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谏止洞霄等处烧香劄子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松隐文集》卷二七
臣叨窃祠禄,略无裨补于崇深,非仰资圣造,何以安迹?
然深恃旧物,辄有所陈,冀达天聪,曲照愚悃。
冒渎之罪,谨俟诛殛。
臣窃审圣驾欲诣洞霄等处烧香,有见上圣既端拱凝命,不以万几萦心;
犹寅畏天命,为国为民祈福于上下。
但适此春晚,政农务蚕麦之时,而自北关至洞霄,驱民治道,实妨农事。
又从卫及巡护兵马,诸司执役,无虑万人。
方春晚多雨,少得晴明,道路泥泞,仪卫狼藉,观望不美。
銮驾一出,有此数嫌,况从来上圣以仁德及物,于此不能不恻然。
若候收刈了,择晴和日,分作数日从容,俾一行得宿食之备,无雨水之患,岂不兵民优游,仰称圣情祈福之意?
臣愚不识事体,辄布瞽言,不胜待罪俟命之至,取进止。
议淮上事宜劄子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松隐文集》卷二七
某尝谓主当持重,而客利急攻,亦兵法也。
今虏寇两淮,殆踰一月,我之诸将屡报小捷,而虏全师实未尝动。
客当务速,反若无意于战,疑虏以羸兵骄我,而伺我之怠,且耗吾之军锋
然其驱乌合焱起之众,不能乘锐气数道并进,俾我不暇为谋,乃迁延复却,旷日持久。
师行千里,情状易见,我之诸将得以从容成备。
既经累捷,胆气益壮,聚谋蓄力,务以全制其后。
虏之败北,在理不疑。
所虑诸将持重太过,反类畏怯,或贪小利,不顾大计。
今若令淮东坚壁不战以扼其膺,淮西由庐、寿捣睢、亳以攻其背,舒、蕲二将连旗深入,朝廷方追马军之师,俾佐两淮,宜促其期,以速其至。
自光入蔡,去汴最迩,宜出其不意。
急诏鄂渚由此进兵,以倾其巢穴。
水军自淮入海,以邀其饷道。
是皆昔人师行捷径,矧诸将皆朝廷素所宠厚,临危宜无爱死。
今毡裘充塞江北,实繁有徒,屡折不退,有盘据淮右之意。
愿朝廷毋轻此虏,毋惑不根之言,号令之出,务加缜密。
前代漏泄禁中语,犹不免其死,况成败安危所系乎?
傥能坚守此策,断然不疑,非独可以却敌而已,虏将惩艾,可数十年无疆埸之忧。
僭易干冒,惟在威断。
与朝廷议分帅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二七
某尝谓有善听者或无良谋,有谋略者或不居利势。
今有善听足以运用所谋,有利势可以乘谋取胜,尚何缄默而不措词于其间?
窃见两淮境土已遣守令,而淮北诸路尚连兵未息。
今春夏之交,正本朝居利势之时。
若不早为之所,秋风飒至,则朝廷不得安枕矣。
且兵家在识地之先后,先后之势在量敌之难易。
若今之先,宜且以河南之地为易,陵寝宗庙所系,兵力亦可及,而易于用功,速能成事。
然本朝遣发将帅,其权甚轻。
轻则武功不立,每失机会。
何则?
一一持禀庙略,则有制胜之失。
以至或朝廷,或行府,或所部,并有差委去就不同,则又皆当获罪。
愚谓宜以江淮、荆襄、川陕分为三帅,各领所部,得便宜从事
三帅则须择材,位兼将相,可付重任者命之,仍于逐路差宣谕官一员,视其进退。
若三路区处既定,遇有军行事宜,即驰驿于朝。
朝廷所行,赏罚而已。
他日赤白囊至,亦免纷然于一堂之上。
只在分帅及得人,可为久大尊安之计。
其间条画,当自有成宪。
若他时讲好睦邻之后,亦用此不殊。
乞以邓王临安劄子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二七
臣伏见迩来逆虏遽背圣德,曲从其欲,而贪得不已。
内侵两淮,民物骚动。
方且无时恭读圣诏,择日大驾亲临江表,身据要地,以为声援。
于是海宇人民,无不仰知圣意,以宗社之重,屈九重之尊,躬捍骄虏。
钦味诏旨,臣至于泣下。
以陛下神武之资,当犬羊之众,自应便见扫清丑类,易若摧朽。
但当此寒月,复勤清跸,如此远去,则臣下何以报圣德之万一?
