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宋小著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二、《咸平集》卷二
数日论文,更得新意;
若获秘宝,如聆雅音。
茍非贤智之交,宁厚切磋之道?
所谓悦我以文藻,荣我以道义也。
洎拜别后,在道路间,羸马长驱,征心自逸,三思商较之义,再详通变之言,一以贯之,引而伸之,窃有所得,似亦可采。
禀于天而工拙者,性也;
感于物而驰骛者,情也。
研《系辞》之大旨,极《中庸》之微言,道者任运用而自然者也。
若使援毫之际,属思之时,以情合于性,以性合于道,如天地生于道也,万物生于天地也。
随其运用而得性,任其方圆而寓理,亦犹微风动水,了无定文;
太虚浮云,莫有常态。
则文章之有生气也,不亦宜哉。
比夫丹青布彩,锦绣成文,虽藻缛相宣,而明丽可爱。
若与春景似画,韶光艳阳,百卉青苍,千华妖冶,疑有神鬼,潜得主张,为元化之杼机,见昊天之工巧,斯亦不知所以然而然也。
则丹青为妍,无阳和之活景;
锦绣曰丽,无造化之真态。
以是知天亦不知其自圆,地亦不知其自方;
三辰之明,六气之运,如目之在气主视,耳之在体司聪,己亦不知其自然也。
故谓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
因春而茂,不因春而馨。
人伤体则忧,蚺去胆则勇;
龟壳便于外,鳝骨乐于衷;
草腐而辉光生,物老而妖怪出;
以实而久茂,以虚而不凋;
驺麟之性仁,虎豹之心暴:得非物性自然哉!
锡以是观韩吏部之高深,柳外郎之精博;
微之长于制诰乐天善于歌谣;
牛僧孺辨论是非,陆宣公条奏利害;
李白杜甫之豪健,张谓吕温之雅丽。
锡既拙陋,皆不能宗尚其一焉。
但为文为诗,为铭为颂,为箴为赞,为赋为歌,氤氲吻合,心与言会,任其或类于韩,或肖于,或依稀于元、白,或仿佛于李、杜,或浅缓促数,或飞动抑扬,但卷舒一意于洪濛,出入众贤之阃阈,随其所归矣。
使物象不能桎梏于我性,文彩不能拘限于天真,然后绝笔而观,澄神以思,不知文有我欤,我有文欤。
以是咨于君,孰是孰非,幸一见答,更袪瞢昧。
锡拜手。
杜舍人978年5月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二、《咸平集》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五月日,进士田锡谨拜手奉书舍人座右:尝以言而当,智也;
默而当,智也。
进而受知于识者,才也;
退而无咎于躬,知进退也。
《易》谓「动静不失其宜,其道有光」。
粤若志在济民,名未为人知,必反经合道,用奇矫时,名乃一日千里,诸葛坚卧,太公钓国郦生长揖王猛扪虱之比也。
夫才略为根干,知己为羽翼,不俟终日,可与论几矣。
天付直性,非茍图名利者也,窃尝以儒术为己任,以古道为事业。
噫!
图名不以道,虽使名动朝右,不取也;
得位不以道,虽贵为王公,不取也。
进贤为道也,诛谗邪为道也,济天下使一物不失所为道也。
伊尹五就桀,欲理之速也,不得已归于汤。
伊尹固不以名,不以位,但济天下之志汲汲也。
夫有君子之行,不有君子之文者,汉申屠嘉周勃也;
有君子之文,不有君子之行者,唐元稹陆贽也。
其中人也,发若彍弩;
其稔毒也,隐如敌国。
所谓以名以位,务乎仇覆人,与伊尹相反。
与其有文也,宁有行也。
孔子曰:「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士有大功于国,天子则彰其名,赐其器;
赐之既不滥,受之亦不喜,盖公共也。
小人则饰诈勉道,便僻希旨,盗我名器,以为身荣。
明公谓之何如?
幸不佞,从士君子之后,安敢去彼取此乎。
明公有君子之行,称于识者,自迩及远,如兰蕙当风,苾芬袭人;
阳夏阴,人来归之。
于是冒炎暑,涉远道,一拜高义,求他日之羽翼也。
《周易·泰》:拔茅汇,征吉。
之连茹,以其汇类,征往乃亨吉也。
天地交,万通,君子道长之时也。
天在地下,以贵下贱之象也。
小人狂瞽,奋笔伸志,若默于明公,失则多矣。
是用喋喋谔谔,黩于聪明,取《春秋》「言以足志,志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之义也。
幸赐留意,幸甚。
再拜。
中书相公书978年4月23日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二、《咸平集》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四月二十三日,乡贡进士田锡谨以长书一通,献于相公黄閤之下。
惶恐震骇,不知所裁,幸相公容而察之,使获尽其愚衷,则可以免僭踰之诛,而蒙容恕之惠也。
夫以贱干贵,遭逢实难;
以言感人,听信亦寡。
盖贵贱之际,若天壤之相悬;
言感之间,非聪明而弗悟。
相公以英贵之重,居廊庙之尊,功业辉光,仁义流布,事无微而不烛,理无深而不知。
故在位庶寮,与仕进之辈,孰不受陶铸之大惠,靡不希颜嘱之馀辉。
是以载徵敷叙之辞,上觊钧台之鉴。
文王称睿圣,犹询及刍荛
周公曰圣人,亦下礼贫贱。
邴吉问服辕之喘,齐相念涉淄之寒。
路左长谣,而晏子动容;
门下献书,而姚崇弗罪。
斯皆相公熟闻之事,儒生常叙之谭,固不假形于书简而后知,亦不劳伸于比喻而方见。
相公以房、杜之策略,佐之事机,入造膝于一人,出劳神于百揆。
所务者国家大事,所思者社稷宏谟。
动唯万务之繁,静悦寸阴之暇。
而白屋之士,片艺自沽,求谒见于黄扉,进干祈于重顾。
求名者不过为希科第,在位者不越为冀迁升。
若是者累累然接踵于门栏,藉藉焉取容于左右。
无宏才大略,以裨于采听;
无英气异行,以动于礼容。
所以相君之门非深严也,由所谒之人非英特也,宜其情弗上通,而言弗下应焉。
相君之听非忽略也,由所吐之言无利害也,宜其进未速见,而退未能已也。
是以古人知崇重之难接,非奇伟之莫伸,故有危冠长剑以饰容,长揖抗礼以自异。
常研几于此,而取类于彼,悦怿自得,始终可图。
以为凡欲一谒公卿之门,一达生平之志,胡不观往古所行之事,酌于今未兆之机,焉敢曲徵异辞,聊欲直叙往事。
昔齐宣志在驰骋,而淳于之荐客非贤;
阖庐志在仇雠,而伍员之所言未当。
非言未当也,其言非阖庐之志也;
非客不肖也,其人非齐宣之意也。
故徼福者先意而为事,事无不合;
希宠者见几以设谋,谋无不谐。
观大《易》之言,则曰「几者事之微」也;
详《春秋》之旨,则曰「需者事之贼」焉。
进与退必以时,而谋与断交养也。
相公知小人在此一书也,罪小人亦此一书也。
虽知言出而罪入,固宜偷合茍容,与众人碌碌焉;
茍万一志意相投,宠遇下及,则安可违利趣害,而贻识者之讥也?
