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车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事类赋》卷一六
圣人作舟车以济不通,故车始于椎轮,因彼飞蓬。
金辂则樊缨九就,耕根则青质三重。
或驾于皂下,或挽彼辕中。
戒驱尘而出轨,当击毂以移风
若夫朱英绿縢,文茵畅毂,公侯则紫盖兮朱里,乘舆则黄屋兮左纛。
力战则朱血之染轮,疾谗则群轻之折轴。
伏波之思下泽,楚子之及蒲胥。
载脂而载辖,岂弗驰而弗驱。
施组衔璧,析羽流苏。
陈平方交于长者,轮扁俄讥其古书。
汉则婕妤辞辇,魏则先主同舆。
惊彼投人,骇兹载鬼。
或号追锋,或如流水。
或因叔敖而高,或鄙庆封之美。
不可疾言,宁宜妄指。
沈庆之乘猪鼻,王导之驱麈尾。
网络朱丝,徘徊黑耳。
苇则沛相,筚闻楚子,大路昭俭,竿摩僭拟,赵简好弊,田差恶侈。
《太誓》有牧野之陈,远行有祖軷之祭。
至如巢望晋军,楼呼宋人,陈遵留客投辖张纲献直而埋轮
尔其奚仲初制,轩辕始作,《书》著肇牵,《诗》称孔博。
狶膏棘轴之喻,盐浦染轮之乐。
或驱蒲轮,或驾皮轩。
丞相之容驭吏,尹喜之占老君。
桓荣稽古赐,魏舒丧子而承恩。
淳于既同于炙輠,吴起亦闻于徙辕。
直如生而继如附,方象地而圆象天。
亦有节以鸣鸾,饰之云母,贰毂重牙,倚龙伏虎。
亦闻长万奔而辇母,考叔争而挟辀。
行泽欲杼,行山欲侔。
视之不过乎五巂,御之必经乎三周。
则有指南司方,起于涿鹿,驷马以驾,信幡是瞩。
肃慎之献雉,闻郑人之取玉。
马钧既洞其精微,解飞亦言其委曲。
复有备其五色,名之七香,具之輗軏,矩以阴阳。
杜林推之者鹿,晋武驭之者羊。
驾牛闻张汤之祸,乘骡观刘禅之降。
谏赵同之共处,戒宁戚之无忘。
周道之行有栈,渭阳之赠乘黄。
又有三材之轮,四寸之键,千秋驾之而入宫,安平御之而升殿。
傅祗王导,并优容于殊眷。
别有祥闻旷左,武则绥旌,上帝运斗以为用,天子建德以攸行。
东宫画轮之制,王后重翟之名。
不巾不盖之状,三望四望之称。
龙首夭矫以衔轭。
鸾雀耸峙而立衡。
间关之辖载脂茱萸之辖尤精。
及夫金薄缪龙之饰,武刚陷军之制,如轾兮如轩,左实兮右伪。
四轮起于王莽,平上本乎梁冀
张季刘诩之仁,汝南受晋武之赐。
或以香衣为号,或以画云表丽,或軘广而作赂,或辂軿而更贵,或为辐以共毂,或骈衡而挂轊。
巷出由于郑人,辙乱知于曹刿
至夫专防风之骨,见长狄之眉,仕俄闻于生耳,瑞或见于垂绥。
然丘则刚金为辋,奇肱则从风以飞。
晏子之能让,宰予之见辞。
辟恶记里之用,黄钺豹尾之仪。
斯国容之为盛,见文物之彰施。
牛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事类赋》卷二二
夫物之大者,其状若垂天之云。
《礼》称三月在涤,《诗》云九十其犉。
歧蹄者天,穿鼻者人。
或衣绣而入太庙,或鞟鼓而正三军。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鼷鼠既忌于见伤,风马亦知其不及。
扣角宁戚之困,烧尾救田单之急。
或为军事之占,或示农耕之候。
畏彼髦头,宁为鸡口
晋武以青麻彰德,何曾以铜钩被奏。
至于伤口改卜,用犊贵诚。
