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饶州堂试 其十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平斋集》卷三○
问:大江以东,衣冠之盛饶为最。
螺洲地谶,异人出焉,冠大廷,世殊科,班班可数,皆学校作成之功也。
汉之番君,唐之颜鲁公,德泽在人至深,而独不闻垂意兴学,何耶?
虞公内史,大修庠序,是前此尝有学矣,谁实基之?
移告属县,广招生徒至七百馀人,教养之盛若此。
今所养仅能三之一,而齑盐之态常患不足,不知当时云会辐凑,何以为养。
先正范文正公相攸于东湖上,继者始筑儒宫,以据水光山色之会,公之诗文胡不及之?
买田三顷以赡士,大书特书,诧以为盛,然所入其能几何?
今膏腴岁增数凡几倍,而仓廪之积不见有馀,抑尾闾之泄无以窒其源耶?
高堂显敞,不改旧观,砚湖平远,尤觉增明,二公所以淑艾后人者,虽百世闻风而亦起。
诸君藏修其间,讲明正心诚意之学,涵养致君泽民之业,以求无负于教育之素,盍各为我言尔志!
其十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平斋集》卷三○
问:世臣之乔木,旧德之元龟,有国者所甚重,而出处进退,天下莫不望以为标的。
尚论古人,顾不能无疑焉。
复亳卜洛之馀,告归之志则同,胡为乃有欲去而复留者?
不惟自留,且作书以留同列,同列亦为久留而不去,何勇退之难耶?
海滨二老同为善养而来归,扣马之谏、鹰扬之举,果孰为义?
天下既定,表东海者乃不与师保左右之任,何耶?
从心不踰矩之年,尚皇皇于历聘否?
以天下之达尊自居,能终不见诸侯否?
乘驲而见辇,而如公告老,犹得以与闻国事,至朝廷大议,遣廷尉咨问,亦乞言之遗意否?
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盖已见几而作,何衣冠甚伟者始来?
闵将军之老,召其子为太仆,可谓贪贤之切,何知足不辱者遽去?
求文武如不及,而蒲轮之迎,特能词赋;
为治顾在力行,而鲁邸之议,乃先服色。
据鞍矍铄非不锐也,未免乘下泽车之悔;
食肉万里非不壮也,未免入玉门关之请。
而无踰老臣,尚堪一行,则又好勇,至老而不衰,其视番番黄发之谋孰得孰失?
晚应贤良,但见不情而多诈周流,四公不过恭逊以取媚,请尚方剑,赐灵寿杖,与夫长乐老之自叙血气既衰,固应尔欤?
绿野堂之游,《九老图》之作,亦必有所惩而然也。
著节而称祭酒,考于周当为何官?
遮说而得三老,不谓秦尚存此名。
谏大夫御史大夫,为太傅封褒德侯,汉家校年之法抑又安在?
《书》陈旧人之图任,《诗》歌元老之壮犹,年高德邵,阅义理为甚熟,出处大节,必有非众人所能识者,幸商订之。
其十二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平斋集》卷三○
问:汉公子之好学,莫如楚元王一门之盛。
元王《诗》于浮丘伯,诸子皆读《诗》,至孙辟强亦好读《诗》,越数世犹有以少通《诗》《书》召者,岂非过庭之训而然欤!
德修之术,得《枕中鸿宝》、《苑秘书》于淮南,其子竟以是下吏,恐非所以为义方之教也。
而典校秘书天禄阁,太一青藜为之下照,歆复领五经,卒父前业,可谓能世其官矣。
然向自主《谷梁春秋》义,歆则欲建《左氏春秋》,论难迭出,自为矛盾,岂父书有不必读耶,抑轮扁斲轮,不能授其子耶
其究《谷梁》、《左氏》,于圣人之经为孰近?
《左氏》多古字,歆独好之,引传释经,转相发明,其于字学盖精,棻则方且问奇字子云,无乃有贵鹜之意欤?
向作《洪范五行传》,严为外戚之戒,歆乃挟《周官》泉府之说,为新室国师,父子异心,一至于此!
国师方贵显矣,棻以符命投四裔,何其忘舐犊之爱也?
董仲舒为汉纯儒,通达古今,有补于世。
向与之相伯仲,「无以加」之语必非轻许可者,「渊源不及游、夏」,何为歆复少之?
曾孙龚笃论君子,以歆言为然,党同伐异,孰为至当?
