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云门山功德记 后周 · 僧贤义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二
伏自玉毫掩相。
求瞻睹以无由。
金像遗踪。
犹修崇之可托。
且我佛住世莫久。
像教是依。
了达者位證三乘。
渐成者道隆五福。
伏以云门山大云寺者。
未可知其始建之时也。
因览古碑云。
开皇年中。
曾有修建。
但以寺居峻岭。
地枕长郊。
睹圣像之陵夷。
见精蓝之荒废。
近则虽兴新搆。
必知未称旧基。
唯有壁龛弥勒石像。
依稀相□隐映仪形。
风雨交侵。
间损雕锼之质。
岁华绵邈。
全无彩绘之踪。
盖事有废兴。
理关舒惨。
岂斯期今日。
获遇信心□清信弟子彭仁福。
本贯浙江
寓居海岱。
固安赐履。
未遂三乘。
唯□夙怀善因便至。
信知修崇之可托。
明幻惑之不坚。
是以广□□因投诸兰若。
此则因参远寺。
傍睹真容。
遂乃慎选良工。
精求彩笔。
果得入神之妙。
□瞻如在之仪。
重新两龛。
加□修饰。
虽遥柰苑。
何异□峰。
一偫远黎。
岂起□□之想。
四来□□顿生恭敬之心。
谅此净因。
必获多福。
更有会同良友。
亦是□知各起斋心。
助成胜事。
仍雕□□□□□□庶使万古千秋。
不泯增修之状。
陵迁谷变
开化导之门。
贤义者。
迹忝缁衣。
辞亏黄绢
常复斯言之戒。
敢述刊述之文。
盖猥付非才。
叙录
既难退让。
何免⿰(言衍)尤。
谨题。
逍遥咏 其一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逍遥心自乐(原注:物物自如,心心自乐。澄神合道,常履坦途。),清净保长生(原注:五尘不可玷乎志,三宝莫可差其功。广大至人,长生久视。)
至道归玄理(原注:通乎万象,皆自精诚。(原校:宋作息)归乎又玄,众妙咸处。),真空造化成(原注:真空无状,造化无形。虽云有成,无物之物。)
辉华扬日彩(原注:纳少阳之气,延永久之身。身存道隆,辉华不忒。),偃仰顺风声(原注:消息至虚之元,体乎澄湛之本。元本既彰,风声益顺。)
里外有何物(原注:至真空寂,无迹可求。表里俱无,古今为妙。),刚柔鍊始精(原注:柔胜刚,弱胜强,柔弱之道,似水攻坚。知之修鍊,自合淳和精真之道矣。)
钱俶端拱元年八月戊寅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
皇帝若曰:昊穹眷祐,贤哲挺生,禀象纬之纯精,负经纶之盛业,作民父母,为国翰垣。
其存也冠中台而长诸侯,其没也峻徽章而崇礼命。
咨尔故安镇国崇文耀武宣德守道功臣武胜军节度邓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使持节邓州诸军事、行邓州刺史、上柱国、邓王食邑九万七千户、食实封一万六千九百户、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钱俶,嗣祖考之令德,奠东南之奥区,开国承家,本仁祖义,以忠孝而保社稷,以廉让而化人民。
勤翊戴于累朝,克惠绥于一境,世传威略,志慕声明。
当武库戢兵,洞阅诗书之府;
秣陵问罪,雄张掎角之师。
致区宇之同文,赖忠良之协力。
逮于纂绍,益享崇高,蕴明哲而保身,务倾输而竭节,尽献土壤,来归阙庭,予嘉乃功,荐锡殊宠。
道隆简退,志尚谦冲,屡辞郤縠之权,难夺范宣之让。
朕深惟勋旧,俾就养颐,爰出殿于大邦,庶聿臻于眉寿,式繄元老,永辅眇躬。
何天道之难谌,而梁木之斯坏!
长沙既往,空存甲令之勋;
征虏云亡,但见云台之像。
赗赙从于异等,嗟悼废于临朝,宁酬柱石之勋,未极君臣之分,庸加典则,以厚始终。
今遣使太中大夫尚书工部侍郎上柱国汾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赐紫金鱼袋郭贽持节册赠尔为秦国王
呜呼!
德无不报,予敢忘于格言;
魂而有知,尔尚钦于天命。
呜呼哀哉!
按:《宋史》卷四八○《吴越钱氏传》。又见《钱氏家书》第三种。
上清太平宫钟记端拱元年七月 北宋 · 王化基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金石萃编》卷二二五
粤自气初别类,物已流行。
统万汇以强名,道其大也;
诱群生而示化,教以行之。
大既无隅,惟体玄而象立;
行虽有约,因假物以信彰。
庶洞达于观闻,俾咸遵于警策。
崇以列真之宇,用集灵仙,助其扣寂之音,必资利器。
器之大者,钟实存焉。
而盖日月运行,钟司其□;
阴阳启闭,钟体其宜。
犹圭表之节晦明,若震雷之权号令。
节不差则□□秩,权不紊则岁功成。
爰则象以播形,期导人而敷教;
使声闻于群动,冀响应以知归。
则勤行之流,声始而善作;
□诱之者,声终而恶悛。
信无刑之章程,真善闭之关键。
其为用也,讵可诬焉?
然而道云未行,物亦拘否,或因罹于□□,乃往适于殊途。
待徵来复之言,必偶会昌之运。
皇上富有瀛海,端居穆清,法虚无以用心,贵慈俭以为宝。
□属文垂教,言皆合于玄机;
作事庇民,动悉符于天意。
每希□以凝想,欲跻时于太和。
谓专静守邦,必先于专动;
谓无为御世,必肇于有为。
庶几一致于理平,触类咸资于圣作。
繇是启帝王之盛业,建开拓之嘉谋。
或伸义于怀柔,或推功于吊伐,乃舞干而来远裔,亦提剑以征不庭。
则东南负海之邦,旋闻请吏;
□勇近胡之地,亲系降王。
指多垒以削平,俾万邦而率服。
然后奉祖宗而严禋配,丰稼穑以洁粢盛。
振久坠之阙文,举旷行之大典。
屡升泰畤,一祀青坛。
恭贽三牲,报本所以伸大礼;
亲耕千亩,劝农所以推至诚。
复念治国大端,树人为本,徵将相取材之地,在孝廉敦古之流。
于是笼罗英翘,躬自题品。
平衡一设,诚靡失于重轻;
悬鉴洞开,固不私于妍丑。
得人之盛,振古未闻。
斯乃成戎祀之功,尽贤能之选,举其大者,而无虚岁矣。
以其司牧蒸黎,邦家重柄,郡国至广,赋舆实繁。
以长物亲民,受惨舒之寄;
以庶官釐务,有利病之权。
每慎简于乃僚,俾励精而求理。
凡在推择,悉关圣心,恒运彀中之才,以成宇内之计。
斯乃用人熙绩,而无虚月矣。
加以求衣未明,负扆南面,虑德刑之未正,恐恩信之未孚。
体民间情,通天下壅,每临轩而决滞,恒旰食以忘劳。
斯乃勤政孜孜,而无虚日矣。
夫以圣神之理,运化无穷,体用则显诸仁,济功则至于道。
道启冥感,玄符上心,表惟德以动天,乃降神于右地。
建寿宫而云矗,俨玄像以星陈。
赐号太平,示清净以宁也;
尊名翊圣,知皇天辅德也。
其宫宇规模之盛,神灵肸蚃之徵,具载丰碑,不烦赓述。
爰命道士守真,主张其事,本宫器用,惟钟阙焉。
道士守真询彼传闻,得诸耆旧:昔李茂贞窃据之时,尝移古道宫楼观钟于天柱山,悬挂仅已百载,蔑无闻焉。
用声不同,然非哑而犹哑;
设器未当,虽弗虚而若虚。
必待盛时,始彰灵迹。
验其钟右,则志记昭然。
起云鹤之形,列天仙之状。
神异之物,于斯證焉;
感通之徵,兹又明矣。
道士守真具以上请,于太平兴国五年闰三月三日,诏移是钟归于本宫。
□所谓道有污隆,迹惟隐显;
道污则隐在唐季,道隆则显于我朝。
宛契珍符,聿归圣运。
大矣六齐之制,巍然九□□□。
层楼特建于新规,猛簴重悬于旧物。
伏兽之形菌蠢,畏鲸之响匉訇。
扬飙助威,则天地鼓橐;
震慑生动,则雷□□□。
魑魅以之遁形,愚聋以之抉聩。
使昏明不忒,动静叶宜;
动则警俗沉迷,静则与时休息。
足以彰明玄贶,启迪□□,庶符尊道之朝,来助不言之教。
臣恭承睿旨,俾志前闻,愧属思以榛芜,但凝神于恍惚。
器仍旧贯,如还赤水之珠;
文用纪年,遂刊他山之石。
时皇宋耕藉之元年七月九日记。
付门人崇矩第八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崇矩:近择交来得信,知汝夜讲《光明》,日谈《止观》,为道既勤,闻之极喜。
又知造僧堂,必是无心往西溪也。
所言不安者,宜不住服药,礼诵祈祷,求圣冥加也。
惠南已安排在堂,只是随众受习,更有何管领乎?
