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吕居仁集序庆元二年九月1196年9月16日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三、《渭南文集》卷一四、《东莱诗集》卷首、《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七六、《四续古文奇赏》卷二○、《八代文钞》第三五册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天下大川莫如河江,其源皆来自蛮夷荒忽辽绝之域,累数万里,而后至中国,以注于海。
今禹之遗书,所谓岷积石者,特记治水之迹耳,非其源果止于是也。
故《尔雅》谓河出昆崙虚,而传记又谓河上通天汉。
某至,穷江源,则自蜀岷山以西,皆岷山也。
地断壤绝,不复可穷。
河江之源,岂易知哉!
古之学者盖亦若是。
惟其上探伏羲唐虞以来,有源有委,不以远绝,不以难止,故能卓然布之天下后世而无愧。
凡古之言者皆莫不然。
自汉以下,虽不能如三代盛时,亦庶几焉。
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
建炎绍兴间,承丧乱之馀,学术文辞,犹不愧前辈
如故紫微舍人东莱吕公者,又其杰出者也。
公自少时,既承家学,心体而身履之,几三十年。
仕愈踬,学愈进,因以其暇尽交天下名士,其讲习探讨,磨砻浸灌,不极其源不止。
故其诗文,汪洋闳肆,兼备众体,间出新意,愈奇而愈浑厚,震耀耳目,而不失高古,一时学士宗焉。
晚节稍用于时。
西掖,尝兼直内庭,草赵丞相鼎制,力排和戎之议,忤秦丞相
秦公自草日历,载公制辞以为罪,而天下益推公之正。
公平生所为诗,既已孤行于世,嗣孙祖平又尽裒他文凡若干首为若干卷,而属某为序。
某自童子时,读公诗文,愿学焉。
稍长,未能远游,而公揖馆舍。
晚见曾文清公文清谓某,君之诗渊源殆自吕紫微,恨不一识面。
某于是尤以为恨,则今得托名公集之首,岂非幸欤!
庆元二年九月既望中大夫提举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山阴陆某谨序。
方德亨诗集序庆元六年四月1200年4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三、《渭南文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诗岂易言哉,才得之天,而气者我之所自养。
有才矣,气不足以御之,淫于富贵,移于贫贱,得不偿失,荣不盖愧,诗由此出,而欲追古人之逸驾,讵可得哉?
予自少闻莆阳有士曰方德亨名丰之,才甚高,而养气不挠。
吕舍人居仁何著作󲦤之皆屈行辈与之游。
德亨晚愈不遭,而气愈全,观其诗,可知其所养也。
既殁若干年,待制朱公元晦,以书及德亨之诗示予于山阴,曰:「子为我作德亨集序」。
往时,有方畇者,与德亨同族,为予言:德亨遇疾,卒于临安逆旅。
垂困,犹能起坐,正衣冠,手自作书与其族人官临安者,使买棺。
棺至,乃殁,色辞不异平日。
非养气之全,能如是乎?
请以是为序。
庆元六年四月丁酉山阴陆某序。
跋云丘诗集后1204年2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八、《渭南文集》卷二九、《放翁题跋》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宋兴,诗僧不愧唐人,然皆因诸巨公以名天下。
林和靖之于天台长吉宋文安之于凌云惟则欧阳文忠公之于孤山惠勤石曼卿之于东都秘演苏翰林之于西湖道潜徐师川之于庐山祖可,盖不可殚纪。
潜、得名最重,然世亦以苏、徐两公许之太过为病,馀则徒得所附托,故闻后世,非能岿然自传也。
予观云丘诗,平淡闲暇,盖庶几可以自传者。
政使不遇吕居仁苏养直朱希真王性之范至能、亦决不泯没,况如予者,乌足为斯人重哉?
其徒觉净以遗稿来,求题其后,十款吾门不厌,故为之书。
嘉泰四年二月乙巳笠泽陆某书。
洞霄宫1203年12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六、《渭南文集》卷一六、《咸淳临安志》卷七五、万历《杭州府志》卷一○○、《洞霄图志》卷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造化之初,昆崙旁薄。
一气既分,天积气于上,地积块于下,明为日月,幽为鬼神,聚为山岳海渎,散为万物。
万物之最灵为人,人之最灵为圣哲、为仙真。
而道为天地万物之宗,幽明巨细之统,此虙羲、黄帝老子所以握乾坤司变化也。
其书为《易》六十四卦,《道德》五千言,阴符西升度人生神之经,列御寇庄周、关喜之书。
其学者必谢去世俗,练精积神,栖于名山乔岳,略与浮图氏同。
而笃于父子之亲,君臣之义,与周公孔子遗书无异,浮屠氏盖有弗及也。
临安府洞霄宫,旧名天柱观,在大涤洞天之下,盖学者之所庐,其来久矣。
至我宋,遂与嵩山崇福宫独为天下宫观之首,以宠辅相大臣之去位者,亦有以提举洞霄召拜左相者。
则其地望之重,殆与昭应、景灵、醴泉、万寿、太一、神霄、宝箓为比,它莫敢望。
真宗皇帝时,始制诏改宫名,赐金宝牌,又赐仁和县田十有五顷奉斋醮,悉除其租赋。
至政和间,宫以历岁久,穿坏漫漶,徽宗皇帝降度牒三百,命两浙转运司复兴葺之,岁度童子一人为道士
建炎中,又废于兵火。
高宗皇帝中兴大业,闻之当宁太息,乃绍兴二十五年皇太后之命,建昊天殿,钟楼经阁,表以崇闳,缭以修庑。
费出慈宁宫,梓匠工役,具于修内步军司中使临护,犒赐踵至。
既不以命有司,而山麓之民,亦晏然不知有役。
一旦告成,金碧之丽,光照林谷,钟磬之作,声摩云霄,见者疑其天降地涌而神运鬼输也。
可谓盛矣!