相公英明而察焉,望恕而容焉。
以羁旅之人,怀丛脞之艺,去国三千里,宦游二十载。
贫贱琐屑,迂懦闇钝,不言而晓,言之且惭。
年龄在躬,三十有九。
昔在于蜀,同与科场者,今皆列丹陛,升清贯,出奉帝皇之命,入居台省之职。
而小人犹食人之食,衣人之衣,困为旅人,辱在徒步。
当明天子在上,贤宰当国,仁犹及于草木,信尚孚于豚鱼。
安可负六尺之躯,怀丈夫之志,而终日屑屑,不能自奋?
非知己之罪,实自贻之戚也。
寒贱幽忧之苦,不足为相公言之;
希求遭逢之幸,不敢于相公伸之。
言之则亵黩聪明,申之则干犯英贵。
然又何以回特达英果之遇,济进趋变化之机?
子云:「位卑而言高者,罪也」。
今无寸禄之位,而吐僭高之言,郦生五鼎之烹,田光伏剑之节,岂独古人也?
今幸而为相公言之。
生平所著文约百轴,择其自善者得二十编,虽缮写献投,为举人事业,固不乞用为卖名之货,亦不足为希赏之资;
其实邀相公之知,回相公之鉴者,在此一书尔。
相公奉使于吴,而知吴可取也。
相公西掖侍从之臣,夕论思,而谓蜀可灭也。
相公翰林,吁谟宥密,益亲帝衮,而致吴越王来归阙下。
以是知擒吴灭蜀,平百越而来四夷,岂非相公赞成帝谟,而密用良画哉?
所以先帝取天下,平海内,二十年间,强不敢掩弱,大不敢加小,信泰来之运钟于圣朝,升平之时归于今上也。
今主明而贤,本丰而基固,天下安危之柄,总之于主上,而持之于相公
夫盛事难兼,而良时不再。
且老农有三载之储,犹悦然而自裕;
贾获千金之利,尚怡然而自多。
相公太平天子而佐之,太平之民而理之,岂不以功名辉赫而自裕乎,岂不以志意纵横而自多乎?
且自古乱世多而理世少,君子寡而小人众。
姚崇之贤而值玄宗晚年,稍溺情于逸乐;
裴度之量而遇宪、穆之际,未致太平。
今天子春秋鼎盛,好文而稽古;
天下底定,内宁而外安。
相公可意之也,生民受赐之时也。
夫制理于未乱,禁邪于未形,则君子明智先见之常道也。
兵书曰「善战者无赫赫之名」,盖制胜于未形未兆之前也。
古人云:「天下有道,则守在四夷」。
方今边鄙无虞,戎夷畏服,契丹遣其爱子,入朝贡奉。
相公慎择边吏,俾务大体,无使邀功而搆怨之也。
邀功则事,事则怨,是邀功之人,不能布天子之大信于外夷也,相公能不介意乎?
小人狂愚,一至于此。
《春秋》不云乎:「嫠不恤其纬,而周宗是忧」。
然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魏武杨脩之智而杀之,千载之后,人皆非之。
韩信左车之说,百战之胜,人皆美之。
汤曰天下愚夫,「一能胜余」。
舜闻一善,沛然而悦。
茍言利国家,则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足以自戒。
相公怜而察之,则以为小人方谋仕进,茍非设奇,则无以警骇听闻也;
相公鄙而浅之,则适足邀抚掌大噱也。
相公若以片文知于小人,则有二十编之文,愿受知于门下;
若以一言知于下走,则有鄙闻陋见,愿见采于舆人也。
若以怜亡国之馀,恤宦游之困,而锡钧镕于匹夫,则羁旅之人自兹而振矣。
唐时名辈在科场间,亦以设奇取誉,如尹枢自放状元王璘衣缬之类。
又若刘禹锡柳宗元之为人,皆以大儒之业,当壮年获志于科第,自谓跬步万里,坐邀大位,而言无畏忌,志务倜傥。
迨升郎署,席未遑暖,而众毁已炽,或出刺遐徼,而流离不复;
或终老散地,而诗酒自宽。
壮图弗伸,晚年方悟,非当时弗用也,由锐气误物也。
仕进之仵,茍能鉴往失而慎将来,则安可不为良相之用乎,安可不受良相之知乎?
揣小人艺能,固与往贤悬邈也。
然遽以刍荛之见,骤希庙堂之知,死罪死罪。
相公若以为适时之机,自伸之术,慕王泠然求知宰相尹枢自放状元,斯亦觊相公稍霁威怒而深察焉。
惶恐顿首再拜。
胡旦978年2月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咸平集》卷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
秀才先辈:人来得书,窃知宁适,慰悦之外,感荷良深。
兼蒙见招,俾与文会,良期美信,莫尚于兹,甚善甚善!
余念自出蜀至咸、镐间,今已六稔,再迁家,两遇权停贡举,羁旅中支离契阔,幽忧愁辛,大丈夫壮节殆亦销烁。
今吾子书中怜余家贫援寡,久住关辅,乃知我者也。
古人所重者交结,翼道佑德,激切奋发,何莫由斯。
吕布、袁遂为奔走之交,晋文介推为急难之友,垂在信史,有志者慕之。
余每自惟,无英才大略以为慷慨事,又无嘉辞优学以为君子儒,而吾子过听虚名,相厚之甚也。
往年得澶渊之书,前岁偶渭北之会,今春得夷门之信,适足见惠然相顾之情也。
《易》不云乎:君子定其交而后求。
《语》不云乎:君子以文会友。
古乐府有《结客少年场》。
今三者君皆兼之,恭佩徽音,敢不勉信与学,以为奉交之职也。
古人云:易失者时,难得者知音。
余尝读《西汉书》,见高祖以英武取天下,而文帝以道德化海内,措刑不用几四十年。
于时最称俊才而年少者有贾谊,观其所上书真卿相才也。
然当宣室受釐之际,思鬼神事,诏问之,不觉膝之前席,然终不能大用,惜哉!
