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四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15409
人物库3081
古籍库90522
活动2409
活动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883年4月, 四月游江南。李克用入京师,庄南游江上逢史馆李学士。之后献诗于镇海军节度使周宝 作品:《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883年4月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引用典故:化龙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
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
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时巢寇未平)
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977年四月初三, 是年祖母徐氏卒

1004年4月, 有词 作品:女冠子(淡烟飘薄)

女冠子1004年4月 北宋 · 柳永
 押词韵第十六部
淡烟飘薄
莺花谢、清和院落。
树阴翠、密叶成幄。
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廓。
波暖银塘,涨新萍绿鱼跃。
想端忧多暇,陈王是日,嫩苔生阁。

铄石天高,流金昼永,楚榭光风转,披襟处、波翻翠幕。
以文会友沈李浮瓜忍轻诺。
别馆清闲,避炎蒸、岂须河朔
但尊前随分,雅歌艳舞,尽成欢乐。

1041年夏四月壬午, 涣自青唐还,得唃厮啰誓书及《西川地图》以献,直昭文馆,为秦陇路招安藩落使

1059年4月, 四月,由益州赴京途中,有诗寄文彦博 作品:将道洛先寄太师文相公

将道洛先寄太师文相公1059年4月 北宋 · 宋祁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两鬓蓬飞岁月侵,收还秘殿上恩深。
鸟毛落尽那胜弹,桐尾烧焦敢望琴。
前日化工依大冶,今兹旧物恃遗簪。
尘容喜接荧煌座,未忍公然动越吟。

1067年4月, 四月,苏轼、苏辙护父丧还里。轼撰祖父序之行状,因同年邓绾(文约)求曾巩(子固)作墓志铭

1070年4月, 拟《赐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赵抃乞退不允批答》 作品:《赐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赵抃乞退不允批答》

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赵抃乞退不允批答1070年4月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南阳集》卷一五
省表具之。
卿禀方雅之姿,蹈直清之节,间以德选,外贰宰司
敷造膝之言,居多忠益;
济从欲之治,方赖谟明。
遽阅奏封,请还几务。
虽辞隆乃卿之素志,而重外岂朕之所宜?
尚期少安,庸究远业。
所乞宜不允。

1070年4月, 上《辞权御使中丞奏》 作品:《辞权御使中丞奏》

权御史中丞熙宁三年四月1070年4月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
兄绛方任枢密副使兼条例司,议论所及非一。
御史中丞于朝廷阙失无所不当言,不言则废公议,言之则废私恩。
吕公著论青苗事,用此罢。
臣代其任,自处之地,不得无嫌,且无以屈士大夫之论。

1043年4月, 四月甲辰,作《闻韩范移军泾原兼督关中四路》 作品:《闻韩范移军泾原兼督关中四路》

移军泾原兼督关中四路癸未(注原缺,据名贤本、明抄本补))1043年4月 北宋 · 刘敞
五言排律 押庚韵
泾原非远略,各名卿。
地尽三秦国,身当万里城。
指麾沙漠静,谈笑铁山轻。
报国心如日,忧民病若酲。
终军材冠世,汲黯知名。
风雪随车骑,鹰鹯起旆旌。
年年战频衄,事事泪堪横。
会刷苍生耻,重看铸剑耕。

1043年4月, 四月,途中读镇南邸报,作诗。 作品:《读镇南邸报癸未四月作》

镇南邸报癸未四月1043年4月 北宋 · 王安石
五言律诗 押盐韵
赐诏宽言路,登贤壮陛廉。
相期正在治,素定不烦占。
众喜盛,予虞憸。
太平讵可致,天意慎猜嫌。

1043年4月, 本月又撰文。 作品:《扬州新园亭记》

扬州新园亭记庆历三年四月1043年4月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临川先生文集》卷八三、《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七二、嘉靖《惟扬志》卷三三、《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卷一○七、乾隆《江都县志》卷一六、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三○
诸侯宫室台榭,讲军实、容俎豆,各有制度。
扬,古今大都,方伯所治处,制度狭庳,军实不讲,俎豆无以容,不以偪诸侯哉?
宋公至自丞相府,化清事省,喟然有意其图之也。
太常君实集其意,会公去镇郓,君即而考之,占府乾隅,夷茀而基,因城而垣,并垣而沟,周六百步万个覆其上。
故高亭在垣东南,循而西三十軏,作堂曰「爱思」,道僚吏之不忘宋公也。
堂南北乡,袤八筵,广六筵。
直北为射埒,列树八百本,以翼其旁。
宾至而享,吏休而宴,于是乎在。
又循而西十有二軏,作亭曰「隶武」,南北乡,袤四筵,广如之。
埒如堂,列树以乡,岁时教士战、射、坐、作之法,于是乎在。
庆历二年十二月某日,凡若干日卒功云。
初,宋公之政,务不烦其民,是役也,力出于兵,材资于宫之饶,地瞰于公宫之隙,成公志也。
噫!
扬之物与监,东南所规仰,天子宰相所垂意,而选继乎宜有若宋公者,丞乎宜有若刁君者。
金石可弊,此无废已。
庆历三年四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047年4月, 春末,离京赴知鄞县,别十四叔。 作品:《次韵十四叔赐诗留别》