自交而至于龚,弓冶箕裘之业,蝉联十世,辉映两都,其间先后异同,是非得失,不可槩论,意者同于好学而不同于所学,亦不害为世家欤?
诸君平时自许不在汉公子之下,家学之传亦能若是其盛否?
其十三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平斋集》卷三○
问:周之士也贵而肆,秦之士也贱而拘,畴实使之?
然贱而且拘,秦固以亡;
贵而至于肆,周亦安取此?
得非周以道胜法,秦以法胜道耶?
太学贤士之关,士气屈伸,公论通塞,所系为甚重。
鲍宣司隶诸生举幡集阙下而留之。
司隶内治京师,外统诸郡,其于太学若无与也,爱而留之,不忍其去,所以能得其心者何?
固尝闻乡校议执政之善否,而憎兹多口者欲毁之,胡为于独眷眷如此?
韩愈祭酒,招诸生而诲之学,竞起欺予之嘲。
祭酒古司成,国人矜式,其于弟子员至近而易格也,侮而嘲之,曾不受教,所以莫能回其心者何?
固尝闻聚为朋曹谇骂有司,而退然自克者无几,胡为于亦不能少降心以相从耶?
异时处士横议,名节相望,适以趣汉室之衰,六馆之士不陷非义,终无以弭唐室之变。
溯流寻源,要必有说。
其十四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平斋集》卷三○
问:孔门速肖者七十子,而名在四科者十人而已,果孰为之区别耶?
参悟一贯于口耳之外,胡为不在四科之列?
夫子传之曾子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是道之统,乃得之,而在四科者反不与,何耶?
借曰政事、言语、文学不足以尽道,德行之,盖尝在寝矣,平日之所许可、之所期属,非曾子所敢望,今不传诸此而传诸彼,有深意。
谓参之鲁有受道之质欤,回也亦如愚;
谓参之孝为百行之源欤,孝哉子骞,初亦何愧?
意者宝藏于海,听夫人之所自取欤?
后世以颜、孟配先圣而得道统之正传,如曾子仅与游、夏齿,又有不可晓者,愿闻其说。
其十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平斋集》卷三○
问:台谏天子之耳目,建置本末可得闻乎?
九官之命,堲谗纳言,龙独任其责,它官何为不得与?
善旌谤木,人皆可言,而四凶之恶胡不闻有斥其非者?
《周官》有御史司谏,似以风采议论为职,然御史掌治令赞书之事,初不及于触邪指佞,而弊群吏者乃有小宰
司谏掌纠万民之德,亦不及于绳愆弼违,而谏王恶者乃有保氏。
官名与后世同而职业则异,何故?
藉曰凡治者受法令,御史得以劾其违令之罪以诏废置,司谏可以因事而纳规,三百六十官之中,职于纠察者止二人,无乃自狭其进言之涂欤?
汉承秦制,以御史大夫三公中执法侍御史十五人,谏大夫无常员,多至数十人。
唐则监察御史十人,又有里行之名,谏议大夫四人而拾遗补阙亦复并置。
其视周人设官可谓详矣,而当时治道曾不能庶几成周之盛,岂惟其人不惟其官欤?
方今众正在列,国是坚定,台谏纪纲之地,虽不备其官,而一士谔谔,尝首形于王言之嘉叹。
然考之国朝之制,天禧中史谏官皆四员,庆历有三谏之除,元丰有六察之命。
今焉冠豸伏蒲,各专一官而不并建,必有深意。
谓才难而不轻授欤,贤俊满朝,孰无明目张胆之志?
否则得其人而一夔自足欤,十朋之龟弗克违,宜其不厌多也。
又否则圣朝无阙,小人退听,而皂囊白笔之可略欤,则人情之诪张,国事之胶轕,未可尽诿诸太平之无事。
意者御史司谏之专其任,将以复成周之训欤,复古之难不可不详议而熟图也。
诸君志于有用,其为铺张圣贤相逢之盛事。
其十六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平斋集》卷三○
问:与其有聚歛之臣,宁有盗臣,以其为国植怨于民也。
盗窃宝玉大弓,《春秋》诛之,胡独聚歛之臣不及?
赃吏犯法,法在;
奸吏舞法,法亡。
盖无法则无以为国也。
《伐檀》之贪鄙无功,诗人刺之,胡不闻有刺在位之奸者?
苟变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至疑其伤廉,然礼顺人情,乃或置米肉之遗于不问,何耶?
