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掌禹锡赵良规秘书监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六、《临川先生文集》卷四九
敕:秘书,图籍艺文之府,而置监在光禄卫尉诸卿之右,其材实德望,当有以称之。
以尔具官某等,历官兹多,服采惟谨,序于卿位,简在朝廷。
宣布诏条,讨论典故,久于任使,亦各有劳。
宜推增秩之恩,以信懋功之法。
往从官次,无或不祗!
可。
屯田员外郎唐諲都官员外郎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七、《临川先生文集》卷五○
敕某:尔艺文行治,进有可称,为郎尚书,三年于此矣。
职事之最,法当进迁。
愈其懋功,以对新命!
可。
县尉李执中察推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九、《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二、《古今图书集成》官常典卷六五九
敕某:先王之政,荒则缓刑。
至于强不忌死,而伤吾良民,则去之亦不可以不急。
此朕所以严追胥之令,信购赏之科,不以岁凶多暴之时而为之废格。
尔能除盗,实举其官。
迁以懋功,往祗乃服!
可。
冬至贺诸官状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三三、《祠部集》卷一八
宝典履长云台视朔。
复天阳于七日,亚仪会于三朝。
恭以某官洵直懋功,融明迪哲。
发挥当世之务,兹郁于贤谟;
纲纪列城之风,聊分于使领。
顺迎令序,诞拥庞禠。
某适限他司,莫前为寿;
倾瞻抃颂,曷谕下情。
施龙图 其二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三六、《祠部集》卷二○
自去恩庥,荐更月所。
委质草茅之贱,尝备下僚;
驰心旌棨之严,第增劳想。
向抗尘于台牒,缺进记于钤斋。
伏惟班诏多馀,拥休弥裕。
恭以某官中和迪哲,洵直懋功
由高文而掇异科,不累日而都显位。
名重时论,才为主知。
早年立朝,有台阁之风采;
频岁成绩,董江淮之转输。
尚纯徽册之荣,聊屈宽条之寄。
行膺柄用,大副岩瞻。
李英公 北宋 · 郑獬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李密被诛犹不负,文皇顾命更何疑。
岂将当日奔亡后,比得他年富贵时。
陕州司理参军柳说等二人可大理寺丞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六○、《郧溪集》卷三
本道使者曹元举等言尔廉谨治官,有善状。
章下有司,有司亦以为绩效明白,如章所言,可用进秩,乃升尔以廷尉丞
尔其祗践,以称我懋功之意。
可。
西京左藏库副使冀德可文思使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六一、《郧溪集》卷四
敕:自辟新疆,战多屡上,护输效级,复应优科。
躐进使联,时惟厚赏。
盍图报称,更懋功名!
可。
文侍中 其一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一、《彭城集》卷三一
伏审勉膺诏旨,进服宠章,让德深高,民听皆耸。
懋功维典,圣眷靡移;
大廷拜嘉,󲦤绅胥悦。
恭惟某官为国元老,致时太平,总金鼎玉铉之和,兼黄钺豹韬之重。
文绥武服,垂宪建休而粲然;
风挥日舒,赞襄辅和而允若。
主上以二伯分治,三公惟人,外资作牧之权,内倚纳言之任。
并疏宠数,粤畴显庸。
重以中朝夙夜之贤,方内游谈之士,聆其风者,咸曰休哉。
敢图逊与过隆,缄縢荐及。
窥藻文之温密,俯蓬心而悚惶。
补注本草总叙 北宋 · 林亿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三
旧说《本草经》神农所作,而不经见,《汉书·艺文志》亦无录焉。
《平帝纪》云: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
楼护传》称: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
本草之名,盖见于此。
而英公李世绩等注引班固叙《黄帝内外经》云:「本草石之寒温,原疾病之深浅」。
此乃论经方之语,而无本草之名。