臣以谓临安有宗庙事重,德寿洎大内六宫,皆上系圣心,曲劳宸虑者。
臣僭易冒渎天造,如邓王若除为临安,似允海内之望。
一则为御营之殿,委以在后,为陛下关中
次可以安靖两宫,拊绥州郡,则陛下遂得奠枕,一意北讨。
仰祈陛下以善后为先,断自睿志,以取万全。
臣刍荛之言,犯分轻出,惟上帝裁幸。
上朝廷乞加恩淮西庙宇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二七
窃见本朝大军累在淮上,与番伪接战,无不大捷。
虽庙谟将略,举无遗策,而覆军之际,每风雨助顺,雷电叶威。
岂上天降罚于逆类,抑淮上神物克壮皇图。
欲乞下本处保明,将管内有敕额庙宇,并加封爵,以旌王师所向,人神同寅之意。
乞免差军兵挽奉使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二七
窃惟朝廷以前日主帅养卒成骄,视州县如无物,对百姓如仇敌。
朝廷熟知此患,乃总而一之。
诸军欣驩承命,恩威方浃,皆知有上之德,泽及爵禄之贵,无不戴上恩矣。
迨今未久,知献言者欲军中选辎重为虏使挽舟,自盱眙临安,往还皆用之。
某谓寻常将帅,暂令屯数亩田,少资军用,犹有难色,至今屯田之策未就,况今以平日所切齿扼腕者,令俯首低眉为役使之容哉?
苟值深夜风雨,已饥未食之间,小人易动。
万一恶语及使人,必招召衅端。
不惟三时造饭,难趁期程,而十日不易,必有疲乏。
虽曰少宽民力,便于示恩,宜有审处。
若依旧和雇人夫,只觉察其弊,似为两便。
吕丞相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二四
某窃以中国所患,独苦金人,上使天子驻跸淮浙,宗庙祭享靡得定居,下致元元父子离散,肝脑涂地,疮痍不复,哭泣不绝。
以至四方云奔雾合,奸臣贼子僭用车服,衅端悉自金人,明矣。
建炎间,遣使十馀辈,凿空而行,求虏悔祸。
礼意非不备,陈辞非不切,每拘留使者,竟无一报,亦莫得虏意,徒兵戈相寻,连年重困。
岂昔所遣使轻冒尊贵,妄言自荐,临事而惧,姑私一时耶?
岂不察其端,所向未当,致违筹画之善,徒为外夷轻笑之具耶?
然朝廷至今,未再有处。
某谓北边之患,方今天下未定,境土未复,士卒疲敝,民力匮耗,未可以威武服也。
金人蹂践中原,暴虐毋信,穷兵杀戮,甚骜无道,未可以仁义交也。
委曲之礼,书辞之勤,固已行于靖康之末建炎之间,又不可以典常遇也。
独可旁资所亲,假其游谈,万一受交,得通信使,然后务屈藏疵,稍以德致,则社稷之计成矣。
某闻山东刘豫政和间尝任台谏,金人信任,伪王以全齐,未即天讨,偷生海表,彼亦待朝廷之命固久。
倘因以一介之使,间道驰诏,谕以恩信,许以爵位,使日就月将,开悟虏心,委以赞成南北之好,为驻跸息兵之期,于可否间,将明得其情伪。
刘豫业本儒生,晓知义分,必涕泣被面,稽首听命,理之固有,事实可图,此上计也。
故熟思今日之急,无先于此,朝廷宜力行之。
某居亲之丧,言事于上,踰越礼制,有诛无赦。
盖闻忠孝者,天下之大本。
顷亲安时,薄禄是私,今亲亡矣,身当报国,故冒哀投陈,政以时事之急,间不容发,苟偷安便,非忠孝人也。
兹愿竭力死节,请行于东,致主上屈己通盟之诚,宣主上怀亲孝治之切,谕以大义,激发其衷,俾君臣向化,归命圣德,此某之赤心,有死无渝者也。
伏望仆射相公详阅利便,断于必行,不惜捐小臣而冀大事。
汉高帝平城,娄钦进和亲之议,饰子女以悦夷狄,极天下之至弱。
当时以图安四海,犹即施行。
今某不知忌讳,进聘伪之说,盖事或权宜,有不容惮者。
至某糜捐一节,以取报命,则区区自谓,肯多古人?