迨至有唐贞元长庆间,儒雅大备,洋洋乎可以兼周、汉也。
帝王好文,士君子以名节文藻相乐于升平之世,斯实天地会通之运也。
自数百载罕遇盛事,今锡与君偶斯时焉。
吕状元蒙正得第之后,有御制诗以赐之,闻两制中得与上倡和。
汉世祖以《外戚传》赐窦融,以《河渠书》赐王景唐太宗玄宗侍从臣以文赋相酬酢,今复睹之。
况吾子负倜傥之气,怀磊落之才,将来振海内之名,鼓天下之动,广视阔步于场屋,飞声走响于公卿,高掇荣名,若坐会稽,临沧海,投犗十二而钓取巨鳌也,孰不伟之!
然锡自得君书,三复窥绎,其中有云:「将来举公,有宋、李、赵三才子也。
君欲以文彩声称与之相较胜,亦犹洞庭震泽,幅员千里,吞纳江汉,虽飞涛骇湍,浮天沃日,得不委之?
壮哉,真场籍中燕魏豪侠也」!
君既不以余鄙陋浅近,许与为交游,若使各言其志,则余尝闻孟轲仲尼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也。
又曰:「至仁无敌」。
《礼》称颜子「得一善必拳拳服膺」。
《语》曰:「德不孤,必有邻」。
设使至艺如至仁,自然无敌;
德茍修,而众善必为己邻。
名载德而行,故君子金玉其名,砥砺其行,行茂而名荣,人莫得而胜之也,又何必肝胆楚越,而使人莫己胜也。
郭代公在国学,家寄三百万钱适至,为急难者告之,倾装以赠。
代公器局之名,从而得之。
王起知举,命白敏中疏贺报,甚而欲以状元待之。
白敏中曰:「一第何门不致,奈何轻我至交」?
斯则交友之情,从而见矣。
器局之名,当师范代公而求之;
交友之情,当企慕白敏中而修之,则何适而不为君子也?
吾子勉之。
暮春之月,必获命驾,会挹非晚,欣惬豫深。
谨奉书感谢,幸赐详察。
不宣。
京兆田锡再拜。
何士宗978年2月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咸平集》卷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
二月日,京兆田锡谨致书伸感谢之意于秀才先辈足下。
自为羁旅之人,久居关辅之地,每思朋英友贤之会,为唱予和汝之文,安知道不远人,天弗违愿。
当渭北杜门之暇日,有流阳寄信之来人,款关称云:两书偕至,一则安定见寄之札翰,一则长者相投之简笺。
骇闻斯言,欣然而出,屦及于寝门之外,带及乎宾阶之间。
得二贤之书,对使乎朗读,喜与抃会,形相翼飞,胜获连城之珍,若听在悬之乐。
因自退省,何从而来?
且予秉笔非俊豪之才,待问无优深之学;
智不足以详论大事,名不足以推伏众人,岂谓骤承君子之交,便以国士遇我?
诚为误听,安敢克当。
然英气吐虹蜺,嘉辞敌珠玉,激余以善道,来我以良期,不觉增慷慨之壮图,生抑扬之锐志。
亦犹观白起长平之胜,入亚夫细柳之营,鼓噪而屋瓦皆飞,令严而天子按辔。
懦夫为之增气,势使之然,敢不悦投分之见知,重一言然诺
虽未窥卫玠之容貌,未交夷甫之谈谐,在君子以道为心,以信为体,文彩为貌,声称为言,又何必敷衽相亲,晤言以接,方云识面,始谓知心哉?
故千里之喻,比肩倾盖,若同曩日。
《略例》云:「隆墀永叹,远壑必盈」。
《管子》曰:「无翼而飞者声也,不根而固者情也」。
哲人交结之旨,尺书邀激之辞,吻合予心,适令得志。
况今主上以文明之道化四海,良相以清静之理育万方,卿大夫以名节相高,士君子以儒雅取进。
钟是鼎新之运,乐乎升平之时,茍不左交英豪,右结俊造,与振藻名场之会,陪鸣珂帝里之游,则亦是包羞,安能免诮?
方俟夙仆夫之驾,赴同人之期。
岂唯一咏一觞,为文章之乐;
一名一第,阶云霄之高。
余欲以六经为寰区,以史籍为藩翰,聚诸子为职方之贡,疏众集为云梦之游。
然后左属忠信之櫜鞬,右执文章之鞭弭,以与韩、柳、元、白相周旋于中原。
未喻此旨于君何如尔。
愿言之志,尚难罄输,幸稍留意,不宣。
拜上。
梁补阙周翰974年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
十一月日,进士田锡谨斋沐拜手,献书于补阙执事每见仕进之心,皆欲人特达之遇,而觊遭逢之幸,不揣道何如也,才何如也。
迨为明哲之鉴,揣摩其术,高下其才,特达之遇果不为丛脞所役,则怅然觖望,以为鉴失于己,而啧有烦谤之言也。
君子则不然。
不患无通明之知,患艺之未精;
不患无特达之遇,患才之未备;
不以得失荣辱,汩其趣向。
牛僧孺欲干有司之试,先以文章卜进退于韩愈高其才,遽命改馆,俟其亡而访焉,乃大署其门而退。
翌日辇毂之下,僧孺之名无翼而飞,藉藉众口。
此所谓级名阶第,不在于彼,而在于此,束缊知妇,势使然也。
凡有司以至公之明,当抡材之任,岂欲自擅于公器哉,亦候同列推择,慰荐茂异,以济己之明也。
陆贽在唐,为海内之闻人也。
当其掌文之柄,录贤拔善,得贾棱王涯李观韩愈崔群辈二十三人。
于时梁肃谏垣,为之援引,之所言者八人,韩愈在其选中,至今称陆忠州韩吏部,果何如人哉!