所议《融心解》,今于答后添三两句。
「收于三辈,必免相违」,何不但云「三辈文有相妨」,何必致许多难问,可谓寸水丈波也。
是此之心,宜须削去,方可传通。
此盖因事诫汝,凡百施为,皆须准此。
山家教观,托汝弘护。
汝须好将息,庶身安道隆也。
馀无所嘱。
不具。
誓辞1012年十月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沙门知礼、异闻一心一意,异口同音,仰白十方常住三宝、释迦世尊、当来弥勒、正遍知者、龙树菩萨、南岳禅师天台智者、山门诸祖、各得真證无碍道人、梵王、忉利四镇天王、龙神八部、主善罚恶、守护塔寺及五岳四渎正直鬼神:惟愿各以护法本誓,屈降證明。
知礼等夙承慈熏,幸值天台智者说證法门,念报曩缘,竭愚讲训。
绵历岁月,虚丧光阴,载眷所传,俄成断种。
今各年逾知命,运近死王,既事与愿违,空抚膺长恨。
刻肌剜骨,宁补前非。
今与手度弟子立诚、又玄、本慈、本常、尚闲、德才、昙慧、昙觉、本淳等,下至系籍出家一聚眷属,持所住讲院及所集教文,仰给将来十方传教菩萨,所祈后后递相传付,以至无穷。
略展诚怀,不辜遗嘱。
窃以如来垂像,久托鹫山;
须达归心,先经祇树。
梵王奉宫而请说,净名卧室以兴谈。
至于正法住持,皆嘱塔庙;
四依继轨,咸显所居。
既法藉人宣,故人必依处。
此处虽寄聚落,颇若山林。
西映湖光,东连野色,栋宇延袤,粗可栖依。
灭后造堂,恶世扬法,《日藏》称如来游止,《法华》谓是佛受用。
今兹陋室,永言通经。
仰惟诸佛慈临,四依哀纳。
庶令凡鄙,自然庄严,永远休光,未来安处。
道隆内院,化广香城。
常得善师,遐聚贤学。
星分法炬,遍照于十方;
流布宗乘,绵亘于三世。
常寿不断,妙种益滋。
其或恶党凶徒,将来固占,恃权结势,横见欺夺,废传般若,障塞行道,我已将此处奉上三宝,仰给传持。
是人便为固占,欺夺佛受用处,亦是废坏转法轮处,亦是离间和合学处。
此人当得破灭三宝、断学般若极重罪恶。
况复末世,护法为难。
《法华》骂佛尚轻,不亦传护事重。
当愿若我徒党,乃至馀人,将欲占据我传法处,动心则应时狂迷,动口则失音不语。
动身手者,或被风挛,或遭火烂,毒蛇蝮蝎,一切侵害。
恶疮脓血,盲聋瘖哑,肢体阙坏,牢狱怨贼,枷杻刀杖,恶鬼霹雳,毒药横灾,一切诸难,令其备受。
所有眷属,病恼斗诤,悉亦离散。
住我此处,心常躁热,如处火镬。
所视毒其眼,所闻毒其耳。
嗅、尝及触,皆成毒害。
凡有触向,悉不安隐。
命终当堕阿鼻地狱,成坏转寄,永无出期。
未来馀殃,复倍前劫。
宁坏我身,宁断我命,宁破我眼,若坏我形命眼目,终不咒令是人招斯等苦。
若坏我此处,即是断我及一切众生菩提善根、般若种性,亦断智者教观寿命,亦灭如来遗化势力。
以要言之,即是坏灭十方三世三宝寿命、正法眼目,开一切众生三恶趣门,闭一切人天涅槃道路。
此人罪报,不可思议。
仰愿诸佛菩萨、诸天龙神,遮护此人,勿令一念起此恶心,况至毁坏。
又愿国主皇帝、诸王辅相、职权主任、州牧县大势力人,同垂卫护,令得此处永永传法,绳绳靡绝。
若我徒党及馀诸恶比丘,或有干执乃至毁撤此传法处者,愿准涅槃十六大国王大誓护法,严用折伏,乃至驱令还家。
亦愿如彼经文,过去有王身命护法,生不动佛国,为彼佛上首菩萨弟子。
护法事重,胜报无穷。
下至我眷属知识、见闻随喜者,但能赞助,光显此传法处,愿此天众,在在处处,常为诸佛菩萨、诸天圣众所见爱念,昼夜护持。
如彼恶人所得罪报,我得福乐,复过于彼。
彼罪有漏,会有尽时;
我福无为,同虚空性。
庄严法界一切有情,同会菩提及涅槃道。
僖祖谥册文天禧元年正月十日 北宋 · 王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四(第二册一六一八页)、《宋大诏令集》卷一四○、《太常因革礼》卷九○
孝孙嗣皇帝臣恒谨再拜稽首上言曰:臣闻肇基王迹,实自于上仁;
贻厥孙谋,仰繄于至德。
矧茂克昌之烈,诞彰锡羡之灵。
佑宝绪之重熙,感先游之来格。
用展遹追之礼,式昭骏惠之风。
伏惟僖祖文献皇帝,潜隐韬明,广渊藏用,禀元精而毓粹,积纯嘏以流辉。
陟降上天,始恢于成命;
仪形后裔,大集于繁禧。
臣猥以眇冲,获膺嗣服。
奉宗祧之重,惟怀永图;
恤宇县之劳,敢忘丕则?
祗受贻训,驯致治平
属禋瘗之交修,穹昊之报降。
真期允协,飙驭载临。
谕长发之遐源,申聿怀之多福。
监观攸接,允谓于凝祥;
舄奕有开,实资于累洽。
谨奉玉册、玉宝,增上尊谥曰「僖祖文献睿和皇帝」。
道隆观德,孝极因心。
方期对越之灵,适播庞鸿之祐。
时万时亿,永矣无疆。
谨言。
大宋襄州凤山延庆禅院传法惠广大师寿塔碑铭(并序淳化五年六月 北宋 · 潘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六
苍润玄泉,万仞衍弥卢之项;
青峰妙岭,千寻淩渤澥之心。
理备三才,天即地而人即法;
道隆千古,法即人而□(石碎,缺廿八字)佛證菩提,喜舍话三乘之性;
禅令顿悟,慈悲开五叶之源。
法雨高垂,益润等乾坤覆载;
玄风远布,光辉齐日□(缺廿八字)达此是真如之境;
识心了性,悟斯为般若之源。
有以见惠广大师之旨趣也。
师名归晓字信天
(缺五字)□□出□(缺廿字)光元年,岁在癸未,诞生之时,天地明肃,清烟绕室,白日凝空,仁里荣观,亲疏共庆。
年六岁,父令诵诗(缺四字),□菩萨。
幼不食肉,□随母斋(缺十字),旦白父母曰:「志求出家,□垂□□」。
父问曰:「出家何谓」?