惟主上以天下为度,则汉文之诏尉佗不为屑也。
如允某所言,乞不用礼物私觌及奉使人从等,只乞朝廷降国书诏命,罄身赍往,庶得成事,其馀详略,乞赐机务之暇,令面陈所以去之状。
一语无效,愿就斧钺。
冒犯钧严,不敢繁叙。
某下情不胜战汗之至。
刘豫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二四
某闻《巽》以行权者,君子之乘机;
贵有所徇者,志士之显位。
执权以司契,则事或便民而虐己;
获徇以就义,则理或功崇而业广。
古今不常,惟知者为能就变从时,同符大业,安能规规于所屑哉?
伏惟公以文武之资,缙绅之望,安辑表海,宅全齐而有之。
矜士民涂炭之久,悯郡国兵火之甚,酌时适宜,勉徇敌意,建大号,居留都,岂遵上令有不得已者,前所谓《巽》以行权者欤?
我宋以金人丙午之扰,三辰失序,二圣北狩,流离兵革之苦,从事征伐之劳。
天心已回于显佑,庙祀有永于宝命。
今上皇帝以英谋睿武,厚德深仁,独提天纲,抚宁列郡,海宇爱戴,日月重光。
屈己尊贤而旁招俊杰,安民缮兵而式鉴前耻。
与一二大臣,宵旰图政,复祖宗之基,建中兴之业。
今亲屈而下逮,惟公熟察,前所谓贵有所徇者欤?
治国治家,审此两涂为治道之先。
外料敌之强弱,内度势之可否,以人徇己,则己得而人失;
以己徇人,则己失而人得。
徇人者贱,人所徇者贵。
贵贱得失,较然而明,岂待夫两军相当而后决于众人之言哉?
故某之来,有得于此。
重以今上皇帝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心如摇旌,盖有日矣。
意者天下苦于兵革,父母罹于阨困,赤子尽于屠戮,国步厌于时晦,欲因足下得结金国,通使议和,以亲南北之好,然后互有所便,各得以闻。
求改作而捐故,定安危而保民,弭乱是期,他无求也。
恳恳切切,愿公受交于宋,以成所徇,上息天变,下安封畛。
时哉天命,公其留神,则溥天率土,大庆幸甚。
然四海方德公之美,顺于大常者曰,战国争彊,齐称十二,临菑遗俗,忠烈具存,靡烦攻城野战之役,毋有遗镞亡矢之费,戈百万,遂听威灵,此公之武也。
播告之语,率戒覆车,彼疵己德,自古皆尔。
公止云前朝失御,罔及其他,此公之忠也。
襟带土宇,用广疆埸,而拓地之骑,终不忍南下,此公之仁也。
汴为都会,宗庙具存,权宜正南,无所毁撤,此公之礼也。
公诗书贵胄,冠冕伟人,乃降辞气,屈体虏俗,有见忍耻包羞,欲成佳传,此公之明也。
推此五美,令于国中,实得所利,兼得所愿矣。
然将顺正救,敢布腹心。
古谓暴得大名为不祥,必有所属乃成善术。
故立国者冠盖相望,伸其所附,附德贬暴,假以济众,则作政立事,人心敉宁。
动兵行师,毋有越绝,致赤心之约,固百世之守,坚以大义而不渝,固所附然尔。
必或不能,虽清济浊河,长城钜防,不足以为固塞,徒阶于怨,惜哉!
是有义于创始,必秉德以善后,则圣贤之业也。
复次五愿者,中国冠带之域,稷下礼乐之聚,俗义甚高,人济其美,公无重世之德于齐土,民有莫大之怨于金国,公之拔起,骤加民上,不能无内刚外柔,坦然无间者。
愿公亲宋者一也。
公因金命,制有一方,彼常贪于厚与。
曲顺其旨,则孰不见宾?