岂唯春官氏为国家求贤,而赖同列之推善;
抑士君子为先达,常汲汲于外,导后进以为己任。
仕进亦岂专务求于人,固当先求诸己;
岂在求诸名,当先求诸实。
实茂而名自至,己修而人后知。
故特达之遇,不可邀而得也,才与贤相遇,道与义相际,言未发于外,而意已熟于中矣,何暇訾诹慄斯,以徼福哉?
不逮古人远矣,自十有五志于学,逮今二十年。
所吐之文非超绝横厉,骇人耳目,但屑屑在模范轨辗间;
又未能鹰扬虹伸,与俊角逐,而尚在贫贱中,未尝不惕然愧耻。
虽迂疏钝讷之若是,然志有所自守,迹有所自明,必也跻一第,拜一命,庶几无忝于时,无愧于心,不使识者指目而窃笑。
斯愿斯恳,非英信明达之大贤,固不敢妄发斯言以取谴怒也。
明公鉴如止水,公如平衡,言如钩绳,动为律度。
刚决之气,断于奖激;
融和之色,形于接纳。
是用曲俗之态,短绠之智,愿为门下之士,期明公以通达之识,照其邪直,烛其妍媸。
茍若万分之一可偕士林之末,则明公英特之遇不施于仆,仆遭逢之幸不自于明公,则直在也,曲在公也。
亦犹南医善蠲人之疾,疾者亦自善导养,能消息其气,以合于医。
但俟锱铢善良之药,则㸌然洞散其湫底羸露之疾。
而南医持其疾以邀丰腆之酬,一旦为北医急于仁义,投以灵饵,起于瞑眩,南医虽悔,其可复追!
故君子临仁义,速不旋踵也。
今所谓消息其气,以合于善良之药者也,善医者幸早图之,无为他人搀惠而悔追弗及。
抑近世仕进之子,不敢历公卿士大夫之门,虑殖嫌疑于栽培之地,而耦俱生谤。
设使负非常之才,有非常之名,彼世疑俗嫌,又何畏忌违去之有哉!
必若伏奏于丹墀之下,导扬其名于天子,使赫然超拔,虽谗慝之口欲疵疠讆訾,于正人哉,岂徒涉猜履谤而已。
使其人为囚奴,为俘虏,为负贩,为仇雠,而道有可贵,尚当哀穷悼屈,洗磨振擢,趣其亟也若濡救焚灼、提引沦溺。
况冠儒之冠,服儒之服,与俊俯仰,耀广场之风彩,而不敢挺然与之为迒蹊,则岂唯负于才良,其实负于邦国也,其次负于己心也。
愧无超迈之才,以成明公特达之名。
观前辈以一言一辞瑰壮峻爽,为当世有名之士飞腾吹嘘,如杜牧《阿房宫赋》,李华《吊墀战场文》,李翱《高悯女碑》,高迈《长明灯颂》,如灵凤一毛,则五彩九苞从而可知矣。
自省介言只辞,不足买声彩于拟议;
然录长掩短,亦可彰君子奖善之德也。
谨以所编鄙陋之文五十轴,于几阁,卜进退于明公也。
济命谓之进,方敢进;
若犹未也,则有圣人六经在,当复厉精于其间,而决取舍于至公而后已。
不量狂瞽,干冒明哲,恭俟报复,惶惧惶惧。
拜手上(《咸平集》卷三。)
役:
青城小著书978年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咸平集》卷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月日,进士田锡谨奉书致明公足下:尝读大《易》书,得君子「定其交而后求」之义,乃知君子之交以道义,小人之交以势利。
势利为交,有时而改矣;
道义之交,不可得而变矣。
有时而改者,张释之宾客廉颇故吏是也;
不可得而变者,仲尼、颜氏子,子皮、公孙侨是也。
每读圣人之书,慕君子之行,正直自守,耿介独立。
非有好古博雅之道,纯信英特之气,则视之蔑如,非吾侪也。
窃尝闻足下有明允之行,怀高奇之文,蓄不羁之才。
有是三者,修于躬而播于人,所以希慕德风,欲定交于足下。
然锡名迹未著,不为人知,一旦遽捧尺书,欲定交于足下,足下必按剑瞋目,不知其所由来。
请以锡之行止,为足下委曲而言之,冀足下详信而稍意也。
蜀人也。
当小国时,尝以艺文干于时,时不我知,委颓废弃。
自谓鹏跃北溟,固为枪榆者所非,谁复能效儿女子戚戚愤闷,思茍于身计耶?
洎吾皇平定中区,蜀为内地,滞若匏系,介在一隅,约《国风》以伸辞,玩大《易》以知命,栖息环堵,服膺大道。
虽然,长者之辙交于陈平之门,天将屈我一时,而伸我以道乎?
厚我以文,而遇我以知乎?
不然,安得弘农杨公徽之安定梁公周翰广平宋公白,皆博我以雅道,勉我以大来矣?
今窃聆高义,欲伸于足下,未喻足下能洞豁襟怀,俾以生平之志,一达于聪明乎?
且士大夫所贵者,树德如亲仁,博学以师古。
师得古道,以为己任;
亲乎仁人,以结至交。
至交立,则君子之道胜,胜则可以倡道和德,同心为谋,上翼圣君,下振逸民,使天下穆穆然,复归于古道。
其若德树而未有邻,学博而不求知,则君子之道孤弱,孤弱则未能斥小人而行古道,安得圣君而翼之,安得逸民而振之,安得天下而理之?
足下登进士第,升拔萃科,出为青城佐,将来为达官,享大位,岂不从今日树君子之党,济他日之志乎?
若使小人得志,摈吾侪于下位,虽有国士慷慨之志不得伸,虽有忠臣謇谔之心不得用,道孤党削,则足下为何如?
已定交于向者三君子矣,今又伸志于足下,庶使我忠壮朋党久大,器业得全矣。
魏徵房玄龄杜如晦为党,所以成贞观之业;
姚元崇宋璟为党,所以致开元之化。
裴度无党,初为中人魏简、词臣元稹排之;
韦贯之无党、为张宿诬之。
每读唐史至此,未尝不慨然兴愤。
今布露真恳,足下以为狂瞽乎?
以为倜傥乎?