及上脱屣万几,颐神物表,遂以乾道二年,自德寿宫行幸山中,驻跸累日。
太官进蔬膳,亲御翰墨,书《度人经》以赐。
自有天地,即有此山,殊尤之迹,未有若此者。
庆元六年九月,葆光大师宫都监潘三华与知宫事高守中、同知宫事水丘居仁以告山阴陆某,曰:「愿有纪以为无穷之传」。
某以疾未能属稿。
后三年,同知宫事王思明与其徒李知柔,航涛江入东,继以请,乃叙载其本末如此,且为之铭曰:
祥符锡之书。
乃作昭应,比隆羲图。
元丰景灵,列圣攸居。
元祐上清,以祝帝储
栋宇煌煌,焕于天衢。
徽祖神霄,诞弥九区。
迨我高皇,东巡于吴。
眷言天柱,镇兹行都。
警跸来临,神明翊扶。
乃御幄殿,穆清斋居。
天日下照,雨露普濡。
迨今遗民,注望属车。
三圣嗣兴,绍圣谟。
千础之宫,骞腾太虚
宝磬鸿钟,震于江湖。
肆作颂诗,用纪绝殊。
曾文清公墓志铭1178年12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七、《渭南文集》卷三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
公讳字吉父
其先赣人,徙河南之河南县
曾祖识,泰州军事推官
妣祖氏,宁晋县李氏。
祖平,衢州军事判官,赠朝散大夫
慈利县刘氏。
考准,朝请郎,赠少师
魏国太夫人孔氏。
公有器度,舅礼部侍郎孔武仲秘阁校理平仲叹誉以为奇童
未冠,从兄官郓州,补试州学为第一。
教授孙协亦赣人,异时读诸生程试,意不满,辄曰:「吾江西人属文不尔」。
诸生初未谕。
及是,持公所试文,矜语诸生曰:「吾江西人之文也」。
乃皆大服。
已而入太学,屡中高等,声籍甚。
会兄弼提举京西南路学事,按部,溺死,无后,特恩补公将仕郎
公以太夫人命,不敢辞。
试吏部,铨中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教授,迁辟雍博士,兼编修史检阅官
时禁元祐学术甚厉,而以剽剥颓阘熟烂为文。
博士弟子。
更相授受,无敢异。
一少自激昂,辄摈弗取,曰「是元祐体也」。
公独愤叹,思一洗之。
一日,得经义绝伦者,而他场已用元祐体见黜,公争之,不可。
明日,会堂上,出其文诵之,一坐耸听称善,争者亦夺气。
启封,则内舍生陈元有也。
元有遂释褐。
文体为少变,学者相贺。
宣义郎,入秘书,为校书郎
道士林灵素,以方得幸,尊宠用事,作符书,号神霄箓
自公卿以下,群造其庐拜受。
独故相李纲、故给事中傅崧卿及公,俱移疾不行。
出为应天少尹,尹故相徐处仁敬待公。
公尝决疑狱,徐公谢曰:「始徒谓君儒者,乃精吏道如是耶」!