云:「愿归清净之门,早悟真源之理」。
唐清泰三年闰月八日,年□(缺二字)□城延寿禅院礼清遇和尚为师。
初到(缺七字)家当为何事?
对曰:「我欲见佛」。
师云:「汝若志心,佛当必见」。
自始采薪击磬,汲水添鉼。
暑往寒来,精勤靡间。
朝暮扫地,□□摩经。
至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凝然而立,云浮生(缺五字)语,惊喜讶之,乃命阇梨□与落发。
幼禀天性,雅静雍和,言直志端,异常罔测。
晋天福五年暮春十六日,向邢州开元寺授戒,始□毗净威仪,登般若玄门。
披四分之律风,耀一轮之戒月。
神清耿耿,如鹙子□□□峰;
骨秀昂昂,似饮光行于鹿苑
初夏,师令诵律,半月念终。
五年依止于师□,一志精虔于旦暮。
师忽问曰:「汝知玄理□□,何不往乎参问」?
于是辞师南北,渡水穿云,游东洛,入西□□□□礼知识。
后至长水,见灵泉道人,乃申一问:「无云还有雨也无」?
对云:「有」。
良久沉思,又祀三拜。
遂□洛汭,入□氏峡,过黄沙里,渡□渌水千重。
睹高岭之烟云,问含珠之秀丽。
□□□上,到卧龙追虎之郊;
遇赏襄阳,见解佩沉碑之浦。
西之广德,罥细雾之轻烟;
南□含珠,上巅崖之峻峤。
初到时,师置起拂,对曰:「海上龙横,人天总见」。
师又拈柱杖放在面前,对□□□罔测。
师云:「少年老大」。
尔后因兹入室,乃遂升堂。
□益朝昏,随流上下。
中秋夜,师大上堂,海众云集,特申一问:「明月当天,为何不照学人心意」?
师云:「一轮皓色光三界,八识慞狂昧□□」。
□斯示谕,顿息机缘。
如四海之閒云,似五天之孤月。
一从参觐,六换炎凉。
采□□,以申供侍。
忽一旦暂辞香砌,略别师颜,造随阳护国名筵,至安陆竺乾胜会。
有时途路上见□□□□,「野□有霜宿,孤峰无水斋。
白云随步步,黄叶落挨挨。
若遇松里,风寒□碧崖」。
而又前之荆渚,顺诣湖湘,旋回五缀于凤山,乃挂六镮于延庆
值当院通性大师来自芭蕉,□□□□,一从慕□,八载依仁,翊辅辛勤,星霜靡閒。
不期通性示寂,缘终王□□园。
分明嘱授,惟惭薄鲜,退让德人,匪敢承当,深增婉
乃请首座惠超上人开堂为众,未由半载,又□□□。
大宋建隆元年十二月十九日惠崇院主守旻维那及大众等密上请疏:「闻王太师愿请院主晓上人开堂为众说法住持,勿阻告投,希从众望」。
岂谓台情喜允,又舍□天□□□大斋共申祀请。
于是龙幢虎节,□□俗□赴以□□远迩英贤□莲幕金璋而济济。
众乃荣登花座,如月满以当空;
信礼焚香,似□花而映水。
坐定良久,云:「道德荒闲,虐受□□见□□□愧□□□硕德吹扬。
逊让未遑,倍□悚惕,而□□诸仪密意□枉目前悟即刹那□之永□□承三请,须露一言,幸对人天,有疑请问」。
寻有僧问:「师唱杂家曲,宗风嗣阿□」?
对云:「道□□□□□□,慈云法雨布人天」。
又有僧问:「如何是□」?
对云:「道州出矮子,后有进士樊」。
复问:「生死色空,如何免会」?
对云:「有路易寻三岛客,无门难觅九天人。
忝承重命但愧转,□□论古圣兴慈」。
□□□□□一佛刹至一佛刹曲□□□□□祖□玄极有奥青霄得□,明之者目下醒醒,昧之者途中浩浩。
尔后禅林益茂,海众臻盈,八方清信,鸿英咸皆景重
丹禁公卿,朱紫尽总钦依。
遂□水□□□□□□□□偃盖,灵禽去而瑞鸟来;
绿竹□□,丹凤集而苍龙至。
开宝二年南阳侍中张公讳永德,闻师道,仰师德,甚欲披云,无由睹月。
虽□封域,俱守藩□。
□聆清净之芳音,莫到白云之嘉□。
是飞章表,愿降天衣。
果蒙圣主允从,特赐皇恩紫绶。
由是专差人使,送至凤山,表三台景望之恭虔,作一旦辉今之耀古。
太平兴国三年寿州□□太尉王公□承衍,天边向誉,日下钦名,遥瞻雪峤以倾心,远望莲台而礼足。
载陈章奏,荐乞加恩。
沐天慈贻惠广师名承□□□。
玄林苍翠,致使襄江楚□高□芳名□□□□□□传嘉□□龙神踊跃。
藤萝蓊郁,映天河月岛以连云;
殿阁峥嵘,□鸳瓦□梁而对日。
霜钟暮击,清声扬六律之音;
月磬朝鸣,□□□五音之韵。
师恒为□无□□□无仍有者,一切众生亦有;
众生无者,一切诸佛亦无。
乃有高品刘供奉问:「龙廷金口问,□何对玉机」?
师对云:「凤阁龙楼远,尧云舜日新」。
又有□□不慕诸圣不重□□□□□对云:「此问太低,何不近上问」?
又有进士刘岳问:「得失是非,一齐放却时如何」?
对云:这一条□□阿谁□云:「一真理性,同天地以难穷;
五蕴虚浮,□□□□易□」。
遂有天水赵普者,礼让通明,玉石金兰,作性温良,□义青,白月为心,实阊阖之笙篁,乃人伦之□镜。
□师示谕,不觉凄凉,遂舍家财,拟修寿塔,粗表精素,以俟送终。
乃□□言,愿垂允许。
师忽闻已,默然未从,虑害于人,恐伤于物。
又与彭城刘氏再三共礼,方可从之。
端拱元年岁在戊子五月一日,师寿年六十六,择胜地,选良时,赵公以舍宝□材□□□霜斤□□□然先立塔亭一座,三间九架。
奇哉!
壮丽轮奂,□□明。
窈窱虚幽,豁然□雅。
圬墁了日,清□至而碧雾凝;
结兀圆转,玉光旋而金乌绕。
后有僧义永上人者,天雄□□,□水精英,为奈苑之枝,作祇园之翠叶,睹斯盛事,拟助良缘,自□□能以修石塔,众皆忻赞,不可违之。
天水赵公闻之甚喜,于是开山取石,随日月以忙忙;
凿壁穿崖,逐寒喧而□□。
□□因缘契合,□□心坚,匠巧材丰,俄然告足。
乃般乃运,以凿以镌。
□□□□砻之合成,莫不上下高□,方圆备□。
周回而山海攒攒,内外而花云蔟蔟。
盘龙走凤,飞腾如出□奔山;
□□□□,□□似□天□地。
腰短拂𠐼,如舞踏以惊人;
脚细胡□,似吹弹□□众。
巍峨□丽,□祥烟上贯三天;
□□□□,□□□平吞九地。
其塔也,东连东海,西接西天,南观□□洪荒,北□□云紫塞。
□使陵迁永在,谷变恒存,非凭琬琰辞文,莫记年华日月。
□平才非二陆,学谢三□,□□天□□□□□□□□□□□□又忝随秋贡,过南宫,陪丹凤,翱□□□春闱。
□北□□□□失意,而后同之汉上,乃届禅扃。
蒙硕德以延容,向金□而栖隐。
时观水□如□□□之□日睹□□□□□□□□□□□□□上人忽将实录□托□□□□□村□乃□□□及□□水部,乏雕金琢玉之功;
演思云间,叙达士通仁之记。
然□□□敢述大名,不□□□□为□曰。
按:民国《湖北通志·金石志》卷七,民国二十三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大悲观音旃檀像记并十四愿文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天竺别集》卷中
贤劫第四如来能仁氏入大般涅槃,凡一千九百四十九载。
度汉,大法东渐,凡九百三十三载。
僧会来吴,道隆江表,凡七百七十一载。
岁己亥,巨宋仁孝皇帝即位之三祀,方帝之钦明文思,光宅天下,亲族授民,上下咸秩,儒释之典,偕务进修。
四月四明沙门遵式刻檀写像,曰「大悲观世音菩萨」,惧晦于后世,手题记云:幸哉,也!