或握角而不售,或割肉而复生。
刘宽之量远,羡鲁恭之政行,多郭舒之宽恕,慕朱冲之不争。
中尉则驾之者赤,桃根则献之者青。
王恺既闻于八百,苟晞亦称其千里。
虽有双筋,且无上齿。
别有得于文山,放之桃林
木则馈粮,石则便金。
设以楅衡,养之牢筴。
愚公畜牸于齐山,百里载盐于秦国
礿祭乃东邻之杀,无妄见行人之得。
袁宏见讽于羸牸,华元应嘲于有皮。
遗布既因于王烈,置刍亦见于罗威
复有职人掌刍,封人供藁,彦回靡视于坠井,卢恺不烹而哀老。
或偾于豚上,或置之树杪。
詹何既识于白蹄,葛卢亦辨其三牺。
肃慎占之而入贡,弦高用之而犒师。
别有盆子主之以建业光武骑之以起兵。
或为梦于蒋琬,或见解于庖丁
观其豫章系绢,蒲鞯挂书。
白则识李冰之绶,青则驾老子之车。
季知一搏而思过,江湛但饮而无刍。
又有蹋石成花,涂泥求雨。
或行诈而书帛,或争长而杀御。
既担矛而卫犊,亦结阵而却虎。
至若置于盆簝,老在阑牢,角不失于三色,香独称于四膏。
遇夔致问,喘月辞劳。
称精鉴者薛公,习遗书有晋祖。
既曰不能执鼠,又云难以逐兔。
牛弘之宽厚,显卢昌仁恕
至于千足而富,夜鸣则庮,顾宪、仲文咸决狱而人服,时苗、羊氏并居官而犊留。
又有程郑江竭,娄提谷量,望气知北夷之验,卜兆为司马之祥。
若乃嘉彼柔谨,哀其觳觫
或蹊田而见夺,或洗耳而为辱。
丙吉已劳于问喘,龚遂更惩于佩犊。
《周官》分职,牛人乃主于牵傍;
晋室诸贤,和峤亦勤于刺促。
中书枢密院乞乾元节用乐第二表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九、《文恭集》卷一○
功服遘惨,诞节却音,尝贡奏函,冀回冲旨。
比奉批章之答,未蒙从欲之俞。
聆命载兢,仰高增跼。
伏惟皇帝陛下,孝思天挺,睿德日跻,履陶唐光被之资,躬天乙懋昭之美。
体慈为宝,抚邦族以咸和;
立爱自亲,穆朝风而归厚
近以齐国大长公主晦明生疾,奄忽冥升,弃集凤之故台,邈乘鸾于层宇。
陛下悼深尊属,念积诸姑,缅怀贤懿之风,增重穆清之感。
亟传圣诲,申敕具臣,俯当甲观之诞期,趣罢宸轩之奏乐。
虽天怀之嘉慕,有越常均
而邦典之孔明,未违往制。
非止正期之绝服,已经外次之致哀。
比及宴辰,累踰旬浃。
以礼文而取正,于乐事而得施。
自贵主之愆和,比上宾之复魄,乘舆再驾,冠盖相望。
积斋旰之焦劳,虔灵祇之请祷,理迷与善,气迫归真。
渊衷足贯于神明,至孝增光于列辟。
况复诞弥之节,实居朝庆之先,臣工就望以扬休,夷夏骏奔而归福。
安可以阙英茎之荐寿,停金石之备仪?
伏望皇帝陛下,勉循至公,少宽宁戚,采容台之上议,许乐府之奏音。
慰天人欣戴之诚,副臣庶祝延之意。
惟垂开可,以释翘危。
大庙荐享甲有缌丧遣充执事太常罪诉云甲不自言(判词)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五、《武溪集》卷一三
吉蠲镇信,盖重于至诚;
哀素居心,宁行于大礼。
事虽由于废命,过当坐于隐情。
况乎宗祏鸿仪,蒸尝顺祀。
备牲牢而登俎,将示恪恭;
释缞绖以及门,恐非斋洁。
令甲,绰布旧章。
胡为丛荐之徒,敢乱吉凶之制?
礼称宁戚,忘布缕之在躬;
时及告虔,披冕弁而与祭。
观其罔上,无乃黩神?
俾居笾豆之间,将失庙祧之体。
且堂事室事,固合行之有经;
锡缞疑缞,安得掩而不问?