一日,有中贵人传中旨取库金,而不赍文书,徐公用府寮议,将姑许之。
公力争,至谒告不出。
徐公虽不果用,而尤以此服公。
丁内艰服除,主管南外宗室财用。
靖康初提举淮南东路茶盐公事。
女真入寇,都城受围,太府盐钞无自得,商贾不行。
公乃便宜为太府钞给之。
比贼退,得缗钱六十万。
丧乱之馀,国用赖是以济,而公不自以为功也。
提举荆湖北路茶盐公事。
群盗大起,湖北诸郡皆破,独辰、沅、靖三州仅存。
有封桩盐,公以与蛮獠货易,得钱数巨万,间道上行在所
孔彦舟鼎州,川陕宣抚使司幕官傅雱者,辄假彦舟湖北副总管彦舟自称官军,而杀掠四出自若也。
俄以总管檄,檄公求盐给军食,官属震恐,请与以纾祸,公卒拒不予。
其后,有为鼎澧镇抚使者,怙权暴横,复欲得盐。
公曰:「使吾畏死,则输彦舟矣」。
亦卒不予。
以疾乞闲,主管临安府洞霄宫
起为福建路转运判官,未赴,改广南西路
广南支郡赋入。
悉隶转运司,岁度所用给之,吏缘为奸。
公独亲其事,吏不得与。
文书下,诸郡惬服
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改两浙西路
太师秦桧用事,与虏和,士大夫议其不可者,辄斥。
公兄为礼部侍郎,争尤力,首斥,而公亦罢。
时秦氏专国柄未久,犹惮天下议,复除公广南西路转运副使,以慰士心。
荆湖南路
贼骆科起郴州宜章县,郴道桂阳皆警,且度岭。
湖北宣抚司遣将逐捕,贼引归宜章临武峒,宣抚司遂以平贼闻,公独奏其实,朝廷始命他将讨平之。
主管台州崇道观
提举湖北茶盐,未赴,改广西转运判官
公虽益左迁,然于进退,从容自若,人莫能窥其涯。
主管崇道观,寓上饶七年,读书赋诗,盖将终焉。
绍兴二十五年卒,太上皇帝当宁慨然,尽斥其子孙姻党而收用耆旧与一时名士。
十一月,起公提点两浙东路刑狱。
公老矣,而精明不少衰,去大猾吏张镐,一路称快。
明年,知台州
公娶钱氏。
有郡酒官者,夫人族子也,大为奸利,且恣横,患苦里闾,公亟捕系狱,奏废为民。
黄岩用两吏为囊橐以受赇,吏持之,令不胜怒,械吏置狱,一夕皆死。
公发其罪。
或以书抵公曰:「令,左丞相客也」。
公治益急,亦坐废。
逾年,召赴行在所,力以疾辞。
除直秘阁,归故官,数月,复召。
既对,太上皇帝劳问甚渥,曰:「闻卿名久矣」。
公因论士气不振既久,陛下兴起之于一朝,矫枉者必过直,虽有折槛,牵裾还笏,若卖直沽名者,愿皆优容奖激之。
时太上惩秦氏专政之后,开言路,奖孤直,应诏论事者众,公惧或有以激讦获戾者,故先事反覆极论,以开广上意。
太上大悦。
秘书少监
先是少监选轻,士至不乐入馆。
公既以老臣自外超用,名震京都,及入朝,鬓须皓然,衣冠甚伟。
虽都人老吏,皆感欷,以为太平之象。
于是公去馆中三十有八年矣,举故事与同舍赋诗饮酒,纵谈前辈言行,台阁典章,从容每竟日。
故相汤思退尝语客曰:「恨进用偶在前,不得当斯时从曾公游也」。
其为荐绅歆慕如此。
尚书礼部侍郎
初,公兄楙,历礼部侍郎尚书
兄开,亦为礼部侍郎
至是公复继之,衣冠尤以为盛事。
二十七年吴越大水,地震,公极论消复灾变之道,及言赈济之令当以时下,太上皆嘉纳。
时将郊祀,公力请对,言臣老筋力弗支矣,陛下郊天,若礼官失仪,亦足辱国。
太上曰:「卿气貌不类老人,姑为朕留」。
公再拜谢曰:「臣无补万分一,惟进退有礼,尚不负陛下拔擢。
不然,且为清议罪人」。
乃以集英殿修撰提举洪州玉隆观。
又三岁,除敷文阁待制
完颜亮盗塞,下诏进讨,已而虏大入,或欲通使以缓其来。
公方病卧,闻之奋起,上疏曰:「遣使请和,增币献城,终无小益,而有大害。
为朝廷计,当尝胆枕戈,专务节俭,整军经武之外,一切置之。
如是,虽北取中原可也。
且前日陛下降诏,诸将传檄,数金人君臣,如骂奴耳,何词复和耶」?
今上初受内禅,公又上疏累数千言,大概如前疏而加详。
既封奏,具衣冠溯阙再拜,乃发。
公自宣义郎十一迁为左中大夫,至是以即位恩,迁左太中大夫执政欲起公入侍经筵,度不可致,乃以公子逮为提点浙西刑狱以便养。
隆兴二年,公上章谢事,迁左通议大夫,致仕。
庄文太子立,群臣为父后者,得加封其亲。
公子逢请于朝,而有司疑公官高,诏特迁左通奉大夫
乾道二年五月戊辰,卒于平江府逮之官舍,享年八十三,爵至河南县开国伯食邑至七百户。
公平生燕居庄敬如斋,至没不少变。
九月辛酉,逢等葬公于绍兴府山阴县凤凰山之原。
诏赠左光禄大夫,有司谥曰文清
娶故翰林学士钱协之孙,朝请郎东美之女,封鲁国太夫人
男三人:逢,朝散大夫尚书左司郎中
逮,朝奉大夫,充集英殿修撰,知湖州
迅,通直郎主管台州崇道观
女一人,嫁右朝散郎吉州吕大器
孙男七人:槃,迪功郎,监户部赡军乌盆酒库。
㮚,承务郎,新知平江府长洲县
从政郎,监户部赡军诸暨酒库。
棨,迪功郎,监建康府提领激赏酒库
概,宣教郎
棐,修职郎,监明州支盐仓。
棠,迪功郎,新湖州长兴县
孙女九人:长适从事衢州江山县李孟传,次适通直郎通判扬州军州事朱辂,次适宣义郎新浙东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詹徽之,次适从政郎婺州金华县丞邢世材,次适宣教郎干办行在诸军审计司叶子强,次适修职郎吕祖俭,次适文林郎湖州长兴县丁松年,次适迪功郎明州慈溪县主簿王中行,次适迪功郎衢州比较务张震
曾孙男女十三人。
公贯通六经,尤长于《易》、《论语》。
夙兴,正衣冠,读《论语》一篇,迨老不废。
孝悌忠信,刚毅质直,笃于为义,勇于疾恶,是是非非,终身不假人以色词。
少师捐馆舍,公才十馀岁,已能执丧如礼,终丧不肉食。
及遭内艰,则既祥犹蔬食,凡十有四年,至得疾颠眴乃已。