出家学道,值天台智者所说妙悟法门。
其法门大略直指身心而为密藏。
所宗之教,即《法华》、《涅槃》醍醐之唱;
所修之行,即《摩诃止观》圆顿之门。
凡一言一理,皆囊括权实、偏圆、小大。
三世佛法,蕴乎其中,高尚之宾,畴不蒙泽
久学于四明,晚还天台,因手集请观音仪十科,即《摩诃止观》第四,三昧法也。
每身行此法,罔有敢怠。
若自兼人,必藉其力矣。
钦哉!
大圣人以无为之利,利厥我躬;
我将引躬之利,利于他人。
夫利之道,要也莫盛乎明感召以诱之,格仪像以告之,赞皇国以绥之,敷正教以规之。
四者备矣,可以臻于无为焉。
肇十有四愿,赞国敷教,以冠篇首。
感召仪像,其愿次之。
按《金棺嘱累经》,严一净场;
按《十一面经》,以无隙白旃檀木用雕像身;
按《佛顶经》,七首六臂;
按《大悲经》、《捉宝印宝经》,仙桃莲华,杨枝澡瓶。
逮写己像,长跪为座,顶载莲华,承接圣足。
只金为墨,书《宝箧印经》洎消伏毒害咒三章,内于香幢,以实己像之腹。
若乃观像法门者,己像表具缚之蕴,即如来藏此世音境也,菩萨像能观人也。
七首,大者观世音种智也,馀六波罗蜜也。
圆修之度,种智为导,皆名首也
又首具多根,七觉也。
大首即念觉,总于馀六,乃居中也。
《捉宝印宝经》,别表自行,境智也。
莲华仙桃,因果上冥也。
杨枝澡瓶,定慧下化也。
华总四十一叶,圆真因也。
唯四实,常乐果也。
杨枝拂动,慧也。
瓶水澄静,定也。
二足,慈悲也。
经曰大慈大悲,游戏五道,游足也。
足下莲华者,总四十二叶,通表因果二地,无缘慈悲之所依也。
华下宝云者,显慈悲相也。
云阴而雨阴,除热拔苦也。
雨润泽,与乐也。
故居己像之顶,即所覆泽众生也。
齿发之细,皆作法门,冠佩之严,咸表万德,不复曲记也。
比丘宝蟾书金字经,遇灯给像资调,居士沈净月刻像,相儿章净修、洪净德、余净信须像财物。
像始成,立于大法堂间,召郡僧百许人落景至,且奉行经法,请观音而證之。
第一愿者,我所造像,为护皇国正法明王圣体康悆,天祚永久。
慈临万国,哀济四生。
妃后诸宫,忠心奉事。
福祉所资,长守荣乐。
诸土辅相,百司五等,保国安民,翼赞万世。
四海被化,惇信明义
祥风甘雨,泽物以时。
合穗连瓜,膺期表德。
然后树信三宝,植善三田。
国哲朝贤,推物就理。
不诬正教,归向有在。
劝助明王,同扬佛法。
广兴塔像,深奉大乘。
君子德风,万姓悦伏。
率于上下,崇正绝邪。
五福施民,六度济物。
举国清乐,如净佛土。
第二愿者,牟尼像法。
大千界中所有诸佛、菩萨、声闻、辟支,一切形像,舍利等塔,悉愿住世,常不灭坏。
此国所有阿育王塔、伊陀王像、吴中二像、陶侃瑞像,如是等名闻塔像,愿常住世间。
仁王贤相,信心守护,为国之宝,率用福祐,光赞道德。
山泽聚落,有胜塔像,由来隐没,愿时出现。
若有信心,适欲造立,便值好缘,亟获成就。
常使塔庙庄严,国界普能增长。
念佛三昧,令人天炽盛,恶道减少。
第三愿者,牟尼佛法。
三乘教藏,遍诸国土,显扬不没。
所流布处,下至一偈一句,天龙八部,勤力守护,为除障难。
于其有经卷处,常作吉祥,令其境界一切丰乐
设有灾难,侵国害民,愿诸菩萨,即出其境,讲读经卷,令消难却敌。
使国君辅相及国人民,一切正信,悉护佛法,广写经卷,令正法久住,为度苦海舟船。
第四愿者,阎浮比丘,全戒缺戒,下至无戒,多闻少闻,下至无闻,普皆安隐,不逢国难。
信施资给,园林居处。
具戒多闻者,愿速證道迹;
无戒无闻者,愿自愧耻,进学僧业
若有破戒不耻,愿国王大臣信心檀越,不见其过。
于持于毁,逆行顺行,等心爱护。
设犯国式,若须法治,不辱于市。
似可原宥,愿王者慈释。
若国有庆会,及时封拜,愿度人出家,用助国祥,令三宝不断。
第五愿者,为诸著有众生,皆谓如来实入涅槃,正法减少。
于佛教卷,情疏念薄;
于正因果,不知理信。
愿令此等无信众生常值善友,诲示正见,深奉大乘如实,了知佛不灭度,不随世相,无有生死。
所言涅槃者,如来永寂,舍诸结惑,功德智慧,清净满足,更无所作,名为涅槃。
而诸罪众生,见有去来,非如来事,三宝常住,长夜照明。
何以知然?
《大云经》云:「如来不涅槃,真法无有灭;
如来不思议,法僧亦复然」。
当闻是语,正信修行,常乐见佛,身身生处,不堕恶道。
第六愿者,为诸著空众生,拨略因果,但行无碍。
于诸戒律,忽为小道。
放心破毁,无片畏惧。
自作教他,谈为要行。
相承滋蔓,翳坏眼目,相将堕苦。
愿令此等断种之人,遇真善知识,诲以正慧乘戒,并务涅槃梵网、大乘实相,而勖浮囊草系。
五分法身,小大咸尔,六波罗蜜,安阙尸罗?
二足世尊,宁无戒度?
如是知已,当习正行,速满二严。
第七愿者,愿我从今始,心至未来际,所在之处,常能教导一切众生,学诸明点,尽舍恶习,修行善业。
设已毁禁,教修忏悔,怖畏恶道,不遑宁处。
示其方等诸大乘法,令其服行,破裂三障。
设更不信,固守愚迷,自大我慢,增修众恶。
我愿终不暂舍是人,生生相随,教令正信,犹如净藏化导严王,一切悉令成得佛道。
第八愿者,愿我从今牟尼像法之世,造像发愿,守护佛法,尽未来际。
佛佛像法,将已衰微,皆于彼世造大悲像,发大悲愿,守护三宝,令得久住。
法灯还炽,照破长夜,犹如佛日所化正等。
以是因缘,宁于一日舍千万身,一一身分,碎如微尘,为护法故,终不疲厌,何况其馀,有所吝惜?
但惜无上道,终不爱身命。
忍受诸苦事,皆为化众生。
第九愿者,愿我此身安隐修道,离诸缘障。
正法无难,国土丰乐
常居林野,乐独寂静
纳衣菜食,随分知足。
常畏信施,如禦彊敌。
常离眷属,如远大怨。
常保禅慧,如护珍宝。
常弃诸恶,如去弊疾。
法衣锡杖,禦魔甲兵。
绳床香罐,资道调具。
舍此之外,更无所贪。
习俗生常,愿莫相近。
嗜欲名利,永非我从。
毁赞虚响,犹风过耳
安忍违从,志全道业。
第十愿者,愿我常读大乘,常讲大乘。
念大乘事,思大乘义,行大乘行。
心心相续,不忘大乘。
常忆普贤,广大行海。
常思妙德,平等慧海
常念观音,起大悲
常念弥勒,行大慈
所作恶事,皆不成就。
修善业,一切和合。
行愿所资,身安心利。
烦恼渐薄,观朗止静。
知通塞,安隐至道。
不著,于恶不随。
十法成乘,行步平正
疾至道场,智愿满足。
第十一愿者,愿我此身常悔诸业,命终不以恶因缘故,还生此间及八难处。
设有恶业,应堕恶道,愿三宝护念及誓愿,力延至未来无生忍地。
宁于一业,无数倍偿,不敢为劳。
今有二缘,愿速命终生安乐国。
一者像季浇风,净戒难护,一水一食,或犯尸罗,何况馀耶!