式期直理,宜辨终词。
向若凶衅素闻,罪必归于常伯
茍或哀摧自秘,罚当正于缌亲。
庶无滥于刑章,亦不愆于祭典。
李先宋李觏直讲李先生文集·外集》卷三作黄曦诗) 北宋 · 黄晞
五言排律 押歌韵
久不见泰伯,中心频损和。
近闻束书卷,更卜好山阿。
学古成儒癖,敦风荡俗讹。
周公法已矣,原宪事如何。
母老禄未及,身闲鬓不皤。
新文海裔播,旧业钓竿拖。
宁戚宁发,麻姑使屡过。
时人一握小,吾道片云多。
友弟俱游宦,池樊自摭
闻猿诗兴逸,敲户酒徒罗。
乡里名光也,朝廷礼后么。
年来鱼信至,怪我客蹉跎宋李觏盱江外集》卷三)
赏罚议 北宋 · 赵瞻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五、《皇朝文鉴》卷一○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八、《经济类编》卷一三、《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二五、《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四七、《宋元学案补遗》卷八
世之大患在赏罚焉。
赏以微文误贤,罚以定令幸奸,则是国代贤者辞,而法为奸人地也。
有吏于此赍伐阅,诣考课曹,曹必曰:「某在斯职事若干年,当迁某官。
某在斯课最若干数,当增某秩」。
斯人大贤、大不肖,虽朝廷王公不得擅辄议其存舍动摇者。
或迹状白著有非常,不在诏令,则以问。
故事,与令有所差驳突兀,亦不为举。
夫以贤者难进易退,廉耻谦服之心,讵非代之辞者欤!
若尔伊尹、太公常齿匹夫,傅说箕子常编絷囚,冀缺宁戚常伍耕农,管仲五羖常没虏获,尚屑与时争盆鼓之逋赋,列时刻之积效,而邀迁次邪?
又或以罪付理官曹,曹必曰:「以甲令,当某罚,以乙诏,当某科」。
有轻重疑则为奏以请上,上之所进退,亦旁法律尺尔。
夫以奸人狡狯,窥幸之备,讵非为之地者欤?
且唐虞流共工,放驩兜,汤诛谐,文王诛潘正,太公诛华仕,管仲乙,子产邓析,史传孔子少正卯,周书有三风十愆,礼经有四诛无赦,孟轲杨朱墨翟邪说之无君亲者拒之,荀卿宋钘、公孙龙众惑之乱名实者禁之,故若晋羊舌鲋以掠美尸,齐阿大夫以虚誉烹,弥子瑕佞幸似忠孝而得罪,郭解豪侠似仁义而蒙戮,皆奸雄桀黠,伤蚀风教之尤者。
然以之示有司,则罪无所当矣。
非勉宽仁之治也,非保贼乱之党也,徒律令无所处焉也!
赏与罚如是,驰步帝皇之涂而未厎者,所以趣之之辙异也。
或谓若之所赞者古也,今之所用者时也。
若居今时而用古,殆不可与权矣。
张选举之程法,补调之品目,犹曰未也,之所病与三代之明哲而责有司哉?
又若前主律,后主令,附丽验治,劾谳鍜成,犹曰未也,以难明之状,可惑之事,而亟致大戮哉?
正尔如赏僭及淫人,刑僭及善人,何此大不然?
且责君于难谓之恭,吾君不能谓之贼,彼曷独不欲举县官三代之隆乎?
夫人之辞行技能,号为搜索,而寘朝廷矣。
才具器识,号为量度,而縻爵位矣。
斯岂他术哉?
视必得贤者而后任之有司尔!
真贤实廉,不次求索,则有司之明也,上之察也。
任人大奸,赫然诛殛,亦有司之明也,上之察也。
岂他术哉?
上如不察,有司不贤,虽区区于秩次,事事于律令,顾益资其窥测者,岂有补邪?
但古用此亦治,今用此亦治,不能用则皆末如之何也,又安在权不权?
使今得一伊尹、太公而赏之,天下非乎不也?
得一驩兜、共工而罚之,天下非乎不也?
若赏伯夷而问盗蹠,罚穷奇而咨饕餮,恶可?
谢知陈州到任表1094年4月1日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净德集》卷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
臣陶言:伏奉告命,差知陈州,已于四月一日到任讫者。
将命出疆,自贻罪戾;
叨恩补郡,私享便安。
仰荷宠灵,俯怀陨越中谢。)
伏念臣才非专对,学亦寡闻,比缘变故而行,岂以燕私为事?