每生日,拜家庙,未尝不流涕也。
平生取与,一断以义。
三仕岭外,家无南物,或求沉水香者,虽权贵人不与。
台州,以属县并海,产蚶菜,比去官,终不食。
初佐应天时,元祐谏臣刘安世无恙,党禁方厉,仕者不敢闯其门,公独日从之游,论经义及天下事,皆不期而合。
避乱寓南岳,从故给事中胡安国推明子思孟子不传之绝学。
后数年,时相倡程氏学,凡名其学者,不历岁取通显,后学至或矫托干进。
公源委实自程氏,顾深闭远引,务自晦匿。
及时相去位,为程氏学者益少,而公独以诚敬倡导学者。
吴越之间,翕然师尊,然后士皆以公笃学力行,不哗世取宠为法。
公治经学道之馀,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杜甫黄庭坚为宗,推而上之,由黄初建安,以极于《离骚》、雅、颂、虞、夏之际。
初与端明殿学士徐俯中书舍人韩驹吕本中游。
诸公继没,公岿然独存。
道学既为儒者宗,而诗益高,遂擅天下。
有文集三十卷,《易释象》五卷,他论著未诠次者尚数十卷。
某从公十馀年,公称其文辞有古作者馀风,及疾革之日,犹作书遗某,若永诀者,投笔而逝。
故公之子以铭属某。
会某客巴蜀,久乃归,铭之岁,实淳熙五年,去公之殁十二年矣。
铭曰:
圣人既没,道裂千岁,士诵遗经,用鲜弗戾。
孰如文清,得于绝传,耄期躬行,知我者天。
秉礼蹈义,笃敬以终,病不惰媮,大学之功。
仕岂不逢,施则未究,刻铭于丘,维以诏后。
方伯谟墓志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渭南文集》卷三六
伯谟甫,姓方氏名士繇一名伯休莆阳人
曾大父会,事徽宗皇帝,出入荣显,显谟阁待制,赠少师
大父昭,左朝请大夫,尝入尚书省,为驾部郎中
父丰之,右迪功郎,监建州丰国监,中书舍人吕公居仁著作郎何公晋之,皆屈年辈与之游,绍兴间有名士方德亨者是也。
予尝序其文,今行于世。
伯谟甫所自出,曰兵部尚书吕公安老尚书以临大节不挠,死淮西之难,载在国史。
伯谟甫遭父忧,时才十二岁,从太夫人依外家,居邵武军
执丧,已能无违礼,而事太夫人及庶祖母以孝谨称。
小学,与他童子从师授经,既退,意不满,为朋侪剖析义理。
师闻之,悚然自失。
既冠,游乡校,试屡在高等。
侍讲朱公元晦倡道学于建安,往从之。
朱公之徒数百千人,伯谟甫年尚少,而学甚敏,不数年,称高弟。
因徙家从之于崇安五夫籍溪之上。
所以熏陶器质,涵养德业,磨砻浸渍,以至于广大高明者,盖朱公作成之妙,而伯谟甫有以受之也。
伯谟甫既见朱公,即厌科举之习,久之,遂自废,不为进士,专以传道为后学师
《六经》皆通,尤长于《易》,亦颇好《老子》,尝叹曰:「老子之言,盖有所激者,生于衰周,不得不然。
世或黜之,以为申韩惨刻,原于《道德》,亦过矣」。
又曰:「释氏固夷也,至于立志坚决,吾亦有取焉」。
其博学兼取,不以百家之驳掩所长如此,亦足见其资之宽裕忠厚,与世俗异也。
伯谟甫晚得脾弱之疾,春夏之交辄作,不能食者弥月乃已。
庆元五年夏,病如常岁。
至五月庚申,忽命家人为之总发,既毕,取镜自照,正冠危坐而殁,得年五十有二。
娶黄氏、曹氏。
男女各三:男曰丕、曰立、曰平。
女嫁张崟、刘学稼,幼未行。
明年,卜葬于武夷山石门寺之原。
六月,丕书来请铭,其辞指甚哀。
予虽老病昏眊,亦重违孝子之意。
伯谟甫之贤,固愿有所述,遂不敢辞。
初,德亨之文,豪迈警绝,人莫能追及。
伯谟甫之作,则闲澹简远,有一唱三叹之音,世莫能优劣之也。
工于书,自篆籀分隶行草诸体,皆极其妙。
又能讲其时世之变,与圆方腴瘠之法,听之终日忘倦。
遗稿数百篇,与它著书甚众。
丕等方辑之未成。
好方技,治疾有奇验,能逆决生死,著《伤寒括要》亦未成。
尝谓予曰:「士贫,惟卖药可为。
然子孙继为之,有怠且欺,则不免害人,不若不为之愈也」。
大抵伯谟甫多才艺,所能辄过人,其思虑精诣又若此。
然在伯谟甫,皆不足言,故不详著。
铭曰:
方氏三徙,而不出,君从朱公,始为建人。
武夷山麓,郁有封树,车过必式,曰是为伯谟甫之墓。
赣守张子智贵谟重修思贤阁奉赵清献公庚申十二月1200年12月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霜凝宪简肃朝衣,日转熙台治郡时。
事道初无中与外,居仁自有勇兼慈。
氓谣曾咏来何暮,德政常留去后思。
眼看清规非面友,肩随画像是心期(以上《周益文忠公集》卷四二)
永新张秀才居仁隆兴二年1164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省斋文稿》卷二七、《翰苑新书》续集卷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远屈高轩,宠贻长韵。
情文厚甚,虽非衰朽之敢当;
词采粲然,足见藏修之有素。
莫展报琼之好,空勤垂橐之归。
愧感在中,敷陈难尽。
吕子约寺丞庆元二年十月1196年10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九、《书稿》卷三、《南宋文范》卷三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某拜启:临江转致九月三日书,不胜感谢。
不闻问复月馀,想惟德履超胜。
令似痁疾,必已无事。
贤閤安人少睡,必是多虑。
会稽曲折,岂应知也。
某老病杜门,交游殊稀,盖季章痔未全愈耳。
今秋渴雨,芙蓉大段稀疏,小车按行之乐亦岂易得耶?