惧毁禁戒,堕苦时长,妨修道业。
二者欲速成就,度生因缘。
若至彼国,见佛悟道,成辨事速。
有此二缘,愿速往生,满菩提愿。
第十二愿者,我所造大圣香像,凡身手、臂足、捉持、履载、华果、罐枝、冠缨、缯佩,皆具表一切法门。
若修性,若境智。
自行因果、化他定慧、六度四等,乃至齿发,悉作法门。
傥少合圣心,愿加慈力,令此妙像,犹如大士亲所分身,流化无极。
天上人间,愿常影响,普使有缘。
七难三毒,悉由是灭;
三十三身、十九说法,悉由是感;
三宝四谛,由是显现。
光被万有,为种、为熟、为解脱。
因令五道空虚,生源枯竭。
若有恶心,毁我圣像,是则毁观世音身,亦毁未来佛身,亦毁一切正法。
是人真实断三宝,种众生大怨,夺一切乐与一切苦,于大暗夜灭他灯炬,于深巨海坏他船筏。
亦有刖人之足,剜人之目,掷之沟渎,世间之恶,无过之罪。
宁杀父母,百千万身,杀父母者,自身受罪;
若毁此像,殃累一切。
《经》云:「令闻大悲名号,人譬如天子法臣,护亦如诸天奉帝释。
违逆此咒,起不善,现身白癞,脓血流后堕地狱,长夜苦」。
若人闻此毁谤重罪,慎勿一念生不信心,况复毁坏!
第十三愿者,我己像腹中《宝箧印经》及消伏毒害破恶业障六字章句三陀罗尼于宝香幢中,自然常放光明,彻照十方一切佛刹。
愿诸佛世尊如《经》所说,随我此像所在方处,常能随逐于一切时,以神通力及誓愿力加持护念。
一切如来金刚之藏、帝释诸天,昼夜三时下来供养。
一切神仙,昼夜三时歌咏赞叹。
若有有情于此形像,种植善根,必定于佛菩提得不退转。
乃至应堕地狱者,若于此像一礼拜,一旋绕,必得免离地狱重苦。
如此像者,一切毒害不能加逼。
设欲毁者,即是侵毁一切佛心、佛顶、佛眼、佛身、佛舍利、聚佛正法藏一切毁已。
亦复违逆诸天、诸仙、诸龙、二十八部、一切鬼神。
当愿世人闻佛此说,深信毁损获罪无量,疾止恶心,即生正信,爱护供养,如己身命,等无有异。
第十四愿者,我所仰请北方薛室噜末拿、摩诃啰阇也、摩诃室利提弊及摩诃药叉,一切眷属,守护我像,常在世间,广作利益。
若人暂时礼拜,尽心供养者,诸天圣众,即为彼人降大吉祥、珍宝、官荣、眷属、寿命,一切满愿。
若恶人、恶兽、恶鬼、恶龙,乃至雀鼠蚊䖟欲侵毁者,药叉众急于电光,即兴救护,慎勿令损如毛末许。
善护众生一切心念,令于我像不起刹那不信之心;
起不信者,得极恶报。
以是因缘,当以慈心常守护之。
慈心护者,即是善护一切众生,亦是善护一切佛心。
一切正法、一切菩提、一切善根,亦复如是。
若我此像化世缘尽,当愿薛室啰末拿摄往天界,守护供养。
弥勒像法,还复来此,乃至佛佛,亦复如是。
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我已具发此十四种愿,三宝大悲,当證知我,令一一愿悉获成就,使三宝常住,法施无尽。
誓于未来一一诸佛像法之世,为护法故,造无畏像,发清净愿,如今不异。
所造之像一一不灭,经生累世,积满十方,无间隙地,我亦不休,佛出世尽,然后乃息。
若佛众生,无有尽时,我造像发愿,终不可尽。
以是因缘,重说伽陀,赞叹大悲救世医王,令诸众生,常起正信。
中书门下礼官定议亲祀元德皇太后礼仪诏大中祥符四年三月己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太常因革礼》卷七三
朕昨陟高脽,克成昭事,享明灵于博厚,延介福于烝黎。
盖凭列圣之储休,愈极因心之追慕,将归格于祖庙,冀□达于孝思。
恭惟元德皇太后恩积劬劳,道隆圣善。
自肇登于宝位,寻高启于閟宫。
且昭荐以时,素洁烝尝之祭;
而靡同诸后,获从禘祫之文。
虽别庙以展仪,有󲦤绅之□请,乞行升祔,继览封章,今告至有期,命官奉祀
礼仪使户部尚书知枢密院事王钦若,思举厥职,恳有上言,请因饮至之辰,并用亲祀之礼,且称历代必有旧章。
是以延问公卿,咨询故实,庶叶奉先之至德,不踰稽古之令猷,当在得宜,以副朕意。
宜令中书门下礼官定议闻奏。
申告上圣号赦文大中祥符八年正月壬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宋大诏令集》卷一三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七(第三册第二六二六页)
国家钦奉骏命,驯致大宁,茂积累之祥,集圜方之祐。
肆予凉德,祗绍庆图。
夙夜之怀,靡忘于恭已;
穹昊之顾,屡降于维祺。
而自申锡秘文,交脩盛则,升紫烟于云岱,瘗黄玉于魏脽。
降歘驭于杳冥,述璿源于悠永。
以至黍稷丰楙,疆埸谧清,景风甘雨以应期,肆伐濯征而咸息。
鸿藻纯懿,焕乎而可观;
坠典阙文,昭然而并举。
内循菲薄,克广帝猷,盖自出震,诞垂道隆
崇明号,祗答珍符。
由是揆献岁之初,率绵区之众,虔瞻层宙,肇荐强名,恭展皇仪,亲临靖宇
望益高于霄极,达封奏于玄都。
加以奉温玉之宝章,登明霞之宏构。
延兹介祉,庇及群黎,巨礼财成,灵心向答。
无疆之美,既集于邦家;
涣汗之恩,宜覃于海域。
式布惟新之泽,用颁大赉之仁。
可大赦天下。
系囚已杀人、十恶罪至死、官典犯正枉法赃不赦外,斗杀情可悯者奏裁,自馀咸赦除之。
天书仪卫使已下并加锡赐,天书仪仗兵士并与特支;
迎奉天书道官、行事官,第与支赐,马步军将士并特支。
在京职任京朝官,迁秩及三年,应景德四年七月四日敕命磨勘者,并令审官院考课引见;
其外任未经磨勘者,具历任申审官院奏裁;
得替幕职、州县官,及殁王事亲属、授司士参军、白衣选人年及格者,并放选。
贬降授官,等第陟升,量移叙用;
除名、追官、停职任、放逐便人,许于刑部投状;
冲替未得与官,诸色违碍选人,许于南曹投状;
举人因事殿举、永不得入科场、不经刑责者,许依例应举。
三京、诸路,大中祥符七年终已前,夏秋及缘科税赋、贷粮、和籴见欠者除放,缘河、江淮、两浙水灾民田不曾除破省税者,并蠲之。
诸路州、军、监,自今灾伤不稔,并须即时闻奏,当职官议体量振恤。
东封、汾阴奉祀主持官物少欠非侵欺者并放。
诸坑冶不敷岁课,悉蠲之。
京东西河北修河地分,岁役人夫,科配物料,念我蒸庶,得无重劳,宜令转运司及本州长吏察访官员、使臣、州县吏,有能究其本末、知其利害、省功减料、以惜民力、而河防津要岁不冲决者,具事以闻,如实获其利,当即行奖擢。
诸路亲民官廉白持操,恪谨从公,不用刑而常赋登,不害民而庶事集,狱讼无挠,里闾共推者,转运司以闻。
天下才器之士,或淹下位,或滞草莱,及高年不仕,德行可称,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具名以闻。
孤寡茕独,不能自给者,倍加存抚。
没王事官子孙,并与录用。
岳、渎、名山、大川,历代圣帝明王、忠臣烈士载祀典者,所在精洁致祭
近祠庙陵寝,禁其樵采;
祠宇坏者,官为完葺。
亡命军人、盗贼,许百日之内首露,踰限不至,复罪如初。
是日令天下州府致醮,内外臣庶之家设香烛。
于戏!