刘宠之为守,受一大钱而去,人皆称其贤,然法有明禁,受所监临一孔以上皆赃论,何耶?
得非礼法不相为用欤?
顷者贪相债帅之得志,上下成风,恬不为怪。
圣化更新,首严簠簋不饰之禁,革贪为廉,宜翕然丕变,论者犹谓赏罚不信,不足以惩污染之习,而善类名家科甲之士,不当迁就为之讳,是欲一以文法绳之也。
礼义廉耻以维持士大夫之风俗,法禁之外亦有可行者乎?
若曰人心趋利,如水就下,礼不足以防其无厌之欲,法不足以制其自营之私,又将何术而可?
史家皆传酷吏,独无传赃吏者,伊欲裒为一书,暴诸国史,一字之贬,若挞诸市,不识可使革心易行,精白以承休否?
其十七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平斋集》卷三○
问:宰相论可否于庙堂之上以行其道,谏官争是非于殿陛之间以行其言,经纶治功,弥缝君德,盖非它官比也。
冢宰制国用必于岁杪,然《周官》大宰岁终受群吏之会,其不会者惟酒与膳服耳。
夫惟辟玉食膳服之不会宜也,《酒诰》一篇历历无彝酒之戒,酒而可以不会乎?
彼庖人膳夫之不会,王及后、世子皆然,而酒正之不会,唯王及后,而世子不与,得非养正于蒙,不容以是乱德耶?
岁终天子斋戒,受群臣之谏,然《周官》司谏不过纠万民之德,而掌谏王恶者惟保氏一官,进言之路何示人不广?
藉曰左右前后皆可绳愆,而受谏独于岁终,事有可谏,必待卒岁而后言,则为立仗马者多矣。
孟春徇铎工执艺事以谏,此受以岁终,彼谏以岁始,抑又何故?
后世宰相兼领盐铁、度支谏大夫无常员,揆之周家建官之制,然欤否欤?
朝而问一岁钱谷之数,与正旦酌兽樽以赏直言,槩之岁杪制用,岁终受谏,同欤否欤?
顷建言于朝者,请宰相制国用,谏官补阙员。
岁云莫矣,因举周官王制之疑以为问。
其十八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平斋集》卷三○
恭惟主上盛德大业,冠冕帝王闳休懿铄,辉映天地。
乃者自仲秋初吉日御昕朝,已而储闱之授册,宗祀之庆成,千秋之上寿,元正长至,万玉来庭,盛事荐臻,祲容迭讲,凡此大朝会之仪,固有曲台之议在。
然国家制作多仍唐旧,是不可以无考也。
今观唐制,大驾属车十二乘,大陈设则分左右施于卫内,三卫番上,分为五仗,号衙内五卫
元日、朔望视朝,则服翼善冠,其后朔望仍用弁服。
元日冬至朝会,七德与九功同舞,其后至有不忍观破阵乐舞者。
至于大陈设,皇太子而下以次上寿,且奏祥瑞云物。
其大略亦若是而已,而其间不能无疑者。
太极宫之承天门,受万国之朝贺,既曰古之外朝矣,或又谓含元殿在周为外朝,在唐为大朝,何也?
太极殿者,朔望坐而视政,既曰古之中朝矣,或又谓宣政殿在周为中朝,在唐为正殿,何也?
两仪殿常日以听政而视事,为古内朝,又以为紫宸周之内朝,汉之宣室、唐之上閤亦曰内衙,然乎否耶?
两仪、承庆皆为受朝听讼之所,而元和中正朔乃御紫宸朝贺,宝历中则又月朔紫宸行入閤之仪,胡为受朝之地曾无定所?
旧制以只日视朝,其后乃命辍朝放朝皆用双日,或又五日一御太极殿,胡为临朝之日曾无定期?
引对廷臣,何屡见于延英?
读示月令,何独见于宣政
入閤之仪,开元旧礼本无之,后之诸儒从而附益,抑又何说也?
夫以唐家一代之制损益沿革,岂无得失之辨?
仰参周典,俯采汉仪,其合于古而宜于今,要必有一定之说。
诸君结绶登畿,观国之光有日矣,试言其槩。
武举公试策问乙酉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平斋集》卷三○
问:恭惟皇上以聪哲英粹嗣无疆大历服,学聚问辨,宽居仁行,四方万里翘跂望治。
诸君蒙被新美之化,可无说以裨新政
敢问舜月正元日受终于文祖,首察玑衡以齐七政,而类禋望遍之并举,岂观天交神,庶政莫先欤?