汪时法计时通问。
钱文季金华县,俟来春趁班注邑,可谓良图。
近附仓司便遣报,因书试询,达否?
刘公度得耿漕文字申明,诣曹改官,张帅语客云尔,未知果何如。
考亭间得书,孜孜范碑,殊可敬叹,然亦有疑。
庆历诸贤黑白太明,致此纷纭。
六一壮年气盛,切于爱士,不知文靖浑涵精深,期于成务,未免责备。
正献兄弟方含章不耀,人所未知,故语言多失中,后来大段自悔。
所谓君子之过,不必曲为说道理。
如《仁宗实录》皆经名公笔削,仍亲当时议论,其于西事本末略不及二公,意亦可想。
今观《自记》首云「学道三十馀年」,却似后学说话,至以忠宣比尧朱,亦太过。
本朝诸公心平如忠宣者几希,设有真迹,尚未敢必,况居仁所传耶!
张续帖在谁家?
如「修性多病」之句良可疑,「殊不喜居京」亦非六一语。
苏明允帖若果有之,则黄门龙川志》说碑处自当具言,何必引张安道为證也!
陈无己《谈丛》尤乖疏,如说幸澶渊,谓寇公不容章圣起还内,径自御坐登车,是何识见?
故说文文靖一段绝鄙野。
今于集本并列众论,以俟识者。
盖小说极难信,其来相告有好恶,有差误,秉笔则当决择耳。
鄙意如此,未知当否?
更望批诲,以代剧谈。
馀惟厚爱,不宣。
汪季路司业庆元二年十二月1196年12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九、《书稿》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某悚息拜启:比奉状后,数遇的便,每欲嗣记。
窃意左右日奉亲欢,沉酣典籍,不欲敝精神于无益之书,辄不敢复作。
令亲赡军至,既辱诲答,又得就询动静,喜可知也。
冬序温和,恭惟台候曼福。
申命祠庭,可占朝廷待遇之意,又闻卜居已定,殊为赞喜。
某踰七望八,顿觉衰疲,最是目瞆足弱,尤妨事,他无足云。
所谕《六一集》中有疑,及校以碑刻他书,苟可见教,悉望付示。
惟吕、范一节,朱元晦吕子约屡以为言,终不敢曲从者,亦岂无说。
历观近代用心平直如忠宣公可一一数,决不违父志强削志文。
又本朝正史,惟两朝多出名公之手,最为可信。
是时吕氏子弟显用于朝者多,而于吕、范列传并无一言及此,却于《孙威敏传》中备载诋吕之疏,他传多有之。
只如欧公上书,攻吕不应遣富文忠公使虏(详见东坡所作神道碑,书今不传。),某初以为过。
何者?
了国之事,富诚堪其任,何为不荐?
不然,须用不了事之人。
此未足病吕。
至于不使富公知国书意,至烦发缄归换,是何用心?
推是以观,于范公何有哉?
吕居仁传欧公自志、再三志,子约实无亲笔,纵有亦是欧公自悔前疏太过,欲自解于正献兄弟,不须凭也。
政府诋言者,岂止营屋一端?
要是责人责己自分两涂,若能合此,则为圣为大贤,岂细事哉!
从谏名书,既泛言章疏,何必因一二公遂匿其书也!
往侍端明尚书,尝见晏元献与吕帖,痛诋欧公以解吕之怒。
晏非真骂,乃吕深怒,欲为调护。
不知此帖尚在否?
当时大率类此,可以意度。
子约已传欧公与苏明允一帖尤伪。
明允初得欧公寄范碑已论此事,尝赞其用心广大,岂待后来!