既昧从宜之礼,兹为失职之愆,合正常刑,以惩显咎,敢期睿鉴,曲庇孤根,下迁书使之名,尚委藩侯之寄。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离明溥照,乾度广容。
听断务于原情,操术参于使过。
舜心笃孝,矜其宁戚之丧;
尧德尚仁,议以惟轻之罪。
生成所暨,尘冒尤深。
臣敢不敷畅教风,遵承宪令。
勤敕饥之政,以绥惠流散;
考治水之迹,以防闲垫灾。
冀集涓埃,归酬覆载。
子瞻雪堂即次前韵 北宋 · 沈辽
眉阳先生齐安客,雪中作堂爱雪白。
堂下佳蔬已数畦,堂东更种连坡
不能下帷学董相,何暇悲歌宁戚
布裘藜杖自来往,山禽幽弄均春力。
桉上诗书罗缣缃,炉中烧药笑王阳。
晨炊且籴北仓,冬服已指山前
南冈差高多种橘,迤北渐下宜栽秧。
北邻亦有放达士,道路壶榼常相望。
刘道原骑牛歌 北宋 · 陈舜俞
陈子无能久弃废,骑牛入山学遁世。
刘子有道忧天下,欲取相印乘驷马
二子相逢湖水头,进退两忘俱未酬。
长歌对市人,闻者应揶揄。
君不见蔡泽不相终跃马,宁戚未遇先饭牛
腰悬六黄印,廪食万户侯
人生顾何常,古来海水生柔桑。
少华一峰已为谷,白日西出明朝阳。
男儿盖棺事乃了,目睫荣悴空悲凉。
水之曲,山之傍。
岁穷且饮酒,富贵无相忘。
赐文武百僚请听政第七表俟终易月之制批答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七、《范太史集》卷三○
朕惟先王制礼,称情立文;
君子居丧,与易宁戚
以日易月,断恩从权,祖宗以来,亦未遑改。
朕外遵遗训,内服通丧。
虽三年不言,仰企前哲;
而公除听政,抑有旧章。
卿等叠抗奏封,备殚恳欸,朕承宗之重,所不得辞。
强抑至情,兴言摧切。
宜勉从来,请俟终易月之制。
委有司定日施行。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其五 1082年 北宋 · 黄庭坚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怨句识之推商歌宁戚
我占晁氏贤,乃在赋行役。
同游羿彀中,傥免非尔力。
滔滔今如此,去邦将安适。
御正殿第二表不允批答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八八、《宋大诏令集》卷一四六
省表具之。
朕遭罹闵凶,永怀哀慕。
外遵遗诰,虽从易月之权;
内实致丧,备举三年之制。
出御便殿,盖迫群言。
既已躬揽于政机,奚必前临于法座?
与易宁戚,明称余情,以礼爱君,有望卿等。
所请宜不允。
湖南刑书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四、《云溪居士集》卷二三
某尝谓圣人因时而制法,故弛张详简无一体;
君子观法以制行,故隐显语默不同道。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成周之时,岁终太宰大计群吏之治,而诏王诛赏,修举斯荣,庸惰斯辱,则士之进退在己。
汉兴,考绩之法不复,于是因察举以蒐猎人才,中都之士,委之官长,郡县吏属,部使者二千石总之,见知者升,不赏者下。
则士之用舍在人。
在己则求之己,在人则求诸人。
事若殊途,其趣则一;
知之者智,昧之者愚。
时变何常,理势或异,君子不可不察也。
国家本四代三王之美意,修两汉李唐之遗法,远师治古,近切事宜,天下之士,由掾属裨佐之微,达于刺史倅贰之贵,虽积有岁月,阅其劳效,必资保任然后序迁。
加以百年太平,七圣相继,陶冶渐渍,贤人众多,英迈无所骋其长,不才知勉而有逮,立谈皆宰赐之耦,从事冉季之良;
不知先鸣,上干朗鉴,悠悠岁月,未易有闻。
恭惟提刑某官阁下,以器识宏洪,雅实高华,简在清衷,分总使寄,求士以报国,为官而择人。
朝廷之所望于阁下,阁下之所以为己任者也。
下车之日,有志之士莫不仰首伸眉,思曳长裾于门下,齿下客之列。
夫牛角之歌不发,则齐人无以知宁戚之贤;
堂下之言不闻,则郑客无以识鬷蔑之善。
某不敏,不敢自比于二子,庶几先鸣,不失时会。
伏惟少加怜察,幸甚幸甚。
代高玘上彭器资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三、《柯山集拾遗》卷一二、《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一八、《圣宋文选》卷二八
古之君子,如子思孟轲之徒,其廉洁自重,不肯少屈以求合于世。
四方诸侯操币委质,望其门墙不敢失容,至于礼备而意诚,而求之吾身,无毫发之辱,乃始一往而就之。
尊之为师,礼之为宾,不敢一言少拂其意,然片言之不从,末礼之不修,皇皇乎其去之矣。
呜呼!