异时月正元日格于文祖,询四岳,辟四门,明目达聪,惟恐或后,且进十二牧而历咨之,听言用人,又所当急也。
太甲元祀,祗见厥祖,伊尹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是天下之政无大于法祖宗矣。
高宗恭嘿思道,君臣相与告语,尤卷卷于逊志时敏之务,典学岂容缓欤?
成王即政,《无逸》举三宗以劝,主乎畏天爱民而已。
《立政》一书,乃以三宅三俊为不可忽,终之勿误庶狱为重,意固各有在欤?
抑又有可疑者,禹受命于神宗,不旋踵会群后誓师而征有苗;
康王率循大卞大臣进戒,未暇他及,首以张皇六师为言。
佳兵不祥之器,顾先之何欤?
岂国之大事在戎,不可一日弛欤?
新服厥命,求以耸四方之观听欤?
人情易玩,泰用冯河之义欤?
君以乾刚为德,必神武英略而后足以运天下欤?
事有本末,物有先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帝王出治之序,参之今日所当先者,悉意陈之,有司将以复于上。
省试(一 乙未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平斋集》卷三○
问:大明当天而万景随,北辰居所而列曜拱。
恭惟主上以文王之圣,躬虞舜之孝,宫中三年之制毕,将涓刚旦,御路朝,以延见百官,临抚万国。
礼隆典钜,不可不预蒐而夙讲也。
周外朝在路门外,内朝在路门内,燕朝在路寝之庭,所谓治朝者果安在?
岂即外朝欤?
天官大宰:「王视治朝,则赞听治」。
岂王公坐论关于治道甚大,斯谓之治朝欤?
司士》之公、孤、卿、大夫、士、朝士之群吏、州长众庶莫不在列,揆之明堂位,夷蛮戎狄不与焉,岂置之国门之外,不容列于表著欤?
汉接三代而兴,奉常绵蕞之习不过秦仪杂就。
已知皇帝之贵,使得鲁两生相与翼成之,果尽还周典之旧欤?
德阳殿大朝会,夜漏未尽七刻,鸣钟受贺,与长乐之仪先后交映。
然长乐陈车侠陛执戟传警而不设乐,德阳乃钟鼓铿鍧,管弦烨煜,岂礼乐至此而后备欤?
宣帝受釐前席,何盛服齐明,独施于少年之见?
宣德帻坐迎笑,何威仪简略,能夺夫说客之气?
高帝之朝廷,而爱幸者媟戏于殿上,宰相得以折之;
先帝之正处,而贵宠者引内于殿中,中郎得以却之。
佞倖方张,二臣何为无投鼠之忌?
小臣廷辱师傅,至攀折殿槛而不顾,盖谓其不能正主益民也。
金华入说《尚书》、《论语》,其有补于帝学者,何事武帐不冠不见,使人可其奏而出入禁闼之请曾不克从,间见高门之论,乃谓妄发,其不能动帝听者何说?
十万横行,面谩可斩,而殿上皆恐,遂罢朝不复议,何听纳之易?
奉珍来朝,待以客礼,而甘泉受谒,称藩而不名,何礼遇之?
过朝而问钱谷出入,公私之积何其难于裕也?
坐朝而日昊未退,内外之务何其难于清也?
朝堂百僚之位,、邴、魏,谋谟乎其上,司徒府每天子亲幸,与丞相决大事,是外朝之存者,岂非君臣一堂,交孚无间,而后足以增朝廷之重欤?
其历考周汉本末以告。
省试(二)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平斋集》卷三○
问:继志述事者,人主之达孝;
崇德报功者,朝廷之盛典。
昔在宁考,亲挈神器,以授圣明。
昭哉嗣服,于今一纪,而文母保佑之恩,永言孝思,亦既升祔,侑食清庙,岂无旧弼,顾犹缺焉,可乎?
盘庚告其臣民:「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
功臣配食于庙,商家尚矣,而莫名所享之臣。
伊尹格于皇天,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岂即其人乎?
周《司勋》有功者祭于大烝,传者于王功曰勋,独取辅成王业之周公,而召公之夹辅,尚父之燮伐,皆所不及,岂难其人乎?