黄门龙川志》记此甚详,不及也。
陈无己《谈丛》多失轻信,颇类齐东野人语。
今范集载祭吕文,自是先得遗书,乃用州郡礼致祭,初无感激自悔之词。
但考两朝史诸臣传则未尝交欢,各为国事,忠宣必得于过庭,岂忍诬其先人自堕不孝之域乎?
纵笔及此,以代面晤。
馀惟以时自爱,不宣。
某悚息拜问国太夫人寿祉增崇。
今次庆礼,曾加封否?
奉安舆迁新第,何乐如之!
眷集上下均庆。
令子昆仲,未果别启。
小儿待赣阙,已过望矣。
内禅碑并淳熙御书各纳二本。
内制偶为太和士人传,得院吏所录,要刊刻,俟成当纳呈。
其他自知不成语,未尝收拾也。
有所需,勿外。
张良臣雪窗集序1201年12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九、《平园续稿》卷一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富贵系乎天,一定不能易,安之可也。
诗文则不然,尽心力而为之,期至乎古人乃止耳。
虽然,天之降才正自不同,孟穷苦累累,韩富浩穰穰,宫商合奏,斯有取焉。
襄邑张良臣字武子,家于四明,笃学好古,擢隆兴进士第,日从魏南夫史直翁丞相游。
仕宦二十五年,他人朱紫,君困青衫;
他人钟鼎,君乐箪瓢
方二公荐士如林,君芒鞋藤杖,日与高僧逸人往来莲社间,不复以名宦为意。
淳熙末管库行都,则又蹇驴破帽,苦其心志于灞桥风雪中。
朝士稍稍知而爱之,佥谓宜掌故六曹,驯致馆学。
予间两社,有意启拟,而君病不可为。
然后知二公前日遗君者,命也。
命乃在天,无可奈何。
使君惫心疲精,昼锻夕鍊,自苦于吟咏,欲效陈无己之简古,吕居仁之淡泊,至于古赋乐曲,又将推而上之,忘其心力之艰勤,此岂非天乎?
后十五年,君之弟尧臣裒古赋四篇,古律诗四百首,号《雪窗集》,介友人曾三异属予以序。
嗟夫!
富贵不可致,君固安焉,择术复自苦。
有郊之穷,而交游无韩之富相和成音,天之与人,两不相遇。
予诚怜而悲之,故为详记本末。
尧臣亦工诗,殆所谓二难者耶!
嘉泰元年十二月日。
吕居仁1190年1月25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七、《省斋文稿》卷一八、《益公题跋》卷一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三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紫薇舍人吕十一丈在政和初春秋鼎盛,且方崇尚王氏学,以为异端,而手书立身、为学、作文之法乃如此,其师友渊源固有所自,而特立独行之操谁能及之?
近世谓以诗名家,是殆见其善者机耶!
嗣孙祖平力绍家学,远示此轴,叹仰之馀,辄附名于后。
充之老人姓唐讳广仁真宗朝参政安仁之后,仲长之子也。
绍熙元年正月二十五日
跋何居仁自作墓志1194年10))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平园续稿》卷六、《益公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修职郎临江何安宅字居仁,长予十六岁。
绍兴辛未,同上南宫
是春,朝廷待陈公景明使还知举,试期特缓。
四方举子知秦丞相以言语罪人,会于逆旅,不敢及时事。
居仁学广文多,泛论古今,来听者唯恐后,如司马长卿之倾坐也。
已而高谈阔论,颇为乡校之议,其去者亦唯恐后,又如列侯陈遵惊坐也。
今四十有四年,追思如昨日事。
适其子乡贡进士挺出示居仁自作墓志文,遂书其后。
绍熙甲寅闰十月
曾逮侍郎戒其子棠清廉帖1197年12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三、《平园续稿》卷八、《益公题跋》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华阴杨氏自高帝时喜以功封赤泉侯,其后敞相昭帝,传至东京而震益显,遂为名族。
大要以清白遗子孙,子孙亦能守之。
四世清白之褒见于孔北海疏,殆与两汉相为始终,何其盛哉!
本朝赣州曾氏儒素相承,弟兄俱上禁涂,至文清公乃用此易其名。
是生仲躬,出藩入从,受知孝宗
方季子出仕之初,援古證今,训诫谆谆,无非清白之训,是岂教咸谄者?
惟能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则将与国咸休,永世无穷矣。
庆元丁巳十二月
韩子苍曾公衮钱逊叔诸人唱和诗1198年1月20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三、《平园续稿》卷八、《益公题跋》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崇宁大观而后,有司取士专用王氏学,甚至欲禁读史作诗,然执牛耳者未尝无人。
绍兴初以诗名家,皆当日人才也。
今读韩子苍钱逊叔曾公衮临川唱酬,略可睹矣。
或疑所以然,予曰:「举子在场屋为学不专,为文不力,既仕则弃其旧习,难乎新功。
彼有志之士,其操心也专,其学古也力,譬之追风籋云之骥,要非绳墨所能驭。
子苍诸贤往往不由科举而进,一时如程致道吕居仁曾吉甫朱希真皆是也,其又奚疑」?