惟梁《七录》载《神农本草》三卷,推以为始,斯为失矣。
或疑其间所载生出郡县有后汉地名者,以为似张仲景华佗辈所为,是又不然也。
《淮南子》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
盖上世未著文字,师学相传,谓之本草。
两汉以来,名医益众,张机、华佗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通为编述,《本草》繇是见于经录。
然旧经才三卷,药止三百六十五种。
至梁,陶隐居又进《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而注释,分为七卷。
唐显庆中监门卫长史苏恭又摭其差谬,表请刊定。
乃命司空英国公世绩等与恭参考得失,又增一百一十四种,分门部类,广为二十卷,世谓之《唐本草》。
国朝开宝中,两诏医工刘翰、道士马志等相与撰集,又取医家尝用有效者一百三十三种而附益之,仍命翰林学士卢多逊李昉王祜扈蒙等重为刊定,乃有详定、重定之目,并镂板摹行。
由此医者用药,遂知适从。
而伪蜀孟昶亦尝命其学士韩保升等,以唐本图经参比为书,稍或增广,世谓之《蜀本草》,今亦传行。
是书自汉迄今甫千岁,其间三经撰著,所增药六百馀种,收采弥广,可谓大备。
而知医者犹以为传行既久,后来讲求浸多,参校近之所用,颇亦漏略,宜有纂录,以备颐生殴疾之用。
嘉祐二年八月,有诏臣禹锡、臣亿、臣颂、臣洞等再加校正
臣等亦既被命,遂更研覈。
窃谓前世医工原诊用药,随效辄记,遂至增多,槩见诸书,浩博难究。
虽屡加删定,而去取非一。
或本经已载,而所述粗略;
或俚俗尝用,而大医未闻。
向非因事详著,则遗散多矣。
乃请因其疏语,更为补注。
应诸家医书药谱所载物品功用,并从采掇,惟名近迂僻,类乎怪诞,则所不取。
自馀经史百家,虽非方饵之急,其间或有参说药验,较然可据者,亦粗收载,务从该洽,以副诏意。
凡名《本草》者非一家,今以开宝重定本为正。
其分布卷类,经注杂糅,间以朱墨,并从旧例,不复釐改。
凡补注并据诸书所说,其意义与旧文相参者,则从删削,以避重复。
其旧已著见,而意有未完,后书复言,亦俱存之,欲详而易晓。
仍每条并以朱书其端,云「臣等谨按某书云某事」。
其别立条者,则解于其末,云「见某书」。
凡所引书,以唐、蜀二《本草》为先,他书则以所著先后为次第。
凡书旧名《本草》者,今所引用,但著其所著人名曰某人;
惟唐、蜀本则曰「唐本云」、「蜀本云」。
凡字朱墨之别:所谓《神农本经》者,以朱字;
《名医》因《神农》旧条而有增补者,以墨字间于朱字;
馀所增者,皆别立条,并以墨字。
陶隐居所进者,谓之《名医别录》,并以其注附于末。
显庆所增者,亦注其末,曰「唐本先附」。
凡开宝所增者,亦注其末,曰「今附」。
凡今所增补,旧经未有者,于逐条后开列,云「新补」。
凡药旧分上、中、下三品,今之新补,难于详辩,但以类附见。
如绿矾次于矾石,山姜花次于豆蔻,扶栘次于水杨之类是也。
凡药有功用,本经未见,而旧注已曾引据,今之所增,但涉相类,更不立条,并附本注之末,曰「续注」。
如地衣附于垣衣,燕覆附于通草,马藻附于海藻之类是也。
凡旧注出于陶氏者,曰「陶隐居云」;
出于显庆者,曰「唐本注」;
出于开宝者,曰「今注」。
其开宝考据传记者,别曰「今按」、「今详」、「又按」,皆以朱字别于其端。
凡药名,本经已见而功用未备,今有所益者,亦附于本注之末。
凡药有今世已尝用,而诸书未见,无所辩證者,如葫芦巴、海带之类,则请从太医众论参议,别立为条,曰「新定」。
旧药九百八十三种,新补八十二种,附于注者不预焉,新定一十七种,总新旧一千八十二条。
皆随类粗释,推以十五凡,则补注之意可见矣。
旧者开宝、英公、陶氏三序,皆有义例,所不可去,仍载于首篇云。
新旧药合一千八十二种:三百六十种《神农本经》,一百八十二种《名医别录》,一百一十四种唐本先附,一百三十三种今附,一百九十四种有名未用,八十二种新补,一十七种新定
按:《證类本草》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窦建德 北宋 · 张唐英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历代名贤确论》卷六七、《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二
建德黎阳,虏皇妹同安公主淮安王神通、大将军李世绩,世乃逃归国。
或劝诛世之父,建德曰:「世唐臣,逃还本朝,忠臣也,其父何罪」?