汉论功定封,录第侯籍,藏诸宗庙,以至麒麟云台之绘,崇报厚矣,未闻有列于烝尝者。
而先儒谓汉祭有功于庙庭,其详可得闻乎?
唐享功臣,祫则配,禘则不配,其后禘祫皆配,果合乎古否也?
高祖以裴刘故人,俎豆其间,能无出于私乎?
太宗魏徵雠臣冠佩其中,抑无一之非公乎?
长风孤骞之仁杰,庙享宜也,而五王之贤并侑,固不厌其众乎?
忠贯日月之子仪,庙享亦宜也,而中兴第一之功不与,亦不嫌其寡乎?
佐佑王化之说,享之未过也,而应变守文之名相皆不在选,其有所抑乎?
光复宗祏之晟,享之诚当也,而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者,乃置而不问,岂文墨议论不如汗马乎?
剪蜀于清明无蔽之日,平蔡于惟断乃成之时,杜、裴元功,享之俱无愧也,而崇文及愬,莫非指纵之下,乃与同升,岂将相叶心然后功业有济乎?
许敬宗威势炽灼,停享于神龙,固足以惩滔天之罪,而名宰相如玄龄,百世犹将宥之,亦以子停,何以允公论?
苗晋卿小心谨畏,崇配于大历,已不足以孚当世之望,而首赞经纶如裴冕,一时无能及者,乃以即世先后为疑,何以逃清议?
武德至于元和,功臣列在祀典凡四十馀人,穆、敬、文、武、宣而下,庙食靡所著见,岂无其人则阙乎,抑有其人而泯乎无传也?
夫黄钟动而气序转,应龙翔而云雾集,君臣感召之机,盖非偶然者。
然一时之功,孰与乎万世之功?
左右诸大夫之曰贤,孰与乎国人之皆曰贤?
人心是非,昭如日月,侑飨大议,可一言而定也。
诸君考古验今以对,毋枉。
饶州州学新田记嘉定三年四月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平斋集》卷九
弁峰叶公司臬江左明年,某来庀楚泮。
一夕漏过午,曳屣修廊,斋庐灯半明灭,闻有扣庭竹而歌曰:「月连娟兮露垂木,厌浥兮蝉饮之。
朵颐兮畴属餍,不如东湖洋洋兮可乐饥」。
又歌曰:「露函月兮相辉,鹤鸣九皋兮止复飞。
屋漏兮尚不愧,羌三月不肉兮吾亦肥」。
其思深而不迫,其音悄而不怨,甚异之。
明发谒台下,为公诵所闻,公笑谓:「予得无与广文饭俱不足耶」?
因问岁入之目,予谢不与知,独数庆历元祐以来几丰碑以对,而终以罪岁。
公又太息。
居亡几,以番水下乡在官之田归于学,最五顷有奇,山称是,僦庐数十楹。
已而摄郡组,且还,续食之布,意尤未艾也。
夫教与刑同出而异用,出教则入刑,皆以约人心,归诸善。
公亭刑一道,听讼以平,镇俗以静,格奸暴以诚,恻然念民力之穷而甘苦同之,民隐然恃为太山而心不摇。
簿书期会,时方螽午,独汲汲学官之是崇,寿名教之命脉,扶风俗之元气,其深识轻重缓急之权度者欤!
饶学居台府鼎峙之地,刺史二千石,士皆能皂白之。
每为予言,三山李公珏握宪节时,威名凛乎动人,康山膏腴十顷,举以加惠于学,视畴昔始废告朔之礼而敚吾所有以肥杞者,贤否何如也?
李公平反西道,与公实共长江,声明风采,彪丙交映。
《诗》曰「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江右以是期李公;
「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江左以是颂叶公
公名篑,字景山,尝任太府少卿,今直宝谟阁
嘉定三年四月朔旦,洪某记。
重筑堤记嘉定四年二月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平斋集》卷九
城东数百武为泮宫,贡士之闱,冷官之庐,附庸而翼之。
督军湖汇其右,贯湖为堤,径于学湖,裂为东西。
西湖在堤北,倚山潴水,植以莲菱,堤无风涛撼触,故不坏。
东湖在其南,瞰湖有亭,曰「」。
夷旷虚明,弥望,潦水时至,挟风鏖岸,拍拍作声不少息。
日朘月圮,阔不能半。
寻岁大比,县编竹贮土,补葺以苟目前,事已辄颓析,如是屡矣。
余来分教,每出择地而履。
或夜会风雨,寸跬不前,毛发磔立。
因念士与民同出是涂,可拱睨不问?