庆元戊午正月戊午
曾公衮钱逊叔韩子苍诸公唱和诗1198年3月3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三、《平园续稿》卷八、《益公题跋》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国家数路取人,科举之外多英才。
自徽庙迄于中兴,如程致道吕居仁曾吉甫朱希真诗名藉藉,朝廷赐第显用之。
今观曾公衮钱逊叔韩子苍诸贤又皆翰墨雄师,非有司尺度所能得也。
绍兴初星聚临川,唱酬妍丽,一时倾慕。
郡之名胜游氏袭藏此卷有年数矣,庆元号之四年岁在戊午上巳,周某子充敬题其末。
跋曾氏兄弟帖1198年8月1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三、《平园续稿》卷八、《益公题跋》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赣州曾氏兄弟俱有时名,其以文章议论致身禁从者三:显谟学士字叔夏宝文待制字天猷,敷文待制谥文清字吉甫
建炎、绍兴三十年间,并历春官长贰,可以知其人矣。
文清公二子:大理卿字原伯户部侍郎字仲躬,同事孝宗,克缵先业,视南丰之曾殆庶焉。
仲躬子德广守桐川,裒两世翰墨刻之石,盖将对手泽而思永君子之泽,即心画而推广前人之心,济美象贤,宁有既耶!
附以吕伯恭礼部君二帖,深有益于学者。
乃知五公义方之教施及宅相,何其盛也!
庆元戊午八月丙寅朔
抚州邬虙诗1198年9月13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三、《平园续稿》卷八、《益公题跋》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临川晏元献公王文公主文盟于本朝,由是诗人项背相望,近世如谢无逸幼槃兄弟及饶德操汪信民皆杰然拔出者也。
南渡以来,又得寓公韩子苍吕居仁振而作之,四方传为盛事。
其后儒冠则曾季狸裘父,释氏则文惠大师惠严,道士黎道华师侯,同时以诗鸣,人喜称之。
今邬君文伯复以科举馀力刻意吟咏,橐其新旧稿远以相示。
予虽不能诗,然亦知其为佳作也。
盖木有本可以干霄,水有源可以至海,以君之才进而不已,追前人而与之齐斯无难矣。
庆元戊午九月戊申
朝散大夫秘阁陈公从古墓志铭淳熙十一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六、《省斋文稿》卷三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自古有志功名之士常患其才无以高世,才高矣未必逢其时,时逢矣不必皆为主知。
幸而见知,则摩九霄抚四海非难也。
然而将起辄仆,未耄遽没,兹非命与!
嗟吾希颜不幸乃如此,交友闻而悲之。
况予先大父与希颜之大父为同年进士,予又缀名希颜榜中,在期集所日日相从,间虽出处不齐,而契爱厚矣。
晚预政中书,每听玉音论当世人物,必才希颜
顾不能悉力荐引,使以所长大显于世,则夫悼惜愧唶岂止同乎众人而已!
今其仲子缞绖来告曰:「先君葬有日,不肖孤舍几筵而铭是求,成遗志也」。
将纾予悲,不在兹乎?
乃序而铭之。
希颜姓陈氏讳从古,系出汉文范先生
文范生谌,谌生忠,忠生佐。
佐生伯眕,晋建兴中渡江居曲阿新丰湖,即今镇江府金坛县境也,故君为金坛人
曾祖廓,熙宁九年进士,仕至朝奉大夫利州路提点刑狱事。
祖瑊,登第在元符三年,终文林郎、知真州扬子县
父维娄,贡礼部,竟以特恩入官,主信之弋阳簿,后赠朝请大夫
君天资隽敏,儿童时应对宾客有成人风。
稍长自力于学,为文辨丽闳壮,儒先交誉之。
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弋阳府君喜曰:「世业有传,足澡吾耻」。
临安富阳
秩满,用赏改左宣教郎,为邵州州学教授
殿中侍御史张震议扳君入台,会迁中书舍人而止。
监左藏东库,未上,丁弋阳忧。
免丧,监行在榷货务都茶场
丞相虞雍公问君终岁出纳几何,君曰:「国家利源鹾茗居半,自合同关子行,遂亏常额」。
丞相命君即都堂条救弊之策,于是关子罢而岁入增矣。
都城运河,丁夫辇泥积务门,君争曰:「隙地以远火灾,窒之可乎」?