又舍公主神通于别馆,以客礼而厚之,生令归国。
建德之于神通、世,可谓有恩矣,于唐可谓有礼矣。
及兵败俘归,斩于长安,世等无一言以救建德之死,于建德真少恩哉!
或曰:建德抗拒王师,外为世充之援,若赦而不诛,何以惩天下之恶?
曰:诛之宜也。
然当此之时,群盗扰攘,蜂结蚁聚,凡得忠良之士,率皆屠灭,无有存者。
建德乃厚礼公主神通,又不诛世之父,乃奸雄之中仁人也。
若念其父尝拘于建德,而卒保首领,诚出一言救之,设使朝廷不从,亦足以报彼不诛父之恩,全于忠孝,岂非仁人之心哉?
朝廷既不原情而定罪,世等又不能出力以一援,其后刘黑闼之徒以诛建德为戒,连衡复叛,拥众不降,八月之中,尽复建德故地,兵连祸结者复数年,此由失于斩建德而致尔。
故曰:弯弓之鸟难安,而黩武之众易动。
刑人之际,可不慎乎!
吴王恪 北宋 · 张唐英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二
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魏王泰褚遂良谏之以为不可,因召长孙无忌房乔李绩等谓曰:「我三子一弟如此,我心无憀」!
因投于床,抽佩刀欲刺,无忌等争前抱持,夺其刀,问上所欲,上曰:「我欲立晋王」。
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斩之」。
既而又悔,欲立吴王恪无忌切诤而止。
无忌等虑为患,因房遗爱谋叛而诬杀之。
嗟乎,太宗之立储副,不足为后世法也!
且立太子者,非私于己之子也,为天下国家之大本也。
既以承乾不轨而诛之,则宜察诸子之贤不肖,择其有君人之德者立之,不然,则立嫡以长,以绝争夺之祸,此三代之直道而行也。
奈何轻天下神器之重,以一时之忿引刀自刺,使顾命大臣奉诏于惶恐之际,不暇议立嫡立贤之计,此岂保家安国之道哉?
既立高宗,而复立吴王恪,卒使以猜疑而被罗织之罪,皆太宗失于独断而致之也。
噫!
夫人之生,贵为天子之子,是天下之贵无以加之也。
以建立之失,不保性命,则与夫生于不贵之族,反得终天年者,岂不远哉?
无忌其后卒被流窜,死于黔南,天下以为冤,然而亦疑其诬杀吴王恪之报应也。
李绩 北宋 · 张唐英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历代名贤确论》卷六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二
太宗寝疾,谓子晋王曰:「汝于李绩无恩,我将责之,汝他日授以仆射,即汝恩,以致死力」。
乃出为叠州都督
晋王即位,召为仆射
尝观史至此,惜太宗于任人之诚,有未尽矣。
且既知可为顾命大臣,当面授遗诏,使为羽翼,奈何本无过失,乃责为都督,使太子自召而用,求其致力哉?