明公察之。
拜上。
开封府判书977年11月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咸平集》卷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十一月日,进士田锡谨斋沐奉书,献于郎中执事
辄叙狂愚之恳,上祈英察之明,幸不罪于僭干,望稍垂于怜恕也。
惶惧惶惧。
《礼》称强学以待问,《易》曰藏器而俟时,诗人垂采菲之辞,君子贵怜才之义。
虽鄙陋,常佩斯言。
加以遭逢今幸于升平,激发蝼怀于忠节,思欲一历科场之试,一登卿相之门,观光彩于鸿都,与周旋于造士。
然才非挺特,无经邦纬俗之文;
学未该通,无备问专对之卑。
但营营谋进,屑屑求知,岂无识者以见嗤,谅亦小人之自得。
必若择取纤微之善,爱忘瑕谪之非,则蝼蛄亦有五能,而铅锷亦堪一割也。
愿敷斯志,罔避枝辞。
闻于《易》曰:「舆尔灵龟,观我朵颐」。
是戒人之躁进也。
又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是戒人不知变也。
是则动不可涉观颐之躁,静不可失见几之言。
今皇上嗣守丕图,殆将周岁,孚大信,霈洪恩,用贤才,黜不肖。
英威果断,有类太宗
豁达大度,无异汉祖
所以亿兆仰之如日月,裔夷畏之若雷霆,四方肃然,天下大定。
乃品物咸亨之际,地天交泰之,会议朝堂,公卿则耻言霸道;
献能宗伯,士人方歌咏皇风。
宜乎儒雅道光,贤豪时至,遂令朝在布衣之伍,暮升华绶之荣。
自古汲善拔才,进人之速,未有若斯之盛也。
矧复亲王尹正京府,朝臣司掌于卿书,考艺观能,称廉举秀,当为国荐贤之柄,实求仁弗让之时。
至有薄才如稊米之微,介善比涓流之细,亦思赴沧溟而委润,与公廪之均输。
众才幸甚!
鄙人幸甚!
本颇剑南,徙家关右。
淮阴寄食,常慷慨于壮图;
方皆上书,愿纵横于见用。
固不暇复归故里,求荐他人。
于是斋庄洁诚,僶俛从事,因拜章于北阙,求就试于南宫。
至精果动于天心,拔解许依于王府。
幸遇明公之才辩,赞之亲贤。
嘉谋日新,诗礼益哲王之德;
善计泉涌,钩距成大尹之名。
衡平而轻重无欺,水定而融明洞鉴。
故群彦尽繄于激发,小人亦翼于矜怜,所谓良工度木之,先达援才之际。
然则言无利害,不足激识者之知;
事不崛奇,不足动通人之鉴。
是以王璘以缬襦霸誉,奉春以短褐趋朝;
郦生长揖于时君,王猛踞见于国相
岂不知谦能基德,礼可藩身。
然以贱干尊,邈若阶天之险;
以卑谒贵,慄如履虎之难。
茍不设机变以先声,冀当涂之动念,则夕锦讵知于文彩,哑钟谁辩于舂容?
故有君卿具以自彰,怀长绳而请试。
郭代公以轻财见异,裴中令以阴德受知。
外黄小儿,一言当而霸王息怒;
杞梁女子,一哭恸而长城为摧。
所以感人以言,不得不切;
从权济志,不得不然。
愿形捭阖之书,以卜见知之念,岂徒然也。
盖欲以尘露至微之益,为刍荛见采之言,幸望怜恕之也。
惶惧惶惧!
闻忠莫大于进贤,仁莫先于奖善。
见义而勇谓之卑,临事无惑谓之明。
然人不易知,深心有山川之险;
物难求备,良材有大小之差。
亲王以荐贤之柄委明公明公以无实之心举多士。
然明试之下,与贡之人,染翰飞文,藻鉴必详乎工府;
英材大略,盈庭岂识乎是非?
设使有辅相之才,秀帅之器,君子履行,哲人询谋,未喻执事以何理而得之,以何术而知之?
若知而荐之,则明公有大忠于国家也;
荐而用之,则明公有大赖于贤俊也。
且复卑能或似于狂愚,诈佞或侔于纯信,又未喻执事以何术而察之,以何理而详之?
矧投之盈几之文,加以在公之务,虽卑能周物,庖丁刃有馀
千虑一失,君子之明亦损。
莫若采择群舆之议,精详与夺之机,询当朝文学之人,观就试文章之士,则自然不役聪明而尽得其善,不劳智力而皆得其人。
能于诗者观其所试之诗,能于赋者阅其所试之赋;
善于论则以论取,精于策则以策求。
随其所长,观其所试。
勿舆其所有而责其所无,勿遗其所长而陋其所短。
无求工于力分之外,无求备于赴应之中。
所谓鉴周而妍陋靡遗,理当而贤愚自辨。
若有宏才大略之士,倜傥不羁之才,封章为达于冕旒,文解迥高其等第,冀贤王得而荐之,明主得而用之,岂非明公发解之善异于古人乎,进人之名光于今日乎?
是谓导滥觞于骇渎之源,封沃土于干霄之木也。
傥于众人之末,或有一艺之长,亦俟明公济勺水于涸鳞,假顺风于弱羽。
岂唯鄙夫获遭逢之幸,固亦大贤有特达之名。
狂瞽之言,采听是望,不任惶龟祷愿之极。
再拜。
上宰相书981年8月15日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咸平集》卷四、《皇朝文鉴》卷一一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八月十五日将仕郎、守左拾遗直史馆、监盐院、赐绯鱼袋田锡,谨斋沐奉书,拜献相公黄閤之下。
伏有鄙见,理合上闻,愿垂听察之仁,不罪僭踰之过。
宰相识量,不可不包容众人;
大臣聪明,不可不采择片善。
相公太平之主,理无事之朝,四海谧宁,万务整肃。
房、杜功名之炜晔,良、平智略之宏深,比于是时,不独称美。
然至明或有所未照,至聪或有所未闻,未喻相公欲闻谠直之言乎,未喻相公欲求尘露之益乎?