尹恃势弗听,君朝衣坐泥中。
上闻之,夜半为降旨禁戢。
已而车驾阅武近郊,君进诗五十韵,姓名益简上心,命措置浙西盐事。
以劳擢司农寺主簿,坐法免,旋起知蕲州
赴阙奏事,上曰:「卿书生,能通世务,昨宣力务场为多」。
奖劳久之。
到郡期月,上以湖南岁比不登,选君提点刑狱
始至,衡阳民有被诬以淫祠杀人者,更三赦不决,君奏释之,诏下而雨,教官作《平反堂记》纪其事。
时乾道七年也。
十二月就除本路转运判官,以明年二月视事,专任荒政,蠲逋欠以万计。
御札令同帅臣收养贫民所弃婴儿,君悉心奉行,楚人德之。
夏秋复闵雨,请祷岳镇,遂大有年。
武冈猺人凭恃溪谷创立楼橹,议者欲以兵问罪。
君曰:「往连不稔,彼迫饥饿为保聚计耳,今可文告定也」。
遣吏镌诰,酋长帖帖听命。
其后长沙水溢穿城郭,败庐舍,君督吏卒疏理池隍,计户给土木费,人忘其灾。
事闻,复下玺书问状,并论赈济功,特除直秘阁
是冬京西谋帅,上阅诸道监司姓名,指君曰:「陈某有才,无以易之」。
九年正月开府于襄,即奏言:「朝廷以襄为上游重地,增陴益戍,缓急许调鄂师,善矣,但节制不一,莫知适从。
绍兴隆兴间尝萃荆、鄂两军于此,分地以守。
东尽随与枣阳,鄂帅赵樽主之;
西尽均州光化军,荆帅王宣主之。
权均力敌,各行其说,樽欲持重,欲转战,此不立统帅,莫相临制之失也。
今若合为一军,择宿将为都统制武昌,置副使襄阳,或一年许其更戍,则号令归一,无敢首尾误国矣」。
疏入,上适有此意。
四月,乃用吴挺为荆鄂驻劄诸军都统制,而以王世雄副之,分治荆南,其后荆南军竟更戍襄阳,至今以为便。
北界有叛者来,金以兵压境,或请增戍受降,君固执不可,揭榜境上,示无招接意,金兵遂退。
上谓丞相曰:「从古仓猝应变,足销疑沮之谋,可谕此意以奖之」。
淳熙改元,复坐论列而罢。
二年主管台州崇道观,自是闲废者九岁。
上眷之不衰,铸钱使者尝缺,召君欲用之继,即其家连畀衢、饶、秀三州印绶,皆不果行。
君自知数奇,愿复食祠禄,朝廷为修废官,差主管南京鸿庆宫。
卜筑洮河上,奉亲教子之馀,犹孜孜国事,时有所见闻,辄论著告于有位。
乡邦荐饥,周恤甚勤。
居闲好客,酒后谈论激烈,听者忘倦。
自高曾以来世工篇什,君及从吕居仁向伯恭苏养直游,往往得其句法。
尤爱陈去非诗,取《简斋集》尽次其韵。
裒古今咏鲍参军而下迄近世名公,得古律千馀篇,次第属和,丰腴清婉,兼备众体,无支辞复语。
驾幸秘阁,君自以寓直其间,奏百韵诗以贺。
诏与宰执侍从等所进同付史馆,缙绅以为宠。
九年,以事如城中。
八月二十日还,至半途遇疾而逝。
于是母夫人谭氏年八十六矣,君孝而不得终养,是尤可悲也。
积官朝散大夫,得年六十有一。
娶薛氏,承议郎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璿之女。
嫁时年二十四,逮事尊嫜,孝谨知书,宗族称贤。
再封安人,前君九年卒,追赠宜人
五男子:伯震从事郎、监江陵府粮料院
仲巽,以致仕恩补将仕郎
叔谦季益季咸,未仕。
女适从事郎、兴国军判官赵师沔。
孙男女四人。
伯震等卜以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葬君本县安乡茂城之原,举薛宜人柩祔焉,其地介于祖考三茔间。
铭曰:
孝友以为质,诗书以为辅。
科名世其家,才术知乎主。
天于希颜,可谓厚其赋予矣。
既黼黻之,又龃龉之,竟何取哉?
竟何补哉?
郑氏北野绍兴二十五年三月 南宋 · 潘畤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三
大凡游观,必有偏胜之患。
江山之胜,得于雄伟,而陵危骛远,游观者病焉;
园林之胜,得于盛丽,而蒙奥繁杂,游观者局焉。
苟其二者咸无缺焉,是游观之最。
郑氏北野,距城六七里,依秀江为园。
将至其所,必舍车马。
扶杖由小径南入数十步,先至所谓「悠然亭」者,则旷如豁如,奇观竞出。
大江横其前,叠嶂距其外,堆螺染黛,互相映发,如欲排闼,而左右前后,嘉花美木几数百本,皆郑氏手自封植,高下错杂,若列绮秀。
自亭下再折而东行二十步,又得二小亭,其一聚怪石,为堪岩面焉,榜曰「拟岘」;
其一隐竹间,四合可一亩馀,寂寥萧疏,无复纤芥,翠阴茂密,风寒凄人,榜曰「绿雾」。
其馀小轩曲楹,松窗竹门,皆幽邃静深,清绝异甚。
郑煮茗相延,徘徊竟日,井邑之声,渐绝于耳,使人心舒气爽,浩然有隐居之兴。
郑有和、扁之术,而不务于货,苟贫者以病告,虽无资,必得良药,益善视之。
人以是无亲疏,咸爱之如昆弟。
其乐善好施,未见其倦。
又善儒书,通内典。
一二日无病者及门,则游宴乎此,以自休息。
余观近以艺术自丰其家者,年且老,必终日困顿,惟利之役,甚者至于忘寝与食。
其有知足不辱若郑者乎?
其有积而能散若郑者乎?
余爱其地,又乐其人,乃为之记。
郑拜首曰:「吾愿也,请刻于石」。
郑名居仁义夫其字云。
绍兴二十五年春三月壬子书。
按:《敬乡录》卷二,适园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