何其自重好高而不可屈若此其至也。
某又观古之功名之士,若管仲之贤、宁戚之奇、商君之才,或爱其死而不畏囚虏之耻,忘其君而事其仇,或悲歌叹慨,庶几自见其志,或挟数持术,以卜其君之所好,至于受侮被斥,屡进而不耻。
呜呼!
若是数人者,智岂皆不足以少知君子之道哉?
不然,何其冒昧污辱,若是其不知耻也?
盖尝深思其故而得之。
夫古之任其下者,有尊之者,有使之者。
尊之者谓之贤,使之者谓之能。
而世之士,其修身立诚,以待上之任使者,亦有是二道焉。
有以德者,有以才者。
德者上而才者下,上者人就之,下者屈己以就人,求售其技而已。
世之君子爱子思、孟轲,而羞道管仲宁戚商鞅之事,以为甚污而不足为,其亦过矣。
彼之所行者,各其分也。
文武百僚宰臣范宗尹等上表乞遵隆祐皇太后遗诰服期允批答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浮溪集》卷一五
朕惟隆祐皇太后,体柔明之德,履屯否之期,拥佑朕躬,厥恩甚大。
昊天不吊,奄弃宫闱,追攀无从,欲厚之报。
虽丧与其易也宁戚,固合从隆;
然礼称情谓之节文,又当知变。
封章来上,有槩予心,勉奉遗音,茹哀何极!
所请宜允。
宰臣章惇等请御正殿第三表允批答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四、《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七
省表具之。
朕惟古之服丧者,与其易也宁戚
今顺变从宜,练而听事,考之丧纪,甚有愧焉。
而公卿近臣、蕃卫庶长皆谓正宁之朝,不可久虚,俯而就之,厥有常典。
衔哀南面,良用衋然。
所请宜允。
皇太后上仙后宰臣韩忠彦等请听政第七表允批答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七、《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七
省表具之。
以日易月,两汉而下从权;
圣与仁,三年之丧宁戚
朕祗承遗训,参考旧章,虽终身之慕无穷,而群工之请益至。
永惟万事之统,听予一人之猷。
强抑哀摧,俯徇诚款。
宜允所请,委有司定日施行。
答宾劳1120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八三、《梁溪集》卷一五八
宾劳主人曰:「盖闻士生于世,不逢则已,苟逢其时,则必下收众誉,上结主知。
舒翘扬英,发策吐奇。
随势如转圜,应变如发机。
默于所当默,为于所当为。
服冕乘轩,衣绣执圭。
泽被九族,荣耀一时。
今子奋身寒苦,遭世隆昌。
历金门,上玉堂,载笔螭坳,日侍清光。
曾不能结舌钳口,循默自守,功名富贵,计日可取。
顾乃犯忌触讳,志阔论疏,效长孺之妄发,类平仲之退趋。
幸蒙宽恩,薄谪坤隅。
倥偬筦库,沈迷簿书
曾不愧悔,色泽肤腴。
何其谋身之拙,而执心之愚乎?
子殆病矣,我其劳诸」。
主人隐几,冁然笑而答之曰:「若子之言,无自而可。
我将劳子,而子有何劳于我也?