一旦无厌之求,稍稽需应,饰诈中变,夺其所憎,与其所爱,窃恐后之有齐者,非公子孙也。
石晋在前,可为龟鉴。
况今屯兵设将,悉彼付授,又与石晋异矣。
愿公亲宋者二也。
此疆尔界,华夷之限,初虽侵据,终亦还复。
金为虎狼之国,蹂践中原,以杀不以德,民厌苦甚久。
又自有契丹渤海之虞,外备我宋收复之虑,彼固惴惴不保枝梧,而欲长倚以为重则误矣。
傥结于宋,北乖所存,南犹获助,子子孙孙终不失势。
愿公亲宋者三也。
公不与宋则已,今契丹以数百年基业,其中岂无孤臣孽子,欲复其宗庙者?
岂无贵族大种不甘其役属者?
或结宋连衡而起,金必并力以销内变,收兵于公,公宁不遣?
遣则新造之齐内失兵力,外虞彊敌,我宋亦遣精兵复故地,谁不争下其城,以迎王师?
方时虽有威宣之略,诸田之智,不能兴已。
愿公亲宋者四也。
割地包利,五霸所以覆军杀将而求也;
封侯贵亲,三代所以放弑而争也。
公今高拱而两有之矣,尚欲倚金以攻宋,则宋民之心不懈,将帅之谋争奋。
宋金久相持,连兵五六年间,徒阨其父母,而宋室自若。
此汉高之兵也,天方启中兴之宋,未可图也。
金为天下仇,公养仇而奉之,泰然自居,冀成善后,亦为公惑矣。
此愿公亲宋者五也。
虽曰公权时之宜,勉事容悦,然理不先晓,则流而不返。
今概举大要,非说公背金而归宋,特欲祈公事金而亲宋。
一言之助,如前所陈,俾宋金遣使结辙于道,公之德业于是益隆。
处中而两利之,公欲何居焉?
书曰: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治之其先事,谋之其未有。
患至而后忧,则大事去矣。
知者备祸,不为怨府,愿熟计之。
说者或谓以今之势,厚礼事金,合从其威,足以壮国。
是言者徒知一时之利,非百世之利,于公何有哉?
特欲挟公家,成私门,为岁月之计,又恶知亲宋亲金,何者为不拂天下之心哉?
苟善于此,则天下震动,必称公为义,我宋益德公,公然后以天下之誉善金,金又不敢纵暴于齐,是以天下之誉止暴于金。
厚交于宋,名高一世,光烛前古,兹时名宠将皆制于公,其于守区区之地,负天下之议,固有间然。
抑尝观漏瓮焦鼎之说乎?
今有焦鼎,其下方燃,适漏瓮在侧,贮水将泄。
诚能激欲竭之水,沃甚焦之鼎,是一举而漏水获存,宝鼎不燬,即以供餗,岂不全于物,利于用耶?
惟三复其意也。
某又闻规小廉者不能成荣名,守曲谨者不能立大功。
以足下荣名大功固已显著,必也使宾客无口实,公议蔑附耳,示以方来,不羞其行,则为平允。
秦缪公由余至,则曰「邻国有圣人」,遗乐修好。
楚成王重耳过,则曰「从者国器,此天所置」,厚飨之。
以二君之贤,犹且区区以礼,是岂不足于功名哉
贤者谓小廉曲谨不见比数,必使光焰焕赫,气盖一时,与天壤相敝乃止耳,后之读者顾不伟欤!
某慷慨兹行,谓理无不可,明目张胆,因发为此书,恐居常亦厌饫群下谄誉盛德,必阴求谔谔以断国是。
忽有逆耳苦口如此书者,亦所欲闻。
惟幸聪明,听许万一,不然,则愿磔某于齐之市,令于齐之民曰:「此教我背金而亲宋者也」。
庶天下人明知公事金为不疑,而金益重公矣。
情迫意切,语不成文,冒犯威严,言尽于此。
不宣。
泗州陈太尉敏书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二四
以拙者观淮上事势,虏人必熟闻吾友忠孝正直,兵少而精,不可势屈。
料度用兵,拳手相接之际,须鏖战血战,计胜力胜而后已。
既虏人料我如此,则岂肯轻犯泗上,损其锋也?