傥容下僚,辄陈管见,不独众人之幸,谅亦相公之明也。
去岁至自宣城,入见旒扆,对扬之后,圣旨宣付中书,旋蒙殊恩,授以大著
不数日,又差充京西北路转运判官
固非俊迈之才,窃慕清华之职,遂拜表乞在馆殿,冀与编修
果回圣主之恩,命作谏垣之吏,仍兼史职,尽契夙心。
此皆相公施代天理物之功,从小人所求之愿。
然拜表之际,尝诣閤门閤门有司未便收接,须候相公台旨。
又取閤使指挥,往复审详,然后呈进。
盖有司禀奉之职,理合宜然;
况臣子慎重之心,礼亦可矣。
迩后扈随圣驾,留驻漳川,洎捷奏之爰来,与追班而入贺。
数日后,因进《圣主平戎歌》,虽寻达于圣聪,亦先禀于台旨。
又今春二月十六日,复进《请皇帝东封书》,不敢实封,先闻閤使,备言已奉台旨,有司方敢进呈。
仍依常规,先供一状,称不敢妄陈利便,亦不敢希望恩荣。
岂有备位谏垣,上书诣閤,而如此委曲,不便伸陈,无乃损相公之明,无乃失至公之体?
设使言事不合理道,以言而误至尊,自有常刑可以加罪,不足一一烦相公台听,不劳一一禀相公指踪。
才列周行,未谙时事,若是近朝体例,须至如斯,相继因仍,未暇釐革,则乞相公申明旷荡之理,采纳愚直之言,应今后谏官上章,不须閤门取状。
乃是三公之府,机扃洞开;
百职之仪,纲纪斯在。
相公钧镕之造,相公特达之恩,岂合容易干闻,狂简陈述?
盖闻诸道路,称近日左拾遗胡旦上书,希求差遣,圣人问难詶诘,仍于中书取状,似烦圣听,有黩宸严。
今来诣閤上书,不易轻进,可否须覆相府,去留皆系钧衡也。
既闻斯语,实介鄙怀。
何以?
示人无私曰至公,裁事酌中为大体。
相公佐先帝取吴越,事今上平并汾,识度勋庸,昭昭如此,何烦寻常之见,取次干廊庙之尊。
然缄默不言,实辜陶铸;
若披伸不密,亦掇讥嫌。
《易》不云乎:「君不密则失臣」。
盖谓下言上泄,置言者于危疑之地也,故识者不获已而钳口焉。
今进虽奉书,而退必焚稿,幸相公钧台之鉴,恕小人忠谅之诚。
惶恐徬徨,不知所措,伏乞相公熟虑而留念也。
顿首乎拜。
张司寇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
兖海之地,降娄古封,洙泗为夫子之乡,龟蒙伯禽之国。
圣主嗣位,黎元是忧。
始命谏臣,权莅观风之政;
次以贤帅,遥领拥旄之任。
唯擒奸摘伏之寄,理狱常刑之司,司寇主之,久虚其位。
茍非素谙练于政术,善精究于刑章,则安能应执政之虚怀,伸循吏之历试也!
清河张君嗜经史之学,众人推之曰巨儒;
怀经纬之文,识者目之曰奇士。
尝副天阶之选,光有士材之名,宜乎彯华缨,列清贯,出则应皇华之命,居则朝丹墀之下。
然囗途释褐,必试诸难,君子不器,何所弗适?
矧邹鲁之旧俗,蔼礼义之遗风,凡适兹以莅官,亦同志之相庆尔。
月旅春仲景融韶光,国门之东,官柳初绿。
汉将河梁之什,江淹别之怀,俱写于词,以为祖道。
其言曰:余常观俊茂之士,居廉秀之中,未尝不以兼济天下为心。
逮乎获太常之名,居初命之秩,吏事迫屑,壮图消磨,何暇恤人之忧,而拯人之急。
今皇帝以生民之利病,精进仕之才能,故命天官,课以判第,取其善者,然后用之。
君始以文翰升甲科,又以书判为高第,于主帅有嘉宾之旧,与小谏为莫逆之交,仕之遭逢,何厚于此?
幸识量之通变,器官职之高卑,汲之以仁,礼忘兼济之心也。
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四,宋庆元三年隐斋刻本。
箴铭后序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咸平集》卷一四
《书》曰:「惟狂克念作圣,惟圣罔念作狂」。
是圣与狂不相远,盖先王趣人归善之速也。
汤,圣人也,铭于盘有「日新」之戒;
正考父,贤人也,铭于鼎有「益恭」之命。
茍非圣与贤,而在中人之域,言与行终日不离戒慎,则仅可免过,安敢望偕于君子哉?
傥斯须而忘检慎,则差跌而获罪戾矣。
因作箴铭,以自戒也。
御览序1001年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圣人之道,布在方策。
六经则言高旨远,非讲求讨论,不可测其渊深。
诸史则迹异事殊,非参会异同,岂易记其繁杂。
子书则异端之说胜,文集则宗经之辞寡。
非猎精以为鉴戒,举要以观会同,可为日览之书,资于日新之德,则虽白首,未能穷经。
矧王者机务馀暇,端拱穆清,所宜不劳躬而得稽古大端,不烦览而达为理大意。
臣每读书,思以所得,上补达聪。
而天启微衷,神佑私志,近因宣召,面得敷陈,可以铭于座隅者书于御屏,可以用于帝道者录为《御览》。
今经取帝王易晓之意,史取帝王可行之事,子或总于杂录,集或附之逐篇,悉求切当之言,用达精详之理。
览之详其义,则事与机会;
用之得其时,则名与功偕。
冀以尘露之微,上裨高深之德。
即嗣圣功业,与比崇;
生灵富寿,在羲轩之上。
按:《皇朝文鉴》卷八五。又见《东都事略》卷三九、《宋史》卷二九三《田锡传》,嘉靖《洪雅县志》卷四,《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九七,《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符瑞图序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二
君德昭明,则天地应焉;
和气絪缊,则祯祥生焉。
和气升于天也,为灵芒,为润沐,为文彩;
和气发于地也,为灵源,为枝叶,为器皿。
器皿之众,不可胜载,或丹其甑,或宝其鼎者也。
枝叶之繁,不可遍纪,秀即为,灵即为者也。
