,又为发内帑缗一百万,俾资储峙,其宠遇如此。
到部,均赋役,固河防,振灾害,节冗费,权倖忌其公,朝廷称其勤。
考绩迁礼部郎中
岁中祀明堂霈恩,迁吏部
以二亲耋老,数求江外一州,以便迎养,就移知洪州
未离部,丁外艰安定继终于路,护丧南归。
服除还阙,以寰内陈、许、郑、滑、曹为辅郡,增设兵防,而置京畿转运使,除公枢密直学士充使。
岁馀职罢还朝,复领三班院,迁左谏议大夫,出知郑州
久之,迁龙图阁学士,移高阳关路马步都总管安抚使、知瀛州
高阳,北道之冲,旧城隘,军民居城外,以盟书故,难于兴筑。
庆历初契丹来渝平,鄙上缮亭障,因此展关城,累更守将而功不就。
巡视,曰:「城以保民,军政宜先此」。
即计徒庸,增版干,不日而雉堞楼橹完备,军府增气,后人赖焉。
边吏偷安,法防多弛,公谨关市,严讥禁,毋习茍简,必守故常,方略设施,毅然得镇守之体。
以任官坐累,降秩一等,内阁如故,知池州
寻复左谏议大夫,知江宁府
英宗践阼,进给事中,移陈州
引年得请,遂归庐陵
雅知养生,夙明性理,心量虚旷而得安乐。
好书画,能鉴赏,古之名笔多购得之,聚书万馀卷。
所居有林塘之胜,高僧野客谈禅话道,间从诗酒,优游自娱。
世事一不屑意,萧然有方外之趣,以至泊然委化,神明不动,其所得精矣。
特被仁宗厚遇,每见玉色怡然,退而犹若不及,左右常候知之。
知贡举,御书「博学」字赐之
领畿漕,御书「安民」字赐之
往帅瀛关,宸章宠行,意皆有所褒藉。
旨在大用,而竟不及,士友以为惜。
夫人刘氏,封同安郡君,前二年卒。
子二人,曰仪,终殿中丞
曰亿,今为职方员外郎,前知袁州
一女,适筠州军事推官萧迅。
四孙:曰球,曰瑰,大理评事
曰瑜,曰玠,郊社斋郎
平生论述多切时务,有《奏议集》二十卷,《别集》二十卷,藏于家。
年月日葬于乡,夫人不祔,从本俗也。
仆与公义,有莫逆之契,故亿以迅所撰行状来请铭。
铭曰:
仁皇在御,四十二祀。
万邦黎献,惟帝时举。
皇无好恶,遵王之路。
阅人则多,鲜承殊顾。
公来远方,孰先为容?
惟其诚心,于以自通。
诚至心精,百里斯顺。
以此事君,不结而信。
宪台谏省,匪卷则折。
公居累年,始终一节。
河朔之行,临遣依依。
后命未申,泣血南归。
历守五州,载其善政。
为治不同,所同清净。
七十得谢,遂老而传。
筑居幽閒,邃兼林泉。
以天倪,自得为得。
采真之游,诣其冥极。
达宗乘,即动非动。
入理之门,契其妙用。
逍遥乐地,如是七年。
泊尔宴寂,还其本然。
迷有生死,悟无去住。
一切一如,是公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