九域隆平,三神眷祐。
荐紫清之称谓,已展于精衷;
奉河洛之图书,复扬于丕则。
顾福禧之所及,谅溥率以咸均。
咨尔庶邦,膺兹洒泽,体予深意,益务慎修。
夫子庙堂记咸平六年 北宋 · 张方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乾隆《临川县志》卷二一、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二
夫一气化,二仪位,浑元运物,阴阳任形。
然质素可器,而文德未兆。
人风朴,烝民块动,礼乐从何而出,忠孝仁义可得而闻。
洎科斗字孳,文籍生新,结绳政谢,群亦鲜能务本者也。
为时而长圣贤,大屈于位者,世先师也。
故夫子出而鲁道隆,儒教兴而人事正,信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又曰「犹天不可阶而升」。
制君臣父子之礼,顺尊卑男女有别。
六合至大,万象虽多,一贯于理,动植是托,□者后来者,鉴包在我。
品四科,限十哲,使人灵世世子□无敢慢于教授
哲人初仕中都宰,执礼乐德政化人,一变风俗,路绝拾遗,损过制邑,强公室,弱私家,寰域诸侯,取则象焉。
官以司空,任群有信,弗闻失所。
顷为大司寇也,知命之年又六稔,得摄行相事,朝政七日,诛乱政少正卯,戮于两观之下。
尝会夹谷,忿齐俳优侏儒戏于鲁公之前,斩侏儒,手足异处。
齐侯惧,有惭色,曰:「鲁君子,以道辅其君」。
故知仁者必有勇。
加以论七教,陈五仪,示人治道毕矣。
是乃越闻为政所能,体国经野之器业。
王莽辅政,高尚儒术,始列爵为侯,是进封公,名实蠖屈。
唐玄宗诏情重师资,至开元二十七年秋追谥为宣王,令三公持节册命,命为王号,曰礼也,其后嗣可袭封爵。
昔周公南面,夫子西坐,自今而往,两京及天下州县,先圣特庙,向明而坐,十哲左右列侍,徒欤宠赠,位各有次。
到今美谈,式遵常典。
历遇明天子褒崇,能享国珍之殊,厚赏延于世,庆及斯文,恩虽百世,忍可泯绝宗裔?
咸谓扬名于后世,没而名不朽矣。
昔自衮冕而下,至于庶人,未有不由圣师之道以成之,佥曰非常,道也无际,性与天地并。
采摭微言,凡周耳目,始终规矩,久益弥芳。
善诱抑扬,靡不竞劝。
教文行忠信之能,穷进退存亡之要,百氏旧说,汎而知归,敢略而不书。
愚今纪理者,根止得地。
嗟乎(缺)志切专,救其失尔。
因典是郡,公馀游伽蓝兰若,观庙察俗,所尚丰饶,碑记赞序,镌石文字,辞翰富贵,而溢曰丽藻,秀出而奇。
西洛东里,何多才也!
有日,复诣孔子,入其大门,恍若夕惕,左顾右视,庭庑廊宇之侧,惊无一字雕镂片石,以记诸雅言,颂歌种德者。
升殿堂稽首毕,拱而立,仰观容貌,端谨俨若。
噫!
义形瞻视,悄然髣佛,如不足之色。
想念叹伤,独何偏甚!
谅惟创始基,斯庙必葺,后生足畏。
谁心慢不回向,完构相继,宁废厥功。
居郡右上,处址爽垲,图壁绘素,贤哲侍面而坐,背江皋卜□固势面墨池
良哉,右军王家之遗迹!
景亚洙泗风,辞翰文章之力,荣耀尽人,附益焕然,特异百城。
斯庙胜概之外,□□非当莫之与比。
何则?
辞屈于作记,使事阙矣久矣。
吾侪忖谓临川多士,祖尊尼父,博执六艺,无所成名,道学全功□□□名教深重,非造次可窥,肯容易而为命!
或肆下惠,须约大达,日奋史才,笔属珠玉。
刊他山贞珉,欲光大师弟之道。
□□□先手来者,应之适幸。
同僚□监护礼宾使,陇右吉人,精三史,解成功,全果毅以奉(缺)上拟执威权,暂歇锋锐,莲幕军倅太原硕儒,能律令及第。
推官汝南君子艺应□文□□元称举,皆乡曲环望之选也。
共议创立课□□。
辞,初以片善见让,终以老大相商,诚不得□□。
如锦美(缺)尔。
方编户大名,乡荐府举,送(缺)榜尘以九经科出身。
木讷情田,困室文笔□□隙漏旌,实录事意。
明舜日,肃肃门人。
万万秋秋,念补于(缺。)咸平六年朝奉郎尚书虞部员外郎知军州事轻车都尉、赐绯鱼袋、借紫张方撰。
按:同治《临川县志》卷二四,同治九年刻本。
青州石佛禅院主讲经论大德行状咸平六年十一月 北宋 · 释绍演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益都金石记》卷二
粤教理尊胜,是佛顶心;
号大总持,名真法印。
秘密而雄宣神咒,威灵而摧伏魔情。
功消七返之殃,力拔三涂之苦。
即有当院主公,本沧州乐陵人也。
俗姓掌氏,法讳广诚。
祖袭门风,削繁不叙。
北饮崆峒之气,上吞昴毕之光。
诞而既端,长而既伟。
从丱力学,及冠业精,以《礼》传喾志,淳素和光。
忽自谓曰,「识环记井,可验于死往生来;
拜骨鞭尸,方信于恶殃善庆。
觉浮生之得固,知妙道之堪归」。
广顺元年,投当院主先师报恩求度焉,即棣州金刹院坐化高僧门弟也。
诚公显德二年披落授具毕,性耽浑璞,戒凭净虚。
高谈一諯之经,大演十师之论。
兼传百法,被晓五明。
住持四十年,增修五七倍。
盖弥勒殿一座,创众僧堂三间,造浑金佛像两尊,诵满字经咒六万。
扫地而不伤蚯蚓,燃灯而护惜飞蛾。
石磬辰敲,遏春莺而结舌;
金经夜唱,逼秋猿以吞声。
清节有徵,寿高无恙。
加以学行德业,活其道而饰其身;
喜舍慈悲,利其人而济其物。
观身如梦幻,知命似风灯。
大宋咸平六年十月八日,不疾而殒化矣,僧腊五十馀,俗龄七十七。
噫!
将终之际,嘱事昭然,莫坠前踪,宜芳后叶。
两人师弟,七个门资,围坐而共评,交眸而乐膺:「父母生我质,本师度我身。
虽承鞠育之恩,未及法乳之惠,欲旌孝恳,何报为良」?
厥次师弟显公上人,禀性淳和,立身耿介,内以秉执安其分,外以俭素廉其身,触目多能,运心饶益,时呼法侄道隆等立而受言:「痛忆师兄,悲而难会;
答酬师主,劳而勿辞。
我捐其财,汝竭其力」。
乃命良匠琢瑱珉,镌真言,列行状。
龙津之北,月殿之前,下葬灵躯,上安幢记。
尘沾影覆,资归长乐之乡;
睹像披文,荐入真如之界。
亲教弟子七人,或精焚利,或务增修,或密行澄心,或传灯利众,咸推俊朗,皆仰高雄
石佛流光,晃营邱之乾位;
金刹展耀,赫棣之良宫。
祖胎结而子子孙孙,庭树芳而枝枝叶叶。
绍演才智双腐,辞器全暗,既受坚呼,强编盛踪。
时咸平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建。
黄氏族谱前记 宋 · 黄宗旦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八
自结绳之俗弛,书契之文兴,人之因生赐姓,定氏而别其祖之所自出,谱随以立焉。
盖尝论之,六经传圣贤之言行以著,诸史载古今之是非以稽,故后人以之而作则焉。
天下至大,以舆图收之;
人民至众,以版籍定之。
矧人之本乎祖,不设谱以志之,子孙孰知其为始也?