夫忠臣义士,虽在裘褐之中、岩野之下,亦有忧劳天下之心,不必位之尊、禄之厚,然后致死力于国家。
且匹夫之交,亦有可托,市道之友,亦能知心,而况出入将相二十馀年,自当致力以答累朝之恩,何必须太子自授以官,然后可任使哉?
使小人也,则茍且一时之宠,以充诎其志;
使君子也,其肯忘先朝之恩,而不尽忠于嗣君乎?
其后竟不能奋大节以辅高宗,乃雷同取容,扶立武氏,斲丧王室,皆之为,又肯能为高宗致死力哉?
谚谓「欲不溺,而自硾以石;
欲不病,而自饮以堇」,其太宗之谓乎!
太宗玄宗驾驭群臣论 北宋 · 张唐英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二、《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二
尝观太宗文皇帝之时,其从征伐、取天下之臣,如李靖李绩裴寂刘文静唐俭、商峤、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张公瑾侯君集李大亮薛万彻之徒,皆出入战阵,经营四方,其休功元勋,固已多矣。
文皇帝驾驭而任使之,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诛。
其或引之便殿,伸以燕私,则固有之;
至于君臣上下之分,岂有渎乱者哉?
天宝中安禄山来朝,上特宠异之,乃于殿之西偏设鸡帐,使坐其下。
肃宗时太子,谏曰:「自古正殿无有人臣者,今宠之已过,必有骄心」。
上曰:「此胡有异相,故以此厌之」。
嗟乎!
明皇失驾驭之道矣。
卫青大将军,至尊重矣,而汉武帝踞厕而见之。
张飞关侯,稠人广众,立侍终日,盖有堂陛之限尔。
禄山本夷狄种类,素不由仁义忠孝、诗书礼乐之训,一旦因缘际会,遂忝大位。
彼来朝也,当示以君臣上下之分,使知尊卑之礼,而反以家人之礼宴之于内,又不以人臣之礼待之于外,宜其自大而不轨矣。
且察此胡有异相,因其来朝,命一武士拉而杀之,足以灭天下之祸,奈何坐于殿上以厌胜之?
此非人君之道也。
文皇驾驭英雄之礼,一何异哉!
李绩传后 北宋 · 王令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四、《广陵先生文集》卷一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四
论曰:隋、唐之交,天下大溃,而所在虎遇以争,而于此时,能牙爪出以自用。
天下已平矣,文皇犹多事四夷,而尝得以甘心,故突厥延陀之平,尤用自伟,而世主亦多尚之。
独君子者有以罪也。
文皇尤倾心以注,虽耏须有以为绩用者,犹不嫌有损以赐之,而况其外者耶?
殆其终尽之言则甚矣太宗寝疾,谓高宗曰:「汝于李绩无恩,我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则必致其死力。」),岂于绩犹有遗忧,而平时亦以奇御绩耶?
高宗废后之议,竟亦得绩力,以致武氏移天下。
然余尝病文皇之不果于明。
使绩尚为用,固已尝用之;
如犹有一日之忧,尚多其前功,则自可休豢之,且俾来者,无授以柄则已矣。
如天下方有事,顾绩独有能,不若亦以忠死之,又恶在卖之以收其力哉?
然如绩虽有用于一切,而常不可为大臣,谓其未知其所以爱君也。
方武氏之议,如遂良、无忌辈,更探沸以患热,而绩独忍不顾,虽其心固自有存,然亦有所从来也。
然绩曹终无用,假之得其力而极厥爱,则绩前之所为尽矣。
使其不得其爱,且力尚何用之适,宜为忧矣。
余读之至此,惜其知人常无难而人常难于知人,又病其使人者多不以道也,故重言之。
然至绩之孙敬业,竟以兵动武后时,而谓为复唐以诛,岂非天耶?