必从他路寻隙犯江,则泗在其后。
形格势阻,进无所掠,退无归路。
若不为计,则孤城独立,未有援兵,粮运未继,又其众多惧腹背有可畏之势。
公于是时,宜必自有转身一路,别出奇谋也。
然爱吾友之深,辄为一说以献。
若虏人甚重,不可袭其背,虏必以少兵缀公归涂。
为善后之策,公宜尽以所有犒设军民,誓众而北,径捣山东
不焚烧舍屋,不取子女玉帛,不杀契丹渤海诸国,但掠地收众,据前人要害之地。
号召中原,传檄燕山等路,承制封拜,亦足以牵制虏谋。
然后奏封行在,为不合在外专兵,待罪取旨之计。
未审可否,当胜焚楼橹,弃辎重,浮江而南也。
孙宗丞绍兴二年闰四月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二八
宗丞孙公自丹阳遵海而南,适抵温陵
既就舍,贱子进见,每于承教。
居则问学,仕则问政,万索千辩,使人乘理而诣,所谓林宗以劝学为心,千日一致者也。
又复骚经楚些,许追逐于章句间,惠遗诗札,遂盈巾笥。
每成诵在口,觉风递奏,冰玉满齿,一尘不立,万虑洗然,于是景行跂尚之不暇。
一日见告,欲还旆仙里。
某对以:「方兹世道多故,寇贼蜂起,吴头楚尾,正四战之地。
今境未加静,人未敢复。
长蛇封豕磨牙掉尾而噬人者,在处有之。
何兹行与始至,改图若此耶?
愿少驻岁月,以待宁谧」。
公曰:「此土高宇大厦,足以贮骨肉;
溪鱼香粳,足以充口体,固为避地佳处。
又前涂扶戟而斗,束甲而趣,险阻艰梗,所以为忧者至矣。
然吾重缘手足之爱,在远而未亲;
鸰原之叹,怀风而思集。
顾岂以小安而易吾天伦相从之乐哉?
又岂能独安而不同患难哉?
艰险甚轻,友于则重,此慷慨决归不疑之状」。
某闻是语已,愀然屏息,移懈为悚,无以为对。
少则拱手而进曰:「甚哉,孝友之词,今乃到耳!
某不复譊譊矣。
公他日立朝,推此诚以佐吾君,则为忠为信,布大义于四海,施大德于邻敌,二圣大驾不难回也,九州故地不难复也。
登崇善良,荡戮凶孽,光赞皇极,坐致中兴,当自此举矣」。
公言信行直,发于天性,则某宜序而佩以为矜式者如此。
方时清薰袭衣,南风在候,汎绿水于遥海,涨飞帆于半天。
孝友神扶,诞先登岸,此下交之破啼为笑,抚事增异者也。
敢叙所仰,以咏行色,庶异时瞻拜,不为膺门生客。
绍兴壬子闰夏中浣人曹某谨序。
郑康道诸公诗序乾道元年四月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二八
山西郑公康道,少年英概,有援天下之志。
当靖康,极言当时利害,天子是其策,俾杖节使夏台,责其悖礼之失。
言皆极原本,夏人气沮,结舌请命如初。
建炎末南渡,名禄两不一获,人悯其贫,劝就仕宦。
年方不惑,竟挂冠神武,小筑江上,日与渔樵为侣。
虽一饱之无时,晏如也。
独喜赋诗作词章,或与人论,折衷是非,即掀髯击节,过人数等。
寻常忘去世味,教子读书。
外恬愉而不竞,中金玉而不耀。
好事者日造门,求奉博约之诲;
朋旧者日有酬倡,以求发明之益。
远近咸化,一方质成。
超然卓荦之行,求之一世,无有也;
求于古人,其子真之徒欤!
朝右士大夫皆歆艳其为,赋诗美之。
夫荐绅闻其风者,皆羞为禄廪所縻,恍恍自失,悼叹为巧宦矣。
隐沦畎亩,率钦其操,不远名教,内讼其诡激自失为肥遁矣。
是则真能感励贪墨,惇厚风俗。
行己始终无愧,孰愈于康道乎?