予锦田黄氏,忝泉望族,厥先光州固始人也。
道隆为东部会稽市令之官,东汉末乱甚,于建康岁弃官避地入闽。
初居大尖山、小尖山之阳,后以里匪宜居,随改迁盘龙山东灵秀村之东,名其地曰黄田。
有孙曰迪者为袁州判官,嗣是家祚稍兴。
三传而至曰赞,为明州刺史,立家谱,缙绅叠起,代不乏人。
其间之以文名著绩、为世所物色者,有滔公,官至太子中允
有克学公,官至侍御史
数传而至讷裕者,唐禧宗时官居工部侍郎
继而次兄毅裕产厥女,德色夐人,唐昭宗光化间闽王王审知聘立为妃。
世子延钧、延政者,钧后称帝,追崇其母曰后。
来谒家庙,铺锦于后山之下,文武百官悉朝,遂名斯地曰锦田,地曰锦田,驿曰锦田驿,锦遗迹尚在。
迨国初建隆之间,先则有履道公、至道公,袭庆则有禹育公
以至郎中员外寺丞绳其芳,学士评事录事按其武,御史州判诸公振其响。
而其间科目萌生瓞出者,则难以枚举也。
故当是时,树厥宅里,表其风声,左有取青,右有拾紫,中有甲第联芳。
噫,五窦出于十郎,渔阳推窦氏为重;
三陈生于秦国,天下以陈氏为荣。
然则椒房簪缨踵踵于我锦田者,其地之荣且重者何如哉!
予策名时,思媲前美,按稽旧谱,伤已往之失次,虞将来之罔闻,聊纪其略,以托重我杰孙子云(《清源文献》卷一二。)
「时」上疑当有「于」字。
十月一日奏告南京鸿庆宫太祖皇帝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宋元宪集》卷一八
伏以告朔纪常,戒寒协序。
瞻言像设,载极时思。
恭惟尊谥皇帝功冠往初道隆燕翼。
王基于有截,享天配于无穷。
适履孟辰,永怀遗烈。
云门录序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宋景文集》卷四五
道之概,及言而粗;
言之微,至书而略。
然概而不得不强者道,粗而不得不谓者言,略而不得不著者书。
忘言之言,未始有言也;
可道之道,未始有道也。
故虽终日示吾境,鸣吾喙,污吾简,我何累哉!
若大士永询者,其有言而无累欤!
惟师得于禅师善,善承宽,宽继云门,云门于法最先觉者也。
夫得无所得,是名得法;
觉无所觉,是名先觉。
故师以景祐龙集乙亥,即荆南福昌寺,甫坐道场,天驹玉象,蹴踏群势,黑白咨求,悦而承风,一缘万应,无有中畔。
故其语非牵合属缀,非粉泽华藻,顺俗悦凡,独妙逗机。
欲令昧者得入,知者径悟,空文多言者无所旁缘。
自唐以来,斯道遂显。
诸老大乘更提而迭唱之,高足上首奔走撰集,盖别行一趣,不得而阙。
道隆所录,亦由是乎!
若乃凭默遣言,默境已立;
用遣遣默,遣情弥炽。
如我说者,物至则应。
不为言言,理解而止;
不为默默,言以交荐;
不为遣遣,圆裹妄真。
以合大方,曩之为云门,为宽,为善,今之为师,一用是说,无二道焉。
齐安史馆麻君方之,契师道缘,间不容翲,裒录抵仆,且俾序辞。
仆晚闻道,姑著师出世之自,道隆述者之意,方之见托之重,以冠篇端。
不知言为录之䏙赘欤?
录且待䏙赘而足欤?
广平子京记。
东京左街永兴华严禅院嘉祐四年十二月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武溪集》卷九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上都华严禅院者,故崇仪使文州刺史岑君所创也。
岑君讳守忠,早侍两宫,屡使于外,欣慕禅学,遂发洪愿。
天圣五年,布金易地,于国城之东,始建精舍,以待什方缁旅。
明年,上赐钱俾之构堂,以安清众,而后架具焉。
章献皇太后崇其闬闳,而钟梵全焉(后以资福院烧香钟赐之。)
章惠皇太后益其庋阁,而厨库备焉。
明年,赐额为永兴华严禅院,隶于左街,岁度僧二人,仍令长老住持。
年逾一纪,三易其人,而瓶盂弗驻,栋宇弗完。
康定元年,乃请今明悟禅师主其禅席,师名道隆潮州海阳人俗姓黄氏
得心印于汝州琏禅师,众推通悟,乃膺佥请,辇毂之下,领袖攸瞩。
道眼既具,众心悦从,来者如归,户外之屦满矣。
购募檀信,日加营缉,演法有堂,安像有殿,绀宇宏壮,寺制恢焉。
接物利人,开益既广,蔼然德誉,升闻帝聪。
庆历二年,上始赐《重阳颂》,师即笺注进呈,上览之大悦,特赐紫方袍以宠之。
繇是御书偈颂,提纲语句,动盈卷轴,师悉笺而酬之,圣眷益厚。
后三年,复赐《大乘颂》,师亦笺释和进,上愈嘉之,赐号圆明大师
初,岑君于钱塘雕造卢舍那佛、文殊、普贤等像,布而漆之,工未半而不禄,匠氏沦废者六年。
师乃亲诣馀杭,用钱三百万,命工毕其装绘,舟挽而归。
师既还阙,上抚问锡赉,颇复优厚,累赐御颂、御书、金帛、香药等,频诏入化城殿升座说法,咫尺天颜,激扬宗要,并赐笔砚,令进禅颂,仍赐御膳、衣物、飞帛书等,就大相国寺西庑赐廨院一区,以为朝宿之地。
寻以圣藻宸翰,溢于居室,因构阁以藏焉,示不敢亵近也,因赐琉璃瓦覆之,并赐御飞白书,额曰龙奎之阁。
岁别度僧一名,恩礼加异,缁素荣之。
凡募缘成者,由两序而钟台、经阁峙焉。
方丈之室,谨宴申也;
看经之堂,励勤修也。
异其库司,慎拣请也;
俨其温浴,尚涓洁也。
僧坊供具,罔不辑焉。
其外则敞车院、列僦舍,资之给众,咸有规画。
至和元年,内出水陆画像五百馀轴赐之,乃即西北隅创造堂,为供设之所,再蒙御飞白书,赐名洪济之殿。
中使左右街僧道威仪、教坊钧容班乐,辇卒卫兵,奉迎至院。
嘉祐二年,特敕加赐明悟禅师之号,恩无出其右者。
师以为信之所起,必始于庄严,故不惮于有为也;
理之所通,必去其攀缘,当遗照而无著也。
乃具表辞免,不入城阙,于今一纪矣。
丛林之众,至者不下数百,所度弟子百馀人,赐命服总禅众者三十馀人。
于戏!
非岑君之崇尚佛事,无以创其基;
禅师之恢宏宗旨,无以广其制。
自国朝已来,以田衣见上者,趋皇闱、瞻黼扆则有之矣,至若对万乘,升高坐,谈性相之实,指佛祖之心,无如禅师之比者。
其笺解圣作、酬继宸章,间发言机,直趋觉路,宜乎眷赉之频烦也。
而又高谢纷华,超出名相,冥心息迹,归于无事,真佛法之总持、禅门之体用也,可记也哉。
嘉祐四年十二月日记。
南京致政杜少师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一
某自初春卧病,闻拜新命,却俟稍安,即修贺启。
无何所患沈绵,迄今未瘳。
生理固不可期,若遂不能达诚左右,则抱恨无已。
自念受恩门下三十年,每闻相公一美事,则咨嗟称道,为门生之光。
今年甫七十,确然去位,德全道隆,终始无玷,欢忻忭跃,异于常日。
某得罪本末,更不复论。
及仇人欲以赃见污,穷理百端,卒无毫发自润,自谓无愧于人。
然于相公,不得言无愧。
尝记顷年相公监司,怒以主吏月朔预取俸钱者。
钱尚不可预给,况私用库钱耶?