命累石为趾,每五尺揵以石笋
东为层六,西益一,开级道以便下上者。
三覆石甃,以草墼根,盘结不可动,鳞次而上,以杀水势。
广十有七尺,崇十有五尺,修一千二百尺,植杨护其趾。
且为举子系缆地,乌桕合抱,垂荫下接,景益深秀。
作门于西,扁以「泮水」。
役始于去年十月甲子,讫二月壬戌,凡靡钱二百万。
嗟夫!
物之成坏也有时,时之难易也有数。
堤昉于文正范公,再筑于元祐之庚午,余之增筑又适当庚午之冬,周两甲子,所成仅尔,谓之非数可乎?
更两甲子,陵耶谷耶?
嘉定四年春社前五日,钱塘洪某记。
东圃记嘉定五年五月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平斋集》卷九
余既结楼廨西偏,以受两湖之胜,东偏有隙地数百步,畦蔬灌莽争长,遂规以为圃。
数十本,手自扶植,少长有序。
寒香冷蕊,绿阴青子,人所共爱。
秋后木叶脱尽,若枯不枯,欲蕾未蕾,更自佳耳。
有君子之德,臭味同者必爱之。
或不好事,析之不中薪,斲之不中桷,亦足自寿。
旁种数十个,忍者戕,馋者揠,惧其不能与俱久。
梅下蔷薇,整整就列,可编以为屏。
成窝,隐映陆续。
水仙芍药,必火于,分培其根使丰硕,乃能多华。
金沙酴醾,上荫恶木,援昌条而升之,萎蕤下饰,庶几恶者亦转而良。
因洼疏沼,辇淖毓莲,随种即葩菂,殊快人意。
久不雨则躬抱瓮之劳。
坛有新安牡丹,方苞,须笼护以防鹊啅,有庶蘖则搔去,毋使分正气。
岩桂初移,更数年乃盛。
小松高不能寻丈,又当期之百馀年后。
之繁,葵榴之艳,海棠之姝丽,风日佳时,若有矜色,特未知肯之否。
筑亭其中,表以「百花头上独主」而言者,《春秋》书盟会之例也。
客笑余名亭有举子习气,余夜梦游场屋,观榜帖,则跃然以喜,习气未除,安敢讳?
异时士友藏修之暇,婆娑梅阴,采华摭实,必有能为我诵《角弓》之诗者。
嘉定壬申仲春望日记。
扬州重修城壕记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平斋集》卷九
广陵负淮挟海,前頫大江,槃槃为一都会。
芜城,昉吴王濞而拓于隋。
俯仰千古,岸移谷迁,坡陀沵迤,隐起苍莽间。
后周显德中韩令坤相攸东南陬,别城以亢治所,周二十里一百五十步,崇二十六尺,是为今州城
国朝盛时,南辕北辀,走集旁午,如奠枕堂皇,无所事乎金汤之险。
六飞南驻,郡为北门重镇,形势控带,缮防日严,培庳葺陋,万雉郁起,矗如长云,望不可极。
而壕河堙日甚,稍不雨则褰裳可涉。
嘉定甲戌春金部郎崔公出镇是邦。
厥初视事,登陴临眺,进父老而问故。
谓役费夥繁,民壤绮错,且城东高卬平衍,虏尝顿兵,浚下增高,守禦非宜,坐是噤不敢轻议。
公慨然念天下事患不为耳,度远近,准高下,程广狭,量浅深。
图成而镇江都统冯榯实来,联请于朝,寻报可。
属时晏清,弓韔矢箙,戍兵须暇,售力相先。
植表作旗,万锸竞奋,行行伍伍,一无敢哗。
单车巡劳,犒给有度,蒐简勤惰,劝惩有章。
日出而作,未昳戒休,啸篁坎鼓,归营驩动。
其施功自东徂西而终于南,因地相宜。
河面阔至十有六丈,底杀其半,深五分广之一,环缭三千五百四十一丈。
壕外馀三丈,护以旱沟。
又外三丈,封积土以限淋淤。
又展地七丈以受土,使与危堞不相陵。
民地视岁入庚其直,事已俾复作业。
城五门为月河,总百十七丈,而南为里河,又八十七丈。
呀然而渊,沛然而川,波光柳阴,下上交映,实墉实壑,深与高称,贾航餫艘,并帆疾驰,万目惊盱,前所未睹。
西北曰堡寨城,周九里十六步,相去馀二里,属以夹城,势如蜂腰,地所必守。
左右尤浅隘,浚之槩如州城
壕以丈计者七百三十有一,且甓女墙以壮其势。
郡倚三塘为固,有边遽则疏陈公、句城塘灌州城壕,支河引水入九曲池,合雷塘水灌西城壕。