尊尊而君,卑卑而臣,君臣之义,人之大伦。
袭爵履位,上下以际,各尽其道,非相为赐。
故献言而计效者臣也,听言而出治者君也。
忠臣不避死以立节,志士不求生以害仁。
知致其在我者而已,及其成功则天也。
昔者吕望兴周于屠钓伊尹干汤以鼎俎。
宁戚悦齐桓于饭牛百里奚秦穆公五羖
冯唐以立谈而感文,千秋以片言而悟武。
马周由草茅而合太宗,娄敬脱挽辂而说高祖
收功当年,垂誉千古。
今予人虽微而屡蒙于擢用,位虽卑而接武于侍从
与闻国论,职书言动。
傥遇事而缄默,恋爵禄之荣宠,虽保身之计得,将获罪于天之是恐。
观于古人,槩可考焉。
舜命臣以弼违,孔立教于犯颜。
设官以诏美而谏恶,轲著书以陈善而责难。
西旅贡獒而召保训,太庙纳鼎而臧孙言。
其骤谏如赵盾,其强谏如鬻拳
时运而往,风流犹传。
或伏蒲以移晷,或还笏而归田。
上足可蹑,帝裾可牵。
或额叩于龙墀,或血污于车轮。
斧钺在后,鼎镬在前。
咸蹈祸而无悔,岂邀福于未然。
前者仆矣,后者继旃。
轻一死于鸿毛,安天下于泰山
故能使当世之主,勉强以听,感动而悛,或藏断罟以志良谂,或存折槛以旌直臣。
是以士颇得行其道而振其气,虽匹夫之贱而有所伸,虽万乘之尊而有所畏。
卫先王之正道,立天下之公议。
底生民之大福,为社稷之长计,夫然后士为可贵也。
今则不然,上有仁圣愿治之君,下无骨鲠敢言之臣。
其旷大之度,宽隆之德,天覆地载,海涵春泽。
假狂妄之或闻,罪不过于黜谪,靡闻抗论危言之士诛戮以窜殛也。
而士咸伈伈睍睍,拘拘戚戚。
取容媕阿,拟步踧踖。
翕肩蓄缩,卷舌噤默。
观时低昂,逐势反侧。
保宠禄以饕富贵,其视天下漠然,如越人视秦人之肥瘠。
譬犹仗下之马,韝上之鹰,饱毛血而不搏,饫刍豆而不鸣。
俗日益媮,士日益轻,其何以功利社稷而纪纲朝廷乎?
今子惜我以功名富贵之失,病我以筦库簿书之繁,以此见劳,又或不然。
展禽之仁,三仕而三黜;
仲尼之圣,委吏而乘田。
鲁连抗志于蹈海,仲子辞荣而灌园。
子云不能汲汲而执戟之不肯碌碌而抱关。
士各有志,语不同年。
以此易彼,未知孰贤。
予虽负于罪戾,犹得齿于官联。
职事粗办,逸居饱餐。
入则左图而右史,出则前溪而后山。
从吾所好,其何适而不安也。
且予闻之:天回地游,日居月诸,尘迹俯仰,急景须臾。
蔼驰空之野马,忽过隙白驹,旅浮生于万世,寄眇质于八区。
满堂金玉,眷强名之妻孥。
节概不立,道义缺如。
自昔富贵而磨灭者,不知其几何,咸梗莽而丘墟。
方窃窃然自以为智,不亦愚乎?
且夫祸福倚伏,变化杳冥,震荡回薄,未尝暂停。
之摇落,为之敷荣;
之凛冽,为之歊蒸。
霁极则雨兮,晦极则明;
剥终则贲兮,否终则倾。
管仲射钩兮卒为仲父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
体道出处,因时止行,穷非我病,达非我荣。
虽死生不足以动心,又何富贵之与功名?
抑又闻之:道贵常虚,物禁太盛。
富为怨府,贵为祸柄。
隙不在大,力难久胜。
德裕衅兆于奉策,霍氏祸萌于骖乘。
与其一跌而赤族,曷若退居閒处,乐天知命
予方筑室山林,买舟江湖,冀蒙贷宥,得归故庐。
惠山之泉石,友梁溪之龟鱼。
圃有松竹,几有诗书。
晚食当肉,安步当车。
玩意寂寞,游心物初。
以此终身,又安知荣辱利害之所如也!
若夫方朔以滑稽而玩世,钦明以奸谀而托儒。
主父愿烹于五鼎伯伦寄傲于一壶。
商鞅挟三策以钻孝公终军请长缨而系匈奴
韩非立言于《五蠹》、《孤愤》之苏秦励志于捭阖揣摩之书。
仆诚不能与数子者并,故默然独守吾之拙愚」。
王文孺臞庵 宋 · 向子諲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仙翁五十鬓犹青,高卧柴门昼亦扃。
茅舍已忘钟鼎梦,蒲轮休过薜萝亭。
阴森门巷先生,寂寞江天处士
晚岁田间农事了,闲钞宁戚相牛经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一四 《吴郡志》:臞庵松江之滨,邑人王份有超俗趣,营此以居。围江湖以入圃,故多柳塘花屿,景物秀野,名闻四方,一时名胜喜游之,皆为题诗。份字文孺,以特恩补官,尝为大冶,归休老焉。向子諲云云。)
草堂二首 宋 · 沈与求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仙翁五十鬓犹青,高卧柴门昼亦扃。
茅舍已忘钟鼎梦,蒲轮休过薜萝亭。
阴森门巷先生,寂寞江天处士
晚岁田家农事了,闲抄宁戚相牛经宋郑虎臣吴都文粹》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