盖由久去左右,灭裂教诲,止知廉身,不能慎事。
故自谪官,未尝他尤,但自咎而已。
惟于有位者,不敢先作书问。
相公致政还第,方敢少露悃愊。
某虽伏枕累旬,医言据脉可疗,万一有瘳,庶几再得请见门下。
不任依恋激切之至。
广谏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六、《河南先生文集》卷二
昔舜命禹曰:「毋若丹朱傲」。
周公成王曰:「毋若商王受」。
又曰:「小人怨詈汝,则皇自恭德」。
是则君臣道隆,辞达而已矣。
然《礼》有五谏,圣人从讽者,盖为人臣言之也。
若为人君言之,虽闻怨詈,亦将自儆,不无益也。
或曰:「禹、周公奚不讽」?
曰:申戒于未然,虽激犹讽也;
陈事于已兆,虽讽犹辨也。
大禹周公之为臣也,欲其君克终厥戒,俾后世不见其过,举德美充乎无穷,与夫违而弼之异矣。
嗟乎,后世以周公之道事君者,庸非忠乎!
德号继明颂1023年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文潞公文集》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臣闻圆象高明,运四时而不言所利;
方祇博厚,载万物而罔矜厥功。
然则藏用显仁,其来尚矣,仰观俯察,无能名焉。
及乎太古造书,先王画卦,钩赜崇卑之理,范围清浊之原,必也正名。
况以乾坤之象,所以昭德配于易简之功。
圜璧方琮,钦崇之礼遂广;
往图先谍,拟议之文益多。
叹凤著隤摧之言,犹龙有清宁之说。
斯岂陋神明以永称谓,发施贶以伫推崇者哉!
诚以资始之道隆,则非常之名自显;
成物之功博,则溢美之号攸归。
至若厥初生人,树以司牧,虽越绳契之上,固有筌宰之殊。
必立之名,用纪于德。
则大庭、柏皇之氏,栗陆、骊连之君,赫胥、昊英联车而继起,尊卢、浑沌接武而互兴。
申史阙之寡闻,尚概举而疏略。
春皇启运,帝魁在辰。
云师、土德之精,凤纪、金天之历,参于天地,炳若丹青,莫不本嘉瑞以建官,因盛德以著号,弥上世而夐出,亘来籍而罕俦。
颛顼、高辛,陶尧、虞舜,揖让而治,具存传圣之称;
损益可知,兼袭建邦之号。
三王而下,两汉已还,虽积德以成王,率因土而命氏。
祖功宗德,观七庙以廑存;
茂实英声,去二《典》而愈远。
是知德号地号,皇哉唐哉,非炎宋之嗣兴,信兼之者鲜矣。
洪惟太祖皇帝,禀天皇之精气,基唐侯之创封。
静渊有谋,爰膺五胜之箓;
神武不杀,讵烦三战之师。
狱讼攸归,民灵允属。
五让难推于天历,六飞肇正于宸居。
丹鱼之祥,罄鳞宗而渊跃;
朱草之瑞,旅荚物以海渟。
皆所以协火德之景光,表炎灵之丕运。
太宗皇帝嗣显离照,绍熙宝图。
徂征不庭,削诸侯之髋髀;
高拱无事,坐合宫之蟺蜎。
虎包不试于五兵,鱼梦荐登于四釜。
广详延之路,焕乎有文;
辟箴诵之涂,变而至道。
真宗皇帝元枢而观妙,执大象以司民
文物葳蕤,逾武宣制作之盛;
轨迹夷易,轶勤俭之风。
象译遝臻,边鄙不耸。
于是博采处士之议,曲询樵夫之谈。
刻石纪功,辗无怀之远迹;
奉符行事,迈元封之上仪。
是故得万国之欢心,尽百王之能事者矣。
皇上天资敦敏,日慎温恭,灵承三后之基,绍绎九功之叙。
顺稽古道,惠绥庶氓。
孝爱尽于尧门,节俭刑于禹室。
始谋于庙,宫邻咸庆于乃欢;
其智如神,荒憬具瞻于惟睿。
风行桂海,化渐冰天。
鲸津底贡以率宾,月竁奉琛而来享。
书文车轨,遐迩以混同
乾符坤珍,升降而沕潏。
于时股肱三事,岳牧庶邦,越雍泮之诸生,迄胶庠之群老,绀宇丹房之士,文身辨发之酋,累伏当涂,愿上徽号。
上犹懔然驭朽,惕若乘奔,坚持德柄,俾断公车之奏。
群心益固,得请为期。
日簉南端之前,罔虞北垒之系。
皇上以重烦台弼,俯徇黔黎,尚依违而积时,方僶俛而从欲。
先是,礼官错事,将陈报本之仪;
增坛,肇举因高之典。
会兹勤请,颇迩严禋。
俾竣事于圜丘,甫受册于路寝。
仲冬初吉太宰前诹。
祲仪象物而陈,旧礼不戒而具。
天子乃凝虑蠖濩,逆釐神明。
一之日祗见于琳宫,二之日昭告于祖庙,三之日,乃备法驾,将臻夫泰坛。
摄提运衡,风后参乘。
招摇炜烨,上纪于旌常;
堪舆奋撝,中静于关轴。
及夫郊之夕也,歌大吕,舞云门。
百神受职以降康,四圭有邸而登荐。
惟圣飨帝,稽戴《礼》而有光;
惟辟奉天,鉴周《书》而无愧。
瘗祀云毕,乘舆乃旋。
御员阙之嶕峣,发大号以涣汗
纆校悉原于滞系,粲薪咸释于弛刑。
曾未踰时,协气充于上下;
固不旋踵,欢声动于华夷。
既而回六尺之斗车,正九筵之斧座。
百僚师师以就列,多士济济以盈庭。
胪传甫终,宝册遂上。
未央前殿,方蒇于鸿仪;
兴庆内朝,先崇于大号。
大哉!
事地之礼著矣,承乾之道光矣。
恢三雍之上仪,监二代以增郁,圣文也;
兼七德以禁暴,罄八荒而畏威,睿武也;
御众以宽,临下有赫,仁明也;
继志于外,承颜于中,孝德也。
宜乎绍列圣之丕休,举邃古之坠典,钟八九之遐武,兼三五之懿称者尔!
臣跂仰德辉,亲逢圣旦。
濡化偶从于学版,载涂窃效于髫歌。
穆如清风,敢冀先臣之式;
叹之不足,愿续游童之谣。
谨上颂曰:
厥初生民,树以司牧。
三皇继轸,五帝联毂。
民淳世质,仁洽道丰
罄地作主,与天比崇。
德号地号,大道常道。
腾茂飞英,绵穹浃昊,三王而后,两汉已还,继之者鲜,行之惟艰。
皇矣帝宋,绍天阐绎。
德焕往图,道光前辟。
赫赫太祖,巍巍圣功。
龙兴雷泽,凤起宫。
拓世贻统,图大宅中。
万邦作乂,四海会同。
穆太宗,嗣兴麓。
绍尧之绪,纂禹之服。
大明继照,时文载郁。
俗阜刑清,远迩安肃
真皇抚运,大叶重熙。
礼乐备具,文物葳蕤。
东封岱岳,西祀汾脽。
鸿勋显号,纪石铭彝。
皇上握枢,体元立极。
四叶重光,三后贻翼。
居域中大,为天下式。
圣文睿武,仁明孝德。
轩崇附宝,唐奉庆都
内熙坤则,外赞宝图。
慈教广被,仁风诞敷。
化亿兆兮归厚,与三五兮同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