又尽裒诸诗,不间高下先后,类为一集,俾天下后世式其正,谅为一代豪举也。
且儒有善行而不能践履,士之罪也。
士有善行而天下不知,亦朋侪之罪也。
故直叙其略,为世矜式。
时乾道改元孟夏上浣日人曹某序。
真和尚绍兴传灯序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二八
佛之一字,明心达性,修己脱尘,摄锐澄源,得大自在,故谓一大事因缘,又曰出世间法。
山林之士,󲦤绅之家,隐迹遁名,警世离俗,先为一切轨,则以心印心。
或介以自持,或通以接物,支分派别,未易以同异窥测。
往往收正宗关键,诸方行解,从闻思修,至瞥地处,道成果熟,自然诸佛推出,岂资人挽引耶?
是为本分衲子
或有佛者谓心即佛尔,其于辛勤修持亦馀事尔,乃不谨细行,合辞同气,不出户庭,不亲师友,放诞于口耳之学,以茍坐上之语。
吁,足怪也!
不有宗匠拈出要领,宁接后学?
严陵真禅师悟向上机,佩毗卢印,六住大刹,遍参法席,经行胜地,求善知识,不惮夷险。
包笠之出函丈,瓶锡之勤究竟,法要遂證己事。
又会诸方真实之语,为一源透彻之用,总缉宗派,录为部秩。
开人之天者,铺张典则;
开天之天者,廓达融通。
指归妙源,接引善类,名其书曰《绍兴传灯》,凡二十卷。
彼三灯固具,皆前代耆宿;
今全秩密载,乃本朝英游。
或宰辅贵近,垂绅正笏,侃然立玉墀之贤;
或肥遁士夫,埋光铲采,傲睨于风烟之表。
一言半句,全提妙心,未传人间,皆所纪录。
以至缘觉声闻,化现宝社,大士散圣,殊涂同归,览者其自得于掩卷之际,岂不謷乎大哉?
俾无为无住,无修无證,坐可窥天测海,而针芥相投,随机任缘,得欢喜处。
茍或不然,则一笔抹下,拨弃土壤,免使后人钻龟打瓦。
恭题太上皇帝赐御制御书翰墨志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三二、《佩文斋书画谱》卷六八
恭惟光尧寿圣宪天体道太上皇帝端命穆清,化周绵县
尽无穷之能事,覆有截而研几。
物之不齐,固蕴万变,道合至妙,会以一心。
或于话言,宜付以笑谈;
或于翰墨,必诏以可否。
莫传于世,肆笔成书。
彰盛旦之嘉言,重帝王之懿德。
法宫多暇,明窗净几,四方万物,时一志之。
不爱珠玉,不迩声色,乃独并寒儒,刻意圣学。
不滞古制,不徇今为,惟断以向善。
悉归雅正,质文相济,为一代格言,题曰《翰墨志》。
又特洒宸翰,书以赐臣。
顾无显绩,获兹假宠,不敢徒藏私室。
谨拜手稽首,勒诸坚石,用广尧文,以永下臣之荣。
恭题太上皇帝赐御书史实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三二、《佩文斋书画谱》卷六八
绍兴二十八年三月中浣日,有旨以御书《史汉事实》赐臣曹勋
宝草奎画,焜耀天壤,岂以臣羁绁之旧,特被以不世之遇,俾为非常之恩?
顾臣草芥,何可负荷!
恭惟皇帝陛下聪明浚哲,抚宁函夏,崇儒宪古,茂建丕图。
谓懿则嘉言,流风善政,有补治道者,肆笔成书。
妙奎光璧彩之神,极龙盘凤翥之势。
储思渊默,作之君师,于皇伟哉!
用以诏天下后世。
臣一介疏远,无文以形容圣谟神藻之懿。
然叨荣过重,抚己怀惭。
命工刊石,上以广缉熙之光明,次以贲子孙于奕世。
恭题太上皇帝赐真草宸翰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三二、《佩文斋书画谱》卷六八
恭惟光尧寿圣宪天体道太上皇帝早以神武,抚宁寰区。
恢渊默而宅衷,扩易简而敷化,体元抱一,将圣多能。
考八法之楷模,略为典则;
该二王之秀劲,冠以风神。
高揽前踪,擅场百代。
暇日伏蒙圣恩,念臣羁绁之旧,特以真草御书为赐。
捧拜睿藻,仰奉尧文,岂应云汉之章,俯降蓬茅之室。
谨摹宸翰,刻于翠珉,用为子孙之传,期答崇深之贶。
恭题今上皇帝赐御书和韵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三二
臣草茅一介,备位掌武
获于清閒之燕,得奉咫尺之颜。
仰见英睿圣武,深仁厚泽。
问安视膳,孝通神明;
戡难守成,信贯金石。
同尧仁而遐覆,廓舜德以比隆。
盖学究天人,性鄙珍异。
机暇惟亲翰墨,制述宝章。
至屈俯同之尊,成赓载之美。
辞备雅正,则金声玉振之文也;
书具真草,则龙翔凤翥之势也。
焜耀今昔,砥砺臣工。
臣内惟非才,曷副锡与?