为渊为源,若醴泉之类者也;
为文为彩,若卿云之比者也。
润沐则发为膏露,灵芒则出若景星,以类旁求,举一相贯。
羽虫得之,则威凤神雀至焉;
鳞虫得之,则黄龙白鱼出焉。
盖圣人修动天之德,自臻其祥;
史官撰编年之书,得志其异。
披于竹素,验于畴昔。
闇君暴主,不无祯祥,衰世乱邦,亦有符瑞。
王莽矫诈而白雉入贡,晋恭衰微而驺虞乃来。
锡尝本其微,原其理,以为天之六气,杼轴元化之万物,陶镕成质。
在生植之多品,因邂逅以不类。
所以禾之秀也,或异亩而同颖;
谷之实也,或一年而再稔。
实天地偶然之理,非时政必应之感。
矧禽妖兽怪,云态烟姿,呈象实繁,赋形不一。
佞人茍悦于视听,援毫遂疏于缣缃,贻厥后君,目为瑞典,常情一览,不无所惑。
且草莫灵于屈轶,逢佞必指,未尝指一佞人,而当时从而去之。
兽莫祥于獬豸,遇邪必触,未闻触一邪臣,而当时从而殛之。
以尧之明,迨舜之圣,《唐典》斯在,《虞书》备存。
于时佞人居庭,邪臣就列,非舜举贤则元无由进也,非尧去凶则驩苗无由去矣。
况草灵弗及于指佞,兽祥未侔于触邪,虽朱叶紫茎,自灌丛而特异,黼毛缋羽,于生类以称灵,固不足贵也。
若以春执耒耜,时逢一雨,锡必谓之灵雨;
冬歛稼穑,时飘一雪,锡必谓之瑞雪。
以丰年为瑞,则民之福也。
年之不丰,由风霜水旱之为灾;
为灾不已,则强者执戈以寇粮,弱者易子以相食;
相食不已,馁流于道路,死继于沟壑。
是时虽以一杯甘露,五色灵芝,易秕稗之食,不可得已。
以贤人为瑞,则国之福也。
贤之不来,由谗邪奸佞之为灾;
为灾不已,则智者慎言以避祸,怨者有心以思乱;
思乱不已,则揭竿于耒耜,争危于社稷。
当是时,虽获九苞之禽、双觡之兽,俾靖邦国之难,不可得已。
夫居安思危,虽有妖灾,妖灾无所害也;
当忧而乐,虽有符瑞,符瑞不足徵也。
叙于至理,表于画图,以警好祥之心焉。
欹器图序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二
欹器之制,前书详备之焉;
欹器之象,画图得而玩也。
观圣人之创意,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置于座右,以为明戒。
仁不足以济众,惠不足以利物,礼不足以齐俗,信不足以质疑,亦犹器之虚也。
虚则邦国必欹,社稷必危矣。
以贵傲贱,以富骄贫,以众暴寡,以强凌弱,亦犹器之满也。
满则福禄不保,殃咎必至。
崇高而有礼,富贵而能俭,功业显赫而矣让,智能敏悟而用谦,亦由器之正也。
正则国享无穷之祚,身享可大之富。
是以君子勉励于道德,而禁抑于过差。
身者,礼法之器也;
天下者,邦国之器也。
当置之不欹不覆之地。
若虑其欹且覆也,则汲汲于宗道祖德,以实于仁;
孜孜于惩恶劝善,以实于义;
切切于以宜制事,以实于礼;
画画于践言顾行,以实于信。
信不实则生谲诈,谲诈既生,则在国不可以发号施令,在军不可以盟众誓师。
礼不实则生僭差,僭差既生,则为君不能垂法而立制,为臣不能抑非而贬过。
义未当则上下疏焉,上下既疏,则尊不可以和于卑也,贵不可以利于贱也。
仁不实则道德薄焉,道德既薄,虽有诚信之言,不足感人之深心也;
虽有礼法之政,不足跻人于至理也。
徐偃之亡,仁不足也;
陈恒之惠,义僭上也;
晏婴之俭,礼不足也;
尾生之死,信太过也。
尧之茅茨土阶,禹之卑宫菲食,盖以恭俭而持富贵也。
桀之以杯象箸,之璿台瑶室,盖以盈满而致倾覆也。
所以箕子演九畴之书,有建皇其极之道;
帝舜执两端之理,有过犹弗及之言。
故聪明睿智者守之以愚,功业隆高者守之以让,勇悍果敢者守之以法,富贵丰崇者守之以俭,怠盖疏慢者励之以全,昧闇迷惑者笃之以学,贪冒纵欲者戒之以廉,诡谲矫诈者束之以正,谗毁告讦者抑之以默,懦弱怯惧者耸之以气,然后挹于道,注于德,斟酌于欹覆之间,则修身之理备矣。
罗池庙碑阴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
柳子厚终于柳州,以精多魄强为罗池之神,昌黎韩退之叙其事而铭之于碑矣。
其有遗意,锡幸得而纪焉。
古人或有其言而无其行,或有其质而无其文。
周勃持常而词则寡焉,子夏美衮而行或缺焉,犹能安汉皇之阼,游仲尼之门。
惟公之文纬天经地,惟公之行希圣齐贤,彬彬然若黼黻之华衮,锵锵然若《咸》《韶》之在悬。
古人或有其衮而无其时,必避害以巽,令人以随。
颜子之贤,当周德之衰微;
孟轲之知,宠王道之陵迟,亦能服膺于圣人之道,偃蹇为霸者之师。
惟公策名于贞元之间,通籍于元和之时,阔步高视,飞声流辉,谓王佐之衮得以施,谓当朝大臣不我遗。
古人或虽得其时而无知己,设有知己,一人而已。
国侨出涕,以子皮之死;
夷吾之恸,以鲍君亡矣。
唯公有刘公禹锡之交,有韩侯退之在朝,有吕衡州以倜傥与公为游处,有皇甫湜以文章与公相游遨。
而公位不过为南宫外郎,命不过为柳州之拱。
以谪而出,至死不服。
如明堂之材朽于溪谷,如千里之马轭于辇毂。
时耶?
命邪?
以是知为知者未必获祐,修德者或亏多福。
予闻四渎视诸侯,五岳视三公,为灵神甚贵,在祀典尤崇。
所职者以明以晦,所主者为雷为风。
助天以总万灵,助国以济三农。
所以笾豆有加,蘩用丰。
其疏爵也有衮冕剑舄,其用乐也有箫笳笙镛。
安得公之生也惠惟及于一州,公之亡也神犹介于遐陬?
唯裔夷感慕,而灵祠修洁。
迓神之威有荃桡兮桂舟,馈神之奠有椒浆兮兰羞。
无金策追封之赠,无衮衣加宠之优。
使公与沈湘之魄为偶,而配涛之神死俦。
以公之齐圣广渊,聪明正直,宏深之量,昭明之识,而不为星为辰、斡运阴阳,拱于北辰;
不为岳为渎,含吐风云,康于黎民。
胡为在柳州之陋,为罗池之神?