公先是封筑闸栅,斥大堤岸,潴水益漭漾。
两壕告功,试决而注之,水仅落数寸而河流四溢矣。
经始于八年八月,讫于九年九月,工一百一十五万四百二十五,费朝家缗钱三十四万八千七百五十六,米石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七,州家激犒为缗钱五万一千六百。
市河贯城,即古邗沟,南距北五里六十步。
外壕既深,水势趋下,市河涸不可舟,就加深广,三分广一。
新舆梁五,又费缗钱四万有奇。
公以正大学问,发为政事,所至声迹章灼。
击楫东来,恩信孚浃,军民归命,恃为长城,识者以经济事业望之,斯役特细耳。
客谓孱虏垂亡,机会方集,何规规守是为。
公曰不然,古人设险如弈棋,置子虽疏,取势欲广。
扬为根本要地,控海沂而引汴泗,取势为独多。
吾试与子冯高而望,中原故壤,一目千里,强本折冲,顾不在兹乎?
客领之,去。
是役也,参议陈师文、机宜何处礼提督通判高惟月钤辖刘谌节度推官鲍克正受给,统制孟显总辖统制王明元真统领韩亮、王孝忠、张健、李进李琮、庄安国、荣部役,敢勇、精锐、武锋、神勇、左军、强勇、镇淮,则其役兵也。
公名与之,字正子南海人
利州通判厅嘉定十六年六月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平斋集》卷九、《古今事文类聚》外集卷一二
上更化十有三年,南海崔公以名法从出殿成都
柬其属,得宣城孙君若蒙正叔成都宰,与俱西。
明年,公尽护全蜀,辟幕府于剑外,缉忠裒益,正叔参焉。
明年,辟通判利州
利以宁武冠其军,介梁、益,拓表撑里,自昔号重镇
中兴后,台阃鼎立,又重郡太守印绾,以部刺史丞贰,非它郡比也。
旧有廨郡治东,岁庚辰合为大行台
郡治丽于漕,郡丞伥伥无与归,濡需而游,寠薮而泊,吾腹果矣,它不暇问,正叔以为大愧。
一日过南门绵谷故驿,掖仆碑摩桫读之,皇祐中规置也。
秦蜀同轨,利当孔道,故崇大其馆以赢客使。
其后郡将兵钤,迭尝匽薄,近复釐为四五,以庐侨士。
丛猥族纷,左陊右压。
庭下老木数章,突兀轮囷。
犹有百年文献在,正叔喜曰:「可矣」。
退而咨诸长,长曰:「可哉」。
翼衡以从,张故以新,迪晦以明,堂序有严,官府具体
既表旧扁,诸大夫相与落之。
三边无尘,野无遗秉,可信眉一釂矣。
书来,属余以记。
余谓天壤间孰非传舍阅人之地,况毁室于鸮,取巢于鹊,抑有甚不获已者,未足为正叔书也。
忆畴昔过正叔,抵掌剧谈世故,节节中窾郤。
其言利者怨之殖也,名者忌之的也,忿与欲损之棘也,气壹动志者壮之蹶而得者老之蚀也。
天下所谓磨之不磷,灼之不焦,震之不碎者,惟一诚实而已。
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
苟诚其身,则可以顺乎亲,信乎朋友而获乎上,真者不可矫,昭者不可匿也。
余闻而惕然。
向知正叔之老于才,今知正叔之老于学,故书。
嘉定十六年六月朔,洪某记。
清约堂记宝庆元年八月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平斋集》卷九
参天地而立者人,包天地而运者心。
同是心也,而有人心、道心之别。
道心性之存也,人心情之动也。
情动而百欲生,故危之。
危而难安,未至于亡也,故犹可及反,反则危者平矣。
颜之复,曾之省,反身之谓也。
然省在复先,能省而后能复。
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随省而复也。
曾子则用力于省者,颜色之正,容貌之动,辞气之出,战兢惕厉,警察精密,无一息之间断,而夫子之道竟以是得。
三省之积,一贯之入欤?