兼得之渥,身荣心愧。
讵敢私藏,恭勒于石,用训子子孙孙,俾永膺龙光,不忘忠赤。
恭题今上皇帝赐和韵鹧鸪天词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三二
恭惟今上皇帝以舜之孝缵禹之功,抚寰宇以同文,驭佳兵以戢武。
溥率既若,翰墨惟新。
每观妙于古先,即凝神于物表。
聿符元览,裒对众真。
小臣陪班,芜词辄贡。
荷上圣不间于草芥,贲宸章亟就于笑谈,屈体俯同,垂精宠答,辞扩一时之胜特,字兼八法之邃严。
惟是隆恩,遂忘疵贱。
谨刊诸石,用永于家。
庶彰厚下之天心,少伸报上之臣节。
张太尉跋御书万卷堂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三二
恭惟皇帝陛下躬神武之姿,嗣膺历服;
廓覆焘之度,抚宁夷夏。
问寝侍膳,诚孝格天;
慈俭乐易,圣德及物。
图回万务,博综群经。
笔不停挥,备该众体。
臣么么之贱,际遇睿明。
偶圭荜之陋,藏少文籍。
门目虽广,殊阙古文。
以万卷名其室
仰蒙天造,不间疏远,每按目宣取,经御览者率再矣。
仰见圣学高深,夐出百代。
复追之妙,特纡宸翰,赐「万卷堂」三字,下贲蔀屋。
鸾龙飞动,云汉昭回;
宝画尊严,日华明润。
小臣何补,得奉璿题。
谨拜手稽首,勒诸坚石,用侈逢时际遇之荣,以罄拱极朝宗之志。
李节使跋御书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松隐文集》卷三二
一介边远,久受圣主之知识,拔于行间,荣出其伦类。
非有危言剧论以惊时俗,非有闳智远略以求遇合,第尽瘁所志,不惮万死,以酬洪造
比缘恭承睿训,俾总舟师。
仰凭天威,扫荡寇孽,肃清海道,已临全齐,凡蜂屯蚁聚,莫不稽颡听命。
上甘泉之奏,遽先雍齿之封。
又蒙圣恩,亲洒宸翰,赐「忠勇李宝」四字于旗麾之上。
得睹翔龙威凤,势若骞飞;
《河图》、《洛书》,自然点画。
九天而下,一军皆惊,莫赞日月之光,徒仰天地之德。
臣闻心存卫上谓之忠,气能冠军谓之勇。
顾臣初无他技,惟知忠以报上。
讵敢言勇于诸军?
偶值逆虏叛盟,肆行侵侮,得提兵护塞,身先士卒,特奖擢,曲取一时之薄效,赏以无前之异恩。
如庆云景星,光被军众。
岂但小臣之私幸,是殆借奖微劳,以激励师旅。
臣敢不乃心王室,益策疲驽,尅清中原,奉迎法驾,还都天府,尽复舆图。
素志幸伸,用对扬天子之休命。
谨拜首稽首,勒诸坚珉,示宠后昆。
林门司跋御书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松隐文集》卷三二
光尧寿圣宪天体道太上皇帝挺姿神武,拨乱中兴。
圣学英文,重立四极。
夷夏畏戴,天人攸归。
在干戈抢攘之际,御翰墨略不间断,心悟神解,正草兼备。
龙翔凤翥,古今莫伦,研穷八法,摅为睿藻。
先臣某蒙被官使,最为亲密。
暇日特出宸翰以赐,即珍藏十袭,加惠子孙。
今捐馆舍已久,不肖之孤臣某继选擢,靡间夙恩。
谨遵遗训,刊于琬琰,式彰圣德,用永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