是知天难谌兮命靡常,因纪为碑阴之文。
按:《粤西文载》卷五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试同人策 其一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咸平集》卷二二
问:君子之儒贵乎博学者,所务先乎辨疑。
吾子各蓄奇能,荣来观国,愿以咨询之志,乐窥辨博之词。
三皇之名,互言靡定;
五霸之号,所载亦殊。
尧知鲧凶,何以用之治水?
舜事父孝,何以不告而娶?
范宣之让,能易栾黡之心?
文王之仁,不变崇侯之恶?
皇舞用于何际?
甲历起于何时?
良、平之功与谋,何人最善?
韩、柳之文与行,孰者为优?
汉高称善御英雄,何以致韩、黥之叛?
周公有信睿之圣,何以生之疑?
幸略为于指明,冀用袪于懵昧。
其二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咸平集》卷二二
问:皇家创业垂二十年,平楚取蜀,系吴破越,复三代之王略,消群凶之厉阶。
正朔远颁,恩信大布,外域争输于贡奉,云亭方俟于登封
然念三晋遗黎,未沾皇泽;
一方巨盗,犹保孤城。
世宗兴问罪之师,大勋弗集;
先帝有平凶之志,圣策未伸。
观往古之用兵,实研几于料敌。
山川形便,始务谙详;
攻守利害,必精计画。
昔晋宣决胜,以周期而可取寿春
充国图边,请益兵而方济戎捷。
揣摩之术,毫釐靡差。
国家以德怀来,用众敌寡,伫献俘于宗庙,方择善于臧谋。
子大夫久练时几,雅称国士,愿画荡平之策,勿陈游诞之词。
私试策第一道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咸平集》卷二二
问:国家奄有中区,诞敷文德。
考《河图》而括地象,率土皆宾;
蒐兵实而阅武功,远夷咸伏。
蕞尔并土,犹怙坚城。
周宣六月之征,尚闻逆命;
虞舜两阶之舞,无以怀柔。
子大夫荣与国华,久谙方略,愿听荡平之策,以观经纬之才。
对:兵贵伐乎深谋,妖不胜乎盛德。
仁修而犷骜自化,备设而攻取无疑。
我国家丕建洪图垂二十载,先朝以神武之略荡定天下,吾皇以圣文之德抚育中区,万方咸宾,九贡来底。
蠢兹并土,久隔皇风,虽怀之以德而弗来,震之以武而未服。
亦犹燕营巢而在幕,鱼失水以居陆,虽暂茍活,其能久存?
《管子》云:「料众以攻众」。
《孟子》云:「王者之兵,惠若时雨」。
今料众之义,请试陈之。
以国家之土疆,远且万里;
以圣朝之士卒,精而久练。
府库丰实,虽汉武事边之财,未阶于今矣;
黎元富庶,虽玄宗开元之间,未侔于今矣。
以此众战,何敌弗克;
以此众攻,何城不降?
国家但欲示之以仁,而使自知归;
化之以道,而俾其自服也。
又何疑苗民怙险,度七旬而弗归;
崇侯弄兵,必因垒而方至。
必欲诛元恶以示法,吊遗黎而表恩,则兵家之谋,有五间之术;
司马之法,有九攻之义。
举必成功,动无遗算。
然兵者诡道,战以谲胜,当太平之世,实愧言之。
以威服之,以德化之,在此二道也。
谨对。
私试策第二道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咸平集》卷二二
问:以礼化民,推诚致道,必因读书,方致淳和。
验前代乡饮之仪,见跻俗礼容之盛,有唐之后,历代弗修。
今国家方属于升平,俎豆谅宜于修袭。
所冀《白华》播曲,诱孝悌于深心;
化管登歌,发融和于庶汇。
嘉言复古,虚意待贤。
愿指明其是非,仍发挥于损益。
对:先王制作礼乐,化导黎元,亦犹置水于盘,方圆斯就;
镕金成器,模范靡遗。
观乡饮之仪,喻国人之礼,俾日而习之,月而化之。
闻管磬之音,则和乐生乎中矣;
睹樽彝之设,则恭肃加乎外矣。
阅宾主升外之容,则知尊卑有序矣;
熟《雅》《颂》诱喻之意,则知孝悌有自矣。
斯礼久废,淳风未还。
详天命之有归,俾吾皇之复古,宜乎海内大定,寰中大理
日月宣明乎天道,风雨咸若乎岁功。
民心悦随,物性交泰。
乡饮之礼,《白华》之歌,愿复行之,天下之幸。
谨对。
私试策第三道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咸平集》卷二二
问:怀才待举,随计观光,苟非该博之儒,宁称询谋之旨?
三王礼乐,胡不相沿;
百代职官,何因繁省?
孟子》称至仁无敌,安得苗民弗恭?
仲尼云积善馀庆,曷以丹朱不肖?
瑶琨筱簜,贡自何州?
淮、济、江、河,发于何郡?
《春秋》以藏冰得礼,则风雨弗迷;
《洪范》以修德动天,则阴阳自顺。
惑乎确论,无所适从。
高谈勿吝于辨疑,奥学用观乎历试。
对:王者功成作乐,理定制礼,故唐、虞之功成乎揖让,则《大章》《箫韶》之乐作焉;
汤、武之理定乎平荡,故司仪奉常之礼异焉。
玉帛之容,取乎化民心,不取乎观阅也;
金石之奏,取乎和物性,不贵乎锵洋也。
盖随时之理乱,因时以损益,故三王礼乐不相沿也。
职官之数亦然。
《书》曰:唐、虞「建官惟百」。
夏、商官倍,亦克用乂
周、汉以降,迨及有唐,沿革不同,繁省靡定。
酌理言之,茍得贤才,虽简略而亦理;
茍曰常吏,虽官繁以何为。
苗民终服于舞干,有以见至仁无敌也;
丹朱得备于虞宾,有以见积善馀庆也;
瑶琨称珍,筱簜充贡,贡自维扬之域,详乎有夏之书。
河发源乎昆丘,江滥觞于嶓冢
淮、济之出,载籍备存。
藏冰而风雨弗迷,申丰之言,未臻至理也;
修德而阴阳自顺,箕子之辨,乃可垂训也。
锡浅陋之学,不足以待问王庭;
葑菲之词,不足以发挥古义。
徬徨震恐,不知所裁。
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