然为人臣者,亦不可不知其爱君也。
辨邪策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六、《圣宋文选全集》卷二○
奸臣之所以难明,以其善匿无形;
而忠臣之所以多不遇,以其劲情直指,而不恤可疑之地也。
故虽奸臣必材,材多而为患愈大;
虽忠臣必有过,才或不备,而忠未尝忘也。
是故知臣最难,御臣之难次之。
欲人主之知臣,若指奸臣之形以示人主,朝廷之上,审按而考颐之,如揭水鉴以待来者,其能隐者几希。
奸臣之形,人主不可以不察也。
有细奸,有巨奸。
才足以覆之,言足以发之,貌足以持之,气足以守之,聋上下听而偷禄取誉,主不能怒,众不能诘,卒之实利在己而害归于众,此巨奸者也。
才不足以自覆,言不足以自发,貌不足以自持,气不足以自守,煦煦柔佞,偷容茍合而已耳,此细奸者也。
奸之小大,人主不可以不察也。
奸臣必内圆而外方,名是而实非,始顺而终悖,罄乎至诚而甚异于道。
故有击断以为公,扃缴以为明,险健以为勇,悻讦以为通,巧谲以为智,骄忮以为介,儒懦以为仁,抑抗以为高,不言其所可言以为敦,不为其所可为以为慎,小信以为忠,此奸臣之积,人主不可以不察也。
奸臣之与忠臣,固不相若,然而奸邪之所排陷,或外示相与而内实仇之,其所汲引,或外示乖离而阴为之左右。
上欲绌贤者,则谮之以可排之状;
上欲进已知,则开之以可用之名。
其言深微,其事隐晦,使人君随己意以为祸福,而不知悟所以然者。
唐高宗欲王武昭仪褚遂良守先帝之命而争,高宗欲止,李绩武后必得志于天下,曰:「此家事耳,何须问外人」?
明皇欲相牛仙客张九龄力谏,李林甫曰:「天子用人,何为不可」?
由二臣奸言而唐室中坏,此邪正之论,人主不可以不察也。
奸臣之始进,多以非其道。
商鞅因嬖人以进于秦,段颖因宦者以进于汉,宇文融皇甫镈因聚敛,王玙因妖妄,宗楚客因宫妾,郑注因药术,王叔文因棋以进于唐。
非其道而进,其末无不为奸臣者,臣下之所以进,人主不可以不察也。
夫天变者,成王之所以感悟,而《狼跋》之诗,周大夫之所以开周公也。
而许史、假日变以除周堪张猛武三思造摄提之应以进纪处纳,李逢吉张权舆为非衣之谣以倾裴度,此奸臣之伪,人主不可以不察也。
故人主善察奸臣之形,奸虽未去,亦蟠缩而不敢措其用。
封伦佞于隋而直于唐,许恭宗忠谨于文皇而谗谄于高宗之时是也。
《诗》曰:「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彼非鬼蜮,其情皆可以得之矣。
人主诚留意于此,彼安得而逃哉?
塞上 北宋 · 韦骧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塞草游驹犊,边城夜不关。
健儿心亦礼,老将没于閒。
岂见兵符走,唯闻象贡还。
从兹徐绩比,不得冢前山。
咏唐史 李英公,本徐世绩 北宋 · 韦骧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威加突厥胜长城(自注:太宗曰今委李世绩并州,岂不胜远筑长城。),药赐须灰感圣情。
垂没训言非不虑,奈何坟土竟遭平。
崇仪使忠州刺史彭孙可依前忠州刺史六宅使 北宋 · 王安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九八、《王魏公集》卷二
敕具官某:尔果勇材武,见称于时。
出总兵符,荐更岁月,课最来上,于法当迁。
进秩使联,往其祗服。
尚有异赏,迟尔懋功
可。
前守汀州上杭县林璋可著作佐郎 北宋 · 王安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九九、《王魏公集》卷二
敕具官某:汀闽之俗,旧苦多盗。
执获致赏,国政所先。
尔能勤厥官,实应迁格。
往服褒宠,勿忘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