晋人张君承祖伯脩学博而材伟,气明而胆壮,举天下祸福利害莫能压之。
试剧成都,期年政成,作堂以休,扁以「清约」,殆老于世,故落其华而取实,将以是志所省乎?
夫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此心具清明之全体,人欲一萌,清明随蚀。
去其所以蚀清明者而清明还,则本然之心得矣。
故天下之损莫大于欲,人心之所当损亦莫急于欲。
大夫公馀退食,燕坐深省,曰:夜气之存,其不为旦昼汩乎?
鸡鸣而起,其于利与善之间已辨乎?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之得,我其不为之动乎?
口之于味,耳之于声,目之于色,四体之于安逸,其知有命而委顺乎?
内以敬而直,外以义而方,敬义充塞于内外,物欲无自而入,则民被学道之泽矣,董幼宰不足进也。
《诗》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西乡举酒,为伯脩赋之。
宝庆初元八月旦日,古潜洪某记。
洞霄宫施田记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平斋集》卷九、《咸淳临安志》卷七五、《洞霄图志》卷六
洞霄距行阙三舍而近,翠华临幸,旧德典领,廷緌寺貂,禜祷旁午,望出璇台珍馆之右。
星冠羽衣,来游来处,常不翅数百千指。
九霞八景,晴霏湿翠,朝揽夕挹,充然有得。
而主其徒者每皇皇,惧无鞅数众之弗克赡。
唐中叶,尝赐观庄田一所,国初钱氏籍以归有司。
祥符中,赐仁和田十有五顷,除其租。
政和中,易赐膏田千亩。
绍兴创通明殿于宫之东偏,又岁有常饩,以给斋祭。
列圣涵育之恩至矣。
赐田中更多故,仅存硗瘠,岁入不足支数月。
都监宫事龚大明语其徒王思明王大年:「前是住山潘君三华尚能斥橐装买曹桥田以继,吾徒可坐睨?
宽乡上腴,大家腐陈,丐彼有馀,辅吾不足,庶几我畴我耕,我庾我积,以裕我后之人」。
怡声劝相,坚力经度,其志卒以酬。
畏垒既攘,姑射且熟,鼓腹升平,稽首万寿,欲与是山相为无穷。
来谂予为记。
夫道行乎天地之间,日用饮食,何者非道?
先王以是生养天下,一夫授田百亩,于耜筑场有其时,纠笠赵镈有其具,坚好颖栗舂揄释烝有其成,墙屋有桑,疆畎有果蓏,栅有鸡豚,沼有鱼鳖,身勤于所养,心安于所止,一毫无待于人,此王道所以为盛也。
世降道裂,始有食非其力者。
浮屠氏幻而辩,能撼人以祸福,塍陌绮错,钵巾云趍,所至皆是。
而为老氏之学者,大氐以清净无为为宗,须于人者狭,故其庐聚不能十佛之一。
虽名山藏室,大洞殊庭,号称海内之望,亦往往微常产以自殖,其教然也。
于其教清净无为之中而能谋长以殖其众,可不谓难乎?
虽然,乐与饵过客,止道澹乎其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而用之不可既,尔师之说然也。
继今不以口体为心害,宜有进乎澹而无味者。
余家天目之阳,去天柱为近,间当分半席叩之。
施者生有祈,死有荐,其姓氏亩石,附见碑阴云。
于潜丞厅续题名记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平斋集》卷九、《咸淳临安志》卷五四、《古今事文类聚》外集卷一五
吴门叶君芑丞吾潜,诸台交荐其材。
垂满过余,以题名更端属之记。
且曰:「官无庳崇,职无简繁,事无易难,惟敬则行。
居是官而罔其思,非敬也;
居是官而出其思,亦非敬也。
上不侵官以僭,下不怠官以旷,心止于事,靡他其适,如农有畔,行无越思,其斯为执事敬乎?
芑不佞,何足以及此,惟是常平义仓之赋受,丁口力役之简稽,暨上官所以奔走使令之悉惟谨。
土膏脉奋,冻解泉动,出入阡陌,程督坊潴,日与台笠袯襫相尔汝,过此不问也。
有堂述六,面山而俯沼,嘉卉美竹,参伍布列,暇时玩游鳞之溶曳,听幽吭之啁哳,弄柔芳而坐密荫,以休其心,负丞不负丞不敢知也」。
余爱其言,知敬于职业,因笔而畀之石,且告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