次韵十四叔赐诗留别1047年4月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穷冬追路出西津,得侍茫然两见
发册久嗟淹国士,起家初命慰乡人。
行辞北阙楼台丽,归佐南州县邑新。
班草数行衣上泪,何时杖屦却相亲。

1102年4月, 四月丁未(二十三日),苏辙作《再祭亡嫂王氏文》。时苏迈自常州至京师迁其灵至此。迈迁继母柩至颍川时,距苏轼卒已近九月。先是轼卒,轼子迈、迨、过护父柩经淮汴赴汝州。迈途中往京师,迁继母王闰之之柩。至是王闰之之柩至颍昌,辙乃为文以祭

1125年4月, 徽宗宣和七年四月,苏过葬于河南郏城县小峨眉山苏坟,晁说之为撰墓志铭

1132年4月, 四月,离建康任

1173年4月, 诏赐庙额曰“褒烈”

1145年4月, 清明后两日,为米元晖湖山烟雨图题文 作品:《题米元晖湖山烟雨图》

1131年4月, 是年四月,主管江州太平观

1140年4月, 是年四月,除徽猷阁待制,提举亳州明道宫

1147年4月, 为弟子邵恂作《存心斋记》 作品:《存心斋记》

存心斋记绍兴十七年四月1147年4月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范香溪文集》卷六
寿昌邵恂子信,与舅家有世睦焉,因舅氏见予香溪,留学于予居。
其趋向甚端,其植志甚笃。
一日,告予以将归,且言家之屋南有斋焉,名曰「存心」。
觐省之馀,当复习业其处,敢问何修而可以存心乎?
予应之曰:善哉问也!
昔者言存心之说甚备,予尝索其指归,而知学之方,试因子而妄言之。
夫君子之学本诸心,心不在焉,则视简不见,听讽不闻,此其于口耳之学,犹莫之入也,况穷理致知乎?
是以学者必先存心,心存则本立本立而后可以言学。
盖学者,觉也。
觉由乎心,心且不存,何觉之有?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是心不存,殆将晦昧僻违,触情从欲,不能自别于物,尚安所觉哉?
此君子所以汲汲于存心也。
然而人之念虑横生,扰扰万绪,羡慕耽嗜,厌恶憎嫉,得丧欣戚,觖望狠忿,怵迫忧惧,与凡私意妄识,交午丛集,纷纭于中,汩乱变迁,无或宁止,虽魂交梦境,亦且颠冥迷愦,悠扬流遁。
彼其方寸荡摇,如疾风振海,涛浪汹涌,求一息之安且不可得,则存其心者,不亦难乎?
然心虽未尝不动也,而有所谓至静,彼纷纭于中者,浮念耳,邪思耳,物交而引之耳,虽百虑烦扰,而所谓至静者,固自若也。
君子论心,必曰存亡云者,心非诚亡也,以操舍言之耳。
人能知所以操之,则心存矣,心存则不物于物,不物于物,所以异乎物也。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
养以寡欲,使不诱于外,此存心之权舆也。
至若藏心于渊,则必有事焉而勿正,用能于勿忘、勿助长之间,默识乎所谓至静者,此存心之奥也。
然则存心可以已乎?
曰未也。
凡学始于存心,中于尽心,终于尽性。
惟心之尽,是无心也。
非无心也,无私心也,是道心也。
道心惟微,于是而精一之,斯可以尽性矣。
方其存心也,犹有存之者焉,非所谓尽心,心未尽焉,非所谓无心。
未能尽心,乌能尽性;
心未尽焉,乌知所谓性?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盖心既尽,而空洞清明,然后知性之为性,皆天理也。
然则存心者,所以存天理,求尽其心而已。
颜子拳拳服膺,存心之学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颜子之心之存也。
至于屡空,则尝尽其心矣,然特屡至于空,而未能常空,为其不违仁之心犹存焉耳。
心不违仁善矣,乃为空之累,此「毛犹有伦」之谓也。
扬雄曰:「人心其神矣乎,操则存,舍则亡,能常操而存者,其惟圣人乎」!
徒知存心,不知心存而未尽,不足以尽性,故以常操而存为圣人事。
圣人者,寂然不动,纵心而不踰矩,尚何有于操存哉?
予故曰,凡学始于存心,中于尽心,终于尽性。
此非予之说也,孟轲之旨也。
今吾子有志于存心,是学之始,而方求所以存之之道,是存心之始,子其慎所存乎。
传曰:「差若毫釐,缪以千里」。
盖事物莫不然,而心为甚,子其可不慎哉!
恂闻予言,作而曰:「敢请志是说而习之」。
予因为记,俾以归,劝之学也。
绍兴十七年四月晦日,香溪范浚记。